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家族各支糸代表发言稿
萧氏永和公族族谱第一次续修工作会上
的讲话
萧承雄(2014年4月2日)
尊敬的各位宗亲:
大家好!通过几年努力,今天终于召开正式工作会议了。我能参加萧氏永和公族族谱续修工作,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在坐的各位心情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现有几点感想和工作建议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族谱功能
族谱、县志、史记,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了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族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族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也是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步优秀教科书。
那么,族谱有何功能呢?我认为至少有五方面:一是寻根留本。就是让谱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古人云:“雁过留声,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
人过留名。”“名”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 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 修谱,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是亲缘备查。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就在于人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族群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
三是增知育人。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不懂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用什么教育他们呢?谱书中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有规范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就能很好的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族人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族争光,为国贡献。
四是结亲联情。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只要是同姓萧,血肉亲情一定会让你获得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五是承前启后。先人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我们留下萧氏族谱,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伟绩,我们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或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先人只有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特别是留下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能全面发展。这些精神财富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后代,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二、明确修谱宗旨,坚持六大原则
我们修谱的宗旨可归纳为十二句话四十八个字,即:尊宗敬祖,理顺世系;明辨昭穆,缅怀祖先;弘扬祖德,激励子孙;结亲联谊,密切感情;增进团结,凝聚民心;促进和谐,共建家园。因此,我们编修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客观公正地叙述各个时期的萧家人物和事件,记录全部人口状况,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宗族发展史,让子孙铭记列祖列宗,弘扬萧氏皇族精神,增强使命感,承担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在编修工作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一是人人入谱原则。凡永和公后裔男丁女丁,无论他(她)是否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即使侨居国外,改变国籍;无论他(她)世居还是客居,只要姓
肖氏家谱字辈80个字辈如下:
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廷、积、志、世、永、克、若、志、成、朝、振、宗、基、广、家、元、德、茂、才、超、学、博、行、端、侯、伯、子、男、永、世、显、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尊、祖、敬、宗、启、泰、元、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生、明、平、清、端、木、之。
肖姓是中国姓氏,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不仅姓氏)。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有不少人没有改回萧姓。
寻根溯源
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南齐书·武帝本纪》载: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江苏丹阳),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人。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崩,乃还。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南朝梁萧氏皇族与南齐萧氏皇族同支,同为淮阴令萧整之后。萧整有三个儿子:萧俊、萧锫与萧烈。其中萧俊是萧承之的祖父,齐高帝萧道成的曾祖;而萧锫则是梁武帝萧衍的高祖。萧锫曾任济阴太守,萧锫生萧福子。萧福子官任州治中从事,生萧道赐。萧道赐,南台治书侍御史。萧道赐就是萧顺之的父亲、梁武帝萧衍的祖父。改国号可能是为了区别前朝,证明自成一系,而不是篡位,同时方便祭天。
南北朝时期的 南朝的 齐 和 梁 都是萧氏建立的。
南朝 齐(公元479—502年):
①太祖高皇帝萧道成,字绍伯,萧何之24世孙。427年生,470主掌刘宋军权,477杀后废帝,立准帝。479禅位建齐,崩于482年,在位4年,寿56岁。善草隶书。
②世祖武皇帝萧赜,字宣远,高帝长子,生于440年,482年3月即位,崩于493年,在位12年,寿54岁。
③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武帝长孙,萧长懋(崩于493年)长子,生于473年,493年7月即位,在位1年,被萧鸾所杀,年21岁。
④海陵王萧昭文,字季尚,武帝孙,长懋次子,生于480年,494年7月萧鸾拥立即位,11月被鸾所杀,年15岁。
⑤明帝萧鸾,字景栖,高帝侄,父萧道生,生于446年,494年11月即位,在位5年,崩于498年,年52岁。与侄子萧遥光合力,494、 498三次杀高帝武帝子孙封王者殆尽。
⑥东昏侯萧宝卷,字智藏,明帝二子,生于482年,498年7月即位,在位4年,杀尚书令懿激起萧衍起兵,被衍杀,年19岁。
⑦和帝萧宝融,字智昭,明帝八子,生于487年,501年3月即位,在位1年,被衍废杀,年15岁。
南朝 梁(502-557):
武帝 萧衍
(464-549)502年称帝在位48年。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 萧纲
(503-551)549年即位在位2年。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 萧绎
(508-554)552年即位在位3年。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 萧方智
(543-557)555年即位在位2年。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萧姓皇帝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和梁朝。
齐朝(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萧道成所建。定国号为大齐,改元建元,源于谶纬之说,史称萧齐或南齐。《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是刘宋将领,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此时刘宋政权内斗激烈,萧道成逐渐掌握大权。
公元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拥立其弟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在这之后,萧道成铲除了忠于刘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刘宋灭亡,南齐建立。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梁王萧衍。萧衍称帝是为梁武帝,南齐灭亡,享国23年。
南梁(502年-560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梁朝后期国政败坏,爆发了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又使之趁虚攻夺了南朝的大片土地,使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另外萧衍的孙子萧察曾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后亡于隋朝。至隋末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江南重建萧梁,历五年,为唐朝所灭。
肖氏家谱字辈的排序: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一般认为,肖姓是萧姓的简化,萧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2019年公安部发表的全国姓名报告中,肖姓在百家姓中的排位变为第三十三位。
肖姓的发展: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散居各地,家族势小力微。到了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萧姓经长期迁居,已从原聚居地向四周大量繁衍,且名人辈出。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齐和梁的国姓是萧。
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
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改国号为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萧衍地在古梁郡,故国号为梁。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
1、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3、唐高宗李治: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显:被毒杀的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5、唐睿宗李旦: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6、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唐玄宗李隆基:因风流而毁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8、唐肃宗李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的乱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9、唐代宗李豫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10、唐德宗李适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
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
11、唐顺宗李诵简介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12、唐宪宗李纯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
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13、唐穆宗李恒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
14、唐敬宗李湛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15、唐文宗李昂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16、唐武宗李炎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在位6年,终年33岁。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本名李瀍(chán),临死前十几天改名李炎。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17、唐宣宗李忱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
18、唐懿宗李漼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在位14年,终年41岁。曾用年号:大中、咸通;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19、唐僖宗李儇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俨,生於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888年三月六日死于长安。
20、唐昭宗李晔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扩展资料:
以年号称呼的唐朝历史事件:
武德之治、贞观之治(贞观盛世)、贞观遗风、永徽之治、龙朔科案、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开元盛世(开元之治)、天宝战争、天宝之乱(安史之乱)
贞元之盟、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元和中兴、长庆会盟、会昌中兴、会昌灭佛(会昌毁佛、会昌法难)、大中之治(大中暂治)、乾宁越州之战等等。
—唐代君主
—唐代年号
萧氏家族各支糸代表发言稿
本文2023-10-28 11:42: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