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孔子后人中爵位最高的人,孔有德拜谒孔庙却为何被拒之门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身为孔子后人中爵位最高的人,孔有德拜谒孔庙却为何被拒之门外?,第1张

没必要为孔家脸上贴金,这虽然是古往今来第一家,但孔家在改朝换代时的节操却实在不敢恭维。

比较久远的时候就不多说了,孔家的地位空前提升应该是在北宋至和二年封衍圣公时,从那之后,山东曲阜(孔家祖庭所在)先后多次被异族占据、统治,但孔家的表现如何呢?

首当其冲的是金国南侵,当时正牌的衍圣公(所谓的孔子后裔中的长房长支)携祖宗牌位南迁至浙江衢州,当时的金国统治者索性就立了留守曲阜的衍圣公近亲接了衍圣公的爵位,就此孔氏宗亲就分了南宗和北宗,而这北宗,从金到蒙元,也没见有什么帝御外辱的表现,反而衍圣公做的好好的,一度甚至出现过南宋、金、元各有一个衍圣公的滑稽局面……到了元朝灭宋,忽必烈当时把孔氏南宗和北宗叫到一起,说你们这样南北分家不是那么回事,合在一起吧,要么南宗迁回曲阜?最终才算是又回了曲阜,至于当时在蒙元的铁蹄*威之下,孔家做了多少违心之举,固然是为了生存,但这个节操,实在是碎了一地……

再后来就是清军入关。当时天下大势变幻不定,曲阜孔家衍圣公的表现简直就是“变色龙”,那是打定了主意不给朱家陪葬,李自成闯军还没进山东,孔府就已经率先改旗易帜:供奉上了大顺国皇帝的龙位,并献马献银……

只可惜,这大顺的衍圣公座位还没坐热,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又换了江山。这次衍圣公的表现也着实拙劣了一点,满清的“剃头令”那是满满的对华夏文明、汉人气节的侮辱,但最先响应的,却是被视为华夏儒家文化发源地的衍圣公府……而同时,江南因为不愿剔头而人头落地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再往后,孔家就彻底上了满清这条船,以至于共和之后,张勋开倒车复辟时,衍圣公又一次不甘寂寞地跳出来,以为臂助……

所以,真要说曲阜孔府会因为孔有德是汉奸而大门紧闭,这个实在有点不合逻辑,最多也就是孔有德确实算不上能入孔氏班辈的宗亲,婉拒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之中的孔祥熙,不折不扣的山西人,就因为班辈“祥”,能跟曲阜孔氏挨得上,生生被抬进了孔氏宗谱,成了正儿八经的圣人后裔……当然后来蔡元培试图废除衍圣公爵位、消减孔氏经济时,当时的财长孔祥熙居中斡旋,也算是出力不少。

扯了这么多,想说啥呢……孔子他老人家是很伟大,但他的那些子孙后代却未必子孝孙贤,也不过是根普通人一样的普通人而已……

所谓的节操、气节,在生存危机面前,屁都不是……

有一天,一个清朝的王爷,回京途中路过孔府,自称为孔子后裔,想要去拜谒孔庙、孔林。本来他刚被封王,感觉风光无限,自信心爆棚,谁知当他真的去拜谒孔庙的时候,不仅被扫地出门,而且还被大骂一顿,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清朝王爷的奇葩事。

今天的主角就是 孔有德,明末清初的将领,本是辽东毛文龙的部下,在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后,他就带着红衣大炮投靠了后金,后来更是随着清军南下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后来被顺治皇帝封为定南王,风光无限,但他拜谒孔庙的时候,不仅被拒之门外,而且被大骂一顿,这是为何呢?只能说孔有德太不要脸了,自取其辱。

孔有德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就是自取其辱。孔有德,辽东人,原籍山东,名中“有德”,却无德,一是为了荣华富贵,背明投金,卖主求荣,成为满清的爪牙,屠杀我汉族的百姓;二是《孔子世家谱》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却 冒称为孔子后裔,臭不要脸。

孔子或者儒家讲究“忠君爱国”,像孔有德这样的败类,却冒称孔子后裔,还要拜谒孔子,就是对孔子的圣名的辱没。孔子作为先圣,天下读书人心中的神明,孔氏后人岂能让孔有德这个老鼠坏了孔子的名声,因此不仅将其拒之门外,还大骂他冒称孔子后裔。

总之,就是孔有德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当了定南王,感觉自己有牛逼了,准备去找孔子攀攀亲,提高自己的身价,顺便再装装逼,最后人家孔家根本就不稀罕他,还被狠狠地打了脸,纯粹就是找虐。各位,你们说呢?

