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有没有宝这个姓
有
1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宝氏,出自经名首音的汉译音祸谐音。
在元朝时期,就有三位名同人不同的“宝合丁”,此外还有“宝合丁刺只”、“宝童”、“宝哥”等。清朝时期,在云南的回民起义军中也有一位将领名叫宝文明。
宝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云南省,读音作bǎo(ㄅㄠˇ)。
2源于改姓,出自明朝洪武年间官员于宝,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该支宝氏,源于明朝洪武年间,钱塘人于宝奉命到云南腾冲地区征粮,恰逢兵变,粮薄丢失,为避祸而弃官流落迤西云南县,即现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以名为姓易为宝氏,后逐渐繁衍发展,遂成西南地区的大族。
现其后人在祥云、龙陵、腾冲、芒市、缅甸等地,其家谱记载该支宝氏目前在世族人约三千余,专设有家会统管祭祀,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右旗,辽宁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市大平房与东大道等乡镇,河南省的焦作市,云南省的腾冲县红豆树村、米果村,大理州祥云县,保山地区昌宁县、潞江、滇西各县市,河北省沧州市大楮村,北京市、台湾省台北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缅甸王国的瓦城、木姐、腊戌、佤邦等地,均有宝氏族人分布。
土默特右旗宝氏家谱,著者待考(德力格),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蒙文手抄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宝广文家。注:当时立《宝氏家谱》时为兄弟四人,其中的世系代数不是目前蒙古族宝氏家族所统计的二十四代。《宝氏家谱》中记载族人的爵位大都是台吉(贵族),其中有二级台吉、三级台吉、四级台吉。在《宝氏家谱》中,族人中喇嘛的数量很少。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旅游。
腾冲概况
腾冲位于云南西部边陲,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腾冲历史悠久,西汉时为滇越国,东汉属永昌郡,元明清时先后设署府、州、县等。曾经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王朝都派重兵把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被称为“极边第一城”。
区内的火山和地热景观以其独特的风采享誉海内外,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纪念滇西抗战而建的“国殇墓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道教圣地——云峰山、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叠水河瀑布及大树杜鹃王等景点;还有以“华侨之乡”“书香名里”“文化之津”“商贾重地”驰名中外著名的侨乡——和顺乡。
和顺概况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有河流顺村而过,更名为“河顺”。后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定名为“和顺”,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顺位于腾冲城西3公里,它有3个行政村,占地17平方公里。全镇有l 300多户,6 000多人,历史文化悠久,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我省著名的侨乡。
和顺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花木茂盛,古建筑保存较多,和顺古老的民居建筑和淳朴的民风、传统民俗一起历经了600多年风雨,世代文化的积淀和多元文化的熏陶,铸就了边远古镇的风采。
200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2005年和顺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并夺得唯一的“中国魅力名镇年度大奖”。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个小镇之一。
历史
据考古材料证实,新石器晚期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明朝初期,今和顺几个大姓的始祖就以军职屯守此地了,开创了和顺新的历史。
雨洲亭
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雨洲亭是乡人为了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后任云南大学副校医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亭中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楚图南题写的亭名碑。
村口
