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望族裴氏,千年炽盛不衰
裴氏发迹于惘川(今陕西蓝田),自汉光武帝时徙居河东郡安邑(今山西夏县),到汉顺帝时迁至闻喜至今,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盛名久著的一个望族世家。仅以唐朝为例,自唐高宗起到唐昭宗止,就有宰相17人。直到清代裴宗赐官至巡抚,近两千年,裴氏一族,名人辈出,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实属罕见。政治,军事,外交,科学,文化诸方面,都有非凡建树。从汉至清,有近二万人传迹,灿若群星,枚不胜举。如裴度(政治家)裴行俭(军事家)裴秀,制定的《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制图的理论基础,并官至司空(三公之一)。提到裴秀,有一个人物就无法绕过,他就是裴秀的父亲裴潜。
《三国志》记载, 裴潜避难荆州时,与建安七子之冠王粲结为好友。仅管荆州牧刘表对之相敬如宾,但明察秋毫的裴潜却认为刘表“非霸王之才”却把自己比做周文王,断定“其败无日”,毅然离去。曹操占领荆州后,委以要职,视为高参,曾询问刘备“才略何如”一句“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而此时刘备不过是惶惶如丧家之犬而已。
当时匈奴叛乱,曹操让裴潜率精兵强将讨伐镇压,而裴潜认为匈奴势力正盛,派兵少“则不见惮”,多则“惧而拒境”,提出“宜以计谋图之”,只身一人身深入匈奴腹地,匈奴单于惊为神人,“单于以下脱帽稽颡(屈膝下拜)”,归还之前“所掠妇女,器械财物”。从此裴潜任代郡太守“北边大振,百姓归心”。曹操大为欣喜,“褒称(裴潜)治代(郡)之功”。望贤若渴,迫不及待想调回身边委以重任。裴潜认为继任者必违背他“于百姓宽”于诸胡(匈奴)峻(严)的原则,后必“复叛”。结果不出所料,不过数十日,匈奴果然反叛,曹操“深悔还(裴)潜之速”。
裴潜任兖州刺史期间,与东吴为邻,孙权联合关羽奇袭襄樊,军情严峻。曹操亲到前线视察,,看到裴潜治下的军队,枕戈待旦,严阵以待,“叹其军阵齐整,特加赏赐”。与周亚夫(驻)军细柳的典故有一拼。《三国志》陈寿惜墨如金,但却把裴潜文武兼资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曹丕称帝后,委裴潜以重任。在任颖川典农中郎将时,治理有方,推贤荐能,一时传为佳话,于是升官封爵(关内侯)。到曹叡一朝,官至太尉军师,大司农,又封清阳亭侯。后至尚书令,掌握推选政要大权,“奏正分职,料简名实”(进言庄正,量才任官,名至实归)历仕曹魏三朝,甚得信任,逝世之后,追赠太常,(位列九卿之首)。
难能可贵的是,高官厚禄的裴潜,临终遗言“俭葬”,“墓中惟置一坐,瓦器数枚,其余一无所没”令人唏嘘不已。《魏略》云,每任官赳任,“不将(带)妻子(儿),妻子贫乏,以织藜比”维持生计。陈寿对裴潜的评价仅“平恒贞干(忠贞干练,负重任,成大事)可为言简意赅,但后一句“一世之美士”。却是极尽美誉之辞。的确,他没有辱没裴氏望族之誉也。
裴氏真正显贵自裴潜父亲裴茂始,因其征讨董卓余党李催有功,被汉朝廷封列侯,裴潜,折节(屈己待人)仕进,为官清省恪(清平省略,谨慎而恭敬),且文武全才,在曹魏辖内“少及能者”。到他儿裴秀之时,三国归晋,名利双收,官至司空,画《地域图》,“传行于世”。为文到顶巅,做官到极顶,是裴氏一族真正成为望族,令士人顶礼膜拜,裴氏真正发迹,还是从此时起。
我在夏县实验中学工作时,校长裴挺俊曾到闻喜礼元镇裴柏村,即中国宰相村认祖归宗。在运城市汽车工程学校工作时,招聘一个女孩子,是我夏县老乡,说他弟弟叫裴度,因为裴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而命名。后来才知道裴度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出镇拜相,辅佐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被时人比做郭子仪。在文学上与白居易,刘禹锡情投意合,颇有建树。可见作为裴氏后人以姓为荣,毋容置疑。
提到裴潜,不能不想起巜三国志》,而提起《三国志》又不能不想起南北朝时的裴松之,因为他为《三国志》作注解是原文字数的三倍。引经据典,穷经皓首,严谨治学,花费多心体力和心机,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不仅补充巜三国志》的遗露,还纠正错误,补阕纠缪,广采博引,极大丰富了原书内容,为文献学作出巨大贡献,与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前四史之一”的巜三国志》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与裴潜,裴度同,亦为裴氏争光添彩,可见裴氏一族,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矣。
我忽然萌发一个想法,有机会定到闻喜裴柏村,瞻仰中国宰相村裴氏一族丰功伟绩,想我泱泱河东,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也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儿。
2022年元月12日于北京
1、在山西闻喜裴柏村。
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
2、姓氏简介
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3、人物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佗、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我就是一个找不到祖宗的江姓小子`
人家让我去找支系```
我找毛啊`几百年前的事了`~
所以我决定``自己当祖宗`
自己造辈分`
N年后``人家一翻家谱``老祖是:江XX
哈哈哈哈哈哈~
