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分布
5648河北青县南左所姜氏家谱上下卷
(清)姜克昌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续修钞本 二册
河北大学
5649天津姜氏家谱六卷
(民国)姜宝堃重修
民国二年(1913)天津姜氏石印本 六册
美国
5650江苏泰州维阳泰州姜氏重修族谱四卷
(清)徐锡思纂修 姜时财主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5651江苏扬中姜氏挂谱
白布一幅
江苏扬中县
5652浙江余姚姜氏世谱六卷
(清)姜之珑编
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六册
浙江图
注:姜氏世谱始修于宋乾道五年。
5653浙江余姚姜氏世谱十集
(清)姜联福增修
清咸丰四年(1854)余姚敬胜堂木刻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美国
注:谱始修于宋乾道五年。
5654浙江余姚姜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姜锡桓纂修
民国六年(1917)敬胜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浙江余姚梨州文献馆
5655 浙江鄞县姚江姜氏追远世谱八卷首一卷
鄞东梅墟姜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陈运鹏 何锡冕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天一阁
5656浙江慈溪慈东青林姜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姜惠富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崇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657浙江奉化姜氏宗谱六卷
(民国)周孝咸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658浙江象山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炳璋 姜森重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敬德堂稿本 一册
浙江图
5659浙江嵊县姜氏世谱十二卷
姜松年等续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5660浙江兰溪横塘妻氏宗谱□□卷
(民国)丁淼源重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三册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注:初纂于明嘉靖三十七年。
5661浙江兰溪东溪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姜焕文重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姜坡
5662浙江兰溪姜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水链重纂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西姜
5663浙江兰溪风林姜氏家谱二十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 乡皂洞口
5664浙江常山姜氏宗谱不分卷
(清)钱登云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5浙江常山定阳姜氏宗谱二卷
(民国)姜学翁 姜连鸿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6浙江常山姜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三十一年(194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大埂村
注:首修于明百历四十一年。
5667浙江常山南洲姜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彤坑村(存首二卷)
5668浙江黄岩黄城姜氏家谱六卷
(清)姜丹书纂 姜景华续增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东禅来经草堂木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
5669安徽桐槭姜氏支谱六卷
(清)姜万林 姜怀珍等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松柏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670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十卷
(清)姜显名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余庆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5671福建漳州姜林连支同谱序
(清)姜世俊序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钞本 一册
台湾
5672江西南昌城塘姜氏七修族谱四十四卷首二卷
(民国)姜璜主修 姜国栋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江西档(存首一卷)
注:书口题《姜氏德立合谱》。
5673山东昌邑姜氏族谱八卷
(清)姜舜龄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木刻本
黑龙江绥化市档
5674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五卷
(清)姜以锋重订六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木刻本
山东昌邑县东家乡前张戈庄村
5675山东牟平姜氏系谱三十卷
(民国)姜瑞珍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76山东莱阳姜氏族谱十一卷
(清)姜柱等增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敦睦堂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5677山东莱阳南古城姜氏家乘□□卷
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北图
5678山东金乡姜氏家乘二卷
(明)李建中纂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钞本
山东金乡县卜集乡大姜村
5679山东烟台通伸村姜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姜世棻编次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80湖北汉阳姜氏宗谱□□卷
(民国)姜德 袁汉丞等纂
民国三十二年(1944)姜氏宝璜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
5681湖北新洲姜氏宗谱七卷首四卷
(民国)姜绍熊 姜传绪四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铜字本
湖北新洲县和平乡朱杨材
注:清乾隆六十年创修。
5682湖北新洲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嘘云三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硕岗乡
