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的丈夫叫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县主的丈夫叫什么?,第1张

俗称一般是郡马、县马,都是由驸马这个词衍生出来的。

正式称谓有所不同。明以前没有确切的称呼。因为一般说来,郡马、县马都会封给相应的官职,那就以官职来称呼。明朝时,郡主、县主以及以下的有封爵的宗室女,她们的丈夫统称为“仪宾”。在明朝,特别是永乐以后,为了严格控制藩王的势力,各藩府的仪宾都没有官职,就都以仪宾来称呼。如:周府郡主仪宾某某某,指的是周王府支下某位郡主的丈夫某某某。

清朝时,郡主称和硕格格,县主和郡君称多罗格格,县君称固山格格,其下还有乡君。这些有各种封爵名号的宗室之女,她们的丈夫分别称为:和硕额驸、多罗额驸、固山额驸、乡君额驸,这些都是官方称谓。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朱元璋在长达三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先后三次分封诸子为王,除赵王杞、韩王松早逝外,一共二十二位亲王和一位郡王,初步奠定了明王朝的藩王格局。 分藩区域遍及国家的中、西部,西北和北部边疆更是设置了九个藩王,称为「 ”塞王”,以抵御外患,保卫边疆。 明朝宗室自此开枝散叶,渐渐长成明朝廷身上的一颗毒瘤。 01 所谓的分封,亦称之为「 ”封建”,它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授予爵位;2裂土封疆。周朝是最典型的分封制时代,秦朝以后郡县制占据了主导,但分封制的变异形式始终存在,从来没有彻底消亡过。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有「 ”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昨土,以藩屏国家”的看法,于是大肆分封宗室,「 ”法古建邦”。 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朱元璋分封诸王,自有他的一套政治谋划。 第一,防御旧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旧元势力扩廓帖木儿率部退居北方,拥兵塞上,屡屡侵扰西北边地,朱元璋「 ”建都金陵,去边塞六七千里”,以致「 ”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为此朱元璋「 ”以故命并边诸王得专制国中,拥三护卫重兵,遣将征诸路兵”。 可见,朱元璋建国伊始大封诸王,就是为了加强北方防御,防止旧元残余势力的入侵,达到「 ”御外侮以藩帝室”的目的。 第二,转移军权。明初的大部分将领和士大夫,不是故元遗老就是以前其他军阀的臣僚,像张诞那样「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大有人在,他们与朱元璋建立的新朝貌合神离。那些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文臣武将,自恃劳苦功高,也都日渐骄横践扈。 北方边疆局势紧张,元勋旧部朱元璋又信不过,防边御侮的重任只有交给自己的儿子才最放心。 第三,藩辅帝室。为了防止权臣把持朝政,朱元璋废中书省罢承相,分相权于六部,集行政权力于皇帝一身;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皇帝独揽军权。然而,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他还赋予诸王「 ”清君侧”的权力,以此监督朝臣,「 ”永为国家藩辅”。 朱元璋明晓历史上的分封之乱,但有自己的另一番见解。 洪武元年春正月,朱元璋问太子,最近和儒臣讲说经史何事。太子曰:「 ”昨天在讲《汉书》七国叛汉的事。”于是朱元璋问:「 ”这其中谁曲谁直?”太子回答:「 ”曲在七国。”朱元璋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若为诸子讲此,则当言藩王必上尊天子,下抚百姓,为国家藩辅,以无挠天下公法。如此,则为太子者,知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为诸子者,知夹辅王室,以尽君臣之义。 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绝非分封制造成的,更谈不上儒臣所言错在七国。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天子薄情寡恩,不知敦睦九族,轻易削夺诸侯的土地,这才酿成战事,并告诫太子朱标要隆亲亲之恩。 对史家关于七国之乱评述的不以为然,这当是朱元璋大行分封的又一原因。 02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宗室制度基本定型。 宗室爵位 《皇明祖训》规定,皇太子和皇太孙是皇位的继承人,王世子和以后出现的世孙、曾世孙、长子、长孙以及曾长孙等是王爵的继承人。爵位第一等为亲王,其下依次是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共八等。 宗室爵位的袭封又分为「 ”世袭”和「 ”降袭”两种情况。 亲王和郡王属于「 ”世袭”:皇帝的次嫡子和庶子封为亲王,亲王嫡长子、长孙袭封亲王,郡王嫡长子、长孙袭封郡王,郡王次嫡子和庶子封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以下到辅国中尉则都属于降袭,不分嫡庶都要降袭一级,至奉国中尉以下才不再降袭。 除在明朝初期、末期,宗室曾有机会介人政治,大部分时间都不能入仕,无法为国效力。所以明朝的宗室爵位基本都是恩封,没有功封。宗室成员主要依靠其血缘关系和在皇族中的地位得授爵位,而无法通过建功立业来获得或提升爵位。事实上,也从没有宗室能通过立功提升自己的爵位。 这套宗爵制度,还有个致命的缺陷:封爵的无限性。皇子除继承皇位的以外,都封亲王;亲王子除继承亲王爵位的以外,都封郡王。宗室成员只要不犯禁,最低也可以封个奉国中尉。封爵的无限性加上宗室人口的膨胀,在以后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给明廷带来极大麻烦。 王府护卫 明初立王府护卫制度,亲王掌握了数目庞大的军队,还有军队的统领权。 洪武五年正月,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 ”每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明史》上说:「 ”护卫甲士少则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王府护卫能随时被调征打仗。