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1收藏

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第1张

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

首先,刘备自身有很多优点,比如识人用人、仁德宽厚、折而不挠。

但拥有了这些优点就能成为枭雄了吗?我觉得不是。

刘虞也很仁义宽厚,但最终被公孙瓒杀死,成为乱世炮灰。司马徽也有识人之明,但他仅仅是贤士,并不是枭雄。我身边也有很多折而不挠的人,他们一直也在坚持,但并没有成为成功者,而是在坚持的做一名折而不挠的失败者。所以,拥有了以上了优点,未必就能成为枭雄。正如很多人天天在读马云的鸡汤,但依旧是个穷逼。

“枭雄“是个带有政治属性的词语,所以想要成为枭雄,必须拥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政治资本。什么是政治资本?

孙权的政治资本是地盘和团队,这是父亲孙坚、大哥孙策留给他的政治遗产,所以孙权在曹刘孙中最幸运。这不是说孙权无能,要知道孙权和刘琮、袁尚这些二代相比,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可不是白来的。

曹操的政治资本是人脉和家世,他的父亲曹嵩是权臣养子,曹嵩曾花了万金买了一个“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曹操年轻时身边的朋友,比如乔玄、鲍信、张邈、袁绍等,不是大名士就是官二代,这都对曹操起家有很大帮助。

刘备的政治资本是什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什么也没有。有人说刘备不是“汉室宗亲”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政治光环”呀,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觉得“汉室宗亲”非但不是刘备的“政治资本”,反而是刘备的“政治成果”。要知道汉末时期汉室宗亲早已烂大街,如果这名头真要是管用,那人人都是草头王了。当时连皇帝都被废来废去,落魄的皇N代真有很强的号召力吗刘备若日后没有称帝建国,没人有会在乎他的宗亲身份。即便称帝的张备、王备、李备,文人和史官也会给他们找出其他的祖宗。

正如塞万提斯写《唐吉可德》时,借主人公之口说:“只要你能混出点名堂,自然会有人发现你的贵族血统。”古今中外都一样,所以在《三国志》中,曹操是西汉丞相曹参之后,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孙权是兵圣孙武之后。他们的血脉是否纯正,皆无法考察。但这不重要,因为他们自己需要这种身份,臣子赞同这种身份,老百姓崇拜这种身份,史官也默认这种身份,只因为他们混出了所谓的“名堂”。总的来说,不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他能成为枭雄,相反正是刘备成了枭雄,人们才认可他是汉室宗亲。既然“宗亲”身份对刘备起家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那他到底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的收拢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呢?我们一步步来分析。

第一步:获取名师资源

如果在三国拍一部黑帮片,男主角不选刘备那真是瞎了狗眼,刘备年轻时候那是多么一个具有陈浩南气质的古惑仔呀。《三国志》记载:先主不甚喜读书,喜音乐、犬马、美衣服。翻译过来就是刘备不爱学习,平常喜欢k歌,打撸啊撸,刷淘宝。就是这样一个学渣,竟然拜了卢植为师。

卢植何许人也?他是刘备的老乡,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不但官居尚书,还是当时的海内大儒,士人领袖。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并且还是全国著名的博士生导师。刘备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够想到去拜卢植为师,实在不简单。《三国志》记载,刘备年轻时“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卢植不是腐儒,也许他正是看中刘备身上那种“豪迈之气”与“稳重之度”才收他为学生。我觉得在刘备起家之初,他“卢植门生”的名号,比他“汉室宗亲”的名号,还要有噱头。就好比现在你去知名企业应聘时,你拿出清华北大的学历毕业证,绝对比你摆家谱要管用。

第二步:借助同学资源

现在有很多家长,明知道自己孩子学习不好,还拼命托关系花钱把孩子往名校送,因为能上名校的人,成材几率都很大。即便自己孩子成不了成材了,他的同学成材了,还能去抱个大腿。刘备虽然学习不好,却在卢植那里结交了一名很牛x的同学——公孙瓒。

公孙瓒何许人也?贵族出身的帅哥一枚,而且声音洪亮,首届《三国好声音》大赛第一名,因此成了涿州太守的女婿。遇到这样一个高富帅同学,以刘备的情商绝对猛抱大腿。《三国志》记载: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这个大腿没白抱,日后公孙瓒成了威震北方的诸侯,刘备落难时去投奔他,老同学很大方,给了小弟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并给刘备兵马让他抵御袁绍。后来刘备凭借战功当上平原县令,算是在乱世中暂时站住了脚。

第三步:交结名士资源

人生总是能收到意外的惊喜,在平原的刘备忽然收到一封求救信,这真好比买**中了一个五百万。因为求救者名叫孔融。

孔融何许人也?孔子的第19世孙,年幼时因让梨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天下名士。“名士”这个称号在当时可不得了,大名士对某个人的夸赞或者批评,关系着这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立足。比如曹操年轻时,经常苦于自己没有名望,不能挤进上层朋友圈。乔玄让他找大名士许子将。面对曹操的跪舔,许子将说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后曹操名声大显。

刘备没有这么优质的人脉资源,结识不到许子将这样的大名士,但另一位大名士孔融却主动投怀送抱。怪不得刘备收到求救信时,激动的说出三国最屌丝的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我很能理解当时刘备的心境,这就好比一个在朋友圈做代购的微商,某天忽然收到马云的求救信,我估计这哥们肯定激动的昏死过去。

刘备救完孔融之后,他的名声果然像搭火箭一样飞升,之后惊喜接连而至。陶谦送上了特种部队丹阳兵,陶谦死后干脆把徐州交给了刘备,大土豪糜竺也连忙提供了赞助资金,他瞬间由一名客将变成了封疆大吏。此时刘备终于有了“政治资源”。注意,是资源,不是资本。因为资源是可以夺走的,资本是夺不走的。

第四步:转化政治资本

有了一定“政治资源”的刘备,虽然不能笑傲江湖,但起码已经能够做到百毒不侵。所以他不管多落魄,走到哪里都有人收留。说白了,都是把刘备当成第二个孔融。希望通过救他,获取他身上的政治资源。刘备在投奔曹操时,曹操的谋士都劝杀掉刘备,曹操非但不杀反而厚待刘备。曹操比谁都想杀刘备,但曹操知道刘备身上的资源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刘备看出曹老板的心思,索性半推半就,坐地起价,在曹操身上榨取更多的政治资源。 《三国志》记载:曹公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左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这下刘备不但成了京官,还有了军衔。

在许都的刘备又中了一次五百万,那就著名的“衣带诏”。在衣带诏事件之前,可以说曹操集团和汉政府是一个整体,但衣带诏事件之后,曹操和汉政府成了对立面。这就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信号,那就是反曹即等于拥汉。刘备通过与衣带诏事件与曹操正式决裂,并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政治路线,用刘备自己的话就是:“每与操反,其事乃成。”通过这条路线,刘备终于获得立足天下的政治资本。

