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世俊喜博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 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先生;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3。①正常语序为“学使若此敬见”,见,相当于人称代词。 |
译文 杭世俊一年必然回钱塘两次。归家以后无事,有时拿着数百铜钱与家乡中的少年在望仙桥下赌博。当时钱文敏以视学身份在浙江视察学校。一天正值酷暑,(钱文敏)正要到宅子去拜访杭世俊。踏过桥下,钱文敏从轿子里看见先生穿着短衣,手拿着芭蕉扇,与各位少年赌博兴致正浓。钱文敏立刻走出轿子拱手说:“前辈是在这里吗?”当时先生用扇子遮住自己,却已经知道不可以躲避了,立即转过脸说:“你已经见到我了吗?” 钱文敏说“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 (杭世俊)说:“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钱文敏坚持想要前往,杭世俊坚持推辞他。(钱文敏)才寻找原路返回了。钱文敏离开后,各位一起赌博的少年从桥下走出,吃惊地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学使如此尊敬你?” (杭世俊)说:“这是我衙门中后辈。”就不告姓名离开了。 |
17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文言知识]
说“显”。‘‘显”是个多义词。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二、指“高贵”。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三、指“显出”、“表现”。如“大显身手”。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17、蒲松龄之妻
(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妻子劝止他说:“你不要再这样干了。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淡漠处之。(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蒲松龄笑着问:“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她)回答说:“我没有其它长处,只知道知足。而今我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儿,能继香火,吃穿不至于受冻挨饿,老天所赐不可说不厚。自己回顾有什么功德,而仍有不满意呢”
参考答案
17、蒲松龄之妻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3①看到②回顾
相关阅读:
中考 课外文言文 练习 题含答案(18套)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一)班昭续《汉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二)蔡文姬求情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三)炳烛而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四)薛奎识范镇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五)芮伯献马贾祸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六)及之而后知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七)管仲破厚葬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八)董叔攀附权贵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九)王昭君出汉宫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商於子驾豕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一)魏收改武学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二)申屠敦之鼎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三)强弱之辩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四)诸葛亮传略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五)千轴不如一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六)答苏迈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七)蒲松龄之妻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八)杭世俊喜博
虽然是从别人黏贴过来的,但是我好不容易找到有题目和答案的,并且区别开来,希望你能采纳,感激不尽。
1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③记:传记。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瞿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
[文化常识]
严子陵。上文说的“严先生”,即东汉时的严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严子陵与刘秀早年是同学。刘秀击败王莽军队称帝后,邀请他到京城洛阳任谏议大夫(皇帝的顾问),可去后不久,发觉朝中多猜忌,于是隐居浙江桐庐附近的富春江边,常钓鱼赏景。今建有严子陵钓鱼台,并有严子陵传碑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守 ②泱泱 ③已 ④易 ⑤盛 ⑥扣 ⑦颔首
2.翻译: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②必将名世 ③殆欲下拜
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以“风"字换“德"字,它好在哪里请说出一二点。
2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②遐远,不沾圣化③,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④
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⑦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
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选自《汉书•龚遂传》)
[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文言知识]
“饥"、“劝"及其他。“饥"本指灾荒,上文“渤海左右郡岁饥”,“岁饥”即荒年。又,《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大饥”即大规模灾荒。但“饥"后来也指“饥饿”,上文“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其中“饥寒"即指饥饿与寒冷。再说“劝”。上文“劝务农桑”中的“劝",解为“鼓励"、“勉励",句意为勉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劝学”即勉励(他人)学习。但后代也有将“劝”作为“劝阻”用的。文言中的这种词义现象要特别注意,一不小心就会搞错。再如“恨”,它既可指“怨恨”,又可解为“遗憾"。《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桓帝、汉灵帝是“先帝”(刘备)的祖上,纵然他们昏庸,刘备也不可能“怨恨”他们,因此“痛恨”要解释为“痛心与遗憾”。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并 ②禽 ③举 ④副 ⑤恤 ⑥说 ⑦遣还 ⑧罢 ⑨得 ⑩躬 ⑩犊 ⑩课
2.翻译:①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②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③移书敕属县 ④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3.理解:“好末技"中的“末技”是指
3里社祈晴文①
民之穷亦甚矣!树艺②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实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雨暴风,旬月唯作,尽扑而捋⑥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⑧,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⑨莫之罪也。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⑩以答神贶⑾者,苟岁之半,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有不利焉。夫胡为而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⑿之!