5683湖北竹溪姜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占章杏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姜家村
5684湖南长沙萋姓十修族谱三十四卷
(清)姜淇珊 姜苟香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云磬堂活字本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始修。
5685湖南宁乡宁邑姜姓续修支谱□□卷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6)刻本
湖南图(存卷2)
5686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姜光汉修 姜呜冈 姜汤他纂
清道光十四年(1834)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
5687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七卷
(清)姜良治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26)
5688湖南宁乡姜姓族谱□□卷
清道光十七年(183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末)
5689湖南邵回姜氏四修族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春城纂修
清咸丰七年(1857)敦伦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末)
5690 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姜世名编辑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691 姜姓九修族谱四十二卷首一卷尾二卷
(清)姜氏合族公撰
清同治六年(1867)云磬堂活字本 三十三册
北图
5692 姜氏家谱不分卷
(清)姜国璜纂修
清钞本
北图
5693 龙砂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姜继宗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怀此山房活字本 六册
北图
5694 天水郡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
(民国)姜佑驽等续修
民国二十五年(1946)活字本 十七册
北图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1)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战国时滕国有名毕战者,为滕文公管井田,其后以其名为氏
(2)古代掌战阵之官,以官为氏。
注: 毕姓出自姬姓
“昔者太公封营邱凡吾世反葬于周范氏本陶唐历三代不埋其绪乐云乐所自生礼曰不忘其本固振古为兹也夫锡姓载在夏书授姓氏祥于左传”这段话讹字很多,校勘如下:邱应作丘,吾当作五,埋似当作理,为当作如,祥当作详。
再标点如下:
昔者,太公封营丘,凡五世,反葬于周。范氏本陶唐,历三代,不理其绪。《乐》云:“乐所自生。”《礼》曰:“不忘其本。”固“振古如兹”也。夫锡姓,载在《夏书》;授姓氏,详于《左传》。
战氏后人现在居住的地方: 北京市 天津市 重庆市 黑龙江省 河北省 吉林省 陕西省 辽宁省朝阳市 辽宁省大连市 辽宁省沈阳市 内蒙古自治区 山东省临沂市 山东省日照市 山东省济宁市 山东省枣庄市 山东省烟台市 山东省青岛市 山东省潍坊市 山东省威海市 江苏省南京市
历史名人: 战兢:东汉人, 为谏议大夫 战贻庆:五代时人, 进士
《 二十四史系列 J1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世宗纪五 庚子,诏曰:其刘坦、战贻庆、李颂、徐纬、张觐等诗赋稍优,宜放及第;王汾据其文辞,亦未精当,念以顷曾剥落,特与成名;熊若谷、陈保衡皆是远人,深可嗟念,亦放及第;郭峻、赵保雍、杨丹、安元度、张昉、董咸则、杜思道等未甚苦辛,并从退黜,更宜修进,以俟将来。
战慎,祁县人,洪武初,官扬州知府。 ——— 《湖广志》
战正,字德义,高密人。父恩没太宁,正遍访弗获,忽有老人备告之,果得骨归。后中乡举,不仕。 ——— 《山东志》
战翱,字滕霄,为邑痒生。父复敬卒,翱庐墓三年,母卒亦如之。仕训导,上书论宦官之祸…… 永泰四年举人。
战睿,胶州人。宣德中,太原府通判。 ——— 《山东志》
战符,苏州人,万历中,南京户部司务。
按:符有罗公祠记。阅其文,有官留都之句,是官南京者。大足县宝顶山,有战符灵湫泉诗碑,又有圆觉洞石壁诗,署衔云:忠州刺史楚人战符。是又官忠州知州也。
——— 《氏姓谱》
战效曾,号鲁村,乾隆年间直隶宁津己卯举人,历官归安、嘉善、 富阳知县。后升海宁州。
——— 汪辉祖《佐治药言》 战德淳,本书院人。因试蝴蝶梦中家万,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遂魁。能著色,人物甚小,青衫白裤,乌巾黄履,不遗毫发。又作红花绿柳,清江碧由,一扇之间动有千里光景,真可爱也。
———《书继》
战氏家族家谱简介
一辈 战龙 战虎 战青 二 战芝 战莱 战戴 战登(三辈以下略)
战氏家族中另有一家谱为: 重治云功,文明祖德,积善裕庆,永世齐昌, 枝兰正茂,万古流芳
战氏家族中另有一家谱为;父慈子孝诚唯一家之政 兄宽第忍堪称百代之宗 现在辽宁省建平县的战姓有很多支。
的确是山东
这个是由来
姜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姓中居于第60位。
姜姓迁徙
传说中的炎帝,号烈山氏,亦即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便以姜作姓。姜姓在历史的演进中分布于华夏各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的后裔改为别的姓氏。
商周:四岳是由姜姓的羌族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在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之后,他们与“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他们所结成的盟军后来打败了殷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春秋:春秋时代的齐国,就是倚了姜氏后裔发展成为五霸之一。齐国在齐威王时,又成为战南),便以姜为姓。姜姓在历史的演进中分布于华夏各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的后裔改为别的姓氏。
夏朝:夏朝,炎帝后裔伯夷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建立吕国。另外姜氏后裔还建有申、许、齐等诸侯国。申国原居今陕西、山西间;许国在今河南昌东;齐国建都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周族部落系古戎人的一支,为姜姓,也称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肃省敦煌西),逐渐东迁,公元前638年迁至晋南,属于晋国。
汉代: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至西汉作为关东大族迁至关中,此后居天水(今属甘肃)。东汉还有姜诗,广汉(今四川谢洪县南)人,发展为较为著名的一支。这说明汉代已有居住于今江苏、四川的。唐代出现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氏。唐宋:唐宋时期还有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及广东的。
明清:明清时期今山西、陕西、贵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也有姜姓的聚居点。
家谱
5648河北青县南左所姜氏家谱上下卷 (清)姜克昌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续修钞本 二册 河北大学
