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湖南新化县石冲口镇潘家湾潘姓族人,续家谱,请热心人指示!
一、寻根溯祖
欢迎同姓朋友您的到来!请贡献您的资料,以求我姓资料的完整,谢谢!
1、 出自姚姓,先祖为生于姚墟(今河南濮城南)的舜,建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迁陕西兴平北。商时,舜之后裔在潘地建潘国(今河北怀来、北京一带)。周文王灭潘国,亡国后的潘国人用国名作为姓氏。
2、 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时,鲁宣公十二年(前597),楚灭潘,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3、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4、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5、 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二、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三、郡望、堂号
1、 堂号: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2、 郡望: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四、历史名人
1、潘 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貌比潘安”,是人所共知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其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韩国公。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由此削秩三等。后复职并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二年(999),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 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
6、潘大临: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宋代学者,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1899—1967年): 字仲昂,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楹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楣”。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1908-1976):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氏名人不胜枚举,有兴趣者可去中华一家人看看。
南北两支潘氏 黄帝轩辕后代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咸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而后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
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这是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譬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潘�307和潘璋,就是千百年来民间所熟知的人物。大家熟知的“走麦城”的故事中,关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到并加以杀害的。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宋代的大将潘美,也是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好,把他列入“坏人”之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著名的“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色,处处跟杨家过不去的缘故。
实际上,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名大将,战功辉煌异常,曾经在太祖受禅之初,为宋室收复凶悍的陕帅袁彦,而巩固了赵家的天下。后来,他并且平定泽潞扬州,下江南广东、云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还被封为代国公。像这样一位杰出的名将,竟被“杨家将”的作者,随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个“仁”字,就把“潘仁美”塑造成一个反派的角色。
