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方(Fā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世本》等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姓,称为方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2、出自姬姓,为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3、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为神农氏第8代孙帝榆罔子雷之后,以地名为氏。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名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省方氏(疑与上“1”款姓源相同)。
4、出自姬姓,为宋初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之后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5、出自其他小数民族有方姓。如现今的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姬方雷。炎帝神农氏第九代孙。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陕西省陇县)。夏代时,其部落迁至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后子孙有以封邑为氏者,称方姓,他们尊姬方雷为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方姓以河南省为发祥地,后来南方各地出现的方姓有些成为望族,均是河南方姓向南播迁的结果。西汉末年,固始籍汝南尹方 ,为避王莽之乱,迁移到安徽歙县东乡安家,其三孙之长子方赞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严、衢、婺、越,赞之二弟方观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九江、滁阳、莆田,其三弟方弘的子孙则分衍于徽、宣、池、秀、湖、常。隋唐以前,青州(今山东省淄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一带及北方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方姓居民。唐初,有河南方姓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漳州。唐德宗大中年间,都督长史方王叔自安徽歙县回迁河南固始方龙山居住,方王叔有孙名廷滔,其后裔有迁饶、信、江、苏诸郡;另一孙方廷范因仕宦及避乱之原因,徙居莆田剌桐巷,并改其名曰方巷,其六子皆进士及第,后其子孙中有的与阿拉伯人通婚,并信奉伊斯兰教,后从中分出一支于宋元之际为避乱迁至海南岛琼州定居。此际有一支方姓从河南省固始避乱南迁,先达福建省福州,再迁漳州之龙溪。明初,方姓因方孝孺遭受一次空前劫难,燕王诛杀方孝孺,同时灭其十族(九族加上学生),受株连而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被充军者数以万计,有逃至河南省钧州(今禹州)者,后发展成大族。同时,方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清初,有漳州龙溪一支迁入台湾省,不久闽、粤中的方姓人也有入台者,后有飘洋过海落籍异邦者。可见,方姓不仅在中原发展繁衍,而且多次南迁,相当广泛地分布于江南各省,有些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方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河南二省多此姓,二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浙江、辽宁、江苏、福建、云南亦多此姓,上述七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六。
三、历史名人
方 干:新定(今浙江省建德)人,唐代诗人,因缺唇,故在科举中不被录取,于是隐居会稽镜湖,终生不仕。其诗闻名江南,多以流连风物和格调低沉为主题,死后追赐及第,有《玄英先生集》传世。
方 清:唐代农民起义领袖。唐代歙州人(歙州治所在今歙县)。762年,江南发生大规模疫灾,百姓民不聊生,方清率领歙州饥民揭竿而起,凭借山区险要地形同官军对抗,一时应者如云,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了数万人。763年,方清率领农民军进军贵池秋浦的乌石山,与广德一带的陈庄、陈五义军会合,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势,连克周围县邑。765年正月,方清的军队屯扎石埭县,并乘政府军准备不周时,勇猛进击,攻克歙州,擒杀刺史庞浚,一时威振江南。此后,方清在黟县赤山镇修筑城池,自建阊门县。766年(唐代宗永泰二年),唐王朝派大将李光弼进剿,唐军主力部队又得到了豪绅吴仁欢数千民团的帮助,方清虽据险扼守,但寡不敌众,战败牺牲。
