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姓问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中国有姓问的吗,第1张

姓氏。

《广韵》:今襄州有之。

《正字通》:明问智,成化贡士。

得姓始祖:问弓氏、苏忿生、温革、温迪罕·蒲睹。

源于子姓,出自中国商汤后裔苑氏衍派问弓氏、问薪氏,乃以官职为氏。

源于姬姓,出自中国西周初期周武王给大司寇苏忿生的封地温邑,属于避难改姓。

源于姜姓,出自中国东汉末期温侯吕布,属于避难改姓。

源于女真族,出自中国金国时期兀者群牧使温迪罕·蒲睹,属于避难汉化改姓。

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八十八位,以东莞、庐江、辽东、太原、襄州、郯郡、襄阳、宝应、桓州为郡望。今安徽省的淮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北省的承德市围场地区、保定市望都区,甘肃省的陇南市徽县,浙江省的宁波市余姚市,山西省的汾阳市、交城市、吕梁市临县,河南省的漯河市,湖北省的荆州市,重庆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扬州市宝应县,山东省的临沂市郯城县,陕西省的渭南市白水县,台湾省等地,均有问氏族人分布。

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苑氏衍派问弓氏、问薪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问氏,系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所改。”苑氏,来源于中国奴隶制商王朝。自商汤建国到商纣王灭亡,商王朝共历四百九十余年,十七代,三十一王。商王朝,商汤始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之后有五次迁都,到盘庚时期最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之后,商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发展,特别到了武丁统治时期的五十几年间,商王朝处于强盛颠峰。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子文至苑,为苑侯,其后代子孙以先祖爵名为氏,称苑氏。时间约,距1998年约3166年。苑氏一族的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王朝统治范围来确定。武丁时期商王朝强盛,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

据资料记载,其疆界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今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在商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记载,有许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单姓有劝氏、运氏、艺氏、毳氏、故氏、暮氏、住氏、据氏、幽氏、昫氏、泽氏、奥阝(郁氏)、圃氏、叙氏、咀氏、矢氏、履氏、亲氏、陇氏、勇氏、辩氏、遣氏、铣氏、衍氏、启氏、科氏、人氏、政氏、悼氏、北氏,其复姓有问弓氏、问薪氏、王里氏、虎夷氏、牟孙氏、平陵氏、平宁氏、羌兀氏、霜乡氏、新和氏、新孙氏、固孙氏等。

商汤时期,王朝以都城所在为核心布设军事要塞,以卫王畿。其军事要塞近都者多为环形分布,称腕弓(近弓);其军事要塞远都者多在边境,呈星形分布,称深弓(远弓);处于二者之间地带设置的军事要塞,为扇形分布,称问弓(中弓)。商汤后裔问弓氏,即为掌管中弓军事力量的大夫,其后裔有以其官称“问弓”为姓氏者,称问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问氏者。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给大司寇苏忿生的封地温邑,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宝应问氏家谱》记载,江苏扬州地区的一支问氏,系因张士诚之乱由温氏改姓而来。温氏源于西周时期的温国。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记载,西周初期,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邑,称温侯。周襄王姬郑二年(晋惠公姬夷吾元年,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攻灭,国君温子逃往卫国,称为温氏。后来晋国大夫郤至(温季子、郤昭子)率军攻灭了狄人,温国邑地就成为了郤至的封邑。春秋中叶的周简王姬夷十一年农历6月,郤至在“鄢陵之战”中(今河南鄢陵)指挥晋军打败了强大的楚军,声威显赫,成为晋国执政上卿,从此郤氏一家三族权倾朝野,史称“三郤秉政”,结果引起其他晋国卿士大夫们的嫉妒。