另据湖北红安县档案局资料记载,红安县潘氏来源有二。其一为七里坪镇杨山片上下潘家河、潘家岗,本邑习称县北潘氏。其始祖名潘万九,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江西铙州府瓦屑土霸迁徙而来,为江西填湖广移民姓氏之一。此支潘姓其沿革为:潘万九(一世)→潘禄(二世)→潘秀(三世)→潘仲文(四世)→潘谟、潘询(五世),潘谟之子名潘思舜、潘询之子名潘朝造(六世)→潘思舜之子潘伯宇、潘伯宙、潘伯宫、潘伯室、潘伯佑、潘太极、潘太林、潘太华、潘朝造之子潘伯定,是为第七世。此支潘姓到第七代后才开始旺发繁衍,这支潘姓基本上聚居于今七里镇杨山河的东岸、西岸的上、下潘家河,潘家岗,彭家岔,草鞋店等七八个村落。其二为二程镇桐柏集片、上新集镇东南的潘姓,本邑习称磨盘山潘氏。其始祖名潘斐仪,于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由湖广的德安府(今湖北安陆)避战难东迁至今湖北黄陂磨盘山西麓潘家塆定居。潘斐仪字揖三,为德安府庠生,来磨盘山前居德安府孝义里进士桥,以立塾办学为营生,谱牒有赞辞“学博文渊振陂邑,济济生徒化乔野”。潘斐仪的先祖,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永嘉南渡”中,有潘姓一支逃难至湖广的德安州(今安陆云梦一带),九百余年后,潘斐仪东迁磨盘山西麓潘家塆。元明两朝此地潘姓不甚衍发,人丁稀疏。至清代康熙乾隆之际发展迅速,人丁大增。于是由潘家塆扩展播迁到黄陂北乡的吴家田、甘家田、长冲、细长冲、闵家田、付家田、邱家、榨屋、张家咀、罗家塆、朱家冲、新张家、邓家田、潘家村子、潘家冲、芦子冲等处。此间,有一支向北迁到黄安县城附近的卢家咀、庙咀、唐家冲、毛狗洞、甘冲、大洼、肖家咀、高家塆、新屋占家、周博士桥等村。这支潘姓在本邑主要聚居于今红安的二程桐柏上新集东南一带。有后裔于清初迁徙至云南,贵州、甘肃、河南光罗一带。根据其介绍并结合家族史实,河南罗山周党潘姓极有可能为潘斐仪后裔。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的幽幽光线间,最显著位置陈列着一件精美绝伦的镇馆之宝,这就是著名的西周大克鼎。“海内三宝,潘有其二”,工部尚书、军机大臣、著名金石学家潘祖荫集齐西周两件青铜重器——大盂鼎和大克鼎,这曾是清朝末年京城的一大新闻。
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在历尽劫波后,将大克、大盂二鼎从苏州潘家老宅探花府中护送至上海,捐赠给国家。只有毛公鼎,随国民党撤至台湾,现陈列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两件国宝的故事要从同治十二年讲起。那一年,潘祖荫因事受革职处分,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一直惦记着这位曾在自己落魄时给予帮助的老友。他知道潘嗜青铜如命,恰好在陕西访得大盂鼎,即命部下购置后赠送潘祖荫。
然而潘祖荫一直疑此器为赝品,对接受礼物犹豫不决。次年,潘祖荫研究到位,亟欲得鼎,左宗棠立即安排属下将大盂鼎运往北京。自号伯寅的潘祖荫之后请著名金石家王石经刻了81×81毫米的巨印“伯寅宝藏第一”,以表达欣喜自得的心情,由此成就了左潘友谊和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
潘祖荫去世后,弟弟潘祖年把大克鼎、大盂鼎等旧藏运回了苏州。作为潘家的孙媳妇,潘达于18岁嫁入潘家,婚后3个月丈夫去世,她年纪轻轻就挑起了掌管门户的重担。潘祖年去世时,对潘达于说,你一定要好好看着这些宝贝,不要随便给人看。就为这句话,潘达于守护了一生。
在动荡的年代,别说守护文物,能保住性命都是一件难事。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州人纷纷逃到城外。潘达于惦记那两个大鼎,短暂逃离后又回到城里。1937年中秋,日军空袭炸毁了苏州电厂,全城一片黑暗,她借着微弱的月光,在两位亲戚和家中两位木工的帮助下,在潘府后厢房院子里挖开一个大坑,将两个大鼎放进打造好的木箱中,上面再用方砖铺好,又把挖出来的碎渣小心翼翼铺撒到院子各处,不留痕迹。
7年后,木箱腐烂,地面垮塌出一个大坑,只能又偷偷把大鼎拿出来,放入后厢房,用破衣服、烂鞋子、空瓶子堆在上面。人们经过那里时,看到的都是又脏又破的东西,也不会注意,就这样躲过了日军的七次搜查,费尽千辛万苦,保护文物逃过战乱浩劫。
1951年,潘达于将二鼎捐赠给国家,当时上海博物馆授予潘家2000万元(旧币)奖励和一张奖状,但她一分钱都没要,只留下那张奖状,在床头挂了50年。退回奖金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蒙政府赐予奖状举行典礼已深荣幸,今又蒙送给奖金万不敢再受隆施。”
1959年,国务院调令,把大盂鼎借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大盂鼎和大克鼎从此分开。大克鼎在上海,潘达于经常能看到,但是她上了年纪,不能走远路,与大盂鼎一别就是50多年。2004年,就在老人100岁生日期间,上博为她专门举办了“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克鼎·大盂鼎回顾特展”,将大盂鼎借调回上博展览,也让老人能看到阔别已久的大盂鼎。
生日当天,潘奶奶从轮椅上下来,在亲属搀扶下,一边围着展台转,一边用苏州话说:“真的一点儿也没变,实在太好了。我为俚笃(苏州方言,它们)寻着好人家哉。”
2007年8月,潘达于走完了她102载的传奇人生。
潘家的故事已与两件重器一样青史留名,当初埋藏两件大鼎的潘家老宅也在苏州文旅集团和花间堂的精心维护下重焕新生。潘祖荫和他的祖父潘世恩一样,少年得志,年仅23岁就考中了探花,因此这里又被称为“探花府”。
在花间堂的邀请下,众爱旅的小伙伴们,在游览完上海博物馆后,特意来到苏州这座慕名已久的府邸游览入住。
探花府建造时,仿的是京城御赐宅第格局,营造成坐北朝南、三路五进、四座四合院组合成的大宅,因而带有很多北方特色。
同时,江南民居特色也很鲜明,整个院落粉墙黛瓦,开间窄而深长,内部屋顶都是砌上明造,梁架上有众多精美木雕,堪称南北传统民居的完美结合。
老宅中路是探花府的精华所在,五进皆为楼屋,以厢廊联通为走马楼式,楼与楼之间庭院宽敞。当年从北京运回来的文物就收藏在中路第一进的三间楼房里,这批文物数量巨大,仅青铜器就堆了一间房加一隔厢。
第四与第五进院子包含了抗日期间埋藏二鼎的院子,平日有昆曲、评弹、私宴等文化活动,也有在保护古建基础上添加现代生活设施的客房可供入住。由于文化底蕴深厚,又毗邻苏州博物馆等重要景点,这里也是众爱旅苏州行程中的首选住宿。
