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靖难之役能成功篡位,依靠了哪些人的支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朱棣在靖难之役能成功篡位,依靠了哪些人的支持?,第1张

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明朝初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起兵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表面上看靖难之役是皇族内斗,燕王朱棣依靠军事胜利成了大赢家,但是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是各利益集团互相博弈妥协的过程,“靖难之役”朱棣能获胜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拉拢了大多数人。

明朝的政治格局可以说完全是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别看朱元璋出身贫苦,没受过系统教育,但他对于政治权谋的掌控是中国古代帝王中顶尖的。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在朱元璋的规划下明朝统治阶级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皇族、武勋、文臣、宦官,皇帝居于仲裁者的地位平衡各方,掌控天下。

皇族就是朱元璋的子孙们,朱元璋为了保障朱明皇室的统治地位,将自己成年的儿子分封到全国的重镇和交通要道,这些王爷们虽然不能插手地方政务,但是手握军事大权和大量财富,特别是边塞九王每个人都有数万兵马,可以自行征伐蒙元残余势力,权势滔天,燕王朱棣就是边塞九王之一。

武勋集团就是为了明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们,比如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都属于这个阶层。经过“蓝玉案”、“胡惟庸案”,武勋虽然遭到了朱元璋的大肆打压,但因为这些家族和皇室之间的姻亲关系,以及这些人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和各种特权,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武勋集团依然举足轻重。

文臣集团在朱元璋时期可以说是处在弱势地位。朱元璋出身贫寒,早年间受到过贪官污吏的压迫,再加上他自己是马上皇帝,因此对于读书人一直不太看得上。明朝初年文臣的地位相较于唐宋时期是远远不如,比如宋朝时刑不上士大夫,但是朱元璋对文臣动辄打骂,只是将文臣当成自己的助手和制衡武勋的工具,中枢决策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宦官集团作为依附于皇室存在的群体应该算是半个势力。朱元璋鉴于前朝宦官专权造成的危害,严令“宦官不得干政”,但是宦官作为皇室的忠仆,朱元璋不可能弃之不用,因此让宦官帮皇室理财,比如明初的海关关税,各地的金银铜矿等等都由宦官管理,这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明初皇帝的内怒比国家的国库还富裕。大太监们占据肥缺自然富得流油,再加上内廷二十四衙门这一庞大机构,因此宦官集团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再回过头来说“靖难之役”。作为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在战争初期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决策失误将太多的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朱允炆和爷爷朱元璋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长于深宫之中,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在三位老师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影响下,天然亲近文官集团,提倡文官统治,因此朱允炆登基后大力提高文官的地位权力,而对于皇族、武勋、宦官都是打压。

对于皇族,朱允炆是直接削藩。朱允炆的削藩和西汉时的削藩是两回事,朱允炆不只是要收回诸王的封地以及军事权力,甚至于连皇族的政治、经济特权都要剥夺,再加上手段过于激烈逼的湘王朱柏自焚而死,完全是不给诸王留活路。反观燕王朱棣在皇族中素有微信,再加上各种政治许诺拉拢了大部分皇族站在自己这边。

对于武勋,朱允炆最大的表现就是疏远和不信任。朱允炆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以及爷爷朱元璋的影响,对于武勋极度防备,在“靖难之役”过程中害怕武勋做大,常常干预前线作战事宜,这可以说是建文朝廷战败的重要原因。而燕王朱棣长于行伍之间,接受过徐达的军事教导,再加上在北方边境常年作战的经历,因此和武勋集团关系紧密,很多朝廷武将都是他的间谍,为他传递消息,随着朱棣的接连胜利,越来越多的武将投降于他。

身为皇帝奴才的宦官本身应该是最忠于朱允炆的,但朱允炆严惩宦官的态度,以及将宦官管理的海关关税、金银矿产交由文官管理的行为大大损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明朝初年的宦官虽然影响不了朝政,但身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消息灵通,通风报信都是一把能手。