方 会:俗姓冷(992-1049),袁州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先作小官,不称职,出家,从楚圆学禅法。后在杨歧山和云盖山弘法,言行常常更加离奇。如上堂说:“举古人一转公案,布施大众。”过一会说:“口只堪吃饭。”又如:“慈明忌辰设斋,众才集,师于真(画像)前以两手捏拳安头上,以坐具画一画,打一圆相,便烧香,退身三步,作女人拜。”可见教法还是临济宗和云门宗的奇警一路。嗣法弟子有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他死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年五十八岁。临济宗两支派之一的杨岐宗由方会禅师创立,杨岐宗是临济的正脉,方会以后,临济一系延绵不绝。
方 腊: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120年率众起义,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起义军攻陷数十县,东南震动。次年夏,被俘后在开封就义。
方 岳:宋代词人。字巨山(1199-1262),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省)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
方 凤:南宋诗人。字韶卿(1241-1322),一字景山,浦江(今属浙江省)人。宋 末任容州文学,入元归隐于仙华山。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 回:宋末元初诗人。字万里(1227-1307),号虚谷,歙县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曾编《瀛奎神髓》。著有《桐江集》等传世。
方 苞:字凤九(1668-1749),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康熙年间进士,1711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伦理;“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著名的《狱中杂记》,记述了在狱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事实,暴露了清代司法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方 薰:字兰坻(1736-1799),一字懒儒,号兰士,又号兰如、兰生等,浙江省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工写生。兰士幼慧敏,自小同父亲周游浙江全境,眼界开阔,又广学博取,得以成就其绘画的大业。与画家奚冈齐名,世称“方奚”。著有《山静居论画》传世。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方回:安徽歙县人,元朝文学家,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以杜甫为一祖)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之说。曾编《瀛奎律髓》,评选唐宋以来的律诗,今存《桐江集》。
方克勤:字愚庵,浙江省宁海人,明时曾任济宁(今属山东省)知府三年,治民施以仁政,户口倍增。因犯“空印案”被诛杀。明代礼部给事方言直,与方克勤为两兄弟,为避免株连,方言直把其宗族一脉迁居赣南于都上方,当地也叫溪上方,溪下王,以纪念自己与方克勤血肉兄弟之间的感情。方孝孺被株连后,浙江宁海方氏余脉皆迁居赣南。孝孺两孙被言直之子营救成功逃至赣南一带。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方克勤之子。浙江宁省海人,明初文学家。幼聪颖,及长从学宋濂,有“小韩子”之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荐授汉中府教授。建文初,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后,改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力主复古改制,创行井田,对建文朝政影响较大。靖难之役中,朝廷诏檄多出其手。曾致书燕世子朱高炽,谋离间燕王父子,以缓燕师,均未成。燕王夺位后,命起草登基诏,坚执不从,被灭十族。但是方孝孺并不绝后,因为当地流传仲愚、仲宪的故事至今。著作甚富,有《孝经诫欲》,《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等。永乐中禁藏其书,犯者至死。后人辑其所遗成《逊志斋集》。
方以智:安徽省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明末曾官至翰林院检讨,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出家为僧,著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等。
方维仪:名仲贤,字维仪,明末清初安徽省桐城人,方以智之姑妈,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育方以智,有《清风阁集》,又编历代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国梁:元末清初名医。方国梁原习儒,因科举失意,遂弃儒习医,自研《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医籍,专事外科实践,名播欲、绩溪、昌化、淳安等地,求医者甚众。其子绪宝、孙以祝、曾孙成春均承其业,以医名世。来孙家万(字德章),继承祖传外科,在洪琴村开设春生堂药店,医名大盛,求诊者络绎不绝,著有《德章祖传外科秘本》。家万子正光,孙德猖、德善,曾孙善滋承其学,善滋年逾古稀,仍在野鸡坞专事外科。野鸡坞外科对发背、腰疽、五肿伤寒、乳疽、疗疮等无名肿毒有特效,药到病除。方氏认为外科疾患皆因"风从上受,湿从下注"而致,须内、外并治。施治除精制祖传各种丸散膏丹外敷,还注重内服。并提出外科疾患并非都由火热之毒而生,除疗疮外,很少用清热解毒药。
