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权威的黄氏族谱?
莆阳游洋龙溪黄氏族谱序一
吾黄自颛帝曾孙封于黄由黄州江夏郡中徙光州固始晋司马南浮随徙闽候官三山名曰黄巷至唐桂州剌史岸公谢去桂事从南越海道寻徙莆囊山下延寿里居焉亦号黄巷盖不忘其本也公赠开国公谥忠义为黄巷之始祖生闽县令谣谣生五子英盖华革莫华散骑常侍居前黄莫大理评事居后黄华生昌龄昌朝昌龄官大理评事生岣衍尧尧生瑜琰璩琚瑶璞贵显时号一门五学士黄巢灭炬而退昌朝金华令生峰倜峻献峰生确倜生滔峻生碣献生曹自是而分为东黄巩溪前后黄前黄则吏部瑜公校书璞公后黄则校书蟾公又分东黄则御史滔公巩溪则司徙碣公曹公而黄氏之派牒昭然由司徒碣公而后浸浸出仕者多曾大夫父宠公大理评事祖中庸太常寺正卿中奉大夫不肖彻谨述本源详及支派第世次别少长纪迁徙叙其出官生卒年月配葬列其先后诰敕志铭诗文合成斯编为吾谱之光益以知世德绵绵子孙振振云尔旨
宋宣和丙午年九月九日岸十三世孙赐进士第知平江县知县彻谨序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二
兴化县黄氏源于黄国江夏郡中徙光州旋入闽为元方字彦丰十传为入莆始祖岸公唐末黄巢起兵岸公五传为隐士献公入游洋巩溪又六传为太常寺卿公中庸迁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里雷山巷黄宅绵瓜瓞于无穷以其漳郡西林漳溪家谱在焉是以谱存则宗于雷山中庸公修谱之不谬而类于后者彻公君子过而见之求续桂晚生尝闻漳郡西林仲公裔有家谱桂每每为之留心焉偶兹者至西林漳溪谱得楷公撰资观音寺记其间序述巩溪始祖献公兴化军城西雷山巷初祖中庸公先贤有为之吾宗望族也继之子孙当以敦亲为念以族亲为心则斯谱之重修勿缺冀于若而人也因谒席访漳郡西林遂阅诸祖谱而系之言首简谨以为序宋宁宗嘉定乙亥腊月拜谒漳郡西林
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中庸公八世孙赐会魁进士翰林编修桂续修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三
黄之先出于伯益受封于黄以国为姓迁潢川定城西为黄国始祖六十五世老公周朝冀牧迁光州七十一世歇公入楚国为相封春申君致仕后入居江夏郡为江夏始祖祖七十六世霸公西汉迁河南太康宣帝为昭世名相谥定候八十一世黄香迁江夏黄香天下无双东汉贤相其子琼公东汉桓帝忠候相继为相孙琬公复入为贤相江夏安陆声振宇内九十世元方字彦丰官晋安太守由湖北安陆史迁福州黄巷有万巷书楼福州乌石山榴花洞一百零一世岸公唐圣历戊戌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桂州剌史封开国公谥忠义迁莆阳延寿里黄巷一百零五世唐处士黄献迁兴化县广业里巩溪一百一十一世中庸宋郑獬榜进士太常寺卿中奉大夫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黄宅分五房长曰偊居雷山巷次曰仲居漳郡城季曰修居何岩里四曰佃居东岩里五曰伸居德仁里其后曰彻曰钟曰丰曰府曰龙曰焘曰勋曰真曰桂登科相继以甲第显名时羡四代联登人文丕振科第蝉联而岿然隆隆家声巩溪流远雷山巍然瓜瓞绵绵擅胜兴化巨乡驰名郡志历六世显于宋尔止子孙世代续之斯谱公介则无憾矣
宋咸淳庚午年腊月望日岸十五世孙赐进士第宋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
谨识
莆阳龙溪黄氏宗谱
一代 岸公唐秘书监冲子字宗极唐圣历戊戌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官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三山黄巷迁莆阳延寿裏国欢院黄巷为入莆黄巷始祖配赵氏封开国夫人继邱氏吉国夫人唐高宗上元甲戌年正月初五日生唐肃宗至德丙申年三月廿九日卒朝廷哀之年八十有二封开国公赐金紫光禄大夫諡忠义合葬延福寺后灵源山之原子三谣典乐
二代 谣公岸长子字廷翰唐开元庚申登明经科癸酉年登状元徐徵榜进士授闽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唐武则天久视庚子年五月初八日生唐德宗贞元乙丑年九月初七日卒年八十有六配朱氏姜氏封沛国夫人葬延福院西子五英盖华革莫
三代 华公谣季子字萼华行乾三唐永泰乙巳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淩居官以清慎为著唐玄宗开元庚午年十月初十日生唐德宗贞元庚辰年三月初三日卒七十有一配常氏夫人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子二昌龄昌朝居前黄
四代 昌朝华仲子字文曲行坎四唐贞元戊寅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令唐代宗大历丙午年四月十四日生唐文宗开成庚申年十二月初一日卒年年七十有五配康氏葬九峰山之原子四峰倜峻献
