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翁: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来源及发展
文姓是发源于北方的姓氏,后来兴盛于南方。如今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湖南两省,几乎占了文姓人口的40%。西南地区的贵州、重庆,分别是文姓人口第三、四大省市。从先秦时期开始,文姓人就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西汉汉景帝时期的庐江舒城(今安徽舒城)人文翁出任蜀郡郡守,是文史记载中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文姓人从此在四川留下诸多痕迹。
文姓人出了很多在政治、文化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四状元、五宰相、六大家”(四状元:辽国文充、南宋文天祥、元朝文允中、明朝文震孟;五宰相:北宋文彦博、南宋文天祥、明朝文震孟、南明文安之、清朝文祥;六大家:北宋文同,明朝文徵明、文彭、文伯仁、文嘉、文俶,清朝文廷式)群星闪耀,其中文允中是成都人,文同是盐亭人。另外,宋朝文姓进士有12人,元朝2人(其中四川1人),明朝31人(其中四川5人),清朝64人(其中四川5人)。
先秦时期
一代贤相文种,帮助勾践打败吴国
春秋时,文姓人主要在今河南、山东、湖北一带活动。到战国时,文姓已播迁到江准地区。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得力大臣:范蠡和文种,他们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绩,文种被后代誉为一代贤相。
文种
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为让勾践顺利实施复仇大计,文种向勾践提出“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勾践对文种的这“七术”深以为然。公元前473年,越国打败吴国,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范蠡选择了功成身退,他写了一封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看后,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躲避,称病不朝。
文种的举动让勾践好生怀疑。此时,有人对勾践说,文种恐怕是想造反作乱哦!勾践越想越觉得对,与其如此,留你干什么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剑,文种只得自刎。
文种死后,他的家人离开越国,分散到各地繁衍生息。
秦汉时期蜀郡郡守文翁,成为四川文姓先祖
两汉时期,文姓人向西进入四川,向北进入山西,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今河南、山东、山西成为文姓族人的繁衍望地,河南的文姓人,大多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
这一时期最引人关注的文姓人,是文翁。文翁(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01年),名党,字仲翁,庐江舒邑(今安徽舒城县枫香树乡文家冲)人,又有一种说法是庐陵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据说文翁是文种的后裔,汉景帝末年,文翁被任命为蜀郡郡守,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成都。那时的四川,民风野蛮落后,一向仁爱的文翁对蜀人进行了教化。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用石头修建了一所学宫(石室),在各地招收青年学生。汉武帝时,中央 推广了文翁办官学的经验,下令全国各郡都设立学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文翁办学后,四川文风大盛,“蜀地文风比于齐鲁。”200年后,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的一支后裔取其义,把堂号命名为化蜀堂。如今,安徽舒城和四川部分地区的文姓人,就属于这个堂号。
此外,因文翁“筑石室以居”,“石室”成了文翁的代号,蜀派文氏自称“石室后人”。如今的成都石室中学,其校史就是从2000多年前文翁创办官学算起的。
文翁在任期间,不仅促进了四川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还使文姓在四川繁衍成望族,其后裔分布于四川各地,后来向外迁徙,发展为其他著名支系的文姓人。
西汉末东汉初,四川文姓人出了一个人物文齐,梓潼县人。王莽执政时,益州郡人民不堪重负而起义。王莽派军镇压被打败,又派文齐去征讨。文齐采取怀柔政策,征而不讨、围而不歼,劝说大家放下武器,归顺朝廷。因文齐平定起义有功,王莽任命他为益州太守。
在任期内,文齐组织百姓垦荒造地,修筑灌渠,又练兵养马,修筑边塞。文齐还主持修建今云南滇中地区石林、弥勒、陆良一带的滇东汉长城。
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占据蜀地称帝,隔断了益州郡与内地的联系。接着,公孙述派兵攻占益州郡大部分地区,威胁文齐投降。文齐凭借长城固守据险,坚决不投降。