“靖难之役”表面上看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争皇位,实质上是文官集团试图树立权威、掌控国家大权引起的冲突。只不过建文帝以及其核心决策层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过于理想主义、急于求成、纸上谈兵,使得己方一败涂地。

“靖难之役”虽然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文官们继续再为实现文官统治而努力。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宦官头领王振、武勋领袖英国公张辅等朝廷大员死伤无数,明朝各方势力间的平衡被打破,文官集团因为拥立明代宗朱祁钰以及保卫京城等事情一跃成为朝中第一势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团间的斗争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人物生平

建文年间(1399~1402年),王景弘随朱棣起兵,助朱棣夺取帝位,得朱棣赏识。永乐三年(1405年),奉成祖命,以副使身份协助正使郑和,率62艘巨型海船、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东海岸一带)。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今越南南方)、暹罗(今泰国)和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等。船队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后经满剌加(今马六甲)到天竺(今印度)、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今印度的柯钦)、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加尔各答,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斯港)后返航。历时两年多,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回到南京。返航时,西洋各国大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随船队到达南京朝贡。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王景弘与郑和再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并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船队经过锡兰山时,还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立碑纪念。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船队回到南京。

永乐七年九月,王景弘与郑和受命第三次出使西洋。先后到过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小葛兰(今印度南端)、古里,抵孟加拉湾后折回满剌加。在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后,在那里修筑城墙和仓库,后回国。

永乐十年(1412年),王景弘受命,到闽、浙沿海招募大批水手和造船工匠,在太仓、长乐、福州、泉州等地督练水师、监造海船、修建天妃宫。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北上,到北京建新都。王景弘随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兼管招募舟师、监造海船等事务,为郑和第四、五次出使西洋做准备。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王景弘和郑和受命第六次出使西洋,并护送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时随船来中国访问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回国,同时将锦、绫、纱、罗、绮、绢等物分赐给各国国王。沿途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等16个国家又共遣使1200人,带各国贡物随船队到中国。

永乐末年,王景弘在激烈的皇位之争中,因拥立太子朱高炽有功,被擢升为正使太监,其嗣子王祯也受赐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洪熙元年(1425年),王景弘受任南京守备;同年八月,与郑和一起选用下西洋官兵1万余人,修造南京大报恩寺等宫庙。宣德四年(1429年),王景弘受敕省视南京旧皇宫。同年四月,开始督造船只,操练水兵,准备再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太监身份与郑和一起率船队第七次出使西洋。次年十二月中旬,船队从五虎门出海,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忽鲁谟斯等17国。其间,曾派一支船队访问 半岛上的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亚丁);同时,还派出由熟悉外交、贸易事务及翻译等7人组成考察组,随天方国(今麦加)船只到 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宣德七年(1432年)三月,郑和卒于古里。王景弘率船队,扶柩返航,西洋十余国派使臣随船队,到北京朝贡。

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船队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英宗命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不再使洋。王景弘晚年潜心整理航海资料,撰有《赴西洋水程》等书。卒年不详。

王景弘先后6次出使西洋,历30余国、60多个地区。每次使洋,都随带金银、丝绸、铜铁及各种工艺品与外国交流,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增进友谊。

人物政绩

王景弘曾任南京守备,政绩斐然

1424年8月,明仁宗命王景弘率下番官兵镇守南京。9月设南京守备,郑和、王景弘任之。在任期间他们与襄城伯李隆共管南京军务;奉命“提督将九五殿各宫院凡有渗漏之处随宜修葺”。王景弘将南京明故宫整修一新。明宣德年间拖延多年的大报恩寺未能完工。明宣宗下令郑和与王景弘用心提督,限在1428年8月完工。王景弘配合郑和终于如期建成大报恩寺。1429年王景弘受命负责郢王育王起居。《明宣宗实录》载:“敕太监王景弘等,移郢王育王宫眷居南京旧内,凡时朝暮衣服饮食百需,皆内府依期给之,仍时遣人省视不许怠慢。”