(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释]①这是一篇祈求神灵使天放晴的文章。里社,古时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树艺:种植。⑧秋:好收成。④原隰(xí):广平而低湿的土地。⑥旬月:一月。⑥捋(lǚ):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⑧贶(k uàn g):赐。⑥尚:希望。
[文言知识]
分数表示法。文言中的分数表示与现代汉语不同。上文“犹有百十之可冀",其中“百十"是指百分之十,而不是一百或几十。它不需要用分母、分子表示。又,“死者十九”,意为死亡的人十分之九。又,“年赋十三”,意为每年交纳赋税十分之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于 ②庶几 ③垂 ④* ⑤冀 ⑥苟 ⑧恤
2.翻译:①将以厚其家 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
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④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
⑤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
4赞刘谐
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
[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②屐(jī):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德。⑤纸墨:指儒家著作。⑥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⑦纸烛:灯笼。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
[文言知识]
词类的活用。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句子中要作动词用,解释为“认为好"。又,上文“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为形容词,指明朗,在句子中要理解为“照亮”天空。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的词性在句子中临时活用为其他词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哂 ②斯 ③易
2.翻译:①窃唇吻之三四 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
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 ②徒劳无益 ③家徒四壁 ;④徒步当车
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是一个反问句,请用陈述句表示它的意思。
5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
[注释]①邴(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贶(kuàng):赐与。
[文言知识]
互文见义。它是一种文字表达方法。《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中“受任”与“奉命”、“际”与“闾”都是同义的词或词组,作者交叉运用,使句子有变化,这就叫“互文见义”。上文“至陈留则师……,颖川则宗……,汝南则交……,涿郡则亲……”,其中“师”与“宗”同义,“交”与“亲”同义,它们也属互文见义。又,《过秦
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为互文见义,同时,“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见义现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会 ②耳
2.翻译:①单步负笈 ②但以荒思废业
3.“因见贶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因为看见赐与酒席;
②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
③因为你们赐我钱;
④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4.理解: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
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选择。⑤阙:同“缺”。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文言知识]
“感激”及其他。现代汉语中的“感激”指感谢,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动而奋发”。上文“谧乃感激”,犹言因感动而奋发。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形同而古今义异的词还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交通”,古指互相往来;“妻子”,古指妻与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业的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度 ②或 ③辄 ④进 ⑤余 ⑥笃 ⑦涕 ⑧居 ⑨务
2.翻译:①目不存教 ②无以慰我
③何尔鲁钝之甚也 ④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⑤躬身稼穑
3.“就乡人席坦受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 就在同乡人席坦那里读书;
② ②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借书读;
③ ③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去读书。
4.理解:①“孟母三徙”的故事说明什么
②曾父烹豕(同“猪”)的故事说明什么
7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⑤。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⑥。”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⑦。”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③大姓:大户。④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⑤大学:很有学问的人。⑥解人颐(yí):让人欢笑。⑦更理前论:再把前面说的梳理一番。
[文言知识]
说“穷”。“穷”是个多义词。一、指“困窘”。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意为处境艰难时只能自己管好自己。二、指“尽”、“极”。上文“穷矣”,意为没什么可说了。成语有“无穷无尽”,其中“穷”与“尽”为同义。三、指“贫困”。四、指“寻求到尽头”。《桃花源记》:“欲穷其林。”其中的“穷”即为寻求到尽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邑 ②怪 ③资
2.翻译:①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②时人畏服之如是
③衡从之与语质疑
3.理解:“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来形容“邑人”什么的
8.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文言知识]
说“显”。‘‘显”是个多义词。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二、指“高贵”。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三、指“显出”、“表现”。如“大显身手”。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舆揖日:“前辈在此乎”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避,即回面话曰:“汝已见我耶”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曰:“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始寻道反。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日:“汝何人学使⑤见敬若此”曰:“此我衙门中后辈耳。”遂不告姓名去。
