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民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1收藏

富平民俗,第1张

富平县老庙老鼓

老庙鼓俗名“老鼓”,民间“鼓舞”之一种。既为打击之乐,又伴有优美舞姿,给人以乐舞相得益彰之美。击鼓者不光是握捶挝鼓,同时也要边敲边舞,多为一人独舞独敲,锣、铙数付协奏;有时亦为二人对敲对舞,其神态表情、舞姿动作,都因鼓曲鼓点之

不同而各具特色。时而威武矫健,时而滑稽,诙谐。虽只一鼓双捶,却舞姿变化多端,配之以铙钹数付和马锣多面,金鼓之声震耳,真有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之势。

老庙老鼓一个鼓曲,自始至终,谓之“一盘鼓”,除节奏平缓的“长鸣鼓”(在路上行进时用)外,其它鼓曲如:转鼓子”、“缠穗子”、“滚绣球”鼓点雄浑有力,节奏紧张刚烈,其旋律宛若摧坚破阵,声震百里。每逢庙会,传统节日,各村之间,赛鼓成风,此起彼落,各显神通;尤其每年春节,从除夕之黄昏直到元霄之深夜,连续半月之久,金鼓之声,不绝于耳,可谓壮观。

房子争着往高盖

农村盖房,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想把房子盖高一些。尤其是几家连起盖,事先大家要商量好,房子盖多高大家要一致,谁家也不能比别家高。否则,将会引起一场“战争”,先是口舌,后是竞争,你不守信盖高了半尺,我就要比你高一尺!你不义,休怪我无情。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简单:谁也不能压别人一头。房子比别人高,说明想压住别人,让人家不要翻到自己头上去。这口气要争,凭啥受你家欺负!更有迷信者。认为让人压一头,后代就会底一头,辈辈不如人。所以表面看仅仅是房子的高低,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是谁也不甘落人后,被别人欺负。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对平等的追求,对“均平”的认可。要富大家都富,要穷大家都穷,要好大家都好,要坏大家都坏,谁也别想自己吃干的叫别人喝稀的!

不过,现在盖楼房,每层高度“均平”之后,有的人要多盖一层两层,却不在上述违规之列。只要有钱,盖30层也行。另外,独庄独户,和邻居没有攀比关系,也不在违规之列。但还须注意,不能太出格,因为还有全村谁家房高谁家房低,可以“远”比呢。

“宫里”的传说

富平有个宫里镇,人们看到或听到“宫里”这两个字,自然便会想到这里也许跟皇宫有一些联系,不然哪能有这样一个名字呢!其实这“宫里”的历史由来很久很久了。

传说汉文帝刘恒的外祖母、灵文侯夫人是南方人,由于年老体弱,心思也不断多了起来,对长安的生活起居总说是不习惯,思乡之情日益强烈,时间一长竟酿出个大病来。薄太后得知了母亲病情严重后,急忙请来了全国的名医,用了一河滩的医疗方案,都不见好转。汉文帝呢,是个大孝子,看到母亲因此坐卧不安的样子,真是心急如焚,便招来了左右两班丞相和一班谋士来出谋划策。当左班丞相陈平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后,言道:“这么多的名医来用药都不见效果,要么可能是没认清病因,要么可能是药不对症。要我看,老人家八成是心病所致。人常说:‘心病还得心上治’。人老了总是怀旧的,久久不治可成大病。叫我说,就先给她老人家建一座和老家相仿的宫庄,再迁来她儿时的伙伴陪她一同说话,准能治好此病。”刘恒就将此事交给了陈平去完成,陈平经过反复勘察、严格选址后,把理想的宫庄地址定在了富平以北的凤凰山下(也就是今天桥北村的李家、桑园一带)。在近千亩的田地中烧砖烧瓦,从凤凰山上伐木料取石头。把花园选在了怀德县以南的温泉河上,河中有鱼有莲,又在顺阳河两岸开荒种了几万亩良田,可以说是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花有花,要玩有玩!等到宫庄建好了之后,只见花园里,宫娥太监和丫鬟往来不断,柿子树杏子树山上山下红绿一片。顺阳河两岸的千万亩良田和桑园是不愁吃来不愁穿。薄太后也是每隔一段时间把母亲来看,每次带来的佳肴副食总是一担担。有一次送来的烧饼又酥又软,灵文侯夫人吃罢连连赞叹说好吃又好咽!薄太后再次看望母亲时,专门带来了御厨做饼连同做饭。从此后灵文侯夫人的心情是大为好转,能吃能喝能转,不吃药脸上都是红光满面。和儿时的伙伴们今个说这个明天扯那个,又把自己吃的烤饼分给大伙一同来分享。时间一长这烤饼的技术,就流落到了民间,便有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太后饼”,又因宫庄里全是皇宫里派来的人,老百姓交谈议论时,总说宫里人如何如何的,至今还有人说宫里人能!富得很,嫽扎咧!再说这“富平”的名词,也是从当时这地方,人民安居乐业,地方“富庶太平”的景象缩写而成。