放下行李,在庭院间散步,体会苏州“贵潘”一族当年的气象。走出大门,四处转转,探花府就在苏州古城最核心区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无须计划,四面游走皆是景观。狮子林、观前街、苏州博物馆那一面,是熙来攘往的市井,顾颉刚故居、郭绍虞故居、唐纳故居、耦园这一面,则是高墙窄巷的深宅。
住在此处,无论阴晴雨雪,趁早间的清新,到苏州古城的巷道流水间徜徉。人潮涌动前,刚好返回。于是品茗赏月、拾花戏鱼,静坐读书亦可,推杯换盏亦可,沐闹市之烟火,怀山隐之幽静。闲来再与友人孩子聊一聊五十年前的往事,也一不留神接续了三千年来的文脉。
杨”和“潘”不通婚
在杨家将演义里,潘仁美陷害杨家人,使得杨老令公自杀而死,几个儿子也是家破人亡,这以后,杨家和潘家就成为了“世仇”,山西的杨姓后人也就将“潘杨不通婚”的家训写进族谱。
据说,在元明时期,杨家后人只要遇到潘家后人,不仅不说话,还会武力相向。
苏州园林美丽,关于描写它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你们喜欢!
篇1:美丽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出,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的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师们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通知中有个共同点,适合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就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著“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些住房,绝大部分多是对称的,左边怎样,右边也怎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一个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美,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叠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心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城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摸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著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如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仰俯生姿。落叶树与常叶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篇2:园林深处话沧桑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苏州园林》的文章 ,在文中,他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每当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喜欢去网上搜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以便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后来我发现,光欣赏网上的苏州园林是远远不够的,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在我的心底,有一个愿望在升腾,去看看苏州园林吧。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的上海之行,虽然不能如愿去领略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苏州园林的旷世之美,但能见到“豫园”和“醉白池”这两座上海最著名的园林,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它始建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原本是一座私家园林,其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嘉靖年间,潘允端的父亲潘恩,从左都御史任上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能够安度晚年,遂花费巨资,请来当时的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工匠们在潘家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饱含了潘允端对其父的一片孝心。豫园的建筑成就极高,有"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的美誉,是上海著名的园林之一。
可惜在潘允端去世后,潘家家道日趋衰落,潘家后人无力承担豫园巨大的的管理和修缮费用,豫园一片荒凉。明朝末年,该园为张肇林所得,这才使得豫园“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忽然觉得,张肇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肇”有“开始、始创、始建”之意。“肇林”二字,是不是在暗示他将要开始为园林肇基吗豫园最后一次易主,是在清乾隆二十五年,当时,豫园毁损严重,几近湮灭。为此,当地富商士绅聚资购下豫园,并花费二十年时间,重建楼台,增山筑石,豫园才得以重获生机!