文齐听说刘秀在河北即位后,派出使者前往河北,向刘秀表达了一片赤心,深得刘秀嘉许。公孙述被杀后,刘秀任命文齐为镇远将军,并封他为成义侯。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安徽文氏,两大家族最为活跃
三国曹魏时期,文姓人非常活跃,尤其在曹魏政权,出现了河南文聘和安徽文钦两大家族,一直延续到晋朝。
在三国时期蜀汉晚期,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的文立,年轻时在蜀国太学进修,师从大儒谯周,专攻《毛诗》《三礼》。益州刺史费祎看中他的才华,任命他为州从事(刺史下属的官吏,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室秘书,主要掌管文书往来,还带有监察官员的职责)。
后来,文立入朝担任尚书郎。费祎当上大将军后,把文立提拔为东曹掾(高级秘书),不久迁任为尚书。晋朝统一全国后,文立出任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别驾从事(职责和州从事差不多)。泰始2年(266年),晋武帝司马炎任命文立为济阴(今山东菏泽)太守。
文立为人谦虚谨慎,很受司马炎的赏识。司马炎册立太子后,把文立调进朝廷,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再后来,文立又出任散骑常侍(皇帝侍从,在宫中当顾问,外出做贴身随行官员),升任卫尉,位列九卿之一。文立去世后,司马炎特别下令,“送葬于蜀”,专门派官员给文立办理丧事,修建坟茔。
《华阳国志》中记载说,文立曾给司马炎上书,希望任用原蜀汉的“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子孙”,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以慰巴蜀民之心”,二是“倾东吴士人之望”,司马炎同意了文立的提议。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大量南迁,文姓人也在这南迁队伍中。这次南迁,奠定了后来南方文姓比北方文姓兴旺的基础。
南朝陈武帝时,文翁后裔、住在成都朝阳门兴庆坊的文球,到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出任教谕(相当于教育局局长)。文球在那里结婚生子,安家立业,形成了著名的江右(古代特指江西)文氏大家族,这是四川文姓向外发展结成的一大成果。文球是文姓人最早迁入江西的人,文姓老家谱都称文球是文姓蜀派的一世祖。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文翁后裔文时,成为江西文氏始祖
唐朝时,文姓已经出现在两广地区,但发展得最好的是江西和安徽的文姓家族。到五代十国时,江西出了个人物叫文时。
文时,字春元,是文球的后裔。在“春”字辈中,以文时(文春元)的名气最大,文姓人奉他为江右始祖(江西始祖)。
文时的籍贯,现在存在争议。文姓家谱中说文时是成都人,文翁的后裔。但他的先祖文球已迁居江西,按说应该是江西人才是。究竟怎么回事,有待相关专家继续研究。
后唐唐庄宗李存勖同光3年(925年),兵部尚书郭宗韬攻打前蜀。郭宗韬暗中在成都招募内应,文时找了2000多人,帮着郭宗韬平定了前蜀。事后论功行赏,文时被任命为帐前指挥使,轻车都尉。
后来,文时奉命镇守江西永和镇。在巡视到吉州永新钱市坑东(今江西永新县莲洲乡钱溪村)时,发现那里山清水秀,很是喜欢,就暂住在在坑东袁通判家中。袁通判发现文时文武全才,人也长得英俊潇洒,性格厚道,把宝贝女儿嫁给了文时。
后晋石敬瑭灭掉后唐后,文时不愿为石敬瑭效力,辞官归隐,带着夫人回到岳父家里,把家安在永新固塘钱市坑东。从那以后,文时家族兴旺发达,繁衍昌盛,至今后裔近200万人,广泛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海南、河南、江苏、浙江、山东乃至港台地区等大半个中国,形成了著名的江右文氏大家族,有“无坑东、不姓文”的说法。
宋元时期北方文氏南迁,文天祥抗元被株连
宋朝时,全国文姓人有18万多人,排在全国姓氏人口的第79位。文姓第一大省是山西,有54万人。这一时期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河南、河北、广西等地,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宋末元初,文姓因文天祥的缘故受到株连,发展缓慢。
宋元时期,文姓人在史籍中留名的至少有60人,最为有名的是北宋前后任将相50年、经历了四朝的文彦博,苏轼表哥、诗书画家、四川盐亭人文同,学者、四川绵阳人文及翁,南宋末年抗元的文天祥,元朝状元文允中等。
文彦博,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的先祖本姓敬,属于敬改文姓。五代后晋时,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为文姓。后晋灭亡后,又改为敬姓。没改多久,宋朝建立,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庙讳,又改为文姓。从那以后,这支敬姓人一直姓文,融入文姓大家庭中。
宋仁宗天圣5年(1027年),22岁的文彦博考中进士,曾任益州知州。庆历7年(1047年),42岁的文彦博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是副宰相。同年,文彦博因平息王则起义有功,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院大学士。