孔有德不被曲阜孔家所接纳,唯一原因,是他虽姓孔(也可能冒姓孔),但没有"入谱“,并非孔子的后裔。就是在曲阜,姓孔的也有内孔、外孔,真孔、伪孔之分。外孔、伪孔基本都是孔家的佃户、下人、佣人、奴仆的后代改姓而来,不能使用孔家的排辈(排行),不入孔家族谱,就是一般上门女婿的子女,也是不能入谱的,只有同族过继的,才能入谱,因他也是孔家的男系后代。

因为曲阜孔家的后世子孙起名字都是有统一的字辈(也叫做字派)而孔有德的“有”字不在其列所以孔有德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明末清初的孔氏字辈六十四代以上只到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六十五代以下行辈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字刚刚确定, “希”字可以上溯到 元末明初的五十五代,之前并无统一字辈,而50几代后裔完全可能产生若干辈的年龄差别,用字辈来判别孔有德是不是孔子后裔并不可靠也并不能成立——当然,这个逻辑并不能反过来,也就是并不是说有证据证明孔有德是孔子后裔。

再看衍圣公的政治立场,64代衍圣公孔胤植 (后因避清世宗胤禛之讳,在 历史 记录中改名衍植) 在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所谓“定鼎燕京”)的第二天即上表表示归顺,此表名《初进表文》,内容如下:

当然,硬要为衍圣公辩解,上述也可以说只是官样文章,只能证明衍圣公和曲阜孔氏在暴力机器面前低头,如果径直认定衍圣公及其家族死心塌地打算“为王前驱”也许过苛了, 但是,这至少可以反过来成为一个坚实的佐证:

如果孔有德真的去拜谒孔庙,假使他走公对公的路径(之所以加这么一个条件,原因后叙),衍圣公府和孔氏族人,是不会或者不敢将其拒之门外的。

再看孔有德是不是曾经拜谒孔庙?

孔有德拜谒孔庙的说法,见于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的记载:

就是说孔有德经过曲阜的时候, 不但想拜谒孔庙也想拜谒孔林,而曲阜孔氏全家(阖门此处有歧义,也可以指关闭门户)都不接纳他,还大声责骂其冒充孔子后裔。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也是抗清志士,《皇明四朝成仁录》是他不顾清廷的禁令,撰写的歌颂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也包括对抗李自成等义军的明朝官民)的书籍,此书中称明朝为“吾朝”,避明朝皇帝“校”、“检”、“常”等讳,其政治立场非常鲜明。

上述所引文字出自《皇明四朝成仁录》 卷四《西宁死事传》,屈大均是在歌颂孔子后裔为国捐躯之后写的这段文字,用孔子后代坚守春秋之义(主要是指贬斥乱臣贼子)来羞臊假冒圣裔的孔有德。

但仅从史料角度,这是一个孤证,身处广东、国变时只有15岁的屈大均得知此事大概率出于传闻,并不确凿。

除此之外,并没有重要的史料提及此事,因此,孔有德是否真的试图拜谒孔庙孔林还是一个疑问。

相对而言站在清朝方面立场的《吴耿尚孔四王合传》是这么介绍孔有德的:

前面之所以说假使他走公对公的路径,衍圣公府和孔氏族人,是不会或者不敢将其拒之门外的, 指的就是在清朝官方为其孔子后裔身份背书而以旨意或其他方式帮助孔有德拜谒孔庙孔林,衍圣公及孔氏族人是不敢违拗的。

即使存在孔有德私人行为拜谒孔庙孔林这种情况,曲阜孔氏闭门不接纳他,还大声责骂其冒充孔子后裔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当然,可能性不大并不代表完全不可能。 以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1648—1718)为例,在康熙帝祭孔后破格授予他国子监博士官职之时,他为“不世之遭逢”受宠若惊,准备“犬马图报,期诸没齿”;但另一方面,他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朝遗民结为知交,对南明兴亡的 历史 也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创作出著名的《桃花扇》。

由此可见,曲阜孔氏家族至少其中个别人士对明亡清兴的体认、态度和立场是复杂而多元的的,也不排除有名义上归顺清廷的孔府人士在孔有德试图拜谒孔庙孔林的时候给予其难堪,只是,这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而说到底,某些代的衍圣公的具体作为,对作为思想家的圣哲孔子的崇高和伟大,也并没有任丝毫的撼动。