洪武二十年,楚府护卫兵 6000 被调征赴云南即是明证。 亲王有军队的统领权。《明太祖实录》记载的最早事例是在洪武十八年,思州诸洞蛮作乱,命信国公汤和为征虏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之副,帅师从楚王桢讨之。与此同时,秦、晋、周三王也是军事统帅。 诸王对地方事务也有影响。洪武时代,王府相傅多兼任地方职务,如郑九成担任秦府左相兼陕西省参政,谢成担任晋王左傅兼太原卫都指挥使。这样,宗室就可以通过王府相傅来干预地方行政。 洪武年间,亲王军权得到加强,这是朱元璋从武将手中收回军权的必然选择。然而,亲王领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乱的威胁,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和"汉庶人之乱"埋下了隐患。 宗室婚娶 明朝宗室的婚姻制度,基本沿袭了前代政策。 明廷对宗室婚娶采取的方针是:「 ”择婚有令,选婚有期。擅婚有禁,妾媵有限,至于滥妾、花生等有弊有罚”。明初宗室数量还较少,礼部仪制司负责管理宗室婚娶。婚娶的最低年龄,一般为男十六、女十四。 宗室婚娶对象的选择几近变化。洪武初年,宗室的婚配对象为功臣女。驸马的选择,同样也是「 ”多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 朱元璋诛杀多位功臣后,宗室婚娶对象转变为民间子女,并进一步将选择范围限定于北方行省的职官、军民家内。 《皇明祖训》最终确定:「 ”凡亲王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但是娼妓,不许狎近。” 明人对此评价很高,于慎行认为:后妃「 ”间阁子女,平生所见,固少奢丽之观,……其于服饰器用,必有爱惜,不至暴珍。在人主左右,得以民间所见,朝夕陈说,使九重之上,知间阔情苦,胜于岁诵训谏当万万也”。 朱元璋起于布衣,对于民间疾苦深有了解:子孙与百姓通婚,既可防止朝臣与诸王联姻勾结,又可使宗室洞悉民间情况,他朱家江山自然就稳固了。 03 上古分封,诸侯有封国内财政大权,只需向天子交纳一定的贡赋即可。明朝以前各朝宗室分封,也可「 ”衣食租税”。 明朝宗室除了亲王和郡王,领取宗禄的同时,享有钦赐田地、可以衣食租税外,其他宗室大都靠宗禄为生,即使有些田地,也与民田一样要交纳赋税,不能借此「 ”衣食租税”。 洪武年间宗室群体的俸禄制度大约经历了三次变革。 洪武化年(1376年)二月,朱元璋第一次制定了诸王的俸禄:「 ”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话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朱元璋以「 ”子孙众盛”、「 ”俸给弥广”等理由,第二次调整标准:「 ”亲王岁给禄米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公主及驰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及仪宾六百石,郡君及仪宾四百石,县君及仪宾三百石,乡君及仪宾二百石。” 从数字上看比初定俸禄少了,实际俸禄标准仍然很高。据时人王世贞的推算,每位宗室成员的平均禄粮约为五百石:「 ”酌禄之中,人各得五百石,益万人是益五百万石粟也”。 这时正一品官员俸禄为900石,正二品官员俸禄为600石,正七品官员俸禄则降为80石。以宗室成员的平均俸禄来看,每个宗室成员相当于从二品官员的俸禄。宗室群体的待遇还是相当高的。 宗禄标准的第三次调整只涉及部分亲王,据《明太祖实录》载:「 ”……晋、燕、楚、蜀、湘给予如数,代、肃、迂、庆、宁、谷远在边地,民少赋薄,岁且给五百石,齐府千石”。边地少民,赋税也较少,边地「 ”塞王”的俸禄于是减为五百石。 宗藩每年十月领取俸禄,俸禄从封地的赋税钱粮中支取。 洪武六年(1373年)规定:「 ”凡亲王每岁合得粮储皆在十月终一次尽数支拨,其本府文武官吏俸禄及军粮储皆系按月支给,每月不过初五。又令:亲王钱粮就于王所封国内府分照依所定则例期限放之,勿得移文”。 宗禄供养是明朝宗室赖以生活的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的关键,在整个国家的最大粮食生产能力,但农业生产容易受气候状况、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总量都不稳定,这意味着宗禄供养制度的基础非常脆弱,宗室群体生存的基础也十分不稳定。 朱元璋在分封时,为了保证中央 的财政收入,同时转嫁过量宗禄支出带来的财政负担,将诸王分封于农业生产基础较差的省份,还规定宗室禄米由地方供给。 如此处心积虑的措施,非但没有给明廷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随着宗室人口的迅猛增长,加上水旱灾害的不时出现,地方上可怜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宗禄需求,反而引发了「 ”宗禄困境”甚至「 ”宗禄拖欠”。 小结 明朝的亲王和郡王尽管都有国号、名义上的封地,但郡王一地多封的现象十分普遍,镇国将军以下,连封号和名义上的封地也没有了,仅称为「 ”某府镇国将军”等。较之前朝,明朝诸王在封地内的权利都大大削弱。 明朝分封的宗室没有土地的领有权或占有权,不能征发摇役赋税,也不再是封国内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的最高长官,不再享有领民亲政的权力,与先秦时的分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明史》说:「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建国之初,宗室集团在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镇压、对抗异姓功臣集团方面起到过很大作用。然而,它也有着许多缺陷,为以后的明廷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1您的点赞、分享、打赏,是作者判断读者是否喜欢的标准。作者会根据读者的反馈,倾向性的写内容。 2如果看到喜欢的文章不反馈,作者就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以后可能再看不到同类型的文章哦。 3读到喜欢的文章,一定要让作者知道,这样会有更多您喜欢的内容。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点赞、分享、打赏支持作者~

