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祁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求祁姓家谱,第1张

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

(一)寻根溯源祁姓来源有六:1、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据《元和姓纂》和《辞源》所载,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十五里处古县镇),遂以邑为氏。2、出自姬姓,黄帝之后。据《广韵》所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中含祁姓。3、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据《姓氏考略》所载,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姓。4、据《路史》所载,少昊之后有祁姓。5、周时司马祁父之后,以名为氏。一说祁父乃管理兵甲之事的官职,后世以官命姓。6、出自他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单姓祁;清时甘肃西宁(今属青海)土司、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土族祁嘎氏,汉姓为祁;今土家、彝、满、保安、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初荐其仇人解孤代己,因解孤未及赴任而卒,又荐己子祁午以代,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晋平公即位后,被任为公族大夫。本为姬姓,晋平公一年(前五五六年)食采于祁,遂以地为氏改姓祁。后世子孙遂尊祁奚为其得姓始祖。

姓氏来源:

汉族初姓来源于祁姓,改为初姓就是因为皇帝的口误。北宋1010年左右,皇上喊负责管理钱粮的度支员外郎祁暐,将祁卿家错喊为初卿家,因没人敢指出皇上的口误,于是从祁暐和他的爷爷初慧安开始,改为初姓。(湖北洪湖的初振华说,他的家谱记载)。因此,初姓始祖是初慧安。二世兄弟5人,三世兄弟22人。注:度支:宋朝中管理全国财政预算部门,相当于财政部,属于户部的一个司;员外郎:官名,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司长。

http://wwwlibraryhncn/hnszyl/szyl/qy08htm

祁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5位。

一、姓氏源流

祁(Qí)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据《元和姓纂》和《辞源》所载,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十五里处古县镇),遂以邑为氏。

2、出自姬姓,黄帝之后。据《广韵》所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中含祁姓。

3、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据《姓氏考略》所载,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姓。

4、据《路史》所载,少昊之后有祁姓。

5、周时司马祁父之后,以名为氏。一说祁父乃管理兵甲之事的官职,后世以官命姓。

6、出自他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单姓祁;清时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省)土司、甘肃碾伯县(今青海省乐都)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土族祁嘎氏,汉姓为祁;今土家、彝、满、保安、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初荐其仇人解孤代己,因解孤未及赴任而卒,又荐己子祁午以代,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晋平公即位后,被任为公族大夫。本为姬姓,晋平公一年(公元前556年)食采于祁,遂以地为氏改姓祁。后世子孙遂尊祁奚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祁姓发源于祁地,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晋顷公十二年(前五一四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此后祁姓子孙散居晋地。三家分晋后,发源于祁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西汉时,见诸于史册之祁姓有杨王孙友祁侯它(一作祁侯),新丰(今陕西渭南西南)富人祁太伯。可见此际已有祁姓定居陕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见诸史册依旧鲜少,但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祁姓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祁姓家族曾长期繁衍于上述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后期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北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北方士族大批南迁,祁姓南迁也势在必行,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祁庚,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祁纤。隋唐时期,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今山东、甘肃都有祁姓人入居。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以后,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起来,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定居,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导致今中原、华东、中南之地人口锐减。明初,山西祁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祁姓在全国分布更广。清中叶以后,始有沿海之祁姓迁渡台湾,以及南洋诸国。如今,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

三、历史名人

祁 午:春秋时人,晋国大夫。祁奚之子。晋悼公四年(公元前570年),代其父为中军尉。晋平公时,曾率军至曲沃逐栾盈。

祁 盈:春秋时晋国人,祁午子,晋顷公时大夫。家臣祁胜、邬臧易妻*乱,盈将二人收捕。祁胜通过贿赂荀跞向晋侯进言,诬陷祁盈,祁盈遂被晋侯所杀。

祁 纤:河东人,北魏时方士。相法高明,太武帝十分欣赏他,拜他为上大夫,不久被罢职。

祁 序:江南人氏,宋代画家。工画花竹翎毛,兼长水牛及猫。

祁 宰:江淮间人,宋金间名医。北宋末,以医术补官。金兵攻破汴京后,被俘,进而入太医院。累迁中奉大夫、太医使。后因上疏反对攻宋,被杀。

祁 顺:广东省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明代大臣。天顺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祁 敕:广东东莞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任刑部郎中,以善决疑狱著称,民呼之为祁佛爷。曾外放出任饶州知府。

