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辅君安天下,旺夫30年,徐达的长女,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公元1402年(明朝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王 朱棣 攻入南京,四天后,朱棣在南京正式登基为帝。到了十一月三十日,朱棣才下旨正式册封燕王妃 徐氏 为皇后。
朱棣登基的时间和册封皇后的时间为何相差五个多月呢? 这是因为朱棣是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入主南京的,而在这四年内,燕王妃徐氏一直在帮朱棣镇守北平。换句话说,朱棣在南京登基的时候,徐氏还在北京城呢,她人没有到,册封大典就举办不了。
所以,等朱棣收复山东、河南等地后,再派人把徐氏接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了。在礼部的一番紧张筹备后,徐氏终于被册封为皇后。她是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后(不含追尊),也是明朝 历史 上,出身最高的皇后,后世称之为 仁孝皇后 或 徐皇后 。
需要说明的是,朱棣为徐皇后准备的册封大典异常隆重,自古以来,皇后用的都是 金宝龟纽 (“凤印”上的印纽),就连明朝的开国皇后马氏也是如此。但朱棣觉得金宝龟纽不足以彰显徐皇后的尊荣,下旨让礼部赶制 盘龙纽 。不仅如此,朱棣还让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宣读册封徐氏为皇后的诏书,用以昭告天下。 明清两代册封皇后时,单独昭告天下的,徐皇后是第一人。
在册封诏书上,朱棣甚至用 “朕登大宝,允赖相成 ”这样的字眼,意思是自己能当上皇帝,多亏了徐氏的辅佐。
朱棣的种种做法,把徐皇后拔高到古代皇后从未有过的高度。
历史 上的徐皇后,的确是一位优秀的皇后,她去世后,朱棣17年再未立后,每每提及徐皇后,朱棣都无限怀念和怅然。本文,笔者来和大家分享明成祖朱棣之妻徐氏,希望通过史料的重现,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位古代贤后。
仁孝皇后徐氏(徐皇后)乃明朝开国名将、魏国公徐达(追封中山王)的长女,很多影视剧中将她命名为“ 徐妙云 ”,实际上,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徐氏的闺名,《明史·仁孝皇后传》记载:
在明朝,所谓“ 诸 生”,指的是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有资格进入府学的生员。徐氏的父亲徐达乃开国第一武臣,他文武双全,不居功、不结党、不骄奢,深谙为臣之道。作为徐家的第一个孩子、徐达的长女,徐氏从小便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因为天资聪颖,饱读诗书,因此被称为“女诸生”。
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徐氏记忆力超群,读书时能过目不忘,一览成诵,她的弟弟徐辉祖、徐增寿都对大姐的学识十分佩服。朱元璋登基后,为了稳定君臣关系,便有意和大臣联姻,例如,太子朱标联姻常遇春家族,秦王朱樉联姻邓愈家族等,徐达作为开国六公之一,自然不会被朱元璋忽略,朱元璋听闻徐达长女的才学和修养极高,便召徐达入宫。《明史·仁孝皇后传》记载:
朱元璋对徐达说:“我们俩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契合者,大多都结为姻亲,我知道你有个好女儿,能把她许配给我的四子朱棣吗?”徐达听完后,立即叩头拜谢,朱棣和徐氏的婚约,便由此达成。
和古代传统夫妻不同的是,徐氏和朱棣在婚前已经非常熟悉了。洪武六年,徐氏便被马皇后选入皇宫为女官,在马皇后跟前聆听了三年的教诲。在当时,这是勋贵家族中莫大的荣誉,当年,徐氏才12岁。
在永乐二年成书的《高皇后传》中,提到徐氏“ 日侍左右,独被宠眷 ”,可见,徐氏在马皇后跟前并非传统的侍女,凭朱家和徐家的关系,马皇后或许把徐氏当作女儿看待。
《明史》也记载:
在徐氏入宫三年之后,洪武九年,徐氏正式被册封为燕王妃,和燕王朱棣完婚。至此,她正式成为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媳妇,马皇后对徐氏特别珍爱。
婚后第二年(洪武十年),徐氏生下她和朱棣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是朱高炽,而是朱棣的长女、朱高炽的姐姐,后来被封为 永安公主 。又一年(洪武十一年),徐氏生下朱高炽。当时,朱棣还在凤阳“ 观摩祖宗肇基之地 ”,听闻徐氏产下一子,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
在洪武十三年,徐氏随朱棣去北平就藩,从此,朱棣要发挥他藩王的作用,而徐氏则要辅佐朱棣,让后者成为大明朝一位合格的藩王。
徐氏到北平之前,已怀有身孕,在北平,徐氏先后又生下两子三女。值得一提的是, 朱棣人生中的前7个孩子,都是徐氏所生。 换句话说,徐氏在洪武十八年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咸宁公主之前,朱棣的其他庶妃并没有生孩子。 徐氏在8年之间,连续为朱棣生了7个嫡子嫡女,这足以证明他和朱棣的感情历久弥坚。
从徐达的长女,到马皇后的女官,从朱元璋的儿媳妇,到北平燕王府7个孩子的母亲,徐皇后的前半生是丰富的,事实证明,她的后半生更加辉煌。
由于北平是元朝旧都,燕王府的规模也颇大,朱棣刚到北平时,和地方官、军方的交接事务已经忙得焦头烂额,而徐氏则负责燕王府内的 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 等事务,每当朱棣回到王府,看到府内诸多事务井井有条,都为自己娶了个好媳妇而欣慰。在《明太宗实录》中,朱棣说徐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棣在修身齐家之余,才能治理好藩地,才能参与平定“天下”。对于藩王来说,一位好的妻子,在“齐家”、“治国”方面至关重要。
另外,徐氏的生活习惯非常简朴,她“ 性不喜华饰,自御俭素 ”,徐达多次来北平练兵,马皇后也常常派宫人来北京探望孙子,他们对徐氏的作风都非常满意。
徐氏是名将徐达的长女,自幼耳濡目染,行事也颇有将门虎女之风。建文元年,朱允炆以激进的手段削藩,不仅连削5位藩王,甚至逼死了湘王朱柏,朱棣在北平惴惴不安,在姚广孝等人的劝说下,朱棣最终决定起兵靖难。在谋划期间,徐氏也参与了其中。史载:
意思是,徐氏提的计策,大多符合朱棣的心意。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转战南北, 徐氏和长子朱高炽的任务就是替朱棣守住北京城。
建文元年九月,朱棣带领张玉、丘福等精兵强将奔袭大宁,南军主帅李景隆趁北平空虚,率大军围攻北平城。世子朱高炽带领城内的老弱病残守城,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明面上,战功是朱高炽的,实际上,徐氏在背后出力甚多。 《明史·仁孝皇后传》中记载:
意思是说,朱高炽是以世子的身份在城头上奔波,但是具体的防备策略,大多听取母亲徐氏的意见。当时李景隆攻城甚急,城中都是老弱病残, 徐氏慷慨激昂地劝说城中的百姓和将士家眷,给他们每人发一副盔甲,徐氏甚至亲自登城门督战,城中妇孺百姓在徐氏的激励下,抛石块,掷瓦砾,和南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坚持到了朱棣回京。
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徐氏作为将门虎女的气魄。
笔者认为,李景隆的大军之所以攻不破由老弱妇孺坚守的北平城,一方面是徐氏和朱高炽指挥得当,另一方面还要感谢徐氏的身份。 试想,明朝的大小将领或者他们的父辈,哪个没有在徐达的麾下待过?徐达的女儿只要站在城楼上作个揖,南军将士也得给几分颜面。所以,南军将领瞿能在快攻破张掖门的时候会退兵,所以李景隆会在围攻两个月仍破不了城。