此时的刘备虽然没地盘,没兵马,但他却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名望与地位,还有“反曹”的政治路线。与孙权、曹操的相比,刘备的政治资本是无形,更不是父辈留给他的,而是靠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赚来的。日后刘备投奔袁绍时,袁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投奔刘表时,刘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求助孙权时,孙权“既宿服仰备…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一个昔日一无所有的小屌丝,能混到这份上,不服不行呀。

纵观刘备一生,靠拜学大儒,结交同学,登上政治舞台,又靠结交名士,营救诸侯,获取政治资源。并摸索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政治路线,并将其打造成为自己政治资本。当他拥有政治资本的那一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由“平民”到“枭雄”的身份转变。

隋末、唐初时期,福建、广东一带偏处蛮荒,数千里黔地,不沐皇恩。在闽江上游,闽西武夷山东麓,有一片风景秀丽、富饶的土地叫黄连峒,其区域包括现在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县等地。当时隋炀帝荒*无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对于这样的边远地区,朝廷鞭长莫及,只好听其自然。另一方面,由于大江南北,战乱扰攘,民无宁日。自西晋永嘉(公元4世纪初)开始,为逃避战祸和灾荒,大批中原先民(后称客家人) 陆续离开河洛祖地,逐渐向南迁移,黄连峒这块处女地,就被人们看成世外桃源,人们纷纷到此定居,因而被逐渐开发起来。

巫罗俊,隋末唐初人,从小就有天赋的聪明才智、和超群的武艺,并有见义勇为和打抱不平的精神,10几岁时为救一商人,勇斗凶猛的大虫,用双剑将它剌死,为民除害,成了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

巫罗俊34岁那年,江都告急,朝廷派“靠山王”杨林的一位部将杨一郎星夜驰往闽赣,招募兵勇,增援江都。出于保卫国家的善良愿望,父子俩被应征去前线服役,他英勇善战,献奇计分化瓦解敌军、作战时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武术精湛勇冠三军的名声传遍中原。

巫罗俊字定生,出生在福建剑津,隋朝大业年间随父昭郎从福建剑津迁黄连峒开发。当时从各地迁来黄连峒避难的人不计其数,既有逃避战乱和灾荒的百姓,也有败军将士,流寇逃犯等,土寇蜂起,各霸一方。巫罗俊少年殊勇,天赋领导才能,智勇双全,治事果决、他运筹帷幄,肩负起,责成史无前例顽石点头之艰巨任务,带领百姓在黄连峒垦荒种植,筑垒御敌,寇不敢犯,以安抚有加,御下恩威兼施,剿平寇乱、平治草原各部落,划野分邑,建设家园,使人民安居乐业,乐享天伦,巫罗俊成了当地的救世主,广大民众非常崇拜!敬之如神,称巫罗俊为万家生佛、巫千岁、巫王爷,当地百姓不知有皇帝,只晓有巫王爷,赫赫有名!深受民众拥护和爱戴,

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昏庸无道,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各地草泽英雄,纷纷起兵造反,全国各地兵戈四起、天下纷乱群雄争霸,除拥有重兵的“草头王”数十个之外,尚有无数小股造反之众,点燃起熊熊战火,大有将隋王朝烧毁之势。在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而迷恋江都美女和秀色之际,李渊在北边趁机占领了京都,公开打出反隋的旗号,揭开了唐祚开基的序幕,自后各地“草头王”也纷纷称王称帝。此时,起兵于海陵的李子通,已拥有重兵数十万。他趁隋炀帝仓惶回师救东京之际,挥兵渡过淮河,占领了扬州,号称吴帝,并派兵经略江南各地,东南半壁属他的统治范围。但像黄连峒这样的边远地区,实际上也是力所难及,巫罗俊就成了黄连峒的实际统治者。

李子通称帝后,就广为召募人才,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在江南一带收罗文才武士。他想:若要巩固政权,保住自已的统治地位。就要收罗人才,壮大军事实力,以期北上攻取中原各地,一统天下,做个真正的皇帝。因为民间早已有传唱谣儿道:“桃李子,有天下。”又唱有:“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当时有许多人相信民间谣儿所唱,以为李子通真是新朝明主,纷纷投靠他去。也就有人向李子通举贤,说闽地的巫罗俊勇冠三军,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李子通派出特使前往福建黄连峒想笼络巫罗俊。但是,巫罗俊并不是一个盲从的人,而是用高瞻远瞩、深谋远略的眼光去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他打算先到扬州观察一下这吴帝李子通的政绩和为人,看他是不是能成气候,而后再作决定。万一他成不了气候,自已今天盲目地接受他的封号,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眼下天下大乱,单姓李的起兵造反想夺天下的就有:李渊、李密、李子通、李义满、李轨等五部兵马,在闹哄哄地抢夺天下,鬼知道是哪一个姓李的会成气候,会是圣天子?还是小心谨慎为好,不过,他又想起那传唱的谣儿,万一这李子通真得是个圣天子,岂不错过了一个为国效劳的机遇,怎么办?他机灵一动,借故延绶,厚待来使,让他好言回禀。从黄连峒到扬州有数千里之远,应该以什么名义前去试探李子通的情况呢?黄连峒的油杉历来被人称道,是上好的木料。若伐木经商,开辟黄连峒与扬州的通商渠道,不仅可以获取较高的利润,还能借经商的名义观察一下那个小朝廷的动静。于是,巫罗俊马上发动黄连峒人民上山砍伐木材,然后将木材扎成排,从淮土柞下村的一条溪流中放排进入江西省石城县的横江---琴江---贡江再顺着赣江漂入长江,直达扬州城。经过几天的观察与深入了解,他发现李子通这人气量不足,容不下意见有分岐之人,有些好心为他谋取霸业而忠言劝谏的谋士或被杀或被驱逐,最致命的是李子通胸无大志,占领了扬州以及江南一带后, 就称王称帝,广为收罗美女,纵情*乐,过起皇帝瘾来。这样眼光短浅的“草头王”岂能成大气候?民谣唱的“桃李子、有天下”,应验的肯定不是李子通。

北边的李唐大军中,猛将如云,兵精粮足,有一个名叫做李世民的秦王,真是旷世奇才,雄才武略不说,单那爱才慕才之心就足以让手下人奋勇争先,为之驱使效命。所以那天下闻名的“十八路英雄”中就有半数以上豪杰被李世民笼络去了;连那突厥公主都会为他所用,这样的人物才堪称济世英雄呀!这家李氏才可能成大气侯。要是有朝一日能得见他,向他表明自已报效国家的心志,或能有所作为也未可知。

