南姓 南氏家谱 南姓起源 南姓名人 南姓的来源 南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5收藏

南姓 南氏家谱 南姓起源 南姓名人 南姓的来源 南姓简介,第1张

南[nan]

姓氏源流

南姓起源有五:

①、出自周代南仲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源韵谱》所载:商王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月而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州,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周初为大夫,后世子孙遂以祖名为姓,称南氏。

②、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载“郑樵《通志》:以字为姓。南氏,姬姓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以字为姓。”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孙以祖字为姓,称南氏。

③、出自春秋时晋国隐士之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有晋国高士居隐于南乡(今山西),其后代子孙以地名为姓,称南氏。

④、出自姒姓,源自夏禹之后,以国名为氏,为男氏所改。据《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索隐:“系本‘男’作‘南’”,称南氏。

⑤、出自他族,满族南姓来自那拉氏;今藏、满、回、蒙古、朝鲜、僳僳等民族均有南姓。

迁徙分布

南姓起源较多,很早便分布中原大地及边远地区,而以陕西、山西为主要聚居区,后逐渐向东、向南扩展。汉唐之间在河南、安徽交界处形成郡姓望族,以汝南郡为郡望。如今在浙江、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天津、陕西、辽宁、湖南、广东、广西以及新疆等地均有南姓分布。目前南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汝南郡 汉置,治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②、堂号

汝南堂。

自立堂号:忠义堂等。

宗族字派

字辈:

湖北浠水南氏字辈:鉴阳斗子,延邦一应,天运方兴,玉堂集瑞,金策储英,文章唤启。

浙江乐清南氏字辈:嗣元应德光,常存君子道,孝友启贤良。

河北泊头南氏字辈:金汝荣振保,永西树德奎。

历史名人

南霁云 (-757),唐将领。顿邱(亦称顿丘、敦丘,今河南浚县西;一说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善骑射,少为舟子,后为张巡将。安禄山反,从巡守睢阿(今河南睢县),既而城中食尽,霁云奉命突围出,乞师于贺兰进明;进明无出师意,又欲留他,设宴飨之;霁云拔刀断指,不食而去。复冒围入,后城陷被执,贼欲迫降。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霁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遂与巡同被害。

南巨川,唐文学家。鲁郡(今山东兖州)人。盛王府录事参军南琰之子。开元二十七年(739)登进士第。至德二载(757)任给事中,奉使吐蕃。后坐事贬崖州,经岳州,贾至有诗赠之。著有《续神异记》,载冥祥灵验故事,今不存。

南 卓,唐学者。字昭嗣。初游学于吴、楚,羁旅十余年。大和二年(82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任拾遗时,因诤谏贬为松滋县令。会昌元年,任洛阳令,后为婺、蔡二州刺史。大中中,官黔南观察使,卒。卓善诗文,亦通音乐。其任洛阳令时,数陪白居易、刘禹锡宴游论文,因谈及羯鼓事,白、刘二人遂劝其撰《羯鼓录》。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首叙羯鼓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实。后录载宋璟知音事,亦附以羯鼓诸宫曲名,为研究唐代音乐之重要资料。另著有《唐朝纲领图》、《南卓文》等

南企仲,明臣。居益族父,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文选郎、太仆卿。请亟罢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官,帝大怒,降企仲官一级。复被张凤翔弹劾,削籍。天启时,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

南居益 (-1643),明将领。陕西渭南人,字思受,号二太。万历进士。天启时,曾巡抚福建,荷兰海盗骚扰漳、泉,击退之,并筑城镇海港,平息海患。后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起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代张风翔为工部尚书,不久削籍归乡。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从,次年绝食而死。著有《青箱堂集》等。

其他南姓名人有周将领南仲;春秋鲁国季氏字臣南遗、南蒯,齐史官南史,晋美女南威;战国韩大臣南公揭,卫大臣南文子;辽状元南承保;明大臣南师仲、南大吉、南居业、南仝,史学家南轩;清大臣南洙源,将领南天祥、南天章等。近当代南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南萍,物理学家南秀华、南京达,电力专家南志远,化工专家南仁植,材料专家南策文,天文学家南仁东,农学家南文元、南都国,植物学家南寅镐,地质学家南延宗,数学家南基洙,医学家南龙哲、南征,经济学家南汉宸、南钟万、南江,企业家南存辉,法学家南英,哲学家南同茂,历史学家南炳文、南致平,政治学家南俊英,图书馆学家南润根,翻译家南致善、南映一、南金子、南英植,编辑家南尚铉、南云瑞,国学大师南怀瑾,古典文学专家南矩容,新闻家南振中,作家南新宙、南豫见、南翔,诗人南永前,书法家南祥安、南朝明、南君求,画家南恽笙、南海岩,版画家南洪申,表演艺术家南慧云,田径教练员南康荣,航模运动员南雍等。