不得不说,能娶到徐达的长女为妻,是朱棣之幸。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之久,朱棣每次出征,徐氏都会守好朱棣的老巢,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正式登基为帝,当时铁铉等建文旧臣仍在江北,朱棣没有第一时间将徐氏接来,待局势稳定后,徐氏才到达南京。为了彰显对妻子的礼遇,朱棣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亲自到江边迎接母亲,朱棣则亲自到宫门口迎接妻子。
十一月三十日,朱棣为徐氏举办册封大典。在典礼上,朱棣不仅给皇后使用盘龙纽印,还命礼部单独在承天门昭告天下。朱棣在册封徐氏为皇后的册文中说道:
一句,“ 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 ”,囊括了朱棣的千言万语。明朝皇后中,不乏才德兼备者,然而, 德才兼备还拥有一定军事能力的皇后,除了徐氏还有谁?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出自普通乡绅家庭,建文帝的皇后马氏乃光禄少卿马全之女;从明仁宗朱高炽开始,明朝皇后大多从普通的士大夫家中挑选, 所以,徐皇后作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中山王徐达之女,她成了大明32位皇后中出身最高的一位。
徐皇后自幼熟读经史,陡然间成为皇后,并没有让她丢失自我。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和在北平一样,每日关心朱棣的饮食起居,不仅管理好内宫,还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影响朱棣。《明史·仁孝皇后传》云:
徐皇后认为,连续4年的征战,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局势已经稳定,就应该减免税赋,让老百姓休 养生 息。
不仅如此,徐皇后还召集大臣的夫人入宫,要她们多劝谏夫婿爱护百姓,徐皇后说:“ 吾在宫中旦夕侍皇上,未尝不以生民为念 。”
《孟子》云: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作为一国之母,徐皇后能够怜爱天下苍生,实乃生民之幸。
朱棣登基之初,对建文旧臣采取了打压态度,徐皇后听闻后,谏言道:
徐皇后的意思是说,朝廷的臣子都是太祖皇帝留下来的,你作为帝王,应该选取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而不是选自己的亲信。
徐皇后的这番话对朱棣影响很大,永乐初年的著名文臣,例如 解缙、杨士奇、杨荣、胡广、黄淮、夏原吉、金幼孜 等人,无不是建文遗臣,他们愿意为朱棣所用,朱棣也充分信任他们。这些人组建的班底,对朱棣打造“永乐盛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日,朱棣忙到很晚才下朝,甚至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徐皇后询问原因,朱棣说:“吏部今天按照资历选拔了二十多个人做郡守,朕光看他们的履历都看了半天。”徐皇后在侍奉完朱棣用饭后,委婉地说:“我认为,选择地方官,应该选择那些德才兼备、敢于为民请命的人,而不是主要看官员的资历。如果一味地论资排辈,很容易导致人才被埋没。”
朱棣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后来,朱棣着力培养有才能的地方官,如宋礼(山西按察司佥事)、金纯(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吕震(北平按察司佥事)等永乐朝名臣,都是朱棣从地方官任上拔擢而来。
关心百姓疾苦,培养国家人才,徐皇后在这两个方面对朱棣有着较深的影响。 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曾回忆皇后 “职善道以辅内治,衍繁庆以益生灵” ,可见,在朱棣的内心,皇后不仅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治国理政的亲密伙伴。
《大学》中有一句话: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意思是,封建 社会 的女子虽然整日不出门,但她良好的修养和教育对于家中男子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 历史 上的徐皇后,就是如此。
徐皇后除了是明朝的皇后、朱棣的妻子之外,她还是徐家的女儿以及孩子们的母亲。
徐皇后被册封后,一直反对朱棣封赏徐家子弟。徐皇后的四弟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因给朱棣传递情报而被建文帝所杀,朱棣登基后,想追封徐增寿为公爵,在征求徐皇后的意见时,徐皇后坚决不同意,“ 后力言不可 ”。《明史》云:
结果,朱棣在没有告知徐皇后的情况下,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让徐增寿之子徐景昌袭爵。若是其他皇后,得知娘家侄子被封了爵位,定然欣喜。但徐皇后得到消息后,并没有给朱棣谢恩,因为她认为朱棣过分封赏自己的娘家,违背了自己的意志。
永乐元年的元旦,勋贵们入宫谢恩,徐皇后特地将徐景昌留下,叮嘱他一定要恪守外戚本分,教育好子子孙孙要做大明朝的柱石,不可有非分之想。面对姑母的教诲,徐景昌也铭记于心,终明一朝,定国公一脉对朱明家族忠心耿耿, 明朝末年,第九代定国公徐允祯为保护京城被李自成所杀,定国公一脉也算没有辜负徐皇后的期望。
作为母亲,徐皇后对三个儿子也颇为费心。永乐二年,长子朱高炽被册封为太子,徐皇后便教导朱高煦和朱高燧要担当藩屏帝室的重任,为了不使朱棣和太子之间有罅隙,徐皇后建议用朝臣兼任东宫辅臣。朱高燧后来回忆说:
意思是,朱高煦和朱高燧虽然跋扈,但在徐皇后在世时,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
虽然徐皇后对朱高燧非常严格,但朱高燧提及亡母(徐皇后)仍是说“ 鞠育之恩昊天罔极 ”。据朱高燧回忆,他永乐二年启程去藩地彰德时,母亲徐皇后含泪为他送别,母子二人挥手悲泣。可见,徐皇后和孩子们的感情至深。
明宣宗 朱瞻基 作为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孙,从小在皇宫中长大,深受祖母疼爱,宣德年间,朱瞻基拜谒皇陵,在祖母徐皇后的陵前久久不愿离去,对大臣们说:“ 皇祖妣同历艰难,弼成国家,抚育朕躬,慈爱备至。 ”言语之间洋溢着浓浓的孺慕之情。
徐皇后除了抚养过自己的三子四女外,还抚养过一位妹妹,此人就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女 宝庆公主 。朱棣登基时,宝庆公主只有八岁,因为她的母亲早逝,朱棣便把宝庆公主交给徐皇后抚养。虽是小姑子,徐皇后几乎把她当女儿。后来徐皇后去世,宝庆公主哭得几次晕厥。待宝庆公主出嫁时,朱棣命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嫁,尊荣无限。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心爱徐皇后,从宝庆公主对徐皇后的感情可以看出,徐皇后不仅心系天下,在私德方面也无可挑剔。
朱棣曾说: 朕之良师善友,皇后也。
然而,让朱棣没想到的是,妻子陪伴他30年,助他登上大宝后,她却只当了5年的皇后。
永乐五年六月,徐皇后重病不起,太医们轮番诊治仍不见好转,朱棣一方面大赦天下为皇后祈福,另一方面下诏广招天下名医入宫。可是,天不假年,徐皇后在当年七月初四那天去世了,年仅46岁。
徐皇后去世前,说了两段遗言,第一段是给太子朱高炽说的:
意思是,我此生最大遗憾是没有机会再随皇帝(指朱棣)回一次北平,当年,北平城的那些妇孺百姓和我一起守城,我没机会报答和赏赐他们,这件事就交给你(指朱高炽)替我完成了。
