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连中三元,是哪几个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请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连中三元,是哪几个人?,第1张

历史上有共有21人三元及第,其中文科17位,武三元4位。

文科三元:

唐朝的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李骐;清朝的陈沆、钱棨、陈继昌。

武三元: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明朝万历年间的浙江永嘉人王名世,清朝顺治年间的浙江人王玉璧、清乾隆十九年的顾麟。

扩展资料

1、张又新

张又新(约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深州陆泽县(今河北省深州市西旧州村)人。张荐之子。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初应“宏辞”第一,又为京兆解头,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状元及第,时号为张三头。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谓之“连中三元”,历史上“连中三元”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

2、陈继昌(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连中三元

-张又新

-陈继昌 (清嘉庆二十五年状元)

商辂,生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明名臣,关于他的逸闻趣事:

1、三元及第且有政治成就

明宣宗宣德十年乡试第一名,明英宗正统十年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名,三次高考第一,这在璀璨的中华古代,也是灿若星辰吧。考试好的人往往从政不行,但他一路开挂,政治生涯有成就。

2、两任内阁,历仕三朝

经过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三朝,官至少保、吏部尚书等职位。这三朝事变甚多,经了土木之变、易储事件和寺门之变,商辂以贤和果断决绝而出名。

3、北京保卫战有功,反对南迁。

支持于谦,进行北京保卫战,坚决反对南迁。

4、作为朝廷代表接明英宗回朝。

5、冒死直谏汪直

汪直专权,商辂长期斗争在第一线,商辂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他向宪宗说:“陛下委托汪直听讼断狱,汪直自称奉密旨,可以专断刑杀,擅自作威作福,残害好人。陛下如果认为揭发坏事禁止扰乱,按法律必须如此,那么前几年,为何安定无事。变乱,是由打探事情激发而成,可以作为鉴戒。自从汪直掌权,士大夫不安心于他们的职守,商人不安心于经商,老百姓不安心于生产,如不赶快除去,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

6、不给万贵妃面子

万贵妃看重商辂的名望,拿了父亲的画像,嘱托商辂写赞语。商辂竭力推辞,商辂对万贵妃说:“不是皇帝的命令,不敢接受”。

7、立储之功

明宪宗的纪妃生有皇子,都六岁了,因为畏惧万贵妃,没有人告诉明宪宗。商辂说:“陛下在位十年,未立太子,天下盼望已久。应当立即立为太子,安定朝廷内外的人心。”,宪宗同意了。

综上,商辂做为一代名臣,刚正耿直,且才子风流,据说还长得一表人才,很有意思!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科普明朝历史的好读物,在年轻一代网民中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也确实有一桩明显的白璧之瑕,便是对将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祸国害贤的昏君尽可能美化,对真正一代明君明宪宗朱见深,却又过分丑化,实为一大缺憾。

而“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并杀害于谦一事,该书的描述亦大体依据《明实录》中,由明朝官方种种涂脂抹粉后的说法。还有一颠倒黑白的地方,便是竭力美化朱祁镇天顺复辟后的首辅李贤,甚至吹嘘他是如何「忍辱负重,为于谦报仇」的大功臣,亦与真实史实颇多不合。

朱祁镇不止是杀害于谦的真凶罪魁,更大规模清洗朝堂,杀害众多京师保卫战的有功朝臣。包括内阁辅臣王文和于谦被一同杀害,曾于德胜门之战击退瓦剌首领也先的将领范广更被凌迟处死。

内阁辅臣陈循、工部尚书江渊、刑部尚书俞士悦被发配流放,内阁辅臣萧镃、内阁辅臣商辂、吏部尚书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谦等罢职。其下尚有众多景泰年间的文武要员被杀害、流放、罢黜。他们大都是国家栋梁之才,却被一心党同伐异的朱祁镇清洗。

明英宗:朱祁镇

除此之外,在朱祁镇复辟后的天顺年间,更有以下种种恶行弊政:

平反王振,建庙祭葬招魂,甚至给瓦剌首领也先在京城建庙,感激他放自己回国的“大恩”。对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功臣”委以重任。后来石亨石彪叔侄骄纵不法,图谋变乱;太监曹吉祥与其侄曹钦更公然在京师举兵造反。至于《明事》定要将平定石、曹一党,也当做朱祁镇的所谓“功绩”,未免过于无稽。被君主宠信的太监举兵造反,唐朝之后历朝努力限制宦权,整整五百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例。重用锦衣卫逯杲、门达等,推行特务统治,放纵他们纳贿弄权,制造多起冤案。各地按察使、参政、巡按等大员因此被罢免和下狱无数,甚至连皇族宗亲也不幸免。如他的堂叔弋阳王朱奠壏,得罪锦衣卫,竟被诬陷与其母**,朱祁镇明知此事荒诞不经,为维护其佞幸的权威,也定要颠倒黑白,草菅人命,下令冤杀朱奠壏母子,并焚其尸。甚至就连朱祁镇在瓦剌时和他相依为命的护驾功臣袁彬,只因不愿违心枉法,助纣为虐,便也被拷打下狱,流放闲置。处置荆襄流民问题,举措不当,在他死后当年,便爆发上百万人参与的荆襄流民大乱。明朝政府历时七年,出动二十五万大军,耗费钱粮无数,才将这场民变镇压下去。轻信蒙古鞑靼部首领的孛来“换道入贡”的谎言,河套地区就此丢失,并导致为祸大明百年的“套寇”。容纵建州女真壮大,开抚顺关马市,养虎为患,遗祸后世千秋。

总而言之,朱祁镇不但可说是明朝从人品到政绩最差劲的皇帝,也更加不是《明事》吹嘘的什么“好人”。

至于朱祁镇复辟后的首辅李贤,也绝不是如《明事》美化吹嘘的那样,什么「忍辱负重,为于谦报仇」的正直大臣。

明朝首辅:李贤

而事实上,这个李贤在复辟之初和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甚为亲厚,为他们出谋划策甚多,极可能一起谋害于谦的凶手之一。当时著名大臣,”刚直有节、以忠谏名天下“的御史杨瑄做《复辟录》,根据李贤自己撰写的《天顺日录》,便如此认为。

(曹吉祥)凡事与二学士商议而行。时徐有贞、李贤已为吉祥所引,入阁办事,故除于谦等皆用徐有贞策,而(李)贤阴助之。

贤自言助有贞展尽底蕴,又言有贞素行持公者少,予乃持公助之,遂改前辙。观此,则有贞害谦之事谓贤不与谋,可乎?

初,亨每来阁议事,则欲以己意令内阁行之,有贞等得无厌乎?又亨欲荐吴与弼,贤乃代草附亨奏之,则吉祥、亨初与有贞、贤相亲厚可见矣。——明·杨瑄《复辟录》

原来景泰年间,李贤为吏部郎中,当吏部侍郎出缺时,他想直升此职,却被调去兵部作了侍郎;吏部侍郎职位由原兵部侍郎项文曜担任。

明朝体制,向来是吏部为六部之首,高于其他各部。(于谦这个兵部尚书为实际首相的情形,非常特殊,全因为他的社稷功高,威望盖世,明代宗景泰帝对他也异常信重。)

所以吏部官员很少能直接升职,而要先调任其他部去迁转;吏部侍郎、尚书也需由其他部的侍郎、尚书调任,类似情形一直十分普遍。

李贤却认为项文曜这个兵部侍郎是于谦的私党,挡了自己青云之路,因此嫉恨二人不止。他在自己的《天顺日录》「屡言文曜党谦」,甚至污蔑于项两人有同性暧昧关系,说项文曜是”于谦妾“。

当时以项文曜为于谦妾,士林非笑之。每朝待漏时,文曜必附谦耳言,不顾左右相视,及退朝亦然,行坐不离,既在吏部亦如是。——李贤《天顺日录》

夺门之变后,李贤便趁机唆使自己亲信的给事中王镇,弹劾项文曜为“于谦奸党”的一员,给项文曜加上一条「知于谦谋反故纵者,律斩」的罪名,以此报却私仇。项文曜上疏求饶称「谦逆谋,臣实不知,乞宥臣罪」,果断和于谦划清界限,朱祁镇便饶他一命,从轻判为流放。