92岁那年,文彦博去世。他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4个皇帝手下为官,几起几落,出将入相50年,被世人称为贤相。清康熙61年(1722年),文彦博与历代功臣40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与文彦博同时期的文姓人中,还有一个善诗、楚词、草书、画,有“四绝”美誉的文同。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
两宋之交,北方文姓人受当时战乱影响,往南迁徙,进一步播迁到南方各地。到南宋末期,文姓人中出了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文时的后裔,追溯渊源,也是文翁的后代。
景定5年(1264年),文天祥到永新固塘祭祖,听说族叔文正道的6个儿子都考中了举人,为文正道的寝堂题写了“六义堂”的匾名。后来,六义堂成了今湖南衡山、江西部分地区文姓人的堂号。此外,文姓后人根据文天祥的封爵和他的一身正气,分别以信国堂、正气堂作为堂号。广东潮汕地区、广西部分地区的文姓,大多以正气堂为堂号。
文天祥有文道生、文佛生、文环生3个儿子,6个女儿。文道生19岁病逝,妻子苏氏带着儿子文伯平逃难,流落到今广东丰顺县。文伯平有6个儿子,其后裔如今有3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
文佛生在崖山一战中战死,未婚无后。年幼的文环生逃到海南,隐姓埋名生活在昌化、东方等地,如今后裔有两万多人。
文天祥的弟弟文天球在南宋灭亡后,为保证文家后代的安全,入元为官,被封为议大夫、上车都尉、秘书卿,死后被追封为雁门郡邑侯,谥号“文惠”。
宋端宗赵昰景炎年间,原籍湖广的文汝舟,带着家人入川到涪州(今重庆涪陵)为官,后在涪州文家坪置办地产定居。元朝至正年间,文汝舟后裔文自隆出任顺庆府(今南充)教授,把家安在蓬溪都尉坝。这支文姓人一直传承至今。
重庆大足境内的石刻很有名气,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宋仁宗赵祯到宋光宗赵惇150多年的石刻中,有很多来自普州(今安岳)的文氏家族工匠。这些文姓工匠是出自什么家族,为什么如此集中,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元朝时,成都人文允中考中状元,后来出任四川儒学提举官(主管儒学教育事务的官员),最后死于兵乱。
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后,四川文姓人口激增
文姓人经过南宋末期以文天祥家族为首的磨难,到明朝时,文姓大约有16万人,比宋朝时还少2万人,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在全国姓氏排名中,也跌落到了第100位。
明朝初年,山西文姓成为大槐树移民中的一部分,迁居到周围各省和安徽等地。经过明朝的休养生息和繁衍,文姓人口逐渐增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兴起后,大量文姓人涌入四川,使得四川文姓人口急剧增加,形成如今四川是全国文姓人口最多的局面。
明洪武4年(1371年),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归顺明朝后,应诏返回湖北应山、孝感等地招募乡人入川,当地文姓人由此大批入川,散居在四川(含今重庆)各地。
原本住在四川的文姓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后,也在四川境内迁徙移动。如成都的文岐,有3个儿子,大儿子文裁迁居到射洪,二儿子文恩住在成都,三儿子文昌迁徙到今剑阁、阆中一带。
明朝文姓最为有名的家族,非江苏文徵明家族莫属。文徵明是文时的后裔,与文天祥同宗。文徵明及其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孙子文肇社,曾孙文从简、玄孙女文叔以及长子文彭的玄孙文点,子孙五代都是画家、篆刻家,货真价实的书画世家。此外,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是著名的政治家,历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清朝平定天下后,鉴于四川因长期遭受战乱,人烟稀少,田地荒芜,遂开始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湖广等地的人民纷纷迁往四川,其中包括大量文姓人。
遂宁一份文氏家谱记载,其先祖文光临原本住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文光临带着一家老小移居到泰和县住了3年。看到战乱蔓延开来,又迁往广西全州暂住。战乱平息后,搬到湖南永州府东安县,看到当地夏丰村燕子塘(今水岭乡下丰村、燕桂村)山青水秀,决定定居下来。
到康熙年间,文光临后裔文永昆等迁移入川,一支住在重庆府合州大河坝(今合川太和镇),一支住在安岳县鱼箭滩,一支住在仁寿县芋头场,文永昆所在支系住在遂宁滥井沟(今遂宁船山区西宁乡兰井村、樟树堰村)。
康熙20年(1681年),住在湖北荆州府监陵县汪家桥的文之兴、文之荣、文之华和文之富4兄弟,举家迁往四川。但是,他们的迁川之路并不顺利。按照规定,他们入川目的地是潼川府(今三台)。到了巴州(今重庆),老三文之华一家和大伙走失散了。
其余3兄弟带着家人沿着嘉陵江岸边继续走,一路翻山越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潼川府,向官府报到。官府主管移民的部门对报到的移民先抽签圈地,然后才准落业。老大文之兴不知道抽到了哪里,老四文之富一家迁到别的省份去了,也不知究竟落业在什么地方。
只有老二文之荣,带着夫人徐氏和5个儿子文桂、文揆、文槐、文松、文彬,抽签中了乐至县蟠龙河王家沟,在那里圈地落业。文之荣为人精干,性格恭俭温良,5个儿子又勤奋肯干,不断购置田地、增添家产,加上繁衍昌盛,后裔分散居住在乐至境内多个地方。文之荣被尊奉为这支文姓的入蜀开山始祖。