巫罗俊的未婚妻纪风华也认为:“目前世道乱离,王侯各拥兵自重,中原战火连绵,争战不休,只有明主出现,才能收拾残局。现时局未定,暂时不要去趟这浑水,咱们应等圣天子出现,待局势明朗后再决定今后的出路不迟。”古语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一定要审时度势,方可抓住机遇,实现自已的远大抱负。纪风华为了帮助心爱的巫罗俊成就事业,打听时局发展的情况和寻找晋见唐王的机会。她暂时放弃恋爱之情,主动承担起联络员的艰巨重任。在叔叔纪汉杰的帮助下,为后来巫罗俊上疏晋见唐王打开了方便之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扬州期间,巫罗俊明察暗访,听到和看到了李子通的许多为人的缺陷,再加对时局的了解进行了透彻地分折,经过一番思考后,认为李子通胸无宏志,难成气候,于是作出不依附他的决定。宁化的优质油杉深得扬州人的喜爱,卖价高盈利大,还购买了一些山里的日用品带回来,在黄连峒开一家百货商场,方便山里人。回乡后,继续伐木经商、开拓疆土、筑堡卫乡,成为黄连峒主。唐高祖武德四年,子通灭亡,唐帝国兴起,统一了中国,但天下初定,象这样的地区,版籍尚无记载。到了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唐太宗出巡南方的时候,巫罗俊才到皇帝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地广人多,可以授田定税,并入版图。朝廷嘉纳,令翦荒自效,太宗以剿平寇乱,开化南蛮,念公有致金瓯完整之功,使南陲无边烽之患,勋业彪著,先后颁诏敕封巫罗俊为黄连峒镇将,镇国威武侯,赐与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袭荫三代,世守厥土。

是时巫罗俊所辟荒界:东至铜头岭(今清流县地),西至站溪,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 (今明溪县地)。到巫明甫袭守黄连镇将时,归附百姓更多,整个村、镇,整个部落,举族投奔,争相归附,土地日辟、户口日增,辟地已扩大到整个闽西至广东一带,尤其是中原人迁入者甚多(后称客家人),许多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为了生存和求一方平安他们不远万里,经过千山万水,过黄河、渡长江、漂过鄱阳湖、顺赣江而上,沿着巫罗俊经商伐木的道路,从江西省的石城,翻越武夷山脉,纷纷来到福建黄连峒的玉屏村(即:现在的石壁)定居。客家民系在此孕育,客家文化在此发源,尔后播衍四面八方。据考证,如今散居在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近1亿人,190多姓,其中台湾省,香港就有 800多万人,这些客家人的先祖,当年都是闽西的开疆先驱,巫罗俊所领导的黄连峒人。到了唐高宗乾封二年 (公元 667 年),才正式建为黄连镇,开元十三年(公元 725 年) 升镇为县,天宝元年 (公元742 年) 更名宁化县。

宋朝元符元年,划出麻仓六团里,建置清流县,明朝成化七年又划出下觉、柳扬二里设归化县,就是现在的明溪县。

巫罗俊,字定生,号青州,生于隋开皇二年壬寅 (即:公元 582 年) 四月初八日丑时,殁于唐麟德元年甲子(即:公元 664 年) 八月十一日已时,享寿八十有三,原葬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县令王云议改县治于公葬之地。嗣孙巫志荣官别驾,叩诉闽王,奉旨任择吉地相易乃卜,清流县永得里之嵩溪镇黄沙渡牛牯雍水形,改葬公及二妣於此,癸山丁向兼丑未。1984年4月10日清流县人民政府把巫罗俊的坟墓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指定保护人和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坟墓及墓前15米,左右20米。巫罗俊因开化南蛮,剿平寇乱,开拓福建、广东数千里不沐皇恩之偏外蛮荒,建设家园,使人民乐享天伦,为这块土地开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深受民众爱戴。因此,有史以来宁化、清流、建宁等县志均有记载。其后人为永远悼念这位先祖,曾在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县署(现县政府所在地内)左侧建有“巫青州公祠”,俗称(土地庙)称巫罗俊公为土地神,庙中祀有巫罗俊公及柴、纪二夫人遗像,供各界朝拜。其对联曰:黄连永镇千秋固,翠水长流一脉香(载宁化文史)。诏颁忠孝堂竖於巫侯府第,以功业盖世,自此文官下桥武官下马致敬!庶民之敬仰更不待言,终年香火不熄,各方朝拜者更是络绎不绝。

宋朝丞相信国公吉州文天祥撰文曰:“世以谱传,而不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其人勋业著于当时,功德呜于后世,乃能留其谱与像,巫氏谱像,灿然可历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前人之遗像,而不兴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载苏州巫氏族谱卷首廿九页)。后唐同光二年 (即:公元924年),县令王云议改县治于公葬之地。祠迁宁化县城关,依山傍水的小溪边,钟灵毓秀之巫家山,建造了“平阳古族巫氏总祠”,供巫氏后裔瞻仰祭祀!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当作 “四旧”被毁坏。巫家子孙继承和发扬了客家人勇于开拓,艰苦创业、奋斗进取、爱国爱乡、勤俭质朴、诚挚团结、敬祖睦宗的精神,在世界各地进行艰苦而伟大的创业。他们常感念祖先的功绩,因此于1992年8月1日集资动工修建“巫罗俊公怀念堂”。经过4年的奋斗,于1996年9月18日竣工。这座仿古宫殿飞檐斗拱、龙凤彩画,气势雄伟,肃穆古朴,蔚为壮观。正殿安放着巫罗俊和柴、纪二夫人的塑像,可以让后代人时常瞻仰他们的风采。巫罗俊在宁化开基立业,繁衍后代,后来他的部分子孙陆续向外地迁徙发展。

朱元璋传奇,奇在哪里?奇在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人,无依无靠,受压迫受剥削最狠的这样一个草根人,走上了权力的高峰。朱元璋奇就奇在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一个人,他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这个朝代影响中国600多年,一直影响到现在。

朱元璋是哪里人?有首歌唱得好。“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朱皇帝这人不怎么样,朱皇帝一出来,凤阳也不行了,十年倒有九年荒呀。看来,这个人不怎么样,把家乡都搞得贫穷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一会儿再解释,现在先不说了。我们先说,这里头有一句话,叫“自从出了朱皇帝”,什么意思?说朱元璋是出身在凤阳,凤阳人。他是不是凤阳人呢?现在也有人说不是。按照我们手头的材料,朱元璋的祖籍是金陵之句容。所以,按照朱元璋的祖籍,应该跟我们泰州人是同乡,大同乡。离我们不远,金陵句容,南京地区的人。他的家庭是做什么的?他的家庭是淘金户。大家知道,采金,一种是在金矿里采,一种是在沙里淘金。朱元璋就是淘金户。沙里淘金很艰苦。为什么有淘金户呢?中国古代元朝,包括明朝,户口是分种类的。现在我们户口有两种:一种是城镇居民,一种是农村居民。可是明朝,户口分得很多,有明户,有军户,有匠户,有医户,有淘金户等。淘金户世袭相传不能改变。你的父亲户口上写的是淘金户,儿子也要是淘金户。淘金户要给政府承担相应的赋税。什么赋税?淘金的赋税。你既然淘金,你所淘得的金子,就要向政府缴纳。至于你是否淘到了金子是不管的。你淘金户必须缴上规定的金子。哪里有这么多金子啊?这个人无论逃亡到什么地方,只要他的户口不改变,他就逃不脱政策的赋税。朱元璋他们一家从金陵句容逃到江苏的盱眙,是我们的北边,离我们也不远。从盱眙又逃到了濠州,濠州是哪里呢?是安徽的。濠州钟离的东乡,钟离的东乡就是现在安徽凤阳。朱元璋自己在回忆录写道: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这话什么意思?说我的父亲五十岁那年,在濠州钟离东乡生下了我。现在也有人说,这不确切。特别是盱眙的朋友,说,我们看到历史上记载,朱元璋就是生在盱眙的。说盱眙的二娘庙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还有朱元璋玩耍的地方。这种材料记载在盱眙的县志当中。可是,这种材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清朝以后,或者是在明朝的晚期,清朝的初年才产生这种说法。在明朝初年,包括朱元璋自己本人所写的回忆材料都说,自己出生在濠州之钟离东乡,也就是说他是凤阳人。