5649天津姜氏家谱六卷 (民国)姜宝堃重修 民国二年(1913)天津姜氏石印本 六册 美国
5650江苏泰州维阳泰州姜氏重修族谱四卷 (清)徐锡思纂修 姜时财主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5651江苏扬中姜氏挂谱 白布一幅 江苏扬中县
5652浙江馀姚姜氏世谱六卷 (清)姜之珑编 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六册 浙江图 注:姜氏世谱始修於宋乾道五年。
5653浙江馀姚姜氏世谱十集 (清)姜联福增修 清咸丰四年(1854)馀姚敬胜堂木刻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美国 注:谱始修於宋乾道五年。
5654浙江馀姚姜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姜锡桓纂修 民国六年(1917)敬胜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州文献馆
5655 浙江鄞县姚江姜氏追远世谱八卷首一卷 鄞东梅墟姜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陈运鹏 何锡冕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天一阁
5656浙江慈溪慈东青林姜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姜惠富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崇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657浙江奉化姜氏宗谱六卷 (民国)周孝咸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658浙江象山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炳璋 姜森重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敬德堂稿本 一册 浙江图
5659浙江嵊县姜氏世谱十二卷 姜松年等续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5660浙江兰溪横塘妻氏宗谱□□卷 (民国)丁淼源重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三册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注:初纂於明嘉靖三十七年。
5661浙江兰溪东溪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姜焕文重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姜坡
5662浙江兰溪姜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水链重纂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西姜
5663浙江兰溪风林姜氏家谱二十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皂洞口
5664浙江常山姜氏宗谱不分卷 (清)钱登云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5浙江常山定阳姜氏宗谱二卷 (民国)姜学翁 姜连鸿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6浙江常山姜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三十一年(194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大埂村 注:首修於明百历四十一年。
5667浙江常山南洲姜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彤坑村(存首二卷)
5668浙江黄岩黄城姜氏家谱六卷 (清)姜丹书纂 姜景华续增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东禅来经草堂木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
5669安徽桐槭姜氏支谱六卷 (清)姜万林 姜怀珍等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松柏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670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十卷 (清)姜显名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馀庆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5671福建漳州姜林连支同谱序 (清)姜世俊序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钞本 一册 台湾
5672江西南昌城塘姜氏七修族谱四十四卷首二卷 (民国)姜璜主修 姜国栋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江西档(存首一卷) 注:书口题《姜氏德立合谱》。
5673山东昌邑姜氏族谱八卷 (清)姜舜龄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木刻本 黑龙江绥化市档
5674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五卷 (清)姜以锋重订六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木刻本 山东昌邑县东冢乡姜泊村
5675山东牟平姜氏系谱三十卷 (民国)姜瑞珍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76山东莱阳姜氏族谱十一卷 (清)姜柱等增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敦睦堂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5677山东莱阳南古城姜氏家乘□□卷 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北图
5678山东金乡姜氏家乘二卷 (明)李建中纂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钞本 山东金乡县卜集乡大姜村
5679山东烟台通伸村姜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姜世棻编次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80湖北汉阳姜氏宗谱□□卷 (民国)姜德 袁汉丞等纂 民国三十二年(1944)姜氏宝璜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
5681湖北新洲姜氏宗谱七卷首四卷 (民国)姜绍熊 姜传绪四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铜字本 湖北新洲县和平乡朱杨材 注:清乾隆六十年创修。
5682湖北新洲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嘘云三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硕岗乡
5683湖北竹溪姜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占章杏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姜家村