祁 鹤:山西省安邑(今夏县)人,明代官吏。正德年间进士,累官至山东副使。嘉靖间镇压山西青羊山抗拒官府之民众,特受节钺。

祁 焕:江苏省吴县人,清代画家,善画兰竹,晚年自成一家,颇有古穆之趣。喜好收藏古彝鼎图书,蓄古砚尤多。有《二十八砚斋集》。

祁顺之:岐州扶风(今陕西省乾县)人,唐代大臣。玄宗时累任左司员外郎。天宝五年,任刑部员外郎,受诏至北海斩杀太守李邕。六年,撰写《开梁公堰颂》。肃宗乾元二年,编撰《南叟训》。

祁韵士:山西省寿阳人,清代官吏、地理学家。乾隆进士,累官至户部郎中。后受牵连入狱,并流放新疆伊犁。嘉庆十六年聘为兰州三山书院主讲。熟悉满文,热心研究西北山川疆域和各部族历史。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伊梨总统事略》、《藩部要略》等

东祁土司。青海最大的土司是东祁土司。东祁土司是明清时期湟水流域势力最大的四家土司之一(其他三家为西祁土司,东李土司,西李土司),蒙古族,始祖朵尔只失结,清时居住于甘肃碾伯县胜番沟(今青海省乐都县寿乐镇引胜沟),明时被赐姓为祁姓,因世居湟水东部且区别于西祁土司而称东祁土司。

土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据史载,1227年,成吉思汗将领格日乐图在灭西夏时,率三千蒙古军驻于互助威远镇,因为这里是祁连山麓的军事重地,所以后来格日乐图部属(包括家眷)世居于此。到13世纪中后期,吐谷浑人后裔们的蒙古化倾向更加明显,其民族特征也基本构成。据明清史志记载,明代土族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已有了本民族的聚居区。元、明之际的土族经济,也已由畜牧业为主开始转向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和手工业状态。

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 “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

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土司先后率部归附于清朝,清承明制,发给其号纸印敕,准其照旧承袭,是为土司。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授予东李土司李化龙之弟李化鳌世袭百户之职,是为小李土司。据清代部分史志记载,清代甘、青土族地区的土司共有十八家之多,其中青海土族地区十六家,即:东祁土司、西祁土司、东李土司、西李土司、吉土司、纳土司、陈土司、赵土司、辛土司、阿土司、冶土司、甘土司、朱土司、喇土司、汪土司、小李土司(李南哥后代)。甘肃卓尼勺哇土族原共有三大部落,藏文史籍中称为勺哇三族。明、清至解放前夕,勺哇土族属杨土司管辖,为上治三旗的勺哇旗,由力吾、拉代、的力、汇十那、萨迪、拉叭等七族组成。

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土司权威有所削弱。到了清末,土司已处在名存实亡的境地。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土族地区后,青海互助土族地区出现了一种与封建土司制度并存的土官制度,这是 地方政教合一制度在青海互助土族地区的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土族的经济、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土族已从一个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民族,发展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的民族。由于河湟一带原有的农业基础较好,加之中原先进耕作技术的不断传入,促进了该地区土族农业经济及与之相伴随的手工业(如酿酒、纺织等)的发展。明、清时期是土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以后土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甘、青地区马家军阀势力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除一少部分土族仍归封建土司统治外,大部分土族则由马家军阀所控制。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1930年,青海土族聚居的民和、互助、门源等地相继设县,该地区的土族始归由县府管理。1931年8月,南京国民 下令废除土司制度(互助土族地区政教合一的土官制度已于1930年废除)。这样,延续300余年的土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1938年,土族各村编组实行保甲制度。当时充任区长、保长、甲长者,仍以旧时的土司、土官或具有权势的上层分子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由于马家军阀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迫使土族人民或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或流落他乡,土族人口因此锐减。此外,自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土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土族群众笃信佛教,多送子弟入寺为僧,这也影响了土族人口的正常增长。据有关调查显示,1930年以前,青海土族地区各土司所辖人口仅38,000余人。1933年,青海土族仅有30,000余人,其中互助县约1,000余户、近7,000人,民和县约2,000余户、10,000余人,乐都县312户、6,300人,大通县约5,000余人,共和县24户、89人(丘向鲁《青海各民族移入的溯源及其分布之现状》,载《新亚细亚》1933年5卷3期)。到1949年,互助、民和、天祝、大通等地的土族共有4万人左右。