孔有德拜谒曲阜孔庙遭拒一事是否真实存在本就存在争议。孔有德,清初著名的“三顺王”之一,原为明朝边将,明崇祯四年发动“吴桥兵变”后不久投降后金,受封恭顺王。清顺治六年,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为南明李定国部所败,自刎身亡。虽然是贰臣,孔有德对新主子还算是忠心耿耿,死得也还是颇有气节的。因此,清世祖对他也给予了足够的礼遇,谥“武壮”。两年之后,其女孔四贞奉孔有德遗骸返京之时,清世祖命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郊迎,并给予厚葬。

细心之人想必会发现,孔有德的字辈“有”和他儿子孔廷训得字辈“廷”根本不在孔子后裔“希言公彦承宏(弘)闻贞尚衍(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字辈之中。众所周知,孔子后裔是有着严格字辈的,尤其是在近代之前,这个字辈是相当严格的,不是姓孔就可以随便使用的!包括近现代的名人如孔繁森、孔祥熙、孔令辉等等孔子后裔,其字辈都是非常明确的。即便是改名者如老人家的亲家孔从洲将军,其谱名祥瀛也是遵从了孔子后裔字辈的。他的公子、也就是老人家的姑爷孔令华先生的名字也延续了这个字辈。但是,孔有德的名字却不在这个字辈谱之中。因此,孔有德要么改名了,要么他根本就不是孔子后裔。史籍中没有关于孔有德改名的记载,而且在那个时代,圣人后裔是极大的荣光,孔有德根本没有改名的理由。更何况,即便改名了,孔有德也应该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公开自己的辈分。可是,并没有。可见,孔有德的孔根本不是孔子的孔!

关于衍圣公孔氏家族,有内孔和外孔之分,内孔是孔子的后裔,外孔是同姓不同宗者和“孔末乱孔”的孔末后裔。五代十国时期,孔氏家族的家奴孔末利用乱世无人顾及孔府的机会,几乎杀绝了曲阜的孔氏后裔,俨然以孔府主人自居,主持孔子祭祀。大宗孔光嗣之子孔仁玉侥幸逃脱,长大后将“孔末乱孔”之事公诸于众。后唐明宗李嗣源查明后将孔末处死。但是,孔末的后裔却没有被杀绝,于是便有了这一支孔姓后裔。正是因为有了“孔末乱孔”事件,此后的孔氏家族对于内孔和外孔的区分相当严格。外孔又被称为“伪孔”,是不能载入孔氏家谱的,自然也不能使用孔子后裔的字辈。孔有德很可能就属于外孔,或者是同姓不同宗的孔姓,又或者就是孔末的后裔也未可知。但是,孔有德是孔子后裔的可能性应该说是相当小的。

如果孔有德拜谒曲阜孔庙的事情是真的,那么也很好理解。他本来就不是孔子后裔、又不是文臣,一个武将祭孔,除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真想不出其他理由。如果衍圣公同意孔有德的要求,无异于是变相承认了孔有德的孔子后裔身份,给予外孔内孔的身份,这是内孔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至于有人说衍圣公是因为孔有德的汉奸身份而拒绝其请求,恐怕站不住脚。但凡遇到改朝换代,除了孔氏南宗始祖——衍圣公孔端友之外,几乎都选择了向新朝投降!如果论汉奸,时任衍圣公孔胤植同样应该属于汉奸之列。以五十步笑百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个人认为,所谓孔有德拜谒曲阜孔庙遭拒一事很可能并不存在。首先,孔有德一介武将,莫名其妙拜什么孔夫子?其次,孔有德从降清之后,一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充当着清王朝剿灭南明和其他割据势力的急先锋,哪有闲工夫去曲阜拜谒孔庙?其三,孔有德作为外孔、又是高官,他不可能不知道衍圣公家族对外孔的不待见,根本没有理由自己去找不自在、自取其辱,不是吗?至于提问者说所谓孔有德是孔子后人中爵位最高者,其本身就有待商榷!外孔虽然也姓孔,却根本不能算作是孔子后裔。

其实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孔姓,

所以说不一定全是孔子的后代,有一部分是孔子的后代。也有可能一部分是孔子同姓亲戚的子孙。例如、兄弟,叔伯子孙。再其他的就只能算是孔子的同宗了。

附: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其实关于衍圣公的问题,目前还是比较敏感的。为什么呢?因为天下孔门子弟实在是太多了,说得轻了没有一点价值,说得重了,孔门子弟们又不答应。

如果再出现个乾隆族孙状告易专家的事情来,可就有点没劲了。孔门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传承下来,没有中断的一个家族。

这个家族繁荣到什么程度呢?不管哪个朝代他们家都备受推崇,不管哪个民族统治中华大地,他们家都能够成为文化道德的榜样。而衍圣公,正是朝廷给老孔家官方册封的一个职位,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

从宋朝开始,宋仁宗就将孔子的嫡长子孙册封为衍圣公,相当于就是给孔圣人繁衍后代的代表人物。一直到民国时期取消了这一封号,可是为什么近代对衍圣公的身份,会产生质疑呢?

