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大帝和屋大维是同一个人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凯撒大帝和屋大维是同一个人吗,第1张

当然不是同一个人,凯撒是屋大维的舅舅,还是屋大维的义父。

简介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

  (前102年7月12日—前44年3月15日)

  或称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生平

  出身

  恺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荫庇。

  在其直系亲属中,曾有多人担任过执政官、大法官等职务。其叔父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Sextus Julius)公元前91年晋升到执政官的职位,姑母茱莉娅也嫁给了赫赫有名的马略。其父在前100年前后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这样显赫的身世,注定了恺撒将来至少会获得类似行政官的职务。

  恺撒的母亲奥莱莉娅也是来自权势很大的奥莱利·科塔家族。恺撒的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也曾在前119年担任过执政官。特别是在凯撒事业的开始阶段,外祖父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有求必应,使恺撒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恺撒还努力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圣的家谱: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的祖先是特洛伊英雄安喀塞斯与女神阿佛洛狄德(罗马人的维纳斯)生下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而埃涅阿斯之子阿斯卡尼又名尤尔(Julus),恺撒滥用词源学,硬将其作为自己氏族(Julius)的祖先,并由此断言自己是维纳斯的后裔。

  早年教育

  恺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缺少资料,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年青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恺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另外,我们也知道,恺撒精通希腊文),恺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此外,他还要学习哲学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最后,如同所有贵族子弟,接受军事技术方面的教育,包括阅读各种历史、攻城术和战术等方面的著作,参加各种各样军事体育训练。

  7岁时,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恺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恺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恺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恺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15岁时,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与苏拉的冲突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恺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恺撒则由于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恺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恺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在亲友的帮助下,恺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于对年青的恺撒之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但恺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

  首次前往东方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他到达小亚细亚之后,很快便接受了一项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卑斯尼亚国王尼科梅德已经答应了向罗马供应船只,却迟迟不肯履约。初出茅庐的恺撒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是完成得太圆满了,他的对手开始传言正是这位罗马使者不同寻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国王唯命是从。虽然这仅是一个插曲,却给人们留下了恺撒是同性恋的印象,而且这一影响是长远的,以至于他的士兵(根据苏厄托尼乌斯的说法)在很久以后的一次凯旋式中称其统帅为“所有女人的男人,所有男人的女人”。

  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恺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返回罗马

  前78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在数年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极少关心政治,仅仅是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例如: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

  再次前往东方

  但是,恺撒并没有坚持下去,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

  早期职位

  前74年,恺撒返回罗马,并很快继承了舅舅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前72年,他获得了第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低级职位——军事保民官——这是罗马官职体系中最低的一级。但由于缺乏资料,目前尚不清楚,恺撒在此任上是否参与过对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前73年——前71年)的镇压。

  财务官

  前70年,32岁的恺撒再次参与选举,并顺利当选前69年的财务官,这一职务是罗马官职体系中第一个正式官职,而且只有30岁以上的人才能参与竞选,任期一年,获胜者将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的副手,并主管这个行省的财政。

  在那里西班牙各城市巡回审理案件期间,有一天,在赫库利斯神庙中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塑像,联想到亚历山大在自己这个年龄就已征服世界,而自己还无所作为,不禁感慨万千,随即便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离开了西班牙。

  市政官

  返回罗马后,在前66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这年稍后,他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

  古罗马的市政官类似于今天的市长,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而且这个职务也被视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市政官也需要负责组织最受罗马人欢迎的竞技项目之一大赛马场的活动组织。然而这项活动的经费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市政官想要在他的政治事业上更进一步,他必须为整个罗马城奉献一场盛大的竞技活动,而这就意味着市政官本人必须自己掏腰包。

  为了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竞技比赛,新建或改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筑,带着巨大的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是自己却破产了。他负债数百塔兰特(如果以现在流通的货币计算的话大约是数百万欧元),这严重威胁到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

  祭司长和大法官

  前63年是著名演说家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他选择了和元老院中的精英派合作而与罗马的平民阶层决裂,其结果是在任期中显得无所作为。与之相反,恺撒此时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恺撒提出参加竞选。虽然恺撒已经因为市政官任期的巨大支出和贿选而债台高筑,以至于在选举当天曾发誓将取得祭司长的身份否则就永不回家,但是恺撒仍然顺利地当选了这一拥有极大荣耀和权威的终身职位。

  就在同一年稍后,恺撒又获得了另外一个职位——大法官。这一职位本应在40岁之后才能获得,而恺撒在39岁时就已得到。当然,也有历史学家指出恺撒的贵族身份可以让助其降低一年的年龄限制。无论如何,恺撒在同一年中获得祭司长和大法官两个职务本身就已经说明恺撒在罗马已经上升到了权势很大的地位。