五代 峻公昌朝季子字景崇行艮九唐太和甲寅年历官谏议大夫迁永福埔头为其始祖也配孟氏子一碣
献公昌朝四子字景陟行艮十官散骑常侍华孙闽县令谣曾孙开国公岸玄孙回唐末冠乱自涵头黄巷迁兴化县巩溪为巩溪黄氏始祖唐宪宗元和庚寅年七月初七日生唐僖宗广明庚子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年七十有一配赵氏合葬永福梧桐西林教忠寺山南子一曹
六代 碣公峻子字德磊行震廿二献胞侄谏议大夫峻子闽小将官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迁威胜军节度副使唐光启庚戌年董昌反公以死争之为昌所害子环媳林氏举家同时殉节越州镜湖南事载昌败诏赠大司徒諡忠义配康氏子一环赠承事郎俱殉节崇祀忠义祠立曹仲子珍公为嗣孙禄居永福一都龙屿裕居永福西林锦屏山下龟岭黄宅
曹公隐士献公子字宜官行震廿三配平氏唐文宗开成庚申年二月初十日生唐哀帝天佑丙寅年十二月初十日卒年六十有七合葬巩溪寺北子三俶珍佩
七代俶曹公长子字民玉行毕十四宋奉礼郎配林氏迁居莆阳慈裏大林后分南门合葬白沙子一祜行离九孙二遇通官从事郎配陈氏葬香泉院曾孙长讳闾次讳阙
珍公曹次子官民宝行毕十八唐天复辛酉年录授奉礼郎唐懿宗咸通庚寅年五月廿八日生五代高祖后晋天福癸卯年十一月十二日卒年七十有四配赵氏葬永福西林潼关龟岭考曹公而嗣碣公俱并祀子二佑裕
佩公曹季子字民声行毕廿三配王氏合葬浔洋山东裔居南门子一禄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辟授国子监学正配林氏葬马洋孙毓敏居永福一都龙屿曾孙适选远科第甚多为大魁之族
八代 佑公珍长子字福顺行离十以忠义子孙荐授四门学正唐未帝贞明乙亥年八月十六日生宋太祖开宝庚午年十月廿五日卒年五十有六配林氏葬马洋子二长讳达次讳逵
裕公珍次子字福富行离十六配林氏居东流后埔子二逞行坤三裕长子宋真宗咸平庚子贡太学辛丑补上舍以子宁贵赠朝议大夫配何氏赠硕人孙二完窨连裕仲子行坤五宋祥符中举乡荐配方氏居永福西林锦屏山龟岭孙一宛
禄公佩子字福贵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授国子监学正配林氏葬马洋祭坑子二敏毓迁居永福一都龙屿科第甚多大魁之族状元黄定之派
九代 达公佑长子字载道行坤四宋真宗景德丙午贡太学祥符已酉补上舍以子宠贵封大理评事五代后周恭帝庚申年九月十三日生宋仁宗庆历乙酉年十二月廿六日卒年八十有六配陈氏封安人合葬后坑山南子三安定宠
逵公佑次子字守道行坤八宋仁宋天圣乙丑贡太学丁卯补上舍以子宁贵赠运判朝议大夫配崔氏赠硕人子四宪宁宝宽
逞公裕长子行坤二宋咸平庚子贡生入太学辛丑补上舍配何氏子二窨完
连公裕次子行坤五祥符中举乡荐官礼部主事配方氏居永福西林锦屏山龟岭教忠寺山子二宛守
遑公裕季子行坤六徙京都碧溪黄厝子二宣宜
敏公禄长子字载迅号湘溪宋元丰壬戌特奏名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配陈氏子三适选远
毓公禄次子字载逸号碧溪配林氏子三造进近
十代 安公达长子字锡居行兑五官甯海军长史配陈氏葬后坑子一大学
定公达次子字锡保后改名容字锡忠行兑八配陈氏林氏葬后坑子一小学
宠公达季子字锡甫行兑十七宋仁宗景佑甲戌登状元张唐卿榜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宋真宗咸平庚子年正月初八日生宋神宗元丰庚申年十月十五日卒年八十有一配安人宋氏葬井源山子一中庸
宪逵长子行兑一宋长史子二长讳愿学次讳志学
甯逵次子行兑二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转运使居仙游鲤城子一勉学
宝逵季子行兑三吏员子一励学
宽逵四子行兑四官朝请大夫子一务学
隽逞长子行兑六官宋训导子宋绍圣甲戌进士儋州知州讳显从孙沔元符庚辰进士
完逞次子行兑七官宋主簿子一昱
宛遑长子行兑八官学正子一晃
守遑次子行兑九官训导子一晁
十一代显公隽子字长明号玉庵行金一宋绍圣甲戌年进士官儋州知州由兴化军城入仙邑开族祖配林氏携家葬玉塔山南子二长讳渊居仙邑玉田次讳源居度尾锦邱为锦邱之祖
昱公完子字长昌号田庵行金三配平氏子一沔宋元符庚辰进士官广南路提点朝请大夫孙二长讳倚将仕郎剞次讳镐博罗知县曾孙南一
大学安子行金十九袭父恩补登仕郎配方氏葬张墓林子二师孔师孟
小学定子行金廿配宋氏子二长讳师颜次讳师贡
中庸大理评事宠子字长行号雷山居士行金二十自游洋巩溪迁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裏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之祖宋仁宗皇佑癸巳年登状元郑獬榜进士历官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实乃六世联登十二进士宋仁宗天圣癸亥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哲宗元符庚辰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七十八公忠贞体国善平冤案能断奇案与包拯韩琦欧阳修齐名为官在朝为蔡京所恶入元佑党禁有诗选在莆风清籁集配安人周氏葬永福西林梧桐锦屏山下廿八都广业裏龟岭教忠寺山北侧门人状元宰相郑侨其墓在焉祀乡贤通志兴化郡志莆阳比事有传子五长偊次仲季修四佃五伸
