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行政区划史,茶陵攸县走在前,清末株洲方建县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湖南株洲行政区划史,茶陵攸县走在前,清末株洲方建县,第1张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株洲市行政区划范围。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秦朝时的今株洲市地区属长沙郡管辖,当时境内并没有县级行政机构。 到了西汉末年,今株洲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长沙国管辖。

茶陵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即今茶陵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因南临茶山得名。此时的县城位于今茶陵县八团乡境内,唐朝时县城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攸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即今攸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因北有攸溪得名。此时的县城位于今攸县阴山港村,后几经废置,五代时县城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容陵县,西汉置,位于今攸县西南境内。东汉末年被废,未延续下来。

上图为公元160年东汉时期。 和西汉时相比,境内多了醴陵县,四县均属长沙郡管辖。

醴陵县,东汉置,即今醴陵市行政建制的起源。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县北有陵,陵上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此时县城便位于今醴陵城区,延续至今。

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 此时今株洲市境内存在上图五县,分属长沙、衡阳、湘东三郡。

建宁县,东吴时置。县城最初位于今株洲市城区,后迁至渌口区淦田镇。唐朝时废,未延续至今。

PS:某百科上的株洲写着“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置建宁县”,笔者直呼内行。湘水划界是215年的事,这时这一带还是刘备的地盘。

湘西县,东吴太平二年(257年)分湘南县置,即今湘潭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以在湘水之西得名。此时县城位于今株洲市西南,隋朝改为衡山县。

上图为公元612年隋朝时期。隋朝灭陈之后,废并了许多小县,于是此时今株洲市境内仅存两县。大体上还是北部属长沙郡(今长沙市前身),南部属衡山郡(今衡阳市前身)。

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之前在隋朝短暂废并的攸县和茶陵县已复置,于是此时今株洲市境内存在四县,分属两州。

另外在公元749年,上图的八年之后。衡山县改名为湘潭县,移治今湘潭境内。

上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今株洲市境内仅存在三县,两县属潭州,一县属衡州。攸县县城此时也已迁至今址。

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茶陵县置茶陵州,属湖广行省管辖。虽然攸县和醴陵县也升为州,但是属天临路管辖,和茶陵州不是一个级别。

因此,茶陵州是今株洲市地区第一个本土的二级行政机构。

酃县,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置,即今炎陵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1994年改名炎陵县。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 今株洲市境内存在三县一州,分属长沙府和衡州府。

元朝时的醴陵州和攸州已降级成县,茶陵州则由直隶州降级成散州,也属长沙府管辖。酃县还是属衡州府管辖。

上图为清朝末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株洲厅,这便是今株洲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

厅是清朝用于新开发地区的一种行政单位,分直隶厅和散厅。直隶厅是省管辖的地级行政单位,散厅则是县级行政单位。株洲厅便是散厅,属长沙府管辖。

上图为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时期。此时今株洲市地区大部属湘江道管辖,今炎陵县地区属衡阳道管辖。

上图为公元1958年建国初期。建国后,因工业和交通的原因,株洲市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地市级行政中心。

1951年,析湘潭县东部地置株洲市(县级),1956年升为省辖市(地级),便是图中株洲市的样子。此时其余地区还是分属湘潭专区和郴县专区。

随着1983年,开始实行市管县体制,将攸县、茶陵县、醴陵县、酃县等地划归株洲市管辖,逐渐成今日行政区划。

纵观株洲市地区行政区划史。茶陵县和攸县的 历史 最为悠久,但并没发展成地市级的行政中心。进入现代以来,株洲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步成了地级市。

最后再说说炎陵县, 历史 上长期属衡阳地区的管辖。直到三十多年前方归株洲市的管辖,其实醴陵、茶陵、攸县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株洲市下属的这些区县,对株洲能有多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笔者有点怀疑,不知对否。

笔者已完结川、粤、桂、闽、赣各地市行政区划史,关注可查阅更多。

醴陵市属于湖南省株洲市。

醴陵市,为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株洲市代管,地处湖南省东部,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交界,东北连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北界湖南省浏阳市,西接渌口区,南邻攸县。醴陵市辖19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57平方千米。2022年末,醴陵市人口总户数为281万户,户籍人口数为1027万人。

醴陵之名早于秦始,东汉置县,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醴陵市。醴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醴陵市拥有渌江书院、宋名臣祠、醴泉古井、状元芳洲、文笔奇峰、云岩寺等名胜古迹。

交通运输情况

醴陵市境内的重要公路干线有沪昆高速、岳汝高速、醴潭高速、106国道、320国道等。2022年,醴陵市完成旅游资源产业路120千米、本级提质改造640千米,安防工程30千米,改造危桥6座,完成干线公路71千米。

醴陵市境内有沪昆铁路横贯东西,醴茶铁路连通南北,西距特等货运编组站株洲北站仅40千米,境内设有醴陵站。2022年末,醴陵市共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168台、营运线路12条,总营运里程达170千米,全年公交客运总量达151105万人次,行政村通客班车率达到100%。

—醴陵市

  听过醴陵和株洲,知道,去过还住那

  醴陵概要

  醴陵市区号:0733

  醴陵市邮编:412200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罗宵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渌水流域,紧邻长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经济区,总面积21572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 万人,东汉初置县,1985年撤县设市,因盛产陶瓷和烟花鞭炮,而享有“瓷城”和“花炮之乡”的美名。

  醴陵,山俊水曲,风物宜人,年平均气温176℃,雨水充沛,光热充足,无霜期达288天。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纪念地先农坛、东富寺、日本佛教的主要流派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源地云岩寺及醴泉映月、财源塔影、状元芳洲、红拂古墓、渌江书院等多处名胜古迹,点缀河山。这片英雄的土地,曾走出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李立三、抗日名将左权及耿飚、宋时轮、蔡升熙、程潜、陈明仁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优秀将军和仁人志士。

  “天下名瓷出醴陵”。早在清末,“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醴陵陶瓷闻名海内外,堪称醴陵一绝,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历经世纪沧桑,醴陵瓷器不仅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兴起的炻瓷,更是风靡全球,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一个拳头。全市已拥有陶瓷生产企业400余家,形成了以日用瓷、电瓷、艺术瓷、特种工业陶瓷为主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逐步发展成为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醴陵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建市以来,全市人民锐意进取Q,艰苦创业,经济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90年,醴陵成为长江流域第一个吨粮县(市)及湖南省首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之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粮食作物朝高产、优质化方向发展,经济作物朝区域、特色化方向迈进,建立了反季节茄子、早熟黄瓜、无籽西瓜、水藕、荸荠等一批特色基地。

  株洲古称建宁,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是江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东界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本省衡阳、郴州2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市现辖天元、芦淞、荷塘、石峰、云龙五区和县级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5县市,以及113个乡镇。株洲正朝着中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继续保持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全国50强的目标奋勇前进。

  中文名称:株洲外文名称:Zhuzhou别名:槠洲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中南下辖地区:天元区等5区1市4县政府驻地: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天台路58号电话区号:0731(+86)邮政区码:412000地理位置:湖南省东部偏北面积:11262平方公里人口:391万人(2010年)方言:湘语

湖南株洲行政区划史,茶陵攸县走在前,清末株洲方建县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株洲市行政区划范围。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秦朝时的今株洲市地区属长沙郡管辖,当时境内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