进入主村落的道路,直穿坝子中间,因形如双虹得名双虹桥。桥下鸭鹅戏水,古权横卧,是人们春游、赏月的好地方。
远远看到的水边的洗衣亭依然有居民在洗衣。
双虹桥畔就是全国最大的乡镇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
清朝末年,和顺出现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团体“咸新社”;924年和顺旅缅华侨又组织了“崇新会”,创办进步刊物,并在本乡成立了“阅书报社”。1928年“阅书报社”在旅缅华侨和乡人的共同努力下,扩建为图书馆,将馆址移人“咸新社”故址——汉景殿。热心人士踊跃捐书,使馆藏不断增加。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旅缅华侨乡人的支持下,于1938年拆除旧馆屋,兴建了中西合璧式的新馆舍。先后由读书报社社长李仁杰、艾思奇兄李生庄、著名教育家寸树声任社长。
图书馆办得生机勃勃,不仅藏书、借阅书报,而且还通过收音机播发的新闻,创办了《三日新闻》油印报,成为腾冲最早的报纸。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尽快把重大新闻传播到民众之中,改三日刊为日刊,为宣传抗日救国作出了贡献。
和顺图书馆的大门居高l临下,门上悬挂的黑底金字大匾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的馆名“和顺图书馆”。
二门是仿照苏州原东吴大学门面建造的三孔西式铁门,上面有胡适先生题的“和顺图书馆”、李石曾先生题的“文化之津”、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的“民智泉源”等匾额题词。
走进这座清幽静谧的花园,面前这幢半亭回廊式二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了。这是一栋两层各五格的中式建筑,其中第二、四格伸出呈六角亭,整个屋架柱少梁多,四壁着色素雅,室内通明透亮。
主楼后面是1998年落成的藏书楼,建筑为全钢混仿古跨檐式二层楼房,该楼的建成使该馆的图书保管及容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和顺图书馆内富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其中有全套《大藏经》《升庵全集》,数百册的《英武殿丛刊》,近千册的《四部丛刊》,另外还有不少古籍善本、珍本,尤以清代木刻版本为贵,真不愧“藏珍”二字。馆内现有藏书七万余册,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这里是原来的书库,至今门上的锁,办公桌上的印章、座钟以及前面二门的铁栅栏,都是建馆初期和顺华侨从缅甸购置的,许多报刊和生活标本以及《万有文库》等大型丛书,都是从上海经海路过缅甸送达的。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由此可见和顺人的“富庶更能知礼仪”和对文化的执著追求。
坚实的文化根基,孕育出一个个贤人英才。和顺乡名人极多,如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曾任云南护国军第一军秘书长的李日垓;名传滇中的教育家、云南大学副校长寸树声;还有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等。参观完图书馆,沿着右边这条路,经过文昌宫,现在我们来到了滇缅抗战博物馆。
滇缅抗战博物馆
这里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滇缅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将日寇赶出国门的战斗。
这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05年7月7日建成开馆,馆藏6 000多件文物,l 000多幅老照片,再现了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与美、英盟军歼灭日本侵略者的那段历史。
现在沿着火山石铺就的乡村小路,我们一起去探访古老的民居吧。
民居
和顺人依山面水而居,最初来到这里铲草立寨、屯田戌边的有寸、刘、李、因、贾五大姓,以后又有张、杨、赵、许、钏等各姓进入。各姓氏的人分族而居,形成了依山势自上而下的许多巷道,每条巷道都设有一个总大门,就是古代所称的“闾门”。闾门对面建月台,种植榕树、香樟之类的常青树,树下设石桌石凳,供人乘凉休息。有的月台外沿还筑有照壁,以遮蔽风水。
和顺较具规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风格,这与和顺在清朝中叶以后经济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分不开的。这里的古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近代还出现了一些中西合壁的建筑。这些民居不仅设计高明,雕绘优美,尤具特色的是全部以火山石找造镶砌起高耸坚固的石脚,虽不施水泥,但上百年不变形。
弯楼子
现在我们来到了和顺民居之一的“弯楼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它的墙壁是沿着巷道的曲线修砌的,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弯楼子”。它是清代道光年间创办跨国商号“永茂号”的李氏家族的代称。腾冲人过去每当说起本地最富有的商家。就说“东董西董弯楼子”,可见“永茂号”商号资本之雄厚,经营历史之长久。