当“宫里”之名流传到了唐代时,又成了李氏的子孙和皇亲大臣们祭祀皇陵的下宫所在。在唐代的传奇小说《无双传》中有一个刘无双的女子,就是在这个“宫里”吃下了古押衙做了手脚的‘不死药’,到后来古押衙又想办法,使他们夫妇在桥南的聚合村最终团圆,而后隐居百年。

唐代“安史之乱”后,唐陵大盗温韬当上了净胜军的节度使,让兵士们盗开了定陵,又火烧了宫里,使宫里之物不存,使宫里的实名与地物不相符合。桑园村也被叫成了火烧村。

改革开放之后,宫里镇桥北村桑园的群众,在修地取土时挖出了大规模的汉代官窑遗址,一行一列,一孔一孔的确实壮观,让人震撼,让人惊叹!

肖家洼一村

肖家洼一村位于大场镇驻地东75公里处,村域东西14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400亩。该村北靠334省道,村南距“同三”高速公路05公里,东与泊里镇蟠龙村接壤,村东2公里处有“同三”高速公路三级出口一个,西与肖家洼三村接壤。村南距正在规划中的黄石铁路1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据传,明初,肖姓由江苏海州迁此立村,因坐落在三面环岭的低洼处,故取名肖家洼。1961年,划分为四个自然村。该村现有居民134户,460口人,以肖姓居民为主,还有杨、李、刘、魏、尹、程姓居民。

该村历史上以农为主。旧社会因地少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解放后,该村相继兴办了副业,上世纪60年代又开创了绿色工艺、粮食加工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突飞猛进。近几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畜牧养殖、桑园、果园、奶牛等较大规模的支柱产业,并建有奶牛场一处,成立了奶牛协会,村级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同三”高速公路、334省道两侧植树500余亩,现已绿树成荫,空气清新。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4481元。

近年来,该村幼儿园被评为农村一类幼儿园。并先后有近4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有3人成为所在行业高级人才。该村还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联系电话:86-0532-87120158

肖家洼一村与肖家洼二村、井戈庄村、肖家洼三村、马戈庄村、肖家洼四村、蔡家村、殷家柳沟村、后官庄村、小楼子村、前官庄村、李家小庄村、黄古墩岭村、干河子村、红旗岭村相邻。

肖家洼一村附近有青岛黄岛金沙滩、青岛西海岸生态观光园、青岛大珠山风景区、青岛琅琊台风景区、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等旅游景点,有灵山岛海参、泊里西施舌、琅琊玉筋鱼、胶南绿茶、大村香菇等特产。

周氏家谱信息:

周 4505河北曲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斯亿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曲阳官廨刻本 一册 首图 4506河北故城周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河北故城县档 4507山西代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玳 周士志等创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一册 美国 4508上海嘉定周氏族谱不分卷 (清)周鼎调等修 清康熙七年(1668)写本 二册 美国 台北影印《清代稿本百种汇刊》本 苏州大学 4509上海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修 爱莲书屋钞本 四册 美国 4510江苏周氏世系传不分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11江苏丰县周氏家谱十八卷 (民国)周兰真纂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江苏丰县常店乡常娄村郭庄 4512江苏丰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胍盛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江苏丰县博 注:谱初修于明崇祯元年。 4513江苏泰县海陵丁巷周氏支谱□□卷 (清)周彝重修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江苏泰县图 注:书名一作《周氏族谱》。 4514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清)周玉森 周文宽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4515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民国)周玉秀 刘嵩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册 北图(二部) 河北大学 江苏泰州市图 江苏江都县塘头乡周楼村 注:扉页作《周氏家乘》。周继濂首修于清乾隆元年。 4516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周氏族谱四卷 (民国)周庆沛等主修 陈兴正编辑 民国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4517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上海图 4518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吉林大学 4519江苏镇江润东洪溪周氏续修族谱六卷 (清)周舜全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十一年始修。 4520江苏镇江润东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谱二十四卷 (清)周玉府等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4521江苏镇江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周玉府 周志笃等重修 清光绪)十四年(1908)纂 清宣统元年 (1909)刻本 二十二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名据书名页题,明万历十二年周邦奎始修。 4522江苏丹阳云阳周氏东分宗谱二十八卷首二 卷末一卷 (清)周友松修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册 中山大学 注:书口题《云阳周氏宗谱》,序目题《云阳周氏 东分十一修宗谱》。 4523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卷 (清)蒋龙顺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爱莲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注:清顺治四年始修。 4524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清)周济棠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4525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民国四年(1915)爱莲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五卷) 美国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4526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爱莲堂刻本 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4527江苏常州临濠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等芳 周同谷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于明崇桢十五年周昌言。 4528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周虎臣主修 周锡甫编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二卷) 美国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29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维翰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常州周氏介福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30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卷 清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 注:记事止清雍正十年。 4531江苏常州山桥周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周绍嘏主修 民国七年(1918)爱莲堂活字本 四十册 历史所 云南图 注:宋淳熙十三年周允桥始修。 4532江苏常州毘陵 湖里周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周洪梅主修 蒋廷华主稿 民国二十六年(1937)毘陵周氏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七年。 4533江苏常州毘陵周氏宗谱□□卷 民国间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5、8) 注:卷八记事止民国十年。 4534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炳昌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新德堂 八册 北图 4535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周炳昌等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4536江苏武进暹阳湖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继宝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莲堂木活字排印本 八册 上海图 4537江苏武进渔庄周氏宗谱二十卷 (清)周庆荣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永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美国 4538江西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觐扬重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有堂木活字本 十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三修。 4539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懋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有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4540江苏武进毘陵邱墅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添寿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清道光四年周考信始修。 4541江苏武进毘陵周氏谱六卷 (清)周寿宝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904)新德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美国 4542江苏武进毘陵十里牌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邦俭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集义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4543江苏武进塘桥洪庄周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周全德 周根孝纂修 民国八年(1919)爱莲堂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4544江苏武进宜庄周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周祖望修 民国十一年(1922)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卅 河北大学 美国 4545江苏溧阳周氏十二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周颐 周保珍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亦政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淳熙上年始修。 