可是为什么容易把这两个地方混淆,很多人说不清啊?就是因为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把自己出生的地方濠州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濠州钟离,而且把盱眙也划进来了。所以,要说明朝朱元璋出生在凤阳,大地方而言,包括钟离、凤阳,后来人搞不清就把朱元璋的父亲居住地当做了朱元璋的出生地。所以朱元璋是什么地方人?安徽凤阳人。在凤阳出生,他的祖上是金陵的句容迁移到盱眙后来迁移到凤阳的。

草野艰辛

朱元璋一家为什么频繁的迁移?为了生存。家里贫穷,没有土地,只能种别人的土地。我们看朱元璋一家从盱眙迁出来以后,迁了很多县,辗转了三四个县,最后才来到了安徽凤阳,差不多是逃亡一样,逃荒一样。为了生活,最后落在凤阳。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灾难,先是旱灾,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很多的人吃不上饭,连树皮草根都吃不上,不少人都死掉了。很多人都,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哥哥全在这场瘟疫当中死掉了。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和哥哥死的时候,想要找一块地方安葬,没有地方。所有的土地都是地主的。他找到别人求他们,有一块土地是不是可以埋葬他的父母,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大声呵斥,“土地不是你的,为什么我要给你土地安葬死人。”这一段情景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有一篇非常忠实的回忆。

朱元璋做了皇帝了,了不起啊,一国之尊。中国人讲究说家谱,朱元璋的家谱怎么说啊?很多人想啊,朱元璋这样一个皇帝,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光荣的祖先。找到一个历史上姓朱的把他攀上亲戚,说朱元璋祖先不是很好吗。(笑声)于是,有人找了一个人,找到宋朝的大学问家,大官僚朱熹。如果你祖上有这么一个人也是很光荣的。出家谱啊,把他写在家谱上,这是你祖先。朱元璋对此不以为然,跟人家说:“不要”,我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要求他的那些文人学士,原原本本的把我的家庭历史写下来,不用伪装,要把所有痛苦的经历全写上。可是,这些学士在落笔时不敢写。因为,朱元璋家实在太穷了,太不象样子了,写起来太寒酸了。朱元璋看了这些儒士写的文章,非常不满意。不行,我亲自来写。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什么呢?《御制黄陵碑记》。现在我们在安徽凤阳,朱元璋父母的坟前还可以看到这个大石碑,这个大石碑上面刻的朱元璋亲笔写的《御制黄陵碑记》。《御制黄陵碑记》开始这样写的,他说“予时秉鉴窥形”,我经常拿着镜子看看我的模样。“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就是看见镜子里面面貌苍老,“浩首”头发白了。“忽思往事之艰辛”,忽然想到往年的艰难生活,很痛苦啊。他说:“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世代见之”。往年儒士多粉饰朕,说以前呢,我忘了写有生,写回忆录,他们给我粉饰,给我说好话,这些粉饰之人怎么说不足为子孙后世见。含有虚假的问题,不能够给子孙留下真实的情况,不能够给他们当做借鉴。现在,我要原原本本把我生活的经历写给大家。他就讲到,他怎么样迁徙到濠州钟离之东乡,他怎么样出生,怎么样遇到灾祸,父母,哥哥,死的时候非常悲惨,最后一个好心人,他的田主哥哥施舍了一小块地方,荒地,你去埋葬你的父母吧。他去埋,埋葬什么情况?朱元璋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说埋葬的时候没有棺材,葬无棺椁;被体恶裳,身上盖了破旧衣服。就这样“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什么叫“浮掩三尺”?用三尺黄土把父亲掩埋了,没有棺材盖了几件破衣服,拿黄土就埋了。“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什么叫“奠何肴浆”?现在我们叫祭奠祖先要给他一些吃的东西,喝的东西供奉在墓前,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黄土,把父亲埋了。朱元璋和他的小哥哥(他的大哥死掉了,也在饥荒中死掉了)一起埋了父母以后,没有生活着落,他写道:“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说,我的小哥哥身体很弱没有办法生活,我的嫂子已经带着孩子回到她的娘家。那么,现在怎么过活呢?两个人抱头痛哭,就此分手,天各一方。

漂泊僧人朱元璋

这个时候朱元璋悲惨的经历和悲惨的处境感动了他一个邻居,叫做汪妈。这个汪母啊,看朱元璋这孩子实在太可怜,怎么办?要帮啊,怎么帮助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带一份礼物到寺庙请求寺庙住持,收留这个孩子,让孩子在寺庙当中讨口饭吃。朱元璋在这种情况下走投无路,进入了寺庙,当了一名小和尚。可是,寺庙并不是久留之地。为什么?社会上都在发生灾祸,到处没有粮食吃,寺庙粮食也困难,所以没有五十天的时间,寺主说,众和尚我也没有办法了,没有粮食供大家吃了,大家各奔前程,自想办法。所以,不到两个月,五十多天的时候,朱元璋被迫离开了寺庙。怎么办?和尚叫做化缘,化缘就是叫化。以和尚僧人的名,叫做游方僧,好听的名字。本质上就是叫化,到处行乞。他走遍了苏北,安徽北边,河南东边这一块。经常是挨冻受饿,有一次几乎死在路上。他写道,早晨起来看到谁家烟囱在着火,冒烟了赶快早起,赶到这一家。去晚了以后没吃的了。到晚上,老远看见有寺庙,赶快走几步跑到这里住宿。没有吃没有住,经常在夜里头,依靠着山壁,听着猴子叫,想着父母,看着月亮,非常凄凉。这样的生活,朱元璋一共经过了四年,四年他走遍了这一片土地,这个四年对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磨炼。朱元璋在这里头认识了人生,认识了社会,他学会了如何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保存自己,活下来。他学会了待人接物,同时他也了解了各地的民情,特别是接触到了这些地方秘密流传的白莲教。

乱中投军

四年的游方生活成为朱元璋非常有利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游方和尚是没有出路的。灾荒过去,他再次回到他原来当和尚的“皇觉寺”。在这个“皇觉寺”里,他开始读书,读经书,读佛经,也读四书五经,开始学文化。朱元璋能做诗,也能作文,这个期间,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说,没有大的变动,朱元璋很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和尚,或者是高僧,顶多是住持,了此一生。可是这时候,天下已经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元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走到了尽头。元朝统治没有法制,贿赂风行,官场贪污腐败,加上灾祸连连,所以各地的百姓通过白莲教,秘密组织反抗元朝的统治。

这时候,他在寺庙里面,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朱元璋接到一封信,什么信呢?他小时候放牛的伙伴汤和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这时候汤和已经投奔了红巾军,朱元璋拿到这封信,等于是通了反贼。朱元璋怎么办?