十二代 师孔大学长子字宗鲁行木十六以子国镇贵赠朝散大夫配令人胡氏子三长讳国镇次讳国录季讳国钟
师孟大学次子字宗邹行木十七元丰壬戌进士官司法参军葬白沙子一纵
师颜小学长子行木廿一配伊氏
师贡小学次子行木廿二配颜氏
偊公中奉大夫太常寺正卿中庸长子字从吉行号梅庵行木十八袭父恩补承事郎宋绍圣甲戌特奏进士初封奉礼郎寻擢侍御史与配安人崔氏宋皇佑庚寅年五月初八日生宋建炎戊申年八月十五日卒年七十九合茔吴唐山继配晋邑仁和裏邱氏子二长彻崔氏出次敌讳龙字常龙邱氏出
仲公中庸次子字从仁号雷庵晚号漳溪行木廿九以父恩赐迪功郎由兴化军城西文赋裏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徙漳州郡西林城之漳溪裏隐居不仕宋皇佑癸已年三月初三日生宋宣和庚子年十月廿五日卒配方氏苏氏合葬兴化军城西雷山宫西子二长讳徼次讳微
修公中庸季子字从善号何岩行木卅十官翁源令配陈氏封安人宋至和乙末年八月十四日生宋宣和乙丑年五月十一日卒居何岩子二长宋进士理学大儒讳钟次讳锺
佃公中庸四子字从德号东岩行木卅一官朝散郎配戴氏宋嘉佑丁酉年十二月廿六日生宋建炎戊申年四月十六日子二长讳徽次讳徵
伸公中庸五子字从学号北岩行木卅二官承事郎居德仁裏宋嘉佑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生宋建炎庚戌年七月廿二日卒配王氏子二汝贤汝贵
沔昱子字朝宗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秘书阁修撰配林氏子二长南一宋绍熙庚戌进士次师锡淳熙辛丑特奏进士
渊公显长子字从深号玉田行木卅三宋绍圣甲戌与从兄偊同年登科官大理寺评事配何氏子二长讳良徙居德化县清泰裏为承泽之始祖其裔又分居湖阪次讳有徙居赖店玉田为玉田之始祖
源显次子字从泉子二长讳柜次讳枢
十三代 国镇师孔长子字子芳行水十五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福建路提刑兴化郡志有传居郡城坊巷子希闵
国录师孔次配洪氏居永福龙井子希闾
国钟师孔季配林氏居永福龙井子希阊
纵公师孟子字子泛行水十五配洪氏张氏子一元会裔居仙邑度尾湘溪裏
彻公侍御史偊长子字常明号太甲晚号巩溪居士行元十七宋宣和甲辰登状元沈晦榜进士平江令著巩溪诗话十卷宋神宗元丰辛酉年八月十五日生宋孝宗隆兴甲申年六月廿一日卒年八十四配陈氏林氏安人子四长丰次廓季府四廙
龙公乳名敌御试前帝所忌命改曰龙字常龙号太乙号檗谷逸叟行元十八侍御史偊公次子宋绍兴庚辰梁克家榜特奏进士官龙溪令由兴化县游洋龙溪迁居龙溪县衙弃官随母邱氏归于晋邑仁和里檗谷因乐其山水遂居焉宋政和壬辰年八月初五日生宋庆元庚申年十二月十一日卒配游洋龙溪方氏继配晋邑浔海施氏葬石龟岭古月亭子三长讳洲次讳涛季讳瀛
十四世 仙锡讳洲号厚卿行火十七龙公乳名敌长子分居乌林后坑游洋龙溪方氏孺人出为晋邑后坑之祖卒葬后坑山之原子一潘山裔居东石湖头乡黄宅
仙举讳涛字云宾号檗卿晚号鹤皋行火十八龙公乳名敌次子居仁和檗谷遂为檗谷之祖浔海施氏出卒葬烟墩山之原子二长讳子文次讳子海
仙逸讳瀛号永卿行火十九龙公乳名敌季子司教于南漳卒于官裔居龙邑观音山北溪头黄宅浔海施氏出
十五世潘山字叔番号雷山后人行土四十二仙锡子配下辇曾氏女经郡城南狮山脚旧铺古有神道碑建于此子镇山分居乌林后坑
子文字公章行土四十三仙举长子配青阳蔡氏女子四长逞行一郎次遑行二郎季道行三郎四暹行四郎
子海字公深行土四十七仙举次子配塔头孙氏女子五长迂行廿六郎次达行廿七郎季逵行廿八郎四连行廿九郎五遇号行三十郎
子田字公坦行土四十八仙逸长子配林氏分支永坑台湾甚多
念楚字公垣行土四十九仙逸次子配刘氏分徙漳州观音山北溪头黄宅
十六世镇山潘山子字士垒行五郎配蔡氏子潜隐
镇岗子文长子字士冈行一郎配许氏子二潜陧潜陶
镇岚子文次子字士风行二郎配林氏子潜隍
镇嵛子文季子字士俞行三郎配陈氏子二潜隅潜际
镇崮子文四子字士固行四郎配洪氏子潜陛
镇嵩子海长子字士高行廿六郎配蔡氏子二君阳君陆
镇崇子海次子字士宗行廿七郎配吴氏子君伥君仲君仨
镇岩子海季子字士石行廿八郎配蔡氏子二君陟君阵
镇崖子海四子字士圭行廿九郎配施氏子君陌
镇岸子海五子字士干行三十郎配李氏子二君附君随
十七世潜隐镇山子字首甫配洪氏子一周塘居晋邑东石湖头为湖头之祖
君仲镇崇次子字亚甫博学能文著有族谱图序配许氏子一顺
十八世周塘潜隐子字宗鲁配蔡氏子二长敬齐次梓里
顺公君仲子字宗和明正统海寇攻读掠泉州顺公率乡勇抵御众寡不敌殉于阵中谥义烈葬东山配林氏子容
十九世敬齐周塘长子随父迁居东石湖头
梓里周塘次子分衍二房五柱
容公字祥哲号质直君仲子明正统间随父捍御倭寇父旌表义烈容公乃赘于郡中余家遂为檗谷入郡涂山街欧安馆黄宅之祖卒于石井子克复
二十世克复明正德以子润贵例赠大中大夫晋阶中宪大夫松江知府祀乡贤子二润深
廿一世润号东石克复长子正德庚辰科进士官山西左布政使司参政祀乡贤子一伯敬