5684湖南长沙萋姓十修族谱三十四卷 (清)姜淇珊 姜苟香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云磬堂活字本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始修。
5685湖南宁乡宁邑姜姓续修支谱□□卷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6)刻本 湖南图(存卷2)
5686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姜光汉修 姜呜冈 姜汤他纂 清道光十四年(1834)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
5687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七卷 (清)姜良治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26)
5688湖南宁乡姜姓族谱□□卷 清道光十七年(183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末)
5689湖南邵回姜氏四修族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春城纂修 清咸丰七年(1857)敦伦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末)
5690 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姜世名编辑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691 姜姓九修族谱四十二卷首一卷尾二卷 (清)姜氏合族公撰 清同治六年(1867)云磬堂活字本 三十三册 北图
5692 姜氏家谱不分卷 (清)姜国璜纂修 清钞本 北图
5693 龙砂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姜继宗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怀此山房活字本 六册 北图
5694 天水郡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 (民国)姜佑驽等续修 民国二十五年(1946)活字本 十七册 北图
2005 [山东省郯城县姜庄村]姜氏宗谱一卷姜步宽等续
中国的恐龙种属名录[正式版]
蒋澈 邢立达
恐龙纲 Class Dinosauria(Owen),1841
◆蜥臀目 [ Order Saurischia Seeley, 1888 ]
◆兽脚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Marsh, 1881
◆虚骨龙次亚目 Infraorder Coelurosauria Huene, 1914
迅足龙科 Family Podokesauridae Huene, 1914
芦沟龙属 Lukousaurus Young,1948
⊙尹氏芦沟龙 Lukousaurus yini Young, 1948
虚骨龙科 Family Coeluridae Marsh, 1881
中国虚骨龙属 Sinocoelurus Young,1922
⊙破碎中国虚骨龙 Sinocoelurus fragilis Young, 1942
川东虚骨龙属 Chuandongocoelurus He,1984
⊙原始川东虚骨龙 Chuandongocoelurus primitivus He, 1984
似鸟龙科 Family Ornithomimidae Marsh, 1890
古似鸟龙属 Archaeornithomimus Russell,1972
⊙亚洲古似鸟龙 Archaeornithomimus asiatiicus(Gilmore, 1933)Russell, 1972
偷蛋龙科 Family Oviraptoridae Barshold, 1976
偷蛋龙属 Oviraptor Osborn,1924
⊙嗜角偷蛋龙 Oviraptor philoceratop Osborn, 1924
驰龙科 Family Dromaeosauridae Mattew et Brown, 1922
敏捷龙属 Phaedrolosaurus Dong,1973
⊙艾里克敏捷龙 Phaedrolosaurus ilikensis Dong, 1973
吐谷鲁龙属 Tugulusaurus Dong,1973
⊙小巧吐谷鲁龙 Tugulusaurus faciles Dong, 1973
疾走龙属 Velociraptor Osborn,1924
⊙蒙古疾走龙 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Osborn, 1924
◆肉食龙次亚目 Infraorder Carnosauria von Huene, 1920
巨齿龙科 Family Megalosauridae Huxley, 1870
中国龙属 Sinosaurus Young,1948
⊙三叠中国龙 Sinosaurus triassicus Young, 1948
只脊龙属 Dilophosaurus Welles,1970
⊙中国只脊龙 Dilophosaurus sinensis Hu, 1992
气龙属 Gasosaurus Dong et Tang,1985
⊙建设气龙 Gasosaurus constructus Dong et Tang, 1985
宣汉龙属 Xuanhanosaurus Dong,1984
⊙七里峡宣汉龙 Xuanhanosaurus qilixiaensis Dong, 1984
异特龙科 Family Allosauridae Marsh, 1879
永川龙属 Yangchuanosaurus Dong et al 1978
⊙上游永川龙 Yangchuanosaurus shangyouensis Dong et al, 1978
⊙巨型永川龙 Yangchuanosaurus magus Dong et al, 1983
四川龙属 Szechuanosaurus Young,1942
⊙甘氏四川龙 Szechuanosaurus campi Young, 1942
克拉玛依龙属 Kelmayisaurus Dong,1973
⊙石油克拉玛依龙 Kelmayisaurus petrolicus Dong, 1973
吉兰泰龙属 Chilantaisaurus Hu,1964
⊙大水沟吉兰泰龙 Chilantaisaurus tashikouensis Hu, 1964
⊙毛儿图吉兰泰龙 Chiantaisaurus maortuensis Hu, 1964
⊙浙江吉兰泰龙 Chilantaisaurus zhejiangensis Dong, 1979
金刚口龙属 Chingkankousaurus Young,1958
⊙破碎金刚口龙 Chingkankousaurus fragilis Young, 1958
恐齿龙属 Prodeinodon Osborn,1924
⊙广西原恐齿龙 Prodeinodon Kwangshiensis Hou et al, 1975
鄯善龙科 Family Shanshanosauridae Dong, 1977
鄯善龙属 Shanshanosaurus Dong,1977
⊙火焰山鄯善龙 Shanshanosaurus huoyanshanensis Dong, 1977
暴龙科 Family Tyrannosauridae Osborn, 1905
阿尔伯脱龙属 Albertosaurus Osborn,1905
⊙威肋阿尔伯脱龙 Albertosaurus periculosus Riabinin, 1930
鹰龙属 Alectrosaurus Gilmore,1933
⊙奥氏鹰龙 Alectrosaurus olseni Gilmore, 1933
暴龙属 Tyrannosaurus Osborn,1905
⊙栾川暴龙 Tyrannosaurus luanchuanensis Dong, 1979
⊙霸王龙相似种 Tyrannosaurus cf T rex Hu, 1973
⊙特暴龙未定种 Tarbosaurus sp Maleev, 1955
◆蜥脚形亚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von Huene, 1932
◆原蜥脚次亚目 Infraorder Prosauropoda von Huene, 1920