裴楷在当时有一个称号,叫玉人,就是说他长得像玉一样,非常温润、洁白、细腻,典型的一个美男子,他风神高迈,仪表俊爽,即使粗服乱头也气宇不凡。当时的人们称赞他: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你只要跟他一见面,就好像面前是一个玉雕的人,好像人行走在玉做的山上一样,光彩照人。
他之所以如此有名,不仅是因为他的仪表像玉一般温润、雍容,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风采也像玉一般的清修高洁。
裴楷的言行举止非常有涵养,还因为他出身于三晋望族。
作为中国门阀氏族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河东裴氏,一直秉承着独特的独特严谨的家风家教,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
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
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
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自东汉初年,我国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衣冠望族”或“姓族”。
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以完全确立。虽然到了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但非氏族姓氏的仍难被录取。
这对于是关中的裴氏,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就拿唐朝宰相裴耀卿来说,不难看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门阀高低对仕途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亲缘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裴氏世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又娶高祖的女儿、太宗的妹妹为妻。
裴氏与皇家联姻尚且如此,与其它官僚士族的联姻就更紧密了。
人们通常认为虢国夫人之所以能如此奢华骄横,是由于她有一个玄宗宠幸的妹妹杨玉环,还有一个做宰相的堂哥杨国忠,其实,她更有一个强大的裴氏家族作后台,因为她也是裴门的媳妇。
《礼记·礼运篇》中说,“大人世及以为礼”。意思是子孙继位,认为是当然的。自大禹传位于启开始,世袭制便产生了。
在《裴氏世谱》中,经常能见到“未冠推荫”、“以荫仕累迁”的字眼。
西晋的裴秀,袭父爵为清阳亭侯,后官至司空;由此可见,爵位与官位几乎是相辅相成的。
裴茂和他的儿子裴潜,孙子裴秀以及曾孙都先后为东汉、魏、西晋的宰相。
清朝的裴率度和其子宗锡都任过知府、布政使、巡抚、都察院御史、侍郎等职。祖孙几代同为一官职,这也算裴氏家族一道奇特的风景吧。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名声显赫。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
裴氏家族人才济济,名流辈出,在政治、军事、外交、科学、文化等多方面有不凡的建树,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重大影响。翻阅厚厚的两卷《裴氏世谱·列传》,从汉到清,近二百人的传记,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要记述完他们的业绩,恐怕得写一部巨著。裴氏人物灿若群星,不胜枚举。
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学的理论基础,使古老的制图学具备了数学的科学依据。这一理论在他之后一直运用了1400多年,直到明朝末年。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教授称他为“中国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并称为世界古代地图史上东西相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倍于原著,并开创了史注的新体例,宋文帝览后赞曰:“此为不朽矣!”其子裴姻补注《史记》,着《史记集解》八十卷,是《史记》问世后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的注本,与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为《史记三家注》。松之曾孙裴子野撰《宋略》二十卷,《》的作者沈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唐代刘知己说:“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书》次之。”
裴政主持修编《开皇律》,“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有余人,凡疑滞不通,皆取决于政。”《开皇律》的问世,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王夫之说:“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所定也,政之泽远矣,千余年间,非无暴君酷吏,而不能呈其*虐,法定故也。”
裴世清于大业四年率领访日使团出访日本,开创中日邦交之先河。
裴寂鼎助李渊起兵,建立唐朝。高祖李渊对裴济说:“使吾至此者,公之力也。”他对裴寂言无不从,称其为“裴监”而不呼名,贵震当世。
裴行俭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数次平定突厥,是唐初著名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工于草隶,他曾说:“禇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研捷者,余与虞世南耳。”