方玉润:字友右,又字黝石,自号鸿蒙子。1811年出生于文山州广南县城西街。宝宁(今云南省广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和书法篆刻家。在文化领域有多方面的成就。方玉润自幼喜欢攻读诗书,博学多才,却对科场考试之经学反不着意。他的父亲为此将他锁禁于书房,强令致力于经学,以期科场高中,光宗耀祖。曾官至陇州州判。光绪九年(1883年)凤翔知府李勤伯特委任方玉润先后代理过千阳、麟游县令,尚未到任,就于1883年8月24日病故,终年73岁。
方声洞:福建省福州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赴日留学,并加入同盟会,其兄方声涛和姨、两嫂及妻皆为同盟会会员,后参加广州起义并殉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方志敏:江西省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3年加入中国***,中共六大当选中央委员,1934年率红十军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因叛徒出卖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56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新安郡:秦初置县。晋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后移治安徽省歙县一带。
2、堂号
正学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建文时候,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宣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
此外,还有堂号:“河南堂”、“六桂堂”、“敦本堂”、“观礼堂”、“伦叙堂”、“乘裕堂”、“敦必堂”、“思诚堂”、“绍远堂”、“重庆堂”、“崇考堂”、“义德堂”、“溯源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方姓得姓早,但历史上的名人却不多见,尤其在唐宋以前。
2、方姓多刚烈之士,爱憎分明,舍身取义,宁折不弯。
3、方姓多文人学士,书香门第,满腹经纶,诗书传家蔚然成风。
4、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1915年方方建忠纂修《方氏家谱》,江苏通州(今南通)方家村其字行为:“应克先人志,荣光兆泰和。”另一九二九年方家福续修《方氏家谱》,安徽天长方姓一支字行为:“高伦序定,绍法敦行。”
该谱仕进表中,记有清朝以来的进士、举人及贡生、监生、庠生名录189人;自巡检、县丞至京官、封疆大臣各类职官383人;荫袭、封典(文职封奉政、中议大夫等,武职封武功、建威将军等)107人;晚清以来,中学、大学毕业生22人。其中四川巡抚方显、广东盐运使方功惠、浙江宁绍台海防道方桂、山西雁平兵备道方应清、广东惠潮嘉兵备道方应元、江南道监察御史方雪浦、山西布政使方大氵是、甘肃总兵方秋帆、兵部主事军机章京方稼轩、开封知府方宗钧等均有传。
1、方大洪
郑成功部将,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为洪门“前五祖(少林五祖)”之一。五祖在全国分“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
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清朝初期,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反清复明”展活动,称为少林五祖。
2、方志敏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
3、方雷
是方氏的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的八世孙楡罔之长子。《书洪范》说:“雷于天地为长子”。《春秋合谶图》说:“轩辕氏主雷雨之神。”他是黄帝之后嫘祖的父亲,原居雷泽(今濮阳和山东菏泽一带)。
因“佐黄帝(伐蚩尤)有功,封方山”,叫方雷。他的后裔以山为姓曰方;另一部分以方雷的名字“雷”为姓曰雷;到南宋时,在江南的方殷符的第五子方廷英之长子方以平改为邝姓。这就叫“方、雷、邝三姓同源,皆来自方雷。”
4、方腊
方腊(约1076-1121)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一说原籍歙县(今安徽歙县)。
雇工出身(一说家有漆园)。方腊因不堪花石纲之扰,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组织群众,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周边各地纷起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东南震动。