板龙科 Family Platesauridae Marsh, 1895
禄丰龙属 Lufengosaurus Young,1941
⊙许氏禄丰龙 Lufengosaurus huenei Young, 1941
⊙巨型禄丰龙 Lufengosaurus magnus Young, 1947
云南龙科 Family Yunnanosauridae Young, 1942
云南龙属 Yunnanosaurus Young,1942
⊙黄氏云南龙 Yunnanosaurus huangi Young, 1942
⊙巨硕云南龙 Yunnanosaurus magnus Young, 1947
近蜥龙科 Family Anchisauridae Marsh, 1885
讯蜥龙属 Anchisaurus Marsh,1885
兀龙亚属 Gyposaurus Broom,1911
⊙中国近蜥龙(兀龙)Anchisaurus(Gyposaurus) sinensis Young, 1941
美兰龙科 Family Melanrosauridae von Huene, 1929
金沙江龙属 Chinshakiangosaurus Yeh,1975
⊙中和金沙江龙 Chinshakiangosaurus zhongheensis Elaao, 1956
◆蜥脚次亚目 Infraorder Sauropoda Marsh, 1878
圆顶龙科 Family Camarasauridae Cope, 1877
蜀龙亚科 Subfamily Shunosaurinae Mclntosh, 1990
昆明龙属 Kunmingosaurus Zhao,1985
⊙武定昆明龙 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 Zhao, 1985
原颌龙属 Protognathosaurus Olshevsky,1991
⊙炎齿原颌龙 Protognathosaurus oxyodon(Zhang, 1988) Olshevsky, 1991
三巴龙属 Sanpasaurus Young,1944
⊙岳氏三巴龙 Sanpasaurus yoai Young, 1944
资中龙属 Zizhongosaurus Dong et al,1983
⊙船城资中龙 Zizhongosaurus chuanchengensis Dong et al, 1983
蜀龙属 Shunosaurus Dong Zhou et Zhang,1983
⊙李氏蜀龙 Shunosaurus lii Dong, et al, 1983
似鲸龙亚科 Subfamily Cetiosaurinae Ly dekker, 1888
酋龙属 Datousaurus
⊙巴以酋龙 Datousaurus bashanensis Dong et Tang, 1984
巧龙亚科 Subfamily Bellusaurinae Dong, 1986
马门溪龙科 Family Mamenchisauridae Young et Chao, 1972
马门溪龙亚科 Subfamily Mamenchisaurinae Dong, 1992
峨嵋龙属 Genus Omeisaurus Young, 1939
⊙荣县峨嵋龙 Omeisaurus junghsiensis Young, 1939
⊙斧溪峨嵋龙 Omeisaurus fuxiensis Dong et al, 1983
⊙天府峨嵋龙 Omeisaurus tianfuensis He et al, 1984
⊙罗泉峨嵋龙 Omeisaurus luoquanensis Li, 1988
马门溪龙属 Genus Mamenchisaurus Young, 1954
⊙建设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 Young, 1954
⊙合川马门溪龙 Manenchisaurus hochuanensis Young et Zhao, 1972
盘足龙亚科 Subfamily Euhelopodinae Romer, 1956
天山龙属 Tienshanosaurus Young,1937
⊙奇台天山龙 Tienshanosaurus chitaiensis Young, 1937
美丽龙属 Klamelisaurus Zhao,1993
⊙戈壁克拉美丽龙 Klamelisaurus gobiensis Zhao, 1993
嘉裕龙属 Chiayusaurus Bohlin,1953
⊙湖泊嘉裕龙 Chiayusaurus lacstris Bohlin, 1953
盘足龙属 Euhelopus Romer,1956
⊙师氏盘足龙 Euhelopus zdanskyi Wiman, 1929
亚洲龙属 Asiatosaurus Osborn,1924
⊙广西亚洲龙 Asiatosaurus kwangshiensis Hou et al, 1975
蒙古龙属 Mongolosaurus Gilmore,1933
⊙坦齿蒙古龙 Mongolosaurus hoplodon Gilmore, 1933
梁龙科 Family Diplodocidae Marsh, 1884
巨龙亚科 Subfamily Titanosaurinae Nopcsa, 1928
纳摩盖吐龙属 Nemegtosaurus Nowinski,1971
⊙耙齿纳摩盖吐龙 Nemegtosaurus pachi Dong, 1977
◆鸟臀目 [ Order Ornithischia Seeley, 1887 ]
◆鸟脚亚目 Suborder ornithopoda Marsh, 1871
异齿龙科 Family Heterodontosauridae Romer, 1966
滇中龙属 Diachongosaurus
⊙禄丰滇中龙 Diachongosaurus lufengensis Young, 1982
棱齿龙科 Family Hypsilophodontidae Dollo, 1882
膮龙属 Xiaosaurus Dong et Tang,1983
⊙大山铺膮龙 Xiaosaurus dashanpensis Dong et Tang, 1984
盐都龙属 Yandusaurus He,1979
⊙鸿鹤盐都龙 Yandusaurus hungheensis He, 1979
工部龙属 Gongbusaurus Dong et al,1983
⊙拾遗工部龙 Gongbusaurus shiyii Dong et al, 1983
⊙五彩湾工部龙 Gongbusaurus wucalwanensis Dong, 1989
灵龙属 Agilisaurus Peng,1990
⊙兰氏灵龙 Agilisaurus louderbacki Peng, 1990
禽龙科 Family Iguanodontidae Cope, 1869
原巴克龙属 Probactrosaurus Rozhdestvensky, 1966
⊙戈壁原巴克龙 Probactrosaurus gobiensis Rozhdestvensky, 1966
⊙阿拉善原巴克龙 Probactrosaurus alashanicus Rozhdestvensky, 1966
鸭嘴龙科 Family Hadrosauridae Cope, 1869
鸭嘴龙亚科 Subfamily Hadrosaurinae Lambe, 1918
巴克龙属 Bactrosaurus Glmore,1933
⊙姜氏巴克龙 Bactrosaurus johnsoni Glmore,1933
满洲龙属 Mandschurosaurus Riabinin,1930
⊙黑龙江满洲龙 Mandschurosaurus amurensis Riabinin,1930
计氏龙属 Gilmoreosaurus Brett-Surman,1975
⊙蒙古计氏龙 Gilmoreosaurus mongoliensis Brett-Surman,1975
谭氏龙属 Tanius Wiman,1929
⊙中国谭氏龙 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
⊙金刚口谭氏龙 Tanius chingkankoensis Young, 1958
⊙莱阳谭氏龙 Tanius laiyangensis Zhen, 1976
小鸭嘴龙属 Microhadrosaurus Dong,1979
⊙南雄小鸭嘴龙 Microhadrosaurus nanshiungensis Dong, 1979
山东龙属 Shantungosaurus Hu,1973
⊙巨型山东龙 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 Hu, 1973