  也在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Pompeia Sulla)成婚。由于克洛迪乌斯(Publius Clodius Pulcher)假扮女佣进入只允许女人参加的祭祀仁慈女神的仪式,虽然经过审讯,大家(包括恺撒本人)都相信没有任何参与者受到玷污,但是恺撒仍然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

  行省总督

  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了远西班牙行省总督的职位。与此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这次,恺撒又一次陷入了经济困境中,以至于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刚一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就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为期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在恢复行省的秩序后,不等继任者到达,便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但是由于选举日期迫在眉睫,而他必须等在罗马城外或者以普通公民身份进入罗马,否则便无法成为候选人。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凯旋式,以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三头同盟和高卢战争

  前60年(一说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因此成为了最高长官,但是贵族们害怕如果再出现一个与凯撒合作的同僚,恺撒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于是许多贵族为他的主要政治对手,元老院精英派代表,加图的好友,马尔库斯·毕布路斯(Marcus Calpurnius Bibulus)捐款,使其也当选为执政官。对此加图曾坦言,在此情形下,贿选有利于国家。因此,恺撒特别地需要组建其政治同盟,而且他找到了其政治对手事先未曾料想到的合作伙伴。

  此时,庞培正在元老院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却遭到失败;已经成为罗马最富有者的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地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五十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在毕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征兆欲终止会议的时候,恺撒竟粗暴地动用武力,将这位同僚赶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会议上,竟然无人敢对此提出批评或议论,而此前尚不及此严重的事件都会有法令通过。毕布路斯如此失望,以至于作为执政官的第一项政令,便是退出所有政治活动。从此这位恺撒的政敌,只能躲在家中通过信使,向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发出不祥征兆,直到任期结束。就这样,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在完成执政官任期之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前58年-前53年)的权力。但是野心勃勃的恺撒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几乎在刚到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前58年-前49年)。

  在统帅军队在各地作战的这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这个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统统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向他上缴大量的钱财。此外,恺撒还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内战

  高卢战争获得的巨大声望,让人在罗马的庞培感到不安。再加上西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顺势拉拢庞培。前49年,元老院向凯撒发出召还命令,命令凯撒回罗马,凯撒回信表示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不但拒绝,还发出元老院最终劝告,表示凯撒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凯撒为国敌。

  凯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Rubicon)。罗马法律规定,任何指挥官皆不可带著军队渡过卢比孔河,否则就是背叛罗马。凯撒思索半天之后,讲出一句名言,“渡河之后,将是人世间的悲剧;不渡河,则是我自身的毁灭。”于是,他带著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凯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他们没想到凯撒竟然如此大胆,急忙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于是,凯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著,他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Pharsalus)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并追击庞培到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凯撒,让他支持现任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刺杀庞培之后,将庞培的人头献给凯撒。然而,凯撒却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凯撒带领的第六军团艰苦抵抗埃及军,再加上援军到达,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遗憾的是,在会战期间,凯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的大图书馆,六十多万本书毁于一旦。在亚历山大战役结束后,凯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胜利之后,他给元老院写一封信,里面只有三个字,“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前46年,凯撒回罗马之后,再次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得完全胜利。之后,凯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

  战后

  回到罗马的凯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前45年,庞培的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凯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凯撒回国之后,于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

  遇刺

  公元前44年,为了拯救卡雷会战中被俘虏的九千名罗马士兵,凯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凯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凯撒,并称呼凯撒为王。虽然凯撒拒绝,反凯撒一派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凯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凯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44年三月15日,一群元老叫凯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凯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凯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凯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凯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凯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凯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αδελφ�0�5 βο�0�6θει!”)。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凯撒。凯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Eutropius)的说法,当时有六十多人参与这谋杀。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凯撒在元老院就座时,阴谋者全都向他围拢过来。提留斯·辛布尔立即走到恺撒身边,好像要问什么,却乘势抓住他的托迦双肩。此时,恺撒的颈部被一个叫卡斯卡的人刺中。恺撒用铁笔戳进被其抓住的卡斯卡的手臂,却又被刺伤。当他发现,四面八方都受到匕首的攻击时,特别是看到马可斯·布鲁图斯扑向他的时候,他便放弃了抵抗,只对着马可斯·布鲁图斯用希腊语说了一句:Και συ τ�0�5κνον(我的孩子,也有你吗?),便倒了下去。就这样,恺撒被刺中23刀(其中仅有一处是致命伤),倒在了庞培的塑像下气绝身亡。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恺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9月13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

概述

  屋大维(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盖乌斯·屋大维,被尊称为“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