李贤本因明代宗朱祁钰知遇之恩,才超擢提拔为朝廷要员,然而他在《天顺日录》却一边吹嘘朱祁镇是「正统十四年间,上在位未尝有失德事,时王振擅权,致有土木之变,上既回銮,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一边大泼朱祁钰的污水,把他写成一个荒*无度的昏君,谈及“夺门之变”,则是「景泰*荡载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

连史官都忍不住在李贤的传纪中,讥刺他对明代宗的忘恩负义,以及「抑叶盛,挤岳正,不救罗伦」,排斥异己迫害忠良的种种劣迹。李贤连对叶盛、岳正、罗伦等人尚且如此,何况是皇帝朱祁镇必欲杀之,而他自己也切齿痛恨,大肆诬蔑的于谦呢?

然自郎署结知景帝,超擢侍郎,而所著书顾谓景帝为荒*,其抑叶盛,挤岳正,不救罗伦,尤为世所惜云

铁一般的历史事实,真正豁出大好前程,要为于谦辩冤的贤臣,绝非这个在朱祁镇复辟后春风得意的李贤,而是因此得罪朱祁镇被他下狱,然后从宽免职回家的内阁大臣商辂。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数年,召还商辂为内阁首辅,给于谦平反昭雪,赦免其亲族并加恩,并在商辂力主下,追复景泰帝朱祁钰帝号,以帝皇之礼重修其陵寝。

朱见深身为人子,又不能在诏书中明白说自己父亲的不是,如何恩将仇报,如何冤杀忠良,所以才假称「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于谦之冤岂只朱祁镇父子知晓,天下人何人不知?若当真按《明事》所言,以为这是“朱祁镇交待儿子替于谦平反”,实则滑天下之大稽了。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不但为人敦厚明智,平反于谦,追复明代宗帝号,论政绩和文治武功也远非朱祁镇可比:

是他平定了朱祁镇酿成的荆襄百万流民大动乱;是他征讨建州女真,犁庭扫穴,擒斩包括努尔哈赤之六世祖、建州酋长董山在内的1700余人,并焚毁屯寨四百座,释放被其掠夺的汉人奴隶“包衣”千人;是他重用名臣王越,多次出塞打击蒙古,连中兴蒙古的传奇摄政皇后满海都,也是死在明军的突袭中;是他召回被朱祁镇流放的护驾功臣袁彬,执掌锦衣卫,结束了朱祁镇复辟期间的特务统治……

然而在《明事》中,这些均没有提及,只大肆批判朱见深如何昏庸无道,如何痴恋比自己年长一辈的万贵妃,因此真实历史中明明是中兴大明的一代明君,竟成了许多读者印象中那个宠信奸妃、宦官和奸臣,搞得朝堂和后宫都乌烟瘴气的大昏君了

明朝时的内阁大臣,可谓是权倾朝野。然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喜欢玩弄权术,常常给后人留下笑柄。明朝成化末年的几个内阁大臣,被后人称为“万岁相公”、“纸糊阁老”、“刘棉花”,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见深

1万岁相公

《明史》记载是发生在成化七年冬季,内阁大臣彭时、商辂、万安得明宪宗召见。彭时、商辂正在向明宪宗奏事,万安突然跪拜,大呼“万岁”,然后起身退出。在明朝,与皇帝谈话结束时,例如退朝、召见谈事结束等,都需要喊万岁,然后恭送皇帝。万安此时喊万岁,即代表上奏结束,彭时、商辂两人也不得已,只能叩头退出。后人常常戏称万安为“万岁相公”,讽刺万安身为内阁大臣,不务实务,只会喊万岁。

不过,关于“万岁相公”的来历,各种史料记载不同。明朝万历年间的学者于慎行在他编著的《谷山笔麈》中记载,此事是发生在明孝宗朱佑樘期间。明孝宗召见大臣,问到大臣一些问题,大臣一时无法回答,于是高呼万岁退朝。