裴氏自周熹王公元前681年——前677年时,有个叫陵的被封为解邑君,他又把“pei(上非下邑)”字去“邑”从“衣”,即成“裴”姓,到《裴氏世谱》最后一次续修的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前后经历了2500多年。在这上下二千多年里,裴氏代有人才出。
推荐阅读: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224—271年)(裴秀、裴楷等号称闻喜八裴,与当时的琅琊八王齐名。),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制图六体”的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所著《禹贡地域图》18篇,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图学说的专著。他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裴秀之子裴頠(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裴氏家族千余年来,将相接武,代有伟人,确实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所以,在我国的历史剧中,表现裴家的戏剧就有好几个,像《游西湖》、《李惠娘》、《裴恒遇仙记》、《白蛇传》等,演的都是与裴家有关的事。名剧《白蛇传》里的法海,是唐末政治家、书法家裴休的儿子。历史上的法海,本来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说出世后,法海便成为反面人物了,这也算是一奇。
闻喜裴氏,是闻名天下的中华望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门第。历代所修的县志、州志、府志、省志中,裴氏名人几乎占了乡贤录中四分之一强的条目,由此可见其家族英才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千年兴旺之族,宰相频出一望,功在中华盛世,史书犹沁余芳。这样的望族,这样的门第,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穿透千年风云,穿透历代名相,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标榜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典范。
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族的兴隆与辉煌,引发着人们的深思。 天下裴氏之宗族所居——裴柏村
山西省闻喜县(闻喜。春秋战国时为古曲沃地,秦为左邑,属河东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年>汉武帝刘彻巡幸河南,路经河东左邑桐乡,闻平南越大捷,进改桐乡为闻喜。历代县城虽有变迁,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山西闻喜,是著名的宰相之乡。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人文之乡,如浙江绍兴是幕府之乡;江西抚州是才子之乡;山东曲阜是儒圣之乡;山西运城是武圣之乡;湖北英山是将军之乡。历史名谣中有:“山东出将,山西出相”的说法。)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历三月三(1995年4月2日),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现在的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现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 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
裴氏碑廊,几乎是中华精品书刻博物馆。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大和三年( 568年),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镜民碑》,由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楷体,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行书,用笔豪放,字体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谱序碑17通,为氏族遗物之精华。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千年荣显”这是毛主席1958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期间,率领与会代表游览武侯祠,观看裴度撰写的诸葛武侯祠堂的碑文时,找我谈的一段话中说的。他说:“你在山西当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谁”没等我回答,他便说:“裴度是唐朝的宰相,是你治下的闻喜县人。闻喜县是中国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县,出自闻喜的宰相多是裴氏家族。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
河东望族裴氏,千年炽盛不衰
本文2023-10-28 16:11: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