据典籍《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姬重耳时期,“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韩,寔掌近官。”因此,到了晋厉公姬寿曼执政,便对郤氏一族专权国政极为不满,就想找个借口除掉国中的这些强宗大族。有一次,晋历公带着群臣去打猎,郤至打到一头野猪,便派人给晋历公送去,不料却在半途被晋历公宠幸的寺人孟张夺去,郤至大怒之便下一箭射死了孟张。晋历公不明究竟,对此大为恼火,愤声说道:“季子欺余!”遂决定除掉郤氏一族。晋历公欲除郤氏的消息很快就被郤氏族人知道了,堂弟郤錡便主张抢先攻杀晋历公以保存自己,而郤至却愚忠地认为:宁可自己被杀,也不能犯上作乱。周简王十二年农历12月壬午日,晋历公纠合了一批与郤氏有怨仇的臣子们如栾书、胥童、夷羊五等,率甲士八百灭掉了郤氏一族,史称“晋灭三郤”。郤氏百年大族,一朝灰飞烟灭,三郤的尸首被陈列在朝堂上示众。这次事变后不久,晋厉公因为优柔寡断,也被栾书杀死。郤至的子孙中有在“晋灭三郤”事件中成功出逃到其他诸侯国的,便以原郤至封邑命姓,称温氏。后该支温氏族人中有因避祸而迁徙至真如者,改“温”为谐音字“问”,称问氏。

源于姜姓,出自东汉末期温侯吕布,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著名东汉末年武将。吕布善弓马,精武艺,时号为“飞将”。他初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靠董卓,晋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他曾因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心怀怨恨。当时司徒王允拟诛董卓,便借机与吕布密商,吕布答应为内应。汉初平三年,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因惧袁绍,被陈留太守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未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其时刘备与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击败了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袁术曾派大军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汉建安三年吕布击败刘备,攻破小沛。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布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吕布待军不善,在曹军围困之下,其部将侯成谋叛,擒住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吕布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爵位“温侯”为姓氏者,称温氏。其后裔赣州石城人温革,为北宋时期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也是客家地区私家办学之先驱。由于他所办学校规模大,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所教学生人才辈出,名震朝野,被当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圣,并赐为“进士”,敕封为“大儒”。温革的后代在南宋末期撰有《海上仙方》一书,借外讽今,得罪了当朝权贵贾似道,全族被抄,有逃亡者改以谐音字“问”为姓氏,以避其难,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兀者群牧使温迪罕·蒲睹,属于避难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金史·温迪罕蒲睹传》记载,金正隆五年,金国西京路桓州爆发了以西北路招讨司译史契丹人撒八为首的契丹族人民大起义。当时在辽阳一带管理兀者部落畜牧生产女真贵族温迪罕·蒲睹是群牧使,撒八起义后,温迪罕·蒲睹为防备属下契丹族人民响应,命令手下家奴兵丁配备兵器时刻警卫。于是契丹牧民便巧妙地骗那些家奴兵丁说:“我们将要出兵伐宋,官府要查看兵器,请把你们的兵器借给我们用一用吧。”家奴们上当,纷纷将兵器借给了契丹牧民。结果契丹族人乘机起事,温迪罕·蒲睹只能束手就擒。契丹起义军捕获温迪罕·蒲睹后问他:“你愿意跟我们一起造反吗?”温迪罕·蒲睹回答:“吾家世受国厚恩,子侄皆仕宦,不能从汝反而累吾族也。”结果,温迪罕·蒲睹当即被起义军凌迟处死,其在堂子孙也一同被杀。温迪罕·蒲睹的后裔族人有取其姓氏首音汉字谐音为“问”者,汉化姓氏为单姓问氏。

卢氏家谱辈分表:师、履、泰、同、谦、豫、咸、恒、晋、家、益、萃、升、鼎、渐、丰。

史上最权威的卢氏宗谱:家谱共分为5卷二十四本,图示为东门卷,第三本。经过家族大会一致表决通过,辈份为16字循环使用。依次是:师、履、泰、同、谦、豫、咸、恒、晋、家、益、萃、升、鼎、渐、丰。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卢氏家谱》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

5、出自少数民族姓氏。

6、出自国名。其中以范阳卢氏最为出名。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3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中文名: 孔丘

  外文名: Confucius

  别名: 孔子,仲尼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鲁国陬邑(今曲阜市南辛镇)

  出生日期: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职业: 教师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开创儒家学派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