  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宗教大权,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尊崇的意思)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是他在公元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 那时他36岁。

  屋大维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

  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欧洲语文中8月的来源。

英语的起源

一 英语的“家谱”

英语是印欧 (1ndo-European)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语言。讲印欧诸种语言的总人数约有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早在1786年,英国梵文(Sanskrit)学者威廉·琼斯爵士 (Sir William Jones) 就指出:欧洲、印度、波斯等地的大多数语言,包括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及古印度语属于同一“家族”。

原始印欧人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居住在何方 他们的语言究竞是什么样子的 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仍缺乏文献的考证。但是通过长时期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得出了探索性的结论他们发现: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语种都有表示“冬天”、“雪”和“寒冷”等意义的词,这说明原始印欧语最初是在气候比较冷的地一带使用的。另一方面,某些热带地区动植物名称的词,如“狮子”、“大象”、“稻米”、“竹”、“棕榈树”等,在原始印欧语中是不存在的;而印欧语系各语种中却都有表示“白杨”、“栎树”、“柳树”、“白桦”、“熊”、“狼”、“羊”、“鹰”、“蜜蜂”等动植物名称的相似词。通过这样的探索和研究,许多人认为,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欧洲中东部曾居隹着一些游牧部落,他们饲养着象羊、狗、奶牛和马这样的家畜,会使用马和简陋的马车,并能够驰骋于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这些游牧部落就是原始印欧人,他们用于交际的语言就是原始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这些原始印欧人开始迁徒。有些向西移动,有些向东移动,而有些则向南移动,到达今天的南亚次大陆。这些部落的大迁徒导致印欧语系的逐步形成。古印度语与古代欧洲语言之所以非常相近,其历史根源即在于此。

印欧语系包括:(一)印度语族(Indic);(二).伊朗语族(Iranian);(三)斯拉夫语族(Slavic),(四)波罗的话族(Baltic),(五)日耳曼语族(Germanic),(六)拉丁语族(亦称罗曼语族[Romance]), (七)凯尔特语族(Celtic),(八)希腊语族;(九)阿尔巴尼亚语(Albanian),(十)亚美尼亚语族(Armenian), (十一)吐火罗语族(Tocharian;Tokharian)(十二)赫梯语族(Hittite)。日耳曼语族是一个比较大的语族。它又分为三个语支:(一)东日耳曼语支(EastGermanic)主要以现已绝迹的哥特语(Gothic)为代表;(二)北日耳曼语支(North Germanic),主要以古北欧语(Oid Norse)为代表,包括今日的挪威语(Norwegian)、冰岛语(Icelandic)、瑞典语和丹麦语等;(三)西日耳曼语支(West Germanic)包括低地德语(Low German) 今日的荷兰语(Dutch)、高地德语(High German)、英语、弗里西亚语(Frisian)佛兰芒语(Flemish)等。因此,我们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

二 英语的形成

英国南面隔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多佛尔海峡(the Straits of Dover)与法国相望,东面和东南面隔北海(the North Sea)与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遥对。距 欧洲大陆最窄处的多佛尔海峡仅三十公里宽。英国的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包括三个地区:英格兰占南部和中部,威尔士占西部山地半岛,苏格兰占北部;其中以英格兰最为重要。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海岸非常曲折,长达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公里。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为了说明英语的起源,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英语形之前的英国史前史。文物考查已经证明,古代印欧游牧部落西移之前今天的不列颠诸岛上已居住着旧石器人(Paleolithic Man)。那时,不列颠诸岛和欧洲大陆是连成一片的,英国和法国之间还没有今天的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莱茵河(the Rhine)与泰晤士河(the Thames)之间尚由其支流相接、今天的英国仍属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九千年的时候;由于地壳的变迁,大不列颠诸岛从欧洲大陆分离出来。所以史前的旧石器人能够在不列颠定居下来并不足为怪。曾任过英国首相的温斯顿·邱召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FONT>1965)在其《说英语的民族史》(History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Peoples)一书中,曾这样描写居住在不列颠的旧石器人:很明显,那些赤身裸体或只披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或觅食于原始密林之中,或涉猎于沼泽、草滩至于他们所说的语言,尚无史料可查。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伊比利亚人(Iberians)从地中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岛定居。他们给不列颠带来了新石器(Neolithic)文化,同时征服了先前在那儿居住的旧石器人。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凯尔特人;(Celts)从欧洲大陆进犯并占领了不列颠诸岛。凯尔特人最初居住在今天德国南部地区,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金制装饰品的民族;在征服不列颠之前,他们曾征服了今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区;来到不列颠后,一部分凯尔特人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定居下来,其余的一部分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每到一处,他们都对伊比利亚人进行残酷的杀戳。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Gaels)仍使用这种语言。在英语形成之前凯尔特语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的格言。