4546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四卷 (明)周十贤纂修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吉林大学 454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八卷 (清)周复源等续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八册 北图 4548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二卷 (清)周瑞川修 周鼎元等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4549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祠祀全编十六卷 (清)周荣增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550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六卷 (清)周万兴 周士谟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吉林 大学 云南图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此为六修。 4551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六卷 (清)周履道续辑 清同治九年(1870)至德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4552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二卷 (清)周德森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3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屏甫等纂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光霁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4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大统宗谱七十四卷 (民国)周翰 周士青总纂 民国八年(1919)光霁祠活字本 七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 4555江苏无锡锡山王牧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增福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怀德堂活字本 十三册 人民大学 日本(附三卷) 美国 4556江苏无钢周氏族谱□□卷 学志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卷之2-5,8-10,14) 注:记事上於光绪二十一年。 455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景濂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享叙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注:周维新首修於明万历三十八年。书名页作 《周氏宅基支谱》。 4558江西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九卷首一卷附光霁祠 徽信录 (清)周耿坤等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活字本 十三册 北图 人民大学 4559江苏无锡周氏家谱一卷 (民国)周钟毓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 复旦大学 注:封面题《周氏小园里家谱》。 4560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六卷 (清)周志云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爱莲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五修。 4561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维一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爱运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六修。 4562江西宜兴黄干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茂氾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集贤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嘉庆十五年廷华公始修。 4563江苏宜兴山溪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周璜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诵芬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乾隆二十四年周文兴始修。 4564江苏吴县周元公世系遗芳集 (明)周与爵辑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附万历四十二年跋刊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4565江苏吴县周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昂 周克豫等创修 清嘉庆元年(1796)木刻本 上海松江县博 苏州大学 4566江苏吴县吴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我 周尚志续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4567江苏吴县木 周氏家谱二卷 (清)周孝刻等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伦叙堂刊本 科图 美国 4568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周昌耆纂修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十九年周奕钤始修。 4569江苏吴县周氏续修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周楚吉纂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仁厚堂活字本 二十九册 吉林大学 4570江苏吴江周氏家乘二卷首一卷 (清)周一士等续修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住:始辑於明天启间。 4571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九卷 (清)周永肩纂修 清钞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五卷) 4572江苏吴江周氏家乘摘录不分卷 (清)周元理辑 清荷生钞本 一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3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清)周元礼辑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江苏吴江县图(存三卷) 4574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民国)孙岐纂 民国十六年(1927)刻印本四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5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卷 民国间铅印本 苏州大学(存卷2) 4576江苏吴江周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4577江苏吴江周氏宗谱八卷 周凤奇修 活字本 八册 中央民院 注:清康熙年间初修。 4578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不分卷 传钞本 四册 上海图 4579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 (清)周大棻编纂 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 十六册 人民大学 4580浙江杭州汝南周氏族谱十卷 (清)周恒 周祖濂纂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五册 天一阁 4581浙江杭州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之錀等重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4582浙江杭州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光绪十六年(1890)纯德堂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83浙江杭州汝南周氏家谱一卷 (清)周建权辑 清光绪间稿本 南京博 4584浙江杭州汝南周氏信字支第七房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钞本 一册 浙江图 4585浙江临安临水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荫堂等修 清光绪六年(1890)汝南郡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二部)