1921年,资阳一个名叫文华椿的72岁县参议员,写了一篇“文氏始祖家传述略”碑文,
记录了其入川始祖文李氏带领全家人在迁川过程中的事迹。文李氏是文正章的夫人,文正章先辈世代居住在广西桂林,文正章后来在湖北谋生并成家。康熙37年(1698年),62岁的文正章去世。
康熙43年(1704年),57岁的文李氏带着文永诚、文永试、文永谦、文永论、文永让、文永记6个儿子,从湖北乘船进入四川。他们沿途经过了九江、汉口、武昌、夔门、巫峡等。在千里入川途中,文李氏拄着竹拐杖在前面带路,6个儿子挑着担子跟在后面,一路爬坡上坎,历尽艰辛。
最终,他们落业在潼川府乐至县李逵坝,靠租种当地一个陈姓人的田地为生。文李氏告诫6个儿子说:“万里离乡,创立门户,当整顿精神,独立意志,勤以致富,俭以聚财。”
入川3年后,文李氏去世。文家6兄弟各自立业,谨遵文李氏的教诲,最终在资阳东枕头寺下邵家沟置业两万多亩,成为富甲一乡的望族。如今,资阳邵家沟马鞍山(今资阳回龙乡江诗村)仍有文李氏的坟墓,这支文姓人繁衍发展到了数千人,大多住在回龙乡境内。
在清朝,文姓名人辈出,但以满族文姓人为主,如镶黄旗人、文渊阁大学士文孚,镶红旗人、小说家文康,正红旗人、洋务派首领之一文祥,还有江西萍乡人、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文廷式等。
从乾隆55年(1790年)开始到病逝,从个人履历来看,文孚历任地方、朝廷多个职位,差不多有90个,基本上把该当的官都当了一个遍。当然,他的终极职位是文渊阁大学士、赠太保,绘像紫光阁等。他的侄子叫琦善,没错,就是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那个代表人物。
文康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名将、武英殿大学士勒保的孙子,因勒保谥号为“文襄”,遂改为文姓。文康曾任过徽州(今安徽黄山)知府,后来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文康出身显贵,年轻时家世非常兴盛。但文康晚年家道却中落了,原因是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败家子,把家里的物品都变卖完了。
文康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写成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一部融侠义与言情于一体的小说。
文祥,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道光25年(1845年)考中进士。1860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咸丰出走热河(今河北承德)时,他跟随恭亲王奕欣留在北京与英法议和。第二年,他与奕欣及大学士桂良等联名奏请改变清 的外交、通商制度,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
咸丰病死后,文祥与其他大臣奏请慈禧、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光绪继位后,文祥升为武英殿大学士,专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勤勉正直,为官廉洁,生活仆素,光绪称赞他说:“外交内治,无不尽心筹划,实为股肱心膂之臣。”
文廷式是光绪16年(1890年)的榜眼,志在救世,遇事敢言,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光绪时期帝党的重要人物之一。光绪22年(1896年),由于遭到李鸿章姻亲御史杨崇伊的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文祥受到清廷密电追捕,不得已出走日本。4年后回国,文祥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人交往密切。此后数年,文廷式因为国事而伤心憔悴,寄情文酒,从事著述。
农安八吉垒邵氏是中国辽宁省农安县八吉垒镇邵家村的一个姓氏。具体来说,邵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一位姓邵的先祖来到了今天的农安县八吉垒镇,并在那里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邵氏家族逐渐壮大,并在当地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传统。
据了解,邵氏家族在农安县八吉垒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重要人物和社会精英。在这个家族中,不仅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商人和文化名人,还有许多勇敢的战士和义士,他们为了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邵氏家族还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他们善于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刺绣、木雕、玉雕等,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总之,农安八吉垒邵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农安县八吉垒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瑰宝。