朱高炽听完,泣不成声,答应一定帮母亲完成心愿。两年后,朱棣北巡,朱高炽留在京城监国,在朱棣临行前,朱高炽特地准备丰厚的礼物和财帛派人随朱棣的车驾运到北京,赏赐给了当年守城那些妇孺和将士家眷,算是帮母亲完成了心愿。
可叹,作为将门虎女,徐皇后临终前仍不忘回馈士卒,中山王徐达之女,果然名不虚传。
徐皇后的第二段遗言是留给丈夫朱棣的,她说:
意思是说,如今天下太平,但民生仍没有恢复,希望陛下能够多体恤百姓。另外,陛下应该广纳贤才,对宗室子弟要友善。 最后,徐皇后表示她即将离去,不能报答朱棣对他的恩情了,希望朱棣不要骄纵她的娘家人。
徐皇后去世时朱棣握着她的手。 一代雄主,竟几度呜咽,趴在床头哭得像个孩子。
徐皇后去世后,一直停灵在南京,永乐十一年二月,长陵地宫修建完成后,朱棣将徐皇后的梓宫葬于长陵。 因此,徐皇后不仅是明朝十三陵中安葬的第一位皇后,也是十三陵中安葬的第一人。
此后数年,朱棣每每提及徐皇后,都充满无限的怀念和怅然。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又做了17年的皇帝,但再也未能立皇后。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归来的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临终前,朱棣交代张辅、杨荣等人,一定要让他和徐皇后的梓宫合于一处祭祀。
元稹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想,朱棣和徐皇后的感情,大概是如此吧。
因为靖难之役的缘故,很多人对朱棣以及支持他的人有一些成见。笔者认为,靖难之役是明朝内部的斗争,我们在评价朱棣“篡位”或朱允炆“无能”的时候,并不影响对他们身后那些忠贞之人的肯定。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因为靖难之役推动了明朝的 历史 发展,就否定那些对建文帝忠贞之臣;也不能因为靖难之役是无意义的皇室内斗,就将那些支持朱棣的人说得一文不值。而在当时的立场上,徐皇后和朱棣都是建文帝削藩的受害者,作为妻子,徐皇后支持朱棣本,公于私,都应该被后人所理解。
徐皇后嫁给朱棣28年,加上她在马皇后膝下受教的3年,她一共陪伴朱棣长达30年之久。在这30年里,她为朱棣生儿育女,为朱棣管理王府,为朱棣镇守北平,助朱棣治理天下。朱棣给予她最高的荣宠,同时,她也创下了三大记录:(一)明朝出身最高的继皇后;(二)明清两代第一位册封时单独昭告天下的皇后;(三)明朝第一位入藏十三陵的皇后。
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徐皇后绝对是一位“旺夫”的妻子,朱棣有妻如此,实乃三生有幸。
徐皇后在永乐时期,曾扩充马皇后编撰的《内训》,用以教导后宫诸妃,同时,她还写成《劝善书》颁行天下,用以教化百姓。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意思是,古代士大夫成功三大标准,是立德、立功、立言。
徐皇后虽然不是男子,但作为曾经的“女诸生”,她同样是伟大的,是成功的,是值得后世尊重的。
于姓由来姓氏: 于 祖籍: 河南 祖宗: 郡望: 河内郡 分类: 以国为氏 于姓起源 最早的于姓源于西周王族。《元和姓纂》上记载:“周武王第二子于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单姓于氏。”这就是正宗的于姓,源出自姬姓。大约在3100年以前,周武王把第二个儿子于叔封在于国(既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西北的于台镇)。后来,于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自称于氏。后来因为于、于同音通用,就去邑以“于”为氏。其望族居住在河内郡(即现在的河南武陟县西南)。另外根据《路史》上所记载,在两晋十六国时,东海郡的部分于姓人,随鲜卑拓拔部北迁,遵从鲜卑的习俗,改姓勿忸于氏,在北魏时期又随鲜卑人南下,到孝文帝时又恢复原来姓氏。还有一支于氏,是唐代的淳于氏,相传为炎帝的后代,两周时分封淳于(现山东安丘),到唐代宪帝李纯年间,因“淳”与“纯”同音,为了避讳,改为单姓于。于姓名人 历史名人 于姓中,西汉延尉于定国,东汉名将于禁,北魏殿中尚书于洛拔、征北将军于劲,隋朝江南行军总管于仲文,唐朝工部尚于颀、东海郡公于休烈、太子太师于志宁,元朝兵部侍郎于钦,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监察御史于敬,清朝直隶总督于成龙、江苏巡抚于准,以及现当代人于眉、于方舟、于学忠、于光远等人,都是于姓名人。于姓字辈 辈分湖南于氏一族字辈均从士必 亭津志万 尚德清高 福兴永远 文名选耀 世泽飘宏 订志宇年 才学开炮湖南常德于氏字辈 自必承乾坤山东于氏字辈山东济南于氏字辈:“华树洪庆宪文德继世昌”。 “昌传芳茂建曰礼科家邦”。山东长清于氏字辈:“荣福兴业广令文庆园昌”。山东夏津于氏字辈:“廷士清风吉登殿震宝洪”。山东利津于氏字辈:“文景恩长春”。山东威海于氏字辈:“学允锡文本立道生文章华国一心敬德天喜龙光”。山东宁海于氏字辈:“汉升恒世芳瑛志适滨龙田”。山东胶州于氏字辈:“世崇先宗志心法克永敦洪廷丕□启建正学乃纯”。山东海阳于氏一支字辈:“华源崇贤道继世绍清光境国成麟炳明廷佐泰昌”。 “同谷洛丰年治平万世川”。“学年勤(云)希恒(文)正海”。山东蓬莱于氏字辈:“守龙文章大财源茂富绅”。山东文登于氏字辈:“可德以仁为本”。山东栖霞于氏字辈:“宗祖世德吉人天相一心富有佐西永昌”。山东黄岛于氏字辈:“世善殿瑞(文)义”。山东龙口于氏字辈:“国世兴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 “清朝守文呈国世兰开有风登瀛洲吉世成林启昌运同兴家业建鸿尤”。 “国世兴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山东乳山于氏一支字辈:“思尔尚可载嗣继维崇心天年开复性间之一同新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 “振洪忠孝友慈良西平运祭昌家训敦睦循明君主恩光”。 “浩增孝寿”。山东文登于氏一支字辈:“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 “乃家升振宗”。 “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山东莱阳、“兆庆己志”。山东日照于氏一支字辈:“兴家乐业治国安邦培怀永昌”。 “兴家月善相贤乃有”。 “启世明康”。山东即墨于氏一支字辈:“永忠万瑞彩章”。 “京正仕(始)钦周德穆景召”。山东即墨于氏一支字辈:“正治永敬谨垂”。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是我先民唯德树敦钦子克世吉古永存”。“西令长潭宗之”。“庆本志继顺”。“廷文凤子筱”。 “荣振国立仕(世)俊”。 “希桂树会守”。山东青州于氏字辈:“万学廷永振文山怀立德传世远恪守安家长”。山东茌平于氏一支字辈:“化振魁兆吉风廷长”。 “永克明俊三山立海”。山东枣庄于氏一支字辈:“立成保秀光克”。 “玉兰佳贵香”。山东诸城于氏字辈:“清希殿彦海”。山东东平于氏字辈:“文树继吉庆红潮”。山东牟平于氏字辈:“文连振培春忠德”。山东郯城于氏字辈:“建志(学)清(大新)浩”。山东淄博于氏字辈:“在休望永本立道生先章记述得业昭明”。山东临沂于氏字辈:“迎明金兴嘉”。山东聊城于氏一支字辈:“井立祥旭其”。 “凤长西绍富”。山东荣成于氏一支字辈:“洪维天夕吉正大周汉清”。“文朝成世守福书”。 “佑克仕春瑛东海本嘉升千秋伟万代世续永昭明”。山东泰安于氏一支字辈:“甲九兴吉汝光庆衍召立敬长恒建修永茂凡梓化增相连现存明伦启春祚怀保安”。“宪佑兆新”。山东阳谷于氏一支字辈:“传广昭宪庆瑞连贵思祥丕承登龙脉良泽乐兴长忠新明道显淑法宏德方家修建廷立怀保胜朝昌令闻维纯厚公敬钦绍扬”。 “广兆启长加目孔光”。山东台儿庄于氏字辈:“忠诚传世广兴(淳)后保家长……永效庆贤良”。山东嘉祥于氏字辈:“春德云继广凤宪庆善可喜”。山东泗水于氏字辈:“志士尚景润常茂传万春”。山东招远于氏字辈:“绍成宝友文学”。山东肥城于氏字辈:“端树仁晶旺”。山东淄川于氏字辈:“云峰世绪慎守家某恪光祖德”。山东胶南于氏字辈:“宗廷中全世云”。