公元前55年的夏天,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在征服高卢(Gaul)之后来到不列颠。那时,他的目的未必是想征服不列颠,而是想警告凯尔特人不要支持那些居住在高占的、正受罗马人奴役的凯尔特同族人。恺撒大帝的这次‘不列颠之行’并没有给罗马帝国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威信。第二年,即公元前54年的夏天,恺撒大帝第二次亲临不列颠。这次,他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并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发生了一些冲突。恺撒大帝虽然取胜,但并没有能使凯尔特人屈服。不久,他又回到了高卢;在以后的大约一百年间,罗马帝国并没有对不列颠构成很大的威胁。 英国历史上的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后43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皇帝克罗迪斯(Claudius)率领四万人马,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随后,整个的英格兰被罗马牢牢控制了。,随着军事占领,罗马文化与风格习惯渗入不列颠。罗马人的服装、装饰品、陶器和玻璃器皿很快在不列颠得到推广;社会生活开始:“罗马化”这必然导致拉丁语在不列颠的传播。在以胜利者自居的罗马人看来,凯尔特人无疑是“低贱的”,凯尔特语自然不能登“大雅之堂”那时,在不列颠,官方用语、法律用语、商业用语等均是拉丁语;拉丁语成了上层凯尔特人的第二语言。这就是凯尔特语词汇为什么很少能幸存下来的历史原因。在今日英语中,只是在一些地名和河流名称方面还保留着凯尔特的词汇成分。例如the Thames ,the Cam,the Dee ,the Avon , the Esk , the Exe , the Stour , the Aire , the Derwent , the Ouse , the Severn , the Tees , the Trent , the Wye等,均是凯尔特人命名的河流。在Duncombe, Winchcombe, Holcome, Cumberland, Coombe 等地名中,也可看到凯尔特语cumb (=deep valley::深谷)一词的成分,在Torcross , Torquay,Torrington等地名中,尚保留着凯尔特语torr (=high rock or peak;高岩或山顶)一词的成分。英国著名城市多尔佛(Dover)、约克(York)的名称也源于凯尔特语。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罗马人才因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开始撤离不列颠。

大约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颠。他们是盎格鲁(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他们乘船横渡北海,借罗马帝国衰落、自顾不暇之机‘一举侵入大不列颠诸岛。他们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拖延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到了公元六世纪末,大不列颠请岛上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几乎灭绝,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沦为奴隶。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称“条顿人征服”Teutonic Conquest)。这次外来入侵.对英语的形成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属古代日耳曼人。分市在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在罗马帝国时期,他们往往统称为“蛮族部落”。他们从事畜牧和狩猎,过着半游牧的生活,且很早就知道农耕。他们的土地是氏族的公有财产,农业经营带有原始的流动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出现了氏族贵族和军事首领。他们的财富和权势在频繁的掠夺中剧增。军事首领名义上是由民众大会推选产生的,实际上都出于同一家族。恩格斯曾把这种氏族部落的管理制度称作军事民主制;他这样写道:“其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这些民族把获得财富看成是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性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以前进行战争,只是为了对侵犯进行报复,或者是为了扩大已经感到不够的领上;观在进行战争,则纯粹是为了掠夺,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了。“ 这些所谓的‘蛮族”,在摧毁当时罗马帝国的奴隶制,以及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的诞生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征服不列颠后,盎格鲁人主要占领了洪伯河(the Humber)以北地区;撒克逊人主要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南地区;朱特人主要盘踞在英格兰东南端的肯特(Kent) 和南汉普郡(Southern Hampshire);以及位于英格兰之南、靠近今天的朴次茅斯(Portsmouth)的怀特岛(the Isle of Wight),形成许多小国。公元七世纪初,这些小园合并为七个王国:南部有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Wessex)、萨塞克斯(Sussex)和埃塞克斯(Essex);东北部和中部有盎格鲁人的梅尔西亚(Mercia)、诺森伯里亚(Northumbria),和东盎格里亚(East Anglia);东南部有朱特人的肯特(Kent)王国。各国竞相争雄,达两百年之久;在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the Anglo-Saxon Heptarchy)。这三个日耳曼部族虽然有各自的方言,但这些方言均属低地西日耳曼语(Low West Germanic)。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三个部落在语言方面基本上是相通的。他们都使用一种叫做茹尼克(Runic)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古代日耳曼各民族通用的文字.它的字母主要由直线组成,以便于刻在木头或石块上,是一种由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发展起来的北欧碑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逐渐形成统一的英吉利民族.他们各自使用的方言也逐渐溶合,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枣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