李家山村村情简介

李家山村位于胡底乡南山上,海拔位置较高,距公路约17公里。周围与端氏镇野鹿村、板掌村,郑村镇候节村,胡底乡王圪罗村、胡底村、七坡村接壤,交通比较方便。全村共有农户136户,人口400多人,劳动力130人。有6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382亩,其中:退耕还林480亩。村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目前村里有党员21人,各种村级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我村是纯农业村,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村里土地质量较差,由于其它农田配套设备缺乏和科技水平低,农作物产量比较低。村里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为主。其中谷子品质好,李家山小米远近闻名,色黄味香,很受市场欢迎。村里有桑园200余亩,养蚕120余张,收入20余万元。村中还有村级卫生室1个,连锁超市1个,羊300多头,猪40余头,牛20多头,有70多村民在外打工。

近年来,村两委在乡党委带领下,从解决束缚本村发展的最紧迫的问题着手,投资60余万元,修建支部室一座、舞台一座。今年,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村级自然庄道路三条,45公里。使李家山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支部建起了党支部活动室,并为全村每人交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解决了村民看病的后顾之忧;每年补贴农村养老保险2万余元,村中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我村民间艺术--跑竹马,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数年来,以马腰村民为骨干的李家山竹马,每年都应邀赴县城演出,获得县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普遍赞扬。在每条街道的演出场点上,场场喝彩,好评如潮,年年得奖。凡是看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个竹马跑得带劲有味功底深。”这项民间艺术与时俱进,艺苑争辉,越跑越红火,越跑越精彩,成为一项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传统文化精品,成为一朵绚丽多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艺术奇葩,成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促进和谐小康的精神食粮。2007年,被县、市文化部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家山村附近有湘峪古堡、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氏民居、沁水示范牧场、沁水抗大太岳分校旧址等旅游景点,有沁水黄小米、沁水刺槐蜂蜜、沁水黑山羊、沁水黑木耳、七须黄花菜等特产。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桑园村委会、相一村委会、相二村委会、相三村委会、相四村委会、相五村委会、相六村委会、相七村委会、睦里村委会、赵家村委会、寨子村委会、七郎院村委会、亭子村委会、李家村委会、房庄村委会、南王村委会、曹孟村委会、蔡庄村委会、皋东村委会、皋西村委会、巡检村委会、辛家村委会、韩家村委会、季家村委会、郝一村委会、郝二村委会、王庄村委会、李三村委会、豆辛村委会、梭庄村委会、姜套村委会、孙家村委会、大魏李村委会、小魏李村委会、齐家村委会、凤林村委会、罗家村委会、时家村委会、丁家村委会、顶庄村委会、腰庄村委会、横山村委会、马家村委会、河滩村委会、大康村委会、靖家村委会、十九郎村委会、颜家村委会、道流村委会、鞠家村委会、周家村委会、魏家村委会、河庄村委会、牛一村委会、牛二村委会、小康村委会、袁庄村委会。

李小龙的十个师傅分别是李海泉、叶问、陈享、梁子鹏、邵汉生、严镜海、丹尼·伊诺山度、李俊九、埃德·帕克、肯尼·拉贝尔。

1、李海泉

最好的老师无非就是父母,李小龙之所以有如此的功底,得益于自已的父亲李海泉。他的父亲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演员,而且还是一个镖师,他在演戏的同时,还研习太极拳,并且有十几年的造诣,李小龙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父亲学习太极,从未间断。他的父亲在1965年去世。

2、叶问

叶问是李小龙著名的师父之一,是一位咏春拳大师,在早年,由于战乱来到香港,在1954年,李小龙拜入叶问的门下,正式系统的学习了咏春拳,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叶问》中,每天都要对着木人桩苦练,咏春是李小龙截拳道的武学基础。他是李小龙最重要的师父,于1972年逝世。

3、陈享

陈享是蔡李佛拳大师,这种拳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创始人也叫陈享,结合了蔡家拳,李家拳,佛家拳,三家之长而得名。当时在香港和咏春拳齐名,李小龙注重的是实战,在学习咏春拳的同时,也学习了蔡李佛拳。

4、梁子鹏

父亲李海泉教李小龙太极拳本意就是让他修心养性,并不让他打架斗狠,最后他找到了太极内家拳的梁子鹏,让他教李小龙。在梁子鹏的门下,李小龙学到了真正的太极理论和实战,这些东西,他在父亲身上都不曾学到。

5、邵汉生

邵汉生是李小龙的北派武功师父,在去往美国之前,李小龙才跟邵汉生学习节拳,邵汉生也和李小龙同去美国,在美国的武术学习上,给了李小龙很大的指导,李小龙在美国生活举步维艰,邵汉生给了很大的帮助,他在1994年去世。