起义军计划划江而守,渐图进取,十年内推翻宋王朝。宋徽宗命童贯为宣抚使率军十五万镇压,起义军战斗失利。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
5、方浚颐
方浚颐 (1815-1888),字饮苕,号子箴,又号梦园,安徽定远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进士。同治八年(1869年)授两淮盐运使。曾国藩督两江时,学士袁保恒主张增加盐价,方浚颐坚决反对。
历任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道御史,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布政使、四川按察史等职。后退出政界,到扬州开设淮南书局。广揽四方贤士,校刊群籍,重修平山堂。著有《二知轩诗文集》、《忍斋诗文集》、《古香凹词》等著作,流传后世。
参考资料:
谱牒学·谱牒学的形成和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谱学
宋代以后的谱牒学发生的变化,正如清人钱大昕所说:“五季之乱,谱牒散失,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 (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郡望》),亦即官府主持修谱之事已不多见,而以一家一族修纂“私家之谱”为主。宋代族谱,以欧阳修、苏洵两家最有影响。苏洵《嘉祐集》载有《谱例》、《苏氏族谱》、《族谱后录》、《大宗谱法》、《苏氏族谱亭记》等篇,论述了谱学的起源、发展与衰落,从理论上提出了族谱的编修方法。欧、苏家谱体例重在图表的创新,都属五世则迁的小宗谱法。每图只谱五世,即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五世以后,格尽另起。格式上,欧体是横行的,每图五栏;苏体是上下直行的,每图列五世。后人多以欧、苏谱例为法式编纂族谱。
宋代的其他一些学者也很重视谱牒。王尧臣《崇文总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都设有谱牒类。郑樵撰《通志》,首著《氏族略》,对谱牒之学颇有创见。他还在《通志·艺文略》中,将史部分为十三类,谱系为其中之一;又把谱系细分为帝系、皇族、总谱、韵谱、郡谱、家谱六种,共著录了一百七十部,二千四百多卷。从而对谱牒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编目,对后世著录谱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宋代,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谱牒体裁——年谱,是按年月专门记载某一个人生平事迹的谱籍。被写的人物即为谱主,他们大多为著名的政治家或学者。流传至今的较早的年谱有吕大防《杜甫年谱》、《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等。年谱的出现,为谱牒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它还具有相当的史学价值。此后,编制年谱之风日盛,尤其以清朝乾嘉时代最为突出。
元代的家谱同宋代一样,仍以敬宗收族为目的。从大量保存于元人文集中的谱序可以窥见当时家谱的一些情况,在体例上变化不大,在内容上虽在生卒、继承、劝诫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伦理和宗法要求,但远不如后世的族谱那样严格讲求宗法和伦理,这同元代族谱与政治的关系密切有关。
到了明代,修立家谱的宗旨已演变为以强调“三纲五常”的伦理为主。欧、苏体例得到突破性的发展,记事范围扩大,而且大量出现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宗支统贯于一谱的宗谱,即统宗世谱。如弘治十四年(1501)编修的《新安黄氏统谱》记载了新安支出的二十五个支派谱系。此外,明代家谱功能的强化还体现在族权的形成。明代较著名的谱学家有方孝孺、吴沈、解缙、李日华、凌迪知等。吴沈于洪武初年任翰林院编修,曾奉旨撰《千家姓》。李日华撰有《姓氏谱纂》七卷,凌迪知撰《历代帝王姓氏统谱》六卷、《姓氏博考》十四卷、《万姓统谱》一百四十卷。
清朝开国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造成社会学术风气大变,谱学在学术发展上的地位受到影响。 曾一度下令删改家谱之僭妄字句,以致官修《四库全书》和清遗老赵尔巽主修《清史稿》,均不在史部下明立谱系一门。尽管如此,民间修谱之风仍很浓厚,这从现存的大量清代谱牒可以得到证明。同时,一些学者对谱学也颇有研究。
为了坚持修谱,一些大姓名族制订了修谱条规。如乾隆甲子年(1174),曲阜孔氏所订修谱条规达三十四条,规定家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修谱时,要开馆,祭祀祖先,颁发格册;严防假冒,如有干名犯义者不得滥入谱牒等等。同时,还颁布了《修谱榜示》、《修谱凡例》等。