现在这已经辟为民居博物馆,第一院为主人的家族史展览,第二院为和顺民居文化展览,后院附设民居旅馆,可以为愿在和顺小住的游客提供清雅脱俗的下榻之处。
洗衣亭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颇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洗衣亭,沿着和顺的小河,每隔一段就有一座,那是当年“走夷方”的男人为留在家中孝顺公婆、抚养子女的女人修建的,在洗衣洗菜的时候为她们遮风避雨。
现在我们沿着村边的块石路去游览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
和顺共有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为和顺八大姓祭祀祖先的祠堂。建筑风格各异,建造时间不一,大都气势恢弘,古色古香。刘氏宗祠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处。
刘氏宗祠建于清朝咸丰五年(1856年),虽然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但仍然保持完整。
宗祠前是半月形荷塘,塘上有双孑L石桥直通月台,月台上建有精美的牌楼式大门。进入宗祠,依次有过厅、厢房和正殿。正殿是供奉肇腾始祖的地方,极其庄严肃穆。
过去宗祠是属于一族一姓的,但现在,它的存在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先的范畴,成为展示和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前面是和顺的水碓村,原名蕉溪村,因设有水碾水碓而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村子不大,名气却不小,因为这里不仅有迷人的景色,更出现过一代哲学家艾思奇。
龙潭及元龙阁
这一池碧水称为“龙潭”,三面环山,一面为堤。潭内清澈见底,潭外月台上,高大的古榕树和樟木枝叶繁茂。
说起这潭绿水还有个来历,这里原先并没有这个深潭,在清乾隆年间,山麓突然泉水喷涌,汹汹水流顿时淹没了和顺坝子。当地人们以为是“龙神”显灵,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接龙”活动。同时修筑了大坝,蓄水为潭,取名“龙潭”,接着又在潭边修建了元龙阁。
元龙阁背靠青山,面临绿水,次递升高,由山门、三官殿、魁星阁、观音殿等组成,构思奇巧,结构紧凑。
主体建筑“魁星阁”两侧柱上有楹联一副:“元精含斗极,龙脉焕天枢”,即人间龙首之意,这就是“元龙阁”名称的由来。
艾思奇故居
这就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属于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古朴典雅。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优美。
故居建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日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建筑面积932平方米,由客堂、居室、书房、庭园等组成。
大门上悬有“艾思奇纪念馆”的匾额,这块屏风上有毛泽东题赠艾思奇的“学者、战士、真诚的人”8个大字。楼上是艾思奇生平事迹展,楼下展示着艾思奇的部分手稿和用品,休息厅内有许多名人的题词。
和顺人在实践着一种亦儒、亦商、亦耕、亦牧的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思慕的精神家园,也许和顺的魅力就在于此。
国民党元老、一生追随孙中山的李根源先生写下了“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洲冠冕古名乡”的赞誉。
欢送词
我们的和顺之旅将要告一个段落了,“有朋自远方来”,我们一路从雨洲亭、双虹桥、和顺图书馆、文昌宫、滇缅抗战博物馆、和顺民居等一直到最后的艾思奇故居,我们像朋友一样在这美丽的和顺观光了和顺的田园风光,感受了和顺独特的侨乡文化与欣赏了和顺特色民居等等。,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配合,在有些方面我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谅解。我们腾冲还有很多值得观光的旅游景区景点如为纪念滇西抗战而建的“国殇墓园”、道教圣地--云峰山、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叠水和瀑布及大树杜鹃王等。希望大家有缘再聚。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旅途愉快,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事事顺心,家庭幸福!
1、腾冲三日游最佳路线2、云南腾冲有哪些旅游区?3、想下月中旬一个人腾冲三日游,应该玩到哪些地方?在那边方不方便坐车4、腾冲三日游的行程安排5、求腾冲旅游攻略腾冲三日游最佳路线
腾冲三日游最佳路线:第一天,董官村、滇西抗战纪念馆、和顺古镇;第二天,北海湿地、火山公园、银杏村;第三天,司莫拉佤族村、热海景区。
1、第一天,董官村、滇西抗战纪念馆、和顺古镇:
9:00董官村,第一站到董官村,主要是为了吃早餐,稀豆粉是腾冲人早餐的首选。董官村,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永昌道上内地通往缅北、印度的必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清末民初商贾繁荣昌盛的古村,古宅院、古宗祠、古大门等鳞次栉比,蕴含悠久的商贾文化、抗战文化、侨商文化和马帮文化。