宋徽宗时期,孔子的第47代嫡长孙孔端友袭封为衍圣公。可惜不久就出现了乱世的局面,金兵大举南下,孔端友为了保住孔家的传承宝物,所以携带着南下,投奔在临安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

这个时候孔门还只有一位衍圣公,那就是孔端友。可是金人也想要扶植起一位衍圣公,以此证明他们才是正统王朝。

宣和三年,诏宣议郎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为通直郎、直秘阁,仍许就任关升,以示崇奖。端友言:诏敕文宣王后与亲属一人判司簿尉,今孔若采当承继推恩。诏补迪功郎。---《宋史》

所以金人先扶植起了伪齐政权,刘豫出任伪齐政权的皇帝。让刘豫出面,将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的儿子孔璠册立为衍圣公。

当初孔端友南下的时候,他的弟弟一门是留在北方守住孔林和孔庙的,所以没有跟着南下,这就成了金人利用的筹码。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南北两宗衍圣公的局面。南边是孔端友这一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孙系,而北边是孔端操这一系,他们是金人扶植起来对抗南方的筹码。

孔端友这一脉世袭衍圣公的有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后人。而孔端操这一脉,世袭衍圣公的有孔拯、孔摠、孔元措等后人。

从身份角度来看,嫡长子孔端友这一脉当然是正统,可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孔端操这一脉驻守在曲阜的孔庙和孔林,所以他们也不能说不是正统。

要是只有南北两宗也就算了,到了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衍圣公的情况再次发生了转变。当时曲阜孔庙驻扎的衍圣公是孔元措。

孔元措是金人扶植起来的,可是蒙古人南下进攻金朝时,孔元措不得不学习孔端友南下避难,他跟随着金朝政权到了汴京,而曲阜孔庙则让他的族兄孔元用来负责打理。

书索翰林学士赵秉文、衍圣公孔元措等二十七家,及归顺人家属,蒲阿妻子,绣女、弓匠、鹰人又数十人。---《金史》

蒙古人到了曲阜,发现衍圣公不见了,索性就在当地改立了一个,他们将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俩立为了衍圣公。

这么一来情况就更复杂了,在南宋有孔端友这一脉的衍圣公,在金朝有孔元措这一脉的衍圣公,后来蒙古占领曲阜有,又有了孔元用这一脉的衍圣公。

中华大地上同时出现了三派衍圣公,谁都觉得自己是正统衍圣公。一直到公元1233年,蒙古人打下了汴京城,金朝的衍圣公孔元措被蒙古人活捉了。

此后孔元措又被蒙古人立为了衍圣公,之前他们立的衍圣公孔之全就被废掉了,充任了曲阜令。这么一来南北两宗衍圣公的局面再次出现。

可是孔元措没儿子,这下子问题又出来了,蒙古人无奈之下只好把孔元措弟弟孔元綋的孙子孔浈立为衍圣公。

可惜孔浈这个人出身是有问题的,他老妈已经改嫁了老李家,孔浈也跟着姓了李,所以没多久就被废掉了。

江南袭封衍圣公孔洙入觐,以为国子祭酒,兼提举浙东道学校事,就给俸禄与护持林庙玺书。---《元史》

元朝皇帝也烦了,索性就不立衍圣公了。一直到南宋灭亡以后,南边的衍圣公孔洙谢绝衍圣公的封号,此43年再也没有立过衍圣公。

孔洙辞去衍圣公43年以后,元成宗再次将孔之全的长子孔治立为了衍圣公。这个时候天下就只有一个衍圣公了。孔治死后,他儿子孔思诚袭封衍圣公。

但是老孔家又不答应了,他们上书表示,孔治的儿子孔思诚是庶出,不应该继承衍圣公。元仁宗派人去调查,终于将孔思晦确立为孔子的嫡长子孙。

孔思晦是孔子的49代孙孔拂的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而孔思诚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搞清楚了,孔思晦才是嫡长子孙,所以被封为衍圣公。

此后元明清时期的衍圣公,一直都在孔思晦这一脉传承了下来,没有中断过。那么孔思晦这一脉的血统纯正吗?