栉龙亚科 Subfamily Saurolophinae Brown, 1914
牙克煞龙属 Jaxartosaurus Riabinin,1939
⊙富蕴牙克煞龙 Jaxartosaurus fuyanensis Wu, 1972
青岛龙属 Tsintaosaurus Young,1958
⊙棘鼻青岛龙 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1958
◆剑龙亚目 Suborder stegosauria Marsh, 1880
华阳龙科 Family Huayangosauridae Galton, 1990
大地龙属 Tatisaurus Simmons,1965
⊙奥氏大地龙 Tatisaurus oehleri Simmons, 1965
华阳龙属 Huayangosaurus Dong et al,1982
⊙太白华阳龙 Huayangosaurus taibaii Dong et al, 1982
剑龙科 Family stegosauridae Marsh, 1877
剑节龙属 Stegosaurides Bohlin
⊙凹甲剑节龙 Stegosaurides excavatus Bohlin, 1953
嘉陵龙属 Chialingosaurus Young,1959
⊙关氏嘉陵龙 Chialingosaurus kuani Young, 1959
沱江龙属 Tuojiangosaurus Dong et al,1977
⊙多棘沱江龙 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 Dong et al, 1977
重庆龙属 Chunkingosaurus Dong et al,1983
⊙江北重庆龙 Chungkingosaurus jiangbeiensis Dong et al, 1983
乌尔禾龙属 Wuerhosaurus Dong,1973
⊙平坦乌尔禾龙 Wuerhosaurus homheni Dong, 1973
芒康龙属 Monokosaurus
⊙拉乌拉芒康龙 Monokosaurus lawulacus Chao, 1983
◆甲龙亚目 Suborder Ankylosauria Osborn, 1923
甲龙科 Family Ankylosauridae Brown, 1903
天池龙属 Tianchiasaurus Dong,1993
⊙明星天池龙 Tianchiasaurus nedegoapeferima Dong, 1993
北山龙属 Peishansaurus Bohlin,1953
⊙薄甲北山龙 Peishansaurus philemys Bohlin, 1953
绘龙属 Pinacosaurus Gilmore,1933
⊙谷氏绘龙 Pinacosaurus grangeri Gilmore, 1933
蜥甲龙属 Sauroplites Bohlin,1953
⊙结节蜥甲龙 Sauroplites scutiger Bohlin, 1953
黑山龙属 Heishanosaurus Bohlin,1953
⊙肿头黑山龙 Heishanosaurus pachycephalus Bohlin, 1953
◆角龙亚目 Suborder Ceratopsia Marsh, 1890
朝阳龙科 Family chaoyangosauridae Zhao, 1983
朝阳龙属 Chaoyangosaurus Zhao,1983
⊙辽西朝阳龙 Chaoyangosaurus liaoxinensis Zhao, 1983
鹦鹉嘴龙科 Family Psittacosauridae Osborn, 1924
鹦鹉嘴龙属 Psittacosaurus Osborn,1923
⊙蒙古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Osborn, 1923
⊙中国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 sinensiss Young, 1953
⊙奥氏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 osborni Young, 1931
⊙固阳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 gugangensis Zhen, 1981
⊙新疆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 xingiangensis Sereno et Chao, 1988
⊙梅勒营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Sereno et al, 1988
原角龙科 Family Protoceratopsidae G ranger et Gregory, 1923
微角龙属 Microceratops
⊙戈壁微角龙 Microceratops gobiensis Bohlin, 1953
⊙凹齿微角龙 Microcera tops sulcidens Bohlin, 1953
原角龙属 Protoceratops Granger et Gregory,1923
⊙安氏原角龙 Protoceratops andrewsi Granger et Gregory, 1923
◆肿头龙亚目 Suborder Pachycephalosauria Osmolska et Maryansky, 1976
平头龙科 Family Homalocephalidae Dong, 1978
小肿头龙属 Micropachycephalosaurus Dong,1978
⊙红土崖小肿头龙 Micropachycephalosaurus hongtuyanensis Dong, 1978
皖南龙属 Wannanosaurus Hou,1977
⊙岩寺皖南龙 Wannanosaurus yangsiensis Hou, 1977
◆慢龙目 Order Segnosauria (Barsbold et Perly, 1980) Dong, 1992
南雄龙科 Family Nanshiungosauridae Dong, 1995
南雄龙属 Nanshiungosaurus Dong,1979
⊙短棘南雄龙 Nanshiungosaurus brevisinus Dong, 1979
姜氏字辈
支字辈1:灿垂铭显彰芳声远振厚
支字辈2:泽永昌懋昭在德笃庆锡
支字辈3:光应代兴朝廷国正天心顺家
支字辈4:齐伦纪修大才为世用光显庆
支字辈5:宏猷文汝维昌积德
支字辈6:光华百代庄诗书承先业人才继起隆家声绵
支字辈7:孝友廷献永怀忠内仕单应眷德朝永仲文志大清之
支字辈8:盛鸿儒必克兴万秀定自学超荣绍祖昭顺运光宗继
支字辈9:世成惟铭元子
支字辈10:贵世思金彦太存守启兴隆定
支字辈11:国昌宏大绳宗敦序
支字辈12:源远庆长家声振卓祖业延芳舒仪
支字辈13:汇秀秉理含章贤良蔚立克绍书香
支字辈14:廷进再盛道宏元才仁上
支字辈15:大朝国定常公枝开
支字辈16:荣芳友万世永
支字辈17:兴宗启宗学大
支字辈18:开文贤世锦纯儒孔道全
支字辈19:治国兴仁定向烈名振珧常年
支字辈20:秀文应世万国长宁仕崇政大
支字辈21:盛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今元如楚正祖德
支字辈22:泽龙秀景如开载永昌必显红
支字辈23:文光正启秀万代永
支字辈24:红昌世德永红
支字辈25:昌光清明志孟绍字枝文
支字辈26:嗣仲永世如国士能联永大光
支字辈27:祖德家必宏昌其子克效习作维祥英景通海宜单同
支字辈28:矩道之林司连加绍时正
支字辈29:大光明永昌世宗振弘续立朝
支字辈30:廷学克享熙荣特达奇兆
支字辈31:呈国正天心明自忠
支字辈32:大全道友武杰其世启大国楚春师圣
支字辈33:宗光华本元永庭应自贡明四
支字辈34:万世纲宗运长兴正大洪昌德
支字辈35:超英毓辅国永光天地腾凤国正明
支字辈36:永万春继清长兴盛世尚
支字辈37:忠孝生育安孔,正胜东子钦廷,学尚际明良人
支字辈38:文瑞集家声振谟烈光承世德
支字辈39:昌忠厚培元有大本诗书积业癸长祥云福克
支字辈40:绍遗谋志永锡华丰
支字辈41:焕玉望诚廉治启隆
支字辈42:文世慎洁白光前烈
支字辈43:圣朝达丹西直通昌光秀天启
支字辈44:学进世国正永长春朝廷文武云汉中华;
支字辈45:秉承咸仁尧政应洪日名士百
支字辈46: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楚本志思文添
支字辈47:承万海德才永祖世代荣昌显宗烈
支字辈48:贤能展大朝忠廉达上策克遵先哲