郑和去世后王景弘仍负责南京水军的操练。《明英宗实录》1435年载:“请以各卫风快船四百艘作为战船,令都督陈政操江。上敕守备太监王景弘计议行之。”王景弘是福建漳平赤水镇香寮村人。福建是富有航海传统的地区。宋元时福建泉州是世界著名贸易港口。生长于斯的王景弘对航海事业有着极大优势。他在下西洋中负责航海的线路与管理船队,侧重于船舶的制造、航海人员的选拔,航路的确认等一系列工作。晚年王景弘在南京编著有《赴西洋水程》航海专著,此书后流落民间并被辗转抄录,成为明清航海人员驾舟出海的导航“秘本”。王景弘为促进中国航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王景弘在担任南京守备期间与郑和共同掌管宫廷内务,多次主持宫殿、寺庙的建造修葺,富有建筑才能。在第七次出洋前,明宣宗还赐诗给王景弘,称其“昔时将命尔最忠”。内臣中能获皇帝赐诗,仅郑和与王景弘。

王景弘曾当任南京运输“总指挥”

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古里不幸去世,王景弘当起领导整个船队的重任,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将整个船队带回祖国,至此长达28年轰轰烈烈的郑和七下西洋结束。在长达28年明朝 与海外各国的物资交流中带回大量的舶来品,明初南京库藏物资已经非常丰富,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赏赐下西洋有功人员,大宗库存物品急需运往北京。此时,同样作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承担起下西洋大量物资善后处理和人员安置工作。王景弘充当起将南京皇库物资运往北京工作“总指挥”。据《明英宗实录》卷十五记载“正统六年(1436年)三月丁卯朔,敕南京守备内外官员太监王景弘等,比闻南京永承运八库递年收贮财物数多,恐年久损坏,负累宫攒人等”。“正统元年(1436年)三月甲申,敕王景弘等,于官库支胡椒、苏木等三百万斤,遣官运至北京交纳,毋得沿途生事扰人”。再据《明英宗实录》卷十八记载“正统元年六月已巳,南京装运胡椒、苏木马快船100艘至京”。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王景弘执行皇帝的指令是如此雷厉风行。试想用100艘马快船装运300万斤胡椒、苏木从南京启程经长江进入扬州大运河运往北京,其场面是何等壮观,再现明初大运河繁忙景象。

墓葬

王景弘长期担任南京守备,府第在南京。王景弘之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晚年归宿应在南京。其逝世的时间大约在正统二年(1437年)。因为正统二年后《明实录》与其他史籍再无王景弘的记载。王景弘此时已属高龄,且没有受迫害的记录。老死于长期生活的南京是很自然的事。而王景弘的葬地,笔者推断也应在牛首山一带。牛首山一带名寺林立,与高级宦官的关系密切。王景弘好友郑和生前就多次布施牛首山佛窟寺,死后得以赐葬牛首山。墓道与山中弘觉寺塔成一条中轴线,可见关系密切。与郑和同时期的许多宦官也葬于牛首山附近。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智葬于牛首山北静明寺;内官监太监杨寿藏葬于普应寺;司礼监太监金英葬于不远处的西善桥,王景弘后任的宦官也都以牛首山为中心,择吉地安葬。不久前牛首山附近还发现宣德时太监杨庆的墓地。王景弘长期追随郑和,与郑和感情极深,葬于老朋友墓地附近,最符合王景弘晚年心境。笔者希望不久的将来王景弘墓会被发现。

故里

据《宁洋县志·中官》(康熙三十一年版)记载:“王景弘,集宁里人,明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这是关于王景弘籍贯目前最早的记载,比张廷玉修《明史》写《郑和传》早了47年。另外,在清乾隆三年版《龙岩州志·人物·中官》条目中,也记载了:“王景弘,龙岩集贤里人”。