这就是古英语。它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经过一系列民族迁移与征服的过程所形成的。

那么English和England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呢?原来,凯尔特人将征服他们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习惯地统称为Saxons(撒克逊人)。早期拉丁语学者仿照凯尔特人的习惯.也将这三个日耳曼部族称作Saxones.并将他们征服的不列颠称作Saxonia。到了公元七世纪. 由于用森伯利亚王国和梅尔西亚王国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影响剧增,而在这棿�ň酉吕吹闹饕�前桓衤橙耍��栽缙诶�⊙д哂殖S/FONT>Angli和Anglia指所有的三个部族和他们在不列颠所占有的地盘。随后,Angli和Anglia在拉丁语著作中分别代替了Saxones和Saxonia。到了公元700年所有的人都把当时通行在不列颠岛上的语言称作Englisc(盎格鲁人一直就是这样称呼其使用的语言的),三个入侵的日耳曼部族则统称为Angelcynn(=kin of the Angles即“盎格鲁人的家族”)到了公元1000年整个国家则被称作Englaland (=land of the Angles盎格鲁人的土地)。由于语言内部在发音和拼写方面发生了演变Englisc和Englaland才变成了今天的English和England。

在追溯英语的历史发展时,我们通常将它分为三个时期:(一)古英语(Old English),从公元450年至1150年;(二)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从公元1150年至1500年;,(三)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从1500年至今。为便于研究,我们常把1500/FONT>1700年的英语称作“早期现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1700年至今的英语称作“后期现代英语”(Later Modern English)。这样的分期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它有助于我们对英语历史发展全过程的了解和研究。

恺撒(G Iulius Caesar 前100-前44),古罗马共和国领袖和军事统帅,军事家。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著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对西方军事学相应措施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与幕僚共同著书立说,主要有《高卢战记》、《内站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等。

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度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意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岁已经和别人订了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的庞培。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已经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然而他在高卢的统治并不稳固,高卢地区接连爆发反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全52年春,高卢全境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主力在高卢北部的阿利细亚城扎下了坚固的营寨。这是一座几乎攻不破的城堡,罗马人除了进行长期的包围之外,别无其他办法。恺撒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这里,20万高卢起义军也云集阿利细亚城下,双方一场恶战不可避免。战役开始之前,马人环绕阿利细亚城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恺撒寄希望于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能够阻止高卢人的进攻,用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高卢起义军首先从内外两侧同时向罗马人坚固的工事发起了进攻。在盾牌的掩护下,一队接一队的高卢人像蚂蚁一样往上冲。在战斗中,罗马各军团由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士气开始低落。尤其在罗马人的旗手被砍倒后,罗马人的阵脚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一位年青的罗马士兵张惶失措,突然发现恺撒刚刚站立过的塔楼上已经空无一人,同时位于营寨右边的罗马骑兵放弃了阵地,以全速急驰而去。这位年青人绝望了。突然,坚守在栅栏后面的罗马士兵发现高卢人的攻势猛然削弱了,刚才还在向罗马工事冲击的高卢人停止了冲锋,他们的队伍散开了,出现在罗马人视线中的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原来,恺撒指挥他的骑兵抄袭到高卢人的后方,给他们致命的一击,短短几个回合之后,高卢人便开始由进攻改为逃窜。尔后,高卢人全部投降。阿利细亚之战就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束了。恺撒以6万军队与高卢人将近25万人的大军相峙,竟以一支骑兵的偷袭扭转了战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头同盟”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克拉苏在战争中阵亡,使原来成鼎足之势的三人同盟变成了恺撒、庞培两雄并立的局面。这时,恺撒的女儿去世,这就意味着恺撒与庞培的联姻关系中断,两人之间为了权力的争斗已势所难免。于是奴隶主两派发生了内战。

公元前50年,以庞培为首的贵族派元老院因担心恺撒建立独裁政权,通过决议拒绝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任期,令其遣散军队。恺撒拒不执行这一决定。当时,他的军队绝大多数分驻在北山高卢,身边仅有一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为了把握战机,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恺撒于公元前49年1月,果断的率领一个军团,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界河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罗马进发。没有准备的庞培反对派,匆忙率领一批元老和两名执行官离开罗马,逃往希腊。同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次年春又增加了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6月,恺撒与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进行决战,恺撒彻底打败了庞培,庞培逃到埃及,被埃及国王派人杀死。公元前45年,恺撒实现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恺撒征战一生,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机,特别是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己的战略企图,扭转战局,表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高超的军事艺术,在罗马乃至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盖世英名。由柳洪平创建。