为摆脱马家军阀统治,土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5年,一些土族士兵参加了反抗马步芳统治的乐家湾兵变。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 解放西宁市,统治青海各族人民近40年的马家军阀政权彻底覆灭。

1954年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土族地区第一个自治政权——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85年11月6日,根据青海土族人民的居住特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青海省民和县建制,设立了民和 土族自治县;撤销了青海省大通县建制,设立了大通 土族自治县。至此,实现区域自治的土族人民约占总人口的71%左右。另外,在一些土族居住比较集中,但人口少的地区也设立了土族乡。

一、姓氏源流

祁(Qí)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据《元和姓纂》和《辞源》所载,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十五里处古县镇),遂以邑为氏。

2、出自姬姓,黄帝之后。据《广韵》所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中含祁姓。

3、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据《姓氏考略》所载,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姓。

4、据《路史》所载,少昊之后有祁姓。

5、周时司马祁父之后,以名为氏。一说祁父乃管理兵甲之事的官职,后世以官命姓。

6、出自他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单姓祁;清时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省)土司、甘肃碾伯县(今青海省乐都)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土族祁嘎氏,汉姓为祁;今土家、彝、满、保安、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初荐其仇人解孤代己,因解孤未及赴任而卒,又荐己子祁午以代,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晋平公即位后,被任为公族大夫。本为姬姓,晋平公一年(公元前556年)食采于祁,遂以地为氏改姓祁。后世子孙遂尊祁奚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祁姓发源于祁地,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晋顷公十二年(前五一四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此后祁姓子孙散居晋地。三家分晋后,发源于祁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西汉时,见诸于史册之祁姓有杨王孙友祁侯它(一作祁侯),新丰(今陕西渭南西南)富人祁太伯。可见此际已有祁姓定居陕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见诸史册依旧鲜少,但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祁姓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祁姓家族曾长期繁衍于上述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后期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北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北方士族大批南迁,祁姓南迁也势在必行,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祁庚,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祁纤。隋唐时期,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今山东、甘肃都有祁姓人入居。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以后,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起来,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定居,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导致今中原、华东、中南之地人口锐减。明初,山西祁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祁姓在全国分布更广。清中叶以后,始有沿海之祁姓迁渡台湾,以及南洋诸国。如今,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

三、历史名人

祁午:春秋时人,晋国大夫。祁奚之子。晋悼公四年(公元前570年),代其父为中军尉。晋平公时,曾率军至曲沃逐栾盈。

祁盈:春秋时晋国人,祁午子,晋顷公时大夫。家臣祁胜、邬臧易妻 ,盈将二人收捕。祁胜通过贿赂荀跞向晋侯进言,诬陷祁盈,祁盈遂被晋侯所杀。

祁纤:河东人,北魏时方士。相法高明,魏太武帝十分欣赏他,拜他为上大夫,不久被罢职。

祁序:江南人氏,宋代画家。工画花竹翎毛,兼长水牛及猫。

祁宰:江淮间人,宋金间名医。北宋末,以医术补官。金兵攻破汴京后,被俘,进而入太医院。累迁中奉大夫、太医使。后因上疏反对攻宋,被杀。

祁顺:广东省-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明代大臣。天顺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祁敕:广东东莞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任刑部郎中,以善决疑狱著称,民呼之为祁佛爷。曾外放出任饶州知府。

祁鹤:山西省安邑(今夏县)人,明代官吏。正德年间进士,累官至山东副使。嘉靖间镇压山西青羊山抗拒官府之民众,特受节钺。

祁焕:江苏省吴县人,清代画家,善画兰竹,晚年自成一家,颇有古穆之趣。喜好收藏古彝鼎图书,蓄古砚尤多。有《二十八砚斋集》。

祁顺之:岐州扶风(今陕西省-乾县)人,唐代大臣。唐玄宗时累任左司员外郎。天宝五年,任刑部员外郎,受诏至北海斩杀太守李邕。六年,撰写《开梁公堰颂》。唐肃宗乾元二年,编撰《南叟训》。

祁韵士:山西省寿阳人,清代官吏、地理学家。乾隆进士,累官至户部郎中。后受牵连入狱,并流放新疆伊犁。嘉庆十六年聘为兰州三山书院主讲。熟悉满文,热心研究西北山川疆域和各部族历史。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伊犁总统事略》、《藩部要略》等。

祁土贡:山西省高平人,清代大臣。嘉庆元年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广西巡抚、刑部尚书等职,死于广东巡抚任上。