山东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高氏,源自沂水县汇川乡东流古村,即今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村,村北有高氏祖茔,文化价值极高。该村明清期间出过六位进士,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古村,堪称大庄镇,乃至沂南县第一文化古村,可惜前几年已经被拆,文化价值破坏殆尽。

山东沂南高家店子高氏(以下简称“大庄高氏”),据族谱载祖籍原长山(今邹平),传闻齐高子后迁是邑,但世事变迁历史久远,已很难考查清楚,尊本于沂水者为始祖。明朝初年,始祖(失名)过穆陵关抵沂水南界东流店(今沂南高家店子)定居,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始祖传至二世,兄弟二人,长公失名,二公高友。二世长公传至四世兄弟三人,长公高礼,二公高玘,三公高闵(今谱为高昂、高浒、高闵)。该兄弟三人于明成化年间先后由东流店(今高家店子)迁居于沂南之神墩。二世二公传至五世,兄弟四人:高通、高达、高逵、高迁。三公高逵于壮年时期迁居沂河西岸之西流(今沂南大庄)。至明朝中叶,沂南高氏已成为名门望族。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生息,族人也不断外迁。在山东,主要分布于临沂的沂水、沂南、费县、蒙阴、平邑、临沭、苍山、莒南、罗庄、河东等县区。济南、青岛、日照、烟台、潍坊、莒县、淄博等地亦分布有沂南高氏族人。另外,沂南高氏族人还分布于江苏省的高邮、连云港,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台湾、香港,乃至海外亦有高氏族人的分布。目前,沂南高氏约有族人近十万。