朱元璋小时候给人放牛,有很多传说,说他很聪明。他是很多小伙伴当中的领袖,其中就有一个小伙伴汤和。有人传说,他们有一次放牛,饿了没有吃的,突然想到我们每天在骑牛,我们也没吃到肉,是不是我们把小牛杀了吃掉。最后朱元璋说可以,他们就把小牛杀了吃掉。闯了大祸了,田主问他们要牛,怎么办呢?朱元璋就把牛尾留起来,埋在地里,留一个尾巴在外面,他们欺骗田主说,这个小牛钻在地底下不出来,这个田主被他们蒙骗住了。这只是传说,我想这个传说过于神。还说,朱元璋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是领袖,朱元璋喜欢自己扮成帝王的模样,偷偷的做了个木板,把这个木板做成朝天冠,自己坐在砍草的筐子上,接受小伙伴的朝拜。就是他从小有组织才能。

这个时候,汤和给他写了一封信,为什么要给他写信?汤和知道朱元璋很聪明,知道朱元璋有组织能力,他投靠了红巾军,希望朱元璋还能够带领他们一起做一番大事,可是朱元璋拿到这封信以后非常恐慌。朱元璋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记梦》,就是回忆过去像梦一样的日子。他写到,当时接到信后心惊若狂。为什么?有人已经知道朱元璋接到红巾军的来信就要检举。朱元璋能不能一走了之,离开寺庙投奔红巾军呢?朱元璋没有这个想法,他没有想造反,如果他想造反他在外面游方就不回来了,他想当一名平平常常的和尚。可是如果在这里继续当和尚是不是就能安逸了呢?首先,这封信已经暴露了,你即使不走,将来官府可能也会找你的麻烦,因为你已经通了反贼。再一个,当时的元朝军队和红巾军打仗的时候纪律非常坏。坏到什么程度呢?元朝的军队没有办法和红巾军对抗,经常抓到百姓作为红巾军,怎么做?他们抓到百姓以后,把他们头上蒙上一块红巾,说我抓到一个红巾军,把他杀了去请功。即使留在庙里也不能够得到安身。可是,如果离开庙投奔红巾军,就能够有好日子过吗?朱元璋很矛盾,于是他就来到了寺庙当中,乞求神的帮助。我们现在不相信神。因为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古人迷信神,迷信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一种心理暗示加强自己的信心,帮助自己判断,并不是真的有神可以帮得了。

朱元璋来到庙里,给自己算命,正面仰的朝上就是阳,背的就是阴。说你如果让我走,你就两个阳背,你让我留下来就是两个阴背。几次投,阴背。朱元璋说,如果你让我自己起事,就说可以有好前途的话,你给我一阴一阳。朱元璋下定决心,抛出去了。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并不是主动所为,是在大环境推动之下,他在自己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也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安定,平安过关的情况下,投奔红巾军。所以,他的决定是时势推动的。

朱元璋来到最近的红巾军所在地,濠州。当时,这里是郭子兴的地盘。郭子兴,他利用白莲教——当时的白莲社来团结百姓举起反元旗帜,提出恢复大宋政权的口号。朱元璋来到城下,穿着一身僧服,被把守城门的人扣下,说这个和尚僧不僧,民不民,现在城里城外正在交兵,你跑到这里干什么?一定是奸细。干脆把他抓了杀了。朱元璋说我是投奔红巾军的,但守门人说,你没有什么证据,要杀。正在吵嚷的时候,郭子兴来了,郭子兴一看这个人,相貌不凡啊。郭子兴对他的相貌感到很亲热,应该感到很奇怪。现在我们在南京明孝陵看到朱元璋的相,脸很长,下巴突出,脸上有麻子,很丑。可是,描写在文字上,这是大富大贵的面貌。相貌奇特,而且个子高大。郭子兴一下子就发话说留下,留做亲兵。郭子兴收留他了,朱元璋是穷人出身,聪明会办事,很多事做得不错,逐渐就从一个普通的兵,升任小副队长,管理几个人像班长一样的。郭子兴认为朱元璋是个人才,就把自己的一个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这养女姓马,就是传说当中大脚马皇后。这个马皇后,是一个什么人呢?马皇后也是穷苦人出身,她的父亲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人称马三,因为家里排三,也是一个性情豪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他在元朝末年因为在老家路见不平把人打死了,在家待不住了,带着女儿逃到郭子兴这里,把女儿寄养在这里。这个马三后来就不知下落了。可是,郭子兴却把马三的女儿当亲生闺女一样养,这时候他把她许配给了朱元璋,实际上是加强了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他要靠关系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样,朱元璋当了郭子兴的女婿。

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就大事呢?他能够在受到曲折的时候,保持理智,在郭子兴有困难的时候他能够出手。当时孙德崖和郭子兴这两个红巾军的领袖之间闹矛盾,郭子兴受难被关在屋子里有生命危险,朱元璋冲在前面,解救郭子兴。最困难的时候,朱元璋出头了,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朱元璋出手了,因此他在军队当中很有人气。可是,朱元璋看到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矛盾重重,并不是可以长久共事的人,于是,他就将自己得到的军队献给郭子兴,自己回家重新组织一个,形成自己的军队。后来,帮他打天下的人,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都是他家乡的人。朱元璋的势力渐渐增大,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像一些草头王一样,宣布自己称王,颁布年号。

几个关键的儒者

朱元璋这时候有了一定势力以后,他的理想便有了。如果说开始朱元璋投军就是为了生存,那么后来他有一定势力以后他的心变了,怎么变的?有几个关键人物。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李善长。李善长是谁?比朱元璋大十五岁,号称李宗之长者。朱元璋见到李善长,李善长对朱元璋说了一番话,他怎么说呢?他说“公濠产也”。说你是濠州这个地方出生的人,这个地方是哪里呢?这个地方离刘邦的老家沛县不远。刘邦是谁呢?刘邦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是从最基层,最后白手起家。你这老家与刘邦的老家不远,刘邦所在的沛县,“山川王气,公当受之”。什么意思?说刘邦这个地方地理环境,我们现在用老话说,这个地方风水有王气。我们现在说,人必有环境,你也应该接受,受到他的影响,所以,刘邦可以成功,你也可以成功。但是有一条就是不杀,就是以仁义兴天下,刘邦以不杀得天下,你要学习刘邦以不杀行仁义也可以得天下。

李善长是关键人物,还有关键人物吗?刘基,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浙江青田人。和刘伯温一起来到朱元璋的军中的,先后有四个学士,都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学问家。刘伯温、宋濓、章溢、叶琛四个学士。这个时候,朱元璋在见到刘伯温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说什么话呢?他说,“我为天下屈四学士。”这话怎么讲?说我为全天下的人委屈你们四位先生,帮我个忙,你们来帮忙委屈你们,你们要付出很多劳动,可是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天下人。朱元璋是一个普通的和尚出生,他是一个穷苦人,他怎么会为天下人?心胸变了。