1939年,日寇侵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由镇江暂迁兴化,大批江南富商和名门望族迁居兴化城和大垛、竹泓等地,客观上促进了大垛的经济昌盛。此时,大垛镇已发展成一个商业门类齐全,商铺、商行、手工作坊林立的繁华商贸集镇。
大垛作为一座千年古镇,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不但肇始了繁荣的商业,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
位于镇东(今大垛供销社食堂与办公室之间)的佛教临济宗古刹千佛庵,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至今已有近380年历史。自开山始祖至上世纪40年代中期拆毁时的最后一任住持僧永丰,相传已历12代。据《兴化县续志》记载,民国初年,大垛千佛庵香火极盛,拥有174亩庙产。可惜的是,1942年日寇占领兴化,伪军刘湘图22师86团高杰部将庙宇拆毁。2006年,时逢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大垛镇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与支持下,毁坏60余年的千佛庵得以复建。
在大垛镇东北2公里的管阮村北首,坐落着一处省级文保单位——清代“扬州八怪”领衔人物郑燮(字克柔,号板桥)的墓园(又称“板桥林园”)。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郑板桥曾在管阮庄(即今管阮村)设馆授徒。同时,管阮郑家大场是郑氏家族祖茔所在地。因此,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郑板桥在兴化大南门城内郑家花园巷“拥绿园”病逝后,即归葬于此。墓前原有祭祀用的石供桌、石香炉、石烛台等,惜乎毁于十年浩劫。1986年,由兴化县文化局、大垛镇政府和郑板桥纪念馆牵头,对郑板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保护。1989年,江苏省文化厅和大垛镇政府以及管阮村对墓园进行了恢复原地形地貌工作,还历史以本来面目。1993年,为配合首届“郑板桥艺术节”的隆重召开,兴化市委、市政府和大垛镇政府以及市文化局等,对郑板桥墓进行整修和绿化。在板桥墓前,竖立了由著名作家周而复先生题写的“郑板桥之墓”巨大墓碑。与此同时,建成墓园围墙、大门和村头四柱三门(中间两柱为半悬空垂花状)琉璃瓦歇山顶仿古牌坊1座。整修和绿化后,整个墓园掩映在苍松翠柏和茫茫竹海之中。2003年,市政府和文化局以及大垛镇政府在前中国再保险(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戴凤举先生(大垛吴岔村人)赞助下,于墓园东侧建成一处“郑板桥艺术陈列室”的仿古建筑群(计20间)。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两进两厢、三庭院、两甬道构成,前后左右皆以回廊连接。西厢回廊有两门可通墓园。这样,墓园与陈列室浑然一体,形成了林园的格局。
大垛镇南娄庄村的清代佛寺建筑“三官堂”则是常州天宁寺住持、常州佛教协会会长松纯法师的披剃之所。庙宇虽然不大,但意义非凡。在大垛这方热土上产生了松纯法师、静海法师等大德高僧,为江苏、全国乃至世界佛教事业作出贡献,实属人杰地灵的一大盛事。
值得一提的是,镇北陈卞村有两处文化遗址,彰显了大垛这座古镇的历史辉煌。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政权灭亡,兴化著名诗人、书法家王贵一(字象山,明代宰相吴甡的妻弟)抛弃功名,在陈卞构筑“檀园”隐居并著书立说。王贵一的两个儿子——诗人兼书画家王仲儒、王熹儒均长期居住于此,引来众多国内学者、诗书画家前来雅集。王贵一之孙诗书画家王国栋与郑板桥共同师从著名诗人陆种园,曾因“文字狱”被牵连。四牌楼上悬有一块“诗画名家”匾额,在所旌表的12人中就有王国栋的名字。
另外,陈卞还有一座曾任清代广东布政使(主管一省财赋)诗人徐炟(字符禺)的墓园。现存一块长15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的白矾石墓志铭告诉我们,徐炟生前为官清正廉明,政绩颇佳,是一位难得的清官。为此,四牌楼上悬有旌表他的“名贤鼎望”匾额。
历史上的大垛还出过一位被誉为“才女”的邵太后。据《明史·后妃传》、《明史·诸王世表》、《重修兴化县志》及《安乐堂邵氏家谱》、《彤史拾遗》、《西湖志》等记载,元代,原籍河南洛阳的理学家邵雍(字尧夫,别号安乐先生,谥号康节)后裔邵辛四携家南迁兴化。一支移居大垛大陶村,耕种邵家圩(即邵家舍,今崇禄村)土地,后家道中落。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邵氏族人邵仁(又名林,字官堂,后因女赠昌化伯、杭州指挥)生一“知书有容德”的女儿邵氏。其后,先举家迁徙浙江昌化,后定居杭州城。不久,女儿被选入皇宫,成为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的妃子。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封为宸妃,不久晋封贵妃。邵氏与朱见深生朱祐杬(后尊为兴献帝)、朱祐棆(岐王)、朱祐枟(雍王)3个儿子。兴献帝建藩湖北安陆。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兴献帝之子、邵氏之孙朱厚熜从湖北安陆入京,承继明武宗朱厚照之位,史称嘉靖皇帝。由此,邵氏被晋为寿安皇太后。明嘉靖七年(1528年),邵氏去世,嘉靖皇帝尊其为太皇太后。邵太后“贤而仁慈”,精于诗文,传有《红药诗》等若干诗篇,乃是一代才女,“实兴邑女士杰出者”。