(选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
[注释]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检讨(即翰林院里掌管编修国史的人)。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③视学:职官名称。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④舆(yú):轿子。⑤学使:即“视学”。
[文言知识]
说“固”。“固”是个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一、指“坚固”。如成语“固若金汤”。二、指“坚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坚决”。三、指“本来”、“诚然”。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四、指“岂”、“乃”,表反诘。如“仁者固如此乎”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或________②博________③酣________④揖________⑤业________
⑥却________⑦反________
2.翻译:①张盖往访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诣宅谒前辈耳__________________;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上文“学使见敬若此”中的“见”有以下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 _________ ①指代“你”;②看见;③被;④同“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法 ②已 ③拙 ④中
2.翻译:①未尝一事横于胸中
②幼安然吾言乎
3.理解:“动辄龙蛇满壁”中的“龙蛇",是形容____ _
10答李几仲书①
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④中朝:朝廷中。
[文言知识]
说“就”。“就”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释为“成”或“成为”。“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意为“走进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职务岗位”等。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事不就”,即事不成。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长者_________②然________
2.理解:“学问琢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晚成之器”即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其自废惰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①当继续给你写信;②要继承别人的精神才能前进;③当接到这信后要跟周围人商量;④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
答案
1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 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2龚遂为渤海太守
1.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 3.指工商业。
3里社祈晴文
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 2.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4赞刘谐
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 2.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 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 4.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
5.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② 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
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7.匡衡凿壁借光
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 2.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时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 3.临走时的狼狈相。
16、答苏迈书
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 2求学问; 3骑马;坐车 4人生到底何时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 5《论语》;孔子。
8、蒲松龄之妻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 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 3①看到②回顾
9、杭世俊喜博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 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杭世俊;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3①
10、答李几仲书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对的 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炼 3大器晚成 4那些自暴自弃与懒惰(的人)。 5④
江南温柔女子多,江南风光玲珑。每个地方都有恰到好处的美感。多一分繁琐,少一分不足。这就是江南的魅力。西溪湿地公园,风景优雅宜人,不仅有江南小桥流水,还有丰富的生物物种。整个公园祥和宁静,最美的是江南。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公园里美丽的风景,美味的食物,美丽的东西和美女吧!
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古称何澍,“曲水,群山环绕,名园古寺,鳞次栉比,车辙沙丘很多”。历史上的西溪面积约60平方公里,现在保护的西溪湿地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围封区。
溪流的重要性在于它的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湿地内设立了费家塘、下龙潭、朝天牧羊、鲍家埭、河间港五个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入口处有湿地科学展厅,西溪还是鸟类的天堂,公园里有许多观鸟区和观鸟亭,给游客一种鸟儿快乐飞翔的壮丽景色。
河渚街
何澍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地方,展示西溪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西溪产品。在茶馆,可以品尝到号称“十倍于龙井”的西溪茶;在商店里,可以买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饭团、古当盘柿子、竹笋、西溪鱼制品等土特产;在蒋氏相公祠,可以向蒋氏三兄弟扶贫济困、行善积德致敬;在古戏台,可以欣赏越剧表演;并且在龙舟展厅,可以参观西溪龙舟的发展历史。街道上到处都是怀旧的餐馆、茶馆和酒吧。修复后的何澍街体现了西溪湿地休闲、交易会、观光的主题意境,呈现了悠闲、古朴、典雅的西溪文化精髓。整个街区的建筑风格沿着从明代到近代的历史主线,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就像一个建筑博览园。
泊庵
博安是清朝杭州人邹孝直所建。他读书快乐,但不问文达。他和他的两个弟弟,钟书和夏树,隐居在博安,享受自己的农业和阅读,并作诗和礼仪,以管理他们的家庭。当时在庄园旁隐居的文人很多,如王志胜、孙元祥、李番禺、胡彦远等。长期居住在泸州。它于2005年重建。
烟水渔庄