清代学者重视史学与谱学的关系,作为谱牒组成部分的“表”,得到很大发展。学者们重视史表的作用,将二十四史中无表者一一补齐,对前人所作之表进行校正、考释。并扩大了表的范围,可表人、表事、表时、表地。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论述史表的作用时认为:“人表者,《春秋》谱历之遗,而类聚名姓之品目也。人表入于史表,则人分类例,而列传不必曲折求备,列传繁文既省,则事之端委易究,而马、班婉约成章之家学可牵而复也”,因此,“欲使文省事明,非复人表不可,而人表实为治经业史之要册”(《文史通义》外篇二《史姓韵篇序》)。由于史家的倡导和实践,史表的作用得以充分施展,从而强化了谱牒学在史学中的功能。史家们还将谱牒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邵晋涵认为:“家修谱牒,能使体例精核,未始不列于著作之林,而世家之谱,更有裨于掌故”(《南汇文钞》卷六,《涞水方氏家谱序》)。章学诚则直接把谱学视为史学的支流,他说:“余惟谱历之学,仿于《周官》,所以奠系属,分经纬。太史公集《尚书》世纪,为《三代世表》,其遗法也。魏晋以还,家谱图牒,与状述传志,相为经纬,盖亦史部支流,用备一家之书而已”(《章氏遗书》卷二十一,《刘忠介公年谱序》)。因此,他在编纂 《史籍考》一书时,将谱牒立为一大部类“谱牒部”,下分专家、总类、年谱、别谱四类。
同时,一些学者还很关注谱学与方志学的关系。如章学诚积极主张地方志书应该记载州县士族大姓及其世系,“谱牒之书,藏之于家,易于散乱,尽入国史,又惧繁多。是则方志之书,考定成篇,可以领诸家之总,而备国史之要删,亦载笔之不可不知所务者也”(《和州志·氏族表》)。又在《湖北通志检存稿·望族表叙》 中总结了地方志书著录谱牒的 “十便”。他主修的《永清县志》、《和州志》和《湖北通志》等,均设有“氏族表”,专门记载州县地方的大姓谱系。这一作法,对其他一些志书的编纂产生了影响。
另一位在谱学研究上较有造诣的学者是朱次琦。他的谱学著述今仅存两篇,即《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序》和《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序例》。他在《序例》中自述了该谱的分目情况:“有世系支派,然后诸谱中讳字有可稽,昭穆有可考,故首立《宗支谱》;氏族、书第、门阀,有自来矣,故《恩荣谱》次之;谱所以明孝爱,作一本之思也,故《祠宇谱》、《坟茔谱》次之; 谱所以守文献,备一家之故也,故 《艺文谱》、《家传谱》次之;其余遗闻逸事,不列于诸谱者,散碎爬罗,亦述家风修世禄者所不废,故以《杂录谱》终之也。”朱氏《序例》是融合前人成法的总结性表述,堪称清人族谱体例较完备的代表。
源出 ;
出自「姬」姓,以字为氏。周宣王有大臣方叔。见《诗经.小雅.采芑》云﹕「方叔止。」「方叔,卿士也。支孙以王父字「方」为氏。又,《风俗演义》云﹕相传为古帝榆罔之子方雷氏之后。
方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56位。
一姓氏源流
方(Fā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世本》等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姓,称为方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2、出自姬姓,为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3、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为神农氏第8代孙帝榆罔子雷之后,以地名为氏。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名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省方氏(疑与上“1”款姓源相同)。
4、出自姬姓,为宋初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之后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5、出自其他小数民族有方姓。如现今的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姬方雷。炎帝神农氏第九代孙。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陕西省陇县)。夏代时,其部落迁至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后子孙有以封邑为氏者,称方姓,他们尊姬方雷为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方姓以河南省为发祥地,后来南方各地出现的方姓有些成为望族,均是河南方姓向南播迁的结果。西汉末年,固始籍汝南尹方 ,为避王莽之乱,迁移到安徽歙县东乡安家,其三孙之长子方赞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严、衢、婺、越,赞之二弟方观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九江、滁阳、莆田,其三弟方弘的子孙则分衍于徽、宣、池、秀、湖、常。隋唐以前,青州(今山东省淄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一带及北方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方姓居民。唐初,有河南方姓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漳州。唐德宗大中年间,都督长史方王叔自安徽歙县回迁河南固始方龙山居住,方王叔有孙名廷滔,其后裔有迁饶、信、江、苏诸郡;另一孙方廷范因仕宦及避乱之原因,徙居莆田剌桐巷,并改其名曰方巷,其六子皆进士及第,后其子孙中有的与阿拉伯人通婚,并信奉伊斯兰教,后从中分出一支于宋元之际为避乱迁至海南岛琼州定居。此际有一支方姓从河南省固始避乱南迁,先达福建省福州,再迁漳州之龙溪。明初,方姓因方孝孺遭受一次空前劫难,燕王诛杀方孝孺,同时灭其十族(九族加上学生),受株连而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被充军者数以万计,有逃至河南省钧州(今禹州)者,后发展成大族。