历史学家们这样记录下了恺撒征战时的威猛:“象一阵旋风攻下八百个城镇,征服三百个部族,与三百万人发生多次激战,屠杀一百万人,将一百万人掳为奴隶。”这段文字描述的应该是他在征股高卢时的经历吧。

恺散一生征战无数,但在**《恺撒大帝》中,战争场面并不太多,或者确切地说只有一次,那就是困围戈尔人的战争,我不知**中的戈尔人是指当时的什么人,但对表现恺撒的威猛已经足够了。戈尔人的首领把他们的妇孺赶出了城,想让她们成为恺撒的包袱,这对于精明的恺撒来说,简直是对他的智慧和意志的一种小看。

谁都知道罗马的连年的征战,包括他们的内战,先是苏拉与马略,再是庞培与恺撒,再是屋大维与安东尼。**开始时,苏拉已经取得了胜利,正在吓唬那些元老员的议员们。恺撒还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军官,但苏拉因为恺撒放走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觉得他以后可能有害,决定处死他,但庞培,这个恺撒未来的敌人救了他一命。

恺撒没有死于海盗之手,在庞培外出征战海盗期间,把罗马治理的井井有条,被远为执政官,但这并没有让恺撒欣喜,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庞培一次次凯旋,而他还没有一点政治资本。

她女儿对庞培真真假假的爱情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军队,八年的征战,恺撒捞足上政治资本,这个时候当然是他和庞培一决高下的时候,但庞培死于势利的埃及人,他的死,好象只是为了恺撒与埃及艳后的相遇铺平路。

恺撒的政治野心不断地彭涨,不知死神已经慢慢地向他发出召唤,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尤斯·尤利乌斯·凯撒¹(拉丁文:Gaius Iulius Caesar²,前102年7月12日-前44年3月15日),或称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凯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於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凯撒遭以马可斯·布鲁图斯所领导的议员而暗杀身亡。凯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出身

凯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於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於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荫庇。

在其直系亲属中,曾有多人担任过执政官、大法官等职务。其叔父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Sextus Julius)公元前91年晋升到执政官的职位,姑母茱莉娅也嫁给了赫赫有名的马略。其父在前100年前后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这样显赫的身世,注定了凯撒将来至少会获得类似行政官的职务。

凯撒的母亲奥莱莉娅也是来自权势很大的奥莱利·科塔家族。凯撒的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也曾在前119年担任过执政官。特别是在凯撒事业的开始阶段,外祖父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有求必应,使凯撒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凯撒还努力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圣的家谱: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的祖先是特洛伊英雄安喀塞斯与女神阿佛洛狄德(罗马人的维纳斯)生下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而埃涅阿斯之子阿斯卡尼又名尤尔(Julus),凯撒滥用词源学,硬将其作为自己氏族(Julius)的祖先,并由此断言自己是维纳斯的后裔。

早年教育

凯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於资料的缺少,一直不是非常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年轻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凯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另外,我们也知道,凯撒精通希腊文),凯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此外,他还要学习哲学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最后,像所有贵族子弟都要做的那样,接受军事技术方面的教育,包括阅读各种历史、攻城术和战术等方面的著作,参加各种各样军事体育训练。

7岁时,凯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凯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凯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著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凯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凯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凯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15岁时,按照罗马的习俗,凯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与苏拉的冲突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凯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凯撒则由於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凯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前84年,凯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凯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凯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在亲友的帮助下,凯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於对年轻的凯撒的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但凯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

首次前往东方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间,凯撒旅居东方,并在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他到达小亚细亚之后,很快便接受了一项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卑斯尼亚国王尼科梅德已经答应了向罗马供应船只,却迟迟不肯履约。初出茅庐的凯撒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是完成的太圆满了,他的对手开始传言正是这位罗马使者不同寻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国王唯命是从。虽然这只是一个插曲,但是却给人们留下了凯撒是同性恋的印象,而且这一影响是长远的,以至於他的士兵(根据苏厄托尼乌斯的说法)在很久以后的一次凯旋式中称其统帅为「所有女人的男人,所有男人的女人」。

前80年,凯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凯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返回罗马

前78年,苏拉去世,凯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在数年间并没有什麼大的作为,极少关心政治,仅仅是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例如: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

再次前往东方

但是,凯撒并没有坚持下去,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凯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麼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呆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凯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

早期职位

前74年,凯撒返回罗马,并很快继承了舅舅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前72年,他获得了第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低级职位——军事保民官——这是罗马官职体系中最低的一级。但由於资料的缺乏,目前尚不清楚,凯撒在此任上是否参与过对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前73年——前71年)的镇压。

财务官

前70年,32岁的凯撒再次参与选举,并顺利当选前69年的财务官,这一职务是罗马官职体系中第一个正式官职,而且只有30岁以上的人才能参与竞选,任期一年,获胜者将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凯撒於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的副手,并主管这个行省的财政。