  代表作品: 《春秋》《十翼》

  网名: 海叔

  父亲:叔梁纥: 母亲:颜徵在

  主要领域: 伦理学、社会哲学

  孔门十哲

  德行 ▪ 颜回 ▪ 闵子骞 ▪ 冉耕 ▪ 冉雍

  政事 ▪ 冉有 ▪ 仲由

  言语 ▪ 宰予 ▪ 端木赐

  文学 ▪ 言偃 ▪ 卜商

  目录

  人物简介个人生平

  历史记载

  孔子与自然山水

  个人成就

  政治生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思想体系政治思想

  经济思想

  教育思想

  美学思想

  近世发展儒学大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儒学:如何在中国普及、在全世界传播

  家世家谱孔子家世

  生平年表

  高足弟子

  诗文与著作

  饮食成就

  人物轶事孔子行礼

  评赎奴隶

  评落水救人

  孔子学琴

  关于论语

  关于孔子谥号

  关于孔子身高

  孔子学院

  个人影响力

  孔庙介绍

  名言语录

  动漫形象

  文化旅游人物简介 个人生平

  历史记载

  孔子与自然山水

  个人成就

  政治生涯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思想体系 政治思想

  经济思想

  教育思想

  美学思想

  近世发展 儒学大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儒学:如何在中国普及、在全世界传播

  家世家谱 孔子家世

  生平年表

  高足弟子

  诗文与著作

  饮食成就

  人物轶事 孔子行礼

  评赎奴隶

  评落水救人

  孔子学琴

  关于论语关于孔子谥号关于孔子身高孔子学院个人影响力孔庙介绍名言语录动漫形象文化旅游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个人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子画像(39张),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家中排行第二。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理论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然而另有一种俊式学说“反孔精英”杨诚俊先生却认为孔子一无是处。再然而,另有一种学说“反羊精英”杨正宗先生却认为杨诚俊一无是处,其行为纯属哗众取宠。 孔子精通《周易》,据说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历史记载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孔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现葬于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畔。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孔子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嫡长子排行称伯,庶出长子排行称孟),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后来又在外纳颜氏第三女征在为妻,生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祷,故起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以上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载: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

  孔子讲学图(8张)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孔子中的“子”,与孟子、庄子、老子中的“子”一样,是一种爵位和尊称。按照周朝公、侯、伯、子、男的分封爵位,他们虽然不是诸侯,却享受到了诸侯中的第四中爵位称号。

  孔子与自然山水

  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 《论语·雍也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个人成就

  孔子对

  孔子的影视形象(8张)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渊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弟子。

  编辑本段政治生涯

  孔子雕塑(6张)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 影视作品中的孔子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生平年表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 孔子世家》说。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1岁: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 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 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子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人;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子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野史记载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韦伯入,舞乎韦伯。夫诸子皆瞎!子识礼乐,俟君子。莫之能御也,曰:“汝何由可止也?”韦伯曰:“汝行窗,吾由此可止也!”子为之,韦伯触使坠之,子殁。

  略论学术界对孙中山祖籍

  问题的争论及我们的看法

  张咏梅 邹佩丛

  一、孙中山祖籍问题争论简史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前,孙中山先生的祖籍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那时在东莞孙氏与翠亨孙氏之间,不论是家谱(或族谱)文字记载,还是血缘关系认同,以及家族内部交往,都明确体现着家族源流关系。孙中山先生逝世几年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起初在东莞孙氏内部引起争议,继而在学术界出现分歧。东莞孙氏内部的争议是在东莞员头山与上沙乡之间展开的,两地孙氏都认为孙中山的先祖是由各自所在乡迁往香山(今中山)的。东莞孙氏内部的争议活动在当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东莞县政府为澄清事实也奉命参与调查活动,至1933年2月18日,由胡汉民、陈济棠、白崇禧、刘纪文、邹鲁、林翼中等组成的国民党西南委员会执行部作出结论,致函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称“总理始迁祖缔宗公确自东莞县上沙乡迁来中山县翠亨乡,至员头山乡孙姓系由赞礼公分枝,不能认为总理始迁祖”,这一结论与中山县翠亨、左�孙氏认同的源自上沙乡的情况是完全吻合的。上述结论得出之后,东莞孙氏内部的争议很快就销声匿迹了。稍后,在学术界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先生。起初,罗香林先生也接受孙中山祖上来自东莞的说法,但他后来又修正为“孙公上代,原住紫金,后迁东莞”,至1942年罗先生所著《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问世前后,罗先生才完全排斥东莞而推断紫金为孙中山的祖籍。该书由民国社会名流孙科、邹鲁、吴铁城、陈立夫等作序(孙中山侄孙孙满称孙科、吴铁城两序系罗香林本人自拟),又得到蒋介石、于右任、张继等题署,特别是孙科先生接受了罗著观点,因而使罗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紫金说”一提出,当时的国民党党史会成员邓慕韩、钟公任、林一厂及莫纪彭、孙镜、许师慎等就提出反对意见,维护“东莞说”,孙中山的亲属也多数对“紫金说”持否定意见。然而,此时“紫金说”因得到“党国要人”的支持而带上了官方的色彩,因而他们的意见未能引起重视。到了60年代以后,中山大学著名孙中山研究学者谭彼岸、邱捷、林家有教授及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副馆长李伯新等同志,从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保存的文物出发,结合其它文献资料,开始全面审视孙中山的祖籍问题,并对翠亨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特别是民俗学调查,调查研究显示:“紫金说”证据不足,牵强附会,不足为信,而“东莞说”不仅符合孙家多数人一直坚持的观点,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证实。