延水渔村位于延水禅院南面,近天近黄昏。在美丽的渔村,我们可以享受西溪的美食,吃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烟雨庄的“烟水”有三绝:柳烟、云烟、炊烟。人与烟与水共存,仿佛置身仙境。在棠棣走一走,喝一口当地的米酒,感受一下西溪原住民的生活。
曲水庵
曲水禅寺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内焦露寺东侧、正灯院左侧。明朝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云起居德禅师重新创立。依河而建一座寺院,门朝曲水,故名曲水寺。檐廊上挂着“曲水岸”三字招牌,这是敖严居士的称号。另一个碑文写着:“古代教师之家”。
厉杭二公祠
李航二公祠是西溪专门祭祀文人的祠堂之一,与丘学安词人堂齐名于浙中、浙中。拜的两个男的,一个是李鄂,字太鸿,康熙人;另一个是杭世俊,他的名字叫唐太宗,他的名字是金普和秦婷这样的老人,他是一个雍正的举人。龚都是清代杭州著名的学者和诗人。这个景点主要
尝遍美食
瞧麦叔叔面馆
西溪特色手工面馆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这家店属于杭州老店,主要经营各种手工面,好吃又实惠。没有传统景区的天价,每一个小面都卖的很良心。
蒋村酒楼
姜氏酒楼主体装修中式风格,白墙青瓦,呈现出一种恬静的田园水乡风格。淡雅的住宅色彩勾勒出一幅淡淡的中国山水画,将水乡特色渲染到极致。可谓“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园林意境。蒋家餐厅提供各种江南特色美食,以西溪菜为主。新鲜的食材,精心搭配的菜品,能给你带来味觉和视觉的极大享受,让你第一次尝试这种江南精致美食,还想着第二次。
烟水渔庄餐厅
西溪湿地公园中心的一家酒店,但是去餐厅需要坐船!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可以感受原生态湿地带来的景观盛宴。深入大自然,一边吃,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不能太超脱。
江南美景数不胜数,自己去感受一下会更好~所以赶紧行动吧!
乾隆皇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实际掌控朝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前期,通过改土归流,平定新疆、蒙古叛乱等措施奠定了近代时期中国的疆域版图。乾隆皇帝是“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但是在他统治后期大清王朝由盛转衰,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在政治上,乾隆皇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错过了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经济上,乾隆皇帝推行过去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文化上,八股取士早已僵化,在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下,整个政治系统缺乏活力。大兴“文字狱”更是让士人阶级人人自危。
一、政治原因
(一)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使本来强大的中华民族自此走向落后。
乾隆二十二年,推行“一口通商”政策。根据规定,洋人只能在广东进行贸易。乾隆皇帝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商人在与中国通商时曾多次违反清政府的法令, 除此以外,倭寇和欧洲殖民者常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政府认为这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统治。于是便增加了浙江一带的海关税收,希望能使英国商人离开浙江一带,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清政府便下令关闭了闽、浙、江三地的海关只保留了广州对外通商。
同时这一政策的实施和当时的国内形势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清朝虽然推翻了明朝,但并没有彻底扫除明朝势力,在南方还存在着很多反清势力。他们在南方拉拢了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参见起义运动。明朝时期有很多南方百姓移民到了南洋各地,这些百姓心中认同的还是明朝的统治。统治者十分害怕国内国外的反侵势力联合起来。
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这一政策严格阻碍了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除此以外,这一政策还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封闭的环境使中国越来越落后,最后导致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重满抑汉”的政治局面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政府如果想要统治整个中国,就必须团结汉族的地主以及知识分子。这样,清政府才能够对整个中国进行有力的统治。乾隆皇帝时也沿袭了这一政策,不过他对于汉朝官员依然充满戒心,对于由汉族人所组成的武装力量——绿营军也充满芥蒂。
清朝著名的史学家杭世俊在评论乾隆时说“天下巡抚,满汉参半,而总督则无一汉人。”当时,地方实行的是督抚制,每省各设一名巡抚,来主管各省的政务。总督管理地方政务的同时也监管军事。巡抚只能管理一个省,而总督可以管理多个省。在乾隆时期的文武大臣中,大多都是满族人,只有张廷玉等少数汉族大臣身居要职,并且这些人也只是供奉内廷,并没有很大的决策权。
在这种情况下,满汉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自然会越来越深,这对于国家统一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二、经济原因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极为繁盛,当时全国人口数量达到了3亿,国库也极其充实,手工业发展程度极高。
但是乾隆皇帝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改变封建社会一直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反而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与此同时,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严重抑制了我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时期就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得到发展壮大。
三、文化原因
(一)大兴“文字狱”
清朝入关之后,明朝的残余势力并没有被清除干净,所以统治者对此十分忌惮。虽然在封建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发生过少数民族政权统一中原的情况,但是一直以来,汉文化相比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王朝可能会被推翻,但是文化一直都没有消亡过。清朝统治者或许是看到了文化的强大力量,曾展开对文人的大规模迫害与杀戮。
乾隆时期“文字狱”十分严重,在当时民间已经有了零星的起义运动,乾隆皇帝日益感受到民间的反抗,在这种情况下,他企图加强思想统治,希望通过残酷的刑法,震慑知识分子以及参与民间起义运动的百姓,据估算乾隆一朝的文字狱达到了130多起,有很多只是捕风捉影就被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在当时民间,百姓常常会因为私人恩怨就互相诬告。官员们害怕处理不当会遭受牵连,所以常常会故意夸大其词。
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墨客对于历史政治丝毫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二) 八股取士的僵化
在隋唐以后,科举制都成为了国家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到了明朝,科举制的内容趋于僵化停滞,八股文成为了科举考试的规定文体。
八股文有着既定的文体形式,讲究格式上的美观,但是内容相对空虚乏味,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盛行导致了当时世人阶级的思想僵化,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停止,使原本富有思想的科举考试成为了读书人进入官场的工具。