朱元璋在有了一定势力以后,他提出了北伐中原的口号,反对元朝。这个口号怎么说的呢?“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我们都知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孙中山曾经把自己的反满革命,反清革命当成是朱元璋的继承。孙中山也用了这句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好理解,赶走以蒙古为主的统治,蒙古人压迫汉人,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北方的汉族人第三等,南方的汉族人第四等,现在我们就是南方的汉族,在元朝第四等。如果蒙古人打死了汉人男人和一个长工,就派人送点埋葬费,完了。元朝是一个民族大监狱,朱元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实际上,是要恢复汉族人的尊严,我们做人要有人的权利。他提出了“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是说整顿元朝的秩序。元朝末年没有法律,没有秩序,贪污横行,官吏腐败,他要立纪陈纲,建立法纪。立纪陈纲,把纲建立起来,干什么?救济斯民,把百姓救起来。所以,他又提出来,“拯救生民于水火,恢复汉官之威仪”。把百姓从水火当中拯救出来,恢复汉人做人的尊严。这样,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控制一块地盘的领袖,建立了夺取天下的大志。因此,他才对刘基这些人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我为天下人委屈你们帮忙。而刘基这些人像李善长一样告诉朱元璋,你要用仁义行天下,你如果用仁义行天下,你可以得到天下,得到民心。

朱元璋还受到一个人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一个叫做朱升的学士,给朱元璋提出了意见,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朱元璋有一定势力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马上要当皇帝,是不是马上要宣布自己当王?朱元璋接受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加强自己根据地的建设,防备敌人的。广积粮,发展自己所在领域的经济。他设置了营田司,都水营田司,管理水利和田地。自己种粮食自己吃,不扰百姓。他在自己的领土当中建立了盐专卖制度,收取税收供给分配。在自己的领域发行货币,管理经济。这些个儒士包括李善长、包括刘基,还有朱升这些人帮助他出谋划策。他已经被慢慢地纳入一个中国传统帝王这样一个轨道。他按照儒家的学说,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统兵出战 无往不利

朱元璋还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人,朱元璋可以驾驭他们。朱元璋用铁的纪律来治理自己的军队。朱元璋占领庐州以后不久,他的势力还不太大,他军中有一个大将叫胡大海,这个胡大海能征善战,是朱元璋依靠的一个将领。这个时候朱元璋正在和元朝进行紧张的战斗,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军队里头缺少粮食,粮饷不够,为了使更多的粮食能够用于士兵作战,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人不许拿粮食去酿酒,如果谁酿酒,是触犯军法,一定惩罚。可是,胡大海的儿子就拿粮食去酿酒。这件事朱元璋知道了。怎么办?朱元璋下了命令,凡是酿酒的一律要军法处置,胡大海的儿子酿酒,怎么办?有的大臣说,胡大海现在在前方作战,你不能伤他的心,他的儿子酿酒你得饶他一下,不然的话,胡大海叛变怎么办。朱元璋权衡利弊,左思右想,作出决定:“杀!”把胡大海的儿子坚决处斩!他说了一句话:“宁可让胡大海叛我,不能让我的法令不行。”最后朱元璋不仅整顿了军纪,胡大海也没有叛变他。所以朱元璋能够驾驭这些大臣,能够使用这些文臣,能够使用这些武将为他出力,就在于他执法严明。

所谓缓称王,什么意思?你不到这个时候,就不要称王。如果你先称了王,就成为大家的众矢之的,矛头直指。所以很多现代人说,我们不争第一,只争第二。这个第一总有人动心,第二没有人动心,韬晦之略。所以朱元璋在有很大势力的时候,他不马上宣布自己为王。他上面有一个小明王,小明王韩林儿。刘福通把韩林儿奉为大宋皇帝,他们声称日月重开大宋天,希望恢复宋朝政权。他们使用的龙凤年号。所以朱元璋在自己有了很大势力以后,仍然没有抛弃小明王,把小明王摆在前面,他是大宋皇帝,朱元璋是下面这个将领。只是到了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开始称吴王,他控制了南京地区,自己宣布称为吴王。但是这时的皇帝,还是让韩林儿做,自己是个吴王。对这一点,刘基曾经批评他,为什么呢?每一到过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在军中摆上一个小明王的位置,大家都给小明王磕头。为什么朱元璋这样做,给大家看。不到称王的时候,不到做皇帝的时候,不要做皇帝。刘基说,“一个放牛的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朱元璋有他自己的想法。可是到了1367年,朱元璋派人把小明王接到南京去,谁去接的?派廖永忠把小明王接到南京来。不巧走到瓜埠这个渡口的时候,忽然起了大风浪,船翻了。小明王和陪驾的官员全部淹死了。廖永忠去报告朱元璋说,“你看,我们的皇帝我接到半路,不幸船沉了,淹死了。”下面的人说,廖永忠很勇敢,你看他拼命救皇帝,也没有救到,结果还是死了。这还得了,大事啊。朱元璋竟然没有处罚他,为什么?所以很多人认为就是朱元璋授意要他这么做,除掉小明王。朱元璋认为自己羽翼丰满了,可以有条件做皇帝了。如果这个时候,小明王还在上面,那他自己的位置没有办法摆。如果是一个天灾把小明王除掉,对于朱元璋来说,这种巧合太适合了。所以廖永忠护送大宋皇帝,遇到人祸天灾,朱元璋竟然没有处罚他,这是公元1367年。也就是这一年,朱元璋抛开了大宋的年号,龙凤年他不用了,改年号叫吴元年。

第二年,也就是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夺取全国政权。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开了一次会,把徐达、常遇春叫到一起。你们看这个仗应该怎么打?徐达说,“现在我们直捣元都,我们已控制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域,元朝根本不堪一击。”朱元璋说:“不!元朝建都百年,其防必固。百年大都所在,现在的北京,防卫很坚固,我们不能先打。我们先要打山东,控制山东,往西进,控制河南。然后北进,控制陕西、山西,这样元都可不攻自破。”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徐达打到北京附近,元大都附近的通州的时候,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妃子、皇后、大臣们,开北京的建德门,跑了。所以朱元璋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我们真感到他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慧。他看到了战场的形势,先打谁,后打谁。我们打第一步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二步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朱元璋很有谋略。

望采纳!!