  二 、“紫金说”的依据。

  紫金说”的第一个依据是:孙中山祖祠在“公馆背。“公馆背”是罗香林先生根据1925年出版的美国人林百克所著英文版《孙逸仙传记》中关于孙中山祖祠所在地的地名“Kung Kun ”推断出的中文译名,而紫金中坝孙屋排村的《孙氏族谱》提及一处祖坟的所在地土名为“公馆背”,因此“公馆背”成为罗香林先生认定紫金孙氏与翠亨孙氏拥有源流关系的第一个依据。“紫金说”的第二个依据是:紫金孙琏昌与香山孙连昌是同一个人。紫金孙屋排村《孙氏族谱》中有谱名孙琏昌者,系十二世,而孙中山的直系先祖孙连昌,在翠亨《孙氏家谱》中也是十二世,罗香林因此把二人视为同一人。“紫金说”的第三个证据是:紫金《孙氏族谱》记载的“琏昌公,移居增城,于后未知。”而香山有个名字相近、世系相同的孙连昌,因此二人应是同一人。基于以上三个依据,罗香林便把孙琏昌视为紫金孙氏迁入香山的始祖,他解释琏昌的迁徙过程是:“惟连昌(指琏昌)公在增城,似居殖未久,即碾转迁居中山县涌口门村”,他确定孙中山祖先的迁徙路线是……江西宁都福建长汀广东紫金忠坝增城中山县(香山县)涌口门村翠亨村。鉴于紫金孙氏是客家人,翠亨孙氏是广府人,民系归属不同,罗先生便在没有可靠根据的情况下推断:“孙中山,实客家人与广府本地系之混血种,所居翠亨,原名菜坑,盖客家移民,初以种菜为生,故以菜坑名村也。”

  三、“东莞说”的论据。

  “东莞说”运用大量的口碑、文字、文物与调查资料来证明孙中山的祖籍是东莞,而不是紫金。“东莞说”的证据如下:

  (一)文字资料:1、原由孙中山的胞姐孙妙茜保存的翠亨《孙氏家谱》记载:“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东莞县长沙乡(即上沙乡)居住。五世祖礼赞公在东莞县迁居来涌口村居住。”2、清朝档案称孙中山是左�头人。“孙文,原字帝像,别号逸仙,改字载之,香山县蔡坑村人,现改称早埔头(即左�头)人,”左�头村(又称左�村,距翠亨村约8公里)是翠亨《孙氏家谱》所载孙中山的六世先伯祖乐千公的分居地,乐千与乐南是礼赞的长、次子,乐千的后代一直以左�头为主要居住地,而乐南的后代后来相继由涌口迁居迳仔�、翠亨村,因此,翠亨孙氏与左�孙氏是同源族亲的关系。3、左�《孙氏族谱》有源于东莞的确切记载。4、翠亨孙氏十二世祖孙连富(孙连昌之二兄)的后人孙华祥(现居檀香山)保存的族谱与翠亨《孙氏家谱》完全吻合。5、由孙中山的胞兄孙眉遗下、孙眉的长孙孙满保存的翠亨孙氏《家谱略记》简述翠亨孙氏直系先祖十至十七世考妣的生卒情况,明确表明了孙瑞英与孙连昌的传代关系。