祁崔藻:山西省寿阳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曾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同治初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同宰相)。其提倡朴学,喜好词辞,擅长书法。有《马首农言》、《勤学斋笔记》等。其弟祁宿藻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其子祁世长亦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著有《翰林书法要诀》、《祁文瑞公年谱》。

祁兆熙: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清代官吏。官至知府。在广东十七年,历办督署洋务等事,熟悉外国事务。同治年间护送中国首批留学士赴美。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秦时设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的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扶风郡:三国魏所置,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省乾县东)。

2、堂号

堂号:“太原堂”、“澹生堂”等。

============================================================

祁姓宗祠通用对联

〖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祁祁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内举家声。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晋·祁奚荐子祁午任中军尉。人称“内举不避亲”。

亲仇并举;

乌兔咸来。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祁奚,字黄羊,任中军。悼公时,他要告老,悼公问他让谁接替其职务,他推荐了解狐。悼公问:“他不是您的仇人吗?”他说:“主公问我谁合适接替我的职务,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哪!”解狐未上任就死了,悼公又征求他的意见,他推荐了祁午。悼公问:“祁午不是您的儿子吗?”他说:“主公问谁合适接替我的职务,并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啊!”不久,中军尉的副手羊舌职死了,他又向悼公推荐了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继任。结果,祁午、羊舌赤干得都很好。当时人们都很佩服祁奚,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下联典指北宋胶水人祁暐,字坦之,淳化年间进士,天禧年间官潍州知州。母亲去世,他安葬在州城南,又在墓侧筑小屋守孝,素食六年。有白乌白兔来,盘绕于墓侧。皇帝知道后,曾赐他衣服、粮食。

亲仇不避;

举荐性公。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字黄羊,大约生存于晋灵公至平公时代(公元前620-公元前532年)。春秋时晋国大夫,任中军尉。公元前570年,请求告老,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接替他的职务。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祁奚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当时人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后世也把他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

著静好集;

留贞白操。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末浙江省山阴人祁彪佳,字弘吉,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清军南进,他自绝食而死。其妻商景兰有悼亡诗:“存亡各异路,贞白本相成。”其女祁德渊,工诗,著有《静好集》。

推贤望重;

立行声高。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下联典指北宋·祁暐,母卒,乃就墓侧筑小室,号泣导护。有白乌白兔驯绕墓侧。

亲仇并举;

乌兔咸来。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倚石得奇想;

看云多远怀。

——祁俊藻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军机大臣祁俊藻(1793-1866)自题联。祁俊藻,字叔颖,号春圃,嘉庆进士。

-----------------------------------------------------------------

〖祁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潍州清政孝感;

虎门显绩功高。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进士祁玮,字坦之,胶水人。淳化进士。天禧中知潍州,母卒,葬州城南。玮就墓侧构小室,号泣这护,蔬食经六冬。有白乌白兔驯绕墓侧。州人异之。以状闻,诏赐粟帛。下联典指清代两广总督祁贡,字竹轩,一字寄庵,高平人。嘉庆进士,授刑部主事。道光时,官至两广总督。在两广修虎站炮台,重兵防守,仿行屯田之法。巩固海防,功绩甚著。卒谥恭恪。

-----------------------------------------------------------------

〖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西陲百韵传名远;

蔚峰一家享誉高。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光天化日代户部郎中祁韵士,字谐庭,一字鹤皋,寿阳人。性喜治史,于疆域山川形预处理、古人爵里姓氏,多所记览。乾隆进士,官历部郎中。有《藩部要略》、《西陲百韵》、《访山随笔》、《袖爽轩文集》、《覆瓿诗集》等。下联典指清代画家祁焕,字蕴文,号蔚峰,吴县人。诸生。善画兰竹,自成一家。尤好彝鼎图书,多蓄古砚,有《二十八砚斋集》。

九叠云开湓口见;

三秋月照白公来。

——佚名撰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诗书画家祁豸佳,字止祥,浙江山阴人。天启进士,官吏部司务、明亡不仕。工诗书,善书画篆刻。四方来索者,辄呵冻流汗应。隐居数十年,以寿终。

--------------------------------------------------------------------------------

中国人民解放军祁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祁开仁少将

祁开仁(1908-1991),湖北省潜江县(今武昌)人。193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曾任广西南宁军医院医生,并在广西大学医学院和广西南宁军医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政部第8重伤医院上校医务主任。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任延安八路军总医院外科医生、外科副主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副院长、第一分院院长,卫生学校和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手术医院院长,军区卫生学校校长,晋绥军区卫生部副部长,西北军区卫生部驻晋南办事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第七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58年祁开仁拍板,在第七军医大学校西南医院普通外科设立6张病床,成立烧伤救治小组,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烧伤救治小组。他在烧伤防治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1年3月11日逝世,终年83岁。