深克复次子旌表孝子明正德间泉州知府同知理问子一伯宪
廿二世伯敬润子世居泉郡涂山街欧安馆黄厝子国彦
伯宪深子以子国贤贵赠南京工部司务世居泉郡涂山街欧安馆黄厝子国贤
廿三世国彦伯敬子亚魁明隆庆丁卯科乡试举人第七名官荣府左长史子彝
国贤伯贤子文魁明已卯科乡试举人中式第七十三名贡士官户部郎中子萼
廿四世彝国彦子以子景仿贵封户部主事晋阶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子五景明景仿景昭景晔景曦
萼国贤子明万历癸未科进士未仕子景焕
廿五世景明彝长子官明崇祯间历官广西按察使司浙江金衢兵巡道
景仿彝次子字大犀号东崖累官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景昭彝季子以兄荫官知县
景晔彝四子官温州别驾
景曦彝五子官游击
景焕萼子文魁隆武丙戌中式第廿六名举人
巩溪雷山十一世孙晚生君仲拜谒雷山族亲谨撰本族谱图序
十五世孙浙江提督学政景明文渊阁大学士景昉续修
十八世孙世孙福建澎湖协镇副总府必成重修
巩溪雷山纪
宋太平天国诏以永泰福唐之半合游洋百丈二镇置兴化军寻改兴化县在兴泰里万山之中以莆田仙游二县与兴化县鼎立而三八年诏移军治于莆田曰兴化军而兴化县为支邑元皇庆元年徙此县广业里湘溪明正统中十三年革之以长乐武化二乡之六里入于莆永福一乡之三里入仙巩溪在兴化县广业里其溪接湘江水经秋芦入于海吾黄居乡为游洋著姓按游洋大姓篇云黄氏唐忠义司徒之后居广业里巩溪宋时有中庸者为太常寺卿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其后子孙相继以甲第显名云莆阳志巩溪一名宋洋
巩溪雷山黄氏历代世恩
一、巩溪雷山黄氏历代进士录
1、黄宠巩溪六世孙达季子宋景佑甲戌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2、黄宁巩溪六世孙宠从弟宋治平乙巳进士官转运使居仙游鲤城
3、黄中庸巩溪七世孙宠子宋皇佑癸巳进士官太常寺卿中奉大夫
4、黄 偊巩溪八孙中庸长子元丰乙丑进士官剑南州司户参军侍御史
5、黄师孟巩溪八世孙宠侄宋元丰壬戌进士官宁越军司法参军
6、黄国镇巩溪九世孙师孟侄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福建提刑
7、黄显巩溪九世孙宋绍圣甲戌进士官儋州知州居锦溪
8、黄沔巩溪九世孙显侄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秘书阁修撰居仙游鲤城
9、黄彻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侍御史偊长子宋宣和甲辰进士官平江县令
10、黄公坦巩溪九世孙中庸孙宋宣和甲辰进士官通直郎
11、黄祖舜巩溪十四世孙宋宣和甲辰进士官权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居福清东翰
12、黄龙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侍御史偊次子宋绍兴庚辰特奏进士官龙溪令
13、黄钟巩溪九世孙中庸孙翁源县令修子宋乾道已丑进士官漳州录事参军
14、黄府巩溪十世孙中庸曾孙彻季子宋隆兴癸未进士官平海军佥判通奉大夫
15、黄丰巩溪十世孙中庸曾孙彻长子府兄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官监潭州南岳
16、黄勋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丰次子宋淳熙甲辰进士官杭州军教授
17、黄焘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丰长子宋淳熙丁未进士官武冈军教授
18、黄安石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府子宋绍熙癸丑进士官馆阁校勘朝奉大夫
19、黄真巩溪十二世孙中庸六世孙乔卿子宋淳熙乙未特奏进士官内阁中书
20、黄渊巩溪十二世孙显长子宋绍圣甲戌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21、黄源巩溪十一世孙显次子宋宝元戊寅进士
22、黄南一巩溪十一世孙沔孙宋绍熙庚戌进士
23、黄德基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宋淳熙戊戌特奏进士居白杜
24、黄桂巩溪十四世孙中庸八世孙宋绍定壬辰进士第九魁翰林编修光禄寺卿
25、黄耿荣宋庆元已未进士官海丰县主簿
26、黄应明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永乐甲申进士官浙江龙游知县
27、黄度巩溪十四孙邦直孙隆兴癸未特奏进士
28、黄瑾巩溪十五世孙度子淳熙辛丑进士
