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斋名?
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斋名有老学庵,七录斋,春在堂,陋室,聊斋,绿林书屋,百梅书屋,三希堂等,介绍如下:
1、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为书斋名。
2、陋室,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其书斋布置朴素简陋,但诗人却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陋室铭》。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大儒扬雄的“云亭”相提并论。
3、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朋友们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
4、七录斋,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取名“七录斋”。他自幼好学且勤于手抄,所读之书定要亲手抄录,抄了再读,读了烧毁,接着再抄,如此反复六七次之多,以达到“胸有成竹”,故此得名。
5、绿林书屋,鲁迅在上海的书斋名是“绿林书屋”。鲁迅在黑暗的时代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呼号,一些反动文人却诬蔑他是“学匪”。他就把书屋取名“绿林”,以示嘲讽。
6、百梅书屋,国画大师齐白石35岁时,在故乡湘潭盖了一幢房屋,周围有许多梅花树,他对之非常喜欢,于是取名为“百梅书屋”。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人,原名施彦端。扬州府兴化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留世资料: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画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在电视剧《知否》中,并非所有的文人都像盛长柏一样高风亮节。就以经常把“有辱斯文”四个字挂在嘴边的孙秀才为例,他的言谈举止根本配不上“秀才”二字。除了会死读书之外一无是处,还非要在外人面前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简直就是斯文败类!
按理说,像孙秀才这样的斯文败类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为何淑兰还会嫁给他呢?其实,淑兰会嫁给孙秀才很大程度上是王大娘子在暗中助力。早在盛老爷没有升官之前,王大娘子就经常跑去妯娌家闲谈。她们聊天的内容无非就是盛纮的仕途顺畅,将来自然会光耀整个盛家的门楣。
妯娌李氏本就是庶女,还是被顶包嫁到盛家来的,自然没见过多大的世面。再加上盛维这人只懂得经商,却不追求功名。要知道,商人在宋朝的社会地位可是很卑微的。一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更是表明了当时朝廷对文官的重视程度。所以,在王大娘子的一番劝说之下,李氏也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和达官贵族沾点边。
可问题是找世家大族的话,又有谁能看得上一个商人之女呢?就算真的有哪位公子哥看上了淑兰,等到淑兰嫁过去了以后,恐怕也只有受苦的份。因此,李氏觉得还不如找个有潜力的穷秀才。现在花些银两扶持他,将来仕途畅通后淑兰也能享尽荣华富贵,自己家也能跟着沾点光。
宥阳这个地方本来就不大,秀才的数目也不多,李氏一打听就相中了孙志高。话说这孙志高十二岁就成了秀才,比长柏中秀才还要早些,他肚子里确实有不少墨水。这下李氏还以为捡到宝了,赶紧把淑兰给嫁了过去。却没想这孙秀才自视高人一等,不仅不爱惜淑兰,还因为不孕的事经常欺负她。
李氏用女儿的婚姻押注,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淑兰嫁错人确实该怪着李氏,光看中了孙秀才的“前途无量”,却没想到这人不过是个吃软饭的伪君子罢了。说起这孙秀才确实让人气愤,12岁中的秀才到30岁还依然是秀才。整天花着盛家的陪嫁还欺负淑兰,又纳了十几个小妾。最后在孙秀才想迎娶娼妓进门时,淑兰再也无法忍受了。幸好在明兰的帮助下,两人才算和离了。
值得一提的是,和离之后两人的结局很解气。淑兰的家境本就不错,和离之后要找个本分人家还是很容易的。离开孙志高没多久,淑兰便嫁给了一个小县城的富户。起初淑兰的婆母因为不孕的事没给淑兰好脸色看,直到后来生下一对龙凤胎后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此,淑兰过上了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家庭和睦的幸福生活。
反观孙秀才,他的日子就惨了。孙家本就不富裕,一直以来都仰仗着淑兰的嫁妆度日。可在和离时淑兰带走了一半嫁妆,而陪嫁管事也带回了盛家,孙秀才家人走茶凉。没有经济来源降,剩下的家产也很快就被孙秀才挥霍一空!不过,这还不是最惨的。
孙秀才想娶的舞姬看到孙家即将没落,直接把家里的田产给变卖了。她临走前还特意告诉孙家母子孩子不是他家的,这时他们才明白无法生育的不是淑兰而是孙秀才。这一系列的丑事很快就将孙秀才的名声给搞臭了,哪家的女子都不愿意嫁他。渣男该有的报孙秀才都有了,观众们看得无不痛快。
其实,孙秀才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若他在12岁中秀后坚持学习,那考取功名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届时,盛孙两家将都会受益无穷,光耀门楣更不必多说。只可惜孙秀才只是个斯文败类,他的母亲也不懂如何才能光耀门楣,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也在情理之中。
家戒的解释
家训 ;家规。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 永宁 太仆 东郡 张阁 以简质闻”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杜恕 著 《家戒》 称 阁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 汉高祖 之 《敕太子》 , 东 方朔 之 《戒子》 ,亦顾命之作也。及 马援 已下,各贻家戒。”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 卷六:“ 蜀 相 韦庄 应举时,遇 黄 寇犯阙,著 《秦妇吟》 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 庄 乃讳之。时人号‘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 《秦妇吟》 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
词语分解
家的解释 家 ā 共同 生活 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家庭 。家眷。家长(僴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 家风 。家训。家规。 家喻户晓 。如数家珍。 家庭 所在 的地方: 回家 。 老家 。安家。 居住:“可以家焉”。 对人称自己的 戒的解释 戒 è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革除不良 嗜好 :戒除。戒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 戒尺 。斋戒。 准备 :戒途。 戒装 。 古同“界”,界限。 部首 :戈。
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斋名?
本文2023-10-28 04:35: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