由于大垛邵氏家族产生邵太后,故族人成为显赫的皇亲国戚。邵太后胞弟邵喜被封为昌化伯,侄儿及侄孙均有荫封。
邵太后的先祖邵斌,则是兴化历史上的一位清官。他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任永宁县(今江西宁岗)知县。三年后离任,百姓以清水替他饯别,赞扬他为官清廉如水。四牌楼上悬有旌表邵斌的“恩荣三锡”匾额。
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大垛精英代不乏人,仅四牌楼47块匾额中,旌表大垛人及与大垛关系密切者就有4块,即“名贤鼎望”、“诗画名家”、“恩荣三锡”以及“才步七子”(旌表郑板桥)。
此外,清末民初,大垛又产生了书法家王宇、刘瑾、名医何之华、何波泉等众多人物。
邵家村是个东浦镇下属的一个中型村,位于绍齐公路西侧,紧邻柯东镜水路,是东浦工贸园区金昌工业区块中心,耶溪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解放前邵家村隶属梅袁乡,柯桥里,石潭乡,锡麟乡。1950年属石潭乡。1956年属双爱乡,1958年属东浦公社袁川管理区,1961年为东浦公社邵家大队。1966年易名东风大队。1980年复名邵家大队,1983年为邵家村。村域面积约06平方公里,全村户藉户数320户,户藉人口743人,外来流动人口2000人,外出人口56人,有4个自然村,(俞家_、西湖_、阮家岸、邵家_)辖3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村民代表40人,党员50人。现有耕地90亩,水域面积120亩。村级固定资产700万元。村两委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团支部、民兵、治安、调解、计生、卫生、便民服务中心,村内有10多家企业单位,2015年村级收入达到280万元,村委住所西湖_。近年来村两委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有效实现美丽乡村和优化配置,有文化活动中心:设蓝球场、乒乓球桌、健身路径、棋牌室、阅栏室、多功能电脑室、电视室等。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今年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宗旨: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让老年人感到快乐、安康,让子女们感到放心、满意。村内公共厕所全部改建标准化水冲式,垃圾房、垃圾桶分布每个村落。道路硬化至每个角落,为打造一个美丽的乡村,拥抱自然,净化环境,绿化覆盖率达到10_以上,绿化随处可见,风景秀丽。创建“平安村”维护社会稳定,村里拥有义务-一支,消防设施齐全。夜间村内路灯通明,监控设施覆盖全村,为村庄平安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邵家村历史悠久,水域资源丰富,有祖先留下宝贵的乾龙年间的兴隆桥、财神堂庙宙、原有龙栖息地邵家_、汇龙桥、_望无边的鲤鱼江。原有土地424亩,于2000年3月起已征用土地334亩,村民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原以种粮、扒螺蛳为生现转为工业经商为主,涌现出大量的经商者、企业家,村庄生机勃勃,繁荣富强。
邵家村附近有鲁迅故里风景区、会稽山大禹陵、会稽山、绍兴东湖、绍兴周恩来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绍兴麻鸭、清炖越鸡、柯桥豆腐干、孟大茂香糕、绍兴母子酱油等特产。
三门姓氏,聚族而居的计有90姓,据现有宗谱记载与口碑资料,其中以马氏为最古,自秦时迁入,迄今已2200余年;其后梅、曹诸族,于晋代迁入本境。三门氏族的发展至南宋而大体稳定。从北方南迁的汉人,来到富饶的三门湾畔后开辟家园,种田捕鱼,蕃衍生息。
丁 丁氏世居福建长溪县,避乱散居浙南各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丁祚自天台螺溪迁入亭旁狮岭。朱溪丁氏,始祖丁文龙,祖籍温岭,亦于北宋时,迁入珠岙墙里。明初,福建丁氏迁入小横渡丁家园,分迁罗岙中南岙,嘉靖时(1522~1566)再迁西洞(今西渡)。
马 马氏始祖马生鸾,秦时徙居章安,转迁璜山(今邵家乡马村),清代分迁六敖马村。澧浦乡塘后村围山马氏,始祖马诚,世居奉川,金人侵宋,家遭兵燹,迁居台州大固山,嘉定(1208~1224)初迁入。
王 葛岙王氏,祖籍新昌长潭,始祖王仲明,于元时携二子从宁海东洲(东岙)迁入。长子周臣入赘葛坡(岙)陈氏;次子召臣分迁小蒲溪头王。葛岙分迁下南山、岙里、大冲、涛头、丹城。仲明兄仲宏,其子彩臣、鼎臣,于明初同迁桥外王。东洲王仲跃迁宁海县城东门塘心,三世孙王德勤迁亭旁湃头;另有一支迁淡竹岙。金溪(亭旁铁场村)王氏始祖王大奇,宋绍圣间自祖籍新昌退隐金溪,后分迁狮岭。马娄乡岩坑王氏始祖王仁敬,明洪武二年(1369)由宁海迁入。亭旁车溪王氏始祖王继勋,宋初自福建迁入,元时村毁,分迁上模、山头王。三岩乡鉴塘王氏始祖王之望与其弟之彦,靖康之乱自祖籍襄阳迁入。澧浦埠头王氏始祖王勤,唐乾符间(874~879)自福建莆田迁入,后分迁路上、沈家王、沿江。白溪王氏,始祖王咸,祖籍晋江,宋理宗时(1225~1264)弃官隐白溪。山场乡林家岙王氏,祖籍临海,万历年间(1573~1620)迁入。头岙王氏,其先世王邂,避五代之乱,自越隐居珠岙,后七世孙入赘头岙许氏,遂为头岙王氏始祖,亦称许王氏。
尤 小坑坑下尤氏,祖籍南田,转迁长亭。裔孙尤一兴,于明中叶迁入小坑。
车 山场乡车氏,始祖车桂,祖籍宁波定海,清康熙间(1662~1722)迁山场。