沂南高氏自明朝中叶起,科第蝉联,累世不断,屡有族人在各地州、府、县乃至朝廷为官,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

大庄高氏自明朝中叶起,科第蝉联,累世不断,屡有族人在各地州、府、县乃至朝廷为官,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明朝,大庄高氏族人出了两位进士,一名女诗人,两位郡马,数名官员。六世高大化,嘉靖壬子举人,已未进士,曾任江阴知县。才俊江东。因杵权贵在家闲住,与邻村知名人士郭南泉组织指挥重修河阳白龙桥,并撰写碑文,碑文末为诗曰:“白龙石桥几千古,唐宋遗文尚可睹。高贤去后杳无踪,流水东来如有情。宏观再造忆前人,万事伤心转眼新。等闲聚散若浮云,赖有斯文无古今”。明朝另一位进士八世高名衡,万历戊午举人,崇祯辛未进士,曾任河南巡抚。李自成军曾连续三次围攻开封,高名衡率军民英勇守城顽强抵抗,终使李自成军败撤退。因军功高名衡升兵部右侍郎。后因病回乡休养。崇祯十五年,清军南下破沂水城,高名衡拒不投降,同夫人张氏一起遇害殉国,表现了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清乾隆乙未赐谥“忠节”,传载明史,守汴诗《更生吟》八首被四库全书载其目。一九三四年高名衡直系后裔十八世高颃及其他几个族人将其遗稿搜集整理成《高忠节公遗集》印刷传世。内容包括奏章,平台召对,守汴日记,守汴诗《更生吟》八首,《楚游草》画衣诗等。另附有钱谦益等人的和诗以及其玄孙进士高淑曾的诗文。二〇一一年十八世高傒勋将《高忠节公遗集》加标点及注释后重印。这对于弘扬高氏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善举。八世女诗人高玉璋,系高名衡胞妹,自幼聪颖,善诗文,嫁沂水张庄(今属沂水泉庄乡)张瑞明(字兆圣)。张初任北方边塞守备,后任京畿五城兵马司指挥。高玉璋病故后,其遗物中有大量诗稿。由其兄高名衡整理成诗集《玉映草》并写序,刻于碑立其墓前。该碑文革中被毁。高傒勋重印的《高忠节公遗集》,《玉映草》亦被收集在其中。

大庄高氏于明朝外任为官的还有:六世高大同,岁贡生,任当涂县主簿升河南布政司检校;七世高炫,太学生,任河南祥符县主簿升审理工正;七世高炜,太学生,任湖广道州通判升唐王府审理;七世高燝,庠生,授凤阳府护陵守备加都司衔;七世高烱,衡王府仪宾,配朱氏郡主,人称高驸马;九世高可任,岁进士,青州衡王府仪宾,配朱氏郡主;十世高奇,太学生,曾任青州府通判。

在清朝,大庄高氏出了四位进士八名举人。七世高熏,顺治戊子举人,壬辰进士。授兴宁县知县,升湖广郴州直隶州知州,为政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制行持大体,不屈于势,不趋于时,多受百姓赞扬。八世高名图,清顺治辛卯举人,康熙丁未进士,曾任山西汾州石楼县知县。十二世高淑曾,雍正癸卯科举人,丁未科进士。历任江南同考试官,蒙城县知县,湖南常德府知府。十四世高斅龄,清嘉庆戊午科举人,辛未科进士,曾任登州府学教授。

八名举人分别是:十世高璩,康熙壬午举人,青州郡王府医生。十一世高岸,康熙丁酉科举人,诰封奉直大夫,例赠中宪大夫。十二世高侗,康熙乙酉科举人,候补内阁中书。十二世高晟,乾隆壬午科举人。曾任定陶县训导,益都县教谕。壬子科捷取知县,不闲吏治告降,即升济南府学教授。十二世高韶南,乾隆丙午举人,拣选知县。道光辛巳呈请改授金乡县教谕。十三世高葵,乾隆戊子科举人,曾任湖北应城县知县,汉阳县知县,人称汉阳公,卒于官。十五世高云庆,宣统壬子师范科举人。民国元年任沂郡中学堂监督,沂水县视学。