《漳州府志·武勋》更明确记“王景弘,集贤里香寮人”。香寮村位于福建漳平、龙岩、永安三市的结合部,共辖6个自然村,计1587人,有89个姓,是全国闻名的“百姓村”。据漳平市旅游局局长曹木旺、漳平市博物馆罗宣生馆长实地考证,王景弘为香寮村许家山自然村人。据当地老人介绍,许家山鼎盛时期人口有200多人,由于战乱、匪患,目前已成为废村。村里随处可见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旧址,以及残墙基、石臼、石础、陶瓷残片、断落的石旗杆。王景弘后裔人间蒸发。所幸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的香山桥碑记中,寻找到许家山王景弘家族捐银名单,乡宾王应文、王任荣、王志通;监生王拨元、王达元、王衍思;贡生王殿文;庠生王任煌、王思义、王国任等十人捐银四十七两,由此看来,清末时期,许家山王氏家族还是人文鼎盛,人丁兴旺。

相关诗词

明宣宗为其撰写过长诗《赐太监王景弘诗》,内容观右图。

后裔

《宁洋县志·中官》载,王景弘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是太监,但史料中显示他有嗣子王祯。王祯是正千户(正五品武官),率领1120名兵丁。显然,王景弘也效仿郑和从其家族中过继一子成为后代。这种情况在明代太监中已是习惯。长期以来,自王祯以后的后裔不得而知。近日,王景弘故乡研究专家曹木旺先生来信告知最新史料:王景弘后裔在南京生活了二百年。明代卫所《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册,是了解明武职人员生平家世的珍贵史料。现抄录如下:

一辈:王祯永乐二十年选跟太监王景弘等下西洋公干,擒获伪王苏干刺等,即次有功回还,永乐二十二年升锦衣卫左所正千户。宣德七年殁。无儿男。王英,系锦衣卫常俸故正千户王祯亲弟。(王英袭王祯正千户一职)

二辈(成化年间):王珙,龙岩县人(今福建漳平市),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世袭正千户王英嫡长男。

三辈(弘治年间):王臣,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故世袭正千户王珙嫡长男。

四辈(嘉靖年间):王选,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年老世袭正千户王臣嫡长男。

五辈(嘉靖年间):王心,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锦衣中所故正千户王选嫡长男。

六辈(万历年间):王贞吉,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锦衣左所年老正千户王心嫡长男。

七辈(万历年间):王建中,系老疾正千户王贞吉嫡长孙,伊祖多支米麦二石一斗于本舍,俸内扣还。

八辈(崇祯年间):王延祚,系故正千户王建中嫡长男。

以上史料推证,王景弘之子王祯曾出使西洋立下战功,升任正千户。第一代到第四代是服役于南京锦衣卫水军的,其后几代调换到地面部队。第六代的王贞吉还因多支粮受到处分。通过对《武职选簿》档案的分析,可以考证出王景弘后代在南京生活了二百多年,八代人,从明初一直世袭锦衣卫正千户直至明末。由于明末战乱,八代以后的王景弘后裔是否死于战火或迁回原籍,尚留待更新史料发掘,并希望更多学者提供新证。

下面资料不知道能否用到:

都指挥使司为明代地区军事总机构,长官有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1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同。长官之中有一人统司事,称掌印,简称都司,位次在布、按两司之上。《明史•职官志五》说:“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

卫指挥使司设官与京卫同。外卫皆统于都司及行都司。卫以下为千户所,千户所又辖百户所。千户所有正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镇抚2人(从六品)。其属吏目1人。千户所辖百户所10个,共有百户10人(正六品),总旗20人,小旗100人。刑狱则归镇抚掌管。凡卫所皆隶于都司,而都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自卫所以下,其官兵多世袭,这是明代特殊制度之一。

都督府的都督名称后来变为空头的官阶,而统兵之官则须别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名目。《明史•职官志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凡总兵、副总兵一职均须有公、侯、伯、都督爵衔者充任。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儹运淮安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间,又设山西、陕西二总兵。嘉靖间,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二总兵为四,改设福建、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添设浙江总兵。万历间,又在临洮、山海增设总兵。至明代末年,总兵官增置繁多,不可胜记。总兵在明代本为无品级之差委,至清代则为正二品的正规武职。