14:00滇西抗战纪念馆,纵观整个腾冲市,若论最具抗战文化的景区,莫过于滇西抗战纪念馆。展览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藏实物10万多件,展出实物22000件,1700张。行走于此,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爱国气息扑面而来。献上一枝菊花给先辈。
16:00和顺古镇,和顺古镇位于极边第一城腾冲,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明洪武年间,从四川、湖南等地而来的将士们,在这里驻扎屯边、生根繁衍,中原汉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南亚东南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2、第二天,北海湿地、火山公园、银杏村:
9:00北海湿地,“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这是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对腾冲北海湿地神奇景观的描述。
14:00火山公园,在距今5万年到3800年间,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结合,活跃的地壳运动使得火山地震频发。火山喷发停止、岩浆冷却,大自然以神奇的造化之力,在腾冲这片土地上留下了99座火山和88处温泉,也造就了这番举世无双的地热火山奇观。
6:00银杏村,作为拥有千年农耕历史文化的滇西边陲古村落,因为拥有天然连片的银杏林1万余亩、银杏树3万余株而闻名,其中百年以上的1200余株,最古老的银杏王树龄在1300年以上,形成了一幅“村在林中,树在家中,人在画中”的醉人美景。
3、第三天,司莫拉佤族村、热海景区:
10:00司莫拉佤族村,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佤族自然村离腾冲城13公里,距离腾冲驼峰机场7公里左右,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司莫拉”为佤语音译,意为“幸福的人追求幸福的地方”。
14:00热海景区,火山热海旅游区地处祖国最西南部的极边第一城腾冲,2016年,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成为全国唯一以独特的火山温泉资源为特色的国家级5A景区。
腾冲美食:
1、腾冲饵丝:
是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跟米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食物哦。腾冲饵丝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一种方便小吃。
2、大救驾(炒饵块):
大救驾是云南腾冲县最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色、香、味、形四美并具的独有品质,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
3、松花糕:
传统特色糕点,具有果仁风味,清甜,油润,入口易化,不粘牙,不糊口。地细绵,糯性好,不粗糙,无杂质。具有果仁风味,清甜,油润,入口易化,不粘牙,不糊口。
云南腾冲有哪些旅游区?位于云南西南部的腾冲,到处是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徐霞客把腾冲称为“极边第一城”,大书特书3万多字,对腾冲的山水赞叹不已。 腾冲境内主要景点有90多个。地热火山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外,还有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海国家级保护湿地。国殇墓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顺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 腾冲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火山地热奇观为全国之冠。由于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腾冲地壳运动活跃,曾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在腾冲县城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70多座形如倒扣铁锅的火山,大火山堆就有6座。实际上,腾冲县城就坐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之上。 虽然火山已经宁静了几个世纪,但各种各样的温泉还在证明着这片土地深处的火热。腾冲有各种汽泉、热泉、沸泉等温泉群80余处。泉水的温度高达90度以上的就有10个,因此腾冲又有“温泉博物馆”之称。热海山林里有泉眼的地方,热气蒸腾,满山云雾缭绕,让人感觉恍若置身洪荒上古。凭着优越的温泉资源,腾冲建起了设施先进的温泉洗浴中心,楼台亭阁回廊分成了室内室外两个世界。