乾隆皇帝时期,八股取士已经严重僵化,他并没有改变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加上选拔出来的汉族官员很难得到重用,因此他在位期间,社会思想极其不活跃,缺乏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乾隆皇帝的个人原因
(一)多次巡幸活动耗费国力
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喜欢四处巡游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经6次南巡,5次西巡。除此以外,还多次去过山东、盛京等地,据统计他这一生曾经有150多次的巡幸活动。
这种大型巡幸活动不同于微服私访,需要耗费很多钱财。这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负担。
(二)大兴土木
乾隆时期曾经大兴土木,扩建或修建了多处皇家园林,形成了“三山五园”的皇室园林格局,除此以外乾隆皇帝还下令扩建紫禁城等建筑。在修建过程使用的工艺极其精巧,花费自然也很大。
这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艺术结晶,但却为当时的百姓带来了负担。这也是乾隆时期,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
(三)狂妄自大
我们必须承认乾隆皇帝在位前期取得了极大的建树,但这导致了乾隆皇帝内心的狂妄自大。
当时英国曾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希望能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就在使团与乾隆皇帝见面时,双方产生了严重的争执,乾隆皇帝认为英国派使团前来访问的行为,是过去属国的朝贡行为,但在使团看来,他们代表的是英国这个国家,这次外交活动是两个比国家平等的交流。
因为礼节问题,乾隆皇帝十分不满,但他不知道,他即将错过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
除此以外使团来访问中国时还带来了很多礼物,其中,有一本图册上记载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以及很多工业革命成果,这可以说是当时英国社会发展的精华了,可是乾隆皇帝对此却毫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奇迹*巧”。就这样,中国失去了迅速提高生产力的机会。
总结:
虽然大清王朝由盛转衰是从乾隆开始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只归结于乾隆皇帝一人。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其必然性,这是封建王朝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
3曹植聪慧
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
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
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
8.承宫樵薪苦学
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
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学书
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师
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
12.为人大须学问
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14.颜回好学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三)仁爱
15张孝基仁爱
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16.陈实与“梁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17.赵简子元日放生
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3鸠4担当、胜任。
18.3邓攸弃儿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张之万马
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
20.王安石辞妾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
21宋仁宗忍饿
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
22.范仲淹罢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
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无情
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
(四)诚信
25.陆元方卖宅
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
27.杨万里与“诚斋”
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击鼓
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于诸侯。
(五)品性
30许生端方
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同“纳”)。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
33.王安国直言
1.①同“耳”,罢了②立刻③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②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罢了2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3①4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35.吕蒙正不记人过
1.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立刻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鸿尚节
1.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六)文艺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换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对这事感到为难②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见,我”。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文徵明等,选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赵孟过扬州
1.①到②他,指代赵子昂③提④说、道2。①大多是不满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40.欧阳修不喜释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2。①一定板着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因为鄙贱它。
41.唐伯虎识破术士
1.①我②看过③只④省悟2。①为什么不自已干②没有像你这样的③烁出(金银)后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来3。意为在河边挑了水当场要卖给人,比喻玩弄把戏。
42.朱文公爱骗
1.①重②直接③发④严重⑤立刻⑥没有人⑦拿2。①好几年依靠细竹竿着我(行走)②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讨那首诗。
43.章亨书绝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拍④往后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3。动;踩。
44.李白之死辨误
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隽不疑之母