此外,还有军民府、土州、土县,其官员设置,与府、州、县制相同。

据何先生介绍,掌管天津卫的最高官员就是天津卫指挥使,一位正三品的军事长官。何教授说,明朝中央机构在初期设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但这些基本上属于荣誉称号而非实授。处理具体政务的是中央设立的中书省,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到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分中书省及丞相权力归属六部,由六部尚书(相当于各部的部长)直接对皇帝负责分理国家诸事。此外还设有具备司法功能的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纪检部门的都察院等一些职能部门。

在地方上,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司法之事;而本省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可谓是三司权责分明。

衣:官员前胸成了“动物世界”

历史上,衣服是最能显示身份的东西。明代官服采用补子制度。所谓“补子”,就是一块缝在胸前的布,上面绣上各种花纹。公、侯、伯、驸马的补子绣麒麟白泽,官员是文禽武兽。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是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以下是鹭鸶、黄鹂、鹌鹑、练雀等。武官一二品是狮子,三四品为虎豹,五品是熊,六七品是彪。其可谓是“大小官员坐满堂,珍禽异兽爬全身”。

食:县官工资发大米

七品官因为官阶低常被称为芝麻官。据了解,明朝官员分为十八级,从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一直到从九品。明朝的县官一般是七品官。

从待遇看,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七品知县,每年的名义工资是90石大米(京官领到的俸禄经常是加工好的大米,根据加工好的白米每石160斤,明朝的一斤为590克的说法,一石白米为944公斤。),合现在月薪1840元人民币(每斤米13元)。但那时发的是货币加实物工资,官员领回家的既有大米、布匹,也有银子和钞票。经过朝廷克扣,加上明朝货币大幅贬值。级别越高的官员,所受的折扣损失就越大。

住:级别高房子大

官员的级别不同,住房的等级也有差异。明朝对建筑规定森严,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住宅建造大小亦受限制。王侯、官员按等级造房,庶人只能造“三间五架”之屋。比如明代的亲王府,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有三重殿堂,后一部分有三重宫室,两侧还有跨院,布局像故宫,只是规模要小得多。

行:骑马坐轿各行其道

明朝初年,朱元璋规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许乘轿,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只能骑马,不许坐轿。官员的随从也是多少有别,公爵10人,侯爵8人,伯爵6人,一品官至三品官6人,四品官至六品官4人,七品官至九品官2人。街市军民、做买卖及乘坐驴马行路者,遇见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员过往,要立即下马让道;官员相遇,官阶较低的官员要采用侧立、回避等办法让道。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巡抚

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亦名抚台。以“巡行天下,抚军接民”而名。明朝设置巡抚,起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敕遣懿文太子陕西之行。至永乐十九年(1421),吏部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分巡各省,安抚军民,询察利病,于是产生了巡抚制度。但在宣德以前,巡抚非专设之官,有事则遣,事毕即还,巡行也无固定的范围。宣德五年(1430),御史于谦、越府长史周忱等六人被擢升侍郎,分抚南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西、湖广等处,从此各省常设巡抚官渐成制度。天顺、正德年间,曾两次下诏裁革,但旋即复设。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明代巡抚多进士出身,少有举人致其位者,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嘉靖十四年(1535),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巡抚的加官一般为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兼理军务者,另加提督军务(有总兵官的地方加赞理军务,或参赞军务)的头衔。亦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在明朝,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这就可以防止因三司鼎立而酿成的不相统属、运转不灵的弊端。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明后期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权阉,故朝中各种政治力量的更迭,往往影响巡抚的易置。

清因明制,在各省设置巡抚,计有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其以总督兼者,有直隶、甘肃、福建、四川各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改行省,亦各设巡抚一人。

清代巡抚之官级一般为从二品,俱兼兵部侍郎及副都御史衔。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之大权。省内自布政使、按察使以下,均为其属官。

泉司即“按察使”