  (二)口碑资料:1、1912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与来自东莞上沙的孙姓族人同开恳亲大会,当时的主持人孙龙光在演说中称孙氏“自南雄珠玑巷迁来广东后,散居各处。”孙龙光的演说称孙氏由南雄迁入广东,而不是由福建迁入。当时的报纸曾对此作过报道。2、孙中山的胞姐孙妙茜在1931年4月26日就国民党党史会钟公任到访时说:“孙氏始祖在东莞县。至五世始迁中山县。其后于此县中曾迁徙过一二处。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的叙述与翠亨《孙氏家谱》的记载是吻合的。3、孙妙茜的孙子杨连逢证实孙妙茜只承认东莞为祖籍,从未讲过紫金方面的事情。4、孙中山的胞兄孙眉的后人孙满、孙乾等人则一直坚持祖籍为东莞而拒绝承认紫金,他们的态度非常明确。5、东莞孙氏一直承认与左�、翠亨孙氏为源流关系,而左�、翠亨孙氏多数人不仅一直互相承认为同源族亲,而且共同承认源于东莞。

  (三)实物资料:1、在翠亨附近的谭家山孙家坟场,葬有39穴坟墓,其墓碑所刻墓主名讳与《孙氏家谱》、《孙梅景等人卖田契》、《乐安堂仕合号账册》、《孙达成兄弟批耕山荒合约》所记载的孙家人名名号相吻合。而这些文物、史料证明孙中山的先祖早在明朝成化年间就已自东莞迁至香山,同时也证实了左�孙氏与翠亨孙氏是同源族亲。2、1912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与来自东莞上沙的孙姓族人开恳亲大会时留下了合影一张,上沙乡孙衍佳尚保存有其父孙同发留下的开会的传单与合照;孙中山于同月月底回翠亨后又与妻子卢慕贞、大哥孙眉、大嫂谭氏、女儿孙�、孙婉到左�与孙族叔伯在左�孙氏宗祠合影三张,这些照片是孙中山与左�和东莞上沙孙氏有宗亲关系的重要证明资料。而参加合影的左�孙氏的后代不仅知道照片中很多人的名字及相互关系,而且知道很多有关孙中山及翠亨孙氏的事情。3、清光绪年间为祝贺东莞上沙大宗祠重修,左�孙氏十八传孙俊邦、孙俊棠撰写对联制成木质堂对,悬挂于上沙宗祠大堂之内,其内容是“萃子姓于家乡木有本水有源五世箕裘开莞岭,安先灵于寝庙功念宗德念祖三房俎豆贡香山。”这表明了东莞上沙孙氏与香山左�孙氏之源流关系。4、孙科于1947年为东莞上沙车站茶亭题写“国父先代故乡”,并留有照片为证。

  (四)著述资料:紫金说流行以前,史书有关孙中山的家世大都采用孙中山先祖由东莞迁居香山的观点,如1932年9月出版的国民党党史会编印的《总理年谱长编初稿》记载翠亨孙氏先祖的迁徙过程是:…浙江杭州--南雄珠玑巷--东莞员头山--上沙乡--香山涌口--左沙头--迳仔--翠亨,而1933年的《总理年谱长编初稿各方签注汇编》一书是对《总理年谱长编初稿》内容进行审定从而签注意见的权威性资料,孙科先生的签注文字被全部收入。可以看出,孙科仅将“乐千又分居左沙头”改成正确的“分居左�头”,并无其它任何异议;且“左�”的“�”字与“迳仔�”的“�”字一样,都是当地地名用字,很不常用,但长期在外很少回乡因而并不谙熟家族事物的孙科却能将“左沙头”改成正确的“左�头”,这说明他对“左�”的印象很深,因为正如翠亨《孙氏家谱》所记“左�”是他的先伯祖乐千公的分居地。又如1937年出版的胡去非所撰《总理事略》一书也采用孙中山祖籍为东莞的说法,孙科不仅为该书题写书名,而且亲笔题词“《总理事略》,编订明备”。