南姓宗祠通用联

姓启商代;

望出汝南。

指南姓源流和郡望。

谕忠义以啮指;

得璧马而反忧。

上联:唐代顿邱人南霁云,少年时为人操舟。安禄山反叛时,巨野尉张绍起兵,任他为将。后跟从张巡守睢阳,安禄山部将尹子奇攻城,他一箭射中尹的左眼。奉张巡命率精锐骑兵三十突围求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不愿出兵,仅用美食招待他。他说:“睢阳的将士已经饿了一个多月,我不忍心一个人吃。”说着,抽出刀来,砍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又返回睢阳,城破后被杀。唐宣宗时,与马周、褚遂良、娄师德、张九龄、张柬之、张巡、许远、柳浑等三十七位名臣名将,画图凌烟阁。 下联:战国时卫国大夫南文子,当时晋国的智伯准备攻打卫国,先送给卫国四匹野马、一块白璧,卫国君臣大都非常喜欢,只有南文子面带忧色。卫君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无功的赏赐、无由的礼物,不可不有所警惕啊!”卫君把他的话告诉给边境。智伯果然起兵袭击卫国,至边境见卫人有防备而退兵,说:“卫国有贤人哪!事先知道了我的预谋”。

铁面御史传名远;

忠勇将军享誉高。

上联:明朝弘治举人南仝,官至南京四川道御史,清直不挠,多所平反,论劾不避权贵,豪强敛迹,称为“铁面御史”。下联:南霁云。

王国武臣,具攻战方略;

圣门高弟,得道学渊源。

上联:周朝南仲,周宣王时将领,《诗经·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下联:春秋鲁人南宫括,即仲孙闵,以居南宫,故以为氏。字子容,亦称南容,孔子弟子。以智自讲,事清不废,世浊不污;读诗常三复“白圭”之章。孔子妻以兄之女。

得璧马而反忧,终全卫境;

谕忠义以啮指,共仰唐臣。

上联:南文子。下联:南霁云。

百代渊源,河洛东南留一脉;

千秋忠义,神灵海上有孤臣。

南怀瑾撰南姓宗祠联。浙江温州南氏始祖南巘,宣和年间进士,任江苏徐州签判,“靖康之难”时护从宋高宗南渡,返海来温,见瓯之重石(今乐清磐石镇重石村)山水佳丽,遂乞休隐处,宋高宗敕封为“护驾功臣”。绍兴末年,其子迁到海滨定居,后代繁衍,耕读传家,乡里称贤,号曰南宅。

南姓的来源较为复杂,据《史记》的记载是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的;第二种说法是说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南赤龙,他的后代就以南为姓;第三种说法认为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当姓。南姓在我国分布较广,河南的南姓尤其多,约占全国汉族南姓人口的75%。

赖氏立姓后世系线谱,是以朝代先后 注明年代起止。立姓后的前六十六世祖公按照1999年10月在普宁市召开的“全国赖氏族谱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中规定的排列次序不变。

第三节 赖氏先祖系简注

太始祖 叔颖公 赖国君王,讳叔颖,系轩辕黄帝裔孙,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本姓姬。公元前1044年,武王伐纣立周有天下,赐伐纣有功之弟为子爵,并封赖国,属颍川郡(今河南息县包信镇)。后之子孙以赖为姓,以颍川为堂号。