问题就出在孔思晦这一脉上,他到底是什么出身呢?说他是孔元孝的嫡长孙,可是孔思晦的父亲是什么人?史书上称之为孔浣,关于孔浣的记载基本为零。

孔思晦,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也。资质端重,而性简默,童丱时,读书已识大义。及长,授业于导江张,讲求义理,于词章之习,薄而弗为。家贫,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元史》

那么这里可操作的空间可就真的太大了,有不少人传言,孔思晦压根就不是孔元孝的嫡长孙,只是蒙古人用自己民族的孩子,代替孔家子弟,世袭了衍圣公。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从元成宗以后,其实衍圣公这一脉就都是蒙古人,而不是孔子的后人了。当然了,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为什么孔门能够延续两千多年历史,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一个王朝覆灭以后,忠臣义士,基本上都要跟随这个王朝一起殉国。

可是老孔家不一样,在衍圣公的带领下,他们为了保存家族元气,从来没有考虑过为某一个王朝殉国。

最可气的就是在明清交接的时候,衍圣公孔衍植立刻向顺治皇帝发来贺电,崇祯的尸体还没凉透呢!你就这么急着更换门庭?

剃发易服的命令下达以后,孔衍植也曾委婉地希望圣人一脉可以避免剃发的事情,结果遭到多尔衮呵斥,索性孔衍植就带头剃发易服,给中华民族做了一个表率。这样的衍圣公,还有什么价值呢?