  (五)调查资料:持“东莞说”者通过对翠亨地区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特别是民俗学调查了解关于翠亨孙氏在居住、语言、妇女足型、婚姻对象等方面的特征如下:

  1、翠亨村的实际生活状况表明:翠亨村是广府人居住的村落,建村历史仅有300年左右,最早开村的麦姓、冯姓、陆姓都不是客家人,因此翠亨村不是罗香林所说的“客家移民”种菜的菜坑,并且一直也没有客家人入住。过去,由于民系隔阂,翠亨地区的客家人与广府人是分村而居的,没有混居的情况。因此孙家居住于翠亨村,证明翠亨孙氏不是客家人。如果翠亨孙氏是由紫金迁来的客家人,那么他们就不能迁入翠亨村,而只能迁入翠亨村周围的客家村,特别是有紫金人居住的客家村。

  2、孙中山1924年的讲话录音及有关资料、实际情况表明:孙中山及其大嫂、姐姐、孙中山的宗亲孙社正、孙中山的外孙杨连逢以及孙中山、孙眉的后代都讲粤语(当地称为白话),不讲客家话,孙眉的后代说听不懂客家话,也没发现他们的先辈讲过客家话。客家人有“可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之说。而翠亨孙氏整族人都讲白话而不讲客家话,则证明翠亨孙氏本来就不是客家人。

  3、有关史料与口碑资料表明:孙中山的母亲、二婶、嫂子、姐姐、妹妹、堂妹及其他宗亲的妇女都是缠足的,缠足是广府民系及中国绝大多数汉族妇女所热诚奉行的自然的而且绝对不能违背的积习以求高贵的标记,而“古往今来,客家妇女都是天足,看不到缠足的小脚女人。”林百克在《孙逸仙传记》中对于孙中山反对给姐姐孙妙茜缠足的故事叙述颇详,该书是用对话的形式展现孙中山与母亲辩论的情景的:“文(中山)的母亲断然地说:‘看看客家人吧!没有一个客家妇女是缠过足的,客家人不象本地人或中国人那样缠足。你想你的姐姐成为一个客家妇女还是一个中国妇女?你想她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还是成为一个外乡人?’”这段话对于孙家是否客家人的问题已经给出了极其明确的答案,而该书对于孙家其他人的描述也昭示了孙家不属客家而属广府民系的特征。因此,翠亨孙氏妇女及其女儿们缠足的事实证明翠亨孙氏不是客家人。

  4、孙中山时代孙家并没有与客家人通婚的习惯,如孙中山的母亲杨氏、三婶谭氏、大嫂谭氏都来源于崖口,姐姐孙妙茜则嫁回崖口;二婶程氏来源于南�,原配卢慕贞来源于外沙,妹妹孙秋绮嫁到西江里,而翠亨、崖口、南�、外沙、西江里都是当地人居住的村落,既不是客家村,也没有客家人居住。在过去,即使是邻近乡村的客家人与广府人之间也是很少通婚的,而孙中山的亲属以及孙中山本人都与当地人即广府人结婚,而不与客家人结婚,这对过去当地人与客家人不通婚的习俗是非常有力的实证,同时也表明翠亨孙氏不是客家人。又据有关史料和孙中山、孙眉后人称: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离开家乡的孙家人与客家人结婚的仅有两例,即孙中山女儿孙婉所嫁的戴恩赛和孙中山的孙子孙治强的继室林伦可是客家人,但这两对夫妻都受过高等教育,早已走出乡居的环境,或者本来就在城市甚至国外长大,是在现代社交环境中相识并结合的。即便是这样,对于孙中山的女儿孙婉与客家人戴恩赛结婚问题,孙中山的元配卢慕贞曾持极力反对的态度,这是因为卢慕贞并未受过新式教育,且早年一直生活在乡村,因而具有较强的民系隔阂心理使然。