6、严镜海

李小龙到了美国之后,认识了严镜海,他对李小龙的贡献不在武术之上,而是在肌肉和力量的训练上。他是知名的健身教练,他把非常系统的健身方法教给了李小龙,一生中,李小龙从未停止都身体素质的锻炼。所以肌肉强度和力量爆发达到了非常惊人的境界。

7、丹尼·伊诺山度

他是菲律宾的棍王,双节棍大师,李小龙在双节棍上的造诣,都是向丹尼·伊诺山度学习的。据说两人经常切磋比武,亦师亦友。李小龙以太极拳、咏春拳、北派武功、柔术、空手道、跆拳道、菲律宾拳、双截棍等等多种武术的结合,最终在1967年创立了截拳道,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武术家。

8、李俊九

李峻九,“美国跆拳道之父”,与李小龙在1964年相识,当时李小龙的武学已有一定造诣,两人都作为表演嘉宾出席当年的空手道大赛,李小龙的精湛武功震撼了李峻九,从此两人便成为好朋友,互相学习武功,亦师亦友,李峻九的高位踢,还有凌空飞踢,跆拳道丰富了李小龙的武学系统。

9、埃德·帕克

埃德·帕克被称为“美国空手道之父”,空手道注重力量爆发和格斗技巧,他是美国最富盛名的空手道大师,他很欣赏李小龙的才华和中国武术,两人相识后亦师亦友,把自己研究多年的空手道精华教给李小龙,他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和迈向最伟大武术家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10、肯尼·拉贝尔

肯尼·拉贝尔,“美国柔术之父”,柔术最擅长通过各种技巧锁住对手的行动,李小龙初到美国时,最早就是跟肯尼·拉贝尔学习柔术,接着是埃德·帕克的空手道,然后是李峻九的跆拳道,柔术中的精华,使李小龙的武功更上一层楼。

扩展资料

李小龙在与师傅们学武时的成就

1、截拳道

1967年,李小龙在美国创立了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Jeet Kune Do),时年27岁。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抛弃传统形式,忠实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

2、寸拳

李小龙寸拳,是从咏春“长桥发力”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技艺。李小龙的“寸拳”所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超过75公斤的人击出几米远。

咏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干脆的爆发力量。在咏春门中,咏春高手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在1至3寸距离甚至贴身状态,发力将对方击倒。

按照力学原理,物体在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劲道要大,也必须屈臂后猛击,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加速。而寸劲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发出大的力。

3、双截棍

李小龙旅居美期间,曾和亦徒亦友的美籍菲律宾棍术名家——丹·伊诺山度(Dan Inosanto)交流过双截棍与菲宾律短棍,并成为一位用棍的专家。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截棍。

双节棍为两节圆柱体的硬木,中间以铁链或皮条相连,既可猛击,又可绞杀,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截棍术,叹为观止。《猛龙过江》时,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李小龙

有地须有名,名因地生,地由名而指代。原阳县在过去为原武、阳武两县,1950年3月,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定名为原阳县。原阳现辖5镇12个乡,600多个自然村星散于黄河北大堤两边。

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让我记住家是哪庄的,以防备走丢。因此本村的名字深深烙在了我的记忆里。年龄渐长,我又知道了周边几个村子的名字。参加工作后,我又有机会到全县那么多的乡村去走走,从而了解了许多关于这些村庄的传说和故事。

原阳地处黄河下游,从五代后晋开运3年到清朝嘉庆14年(946—1809)的863年间,黄河这条无羁的野马在原阳这块土地上横冲直撞。因此,原阳的许多地名都留下了黄河变迁的轨迹。如黄河故道有河底铺、东(西)川村、东(西)老河等;在古黄河的弯曲处,有杨湾、回湾等;黄河的滩涂上有毛滩、夹滩等;黄河古渡口有马头(码头)、下马头等;黄河决口处有口里、河头等。黄河滚过后,留下了漫漫荒滩、黄沙,带有这样的地理特征的村庄有:沙岗、沙岭、胡沙窝、沙圪当等。为防御洪水,就要修筑堤防,所以有关黄河大堤的村名也不少,如磁固堤(意为黄河大堤坚磁牢固)、仁村堤、堤头、夹堤等,全县有关黄河和大堤的村名有50多个。