问题一:请问关于安全的谜语有哪些????? 1 家信报平安(打一建筑施工用语) 安全信号

2,双双阻拦(打一安全生产用语) 四不放过

3,煤电列前茅(打一煤矿用语) 能源第一

4,刚劲挺拔坚如铁,不畏严寒斗霜雪

1大发雷霆 (事故词汇)

2公路平坦硝烟频,人仰马翻人财空(事故词汇)

3想得太平(防灾用语)

4收报之后怒冲冲(事故词汇)

5瞎子驱动马达响(事故行为)

6倾城之灾(建筑事故)

7缘何丝丝难人扣(设备事故)

8箫笛如诉露风声(管路事故)

9伐(设备事故)

10广开言路(交通安全用语)

11阖家康泰(劳动保护工作用语,四字)

12御林军(劳动保护工作用语,四字

答案:

1火灾

2车祸

3防灾意识

4电气着火

5盲目操作

6倒塌

7螺丝松动

8管道漏气

9没有阀门

10各行其道

11安全第一

12预防为主

问题二:关于安全的谜语 解除戒备 安全词 消防

堵截刘关张 安全词 三不放过

女人夺宝有点遗憾 安全词 安全

“保一方平安,为人民服务” 安全词 警示标志

吐之唯恐不快 安全标志 应急出口

“遂令天下父母心” 安全称谓 轻生男子

吴刚伐桂 安全词一 高空作业 王长兴

伪劣产品惹的祸 安全词一 次生灾害

放完鞭炮纸屑遍地 安全词语 爆破片

按铃抢答莫迟缓 安全措施 应急出口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安全名词 易燃物品

从此别,点点滴滴一生记 安全名词 灭火

黄泉共为友 安全名词 一起交通事故

春秋花香一一落 安全名词 大火

日日夜夜工作忙 安全名词 空难

如何合而为一 安全名词 人口疏散 六点震荡后,世上见残屋 安全名词 泄漏

不盖大印莫结婚 安全名词 按章办事

“山家少四邻” 安全名词 人口疏散

擅长谋皮 安全名词 工作面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

问题三: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 你好,在网上找到了一些谜语(包含谜底),应该已经超过100个了,希望能符合你的要求。

字谜

糠(裕)森林(楷)

冰(涸)灭火(一)

厩(驴)夜市(黩)

火箭(矩)土话(访)

书签(颊)干旱(泛)

手套(抱)驼背(躬)

干涉(步)征稿(救)

烟缸(盔)鱼肚(田)

岳父(仗)横凶(区)

祝福(诘)狱中(言)

十五日(胖)旱天雷(田)

第一张(顽)小猪娃(孩)

夹生饭(炊)裁判员(则)

单身汉(合)讲空话(井)

泼水节(发)歪脑袋(不)

半边天(功)一点水(求)

过春节(时)两万里(董)

优种鸡(酿)热处理(煺)

三丫头(兰)好读书(敞)

老人船(艘)抽水泵(石)

树雄心(仅)4+4(积)

老头子(孝)力不足(刀)

两人行(徒)高个子(伥)

共二斤(斯)不夜天(昶)

将相和(斌)妇科病(嫉)

莫下手(摹)畜牧场(驱)

农家饭(飨)用半杯(甭)

掉头走(卓)小刀会(刽)

差点错(义)草头王(弄)

洗眼睛(泪)九十八(杂)

猪跑了(逐)四不全(匹)

有诚意(慎)男的多(妙)

九个洞(究)不等你(选)

有疑点(凝)女儿家(妒)

半决赛(寒)没恒心(亘)

黄梅天(零)门外汉(们)

请勿尝(馍)棉毛衫(衲)

珠宝商(赎)你我他(仨)

唇齿相依(呀)垄上行(土)

享乐在后(孙)如出一口(女)

节约用粮(朗)老是赊账(欢)

时装展览(裂)交换意见(说)

画皮剥光(田)缺一不成(丕)

孔雀开屏(翌)民间疗法(坊)

又到周末(叹)两点半钟(冲)

表里如一(回)份量不足(欣)

江水下降(汞)花前柳畔(节)

霜雪斗艳(皆)此路不通(趾)

分崩离析(棚)书香人家(闵)

争先恐后(急)半取半关(联)

到达陕西(臻)一家一口(豪)

春末夏初(旦)独具匠心(斤)

瓜熟蒂落(爪)追根寻底(过)

地下商店(窦)损失不小(夸)

原始森林(枯)勿挂心上(忽)

乘人不备(乖)能说善讲(团)

拾金不昧(铰)一针见血(皿)

一有就要(耍)昏头昏脑(氏)

眼花缭乱(眯)2+6= (积)

严守机密(谟)人人过关(笑)

半条香烟(楸)合二而一(面)

白玉无瑕(皇)礼貌待人(儆)

拨款救济(锄)简明扼要(晒)

至高无上()在家复习(扇)

边防前线(纺)推心置腹(什)

思想不集中(忿)说话有礼貌(警)

十一点进厂(压)主见差一点(现)

马王堆汉墓(居)静静的顿河(淀)

一来就不好(夕)美好的开端(姜)

人残心不残(必)孤星伴残月(户)

向左一直去(句)明天月全食(昊)

福建无虫灾(门)幕后看**(版)

十两多一点(斥)巧断无头案(朽)

床前明月光(旷)差一点断了(拆)

牛过独木桥(生)安装无线电(宴)

别把武器丢掉(另)无雨零点起飞(今)

清除街心积土(行)揭发坏人坏事(靠)

何必开口伤人(丁)此谜无人猜中(仲)

半学习,半观察(觉)挖掉穷根巧安排(窍)

人多并不是好事(侈)有人无人都是你(尔)

大于,小于,等于(互)跑马入屋惹祸端(闯)

大河没水小河干(哥)落花飞随流水去(各)

东西南北一条心(愣)梅花半落马蹄前(杰)

织女鹊桥会牛郎(规)两人隔江望断水(巫)

全力以赴方成功(工)秃笔画蛇错点睛(笆)

心有余而力不足(忍)布下三面包围圈(匝)

风雨空中雁阵斜(佩)短一些再短一些(此)

别看嘴上文明其实爱财如命(吝)前前后后都安放在心上(总)

四面栅栏,请勿入内(囫)

三十而立,大有奔头(卉)

禁止烟火,闲人勿进(日)

日月一起来,不做明字猜(胆)

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亡)

放进两粒丸,制成两粒丹(册)

立在两日旁,反而没有光(暗)

明月半依云足下,残花并落马蹄前(熊)

一个是犬不像犬,一个非犬>>

问题四:字谜十分重视安全打一字 谜底 荃

十分重 重即重复 十字重复为十十 是草字头

安全 取全

合起来为谜底 荃

问题五:猜成语的谜语大全附带答案 《呐喊》;高喊生病了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大声疾呼

《千里饿殍图》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哀鸿遍地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纸上谈兵

《西厢记》做枕头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痴人说梦

05钱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不直一钱

0:0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打成平手

1%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百里挑一

100%动力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开足马力

1000x10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千变万化

1000的平方=100x100x100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千方百计

10-30天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旬月之间

10的立方与100的平方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成千上万

125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丢三拉四

13岁少女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豆蔻年华

15%折扣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七折八扣

15;劳动节与国庆节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一五一十

15个瓦盆摔下山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七零八落

16岁少女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二八佳人

18层地狱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阿鼻地狱

1度电/年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一年一度

1个县长=300万钱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卖官卖爵

2/3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三占从二

30岁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而立之年

40岁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不惑之年

48小时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日日夜夜

500km=1cm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不远千里

500公里/天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日行千里

50岁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知命之年

54000公里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十万八千里

60岁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花甲之年

7/8;六九;十五只吊桶打水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七上八下

70岁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古稀之年

84小时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朝三暮四

9个女亲戚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三姑六婆

ODS、驰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杯弓蛇影

阿哥所虑何事,待卑职猜上一猜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哀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可歌可泣