明朝学者沈德符撰的《万历野获编》中也记载此事是在发生在成化年间。明宪宗召见万安、刘吉、刘珝三位内阁大臣,结果这三人无法回答皇帝的问题,于是高呼万岁退出。

朱见深

虽然史料记载不同,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此事是发生的成化年间,而不是弘治年间。之所以有“万岁相公”的戏称,是借万岁相公来讽刺当时朝廷昏庸,官员无作为,明孝宗作为明朝中兴之主,比较勤政,其手下的内阁大学士多留名青史,都是名臣。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后期存在怠政的情况,以万安为首的大臣昏庸无能,无力维持朝纲。

不过,《明史》认为此事发生时,彭时、商辂两位大臣也在场,可以看出《明史》意在以彭时、商辂反衬万安。《万历野获编》的记载表明此事是发生在成化年末,意在讽刺当时的内阁大臣万安、刘吉和刘珝。《万历野获编》为万历年间编著的,距离成化年不到百年时间,相对可靠些。

汪直

2纸糊阁

《明史》称成化末年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说,纸糊三阁老指的是万安、刘吉和刘珝三位内阁大臣,泥塑六尚书指的是吏部尹旻、户部殷谦、礼部周洪谟、兵部张鹏、刑部张蓥以及工部刘昭。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经常不理朝政,内阁三位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并不积极处理政务,而是消极懈怠,致使朝堂之上一片混乱,国家大事无人处理。于是有人戏称万安、刘吉和刘珝三位内阁大臣是纸糊的,六部尚书全都是泥塑的。

万安

3刘棉花

刘绵花指的是成化末年的内阁大学士刘吉,最早出自于明朝学者文林的《琅玡漫钞》,称刘吉经常被台谏弹劾,但他受到明宪宗的信任,明宪宗对这些弹劾置之不理。于是,一些人就给刘吉起了刘绵花的外号,戏称刘吉跟棉花一样耐弹,越弹越软。

刘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明史》对刘吉大加贬低,称刘吉喜欢玩弄权势、结交后宫、见风使舵。明宪宗对刘吉也确实很好,成化十八年 (1482年)时,刘吉父亲去世,本应辞官丁忧。明宪宗却下诏夺情,留刘吉在京城,继续起用他。据说刘吉曾结交万贵妃的弟弟万吉,才得以避免丁忧,但也足以表明明宪宗对刘吉的信任。

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时,京城流传着妖狐夜出杀人的谣言,致使朝野上下、民间街坊人心惶惶。正在这个时候,皇宫之中又出现妖道李子龙勾结内宫,潜入皇宫,图谋不轨,明宪宗朱见深深感厌恶。于是,他授命自己宠信的太监汪直,建立了明朝头号特务组织西厂。西厂最初成立之时,其职责是“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即不管是朝廷大事还是民间小事,甚至对各级官吏,西厂都有权监督,使明宪宗能够有效掌握情报,对官吏进行控制。

汪直

  西厂成立不久就遇到了大案,即杨晔案。宣德、正统年间曾盛名一时的名臣杨荣的曾孙杨晔任建宁卫指挥使,却在家乡杀人,为人所告,携带无数金银财宝逃往京城,躲在姐夫董玙的家中,并以携带的金银贿赂朝廷官员,以便脱罪。董玙找到当时的锦衣卫百户韦瑛,想通过韦瑛贿赂汪直。韦瑛却对汪直说:“杨晔是个大户人家,经常杀人。”刚刚建立西厂的汪直正苦于没有立功的机会,派人抓捕杨晔归案审讯。这一审讯,汪直得到了一个受贿名单,名单之上居然不乏朝廷高官。

  案子审到这里已经挖出重重内幕,如果是普通官员调查此案,难免会心惊胆战,不敢再查下去。汪直年幼,初生牛犊不怕虎,仗着受明宪宗的宠信,他对名单之上一些关联紧密的人进行抓捕,包括杨晔的叔叔兵部主事扬仕伟、郎中武清和乐章、浙江布政使刘福等,并将名单交给了明宪宗。除了汪直抓捕的人外,名单上还有一些朝廷高官,包括刑部尚书董方、都御史使李宾等,而高居榜首的正是一代名臣内阁首辅商辂。