支字辈49:训悠远定卓越文腾国大九世同居仁义海万
支字辈50:福齐天永吉祥英贤继起承先泽清白传
支字辈51:家庆锦长昌启明良魁玉林子
支字辈52:朝上国永邦凝熙士庶敦仁让文治光华
支字辈53:远家声礼教先培材成大器树
支字辈54:德有名贤凤梦前徽美鳣征後代隆忠襄
支字辈55:承祖泽清白守宗功孔道万年新敬明诙
支字辈56:先述执上梁启正红茂大洲庭宗文
支字辈57:春开仕祥年春一南
支字辈58:和成春永志文昌祖
支字辈59:德毓荣芳世成明定选
支字辈60:久厚继忠良遗文世秉光
支字辈61:清国正天心太平文廷景国仕林兴
支字辈62:司佰马扬儒子才生元炳尚归锡涵椒育
支字辈63:仁军代选
支字辈64:科明天开红运君添宗
支字辈65:子仕再俊廷秀仲伏归春生承善常
支字辈66:守相期恢大烈美迪先贤贵以书永富从俭约
支字辈67:来持身昭肃慎立品重贞
支字辈68:廉蒸蔚联云礽声闻远公凤廷
支字辈69:铸启上文元永贞安
支字辈70:世德昌家修承
支字辈71:军用邦典真贤良孝
支字辈72:友孪益德诗书继绥芳辛汉律法私书作则舜
支字辈73:禹益忠孝富贵满朝庭宪
支字辈74:法尊五权礼教新旧合运会古今分哲
支字辈75:嗣相继起宇宙享太
支字辈76:平自永天可淑思世廷启文应遇名绍近
支字辈77:其贤大盛明礼教新旧合军运古今分哲嗣相继起
支字辈78:宇宙享太平自永天可述惟仕绍枝启
支字辈79:文大盛光良毓秀申俊彦焕发在培
支字辈80:源念先志炳才贤维时生淑玉思春
支字辈81:正清白传世德大立昌明忠信
支字辈82:绵芳泽和顺肇恩荣英俊定安国公
支字辈83:凤廷铸启上文元永贞安世德昌忠厚传家复崇鑫怡沐
支字辈84:彦义子孙良正大光明兆先业
支字辈85:聪明瑞正理永贤泰才能福嗣思仕允
支字辈86:安定邦万兴再添文共武护国镇乾坤世
支字辈87:德光先代贻谋裕後人正宗传理学清吏
支字辈88:绍名臣立志严三惑题诗让四邻相才千
支字辈89:载重公论百年遵救雀功何巨留鸾韵亦新鼎
支字辈90:台昭大烈孝友庆长春玟元芳志忠德遇永兴
支字辈91:良丰锡先馨振结梅召发祥以贵高
支字辈92:吾万廷显京元志绍文承武世绪宏
支字辈93:开光宗耀祖荣良锡自天世祚启仁贤
支字辈94:国士承弘泽芳声可百传上天承祖代传忠信仁文
支字辈95:万事兴盛进启贤良圣约景晖
支字辈96:槐天仁必宗政文友祖廷显朝应奉可
支字辈97:嘉孝敬心源笃尊亲理自同家传宏作育
支字辈98:人道庆昌隆东亮昭寰宇勤廉
支字辈99:启厚昆秀启干元懋熙时俊彦荣锡光
支字辈100:同上达济美会群英湘楚炎基丙鸿材煦堉钧澍棠熏
支字辈101:柎录清业炽堪钦德友伸志胜时春
姜 5648河北青县南左所姜氏家谱上下卷 (清)姜克昌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续修钞本 二册 河北大学
5649天津姜氏家谱六卷 (民国)姜宝堃重修 民国二年(1913)天津姜氏石印本 六册 美国
5650江苏泰州维阳泰州姜氏重修族谱四卷 (清)徐锡思纂修 姜时财主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5651江苏扬中姜氏挂谱 白布一幅 江苏扬中县
5652浙江馀姚姜氏世谱六卷 (清)姜之珑编 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六册 浙江图 注:姜氏世谱始修於宋乾道五年。
5653浙江馀姚姜氏世谱十集 (清)姜联福增修 清咸丰四年(1854)馀姚敬胜堂木刻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美国 注:谱始修於宋乾道五年。
5654浙江馀姚姜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姜锡桓纂修 民国六年(1917)敬胜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州文献馆
5655 浙江鄞县姚江姜氏追远世谱八卷首一卷 鄞东梅墟姜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陈运鹏 何锡冕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天一阁
5656浙江慈溪慈东青林姜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姜惠富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崇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657浙江奉化姜氏宗谱六卷 (民国)周孝咸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658浙江象山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炳璋 姜森重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敬德堂稿本 一册 浙江图
5659浙江嵊县姜氏世谱十二卷 姜松年等续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5660浙江兰溪横塘妻氏宗谱□□卷 (民国)丁淼源重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三册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注:初纂於明嘉靖三十七年。
5661浙江兰溪东溪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姜焕文重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姜坡
5662浙江兰溪姜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水链重纂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西姜
5663浙江兰溪风林姜氏家谱二十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皂洞口
5664浙江常山姜氏宗谱不分卷 (清)钱登云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5浙江常山定阳姜氏宗谱二卷 (民国)姜学翁 姜连鸿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6浙江常山姜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三十一年(194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大埂村 注:首修於明百历四十一年。
5667浙江常山南洲姜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彤坑村(存首二卷)
5668浙江黄岩黄城姜氏家谱六卷 (清)姜丹书纂 姜景华续增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东禅来经草堂木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
5669安徽桐槭姜氏支谱六卷 (清)姜万林 姜怀珍等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松柏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670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十卷 (清)姜显名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馀庆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5671福建漳州姜林连支同谱序 (清)姜世俊序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钞本 一册 台湾
5672江西南昌城塘姜氏七修族谱四十四卷首二卷 (民国)姜璜主修 姜国栋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江西档(存首一卷) 注:书口题《姜氏德立合谱》。