原阳历史上名人辈出,有些村名就烙上了名人的印记。如张大夫寨是汉代丞相、数历家张苍的故里,娄采店是唐代宰相娄师德的采食地,杨大寨是明代太中大夫杨铎的故里,訾大夫寨是因为宋时村中訾姓一人在朝为御史大夫而得名,越石村是因晋代大将刘琨(字越石)在此驻军,桑园村是因汉代女作家班昭曾在此休息过,留侯村是秦末张良(后被刘邦封为留侯)刺秦前后在此居住过,金马张村则是因为汉代本村人张江任武威太守铸造铜奔马(现为国家旅游标志)而得名。

有木才成村,原阳的村庄以林木、园圃、花草命名的也为数不少,如柳园、朱柳园、桃园、梨园、杏园、菜园张以及杏兰等10多个村子。

原阳历史上曾是群雄逐鹿、剑戈扰攘之地,这从古县邑名称中皆有“武”字可看出。有的村庄就反映出了当时的军事活动,如:前(后)连营(宋辽对峙的兵营)、前(后)宋庄(宋军在此抗击金兵)、回回营(赢)等。

在大堤南的黄河滩里有许多类似刘庵、毛庵,王屋、毛屋的村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在一二百年前,在这里垦荒的人扯一些茅草折几根树枝搭起一个个茅庵和草屋,以遮蔽风寒。据统计,以庵为通名的有11个,以屋为通名的有20个,此外,还有因打麦场(场后来讹写为厂)的“厂”而命名的村庄19个。人群繁衍生息的地方必须有井水,因此以“井”命名的也比较多,如双井、马井、牛井等。

有的村子是以村人从事的职业命名的,如蒸馏店(酿酒)、窑匠庄(烧窑)、靛池葛(用池沤靛,染布用)、保铺(典当)、油房屯(榨油)、水牛赵(养水牛)、篦张(做篦子)、马铁庄(打铁)、扁担王(用扁担挑碱卖)等。有的以村庄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如张守仁庄、李悦厂、张兰庄、赵美屋、郑皋、薛朋庄、乔连山庄等近20个村子。