山东莒南于氏字辈:“文德新京现兆”。山东临清于氏字辈:“文洪学昌”。山东沂南于氏字辈:“成奉兴龄殿(十六世)祥怀修善珂恒春福庆天贞德有法明振志学文厚永世传常年”。山东临沭于氏字辈:“树恒长治”。山东泰安于氏字辈:“莲清继承学兴利传宝广宏伟灿凤祥”。山东桓台于氏字辈:“懋师孔孝修亦克”。山东德州于氏字辈:“文景清新记路学慧连邓”。山东新泰于氏字辈:“保学一德传兴春兆茂盛庆吉祥宏跃长永贵恩惠绪贤良”。山东梁山于氏字辈:“新更继世瑞”。山东于会于氏字辈:“有君德(夫福)性”。山东东阿于氏字辈:“挺凤建庆尚英”。山东成武于氏字辈:“提东守钦清茂兆源”。山东曹县于氏字辈:“风连松海鸣”。山东郓城于氏字辈:“广天道恒新”。山东于氏一支字辈:“明存(海)成继德光耀书步锦”。山东于氏一支字辈:“文明观美齐圣同长尊本敬宗”。于姓家谱 族谱 天津:静海于氏族谱四卷 山东:即墨于氏族谱二卷、烟台于氏家谱不分卷、容成于氏支谱四卷首一卷 江苏:丰县于氏家谱六卷、江都于氏十修家谱十六卷首一卷、江都于氏十一修家谱二十卷首一卷、金坛于氏家谱不分卷 浙江:萧山于氏宗谱八卷、兰溪于氏宗谱五卷、兰溪梅溪于氏宗谱六卷 湖北:新洲于氏宗谱六卷于氏字辈 山东: 1、思尔尚可载,嗣继维崇心。天年开复性,间之一同新。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山东乳山司马庄) 2、 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文登大水泊、大连于祥林)3、明、存(海)、成、继、德、光、耀、书、步、锦(山东) 4、振,洪。忠孝友慈良,西平运祭昌。家训敦睦循,明君主恩光。(山东乳山东司马庄) 5、文、明、观、美、齐、圣、同、长、尊、本、敬、宗、(山东于齐文) 6、化、振、魁、兆、吉、风、廷、长 (山东茌平县于吉利) 7、传广昭宪庆,瑞连贵思祥。丕承登龙脉,良泽乐兴长。忠新明道显,淑法宏德方。家修建廷立,怀保胜朝昌。令闻维纯厚,公敬钦绍扬(山东阳谷) 8、是我先民,唯德树敦。钦子克世,吉古永存。 (山东潍坊)[滋、钦、敦,树、刻、世、基、固、永、存 (祖籍潍坊于刻铭)此字辈有误以上面的为准]9、立成保秀光克 (山东枣庄于海鹏) 10、宪 佑 兆 新 (山东泰安) 11、华树洪庆宪 文德继世昌(山东济南) 12、国世兴 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 (山东龙口黄城集) 13、 “,端树仁晶旺。”(山东泰安肥城) 14、。。。。云峰世绪 慎守家某 恪光祖德。。。。(山东淄博淄川区 河夹庄 岱家庄 ) 15、兴家乐业,治国安邦,培怀永昌 (山东日照市岚山区于安安)16、----春,德云继广凤,宪庆善可喜,-----。(山东嘉祥县于凤涛)17、志士尚景润,常茂传万春。 (山东省泗水于润玲)18、绍成宝友文学(山东招远南乡)19、荣福兴业广,令文庆园昌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马山乡于庄) 20、甲九兴 吉汝光庆衍 召立敬长恒 建修永茂凡 梓化增相连 现存明伦启 春祚怀保安(山东泰安肥城于[汝]飞、吉林于衍林) 21、宗、廷、中、全、世、云(山东胶南海青于家村 始祖于天宝) 22、文、。。。、德、新、京、现、兆 (山东临沂市莒南县 于兆修) 23、永 忠 万 瑞 彩 章 (山东即墨) 24、西,令,长,潭,宗,之(山东省潍坊市于河镇远里西村) 25、文、洪、学、昌(山东聊城临清 于昌利) 26、泽澄含书秀,泮浚向殿荣。麟凤鸣岐瑞,述先庆兆祥。 (山东德州乐陵于秀明 光绪贰年修谱 ) 27、井 立 祥 旭 其 (于首祥山东聊城) 28、成奉兴龄殿(十六世) 祥怀修善珂 恒春福庆天 贞德有法明 振志学文厚 永世传常年 (山东临沂沂南县于家庄及散出支系于殿海) 29、树 恒 长 治(山东临沂临沭于长胜) 30、凤长西绍富 (山东聊城于绍博) 31、莲清继承学,兴利传宝广,宏伟灿凤祥(山东泰安于学峰)32、兴家月善 相贤乃有(山东日照于得水) 33、昌传芳茂建曰礼科家邦。 (山东济南祖籍肥城) 34、万学廷 永振文山怀 立德传世远 恪守安家长 (山东青州西茂峪村于立峰) 35、迎 明 金 兴 嘉 (山东临沂于兴军) 36、京、正、仕(始)、钦、周、德、穆、景、召(山东即墨) 37、懋(16世)、师、孔、孝、修、亦、克 (山东淄博桓台于斌) 38、永、克、明、俊、三、山、立、海 (山东聊城茌平杜郎口于立军) 39、庆、本、志、继、顺(潍坊于志涛) 40、文景清新记 路学慧连邓(山东德州于新勇) 41、廷 文 凤 子 筱 (潍坊) 42、浩增孝寿 (乳山于建楠) 43、保学一,德传兴春兆,茂盛庆吉祥。宏跃长永贵,恩惠绪贤良。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翟镇于家庄村于群) 44、廷士清风吉,登殿震宝洪(山东德州夏津于家仓) 45、正、治、永、敬、谨、垂 (山东即墨) 46、风连松海鸣(山东菏泽曹县) 47、新,更,继,世,瑞(山东济宁梁山) 48、启(21世)、世、明、康(山东日照) 49、有、君、德(夫、福)、性(民国时期受洪水之害由章丘搬迁至枣庄于会) 50、广、兆、启、长、加、目、孔、光(由山西搬迁至山东阳谷金斗营于加环) 51、挺、凤、建、庆、尚、英(山东聊城东阿) 52、华(十五世)源崇贤道,继世绍清光,境国成麟炳,明廷佐泰昌(山东海阳辛安 于贤成)53、提东守钦清茂兆源(山东菏泽成武县大田集镇于楼村于水源) 54、清 希 殿 彦 海 (山东潍坊诸城) 55、同谷洛丰年;治平万世川 (山东海阳小纪镇钓畔村于姓) 56、文树继吉庆红潮 (山东省聊城东平县水河乡高家村于继民) 57、在休望永 本立道生 先章记述 得业昭明 (山东淄博周村于东阔) 58、文连振培春忠德 (山东牟平) 59、宗祖世德、吉人天相、一心富有、佐西永昌(山东烟台栖霞大庄头镇野夼村于道勇) 60、乃家升振宗 (山东文登于升彬) 61、学允锡文本立道(二十四世)生;文章华国天喜龙光。横批是:一心敬德 (山东威海徐家疃于道勇) 62、世(十七世)崇先宗志,心法克永敦。洪廷丕?启,建正学乃纯。(明初由云南迁文登大水泊,现居青岛胶州李哥庄镇大屯村 于志刚) 63、玉兰佳贵香(枣庄于华东) 64、建、志(学)、清(大、新)、浩 (郯城杨集镇饮马庄于思清) 65、学、年、勤(云)、希、恒(文)、正、海(十九世) (山东海阳东村大磊石) 66、广、天、道、恒、新、。、、、、(山东菏泽郓城武安镇于庙村于胜龙) 67、清朝守文呈国世 兰开有风登瀛洲 吉世成林启昌运 同兴家业建鸿尤 (龙口市 沙埠于家村) 68、洪维天夕吉 正大周汉清 (荣成市虎山镇于天亮) 69、荣振国立仕(世)俊 (山东潍坊于�氡辏� 70、文朝成世守福书 (荣成寻山镇于禄鹏) 71、守龙文章大,财源茂富绅 (蓬莱于文波) 72、可德以仁为本(文登埠口镇下冷家村于慈) 73、国世兴,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山东龙口黄城集于庆磊) 74、希 桂 树 会 守(潍坊寒亭区河滩镇河西于家村)东三省: 1、纪、善、守、敬 (于勇大连、斥山迁牟平) 2、佰志胜鸿生 (吉林长春于胜龙) 3、长继文明志,永承德化恩。 (于文蘅黑龙江肇东) 4、万善永为本,家兴国乃昌,景清庭树秀,忠孝翰林芳,()厚传家远,立德子殿邦 (黑龙江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5、春宝海天长,万水一江新(辽宁于天军) 6、正、志、钦、周(洲)、德 (大连) 7、道厚原远流长水 (于源涛大连) 8、桂占松柏鲜,龙泉德焘年 (辽宁于柏祥祖籍山东) 9、是福寿康,忠孝贤良 (吉林榆树于忠海) 10、沛,兴,圣,贤,广,尧,舜。。。(黑龙江于圣龙) 11、连盛泉文国,恩光治世昌,勋鸿开润启,德厚显名良 (吉林到黑龙江) 12、广、江、明、元、国 (沈阳新城子九里沟于国权) 13、增、振、云、长 (于长龙黑龙江) 14、六到八世祖两字;九到十二世祖,国,学,文,太;十三世祖两字;十四世祖,茂,朝,万,久;十七世祖两字;十八世,恩;忠致世泽长,功成家业昌;承启多俊秀,建树庆吉祥。(辽宁鞍山于忠泽) 15、国、龙、永、宗、图、保、敦、崇、钟。。。。。。。 后续:景希廷林广,国福继得祥。禀恩镇殿左,守学庆中昌。 (辽宁铁岭) 16、自久际有惠 俊清开泰甲 永远安家邦(大连于开敏) 17、永世传家宝 (吉林农安于天兴) 18、官清民安 (大连于世清) 19、得万希成文,久振云天。