1.①总是②同“无”2①因②做、担任3。①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样4①平反出狱②平反冤狱。
46.徐有功秉公执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设备②禀报③几案④最终2①女婿坚持不放走②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亲③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如同振落枝叶④十天后才回家。
48.私恩与公法
1.①荤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双方述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快乐。3①给、替②是。4察觉灾难要临头了。5州;郡。
49.晋平公游于河
1.①回答②罢了③句首助词,无义④因为⑤大概、恐怕。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②不要担忧没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转折④转折4对的。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
50.子产不毁乡校
1.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2①来议论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
51.董阏于法无赦
1.①回答②发疯③赦免2①山沟极深,陡得如同墙壁②人就没有谁敢触犯它③为何不能治理好呢!3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八)奇闻
52.商陵君养“龙”
1.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钱货入瓶
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分明。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控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
55.樵夫毁山神
1.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劳⒀骂、斥责⒁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
56.奇鹰
1.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
57.雉鸟报复
1.①不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为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3放着;没有;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59.县令捕蝗
1.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3都不负责任。
60.天敌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来⑤只⑥尿2①过了一段时间出来②动物害怕它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1、班昭续《汉书》
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2、蔡文姬求情
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将要处死的人3被动句。
3、炳烛而学
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照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4、薛奎识范镇
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5、芮伯献马贾祸
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没什么用来对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6、及之而后知
1.①哪②翻阅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4实践第一。
7、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来……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4非名之则利之也。
8、董叔攀附权贵
1.①往后的某一天②抓起来2①范氏是宝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②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9、王绍君出汉宫
1.①画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3容貌平常;画工4报出。
10、商於子驾豕
1.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
11、魏收改武学文
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3①
12、申屠敦之鼎
1.①平民②指代汉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体相同⑥只是⑦哪个⑧依次⑨停⑩闭口2①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在招待宾客宴饮时欣赏它②那形状极像这鼎③我如今经历这事之后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④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3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白的现象。
13、强弱之辩
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金属④极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3强与弱是相对的。
14、诸葛亮传略
1.①年轻时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②人数少而且没一块地盘③孙权早就敬佩刘备。3赤壁。
15千轴不如一书
1 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2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3。质与量的问题。
16、苏迈书
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2。求学问;做官3。骑马;坐车4。人生到底何时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5。《论语》;孔子。
17、蒲松龄之妻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3。①看到②回顾。
18、杭世俊喜博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先生;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3。①
19、 答李几仲书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对的;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练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气与懒惰(的人)。5。④
57.韩云门娶盲女
1.①配对②答应③坚决的样子④按⑤送⑥专一的品行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3。②③4。③
58.蔡邕被害
1.①超出②花言巧语③毁谤④难道2。①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大概要断子绝孙了!
59.观第五泄记
1.①迅猛②因害怕而心跳厉害③水雾④突然⑤仿佛2。①快步走,度过石缝,瀑布出现了;②在山里走(所见到的)最好的景象;③所看到的已很奇异,因此思绪也变幻无穷。
60.宴客摆阔
1.①口袋②糟蹋2。①而且水、陆食品全摆出了;②难道不怕天地神灵的谴责吗?3。②
杭世俊喜博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
本文2023-10-28 08:31: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