妣元氏,封为元妃娘娘,敕封孝德一品夫人。继妣子氏,亦封元妃。公妣合葬颍川东北处,“生虾戏水”形,生子:惠。

二 世 惠 公 位传子爵,仕周成王,加封颍川郡,妣刘氏,封淑德一品夫人,合葬河田口“乌鸦落洋”形。生子:宣。

三 世 宣 公 封为宣成侯,赠颍川郡。妣姜氏、陈氏,公合葬缠塘山“飞凤跳架”形。生子:厉。

四 世 厉 公 侯爵,妣伊氏,合葬芦田口“狮子滚口”形。生子:平。

五 世 平 公 时居颍川临颍(今河南许州临颍县),封为襄平侯,妣熊氏,合葬颍川西山潭,“金龙观爪”形。生子:桓。

六 世 桓 公 位传侯爵,妣商氏,合葬颍川临颍西墙下土段上“泥鳅启口”形。生子:敏。

七 世 敏 公 受封赖敏侯,妣钟氏、杨氏,合葬半邑东山“鹤”形。生子:襄。

八 世 襄 公 侯爵,妣金氏,合葬许州东门坝“蛇”形。生子:成。

九 世 成 公 受封赖成侯,妣杨氏,合葬洞阳山“凤”形。生子:冲。

十 世 冲 公 受封冲山侯,妣彭氏、李氏,合葬括洲丰宁水口。生子:章。

十一世 章 公 受封章田伯,加赠颍

竹山县

蔡氏族谱

蔡氏自我祖宋朝蔡襄入闽,随开枝散叶,我本为以下一支派 福建泉州晋江青阳镇(青阳派)︰(世衍)龙(十一世)世功复应和绵秉宗立士道文培希树世宋诒谋垂裕笃庆锡光景耀崇昌云汉昭章;(字衍)君尔元宣子若孙曾,汝逊念之其乃有济,允以为吉亦克永迪。 我为清阳衍派(世衍) 庆字辈 你是否也知道自己的根,或正在寻呢。 蔡国王系(二十三代二十五侯)文章出处︰建阳蔡氏源流考 作者︰蔡建海 发布时间︰2005-04-27 蔡国的二十三代二十五侯一世,叔度公,原姓姬,周文王太姒第五子。其次兄武王,克殷纣而平天下,封他于蔡,建立蔡国于河南上蔡县,为蔡氏一世祖,始于西元前1046年。二世,仲侯,名胡,叔度之子,贤明敬德,顺从善性,不计前怨,克庸 德(能常有恭敬的道德),出治鲁国有方,周成王,复封于蔡,以奉其父之祀,管理蔡国,为蔡氏二世祖,仲卒,子伯荒立。三世,伯荒,名 ,蔡仲之子。妻姜氏,生子宫,伯荒卒,子宫立。四世,宫侯,名桓,伯荒之子。妻蓟氏,生二子,历、废。宫侯卒,历侯立。五世,历侯,名 ,宫侯之子,妻姚氏,生子武。历侯卒,子武侯立。六世,武侯,名莫,历侯之子,妻刘氏,生子夷。在位二十六年(从此住上六代王侯在位共二百四十四年),武侯卒,夷侯立。七世,夷侯,名萃,武侯之子,在位二十八年,即西元前827年,妻宋氏,生子厘,夷侯卒,厘侯立。八世,厘侯,名所事,夷侯之子,西元前809年立,在位48年,适逢春秋开元,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妻原氏,生子共,厘侯卒,共侯立。九世共侯,名兴。厘侯之子,西元前761年立,在位两年,妻李氏,生子载,共侯卒,载侯立。十世载侯,名厉,共侯之子。西元前759年立,在位十年,妻王氏,生子宣,载侯卒,宣侯立。十一世,宣侯,名措父,载侯之子,西元前749年立,在位三十五年,妻左氏,生两子,桓、哀。宣侯卒,桓侯立。十二世,桓侯,名封人,宣侯长子,西元前714年立,在位二十年,妻沃氏无嗣,在位期间与郑国多次交战。桓卒,其弟哀侯立。十二世,哀侯,名献午,桓侯之弟。公无前964年立,在位二十年。与楚国交战,被虏死于楚国,妻陈氏,生子穆。哀侯卒,穆侯立。十三世,穆侯,名 ,哀侯之子,西元前674年立,在位29年,与齐国国王齐桓公友好,成为妹夫,因处理妹妹与齐侯关系上不妥,激怒齐恒公,而率领齐、宋、陈、卫、郑、许、曹、鲁八国军队攻蔡国,穆侯被虏,经八国诸侯调解才放回蔡国,妻申氏生子庄。穆侯卒,子庄侯立。十四世,庄侯,名甲午。穆侯之子。妻云氏,生两子,长印、次文。西元前645年立,在位34年。在位时,参加春秋时期最大的战役“城濮之战”,长子印在乱战中牺牲。庄侯卒,次子文侯立。十五世,文侯,名申,庄侯次子。妻古氏,生一子景。西元前611年立,在位20年,文侯卒 十五世,文侯,名申,庄侯次子。妻古氏,生一子景。西元前611年立,在位20年,文侯卒。景侯立。十六世,景侯,名固,文侯之子,妻王氏,生二子,长灵,次平。西元前591年立,在位49年,景侯卒,灵侯立。十七世,灵侯,名般,景侯长子。西元前542年立,在位12年。妻鲍氏,生子,隐太子友。在灵侯十二年时被楚灵王诱惑,唱醉酒而被伏兵的杀。同年11月,楚灭蔡国,三年后,楚公子,杀其父,楚灵王,代立楚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卢,复蔡国是为平侯。十七世,平侯,名卢,景侯少子,灵侯之弟。西元前530年,杀隐太子友而立,迁都于新蔡(今河南蔡州新蔡县),在位九年,妻傅氏,生子株。十八世,隐太子友,名友,灵侯太子,妻许氏,生二子,长子东国,次子岂甲。镇国63年,寿102岁,未封侯。十九世,悼侯,名东国,隐太子友长子,灵侯之孙。妻袁氏生子向。攻平侯子株,自己继位,称悼侯。西元前521年立,在位三年,悼侯卒,其弟昭侯立。十九世,昭侯,名岂甲,隐太子友次子,悼侯之弟,西元前518年立,在位28年。夫人孟氏,生二子,长朔,次乾。昭侯十年,前往楚国,见楚昭王,自带美裘衣两件,献楚昭王一件,自穿一件。楚相子常,见蔡昭侯还有一件,要蔡侯给他,昭侯不给。子常即在楚昭王面前说昭侯坏话,楚王信,将蔡侯扣留楚国三年。蔡国大臣们得知此事,即请求蔡昭侯把裘衣给子常。子常受之高兴,即对楚王说好话,放蔡侯回国,蔡侯怨恨在心。西元前506年春,昭侯参加在晋国刘文公的支持下,召开十八国诸侯大盟会,共商伐楚大计,蔡国先攻打楚的盟国沈国,沈被蔡所灭,秋季楚国得知沈国被灭原因,即包围蔡国。蔡昭侯害怕,即告急吴国请求援助,吴距蔡远,约蔡迁与吴国相近处,易以相救,昭侯私许,迁都于州来(今安微省风台县),当时蔡国大臣们都怨蔡昭侯主观武断,见他又去吴国,恐怕要再迁都,于是就派贼利,在去吴国之机,杀掉昭侯,然後杀诫利,以灭罪证,并立昭侯长子朔,为成侯。二十世,成侯,名朔,昭侯长子。西元前490年立,在位19年,夫人姚氏,生子产为声侯。成侯卒,声侯立。二十一世,声侯,名产,成侯之子,西元前471年立,在位15年。夫人平氏,生子修,为元侯。声侯卒,元侯立。二十二世,元侯,名修,声侯之子, 西元前456年立,在位六年,夫人晏氏,生子齐,元侯卒,子齐侯立。二十三世,齐侯,名齐太,元侯之子,西元前450年立,在位四年。夫人李氏,生子养吾。西元前446年,楚惠王派兵侵犯蔡国,蔡军顽强抗夷,楚军步步为营,蔡国无授,都城陷落,国君被害,蔡军突围,蔓延四布,从此蔡国灭亡。蔡国历期六百三十五年,传位二十三代,计二十五位侯。蔡国灭亡之后,子孙散居全国各地。