景延忠洪魁,维国世芳。(吉林于文超) 20、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文登大水泊、大连于祥林) 21、百世其昌,凤成文章 (大连于飞成) 22、喜、会、振、海 (吉林蛟河于海超) 23、学常国瑞延 会芳振道德 (吉林于方涌) 24、兆、长、清、孝(辽宁大连市金州南山于家屯于淼) 25、永、在、万、兆、广、凤(辽宁北票市桃花吐乡于家沟于良) 26、永德万福昌,世代保安康 (黑龙江省绥化市于昌明) 27、清朝守文呈国世 在云有风登瀛洲 吉士成林启昌运 同兴家业建鸿尤 (吉林双阳县于瀛田、烟台龙口市 沙埠于家村) 28、青 宪 庆 瑞 连 贵 石 向 (祖籍山东梁山 现住黑龙江省巴彦县) 29、万世永昌,新春立业 (嘉庆三年自大水泊迁大连 13世于本业) 30、兆,庆,己,志 (山东莱阳,乾隆二年迁到大连新金县庆阳村) 31、忠、正、致、荣、敬、锦/正、治、永、敬、谨、垂 (大连) 河北: 1、 长宝文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寿昌(山东即墨迁至河北东光县于桥李习庄于永利) 2、酶(玖),金,桂,海 (于金栋河北衡水) 3、兆,仕,清,得,守,文,邵,敏,万,洪,智 (河北围场于海峰) 4、德国荫金士 俊 (河北正定吴兴) 5、良、振、金、桐、树/建(山西洪洞大槐树搬迁至河北沧州于建洋) 河南: 1、河南西平六、七公 :守耀重望嘉,祖儒天光明;正大冠敏慎,惠恩庆昌荣; 民国期续:圣德启景运,庭训承孝行;宗泽培世久,文武永太洪(河南西平、河南郾城) 2、吾福昌广、全(15世)新连芳、从善兆吉、因以恒扬、俊秀林立、祖德延长、敬守成效、庆贺明良。前贤仰瀛海,盛誉赞西平。兢业立冰志,克丕振家声(62世)。(河南六营) 3、可士文纯天,迁奉化(上尸下共)传,广兆世克永,学法志绍乾,江河水中安,兴邦宏猷展,孔孟曾仁义,勤政礼孝廉。(河南民权) 4、风运进(海) 金光普照 万世长青 文(河南封丘于胜杰) 5、风 俊 成 金 (河南新乡于成俊) 6、凤 俊 运 海 进 金 合 光 永 文 顺 继 (河南新乡封丘于文海) 7、田(?)、凤、朝、俊、云、海 (河南周口于云亮) 江苏: 1、希 贵 兰 海 江 河 (于舟江苏) 2、谦、恭、孝、友、仲、福、正、常 (江苏江都) 3、勋华崇国望,清德治家声。(江苏金坛) 4、廷灌元国永祥常盛 (江苏灌南于桥) 5、长春维寿 天锡家祥 祖承世德 福庆增光 (南京于维立) 6、运成 齐为百世吉 孝友传忠义 天恩嘉庆堂(江苏于超 江苏丰县赵庄镇于吉平) 7、运 心 善 文 志 朝 (江苏连云港) 8、开 庆 维 立 科 (江苏新沂阿湖镇于立科) 9、德登广同 忠厚葆家长 (徐州于爱华) 山西: 1、殿、续(学)、海、振、志、占 (山西灵丘于占河) 甘肃: 1、义应龙泽民,体歧谐德同;龄嘉华永在,耀光万世兴。”近年又议了20辈如下:“立国信为本,百年多英才;诚正谦清廉,大志皓月明 (甘肃酒泉于林华 字辈位置二三位交替) 浙江: 1、行字母:六五三七始,相传念百千,万仲云仁礼,启后高尚权,英盛宗奇杰,雄俊在位立,勋芳名允振,后先继美业, 讳字母:应廷一其官,义道德以�N,宗祖功可思,曾元奕世同(浙江浦江) 2、以起承先荣、贤能继祖德 (浙江省金华地区浦江于立鹏) 四川: 1、文正家声宗泽延,开基建学兴朝联。韩映照翌衍庭后,炳秀代昌存章先。金安广振其永志,仲立平伟宁明全。光月邦耀纯方义,军云祥昭根本远。(四川达州宣汉,明末清初湖广入川)(良登思双丕正家声钟泽延,开基建学兴朝连。韩英肇吉仁廷俊,秉秀代章承昌先。金安广振其永志,仲立平伟宁明全。光月邦耀纯方义,军云祥昭根本远。) 2、天大怀思学其明德光宗显扬荣昌齐家治国世代流芳森林丕焕克绍书香 (四川达州宣汉) 3、先世兴文德安邦成朝廷开多士绍自定光明正忠三元美永远合昌荣 (四川达州宣汉) 江西: 1、 振、守、乾、坤、致、泰、运、亨、通、显、承、兴、龙、英、华、月 (江西都昌人,600年前由河南迁入江西) 2、 德宗大贤 学业超先 文明开启 道义时增 世柄锺正 伟厚光朝 (于阳如,河南入江西) 安徽: 1、永景荣家 朝献广(是繁体) 士 少仙(先) 业 庆 亚圣吉祥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祖籍山东) 2、明心云中和,德高传纪广 (安徽皖北乐天堂) 3、德绍万辛庆和礼格 (安徽省泗县刘圩镇前于庄) 4、永景荣家 朝闲广(繁体)士 少仙业吉庆祥 (安徽蚌埠五河县一带于仙虎) 湖南: 1、开(凯)、建、品、立、旭 (湖南祁阳(梅溪)) 2、培(芝)源敦孝悌,继武焕文章,理学传家远,名臣佐国昌,捧纶依日月,拜冕肃冠裳 ( 明朝中叶由江西迁至湖南张家界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于志海) 3、自、必、承、乾、坤 (湖南常德于雷) 4、学立恢前绪 (湖南于谦) 湖北: 1、治国安邦、成周玉方 (于邦奇) 2、孝、成、家、大、忠、乾、坤 (湖北北部) 北京: 1、润 长 福 正 本 庆 (北京) 2、明、长、克、溪、汉、思、晋、宝、福(改:海)(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水漳村于海涛) 内蒙古: 1、红显永文久 (内蒙古赤峰于文刚祖籍山东登州府) 2、殿、学、海、振、志、占 (于占河) 新疆: 1、锡、澜、仁、有(新疆私立光华学校 于有波) 天津: 1、宗源树广茂,基业永隆昌(静海县土河村
鼎[鼎、鼑,读音作dǐng(ㄉㄧㄥ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鼎湖,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荆山铸鼎。这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又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阳,荆山脚下的焦岱湖就被人们称作“鼎湖”。这在典籍《说文》中记载:“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汉朝时期的汉武帝抱病后,就居于鼎湖宫。
中国历代古籍中所指的荆山,皆是指关中地区的荆山。例如据史籍《汉书•地理志》等众多古代地理志记载,荆山当在岐山和黄河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渭北荆山原。“荆山之阳”在荆山原南,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
因此,夏禹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铸鼎”,绝非在今湖北省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也非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的荆山,亦非今安徽省怀远县的荆山,更非今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因为夏禹、黄帝的势力范围从来就未到过岭南地区。
荆山原上,葬有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汉太上陵)、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唐献陵)、唐武宗李炎(唐端陵)和唐敬宗李湛(唐庄陵)。
古代,居于荆山、鼎湖地区的住民,有以帝王铸鼎之史为姓氏者,称鼎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夏、商、周延传的国鼎,属于以国家象征为氏。
在典籍《说文》中记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但是,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却记载:是“黄帝铸鼎于荆山。”