29、黄铭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弘治六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30、黄嵘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黄铭弟弘治六年进士官桂林知府
31、黄瑷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弘治乙丑进进士官广东肇庆知府晋二品秩
32、黄荣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成化戊子举人第三壬辰进士浙江按察佥事
33、黄节甫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明成化辛卯第三魁戊戌进士官行人司司正
34、黄华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荣弟成化庚子举人甲辰进士广东按察司佥事
35、黄自强宋绍熙庚戌特奏进士
36、黄桂邦彦子宋嘉定戊辰探花官诰院编修
37、黄顺卿邦彦子宋嘉定戊辰进士
38、黄光升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已丑进士官户刑二部尚书
39、黄谦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癸卯举人庚戌进士官刑科给事中
40、黄行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文雍子献可兄正德辛巳进士广西按察使
41、黄献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缙侄嘉靖辛丑举人壬辰进士官礼部主事
42、黄德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壬辰进士户部员外郎浙江佥事
43、黄凤翔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隆庆戊辰年榜眼南京礼部尚书
44、黄汝亨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戊戌进士官江西布政使参政
45、黄汝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万历丙戌进士官礼部尚书太傅
46、黄景星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丁酉举人辛酉进士官广东布政司参政
47、黄守魁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武探花官南京大总督骠骑将军
48、黄钺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辛丑武状元官中军左都督南京兵部尚书
49、黄志清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解元明万历乙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50、黄琰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光升孙万历戌戊进进士官南海知县户部主事
51、黄应举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万历甲辰年进士官广东南
52、黄文焕巩溪廿三世孙明天启乙丑进士居永福
53、黄景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孙明崇祯辛未进士官户部郎中
54、黄熙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孙明崇祯辛未进士官清刑部侍郎
55、黄润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子明崇祯丁丑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学宪
56、黄灏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子清顺已丑进士官浦江知县
57、黄徽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崇祯丁丑年进士官兵部左侍郎
58、黄士观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嘉靖己酉解元联捷进士官河南按察佥事
59、黄锡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明崇祯庚辰进士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