还有的村庄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或历史故事,如张固村,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欧阳文忠公集·尚书屯田员外郞张谷墓表》载:“于是,遂致仕而归,于原武营其德政乡之张固村,原将葬其亲,卜以皇祐五年十一月某日。用事前四日,君亦卒。遂以某日从葬于原土。”再如香时庄,原名时庄,是北宋徽宗年间的状元时彦的家乡,时彦出生之前,其母一直未育,深感愧疚就交给丈夫一笔盘缠,劝其到四川成都纳妾。其父到成都后,一日见到路边跪一戴孝女子,向过往行人乞讨。其父问之,方知该女子父亲身亡,只因家境贫寒,无钱葬父,只好沿路乞讨。其父闻言,深为女子孝父之心而感动,就将所带盘缠全部赐予女子,空手而归。回来不久,其母便怀时彦,待时彦出生时,全村香气扑鼻,村名遂改为现名。张居哕庄,传说三国时,张居偷喝了周仓的水。周仓把张居打得将水哕了出来,张居所在的村子便得名张居哕庄。杨草坡,民国六年,小杨屋杨氏一家因塌岸,迁此定居,闲时,向一卜者求取村名,卜者道:“你姓杨,羊得草而饱。”故得名杨草坡。九龙泉,据传,村里打井挖出九条蛇,蛇为龙,进水为泉,故取庄名为九龙泉,以图吉利。大宾村名的由来更被传为佳话。明初,一户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数年后一位秀才朋友来看望,男主人不在家,其妻招待,因家贫,她便把空酒壶放到桌子上,让朋友坐下,自己出外剪掉头发,换来酒招待朋友。朋友大为感动,临别留言道:“空壶留故人,剪发待宾朋。”此村得名“待宾”,后演变为“大宾”。双井,清朝前,村十字路口,有两口水井,间距一丈,井下相通,从这口井掉下东西,可以从另一口井中捞出,故得名双井。马滩铺,南宋时,赵构被金兵追赶,有大河阻挡。危急时刻,旁边草丛中跑出一匹高头大马,赵构跨马渡过河。行到一村中关帝庙,见竟是匹泥马,浑身水珠直滴。赵构不禁道:“泥马浑身是水,怎不坍呢?”言毕,泥马便坍倒在地。此村便取名为马滩铺。板庄,宋朝时,高丽王随金国侵犯宋朝,病故在此,修庙祭祀。留此看守的高丽人姓板,后此地形成村庄,以姓名村。雁李,传说古时候,该村上空飞过一对雁,被猎人打伤一只,一姓李的将其抱回喂养。后来另一只飞寻过来,两只雁恋在一起,悲鸣不食而死,从此村子取名为雁李。大(小)石佛,明隆庆年间,曹姓在此建村,取名曹岗。清代,黄河决口马营,随河水冲出一大一小两尊铜佛,被供于村庙中。后来铜佛被盗,村人请石匠仿照铜佛模样,雕刻了两尊石佛,分别放于两个村庄,故得名。有的村庄变更名称,颇有意思。如判官村,原名李家屯,因为村民争地抢边常发生矛盾,本村一叫李判的人,为人公正,善于评理,村民遇有纠纷,便找他评判,称他为判官,后来连村名也改称判官村了。姑姑寺,原名郭庄,后朱姓迁入,因一年死去18人,迷信者认为村名与朱姓不合(锅煮猪死),遂以村中姑姑寺名为村名。何庄原名河庄,因常被河淹,以为“河”字不吉,便改名。范寨原名刘老君寨,后刘姓家族衰落,范家人旺势众,便改为范家寨,后演变为范寨。祝楼乡的大胡庄,古时因种植石榴树较多得名石榴园,后因皇姑路过此地,停辇观赏石榴花。村中一叫胡存真的人生性鲁莽,到辇前偷看皇姑,事后唯恐皇室问罪,故改村名为大胡庄。府庄的更名也和皇姑有关,明末清初时,村名为富庄,皇姑南游,路经此村休息,人们以此为荣,遂改村名为皇富庄,日久,演变为府庄。毛楼,传说一叫毛狗啃的人由大宾越石迁来此地,取村名毛狗啃庄。后来,他的五个儿子日渐富裕并盖起楼房,觉得村名不雅,改称毛楼。麦寨原为万俟寨,为南宋奸臣万俟卨故里,村人因万俟卨陷害岳飞而恨之,遂改村名。

经常在各村去走走,就会结识好多兄弟,当你一口喊出他的名字时,他就会给你一个热情的拥抱。

李家村是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62310622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623。邮政编码为256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43,车牌号码为鲁M。李家村与段家庄村、蒋桥村、前挂口村、白鹤观村、小张邢王村、中挂口村、孟家邢王村、后挂口村、蔺家邢王村、温家庙村、刘家邢王村、范道口村、小葫芦头村、大张邢王村相邻。

李家村附近有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岛、无棣大觉寺、黄河岛水利风景区、吴式芬故居、无棣千年古桑园等旅游景点,有无棣渤海黑牛、汪子岛鳎麻鱼、无棣贝瓷、无棣金丝小枣、无棣驴等特产。

富平民俗

富平县老庙老鼓老庙鼓俗名“老鼓”,民间“鼓舞”之一种。既为打击之乐,又伴有优美舞姿,给人以乐舞相得益彰之美。击鼓者不光是握捶挝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