在那里西班牙各城市巡回审理案件期间,有一天,在赫库利斯神庙中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塑像,联想到亚历山大在自己这个年龄就已征服世界,而自己还无所作为,不禁感慨万千,随即便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离开了西班牙。

市政官

返回罗马后,在前66年凯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这年稍后,他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

古罗马的市政官类似於今天的市长,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而且这个职务也被视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市政官也需要负责组织最受罗马人欢迎的竞技项目之一大赛马场的活动组织。然而这项活动的经费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市政官想要在他的政治事业上更近一步的话,他必须为整个罗马城奉献一场盛大的竞技活动,而这就意味著市政官本人必须自己掏腰包。

为了取悦平民阶层,凯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竞技比赛,新建或改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公共建筑,带著巨大的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是自己却破产了。他负债数百塔兰特(如果以现在流通的货币计算的话大约是数百万欧元),这严重威胁到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

祭司长和大法官

前63年是著名的演说家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他选择了和元老院中的精英派合作而与罗马的平民阶层决裂,其结果是在任期中显得无所作为。与之相反,凯撒此时却在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凯撒提出参加竞选。虽然凯撒已经因为市政官任期的巨大支出和贿选而债台高筑,以至於在选举当天曾发誓将作为祭司长的身份回家否则就永不回家,但是凯撒仍然顺利地当选了这一拥有极大荣耀和权威的终身职位。

就在同一年稍后,凯撒又获得了另外一个职位——大法官。这一职位本应在40岁之后才能获得,而凯撒在39岁时就已得到。当然,也有历史学家指出凯撒的贵族身份可以让助其降低一年的年龄限制。无论如何,凯撒在同一年中获得祭司长和大法官两个职务本身就已经说明凯撒在罗马已经上升到了权势很大的地位。

也在同一年,凯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Pompeia Sulla)成婚。由於克洛迪乌斯(Publius Clodius Pulcher)假扮女佣进入只允许女人参加的祭祀仁慈女神的仪式,虽然经过审讯,大家(包括凯撒本人)都相信没有任何参与者受到玷污,但是凯撒仍然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凯撒之妻不容怀疑」。

行省总督

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凯撒得到了远西班牙行省总督的职位。与此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这次,凯撒又一次陷入了经济困境中,以至於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刚一抵达伊比利亚,凯撒就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为期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在恢复行省的秩序后,不等继任者到达,便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但是由於选举日期迫在眉睫,而他必须等在罗马城外或者以普通公民身份进入罗马,否则便无法成为候选人。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凯旋式,以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前60年(一说前59年),凯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凯撒因此成为了最高长官,但是贵族们害怕如果再出现一个与凯撒合作的同僚的话,凯撒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於是许多贵族为他的主要政治对手,元老院精英派代表,加图的好友,马尔库斯·毕布路斯(Marcus Calpurnius Bibulus)捐款,使其也当选为执政官。对此加图曾坦言,在此情形下,贿选有利於国家。因此,凯撒特别地需要组建其政治同盟,而且他找到了他的政治对手事先未曾料想到的合作伙伴。

此时,庞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正在元老院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却遭到失败;已经成为罗马最富有的人的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的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凯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凯撒成功地使两人言归於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於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知天命之年的庞培还娶了凯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在毕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徵兆欲终止会议的时候,凯撒竟粗暴地动用武力,将这位同僚赶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会议上,竟然无人敢对此提出什麼批评或议论,而此前尚不及此严重的事件都会有法令通过。毕布路斯如此失望,以至於作为执政官的第一项政令,便是退出所有政治活动。从此这位凯撒的政敌,只能躲在家中通过信使,向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发出不祥徵兆,直到任期结束。就这样,凯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凯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凯撒执政之年」。

在完成执政官任期之后,凯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前58年-前53年)的权力。但是野心勃勃的凯撒似乎并不满足於这些,几乎在刚到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前58年-前49年)。

在统帅军队在各地作战的这9年时间里,凯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於今天的法国),并把这个以庇里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统统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向他上缴大量的钱财。此外,凯撒还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尔曼尼亚)去进攻日尔曼人的罗马人。

参加反对凯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起初,他们举棋不定,不知采用哪个方案比较好:在凯撒召集特里布斯人民大会投票时,将其从马尔斯原野上的桥上扔下,并在桥下刺死他;抑或是在通往农神庙的圣路或者在剧院入口处向他发动攻击。可是当元老院会议宣布於前44年3月15日在庞培议事厅(由庞培建立)举行后,他们便选择在此行动。