汪直

  商辂于正统十年高中状元,走上仕途,经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到了成化十三年时,已经为官30多年,官拜内阁首辅,在朝廷上威望极大。面对西厂的指控,商辂当场反驳:“董玙曾为杨晔疏通关系,给我送金带一条,但我严厉骂他,连门都不让进,况且我就算是贪财,怎么可能贪前辈(指杨荣)的家物呢?”明宪宗相信商辂的话,降旨安慰商辂。

尹直《謇斋琐缀录》:玙尝为晔通,送金带一腰,即峻斥之,不容入门。且辂纵贪滥,岂忍受前辈先生家物乎?

汪直

  然而朝廷之上,群臣对西厂任意逮捕朝廷大臣、严刑拷打、罗织罪名的做法深为不满和恐惧,于是纷纷弹劾汪直和西厂。商辂上了《修政弭灾疏》反对西厂,列数汪直十大罪,指出西厂抓捕官员都出于风闻,并认为汪直年纪小,恐怕被奸佞小人蛊惑。汪直不请旨,直接抓捕朝廷大臣,有违法度。兵部尚书项忠也联系朝廷九卿官员一起弹劾汪直。内阁大学士万安、刘吉、刘珝也出面,并表示与商辂一起共同进退,就算被罢免也不怕。实际上,汪直和西厂已经单挑了整个大明朝廷。

  明宪宗面对满朝群臣要求撤除西厂,处罚汪直的奏书,压力很大,最终于成化十三(1477年)五月,下令撤除西厂,将汪直打发回御马监。明宪宗对汪直却没有处罚,只是派司礼掌印太监怀恩去斥责汪直,这就表明明宪宗虽在压力之下撤除西厂,但在汪直与商辂的斗争中,他选择了相信汪直。为什么明宪宗会相信年仅十几岁的汪直,却质疑了一代名臣商辂呢?

汪直

  一在明宪宗看来,西厂充当了皇帝的耳目,有着监察朝廷官吏的职责,是明宪宗的得意之作,商辂等人却浇了明宪宗冷水。西厂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明宪宗认为有必要监察百官,以巩固皇权,而东厂和锦衣卫却因多种原因无力承担这样的重任。西厂的撤除,意味着明宪宗失去耳目,没有西厂的监察,朝廷官员却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威胁到皇权。

  二商辂攻击汪直动机本就不纯。商辂带领群臣攻击汪直的起因是因为杨晔案,但在此案中,商辂已经牵扯其中,再去攻击汪直难免有掩盖罪行的嫌疑。商辂至少有几点他无法解释:

  1杨晔已经供出他贿赂商辂,虽然商辂辩解说自己没收礼,但他同样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汪直

  2就算商辂自己没有受贿,他对杨晔贿赂朝廷大臣的行为心知肚明,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难道不是故意纵容杨晔吗?

  3商攻击汪直难免有转移视线的嫌疑。汪直置国家礼法不顾,不经请旨,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随意抓捕朝廷大臣,并严刑审讯,造成恐慌。这只能表明,汪直的做事方式是逾越了国家法律。商辂带领群臣迫不及待地攻击汪直,却忽略了一点,在明宪宗的眼中,汪直的行为是得到明宪宗允许的。相较之下,杨晔为脱罪贿赂那么多朝廷官员,这些官员都在包庇杨晔,连内阁首辅都不能摆脱嫌疑,这比汪直的不法行为要严重得多了。商辂作为首辅,只顾攻击汪直,对杨晔案不闻不问,熟轻熟重都搞不清,明宪宗显然不会满意。

  朝廷上下一起攻击汪直,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阻止汪直继续调查杨晔案,掩盖诸多朝臣收受贿赂的事实。一旦汪直倒了,杨晔案自然也会不了了之。