闻名乡里,显赫于世的沂南大庄高氏一门三进士两举人指的是:八世高明衡进士,其曾孙十一世高岸举人,玄孙十二世高淑曾进士(岸之长子),来孙十三世高葵举人(淑曾长子),昆孙十四世高斅龄进士(葵之五子)。此五先祖科举及第时间与为官情况前已叙明,不再赘述。

另外,明清两朝,庠生、武庠生、监生、贡生、拔贡、岁贡生、岁进士、从九品、从七品、议叙九品、议叙七品、盐关大使、候补教谕、候补训导、其他候补官员以及授貤赠、诰封的各级官员达数百人之多,不再一一列举。

在现代,参加创建新中国的斗争,并在建国后担任较高职务的族人主要有:十六世高沂。在青年时代高沂就参加了革命,先在晋东南开展敌后抗日工作,后去延安,又到东北。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教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顾问,著有回忆录《沂水流长》。在其九十七岁时为高氏族人第十次续修的族谱写了序言。十八世高运城,青年时就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游击大队长,区、县武装部长,获“战斗模范”、“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参加了开国大典。一九五二年去朝鲜,任志愿军工兵营长,一九五九年转业于青岛山东化工学院任组织部长。十八世高明城,十六岁参加八路军,曾任连长、营长、胶州区委书记。一九五三年调西藏那曲县任县委书记。一九七三年调山东沂南县,先后任沂南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协主席。十八世高嘉芳,曾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委党校校长。十八世高嘉培,曾任济宁市组织部长兼嘉祥县委书记。十九世高修善,曾任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十世高润祥,曾在空军政治部担任副总编、总编,享受副军级待遇。二十一世高存亮,曾任广东珠海警备区司令员,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十一世高有为,曾任连云港常务副市长,政协副主席。

从明朝至今,大庄高氏共十次续修家谱。明朝洪武初年,始祖过穆陵关抵沂水南界东流店定居,至明正德十六年五世二公高达创修族谱,为谱碑。二修于崇祯十二年,三修于清康熙六年,四修于康熙四十六年(谱碑),五修于康熙四十九年,六修于嘉庆十一年,七修于道光二十六年,八修于光绪十五年,九修于民国四年,十修于二〇〇六至二〇一〇年。 清嘉庆六年《刘氏族谱》记载,始祖刘全,由济南府长山县, 迁居东流。后世刘氏分支族谱多以嘉庆六年《刘氏族谱》为基础进行续修,祖居地也表述为济南府长山县。刘氏始迁祖的具体情况,本地族谱语焉不详。桓台同治十三年《刘氏世谱》也记载:始祖刘穷,祖居地河北枣强刘家村,迁居地新城(今桓台)县波扎店。桓台《高氏族谱》也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高鹏远奉母与表兄刘泉离开新籍长山县,再次南行寻求理想的安居之地,最终在“县治之南界,曰东流店因籍焉,遂为会川乡东流社人氏。”由此可证,店子刘始迁祖刘全(泉),与店子刘始迁祖高鹏远是表兄弟,落籍沂水县会川乡东流社东流店的时间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

有明一朝,东流店刘氏还没有成为当地望族。清中后期,刘氏一族渐显隆盛。自道光十八年刘恒泰进入仕途开始,其子侄及孙辈相继出仕为官。 高名衡,大庄镇高家店子人。崇祯辛未进士,巡按河南,即升河南巡抚。辛巳冬,闯寇八十万围汴城,攻二十日夜,贼以火炮穴城下数百洞,东城十五里砖石俱飞。名衡夜缒人城下修城,天曙修完,贼骇而去。壬午夏,闯贼复来,决黄河灌城,八日,波与楼橹平。名衡保周王北渡,寻病,以状上闻,加少司马衔,赐归。后以沂水城破,偕妻张氏同日殉节。

高名衡明末河南巡抚、兵部右侍郎高名衡(1583年生)为大庄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先任如皋知县,后又调任兴化知县,他督民治水,赈济难民,政绩突出,被推为云南道试监察御史。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任河南巡按,弹劾贪官,严肃政纪,忠于职守。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升河南巡抚。李自成率农民军进攻开封。高名衡指挥官兵固守,升兵部右侍郎。后病归故里。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清兵攻破沂水城,高名衡与妻张氏自杀。其所著诗文,经其后代整理,1934年刊印成《高忠节公遗集》。(明清时期,大庄高氏一族考中进士7人、举人8人。) 朱富胜1954年、1955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朱富胜,祖籍为大庄镇后交良村。