5673山东昌邑姜氏族谱八卷 (清)姜舜龄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木刻本 黑龙江绥化市档
5674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五卷 (清)姜以锋重订六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木刻本 山东昌邑县东家乡前张戈庄村
5675山东牟平姜氏系谱三十卷 (民国)姜瑞珍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76山东莱阳姜氏族谱十一卷 (清)姜柱等增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敦睦堂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5677山东莱阳南古城姜氏家乘□□卷 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北图
5678山东金乡姜氏家乘二卷 (明)李建中纂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钞本 山东金乡县卜集乡大姜村
5679山东烟台通伸村姜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姜世棻编次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80湖北汉阳姜氏宗谱□□卷 (民国)姜德 袁汉丞等纂 民国三十二年(1944)姜氏宝璜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
5681湖北新洲姜氏宗谱七卷首四卷 (民国)姜绍熊 姜传绪四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铜字本 湖北新洲县和平乡朱杨材 注:清乾隆六十年创修。
5682湖北新洲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嘘云三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硕岗乡
5683湖北竹溪姜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占章杏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姜家村
5684湖南长沙萋姓十修族谱三十四卷 (清)姜淇珊 姜苟香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云磬堂活字本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始修。
5685湖南宁乡宁邑姜姓续修支谱□□卷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6)刻本 湖南图(存卷2)
5686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姜光汉修 姜呜冈 姜汤他纂 清道光十四年(1834)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
5687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七卷 (清)姜良治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26)
5688湖南宁乡姜姓族谱□□卷 清道光十七年(183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末)
5689湖南邵回姜氏四修族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春城纂修 清咸丰七年(1857)敦伦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末)
5690 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姜世名编辑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691 姜姓九修族谱四十二卷首一卷尾二卷 (清)姜氏合族公撰 清同治六年(1867)云磬堂活字本 三十三册 北图
5692 姜氏家谱不分卷 (清)姜国璜纂修 清钞本 北图
5693 龙砂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姜继宗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怀此山房活字本 六册 北图
5694 天水郡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 (民国)姜佑驽等续修 民国二十五年(1946)活字本 十七册 北图
2005 [山东省郯城县姜庄村]姜氏宗谱一卷姜步宽等续
山东莒州战氏世系
第一世:
战完,原为莱阳县庠生,未做官。故后葬莱阳县房野村,因战完之妻姜氏携五子迁莒,故清乾隆年间修《战氏族谱》以战完为一世始祖。战完生有五子:长子战懋易、次子战懋书、三子战懋诗、四子战懋麟、五子战懋孔。
第二世:
战懋书,生四子:长子战国儒、次子战国士、三子战国彦、四子战国策。
第三世:
战国儒,生三子:长子战维藩,次子战维宁、三子战维杨。
第四世:
战维宁,字泰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岁贡,战乱末仕。清初定鼎,大行人以经明行修列状上荐,战维宁隐居北汶,闭门著述,累征不就,居家养祭,一遵古礼。“初,文稿甚富,遭地震,水涌,埋没遗失。”生三子:长子战和中、次子战启中、三子战钦中。
第五世:
战和,中生一子:战凯。
战钦中,于清康熙廿一年(公元1682年)考中岁贡,授冠县训导。生五子:长子战捷、次子战奏、三子战靖、四子战烈、五子战略。
第六世:
战凯,生一子:战锡侯。
战捷,清康熙廿五年(公元1686年)拔贡,授巨野县教谕。生五子:长子战锡卿、次子战锡伯、三子战锡铤、四子战锡黻、五子战锡缨。
战烈,生一子:战锡九。
第七世:
战锡侯,清庠生,一生未做官,但参与了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的《莒州志》的编纂。生四子:长子战旭、次子战晟、三子战普、四子战旸。
战锡伯,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岁贡。生二子:长子战睿、次子战智。
战锡廷,生五子:长子战霈、次子战云、三子战霯、四子战雷、五子战淮。
战锡九,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岁贡,授临朐县训导。生五子:长子战龙韬,次子战龙池,三子战龙标,四子战龙章,五子战龙光。
第八世:
战云,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恩贡;战旭,“英年树帜‘文坛童子’,问业者多所成就,不受馆金。远近闻之,以课文呈正,几盈案,皆殚心批评。”生二子:长子战岱森,次子战嵩森。
山东东原战氏世系
第一世: 战运盛
第二世: 战洪世
第三世: 战邢公
第四世: 战平得
第五世: 战明安、战明信(外迁东阿陈庄子)
第六世: 战 魁、战 仁、战 豹、战 洪、战 清、战 明(外迁待考)
第七世: 战守勤
第八世: 战德行
第九世: 战 铎
第十世: 战凭仁、战凭义、战凭礼、战凭信
第十一世:永字辈
山东梁山战氏世系
第一世: 战运盛。
第二世: 战洪世。
第三世: 战邢公。
第四世: 战平得。
第五世: 战明安。
第六世: 战 魁。
第七世: 战守科、战守道。
第八世: 战得胜、战得平(系战守科嫡传)。
第九世: 战领玉(系战得平嫡传)。
第十世: 战祖印、战开印、战洪印。
第十一世:战 纬(系洪印嫡传)。
第十二世:战复崇、战复明、战复显、战复正。
第十三世:战 山(系复正嫡传)。
第十四世:战大章、战大让、战大旺。
第十五世:战文佩(系大章嫡传)。
第十六世:战怀俭。
第十七世:战玉存(注:战玉庚一支去黑龙江省)。
第十八世:战传祯。
第十九世:战继朴。
第二十世:战庆文。
第廿一世:战东筱(女)。战东海
姜姓分布
本文2023-10-28 07:54: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