哀乐;婚丧事;真是笑死人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悲喜交集

挨巴掌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右传之八章

挨了巴掌赔不是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奴颜媚骨

矮个子先进场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高人一等

矮子穿长袍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拖拖拉拉

爱迪生;女子组教练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好为人师

爱听爱看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喜闻乐见

爱新觉罗氏家谱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正本清源

安否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别来无恙

安禄山父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乱臣贼子 >>

问题六:耀子猜谜语大全及答案 1谜面:雁斜游,倚西楼。思小憩,却摇头。谜底是休解析:雁斜游 象形指 亻,根据左西右东,楼字之西面此处指木。二者堆积组成 休字。小憩就是休息的意思,扣合休字。摇头含有否定、不要的意思,休也可以表达这样的意思,扣合休字。

2谜面:雨初霁,望彩虹。青日现,耀碧空。谜底是晴解析:前句,雨停见彩虹,扣合谜底晴天的意思。后句,青+日=晴。

3谜面:龙舟走,怀心飞。携与共,把家归。谜底是还解析:前句,龙舟象形指辶,走也指辶。心此处指忄,怀-忄=不。后句,两者携与共组成还字,把家归含有还乡、还家的意思,扣合谜底还字。

4谜面:晋城东,巧相逢。若遇杨,斗悟空。谜底是戬解析:前句,左西右东,城字之东面部分此处指戈,晋字明扣,二者巧妙相逢组成戬字。后句,如果遇到杨字的话,就变成杨戬了,二郎神,大战孙悟空。。。

5谜面:张虎口,要吃天。误西行,天地颠。谜底是吞解析:前句,口、天两字明扣,二者可堆积组成吴或吞字。后句,左西右东,误的西面部分是讠,行走后剩吴字,再将吴字的上下(上为天,下为地)颠倒即成吞字。

6谜面:椒木隐,碧水流。窈窕女,静温柔。谜底是淑解析:前句,椒-木=叔,碧水此处指氵,二者堆积组成淑字。后句,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说,女子淑静,扣合谜底。

7谜面:水叶前,芳心系。永相随,舌唇底。谜底是咏解析:前句,叶字之前面部分为口,水明扣,芳字之心此处指、一,堆积组成咏字。后句,舌唇两字底部均为口,永字明扣,堆积组成咏字。

8谜面:鹊双行,绕东鸣。天气寒,水成冰。谜底是冻解析:前句,鹊双象形指冫,东字明扣,二者堆积组成冻字。后句,水冻成冰,含有冰冻的意思,扣合谜底

9谜面:晴空色,阡陌旁。炽若火,闻声扬。谜底是阳解析:前句,晴字清空颜色,晴-青=日,阡陌两字之旁此处指阝,二者堆积组成阳字。后句,太阳炽热似火,声音和扬字相同,扣合谜底。

10谜面:横目看,言似剑。不赏钱,只加鞭。谜底是罚解析:前句,目字移动位置成横向,言即讠,剑此处指刂,三者堆积组成罚字。后句,不赏钱理解为不给奖赏,只加鞭理解为挨鞭子、惩罚,扣合谜底。

11谜面:浦东边,手同牵。洒罗网,放长线。谜底是捕解析:前句,左西右东,浦东边为甫,手即扌,二者堆积组成捕字。后句,洒罗网、放长线都是为了捕鱼,扣合谜底。

12谜面:双蜻蜓,斜手迎。洞房内,对礼行。谜底是拜解析:前句,蜻蜓可象形为干,两个蜻蜓就是两个 干,斜手即,二者堆积组成拜字。后句,新婚洞房里要行对拜之礼,扣合谜底。

13谜面:三人行,红日照。柳芽发,燕来到。谜底是春解析:谜底是 春 前句,三 人 日堆积组成春字。 后句,暗含春天来到的意思。

14谜面:目北面,入雾中。荷花盛,荔枝红。谜底是夏解析: 前句,上北下南,面字之北此处指,雾字之中间此处指夂,目字明扣,堆积组成夏字。 后句,荷花在夏天盛开,荔枝在夏天成熟,扣合谜底。

15谜面:香雨连,隐东烟。叶落黄,雁南迁。谜底是秋解析: 前句,雨连推断无日,香-日=禾,左西右东,烟字之东为因,隐藏后剩火,和禾堆积组成秋字。 后句,树叶在秋天发黄、掉落,大雁在秋天往南飞,扣合谜底。

16谜面:故居东,雪点重。腊梅开,立寒风。谜底是冬解析: 前句,左西右东,故字之东为夂,重字此处理解为重复,即两个,点即、,堆积组成冬字。 后句,腊梅在冬天盛开,冬天有寒风,扣合谜底。

17谜面:倚西楼,向东卧。闻谱音,实意琢。谜底是朴解析: 前句,左西右东,楼字之西为木,卧字之东为卜,二者堆积组成朴字>>

问题七:谜语,什么门最安全 北京:永定门最安全。

解析:永定门~~永远安定的门。(故名思意)

问题八:谜语:空中作业系好安全带 束之高阁 看看对不对

问题九:猜地名谜语大全答案 1、 一路平安(中国城市名)旅顺

2、 风平浪静(中国城市名)宁波

3、 日近黄昏(中国城市名)洛阳

4、 八月飘香香满园(中国城市名)桂林

5、 夸夸其谈(中国城市名)海口

6、 千里戈壁(中国城市名)长沙

7、 大家都笑你(中国城市名)齐齐哈尔

8、 珍珠港(中国城市名)蚌埠

9、 带枪的人(中国城市名)武汉

10、 船出长江口(中国城市名)上海

11、 金银铜铁(中国城市名)无锡

12、 银河渡口(中国城市名)天津

13、 久雨初晴(中国城市名)贵阳

14、 两个胖子(中国城市名)合肥

15、 双喜临门(中国城市名)重庆

16、 努力炼钢(中国城市名)大冶

17、 新婚之夜(中国城市名)开封

18、 东西北三面堵塞(中国城市名)南通

19、 海中绿洲(中国城市名)青岛

20、 空中码头(中国城市名)连云港

21、 泰山之南(中国城市名)岳阳

22、 逆水行舟(中国地名)上杭

23、 春笋(中国地名)新竹

24、 掩耳盗铃(中国地名)蒙自

25、 春水碧如蓝(中国省级行政区名)青海

26、 江淮河汉(中国省级行政区名)四川

27、 黄河解冻(中国省级行政区名)江苏

28、 东南北(中国省级行政区名)

29、 宝树丛丛(中国省级行政区名)吉林

30、 日照清流涌(山西地名)阳泉

31、 终年积雪(吉林地名)长白

32、 见脸不见发(内蒙古地名)包头

33、 持久和平(陕西地名)长安

34、 鹰击长空(台湾地名)高雄

35、 谈天的都市(山东地名)聊城

36、 桃李梅(北京地名)三棵树

37、 鸡蛋心(河南地名)

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

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首先,刘备自身有很多优点,比如识人用人、仁德宽厚、折而不挠。但拥有了这些优点就能成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