汪直

  三、汪直向明宪宗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司礼监太监黄赐、陈祖生两人支持项忠、商辂。黄赐、陈祖生是内官,却出面支持项忠、商辂弹劾汪直,难免让明宪宗觉得内官与外廷相勾结,这是明宪宗难以容忍的。

  所以,明宪宗虽撤除了西厂,但对此耿耿于怀,至少杨晔案还没有审清,也让他无法释怀。

  一个多月以后,南京监察御史戴缙突然上奏朝廷,为汪直打抱不平。后人一般认为戴缙依附汪直,在汪直的指使下才会上奏疏。不过,汪直自成化十三年春才开始活跃于政坛之上,时间那么短,很难会拉拢到像戴缙这种进士出身的文臣,我更倾向于认为指使戴缙上书的不是汪直,而是明宪宗。不管是谁指使,戴缙的上书让明宪宗找到了理由重开西厂。

万贵妃

  重开西厂之后,汪直仗着明宪宗的宠信,对此前弹劾他的大臣进行打击,兵部尚书项忠、户部尚书薛远、刑部尚书董方、都御史使李宾、侍郎腾昭等数十个官员被贬。这里还有个疑问是,这些多官员被贬,汪直是怎么做到的?现存的史料都只是认为汪直构陷这些大臣,导致这些大臣被贬,但仅凭“构陷”这两个字恐怕无法解释这件事吧?明宪宗当时已经30岁,当了13年的皇帝,就算是他再怎么宠信汪直,也不可能听凭汪直随随便便给那么多大臣罗织罪名。

  我认为汪直是继续深挖了杨晔案。前面所述,明宪宗对杨晔案是很在乎的,一个卫所指挥使为了脱罪竟能收买这么多朝廷官员,其内幕触目惊心,明宪宗绝难容忍。汪直继续深挖杨晔案,符合明宪宗的心意,因此牵连到的这些官员,包括刑部尚书董方、都御史使李宾等,本身就不清白,被贬职也在所难免。至于汪直有没有利用杨晔案,构陷其他与此案无关的官员,那就不得而知了。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这句话出自《明史》,是对于明朝贤辅的评价。很多人都知道,“三杨”就是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都是明初重臣,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

三杨任辅臣期间,使明朝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不过在他们的辅佐下,明朝国力也持续鼎盛,因此三杨一直被后世视作名臣,亦是贤臣。

那么能被放进《明史》中,与三杨相媲美的“前有彭、商,后称刘、谢”,他们又都是谁呢?

前有彭、商

彭、商就是指彭时和商辂。彭时出生于永乐十四年,从小博览群书,通晓经义。正统十三年,彭时在殿试时,被明英宗钦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土木堡之变后,郕王朱祁钰被拥立登基,此刻彭时开始青云直上。

朱祁钰先是让彭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后又升任他为翰林院侍读。仅入仕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够获得参预政务的资格,是实属罕见的。不过由于彭时坚持要回家为继母守孝,从而忤逆了朱祁钰,朱祁钰便不准他参与内阁事务。

明英宗复辟后,开始重用彭时,将他召入内阁,兼翰林学士。大学士李贤深受明英宗器重,他刚开始有些不看好彭时,但时间一长,他渐渐明白彭时是个诚恳正直的人,于是对他倍加敬重。《明史》记载:

“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彭)时与(岳)正二人。”

成化四年,内阁首辅陈文去世,彭时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彭时为官期间刚直敢言,持正稳重,凡事以大局为重,这使他成为明朝中期,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

商辂出生于永乐十二年。正统十年,商辂三元及第后入仕,授翰林院修撰。朱祁钰登基后,商辂与彭时同时进入内阁,参预政务。英宗复辟后,由于石亨等人的诬陷,导致商辂在这一朝没有受到任用。成化三年,商辂被明宪宗起用,以原职入内阁,渐渐成为内阁首辅。

明英宗原配钱皇后去世后,明宪宗生母周太后反对其与英宗合葬。但英宗早已立下遗诏,要钱皇后与自己合葬。明宪宗孝顺生母,本已打算按照母亲意思去办,多亏商辂与彭时等人据理力争,才使得钱皇后入葬裕陵。