进入礼法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后,历代君王都沿袭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己任",到董仲舒的"诸子百家儒术至上",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成为了无可替代的万世师表,也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唯一圣人。 虽然孔子在世时,"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他带着优秀的弟子们,屡次奔走于列国诸侯,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仁"和"礼"为主体的治国思想,但是不被接受。直到他去世以后,他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体系,才得到后世帝王将相的尊崇与效仿,并把四书五经作为国家抡才的最高标准。 古代君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无上权威,都倡导以儒学治国,尊师尊孔成为思想引导的第一要义。这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除了引导人们"克制"和"崇礼",用"仁、义、礼、智、信"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道德,还进行"君臣父子"教育,使等级观念深深印刻在民众心底,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借以强化君主的统治地位。 孔庙门前的下马碑 作为尊师尊孔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文庙门前的下马碑。在有着"东方圣城"之称的山东曲阜,那里有一座孔庙,是历代孔子后人的家庙。孔庙门前有下马碑两通,位于棂星门外东西两侧,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现仅存东面一幢),意思是,所有来到曲阜孔庙门前的文武官员,无论职务和身份高低,到了这尊石碑面前,都要下轿、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敬仰之意。 下马碑的设立,起于金代。明昌二年(1191年),金章宗下诏,敕令在文庙(即孔庙)的门前设置下马碑,碑文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轿下马",是这一制度的初创者。 至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年),明宪宗颁布诏令,要求各地在文庙正门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立下马碑,规定所有文武官员,在经过两通下马碑之间,必须下轿下马步行通过,随行的仪仗也要偃旗息鼓,以表示对孔子的崇敬。从此以后,全国各地的文庙都执行宪宗诏令,给予孔子和文庙崇高的礼遇。 清兵入关之后,为了淡化"胡人治国"的印象,从顺治皇帝开始,就把汉学作为重要的治国手段,并且给予读书人以极高的地位,比如拥有科举身份的读书人,县衙过堂可以不跪,并且拥有座位。在这种风气的倡导下,之后历任清朝帝王,都是汉学、儒学的大家,特别是康熙、乾隆二帝,汉学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一品大员和社会贤达。 在这种环境下,尊孔的制度自然延续了明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朝廷再次颁布命令,"文庙前左右竖下马碑,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对尊孔的礼制再次在诏令中予以体现。 清代皇家设立的谕令碑,不仅有汉字,还有满、蒙、回、藏文字镌刻,以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圣贤的恭敬有嘉。虽然下马碑的碑文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作为朝廷的正式文告,确实彰显了各代 对孔子地位的同等重视程度。 孔夫子尊号的由来 历代所定孔子尊号各有不同,在各位帝王的慷慨颁赐下,孔夫子一步一步由最初人的身份,逐渐走上了神坛,成为万众崇拜的圣人。孔子墓地碑刻的尊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这一称呼从何而来呢? "大成"是"集大成者"的意思,古乐一变称为「 ”一成”,九变而九成,乐终至此完毕,称为「 ”大成”。亚圣孟子曾经评价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对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终年七十三岁。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尊称孔子为"尼父"。把孔子看做是整个鲁国的「 ”国父”,给予崇高的地位。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朝廷下诏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获得的第一个正式封号。"褒成"是地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按照汉制,"褒成侯"享受食邑八百户,孔子封侯,他的后裔也都可以世袭这个待遇。 至唐代,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赐孔子封号"文宣王",将孔子树立为文化教育体系的最高者,仅次于帝的王者一级。 后周时期,太祖广顺二年(952年)敕封孔子为"至圣文宣师"。"至圣",指道德智慧最高的人,从此以后,「 ”至圣”二字专指孔子,他人不得妄用。 西夏仁宗三年(1146年)孔子被封"文宣帝",并且"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西夏给予孔子以「 ”帝王”的身份,并建造与皇宫同等规制的庙堂殿阁,孔子历朝的封号中自此级别达到顶峰。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出现了"至圣文宣王"的孔子封号。元代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孔子晋位"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引申为集先人学问见识于一体的意思,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诏令敕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使用"大成至圣先师"的称号,沿用至今。 从历代王朝给孔子的封号,可以发现他们对孔子这位大圣人,始终保持着最高赞誉和敬意,这实质上是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也是借用 的最高贤者,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以此目的,孔子的府邸、家庙和陵园,能够始终保持不受损坏,保持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地位,后代子孙也屡屡嘉奖。 孔子神位如本尊亲临 清代初期,入关不久的朝廷急需各种人才,选拔的标准,就是明代延续下来的科举考试八股制度。作为当时唯一可以改变前途命运的途径,读书人为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寒窗苦读岂止一个十年,比如淄川的蒲松龄先生,为了区区功名,从少年秀士熬到了皓首穷经。 历朝历代,权力与利益都是可以等价交换的,双手干净的纯粹清官只生活在小说中。各地的科举考试,都是当地利益集团的手中羹炙,官员们上下其手,用权力换金钱,成为常态。民怨沸腾,只瞒着朝廷顶层的那几个人物。 某次,江南秋闱,发生了严重的考官舞弊案,以主考官为首的地方教育体系,被整体收买利用,考试榜单一出,"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没有一名寒庶子弟进入名单,江南大众哗然。 这是明目张胆的钱权交易。有道是,压迫与反抗总是同步的。被激怒的江南举子们,聚集起来冲进文庙哭诉祭拜,把孔子的神像抬出来,与财神爷神像一起游街示众。数千名读书人,把财神放在孔子的神像之前,控诉江南贡院的考官们中饱私囊,把钱财看得比圣人道理更重要,断送了布衣学子们寒窗苦读的进阶之路。 江南地方闻报,迅速组织力量前往安抚处置。但搞笑的一幕出现了,这些有功名的官员,见到孔子神像后,也只能跪下行礼,因为天下官身学子都是孔子的门生,朝廷早有御令,不尊师重道也是"逾制"。官员这一跪,气势上就矮了一半,自然没有力度处置举子的闹事。 江南秋闱的事件,到底还是瞒不住朝廷,一直上报中枢,康熙帝听闻大怒,科场官员舞弊,丢了朝廷尊严,失去了国家公信,是人才选拔的极大耻辱。他立即下令,对涉事官员依律严惩,平息学子众怒,当年秋闱重开。 即墨文庙被毁引发 作为曾经的胶东重镇即墨,当地的文庙规模虽小,但是名气颇大。特别是清代光绪年间,发生了文庙被德兵毁坏,导致当地学子 皇帝的大事,让即墨文庙成为关注的焦点。 即墨文庙,始建于元代,最初设计时庙宇规模较小。至明代嘉靖年间,由即墨地方名流贤达倡议,行尊孔重教之道,集资重修殿宇,扩大占地面积,并在庙前临街显耀处,建造一座石雕牌坊,通高六米、宽逾四米,牌坊匾额上的 "圣门"二字,是即墨名士蓝田的墨宝。 在风雨飘摇的光绪时期,即墨文庙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1898年1月,抢占胶州湾的德国人派兵进驻即墨,共有一百多名士兵,分成几组驻扎在城中各处,大肆劫掠,抢夺物资。当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德国军队冲进了即墨文庙,把主殿内大成至圣先师塑像捣毁,并将孔子肋侍弟子的塑像多处损坏,把先贤仲子(子路,孔子亲传弟子)双目挖去。在儒家至上的时代,这件事引发地方震动,但时任即墨知县的朱衣绣担心因此诱发与洋人冲突,对捣毁圣像这样极大羞辱的事件,竟然压下隐瞒不报。 当年春天,适逢戊戌科会试,各地应考的举子云集京城。即墨当地的举人黄象毂联合了山东举人共百余人, 至都察院,把即墨文庙发生的德国兵卒毁坏圣像,以及地方县令隐瞒不报一事,原原本本的呈报朝廷。同时赴京赶考的孔氏后裔孔广寒、孟氏后裔孟昭武等十余人,也联名书写了奏折,将这一情况呈递给都察院,要求朝廷公论。 都察院连续接到两份"德兵残毁圣像"的呈文,认为事关重大,当即由都御史史裕德带领,全台署名,将两份上书并呈光绪。消息传出,京师哗然,纷纷要求严惩肇事者。维新派的康梁果断抓住这次时机,发动了"二次公车上书"。 之后不久,以麦孟华、梁启超等康门弟子为代表的广东举子八百余人上书 ,称"割胶澳不过失一方之土地,毁圣像则失天下之人心",认为圣像损毁比割地求和更加严重,是事关国家命运、民心存废的大事件,必须"绝祸萌而保大教,存国体而系人心"。 在康梁的鼓动下,即墨文庙事件变成了轰动京城的重大事件,负面影响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终究晚清孱弱,雷声大而雨点小,文庙被毁的结局,以德国军队首领道歉和即墨知县朱衣绣革职而草草收场。 此事获利最多的是维新势力,康梁借此东风,为维新变法的实施,着实推波助澜了一把,最终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图文资料来源:互联网公众网络,侵权即删)