--------------------------------------------------------------------------------

中国人民解放军祁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祁正祥少将

祁正祥(194610-——),江苏省-淮安县人。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1963年12月参加工作。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陆军第67集团军副政治委员,1999年8月任陆军第67集团军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济南陆军学院院长,2003年12月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2004年3月任解放军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河南省委常委等职。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LZ问的也太细了,这你得去查当地的史料和县志了。

  看下高姓的起源吧

  起源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另一支姜姓高氏。齐惠公姜元的有一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孙强取祖字为氏,名高强,其后亦为高氏。齐惠公为齐桓公之子,齐太公十三世孙。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时,先后有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迁徙

  高氏的发源地虽说在今河南省境内,但自春秋以后的高姓却大都出自齐鲁之地。战国或秦时,高氏已自山东迁入今河北、辽宁省境。东汉时,有渤海王太守高洪定居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

  南北朝时,有渤海郡人高欢,曾在北魏执魏政达16年之久,死后,其儿子高洋便代东魏称帝,为北齐。京兆高氏又有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氏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唐初,有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高钢(河南高氏)因避“黄巢之乱”南迁入闽,为高姓入闽后的始祖。

  在汉末时,又有一支高氏由陇西(今属甘肃)南迁至滇中(今属云南),后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间,高升太夺取大理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传子高太明,于圣绍三年,又将王位还给段氏,仍封为中国公,世为大理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雕、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梁,*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族谱、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省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趯、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1408年)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年)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年)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省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年)。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时期(720-962年),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瑶族张氏。

壮族张氏。

黎族张氏。

侗族张氏。

高山族张氏。

阿昌族张氏。

纳西族张氏。

藏族张氏。

僳僳族张氏。

蒙古族张氏。

朝鲜族张氏。

满族张氏。

回族张氏。

彝族张氏。

苗族张氏。

土家族张氏。

乌丸族张氏。

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 “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

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土司先后率部归附于清朝,清承明制,发给其号纸印敕,准其照旧承袭,是为土司。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授予东李土司李化龙之弟李化鳌世袭百户之职,是为小李土司。据清代部分史志记载,清代甘、青土族地区的土司共有十八家之多,其中青海土族地区十六家,即:东祁土司、西祁土司、东李土司、西李土司、吉土司、纳土司、陈土司、赵土司、辛土司、阿土司、冶土司、甘土司、朱土司、喇土司、汪土司、小李土司(李南哥后代)。甘肃卓尼勺哇土族原共有三大部落,藏文史籍中称为勺哇三族。明、清至解放前夕,勺哇土族属杨土司管辖,为上治三旗的勺哇旗,由力吾、拉代、的力、汇十那、萨迪、拉叭等七族组成。

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土司权威有所削弱。到了清末,土司已处在名存实亡的境地。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土族地区后,青海互助土族地区出现了一种与封建土司制度并存的土官制度,这是 地方政教合一制度在青海互助土族地区的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土族的经济、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土族已从一个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民族,发展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的民族。由于河湟一带原有的农业基础较好,加之中原先进耕作技术的不断传入,促进了该地区土族农业经济及与之相伴随的手工业(如酿酒、纺织等)的发展。明、清时期是土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以后土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甘、青地区马家军阀势力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除一少部分土族仍归封建土司统治外,大部分土族则由马家军阀所控制。

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1930年,青海土族聚居的民和、互助、门源等地相继设县,该地区的土族始归由县府管理。1931年8月,南京国民 下令废除土司制度(互助土族地区政教合一的土官制度已于1930年废除)。这样,延续300余年的土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1938年,土族各村编组实行保甲制度。当时充任区长、保长、甲长者,仍以旧时的土司、土官或具有权势的上层分子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由于马家军阀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迫使土族人民或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或流落他乡,土族人口因此锐减。此外,自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土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土族群众笃信佛教,多送子弟入寺为僧,这也影响了土族人口的正常增长。据有关调查显示,1930年以前,青海土族地区各土司所辖人口仅38,000余人。1933年,青海土族仅有30,000余人,其中互助县约1,000余户、近7,000人,民和县约2,000余户、10,000余人,乐都县312户、6,300人,大通县约5,000余人,共和县24户、89人(丘向鲁《青海各民族移入的溯源及其分布之现状》,载《新亚细亚》1933年5卷3期)。到1949年,互助、民和、天祝、大通等地的土族共有4万人左右。