  四、“东莞说”对“紫金说”的否定。

  (一)对“紫金说”的“公馆背”的否定。持“东莞说”者经过考证证实:“Kung Kun ”是孙中山自述祖祠所在东江地区的一个地名,而孙中山自述的对象是美国人,因此,孙中山不可能把一个只有孙家人才能知道的“公馆背”的地方叙述给外国人,且“公馆背”的“背”字是不能随便省略的,此其一;其二,孙中山讲的是祖祠在东江的“Kung Kun ”,而不是祖坟在“Kung Kun ”,所以紫金孙氏的某一处祖坟在“公馆背”与孙中山自述的祖祠在“Kung Kun ”是不相吻合的,此其二;其三,紫金中坝孙屋排村从来也没有使用过“公馆”作为村名;其四,紫金孙屋排村位于珠江流域韩江支流琴江上游,至多算得上是“韩江孙屋排村”,既不能称为“东江孙屋排村”,也不能称为“东江公馆村”;其五,孙中山与外国人谈话涉及东江流域的地名时,不可能直接具体到某一个很少人知道的小土坡的名字,而应先讲县,再讲村,范围由大到小。而东莞是属于东江流域(下游)的一个县的县名,所以,“Kung Kun ”应是“Tung Kun”(东莞)之误。其六、罗香林早期的判断与“东莞说”的推断是完全吻合的,罗香林1932年在《客家研究导论》的一个注释中曾解释“Kung Kun ”“当是东莞无疑”。

  (二)对孙琏昌与孙连昌是同一人的结论的否定。尽管两个人都是十二世,名字也只有有无“王”字旁之差,持“东莞说”者经过考证证实孙琏昌与孙连昌不是同一人。其理由为:1、中国人重名或近名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因此重名或近名不能作为判断孙琏昌与孙连昌是不是同一人的依据。2、紫金孙琏昌是第二房,其父名孙鼎标,而香山孙连昌系第三房,其父名孙瑞英,二人房次及其父名不一样。3、紫金《孙氏族谱》称孙“琏昌公,移居增城,于后未知。”罗香林推断孙琏昌“继于康熙中叶,再迁中山县涌口门村”。而翠亨《孙氏家谱》载孙连昌之五世先祖孙礼赞、六世先祖孙乐南早在明朝成化年间就从“东莞县迁居来涌口村(不是涌口门村,涌口门村也没有客家人)居住”,这比罗香林推断孙琏昌的迁徙活动早了150年左右。4、迳仔�孙连富(孙连昌之二兄)的后人孙华祥(现居檀香山)所保存的族谱与翠亨《孙氏家谱》的记载完全吻合,该族谱与翠亨孙氏《家谱略记》的发现都进一步证实了孙瑞英与孙连昌的传代关系。5、据考紫金孙琏昌曾参加过钟丁先抗清起义,而钟丁先起义发生在清顺治三年左右,即1646年前后,而香山孙连昌1669年才出世,因此,无论如何,紫金孙琏昌与香山孙连昌也不可能是同一人。既然二人不是同一人,那么,紫金孙氏与香山孙氏也就没有源流关系。

  (三)罗香林先生关于紫金孙琏昌迁居香山的“考证”纯属推断之词,不足为信。罗香林先生对于紫金孙琏昌的迁移过程是这样猜测的:“惟连昌(指琏昌)公在增城,似居殖未久,即碾转迁居中山县涌口门村。……盖连昌(指琏昌)公之初迁增城,本属流移性质,其迫于生事,而再谋迁居中山县涌口门村。”这样的推断怎么可以作为定论呢?罗香林推断孙琏昌到了香山,而翠亨的各种文物史料与传说证实,翠亨孙氏不是由紫金的孙琏昌迁居、繁衍而来的,而是由与紫金孙氏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莞孙氏迁来的,且迁居的时间要比孙琏昌失踪早150年左右。