方 澧川方氏,始祖方灵,祖籍福建马前山溪河村,唐乾符六年(879)迁入渔溪。十世孙方超三迁路下方,元八迁赤坎。铁场方氏,祖籍山东济南铁场村,始祖南宋初迁入。山场方氏,始祖方宣,唐代自桐庐迁入。明永乐(1403~1424)初,受方孝孺案牵连,分迁官塘、埠头、南山、长沙、岙底、度嫂臼(今姑嫂臼)。
毛 花桥镇毛氏,源出光州史县,陈至德(583~586)时,护军节度使毛安武谪为章安主簿,为台州始祖。后毛旺迁南澍,毛守常自南澍转迁入花桥下洋。
尹 关头乡尹氏,始祖尹从时,祖籍临海,于明弘治间(1488—1505)迁居白鹊湾(今白湾)。
石 亭旁絮岭(今狮岭)石氏,始祖石梦汉,祖籍新昌,于明初迁入。
卢 卢氏始祖拜迪,宋建炎间(1127—1130)迁台州金山脚,后迁模坡寿星岩下陌更村。分迁石滩、芹溪、桃山、石门坑、叶家、上卢。
叶 叶氏始祖叶日安,一名仲浚,祖籍睦州寿昌,唐大中年间(847—859)避乱客寓台州,遣子进希迁杨顺。五代时,叶氏星散四乡,分迁亭旁叶家庄、珠岙、上叶、殿后、下叶(湘山)、曼岙、板樟山。宋初,叶家庄人叶九鼎,隐居后洋大岙紫金岩,后分迁西郭、下店、睦岙叶。南宋文学家叶梦得,其五子叶橹一避世徙石林屿山,其后裔再二、再三,于元大德间迁居塘岸头、前店两地。塘岸头裔孙叶珍,于明嘉靖间(1522—1566)分迁葫芦岙。
包 亭旁包氏,始祖包宗,元初自临海迁入。后分迁狮岭、上高、六敖上街、上段、里洪、坑洪、横山。
邢 沿赤乡邢氏,祖籍嵊县,宋乾道间,邢氏兄弟二人迁入从岙,复迁邢家堂、钳口,后迁沿江。
毕 毕氏祖籍河南,迁台州更楼。传至毕忠臣,生三子,长子毕良辅迁海头,次子毕良佐迁西毕,三子毕良猷迁泗淋山下。
吕 泗淋乡长浦庄吕氏,原籍山东济南,始祖吕必强,从台州临海东郊胡山下迁入。
朱 朱氏始祖朱志唤。明初由临海迁珠岙下桃山,二世迁岗后(今下路朱旁),三世迁关头乡八岭村、下路朱。
任 亭旁任氏,始祖任景庭,祖籍新昌,元皇庆二年(1313)迁头岙,延佑三年(1316)迁岙楼,转迁任家。后分迁石头岙、中口、山上任。北宋中叶,任观润自新昌迁横渡镇许家山。
江 六敖乡江氏,清代迁入。
刘 刘氏祖籍福建长溪,五代后唐时,刘宗政避乱迁台州,先居大横渡,明初迁东郭。刘永操分迁中门,中门又分迁坎下金。
汤 六敖狮子山汤氏,清乾隆(1736—1795)初,汤廷甫与其弟廷祥、廷福自天台带横迁入。
许 许氏祖籍天台水南,宋初许万永迁山场岭头,后改迁木遮坑。明代许启武迁葛岙许家塘。
祁 葛岙祁家村,祖籍福建,明代迁入。
孙 始祖孙伯仁,唐时入赘窦岙窦光龙家,子孙蕃衍。明代倭寇扰境,孙氏转迁孙家,分居隔坑。
杨 亭旁杨氏,始祖杨宁,祖籍宁海黄坛,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族叔杨镇龙起义抗元失败,避难迁入。后分迁善岙杨、王村、梅坑杨、善见、山后芦、山上杨、叶家山、半岭等地。宁海杨氏又迁溪头、坎头、卢家塘、南林、长林、葫芦田。又杨昭卿居珠岙。
苏 花桥镇苏氏,聚族于上苏自然村。
李 马娄横山李氏,始祖李可义,唐末从临海大汾迁横山。宋宣和二年(1120)分迁下峙花园;绍兴二年(1132)分迁吴都里岙,花桥李氏,祖籍山西并州,始祖李德,唐乾宁二年(895),随叔李泳迁入,后分迁快岙、珠岙、渔溪、芝岙。石岩李氏,始祖李达中,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自南田樊岙迁入。下洋李氏,始祖李安瓘,自宁海连槎渡迁入。
严 头岙乡东严、西严两村严氏,始祖均由宁海县松檀迁入,后分迁吴都乡上严。
吴 鹤吴、吴岙吴氏,祖籍会稽,唐乾宁间(894—898),吴云卿迁吴岙,吴云西迁鹤吴(今下吴)。岙口吴氏始祖吴兆,祖籍福建,唐乾封元年(666)由台州迁入。山场滩头吴氏,始祖吴仲林,明末由郎溪迁入。
何 小横渡何氏,始祖何承创,五代后晋时,自处州迁入。其后分迁东郭、前潭、何家等处。其裔何正端于元大德间(1297—1307),迁居桐岩。
汪 珠岙香山村汪氏,祖籍临海西溪。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汪思义兄弟四人同时迁入。
沈 坝头乡路四坑村沈氏,清末自临海东塍镇格溪沈迁入,澧浦乡西里村,有沈氏聚居。
陈 浮门陈氏,始祖蒙吉,南朝陈国王族,隋灭陈,携眷浮海至浮门。传至陈心潜,唐末避乱,转迁珠岙祥里,入赘丁氏,后分迁西陈、珠岙、柿树湾、南溪乡下弯等村。园里、后林、岭脚陈、林家洋、五支岙、横渡镇岭根陈、澧浦、蜍下、渔西、沿赤陈氏,祖籍福建,唐末避乱迁入。山场乡西岑陈氏,始祖陈咸宁,宋时镇抚台州,遂迁入,后分迁长山、南岙。东屏陈氏,始祖陈拱辰,祖籍东阳,元乱时迁入。枫坑陈氏,始祖陈维扬、陈从隆,明洪武时(1368—1398)自南田迁入。健跳陈氏始祖陈廷芳、陈廷桂,祖籍温州,明弘治间(1488—1505)迁入。
邵 亭旁邵家乡邵氏,始祖邵克瑚,祖籍余姚。明代迁邵家,分迁山根邵、隔水邵、缸窑、岩头。清康熙时,邵贤弘分迁健康塘。
张 横渡石仓岙张氏,始祖张文高,自临海小街头迁入,后分迁后辽、沙木岙、小渔溪。睦溪张氏,始祖张俊德,祖籍黄岩,元代为参军,驻兵健跳,入赘睦溪,后分迁赤礁。珠岙张家(即里张、外张),始祖从天台宁头迁入。
林 林氏源出福建莆田。唐末林承宏自福建移家横渡溪边,迁居溪南;其弟林彦章居小渔溪。泗淋始祖林永吉,五代时迁自临海。澧浦始祖林光仪,浮江人,北宋开宝八年(975)迁入。关头始祖林必博,宋咸淳间(1265—1274)自温州半山迁入。邬林田(今南溪乡葫芦田)始祖林维贤,明洪武间(1368—1398),由南田林门迁入,转徙王歧庄、鸟田等处。尖坑山、小蒲、铁强等村林氏,明时由象山矶明迁入。石马林横山头林氏,始祖林思英,从宁海迁入。
罗 桥头罗氏,北宋朝散大夫罗适后裔,世居海游马家山。后迁桥头再分迁岩下罗、上道头、下道头。
金 鉴山金氏,始祖金奉先,北宋初退隐温州,转迁三门金鉴、里金。原姓刘,避钱锣嫌名,改今姓。
周 沙柳周氏,始祖周希星,唐天复三年(903),避兵从台州迁沙栋,其后又分迁大周、小坑、沙柳、后周、路上周、路下周、后山周、大家园、前王、后驾甽头、上横、金板山。