室外,依山势而起池,灯光修竹相伴,水雾缭绕,如梦如幻;室内,桑拿热炕,热汗出,毒气散,如醉如仙。 腾冲最生动有趣的还是北海湿地。远远看去,那只是一片如茵的草地,点缀着几处水面而已。当你一脚踏上时,脚下立马渗出的水和晃晃悠悠的感觉告诉你,所谓的草地只是薄薄的一层,下面则是深不可测。那一层草甸只有尺把厚,也并不是完整的一块,一不小心踩到裂缝处的,半条腿说时就下去了。不过,不用担心,这里水的浮力实在够大,自从开辟为旅游区后,游客“失足”的虽不少,但都是有惊无险。勇气更足的游客,还会跳上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块草甸,撑一根竹竿,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划向远处。 腾冲在古时称腾越,相传为秦、汉时期的乘象国,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西南边陲的商贸重镇。腾冲自古就有出外谋生的传统,至今有归侨、侨眷4万多人,在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2万多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台湾、香港等23个国家和地区。出外谋生的人不仅带回了钱财,也带回了先进的文明。早在30年代,腾冲的和顺乡就建起了全国农村第一个图书馆,至今和顺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仍是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馆,每天从早到晚,村里在此看书读报的人络绎不绝。 腾冲还首开世界翡翠加工先河,珠宝玉石加工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年,徐霞客就对这里五光十色的珠宝玉石和玲珑剔透的玉雕制品赞赏不已,并把友人所赠两块玉石雕成一个杯子、两个印池以存念。如今,腾冲玉器加工闻名遐迩,珠宝玉石集散地已具相当规模。 实用资讯游客去往腾冲,可以从昆明直接坐卧铺汽车到腾冲;或乘飞机到保山,再坐汽车到腾冲。昆明到腾冲有将近800公里的路程,车费100至110元。乘飞机机票500多元,到保山后再坐中巴去腾冲,车费约20至30元。出租汽车很普及,在保、腾两城,只需花5元钱,司机就会友好地将你送到市区内任何一个地方(出城加倍,在腾冲“打的”游览每小时以10元计或面议)。 腾冲景区景点分布呈放射状,道路迂回多岔路。可在腾冲县城内租一辆计程车作向导,将会节约许多时间。 到热海,一定要泡泡温泉,试试“特产”——拔火罐,拔去一身的疲劳。同时可尝尝地热蒸鸡蛋。游到云峰山别忘在山顶尝口“仙水”,全身清凉。腾冲的特产有用饵块加工的“大救驾”;有热土中清凉的香茶;精细雕琢的玉石、翡翠等。 行程建议到腾冲,火山、热海、湿地不可不游,侨乡和顺、国殇墓园、云峰仙境不可不到。这样至少要安排三日游程: 第一天:西南线——包车去热海,游览需半天时间。如果想要泡一下温泉恐怕就需要一天了。 第二天:西北线——乘中巴或者包车去火山群,需半天。如果再去云峰山则需一整天。 第三天:西线——离腾冲县城较近,包车去湿地—叠水河瀑布—国殇墓园—和顺乡,需一天。
想下月中旬一个人腾冲三日游,应该玩到哪些地方?在那边方不方便坐车腾冲是个好地方,值得一去。只有三天时间的话,就主要去和顺古镇、火山地质公园、热海,还可以泡温泉。可以住在和顺古镇里,那里面很多有特色的客栈,想去哪儿玩了可以咨询客栈的老板,人都很热情。
腾冲三日游的行程安排建议你第一天就去火山公园、北海湿地、固东银杏村因为是一个方向,而且火山公园需要体力;第二天去热海、国殇墓园,最后一天在和顺好好呆着休息。
求腾冲旅游攻略这是我帮你定腾冲三日游的攻略你看看
我推荐你第一天去樱花谷玩一天不错的地方像在热带雨林,第二天可以看烈士塔,可去国殇墓园、松山战场(这些主要是去看看,花的时间不多)第三天去和顺中午可以在和顺的圆龙阁划船,吃特色小吃,还有逛艾思奇故居,到腾冲三日游了晚上点可以去和顺那里的道观寺庙里吃斋。第四天可以去云峰山,要一天的时间不过风景很好但是很累,第五天睡个懒觉,白天去北海湿地可以划草筏,还可以吃当地的特色小吃(很好玩的地方不过要看天气)。第六天推荐你哪都别去,在腾冲城里看看翡翠珠宝,买点留念的,吃的东西,饭后可以去三馆那里逛下很热闹。晚上的话去热海泡下温泉住一夜第二天轻轻松松的回家。
至于火山公园就不推荐楼主去了一点都不好玩 就是看一眼就走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滇西边陲秘境腾冲,中国与缅甸国界上的极边之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到过西部最远的地方。
这里曾是中国和西亚、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抛洒满腔热血的征战地;更是以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温泉之乡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游客的休闲度假之地。金秋的腾冲正值银杏盛放,银杏村遍地金黄,腾冲迎来了她一年中最富魅力的时期。
在秘境腾冲你会追寻数百年前先祖的生活意韵,感受其特有的文化氛围、远古传承的生活方式及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你会得到永久的精神享受。
腾冲,在 历史 的长河里她从未展现华丽的舞姿,但是,世人对她的手艺却有数不尽的赞美之词,孕育着无数代人的民间艺术,拜这里的灵魂所赐,走过这里的人们也会留下文化的种子。
在这里走过,居过,兴盛过的她(他)们,在这里撒下了数不清的种子,让这里成了民族手工艺术的摇篮。