  (四)紫金孙氏与翠亨孙氏并不因罗香林“考证”出源流关系而建立来往关系、产生族亲感情。就中国宗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而言,紫金孙氏不找寻外迁的孙琏昌及其后代是不足为怪的,而孙琏昌及其后代落足香山而没有追宗寻祖的话,那就十分不近情理了。而翠亨孙氏始终与左� 孙氏、东莞孙氏相互交往、论资排辈,难道祖籍或祖宗是可以随便承认,祖坟是可以随便拜祭的吗?非也。事实上,即使罗香林“考证”出紫金与翠亨孙氏的关系之后,除了孙科等少数孙家人承认与紫金孙氏有源流关系外,翠亨孙氏多数人始终不承认与紫金孙氏有直接的关系,也并不与紫金孙氏交往。孙中山的大哥孙眉的孙子孙满、孙乾的态度不必说了,就连孙科的长子孙治平也并没有遵循其父的观点,而是认同东莞说。不过,倒是紫金孙氏少数人以“紫金说”为依据做出了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这从当时的温济琴致罗香林先生的电文内容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紫金“中坝孙姓少数人,竟为地方豪劣讼棍所摆弄,举凡孙姓历代卖出产业,均指为国父先祖遗产,控之于县府司法当局,强判人以窃占国父先祖遗产之罪,致拆屋毁坟,拘押勒榨,无不令人感慨。”另外,紫金孙氏及当地政府依据罗香林先生的论断确立了“公馆村”和孙中山祖籍纪念地、纪念馆的事实,虽反映了当地各界人士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但依上所述,所立之纪念地毕竟与孙中山的家族毫无关系。

  综上所述,“紫金说”的依据是不充分的,并且牵强附会。而“东莞说”不仅有大量的论据材料支撑论点,而且这些论据材料都是确凿可靠的。因此,“东莞说”得到孙中山研究界和孙中山的多数亲属后裔的认可,而“紫金说”则基本上已被孙中山研究界排斥与否定。请看如下一些事实:1、一位著名的孙中山研究专家在198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闭幕式上发言指出:“有的论文,根据大量文献、文物和访问材料,进行了细密的考证,指出孙中山的祖籍是广东东莞,而不是罗香林先生所说的广东紫金,得到许多学者的赞许。”2、198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实正误》把“东莞说”定为正,而把“紫金说”定为误。3、1996年在翠亨举行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由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翠亨小组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室合编的《酸豆》第三期曾分发给与会专家、学者人手一册,该期刊登有主张“东莞说”的文章,结果到会的孙中山研究专家、学者包括最权威人士都没有提出任何疑义。4、同样是在去年11月,在南京举行的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谊活动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某专家明确表示承认“东莞说”,否定“紫金说”。5、台湾研究界对“紫金说”也早已有所动摇,如某学者很早就提出“国父是客家人吗?”的疑问,并引述有关资料论证孙中山不可能是客家人的论点;又有学者例举罗香林论点不能成立之理由,并提出“国父家族历史尚待考证”的问题。又如1985年台湾国民党史政机构第三次重版《国父年谱》,虽仍采用“紫金说”,但却加了一条注释,注释开头说:“关于先生家世源流,学者之间颇有争议,先生家属之间,意见亦不一致。”注释最后称:“本谱暂依罗香林前说,并继续研究考订,容有确论,再行补正。”6、大陆孙中山研究界则较多地采用“东莞说”,如1991年出版的《孙中山年谱长编》和1994年出版的《孙中山辞典》这两部权威著作都采用“东莞说”。如此看来,罗香林先生的《国父家世源流考》在台湾的可靠性已发生动摇,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而大陆的孙中山研究界及孙中山多数亲属后裔则已将其否定,因此,笔者在此提请非孙中山研究界和社会其他人士,对孙中山的祖籍问题要有科学的分析与正确的判断,不要盲目接受和坚持“紫金说”。

孙中山的祖籍是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到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扩展资料 

孙中山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三大政策是孙中山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

卢氏家谱辈分表:师、履、泰、同、谦、豫、咸、恒、晋、家、益、萃、升、鼎、渐、丰。

史上最权威的卢氏宗谱:家谱共分为5卷二十四本,图示为东门卷,第三本。经过家族大会一致表决通过,辈份为16字循环使用。依次是:师、履、泰、同、谦、豫、咸、恒、晋、家、益、萃、升、鼎、渐、丰。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卢氏家谱》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

5、出自少数民族姓氏。

6、出自国名。其中以范阳卢氏最为出名。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中国有姓问的吗

姓氏。《广韵》: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问智,成化贡士。得姓始祖:问弓氏、苏忿生、温革、温迪罕·蒲睹。源于子姓,出自中国商汤后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