历史上孔氏的三次南迁

孔子的思想虽然衍生于鲁国的洙泗之间但天下万民都受到它的教化,孔子后裔虽然流寓于江南的吴郡和会稽但千百年来世代供奉祭祀着孔子。

其中“裔分吴会”即后世所谓的“南孔”,指的是汉晋时期两次南迁的孔子后裔。

第一次是东汉末年,时北方兵燹连年,太子少傅孔潜避乱南迁会稽(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子孙在东吴政权中多任显官。

后世研究孔子支系者认为,孔潜是孔子第22世孙,故世代俱列孔子谱系。

孔潜之后子嗣兴旺,支系繁分,世居江南,在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六朝时期是江南非常显赫的家族之一,达官显贵不胜枚举,史传有名者即不下百人。

时代迁延,其支系相继徙居吴越各地,而青浦的“孔宅”可能就是其中一支的旧居。

相传,在清代的松江府青浦县(今属上海)境内有一座古代的“孔宅”旧址,1705年4月21日(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壬戌),第五次南巡中的康熙皇帝路经此地,御笔写下“圣迹遗徽”的匾额,意犹未尽,随即又特别为“孔宅”撰写了一副对联:

泽衍鲁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吴会千秋世永烝尝。

意思是说――孔子的思想虽然衍生于鲁国的洙泗之间但天下万民都受到它的教化,孔子后裔虽然流寓于江南的吴郡和会稽但千百年来世代供奉祭祀着孔子。

其中“裔分吴会”即后世所谓的“南孔”,指的是汉晋时期两次南迁的孔子后裔。

第一次是东汉末年,时北方兵燹连年,太子少傅孔潜避乱南迁会稽(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子孙在东吴政权中多任显官。

后世研究孔子支系者认为,孔潜是孔子第22世孙,故世代俱列孔子谱系。

孔潜之后子嗣兴旺,支系繁分,世居江南,在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六朝时期是江南非常显赫的家族之一,达官显贵不胜枚举,史传有名者即不下百人。

时代迁延,其支系相继徙居吴越各地,而青浦的“孔宅”可能就是其中一支的旧居。

第二次是西晋末年,当时北方相继陷落,“北孔”族人避乱江南者至少有两支:一支是在东晋颇负盛名的孔衍(268~320),《晋书·孔衍传》记其为孔子第22世孙。

史称其平生“虽不以文才著称,博览过于贺循(著名学者),凡所撰述百余万言”。

其子孔启在东晋朝也有名,官至庐陵太守。

另外,和孔衍一同南迁的族人孔夷吾,此人博学虽然不如孔衍,但声望和官位都在孔衍之上,东晋建国不久即任侍中,死后追赠为太仆。

另一支是所谓的孔子第25世孙、嗣奉圣亭侯孔懿(亭)。

据明人程敏政考证,孔懿也是西晋末年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居会稽”,其子嗣在南朝多为世袭奉圣亭侯,也颇有官职。