在这里孕育,每一种瑰宝让漫长的岁月闪亮,它们就像一方湖水,反射出一隅人民的风土人情和人生百态。而秘境旅行的意义,正是这些隐匿在乡野的寻访,超乎于风景之外的最绵长的人文温度。
腾冲就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这儿古村落的纯净、浓郁的文化气息与纳西族少女的淳朴都给踩点的编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这里见识到“水火相容”的神奇,火山近在眼前,温泉就在身边;少数民族文化中少有的汉家古镇;有着罕见漂浮草甸的北海湿地;为玉雕工艺忙碌着的雨伞村;此起彼伏买卖声的翡翠早集。
都说云南是一个被垂青的地方,而腾冲又仿佛是上天的唯爱。这里拥有非常丰富能让人待得住的东西。比起江浙一带的人,只有在冬天才能享受温泉带来的暖意,云南人就幸福得多。因为昼夜温度相差比较大,即便白天再炎热,到了晚上还是会有些许凉意。所以一到晚上,云南人就喜欢喝点咖啡,找处池子泡泡。腾冲因为拥有火山,所以地热资源特别丰富。
在腾冲,温泉不仅只是一泉池水,它有时候会变幻出新的“形象”出现,在江南还在为真温泉假温泉争论不休的时候,腾冲人早就玩起了温泉文化。这些温泉中有常规可见的池子,也有流淌而过的溪流。老一辈的腾冲人比较随意,也不讲究形式,所以泡温泉自然是到池子里去;或者走累了,干脆就在冒着白气的溪水里洗洗脚,煮个鸡蛋。后来慢慢外来的酒店越开越多,生意就这么做了起来,腾冲人也开始像江浙人一样,享受起了被人工保护起来的温泉。
云雾缭绕的澡塘河瀑布,河边有块酷似蛤蟆的巨石对着河面吞云吐雾,发出鼓喉的声响,因此得名“蛤蟆嘴”。相传一只蛤蟆精意欲盗去在此洗澡仙女的珍珠,被仙女按在此地动弹不得,珍珠卡在喉咙形成如此奇观。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脉动式间歇喷泉。
观山景泡温泉 火山旁的温泉胜地,腾冲是我国最为著名的“地热之乡”,境内遍布着温泉、沸泉、喷气泉等不同形态和规模的热泉上百处,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亦最为奇妙的是镶嵌在城西约20公里处的澡塘河谷中的“热海奇观”。腾冲温泉里要算最大的“池子”的话,唯有“热海”才担待的起。腾冲的热海是一个热气蒸腾的山谷。它比起广为人知的“热海”伊豆温泉那是毫不逊色的。
怀胎井的真实“神话”:怀胎井,位于热海澡塘河右岸上。怀胎井又名龙风井,为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泉眼。出水温度88℃,流量002L/S。在12方石栏上刻有12生肖图案。其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水氡,有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心理平衡作用,还有促进新陈代谢、舒张血管、调节内分泌等作用,有“神奇妙方”之誉称。
传说腾冲有一民谣:平平常常一坑水,热气温温多提神。婚后妇女喝了它,早作妈妈家添人。
腾冲除了温泉,还有一处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地方,和顺古镇。整个古镇有 美食 、有文化 历史 。
和顺古镇与宏村西地些许类似,会有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元素,安静祥和,不同的是宏村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为了赚钱,怎么夸张怎么来,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而和顺古镇反倒是聪明地好好保护着自己文化上的冲撞带来的独特性。
在和顺看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栉比鳞次的六千多户特色民居依山而建,清溪绕村,令人有种想于此生活的冲动。从青石拱桥一路过去,尽是明清时期的古刹、宗祠,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将户与户连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年代久远的洗衣亭、被龙潭环绕着的元龙阁、横卧小河之上的青石拱桥,成就一座隐秘的融合风情园林式花园。
和顺,其实是一座建于明朝 历史 悠久的汉族古镇,古时候明代的屯边制度,使得当地有许多从中原迁来的移民,许多来自安徽、南京地区,他们把当时江苏的各种文化习俗带了进来,在和当地人通婚之后,又将这些文化保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在云南生根发芽的江南人的后代,为了更好地适应云南当地的生活习惯,改良了老祖宗留下的那些习俗,这才让这座和顺古镇,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得以用最完美的姿态存在着。
在古镇里一些并不亮眼的角落,背后却深藏着鲜为人知的百年传奇。富商“永茂和”李氏家族的“弯楼子”明清建筑民居最值得一看。徽派的建筑外表内,包裹得却是西洋味的“心”。屋内散落着许多西洋的复古玩意儿,最显眼的莫过于英国铁艺,据说是李家人旧时从海外购置的。这座距今已经有两百年 历史 的老房子里,依旧住着李姓的族人。如果说李氏老宅最适合看中西方不同的建筑艺术,想要体会当地传统文化,双虹桥畔的雕梁画栋的乡村图书馆,则是必去之地。
现在的和顺依旧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徽派建筑,加上当地老人一口带有安徽口音的云南话,无不提醒你,这是一座独立于云南传统文化之外的汉家古镇。近代由于那些追逐着香格里拉梦的西方人的涌入,这里渐渐也多了纯正的西方文化。