不过,在史籍《左传·宣三年》中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比较起来,作为民族精神的表征,本书还是崇尚比《史记》更加古老和原始的记载,即鼎为夏禹始铸。不过,不论是谁先铸造的大鼎,以鼎为国家之表,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实际上,代表国家象征的鼎一共有十二座,而不是人们流传的“九鼎”。这在典籍《周礼·天官·膳夫》中即有记载:“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也就是说,当君王即位登基之时,一共要抬出十二座鼎,其中代表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大地的鼎为九座,称为“牢鼎”,义示“九州大地江山牢固”,而代表君、臣、民的鼎有三座,称为“陪鼎”,义示“君为臣之陪,臣为民之陪,民为国之陪”。
由于“鼎”代表了国祚、代表了社稷,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两周时期,辅佐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主政大臣,亦称作鼎鼐(国相)、鼎台(宰辅)、鼎臣(宰相)等。
在鼎鼐、鼎台、鼎臣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位称号位姓氏者,省文简称鼎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郭鼎门,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人们称城郭的东门为鼎门,因为当年大禹铸九鼎之后,鼎是从城池的东门运入城中的。例如,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中就记载:“雒阳东城曰鼎门。”
在古代居于城郭东门区域的住民中,有以城门别称位姓氏者,称鼎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门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力士夏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鼎官,是周王朝时期的官名。在史籍《前汉·东方朔传》中记载:“夏育为鼎官。殿前举鼎者也。”
在夏、商、周乃至战国时期,历代皆有护鼎之官,称作“鼎铉舒”,俗称“鼎官”。
夏育,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勇士,也是大力士,他在周王朝殿堂前将千斤重的鼎举了起来,还能将强健的大公牛的尾巴活活拽下来,国君为之惊叹,封其为鼎官。在史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重记载:“乌获、任鄙之力焉而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在典籍《裴駰集解》中引《汉书音义》注释:“或云夏育,卫人,力举千钧。”晋朝道祖葛洪在《抱朴子·辨问》中解释:“夏育、杜回,筋力之圣也。”后世人将“夏育”、“杜回”、“鼎官”等作为大勇士的代称。
在夏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鼎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官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晚期秦武王属下大将孟说,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秦悼武烈王嬴荡身高体壮,勇力超人。他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军,置于身边。当时的乌获和任鄙皆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并给予高秩厚禄。
有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孟贲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便赶赴咸阳面见秦武王。秦武王考验之下,孟贲比乌获、任鄙还厉害,因此当即被任命为大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周郝王姬延九年(秦悼武烈王四年,公元前307年),雄心勃勃的秦武王嬴荡率领孟贲、乌获、任鄙等随从到东周都城洛阳观看九鼎,这九鼎代表九州,上镏刻有各州的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
秦武王逐个审视,在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
鼎官回答说:“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起这只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
秦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你们两个人,能举起这鼎吗?”
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
而孟贲则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雍州鼎被孟贲抬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庄地上。
秦武王看了发笑:“你都能把鼎举离地面,难道寡人还不如你吗?”
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
秦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王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秦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
秦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乎生力气,喝声:“起!”雍州鼎也被举起半尺,秦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秦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秦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们赶来时,秦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了,但仍然在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秦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右丞相樗里疾护秦武王之棺回咸阳,立秦武王的异母弟赢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完毕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左丞相甘茂耸恿秦武王入周观鼎之罪。
这件事在战国历史上称为“举鼎绝膑”。
孟贲死得冤枉之极,因此在孟贲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有以“举鼎绝膑”这一历史事件为姓氏者,称鼎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朝中期的重臣匡衡,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匡衡,字鼎,后字稚圭,东海承县人,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枣庄市峄城区,一说是东海兰陵人,即今山东省的苍山县鲁城乡,是著名的西汉经学家。