60、黄志遴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凤翔曾孙清顺治乙酉进士官湖广左布政使
61、黄机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清顺治丁亥进士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62、黄灏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清顺治已丑年进士官浦江知县
63、黄云蒸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崇祯壬午举人顺治乙未进士礼部员外郎
64、黄道晋巩溪廿五世孙清顺治十六年进士官龙安推官
65、黄彦博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乙巳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66、黄志焕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凤翔曾孙清内阁中书
67、黄甲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南明隆武丙戌进士官御营护驾
68、黄昶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清康熙丙辰进士
69、黄守舞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由闽县学清康熙壬戌进士官余杭知县
70、黄世僖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雍正庚戌武进士官陕西总督中军副将
71、黄世煌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壬戌武进士官御前侍卫广西参将
72、黄世瑛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乙丑武进士官中军盐务副将
73、黄元吉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丁卯解元辛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74、黄腾达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辛巳进士官贵州乡试正考官
75、黄世德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已丑进士官漳州府教授
76、黄燮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候官学清乾隆乙未进士官铨选知县文林郎
77、黄瑞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庚子科武状元居浙江江山官总兵
78、黄敏巩溪五世孙禄子毓弟宋元丰壬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79、黄适巩溪六世孙禄孙宋元符庚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0、黄选巩溪六世孙宋元丰已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1、黄远巩溪六世孙绍圣丁丑进士官莆田知县居永福一都龙屿
82、黄龟年巩溪七世孙宋崇宁丙戌进士官侍中御史居永福一都龙屿
83、黄公槐巩溪八世孙宋乾道丙戌进士官海丰蔚居永福一都龙屿
84、黄邦光巩溪七世孙宋大观已丑进士官徽州通判居永福一都龙屿
85、黄邦俊巩溪七世孙宋政和已丑进士官大理寺卿居永福一都龙屿
86、黄邦彦巩溪七世孙宋淳熙丁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7、黄定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壬辰科状元官国子监祭酒居永福一都龙屿