曾被崔永元称为“和顺人不做正事把牛放山上然后去读书”的证据的和顺图书馆,里面环境舒适,整洁安静,非常适合带上一杯花茶,悠然的看上一整天的闲书。
洗衣亭,董官村特有的水上建筑。亭内为田字石条而水从其下流过,村民可蹲在其上洗衣洗菜,这是村里的男人专为辛勤持家的妻子建造的,虽然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温馨。
走进董官村与“舌尖3”里的木翠稀豆粉店偶遇:古老的百年董官村,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二集《香》播出后,腾冲稀豆粉一夜走红,享誉海内外。镜头中的木翠、祥元一家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至董官村,一尝为快,“木翠稀豆粉”供不应求。
木翠是陇川人,16岁嫁入董官村,跟婆婆学做稀豆粉起,至今已42年。从木翠的婆婆算起,她家做稀豆粉已八十年,算是“老字号”了。以前是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叫卖,最远要挑到化肥厂,非常艰辛。现在好了,希望她家能把握住机遇,把“木翠稀豆粉”做成大品牌,开创出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十几种调料:乍一见腾冲稀豆粉像极了豆腐脑,但是原料、做法及口感却完全不同:这一碗稀豆粉包含了辣椒面、鲜姜水、花椒油、蒜泥汁、芫荽、酱油、米醋、芝麻油、腐乳水和麻椒,与嫩**的稀豆粉相拌而食,鲜香扑鼻,令人难以忘怀。
董官村因为《舌尖上的中国3》的热映,一时间成为了“网红景点”,很多来腾冲 旅游 的游客甚至会专程来到这个位于腾越镇西北边的小村子看一看,尝一尝充满特色的稀豆粉,甚至木翠家的稀豆粉在一时间供不应求。图为来自大理的游客专程到木翠稀豆粉吃一碗稀豆粉,连说好吃!
在腾冲乘热气球飞越火山: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 历史 上地壳运动相当活跃,由此带来了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地核中的岩浆大量爆发。当岩浆冲出地面冷却后,便形成了许多无头的山脉,这个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火山。只不过有的火山间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出炙热的岩浆,那叫“活火山”,有的则进入休眠期,人们把它称作“死火山”。
乘热气球升空的时间为20分钟,当气球上升到200米高空时,因为地面牵引的绳索长度到头了,热气球就会在空中悬停下来。这时你就能在空中远眺极为壮观的火山群,以及地面上一字排开的三大火山:大空山、小空山和黑空山。
腾冲目前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达23座。这些火山有穹状火山、截顶圆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低平马尔式火山等四种类型,这使腾冲火山以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较完整而著称于世,腾冲也因此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
腾冲火山公园的热气球升空高度为200米,气球的悬挂篮能一次容纳6人,外加一名热气球的操作员。热气球是通过烧液化气来加热气囊里的空气,利用热空气的浮力达到升空的。
北海湿地保护区四面环山,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犹如巨型花毯,绚丽而又神奇。
腾冲湿地位于腾冲县城北部,距离县城有11公里,海拔为1731米。在1994年被首批公布为中国33个重点保护湿地之一,也是我们云南省内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现在湿地保护区的面积达到了24439亩,湿地核心区域面积有804亩。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亚热带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整个草甸子都是漂浮在整个湖面上的,人们把它称之为草排或者海排。它是由各种水草的草须经过千万年的生长不断串接而成的,平均的厚度大概有一米左右,最厚的地方有两米,像这样厚度的草排在我们全国范围内非常罕见。
腾冲的 美食 ,在云南这个地方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而且它的食物是特有的,油润不腻,非常可口,香而爽口的特点,而且它在当地最著名的特色菜里,大家一般都知道的——大救驾,其实饵丝、饵块或者是大补品等等,还有锅子,也是非常好吃的风味代表。
一说起云南,可能更多的人会极力推荐丽江、大理。可是比起丽江、大理,腾冲相对没有那么商业化,人淳朴景色美,是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边陲小镇,且景点相对更为集中。火山、热海、和顺、北海为腾冲最经典、最出名的4大景点;云峰山、樱花谷、银杏村、荷花温泉为腾冲正在崛起的热门景点;此外,腾冲还有很多未开发的世外桃源…若你想细细品味腾冲,那么准备好一个星期的时间,你基本可以走遍大大小小的景点。若你时间有限,又想走感兴趣的景点,那么仔细阅读上面的介绍,选择你最喜欢的线路吧!
百家姓中有没有宝这个姓
本文2023-10-28 16:19: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