匡衡自幼勤奋好学,但由于家贫,晚上连油灯也点不起,他见邻居家灯火通明,就在自己家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让灯光透过来借以刻苦读书。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故事即由此而来。同乡里有一大户,家中豪富,藏书很多,匡衡便自愿为其做佣工,不要报酬。富户感到奇怪,问他缘故,匡衡表示愿读尽其藏书。富户听后颇为感叹,遂取出藏书供匡衡攻读。
顽强的学习毅力使匡衡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后来他跟著名学者后苍学经,对《诗经》有深刻研究,特别对经学有精辟的见解,当时流传着“匡衡说诗,解人颐”。匡衡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
由于才智过人,博古通今,经学绝伦,被大汉朝廷看中,后来匡衡功成名就,位列三公,在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成为一代宰相。匡衡开始只做了个小官,地位不高,加之汉宣帝刘询不大喜欢儒生,便被派到地方上任职。为此,当时长安城内很多学者给汉宣帝刘询上书,请求将其留在京城,但未被汉宣帝没被采纳。
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匡衡因知识渊博而被调回京都。汉元帝经常让其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他也曾上书给汉元帝,指出:百姓生活十分贫困,而许多官吏却贪赃枉法,大肆搜括民财,一味追求享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廉耻,大搞裙带关系,阿谀奉承等。匡衡建议朝廷压缩开支,考订国家制度,整顿朝纲。这个建议得到汉元帝的重视和采纳,却收效甚微。
匡衡后来历官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丞相。最后被晋封为乐安侯。但是在匡衡当了丞相后,却对专权宦官不敢揭露斗争。直到汉元帝逝世后宦官失宠,他才大着胆子上书弹劫宦官,因此受到朝廷众大臣指责和非议。匡衡因而在羞愧中辞去承相之职。
后来,匡衡明知百姓疾苦,却自己大量强行占有土地达两万三千顷。因此,汉成帝刘骜认为匡衡“言实不符,以权谋私,背法而不合春秋之义”,遂将其罢官贬为庶民,他于归家后不几年就病逝了。不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却在千百年来激励着历代莘莘学子们。
在史籍《西京杂记》中记载:“鼎,匡衡小名也。”在史籍《前汉·匡衡传注》中也记载:“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状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
在匡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小名“鼎”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封建制度,出自隋朝时期创建的科举制,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隋朝时期,与隋文帝开凿大运河同时实行的另一项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隋文帝为了国祚兴盛,民族团结,规定不分出身和民族,皆按考试成绩选拔国家官员。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将科举制度推广和普及,希望通过这一制度解释江南 的不满情绪,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入仕之途。考生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考试是在小屋中进行的,考生往往一连考上几天,中途不许离开这些屋子。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公元二十世纪初期,是古代读书人成为国家官员的一道龙门。中榜者的名字被高高张贴,有很多人去观看。从隋王朝起采用的这套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官员提供了依据。从此以后,所有的历代朝廷官员包括地方长官都必须是科举合格者。由于一旦考中便可以衣锦还乡,享受荣华,所以有不少人考到白发苍苍。
中国的科举制度不论民族、出身,而是凭能力选拔官员,形成封建社会所能采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为封建王朝吸收大量中下层社会的优秀人士进入统治集团提供了条件。
在科举过程中,隋炀帝杨广将一甲殿试中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称作“鼎甲”,盖因鼎有三足,而在一甲中皇帝只取前三名,故而称一甲为“鼎甲”,后世称“三鼎甲”。
科举制成了隋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和用人的支柱,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基础上的人事体系逐渐完善,状元、榜眼、探花经基层历练后,大多成为帝王宫婿(驸马)、王公府婿(郡马)、朝廷重臣等。
在“三鼎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荣耀历史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宋、元朝时期的鼎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鼎州,亦称鼎城,古称嵩州,
秦昭襄王嬴则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建筑城池,称张若城,隶属于黔中郡。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张若城改称武陵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
鼎州既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元朝时期,蒙古大军攻克鼎州,在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后在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其时有原南宋鼎州住民以故居地名称“鼎州”为姓氏者,称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时期散曲家玉元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元散曲家阿鲁丁,他后来后改汉名为玉元鼎。
玉元鼎是元朝至治、天历年间人(公元1321~1330年),曾为翰林学士。
在史籍《吴文正公集·玉元鼎字说》中记载:“学者阿鲁丁,以玉氏,以元鼎字。其先西域人也,始祖玉速阿刺,从太祖皇帝出征,同饮黑河之水,为勋旧世臣家,名载国史。”
玉元鼎所作的散曲,今存小令七首,套数二套;或写景状物,或吟咏闺情,词皆流美,用韵响亮,风格明丽委婉。元朝史籍中的《松雪斋文集·古今历代启蒙序》即为王元鼎所作,略云:“金陵玉君元鼎,取自三皇五帝以来事迹,编为四言,又韵其语,欲以教童蒙,使之诵习,俾知古今。携以见示,求为序引。盖自唐李翰已有《蒙求》矣。然不若王君所编为包括古今,该备治乱,不悖于先儒之论议,于小学不为无补。然余疾读一过,犹以事迹之繁非童子所能悉者,虽成人亦可读之以为历代史记之目也。若王君之用心不既勤矣乎?敬题卷首而归之。”元朝学者夏庭芝在《青楼集》中还记载了玉元鼎曾与当时的杂剧演员顺时秀交往甚密,并说玉元鼎是一位嘲风弄月、惜玉怜香的风流文士。