88、黄庸巩溪八世孙宋开禧乙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9、黄师尹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已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0、黄岳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壬辰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1、黄公谨巩溪八世孙宋开禧乙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2、黄自诚巩溪九世孙宋淳熙丁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3、黄瞳巩溪九世孙宋宝庆丙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4、黄乔翼巩溪十世孙宋淳佑辛丑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5、黄攀龙巩溪十世孙宋淳佑丁未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6、黄起宗巩溪九世孙宋嘉定甲戌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7、黄起硕巩溪九世孙宋宝庆丙戌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8、黄豫巩溪六世孙宋景佑甲戌进士官校书郎
99、黄丰巩溪九世孙宋建炎戊申进士知兴化军
100、黄中立巩溪九世孙宋绍兴丁丑进士居永春
101、黄伟巩溪九世孙宋绍兴丁丑进士江西提学居永春漳溪
102、黄龟朋巩溪七世孙世居德化承泽宋嘉泰壬戌进士官廉州教授居永春
103、黄龟助巩溪七世孙世居德化宋淳佑甲辰年进士居永春
104、黄霆发巩溪八世孙世居德化宋嘉定甲戌进士居永春
105、黄圭巩溪九世孙世居德化承泽宋庆元丙戌特奏进士居永春
106、黄孕昌巩溪廿六世孙清雍正癸丑进士官瞧州知州居永春
107、黄懋巩溪十七世孙永乐乙未进士居燕京
108、黄锐巩溪十七世孙明永乐甲申进士
109、黄惠巩溪廿七世孙清乾隆甲戌进士
110、黄朝珐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清光绪乙亥进士
二、巩溪雷山黄氏历代举人录
1、黄以宁巩溪十五世孙雷山九世孙伟子庆元乙卯科上舍举人
2、黄显巩溪十七世孙师孟十一世孙明永乐乙酉举人官选文渊阁修书
3、黄昶明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宣德丙午举人
4、黄谦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约仲子明宣德已酉举人官侍养谢礼闱
5、黄晖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正统乡荐举人第六人官抚州府教授
6、黄宪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缙从侄明成化庚子举人安南州知州
7、黄缙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新民侄明成化丁酉举人兴宁知县
8、黄以体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成化辛卯举人
9、黄天锡世居承泽举人
10、黄澹轩世居承泽举人
11、黄辉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荣从弟弘治己酉举人广东开建知县
12、黄宽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弘治甲子举人授广东肇庆府同知琼州府通判
13、黄珠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晖从孙正德庚午举人官衡府审理奉政大夫
14、黄保世居承泽举人
15、黄仕达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谦玄孙明正德丙子举人官宁波府同知
16、黄伯善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庚子举人授广东衢州府同知
17、黄锡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甲子举人授河南邓州知州
18、黄才硕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铭子明嘉靖戊子举人
19、黄文汉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乙酉举人由泉州府学中式
20、黄继宗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缙从侄明嘉靖丁酉举人官安仁知县
21、黄继周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继宗弟明嘉靖癸卯解元循州知州
22、黄宣明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嘉靖乙酉举人官桂林府学教授