可是好景不长,鸦片战争爆发,豫园先后遭到英法侵略者和清兵的践踏蹂躏,亭台破旧、假山坍塌、杂草丛生、树木枯萎、池水干涸,旧日园景,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豫园重建,再现辉煌,并且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豫园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著八方游客。
走进豫园,满目苍翠,树木参差披拂,错落有致。假山池沼、亭台楼阁,掩映在香樟翠柏之间,犹如含羞的少女。你看,鱼乐榭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静观,池中游鱼悠哉游哉,在自由游弋。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从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现在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深绿的叶片和遒劲的藤曼,依然显得古朴而充满生机。玉玲珑西有"衬玉玲珑"圆洞门,进门是一座两层楼,因楼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故名得月楼。月明之夜,登楼欣赏池中月景,心胸为之开朗。楼上陈设名贵文物家俱。楼下的大厅名绮藻堂,取"楼台近水,水面风来,水波如绮,藻采纷披"之意。至于,廊桥、隔窗、砖雕、木雕、石雕,更是着眼诗意,凸显匠心。可以说,豫园的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审美情趣和水平。徜徉期间,如在画图中,让人好不惬意。驻足豫园,遥想当年那位潘允端,他绝对不会想到,“豫园”还是那个“豫园”,可是它已经不再姓“潘”了,甚至也不再姓“张”了。这真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呜呼!世事难料啊。
篇3:游苏州
我是第二次来苏州,小时候,我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江苏有一个苏州市,周围是太湖,全城到处是水,出门坐船,很好玩,很有名气,早就想去看一看,可是没有机会,心有不甘。这次终于有机会来游玩一趟。从上海乘坐旅行车出发,经沪苏高速公路直达苏州,大概2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苏州。初次来到苏州,很有新鲜感。一是城市水多;二是沟渠多;三是桥梁多。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苏州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导游带领我们首先是参观藕园。
藕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部小新桥巷。据导游介绍,在藕园正宅,有东、西两个花园,故称藕园;两人耕种称为“耦”,其园寓含“夫妇归田隐居”之意。藕园以独特的造园设计,向人们展示了奇妙的东方式的“罗曼蒂克”。传统的中国园林的造园立意,往往是追求奇构妙筑,供人观景怡悦,而藕园却以夫妻恩爱的“罗曼蒂克”为造园立意,可谓生面别开。走进傍水而筑的藕园,地处幽深小巷,环境优美宁静。小巧玲珑的藕园,建筑布局独特,正宅、大厅居中,左右两侧辟有对称的东、西两个花园,在苏州园林中别具一格。藕园的东花园,原为清初保宁太守陆锦所筑,名“涉园”;到光绪初,园为退官后来苏隐居养老的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沈秉成所购得,沈聘请画家顾潭设计建造,在改筑涉园的基础上增建西花园,并改名“耦园”。耦园虽小,但以黄石假山著称,宅园紧密结合,园内假山奇石嶙峋,幽谷深涧,爱月池中夹其间,园内花木繁茂,争奇斗艳,令人陶醉。藕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居中,园分东西,园宅之间以重楼贯通。住宅共四进厅堂。前后门均有河埠。
漫步藕园秀美景色之中,娓娓道来的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书斋后面,建有一座不对称的凹形书楼,园主沈秉成和其夫人严永华雅好诗文昆曲,在此阅览、吟诗作画,这对伉俪情深、才华横溢的佳偶在苏十年,隐居耦园八年,夫唱妇随,在此留下了众多的诗篇与丹青。严永华《过洞庭》诗云:“烟雨沧茫接窅冥,君山横扫黛螺青。城南老树今何在也学高吟过洞庭。”诗文格调清新。小巧别致枕波双隐亭有楹联曰:“藕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出自沈秉成继配夫人严永华之手。此情此景,给人以无瑕的遐想:一对如影随形的老夫妻;在景色绮丽的自家园林里,或相拥漫步,或对坐吟诗,或方桌对弈,或夫唱妇随……让人感叹和羡慕!走出藕园的后门,便是一个河埠,一位头戴一块蓝色印花头巾的大嫂和她的一条敞篷小船在迎接着我们。跨上小船,撑船的大嫂三篙两篙就使小船徐徐驶离码头,望着渐去渐远的藕园,心中不禁荡起一片涟漪:一片秀美的园林和一个口口相传的爱情故事,使小小的藕园充满了生机和甜蜜。它不愧是东方的“罗曼蒂克”!
1描写苏州园林的游记作文4篇
2关于苏州园林的小学作文4篇
3描写苏州园林作文400字4篇
4江南烟雨唯美散文
5关于 灯火 的散文3篇
求湖南新化县石冲口镇潘家湾潘姓族人,续家谱,请热心人指示!
本文2023-10-29 01:22: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