臬台

明、清时按察使的俗称。官名。始于唐初,职在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至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职。后曾改称采访使、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之上司,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处则以节度使兼。宋代不设节度使,初以转运使兼领提刑,后别设提点刑狱,遂为后世按察使前身,其职务则与唐观察使有别。金章宗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改提刑使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与官员考核。元代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称按察使,为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明中叶以后,各地多设巡抚,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沿置,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别称臬台、臬司、廉访。《旧唐书安禄山传》:“[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明史职官志四》:“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高按察叔嗣》:“[嘉靖]三年,仍起前官,出为山西参政,升湖广按察使。”《清史稿职官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省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勋位称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勋位称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指挥同知、宣慰使。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从四品: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正五品: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勋位,文官称修正庶尹,武官称骁骑尉。

从五品官: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寺少卿,员外郎,五军都督府经历,知州,都转运盐使司副使,正提举,京府通判,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使,宣抚副使,安抚使。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勋位,文官称协正庶尹,武官称飞骑尉。

正六品:大理寺正,詹事府丞,中允,侍讲,侍读,国子监司业,尚宝司丞,太仆寺丞,京知县,都指挥使司经历,通判,上林苑、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判,兵马指挥,所镇抚,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文官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正提举,副长官。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出身授宣德郎;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正七品: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行人司正,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审理副,安抚司佥事,蛮夷司长官。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出身授宣议郎;武官阶只有六品。

从七品: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府、卫、都转运盐使司、宣慰司经历,布政司都事,蛮夷副长官。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

正八品:国子监丞,行人,部院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卫、按察司、转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正,府经历,县丞。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翰林典籍,寺监典簿,博士,国子监助教,鸿胪寺主簿,京府、转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司经历,知观。文官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校书,国子学正,部院检校,鸿胪寺署丞,上林苑典署,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司知事。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待诏,詹事府、上林苑录事,通事舍人,正字,司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未入流: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官太太叫「命妇」,等级

1一、二品「夫人」。

2三品「淑人」。

3四品「恭人」。

4五品叫「宜人」。

5六品叫「安人」。

6七品叫「孺人」。

先说宦官的问题。

唐朝宦官是一股独立的势力,而明朝宦官是依附型的势力,实际上是皇权的延伸。

唐朝为了抑制各地强大的蕃镇武将,皇帝没有安全感,于是把禁军的兵权交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宦官来掌握。宦官有了控制京城的兵权就是一股独立势力,大多数时候是保护皇帝的,可一旦发难就能废立天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多么朴素的真理。

明朝宦官是依附于皇权的,他们没有兵权,没有实际的权力,是靠着皇帝的信任和利用才得势。皇帝很多时候是利用宦官来对抗文官集团的,一旦皇帝决定放弃某个宦官,一句话就能要了他的命,因为依附于皇权的宦官没有任何其他依靠。

再说明朝文官

明朝文官权力的扩大与明英宗土木堡之变有直接关系。土木堡之变,明朝强大的武勋集团,也就是开国将领的后人们被一网打尽,武人集团一蹶不振,皇帝被俘虏,威严尽失,文官集团开始自立皇帝。

皇权虽然在明朝空前加强,但自古以来宦官,外戚,相权和皇权之间的平衡博弈也被打破。

明朝没有显赫的外戚势力,宦官依附皇权,有没有宰相,反而是一个庞大的文官集体。四种势力的平衡实际上只剩下两种,即皇权和文官集团。

而皇帝是不可能做到一个人治理天下的,朱元璋和朱棣做到了,所以他们权势滔天。可后代皇帝做不到,他们必须把事情交给文官去做,也就是把收于一身的皇权让给文官,除了利用宦官制衡一下,没有任何势力能抗衡。皇帝越不管事,文官集团力量越强大,像万历那样几十年不上朝就是陷入恶性循环。

朱棣在靖难之役能成功篡位,依靠了哪些人的支持?

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明朝初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起兵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表面上看靖难之役是皇族内斗,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