在此前的数月中,一直有一些迹象向凯撒暗示他将被杀,而且占卜师斯普林纳明确地提醒他,要他「当心3月15日」。有鉴於此,凯撒一直犹豫是否应呆在家里并推迟或取消原定在元老院要做的事情。但终於在德基摩斯·布鲁图斯的劝说下(后者告诉凯撒,全体与会者已经恭候多时),凯撒於5时左右离开家门,前往元老院。离开家前他还笑话斯普林纳,但后者告诫他:「3月15日来是的确来了,但是仍未过去」。途中,他曾收到一张揭发阴谋的纸条,却因为其他事耽搁了,没有马上读这张纸条。

在元老院就座时,阴谋者全都向他围拢过来。提留斯·辛布尔立即走到凯撒身边,好像要问什麼,却乘势抓住他的托迦双肩。此时,凯撒的颈部被一个叫卡斯卡的人刺中。凯撒用铁笔戳进被其抓住的卡斯卡的手臂,却又被刺伤。当他发现,四面八方都受到匕首的攻击时,特别是看到马可斯·布鲁图斯扑向他的时候,他便放弃了抵抗,只是对著马可斯·布鲁图斯用希腊语说了一句:Και συ τέκνον (我的孩子,也有你吗?),便倒了下去。就这样,凯撒被刺中23刀(其中仅有一处是致命伤),倒在了庞培的塑像下气绝身亡。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於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麼做。

凯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9月13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凯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於非命:一部分人死於海难,一部分人死於屋大维和其他凯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凯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凯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元老院也决定将封闭他被刺杀的那个大厅,并将3月15日定为「弑父日」,元老院永不得在这天集会。

英语是从英国来的。 美国之所以也用英语,是因为他们是英国人的后裔,好比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所以我们有了以北京为标准的普通话,也有以台北为标准的台湾普通话。北京和台北的普通话当然在口音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是当年英国流放监狱囚犯的地方,只因英国在海外拥有很大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本国囚犯人数日益庞大,政府不得不将这些囚犯赶往当时不毛之地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当然,这些人也不全是囚犯,也有异教徙,如新教徙,当时受到英国皇室的残酷迫害。这些人就是美国的首批移民,也是美国人的祖宗,所以美国人后来就很崇尚自由和民主等。当时最著名的一次迁移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开创了美国的移民史。

以下“英语的起源”资料来自,供你参考:

英语的起源

一 英语的“家谱”

英语是印欧 (1ndo-European)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语言。讲印欧诸种语言的总人数约有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早在1786年,英国梵文(Sanskrit)学者威廉·琼斯爵士 (Sir William Jones) 就指出:欧洲、印度、波斯等地的大多数语言,包括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及古印度语属于同一“家族”。

原始印欧人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居住在何方 他们的语言究竞是什么样子的 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仍缺乏文献的考证。但是通过长时期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得出了探索性的结论他们发现: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语种都有表示“冬天”、“雪”和“寒冷”等意义的词,这说明原始印欧语最初是在气候比较冷的地一带使用的。另一方面,某些热带地区动植物名称的词,如“狮子”、“大象”、“稻米”、“竹”、“棕榈树”等,在原始印欧语中是不存在的;而印欧语系各语种中却都有表示“白杨”、“栎树”、“柳树”、“白桦”、“熊”、“狼”、“羊”、“鹰”、“蜜蜂”等动植物名称的相似词。通过这样的探索和研究,许多人认为,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欧洲中东部曾居隹着一些游牧部落,他们饲养着象羊、狗、奶牛和马这样的家畜,会使用马和简陋的马车,并能够驰骋于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这些游牧部落就是原始印欧人,他们用于交际的语言就是原始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这些原始印欧人开始迁徒。有些向西移动,有些向东移动,而有些则向南移动,到达今天的南亚次大陆。这些部落的大迁徒导致印欧语系的逐步形成。古印度语与古代欧洲语言之所以非常相近,其历史根源即在于此。

印欧语系包括:(一)印度语族(Indic);(二).伊朗语族(Iranian);(三)斯拉夫语族(Slavic),(四)波罗的话族(Baltic),(五)日耳曼语族(Germanic),(六)拉丁语族(亦称罗曼语族[Romance]), (七)凯尔特语族(Celtic),(八)希腊语族;(九)阿尔巴尼亚语(Albanian),(十)亚美尼亚语族(Armenian), (十一)吐火罗语族(Tocharian;Tokharian)(十二)赫梯语族(Hittite)。日耳曼语族是一个比较大的语族。它又分为三个语支:(一)东日耳曼

凯撒大帝和屋大维是同一个人吗

当然不是同一个人,凯撒是屋大维的舅舅,还是屋大维的义父。 简介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