张修海山东省一级战斗英雄张修海,为大庄镇前东河村人。

高阳解放前就参加革命,曾任浙江省临安地委书记、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的高阳,是大庄镇沟崖村人。(曾在大庄镇后土山村住过十余年)

郡主即郡公主。晋始置。O唐制太子之女为郡主。O宋沿唐制,而宗室女亦得封郡主。明清均以亲王之女为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郡马,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附马都尉,故谓之附马。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丈夫为郡马,县主者为县马,不知何义也。”

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九》“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亲王女为和硕格格,汉文称郡主。”

电视剧中,大多是称王爷的女儿为郡主,这显然是错误的。第一,郡主这一封衔是从晋朝开始的,汉朝、三国等等之前都没有。第二,公主之头衔也有是皇帝亲封的。第三,电视剧戏说成分重,在看古装剧时请辨证的看,与史实对照一下。

明朝,皇室女子,以皇帝为参照,他的长辈女性,称为大长公主;同辈姐妹,称为长公主;皇帝女儿称为公主;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公主的老公基本都是“驸马都尉”,郡主以下的老公,称为“仪宾”

公主的婚事,主要是皇帝赐婚,一般嫁给大臣、勋贵子弟。

郡主的婚事,主要是父亲——亲王做主,主要嫁给朝中大臣或地方大臣,或者功勋子弟。依据亲王和皇上的亲疏关系,会有赐婚的情形。不过所有皇室血统的女人嫁人,都需要上报宗人府备案。

明代王府属官最大的是长史,在名称上有左右之分,一般由皇帝亲自指定,有点类似于各藩王的保公(不是保姆),不允许各王府自行延揽。

另一个比较有职权的部门是承奉司,下设承奉正、左、右承奉及内承奉,均为宦官。

还有一个部门叫审理司,下设审理,为文职人员,在外廷办事,非宦官。

守门的有专职官员,称之为门正、门副。

管理内库的称内典宝,管理书信的称书堂官,此外还有个舍信官不知其具体职务。另有教授一职,专门负责各藩王及其子女的教育。

王府中有仪宾,文职,一般为相貌俊秀之人担当,但到了后来,仪宾往往成了王府的女婿,于是仪宾成了王府女婿的专用名词,就象皇帝的女婿称驸马一样。

武职的有指挥使,另有若干仪卫舍人,他们共同掌管着一个几十人不等的仪卫队,其职责主要是藩王出行时的仪仗队和整个王府的卫士。

关于王府的亲属成员也是有专用名称的。藩王的亲兄弟均封镇国将军,藩王诸子中,除了嫡长子封世子之外(但并不是绝对的)其余均封辅国将军,藩王诸孙均封镇国中尉,诸玄孙均封辅国中尉,五世孙均封奉国中尉,再往下就没有名号了。明初,各藩王子孙尚少,是以这些王族每日里悠游山水,日子过得好不舒心,但到了明代末期,各藩王子孙动辄以千计,但所食之禄米总数与前期没有什么差别,于是其中有不少生活无以为继的人。据王士性《广志怿》,诸王孙甚至有衣食不周而十分落魄之人。

明代藩国王府属官还有:总管(掌管庶务)、典宝(掌管库房)、典厨(掌管膳厨)、仪宾(王府属官)和教授(王府教官)等

明朝宗室封爵制度,由朱元定下基本原则:“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即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具体制度规定:“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低)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与费,亲亲之谊笃矣。”明宗室封爵后权力过大,俸禄过多,给明政权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建国之初,就有建文削藩之乱、汉王朱高煦之叛的事件发生。随着时间的延续,宗室繁衍,人口越来越多,给国家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洪武年间只有宗室58人,至万历年间《玉牒》载宗支人口为十五万七千人。到明朝末年大约之数总在几十万之众。

县主的丈夫叫什么?

俗称一般是郡马、县马,都是由驸马这个词衍生出来的。正式称谓有所不同。明以前没有确切的称呼。因为一般说来,郡马、县马都会封给相应的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