给我最佳啊,别忘了,谢谢

[1-10世]轩辕-昌意-颛顼-卷章-禹-陆终-启-仲康-相-少康-杼

[11-20世]槐-芒-泄-扁驷-靥勤-根-斡-梁-祖甲-攸

[21-30世]禀-主土-不稿-佗-扩-长-汝鸠-岵-彤-修

[31-40世]佛亚-林父-域-父檀-约积-黉-王所-中立-起犀

[41-50世]髦子-见推-鞅-履-辰-芮伯考-牙-宓-荆-詹父

[51-60世]僖-医-辟蕃-吉甫-适-考权-垂-息-炽-宰孔

[61-70世]陈-妥-扁--廿弓-老-宗伯-邵-广中-辅西-芹

[71-80世]永乐-葵-歇-幼冲-大纲-公卿-大族-霸-季宗-禄

[81-90世]香-琼-荣-琬-通-忠-公衡-腾-知运-彦丰

黄彦丰至黄中庸族谱如下:

第1世:黄彦丰——黄知运之子;又名黄允,祖名元方,号苌馨,(300年农历正月4日辰时-395年农历11月15日寅时),按《氏族略》,黄以国为氏,先大父黄腾由江夏郡黄州黄冈县迁光州固始。晋怀帝永嘉太守黄知运子也,五胡乱华,东晋322年,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辗转入闽,守晋安,仕晋安郡太守,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居于福州候官黄巷(今东街口南侧黄巷),卒于官,年九十有五,谥文节,入闽为福建黄氏最早入闽黄氏之祖,世称晋安黄氏,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十二世孙唐进士黄岸开国公桂州剌史赐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迁莆田黄巷(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十七世孙唐进士校书黄璞从弟御史黄滔、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御史中丞黄碣。三十世孙元黄安子孟仁,避至正之乱,仍迁回福州候官道山,有分居长乐、永福者,枢相族黄祖舜、大魁族状元黄定、黄朴诸裔均多贵显。子孙蕃衍遍闽粤,黄彦丰实为闽粤两省黄氏之始祖。配郑;子一(黄仲)