同时,方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清初,有漳州龙溪一支迁入台湾省,不久闽、粤中的方姓人也有入台者,后有飘洋过海落籍异邦者。可见,方姓不仅在中原发展繁衍,而且多次南迁,相当广泛地分布于江南各省,有些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方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河南二省多此姓,二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浙江、辽宁、江苏、福建、云南亦多此姓,上述七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六。
三、历史名人
方 干:新定(今浙江省建德)人,唐代诗人,因缺唇,故在科举中不被录取,于是隐居会稽镜湖,终生不仕。其诗闻名江南,多以流连风物和格调低沉为主题,死后追赐及第,有《玄英先生集》传世。
方 清:唐代农民起义领袖。唐代歙州人(歙州治所在今歙县)。762年,江南发生大规模疫灾,百姓民不聊生,方清率领歙州饥民揭竿而起,凭借山区险要地形同官军对抗,一时应者如云,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了数万人。763年,方清率领农民军进军贵池秋浦的乌石山,与广德一带的陈庄、陈五义军会合,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势,连克周围县邑。765年正月,方清的军队屯扎石埭县,并乘政府军准备不周时,勇猛进击,攻克歙州,擒杀刺史庞浚,一时威振江南。此后,方清在黟县赤山镇修筑城池,自建阊门县。766年(唐代宗永泰二年),唐王朝派大将李光弼进剿,唐军主力部队又得到了豪绅吴仁欢数千民团的帮助,方清虽据险扼守,但寡不敌众,战败牺牲。
方 会:俗姓冷(992-1049),袁州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先作小官,不称职,出家,从楚圆学禅法。后在杨歧山和云盖山弘法,言行常常更加离奇。如上堂说:“举古人一转公案,布施大众。”过一会说:“口只堪吃饭。”又如:“慈明忌辰设斋,众才集,师于真(画像)前以两手捏拳安头上,以坐具画一画,打一圆相,便烧香,退身三步,作女人拜。”可见教法还是临济宗和云门宗的奇警一路。嗣法弟子有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他死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年五十八岁。临济宗两支派之一的杨岐宗由方会禅师创立,杨岐宗是临济的正脉,方会以后,临济一系延绵不绝。
方 腊: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120年率众起义,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起义军攻陷数十县,东南震动。次年夏,被俘后在开封就义。
方 岳:宋代词人。字巨山(1199-1262),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省)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
方 凤:南宋诗人。字韶卿(1241-1322),一字景山,浦江(今属浙江省)人。宋 末任容州文学,入元归隐于仙华山。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 回:宋末元初诗人。字万里(1227-1307),号虚谷,歙县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曾编《瀛奎神髓》。著有《桐江集》等传世。
方 苞:字凤九(1668-1749),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康熙年间进士,1711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伦理;“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著名的《狱中杂记》,记述了在狱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事实,暴露了清代司法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方 薰:字兰坻(1736-1799),一字懒儒,号兰士,又号兰如、兰生等,浙江省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工写生。兰士幼慧敏,自小同父亲周游浙江全境,眼界开阔,又广学博取,得以成就其绘画的大业。与画家奚冈齐名,世称“方奚”。著有《山静居论画》传世。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方回:安徽歙县人,元朝文学家,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以杜甫为一祖)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之说。曾编《瀛奎律髓》,评选唐宋以来的律诗,今存《桐江集》。