郑 双楼郑氏,祖籍河南,系广文博士郑虔之后。虔由著作郎贬台州司户参军,其后裔郑笃,建炎间由台州迁入双楼,后分迁高枧、石马、下洋、黄罗、樟树下、梅坑、珠萃屏、山场乡滩头。
单 渔西里宅村有单姓居民。
项 三角塘项氏,祖籍临海县,清末迁入。
柯 山场柯氏,祖籍福建莆田,始祖柯仁权,避王审知之乱,率家航海至浙江,其第六子柯茂蟾迁入山场村。茂蟾二子:柯瑞、柯岗。柯瑞分居吴都。
胡 山场乡洪佳峙胡氏,始祖胡天期,祖籍陕西临潼,避唐乱迁入。梅坑胡氏祖籍青州,始祖胡峆宋高宗时自会稽退隐梅坑。
柳 柳氏始祖柳宗晓,宋高宗南渡时,兄弟三人护驾来台州,迁入横渡。
郦 横渡郦氏始祖郦千三,祖籍狼川,明洪熙元年(1425)迁入。
赵 前王赵氏,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燕王后裔。宋末,赵彪避金乱住宁海,其子兆朋,挈家迁居前王。
俞 悬渚俞氏,元代,俞仲广、仲庄、仲庸三人从新昌分迁里俞、外俞,后分迁新场。娄坑俞氏,祖籍嘉禾(今湖南嘉禾县)。
施 花桥镇有上施村,施氏聚居于此,祖籍黄岩。
闻 亭旁上任庵闻氏,祖籍天台,清康熙间(1662—1722)避祸迁入。
洪 彭赖乡谷岙,祖籍杭州,始祖洪明谏于明代自临海迁入。
祝 彭赖乡祝家祝氏,自宁海迁入。
姜 姜氏始祖姜文渊,自余姚迁宁海后洋,再迁居澧浦,其后姜元明分迁流水岩、寺前。
娄 桥头乡松树坑娄姓,清末由临海开石迁入。
姚 葛岙乡姚家姚氏,始祖姚安国,元至正间(1341—1368)从宁波慈溪迁入。
贺 渔西乡贺家村多姓贺,其祖先由前山迁入。
顾 岭口顾氏,始祖顾世谦,祖籍南田,明洪武二十年(1387)避乱迁入。
钱 邵家乡钱氏,祖籍杭州临安。
倪 葛岙乡倪氏,始祖倪稠,三子卓、廉、普,宋末拒不降元,从温州航海迁入,卓居晏站,廉居南停,普居南岙(即葛岙乡姚家村南岙)。
徐 湖头徐,始祖徐福存,祖籍衢州,明隆庆间(1567—1572)避乱迁入,后分迁潺岙、岙王。
奚 小坑奚氏,始祖奚士忠,宋淳佑间(1241—1252)白天台灵溪迁小坑云岩山下,后分迁下岙、岱后、坑下、坑上及坟头(今文明村)。
郭 小雄、泗淋两乡,有郭姓聚居。
高 健康塘高氏,始祖高依昌,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从临海康谷迁入。
唐 唐氏始祖唐朝范,元末自奉化迁入亭旁丹丘。后唐兴朝迁小横渡。
梅 亭旁梅氏,祖籍桐庐,始祖梅盛,隐居宁和里中门。后分迁枧头、小林山、板沸、西山、南溪、上梅、下梅、项家山、上任梅,有“梅氏十三村”之称。
黄 黄氏始祖黄懋,官工部尚书,宋孝宗时弃官不仕,自余姚迁台州柔川,其子分迁蒲峰、芙蓉。明正统(1436—1449)间,黄大贤自芙蓉转迁小坑上黄。
曹 花桥镇曹氏,祖籍河南开封,晋代迁浙江临海石塘,后转迁城门(今花桥)。
龚 龚氏祖居剡县畈田,明永乐十六年(1418),龚时温与其从弟时俭自临海县康谷寺迁于南溪。万历间(1573—1620)龚胡卿迁龚家。
章 海游章氏,祖籍福建浦城,始祖章玫,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任宁海镇守,遂居海游墙里,后移居今海游。
麻 娄坑麻氏,祖籍山东上谷,唐代麻国祥任江东节度使,唐末弃官隐居天台东山,分迁珠岙。五代时,麻尚德自珠岙迁居娄坑,绝后。明天顺至成化间(1457—1487),麻守唯自东山重迁娄坑。
韩 珠岙韩家,始祖韩永衍,南宋淳熙间(1174—1189)自宁海韩岙迁入。韩应址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迁南溪韩家。
彭 亭旁彭家,始祖彭世悦,祖籍台州,元末避乱迁入。
董 山场乡上董村董姓,自临海石窦村迁入。
蒋 蒋氏世居海游。后因水患,子孙分迁亭旁上蒋、善岙蒋。
程 渔西乡里宅程氏,始祖程神保,祖籍福建,唐乾符间(874—879)避乱迁入。
傅 沿江傅氏,祖籍福建泉州,明洪武间(1368—1398)始祖到台州开药店,亏本改作郎中,行医到大域,入赘韩氏,遂迁入。
舒 花桥镇舒歧村舒氏,祖籍温岭。
温 花桥镇温氏裔出北昌,东晋时避乱迁入温家洋。
谢 宋末,谢在和自临海下渡迁居上叶东家桥(谢家);子谢听孙迁下谢。山场乡谢氏,祖籍临海芝溪。明末,谢爵自岙底迁岩头谢,谢岩自岙底迁后岭。
楼 岙楼始祖楼懋升,祖籍诸暨,隋仁寿间(601—604)择居娄坑,后转迁岙楼,又分迁前楼。
赖 亭旁赖氏始祖赖任,祖籍福建长汀,仕唐为监军节度使,唐末避乱隐居鳌岗。后分迁庵下、王家山、潺岙、赖家。
雷 涛头雷氏,系畲族,祖籍龙泉,始祖雷声文于清代避仇迁入。
鲍 亭旁上鲍,始祖鲍公初,字世德,祖籍婺州。唐宣宗戊辰进士,官成谷大夫转鸿胪卿,因上书被谪司户。乾宁间居天台,后携子鲍可忠迁入。分迁葛岙鲍家。
蔡 武曲上、下洋始祖蔡远溪,祖籍福建。随父先居临海鸟枚阮,于唐宪宗时迁入。
管 沿赤管氏,于南宋建炎间(1127—1130),自福建莆田槐花树下八角井航海迁居沿赤乡下蟠村。清康熙间(1662—1722)分迁东郭洋溪。
翟 始祖翟俊民于元至治元年(1321)自台州迁梅岙。
缪 深土洋缪氏,祖籍黄岩宏洋,始祖缪元卿,宋景定年间(1260—1264)迁入。
黎 马湖黎氏,始祖黎汝怛,东汉时避乱航海至三门青峙,居五年迁正屿,转迁石所(今外黎)。传至五代周时,黎彦保迁居马湖。后分迁后港黎、路上黎。
颜 小雄金加岙颜氏始祖颜礼奉,祖籍黄岩,避海寇扰攘,清末迁入。亭旁区寺前颜、上颜、亦有颜姓聚居。
潘 岩下潘始祖潘舜明,宋淳熙八年(1181)自临海县下沙村迁入。后分迁大湾、寺前岩。花桥镇上潘始祖潘思孟,祖籍荥阳,初居台州临海县,宋徽宗擢为中书,挂冠不仕,隐居上潘村。娄阳潘氏,始祖潘坚,后唐同光元年(923)由新昌徐岙迁临海,越三年转迁娄阳(今娄坑铺里)。
戴 戴氏
西汉文翁: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来源及发展
本文2023-10-28 14:32: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