玉元鼎的后裔子孙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有称玉氏者,也有称鼎氏、元氏者。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独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都克达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独鼎部,以姓为氏,满语为Dukda Hala,世居留福村(今俄罗斯兴凯湖勒富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鼎氏、都氏、山氏等。
②满族瑚鼎氏,满语为Huding Hala,世居和罗山秦(今俄罗斯霍尔河流域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鼎氏、胡氏。
二郡望:
鼎 州:亦称武陵、朗州,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澧县彭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九千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七千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距今六千五百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无前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商周时期,常德境内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全市共有商周时期遗址五百五十多处,出土物有镞、簪、鱼钩、熔铜炉等。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社会变革时期,常德境内有上千战国墓,有澧县鸡叫城、桃源菜菱城、临澧宋玉城等战国时期的城址。常德(今常德市、县)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武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朗州、嵩州、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专区等县以上行政机构。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西汉初时,仍称临沅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溆浦),临沅县属武陵郡。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州,武陵郡属荆州。新莽时期(公元9~23年),改临沅县为监沅县,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监沅县复称临沅县,建平郡复称武陵郡。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武陵郡治移驻临沅县,此为设常德郡治之始。同时分临沅县沅水以南之地另置沅南县。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改治汉寿(今常德县断港头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武陵郡为后蜀攻占。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与孙权分荆州,武陵郡属刘备,临沅县仍属武陵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吴夺取荆州,武陵郡属吴。三国时仍之。两晋时期,临沅属荆州武陵郡,郡治在临沅县,州治在武陵。南北朝宋、齐时代,临沅县属郢州武陵郡。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合荆州、郢州各一部没武州,临沅县属武州武陵郡。陈宣帝太建七年(公元575年),武州改名沅州,临沅县属沅州武陵郡,陈代的郡治、州治均设于临沅县。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二级制。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临沅、汉寿、沅南三县合并,改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之始,直到中华民国二年改名常德县,武陵县一名沿用了一千三百三十四年。同年,武陵郡改名嵩州,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辖武陵、龙阳二县,州治在武陵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仍辖原武陵县、龙阳县。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武陵郡置朗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朗州属江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改属山南东道。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朗州。五代时期,武陵县隶于楚的朗州。宋朝初年,武陵县隶于朗州,属荆湖北路。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武陵县西境置桃源县。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改鼎州军为常德府,武陵县为其属县。自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始,为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领武陵县、桃源县、龙阳县、沅江县。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86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队攻克湘北,又改常德路为常德府,仍领上述四县。明朝时期,武陵县为常德府治,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常德为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常德府,至清查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于常德城设置武陵道。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撤销武陵道,常德县改隶湘江道。民国十一年,撤湖南道制,仅存省、县两级,常德县属湖南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湖南分为九个行政督察区,常德县属第二区,专员公署驻常德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全省改设十个行政督察区,常德为第四区。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 解放常德城。1949年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
徐妙云:辅君安天下,旺夫30年,徐达的长女,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本文2023-10-28 07:28: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