这两支自东晋末南渡后,也世代繁衍生息于江南,而青浦的“孔宅”也可能是他们后裔支系的旧居。

应该指出的是,孔潜和孔衍二人同为22世,但所处时代却相差约百年,据此推知,孔潜辈分低当是近支,孔衍辈分高当是孔氏远支;孔衍和孔懿二人同处两晋之际,但辈分却相差三代,孔懿为25世,辈分低当是孔氏近支,孔衍为22世,辈分高当是孔氏远支。

至于孔潜、孔懿两支,也仅仅是与孔衍一支相比他们的支系或许稍近,但也绝不是古人所津津乐道的正宗嫡系。

“南孔”奉孔子祀始于东晋初年的孔懿。

自汉代以来,祭祀孔子渐为国家典制,谥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等爵号,封其后裔或族人有贤德者为奉嗣君、褒成君、宗圣侯等世袭爵号以奉祀孔子,即主持孔子家庙的祭孔活动。

历代赐封不绝,爵号或有改易。

汉末国家乱离,奉祀者失封无嗣,曲阜孔庙荒废,孔祭四时不举,至魏文帝黄初元年(220),遂寻封孔子后裔以奉孔子祀,大臣们认为在孔氏宗人中没有贤于第21世孙、议郎孔羡者,于是赐封“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又“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戸吏卒以守卫之。

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孔庙修葺后,曹植亲撰《制命宗圣侯奉家祀碑文》。

孔羡死后,他的儿子孔震嗣爵。

司马氏有国,晋武帝于泰始三年(267)十一月,改封孔震为奉圣亭侯,又诏命“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

此后,孔震之子孔嶷、孙孔抚、重孙孔懿(亭)相继嗣封奉圣亭侯,由于在古人的观念中“凡嗣爵奉祀者谓之大宗”,所以这一支系被视为“大宗”。

西晋末,随着第25世孙、嗣奉圣亭侯孔懿徙居江左,所谓的“大宗”也南迁江左,但祖陵和宗脉则世存曲阜,故曰自孔懿后孔氏“分为南北两宗”。

在南北朝时期的200多年间,南北阻隔时多,偏安江南的东晋、宋、齐、梁、陈等历代王朝,不仅都有赐封“南孔”族人为奉圣亭侯等以奉孔子祀之举,而且有的王朝还诏命在京畿另建孔子(宣尼公)家庙以为四时祭祀。

江南孔子家庙之建,约始于东晋孝武帝时。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九记载:太元十一年,在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奉宣尼祀的同时,还在故丹阳郡城即东晋京城(今南京)立孔子(宣尼)庙,地点就在“城前隔路东南”,许嵩还根据前代《舆地志》的记载说,萧齐朝将这座孔庙迁移到秦淮河北,“以其旧处立孔子寺亦呼其巷为孔子巷,在今县东南五里二百步,长乐桥东一里。

”这大概就是今天南京夫子庙的前身。

隋朝灭亡前后,南北两宗并相失传,至唐高祖武德九年(625)十二月,复寻封所谓的孔子第33世孙孔德伦为绍圣侯以奉孔子祀。

德伦的子孙在李唐王朝世代袭封,贞观十一年(637)、开元二十七年(739)相继被改封为褒圣侯、文宣公。

晚唐及五代之初再度失封,时有第43世孙孔光者以泗水县令兼主孔祀,负责守墓的族人孔末乘乱尽杀孔光等孔氏族人,而孔末自己得以成为曲阜县令并兼主孔祀。

孔光遇害时他的儿子孔仁玉才出生九个多月,仁玉的母亲张氏将其隐藏在自己的娘家方得幸免,当仁玉长到19岁时孔末事败,至后唐长兴三年(932)五月,仁玉以曲阜县令被赐封为文宣公,入宋而卒。

仁玉子孙在北宋王朝世代袭封,仁宗至和二年(1055)、哲宗元祐元年(1086)相继被改封为衍圣公、奉圣公,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封为衍圣公,此后800多年赐封无改。

孔氏南迁虽始于公元3世纪和4世纪初,但后人熟知的则是南宋初的第三次南迁。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第48世孙、嗣衍圣公孔端友率支族追随宋髙宗南渡,次年赐家衢州(治今浙江衢县),绍兴六年(1136)诏以衢州学宫为孔氏家庙以供奉孔子。

孔氏自此又分南北两宗。

到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候,南北两宗都已各自传袭了六代。

身为孔子后人中爵位最高的人,孔有德拜谒孔庙却为何被拒之门外?

没必要为孔家脸上贴金,这虽然是古往今来第一家,但孔家在改朝换代时的节操却实在不敢恭维。 比较久远的时候就不多说了,孔家的地位空前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