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同样是明朝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当时的人对其评价是:

“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后称刘、谢

刘、谢是指刘健、谢迁。刘健出生于宣德八年,于天顺四年入仕,授翰林编修。他进入翰林院后,就只顾着读书,从不与人交游,因此被众人称为“木头”。

成化初年,刘健担任东宫讲官,从而与太子朱佑樘建立了友好关系。朱佑樘(明孝宗)即位后,便让刘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弘治十一年,四朝元老徐溥告老还乡,刘健顶替他成为内阁首辅。

刘健为官期间忠于职守,以身作则,遂令朝中上下信服,成为明朝中期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明史》评价其:

“事业光明俊伟,明世辅臣鲜有比者。”

谢迁出生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发生那一年。成化十一年,谢迁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元,从而授翰林院修撰一职。明孝宗即位后,对谢迁委以重任。

弘治八年,谢迁与李东阳同时进入内阁。皇太子出阁时,明孝宗加封谢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常常上书明孝宗,劝告太子亲贤臣,远奸佞,深得明孝宗赞赏。

明孝宗临终前,委托谢迁、刘健、李东阳辅佐新帝。但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宠信宦官刘瑾,任由他干预政事,在朝中排除异己。谢迁等人多次力谏,明武宗都不予理会,于是他们提出辞职。

明武宗极力挽留,谢迁等人以为有转机,结果宦官仍然把持朝政。最后谢迁等又坚持辞官,明武宗只留下李东阳,谢迁与刘健因此辞官回乡。

在整个弘治朝,刘健、谢迁、李东阳的贡献是最大的,三人以各自优势互补,为“弘治中兴”做出了积极影响。《明史》评价为:

“时人为之语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天下称贤相。”

不管是“三杨”,还是之后的彭时、商辂,甚至再后来的刘健、谢迁,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明朝。这才有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的出现。所以我认为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时)、商(辂),后称刘(健)、谢(迁),庶乎以道事君者欤。”

这样的评价,是极其中肯的。

不是。政绩:

1、景泰三年(1452年),塞上的肥沃土地全被豪强侵占,商辂请求遣使核实,将其归还给驻军。

2、景泰三年(1452年),开封、凤阳各府的饥民流亡到济宁、临清一带,均遭有关官员驱逐。商辂担心激成事变,便请求招集流民开垦京城附近的闲置田地,发放粮种,使得流民都有了归宿。

3、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寰宇通志》编成。

4、仁寿太后名下的田户与百姓争夺田地,皇帝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商辂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哪里用得着庄园。”事情于是得到平息。乾清宫大门发生火灾,工部请求到四川、湖广采集木材。商辂进言说应该稍微延缓一下,以保持警戒畏惧,皇帝听从了他。

5、宪宗在宫殿的北面修建玉皇阁,命令宦官经办,用于礼仪与郊祭,商辂等争辩取消此事。

扩展资料:

一、文三元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

第一名是“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21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7位:

1、唐朝: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

2、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

3、金朝:孟宋献;

4、元朝:王宗哲;

5、明朝:黄观、商辂、李骐;

6、清朝:陈沆、钱棨、陈继昌。

二、武三元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三位“武三元”。其

1、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2、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3、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商辂

-连中三元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17位。

唐代三名

1、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2、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3、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

宋代六名

1、孙何,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2、王曾,青州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为宋仁宗时名相,智除丁谓,政绩卓著,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3、宋庠,开封雍丘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4、杨寊,庐州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

5、冯京,鄂州江夏人,字当世。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6、王岩叟,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辽代一名

1、王棠,涿州新城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

金朝一名

1、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金世宗大定三年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元代一名

1、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明代三名

1、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2、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

3、商辂,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

清代三名

1、陈沆,蕲水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十八年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清嘉庆二十四年,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

2、钱棨,江南长洲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

3、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

扩展资料:

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衔,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

请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连中三元,是哪几个人?

历史上有共有21人三元及第,其中文科17位,武三元4位。文科三元:唐朝的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