方克勤:字愚庵,浙江省宁海人,明时曾任济宁(今属山东省)知府三年,治民施以仁政,户口倍增。因犯“空印案”被诛杀。明代礼部给事方言直,与方克勤为两兄弟,为避免株连,方言直把其宗族一脉迁居赣南于都上方,当地也叫溪上方,溪下王,以纪念自己与方克勤血肉兄弟之间的感情。方孝孺被株连后,浙江宁海方氏余脉皆迁居赣南。孝孺两孙被言直之子营救成功逃至赣南一带。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方克勤之子。浙江宁省海人,明初文学家。幼聪颖,及长从学宋濂,有“小韩子”之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荐授汉中府教授。建文初,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后,改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力主复古改制,创行井田,对建文朝政影响较大。靖难之役中,朝廷诏檄多出其手。曾致书燕世子朱高炽,谋离间燕王父子,以缓燕师,均未成。燕王夺位后,命起草登基诏,坚执不从,被灭十族。但是方孝孺并不绝后,因为当地流传仲愚、仲宪的故事至今。著作甚富,有《孝经诫欲》,《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等。永乐中禁藏其书,犯者至死。后人辑其所遗成《逊志斋集》。
方以智:安徽省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明末曾官至翰林院检讨,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出家为僧,著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等。
方维仪:名仲贤,字维仪,明末清初安徽省桐城人,方以智之姑妈,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育方以智,有《清风阁集》,又编历代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国梁:元末清初名医。方国梁原习儒,因科举失意,遂弃儒习医,自研《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医籍,专事外科实践,名播欲、绩溪、昌化、淳安等地,求医者甚众。其子绪宝、孙以祝、曾孙成春均承其业,以医名世。来孙家万(字德章),继承祖传外科,在洪琴村开设春生堂药店,医名大盛,求诊者络绎不绝,著有《德章祖传外科秘本》。家万子正光,孙德猖、德善,曾孙善滋承其学,善滋年逾古稀,仍在野鸡坞专事外科。野鸡坞外科对发背、腰疽、五肿伤寒、乳疽、疗疮等无名肿毒有特效,药到病除。方氏认为外科疾患皆因"风从上受,湿从下注"而致,须内、外并治。施治除精制祖传各种丸散膏丹外敷,还注重内服。并提出外科疾患并非都由火热之毒而生,除疗疮外,很少用清热解毒药。
方玉润:字友右,又字黝石,自号鸿蒙子。1811年出生于文山州广南县城西街。宝宁(今云南省广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和书法篆刻家。在文化领域有多方面的成就。方玉润自幼喜欢攻读诗书,博学多才,却对科场考试之经学反不着意。他的父亲为此将他锁禁于书房,强令致力于经学,以期科场高中,光宗耀祖。曾官至陇州州判。光绪九年(1883年)凤翔知府李勤伯特委任方玉润先后代理过千阳、麟游县令,尚未到任,就于1883年8月24日病故,终年73岁。
方声洞:福建省福州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赴日留学,并加入同盟会,其兄方声涛和姨、两嫂及妻皆为同盟会会员,后参加广州起义并殉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方志敏:江西省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3年加入中国***,中共六大当选中央委员,1934年率红十军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因叛徒出卖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56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新安郡:秦初置县。晋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后移治安徽省歙县一带。
2、堂号
正学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建文时候,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宣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
此外,还有堂号:“河南堂”、“六桂堂”、“敦本堂”、“观礼堂”、“伦叙堂”、“乘裕堂”、“敦必堂”、“思诚堂”、“绍远堂”、“重庆堂”、“崇考堂”、“义德堂”、“溯源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方姓得姓早,但历史上的名人却不多见,尤其在唐宋以前。
2、方姓多刚烈之士,爱憎分明,舍身取义,宁折不弯。
3、方姓多文人学士,书香门第,满腹经纶,诗书传家蔚然成风。
4、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1915年方方建忠纂修《方氏家谱》,江苏通州(今南通)方家村其字行为:“应克先人志,荣光兆泰和。”另一九二九年方家福续修《方氏家谱》,安徽天长方姓一支字行为:“高伦序定,绍法敦行。”
方姓的起源
本文2023-09-22 06:15: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