为摆脱马家军阀统治,土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5年,一些土族士兵参加了反抗马步芳统治的乐家湾兵变。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 解放了西宁市,统治青海各族人民近40年的马家军阀政权彻底覆灭。

1954年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土族地区第一个自治政权——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85年11月6日,根据青海土族人民的居住特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青海省民和县建制,设立了民和 土族自治县;撤销了青海省大通县建制,设立了大通 土族自治县。至此,实现区域自治的土族人民约占总人口的71%左右。另外,在一些土族居住比较集中,但人口少的地区也设立了土族乡

第一个渊源

源于职业,出自西周初期的狼卒,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中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已经知道使用人类社会六大信息之一的光信息来传递讯息,并发明使用烟火信号来通报所发生的社会与自然状况,如用烟火的组合方式来通报狩猎时猎物的活动状况,使用狼烟来报警敌人入侵等。狼烟,又称烽烟,是中国商末周初人们所发明的一种远距离光信息传递手段,主要用于军事防御体系。唐朝史学家杜佑在所著《通经总要》中,记载有在燃放烽烟之薪中,除蒿艾、苇条、茎叶、牛羊粪、草之外,还有“狼粪”夹杂其中。宋朝学者陆佃在所著的《埤雅·释兽·狼》中也记载:“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直上。”负责管理与施放烽烟的警卫哨兵,称为烽子戍卒,因燃狼烟,简称狼卒。

在狼卒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狼氏,世代相传至今,属于比较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星宿,出自恒星狼星,属于以星宿名称为氏。狼星,即天狼星,拉丁文为Sirius。天狼星是地球上夜空里最亮的恒星,目视星等为-15等。天狼星是大犬座的α星,是北半天球中全天最亮的一颗恒星。天狼星是由甲、乙两星组成的目视双星:甲星是全天第一亮星,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是比太阳亮二十三倍的蓝白星,体积还略大于太阳,温度则比太阳高得多;乙星一般称天狼伴星,是颗白矮星,质量要比太阳稍大,而半径却比地球还小,它的物质主要处于简并态,平均密度约38×10/立方厘米。甲乙两星轨道周期为50090±0056地球年,轨道偏心率为05923±00019。古代埃及人曾认识到天狼星偕日升起,即正好出现在太阳升起之前,每当这时天狼星升起,尼罗河三角洲就开始每年的泛滥。而且古埃及人还发现,天狼星两次偕日升起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埃及历法的三百六十天,而是三百六十五天。德国天文学家在公元1844年报道,天狼星是一颗双星,因为该星在附近空间中沿一条呈波形的轨迹运动,从而得出它有一颗伴星和绕转周期约为误事年的结论,这颗伴星于公元1862年被美国天文学家最先看到。天狼星及其伴星都在偏心率颇大的轨道上互相绕转,平均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二十倍。尽管亮星光芒四射,用大望远镜还是不难看到那颗7等的伴星。伴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密度则比太阳大得多,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天狼星与地球的距离为865±009光年。天狼星是否是密近双星,与天狼双星的演化有关。中国古代曾经记载天狼星是红色的,这为今人提供了研究线索。1975年,科学家们发现了来自天狼星的X射线,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乙星的几乎纯氢的大气深层的热辐射,有人则认为这可能是由甲星或乙星高温星冕产生的,至今仍在继续研究。但据1980年的资料分析,“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分别测得甲星和乙星的015~30千电子伏波段X射线,可知乙星的X射线要比甲星强得多,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白矮星”这种星体的特点。

上古时代专职从事祭祀的卜师后裔中,许多人都以各种星宿名称为姓氏,其中就有以天狼星为姓氏者,称天狼氏。然而,后世因为帝王国君在人类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不断被崇高化,“天”成为帝王专用的身份象征,天狼氏族人只得脱“天”以降,称狼氏、或转改为同音的郎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车右狼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文二年》中记载:“狼瞫取戈以斩囚。”狼瞫,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将领,史称“战神”。

狼瞫之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狼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狼氏正宗。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狼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狼蓬,其后称狼氏。但关于狼蓬的记载极为稀寡,因此其渊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五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初期的郁狼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典籍《集韵》中记

求祁姓家谱

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 (一)寻根溯源祁姓来源有六:1、出自春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