第2世:黄 仲——元方之子;字杓迪,(359年农历6月16日-422年农历10月2日),南郡都尉内史,葬于候官县西;配何;子九(黄雍旧、黄雍新、黄雍天、黄雍地、黄雍金、黄雍木、黄雍水、黄雍火、黄雍土)

第3世:黄雍旧——仲公长子;字伟公,号泓伯,(371年农历10月21日-451年农历12月15日),封太史黄门侍郎;配王;子四(黄如章、黄如意、黄如诗、黄如文)

第4世:黄如意——雍旧次子;字奎公,(399年农历10月15日-502年农历12月9日),东宫舍人,寿103岁;配胡;子四(黄西、黄齐、黄赋、黄辛)

第5世:黄 齐——如意次子;(433年农历7月20日-511年农历11月12日),中郎将,赠太保;配林;子一(黄贵林)

第6世:黄贵林——齐公之子;(466年农历6月25日-540年农历10月2日),国子监祭酒,赠太傅;配詹;子四(黄瑞仪、黄端仪、黄祥仪、黄礼仪)

第7世:黄端仪——贵林次子,(500年农历5月15日-580年农历11月21日),南朝建安府都阳县令;配郑;子一(黄若)

第8世:黄 若——端仪长子;(533年农历10月10日-605年农历9月19日),南朝荆州剌史,武帝召为附马;配邱;子六(黄浮之、黄滔之、黄浪之、黄流之、黄渊之、黄源之)

第9世:黄滔之——若公次子;(566年农历9月12日-640年农历2月2日),隋朝青钱弘文馆学士,官至御史中丞;配陈;子二(黄芫、黄芳)

第10世:黄 芳——滔之次子;号竹岩,(600年农历7月2日-675年农历2月10日),撰家谱图序,官至晋安太守,勤恤庶民,讲学于闽之东山;配郑;子三(黄冲、黄守恭、黄守美)

第11世:黄 冲——芳公长子;字士谦,(627年农历正月6日-710年农历11月15日),封秘书监;配苏,配胡;子二(黄岸、黄崖)

第12世:黄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仕俊;武状元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2位:明代黄畅、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居莆田、黄典居冈州、黄乐居候官黄巷)

第13世:黄 谣——岸公长子;字延翰,(700年农历5月8日-773年农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经科,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葬于闽县延福院西,756年春开基于台湾台北;配朱,配姜(封沛国夫人);子十(朱氏生黄英、黄盖、黄华、黄革、黄莫,姜氏生黄慕、黄著、黄范、黄莅、黄荐)

第14世:黄 华——谣公三子;字萼华,(730年农历10月10日-800年农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清慎为著,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配常;子二(黄昌龄、黄昌朝)

第15世:黄昌朝——华公次子;字文曲,(766年农历4月14日-840年农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县令,葬于九峰山之原;配康;子四(黄峰、黄倜、黄峻、黄献)

第16世:黄 献——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农历7月7日-881年农历11月15日),唐朝隐士,巩溪黄氏始祖,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配赵(唐朝儒士赵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黄曹)

第17世:黄 曹——献公之子;字宜官,(828年农历2月10日-906年农历12月10日);子三(黄俶、黄珍、黄佩)

第18世:黄 珍——曹公次子;(870年农历5月28日-943年农历11月12日),唐天复901年,特旨录授奉礼郎,为从叔司徒;配赵(兴化后村南唐团练使赵仁泽之女,封安人,次子黄裕出继给黄环为嗣);子二(黄祐、黄裕),(黄环:福州道山始祖唐御史中丞黄碣公之子;字福周,赠承事郎,与儿媳林氏全家同时殉节于越州,全家百余口均遇害,赠大司徒,谥忠义,配康氏,崇祀忠义祠,从父难,赠承事郎,过继黄珍次子黄裕为嗣居福州道山)

南姓 南氏家谱 南姓起源 南姓名人 南姓的来源 南姓简介

南[nan] 姓氏源流 南姓起源有五: ①、出自周代南仲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源韵谱》所载:商王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月而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