23、黄国宠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辛卯举人授广东庆远府同知
24、黄崇庆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丁酉举人授广东雷州府同知
25、黄宪清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甲子举人官广东廉州府同知
26、黄九霄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必贤伯嘉靖壬午举人官直录颖州知州
27、黄必贤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华孙官嘉靖丁酉顺天府举人温州府通判
28、黄乔植巩溪
黄姓字辈
派语 (字辈、字派):
黄姓字派一般为四言、五言、七言一句,每一字派又分别由四句、八句或多句组成。以清同治十二年湖北“慎明堂”第三次续修《黄氏宗谱》字派为:
源远流长世绪昌,本深枝茂振纲常,文章道德天心佑,继述从先永庆康。
湖南醴陵丁家坊黄氏四修族谱字派为:
良庆诒谋远,谟猷一本传,发祥徵孝友,积善启英贤,锦绪宜增美,芳声永绍先,恢宏昭世德,国士克长绵。后又续派语为:立志光庭训,信心金石坚,山川钟毓秀,日月复周全,慎修垂典范,敬业守清廉,兰桂馨香继,诗书福禄延。
湖南常德市回族黄氏字派为:
隆德从景,朝廷友绍,门民之自,世家文盛,
修善纯仁,贤为国瑞,有道方享,树高声远,
本固枝荣,先泽孔长,万代永典。
江西龙山黄氏宗谱字派为:
基业恢广,嗣续延绵,顶理永盛,礼全资顺,荣华富贵,金玉满堂,贤良方正,
智仁信义,中和孝友,睦姻任恤,宽裕温柔,发强刚毅,博厚高明,悠久远定,
继往开来,奕叶衍庆。
湖南靖州渠阳黄氏字派为:
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昌传汉保进。
后又续百字派语为:
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
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
善欲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
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
西代通侯贵,千秋且叶光。合宗文书续,先业炳淮阳。
浙江陡亹黄氏字派为:
积善允征祥百世,应怀祖泽;立心思济同一源,共振家声。
黄氏族谱序
余观谱牒之作,上纪祖绩,俾示来世,下开子孙,使知本源,厥功钜且远也。况余宋室逋臣,漂泊东西南北间,可无谱以纪之乎?
吾祖燕人也,避五季乱迁汴,金乱又迁杭,为杭著姓,世姻帝族。传至先君天从,生材于绍定初,登咸淳戊辰进士,历官大理寺丞,转内阁侍从。胡元猖獗,随乘舆播迁新会之崖,奉杨太后嘱,保王若和。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势迫,乃与张世杰、许达甫等十六舟护王夺港而出,遇陈宜中船于广崖之浅湾,大会欲往福州图恢复。又忽飓风大作,世杰不幸沉船,宜中船破,因登合浦。惟余与达甫四船,护王及父天从,漂至浯屿前,又失杠椇,乃于浦东登岸,匿王赵为我黄氏合居焉。吁!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当是时,文天祥已执,张世杰、陆秀夫随帝入海,捐躯报国。此心可白!余岂独难二三公之死节,故靦焉而逃哉?第据《礼经》士死制,予奉制保王,王在,或可嘘炎宋之灰于再振也。奈之何生聚教训,曾成旅之无几。岁乙酉,西川狂民假福王子为变,遂使元豺肆无厌之毒,悬金购王。予甚惧吾众之泄也,勉以忠义,韬光敛迹。都民知浦东有黄氏族,而不识有赵氏孤,赵氏安矣!此固余之为赵氏血食计也。
吁!予抛祖宗,弃坟墓,奉父冒锋刃矢石、卧霜服雪、颠波倒浪、间关滨死,以脱王于厄,其志何为哉? 而今则已老矣!宋事不可为矣!先君又于前年二月弃养,茕茕在疚,莫因莫极。生长中华之地,老栖海滨之陬。举目山河,悬肠君父,风晨月夕,惟泣天浩叹而已。后之子孙,追纪吾之行绩,有能成吾志而成立赵孤者乎?有能笃孝思而敬祀我先祖先妣者乎庶几无负吾志谱之意也。至传家,则有产簿家规在,尔胄奉而守之耳,余何赘哉!
天运戊戌端月望日宋逋臣黄材字国栋泣血识
(据1989版石寨《黄氏族谱》,个别文字按觐臣氏录祖趾抄石寨《黄氏族谱》、浦西黄氏族谱有修改,天运戊戌年为公元1298年,岁乙酉为公元1285年,崖山之战公元1279年 2019428校)
中国古村落-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②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那里有权威的黄氏族谱?
本文2023-10-28 20:26: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