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姓历史坏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1收藏

傅姓历史坏人,第1张

傅姓

编辑

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1]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0多万,增长了约20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1]

关于傅姓的起源,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中文名

傅姓

外文名

Fu surname

类 型

姓氏

得姓始祖

傅说

人 口

约610万(2013年)

分 布

山西、山东、辽宁、吉林、河南

著名人物

傅作义,傅莹,傅雷,傅冲等

发 源

山西平陆县

郡 望

北地郡、清河郡

堂 号

北地堂、清河堂、兴商堂

目录

1 历史发展

▪ 起源

▪ 始祖

2 人口分布

▪ 迁徙分布

▪ 人口统计

3 传统文化

▪ 郡望堂号

▪ 宗祠楹联

▪ 主要建筑

▪ 家谱文献

▪ 字辈排序

▪ 文字改革

4 姓氏名望

▪ 古代名人

▪ 近代名人

▪ 现代名人

5 研究考证

历史发展

编辑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1]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二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1-3]

源流三

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è 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1] 据《史记·殷本纪》和《通志·氏族略》所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于傅岩(今山西省平陆东南)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在傅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傅氏正宗。

傅氏族人大多尊奉傅说为得姓始祖。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四

出自祁姓,帝尧子丹朱之后,《国语》记载:(周代丹朱之神显灵时)。王使夿宰忌父帅傅氏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4-5]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家谱文献《赖氏族谱》的记载,春秋末期,赖国(今日河南息县包信镇)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与傅阳国(复阳国)一起被楚国所灭,赖国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国人恐为当时的楚灵王芈围所害,为避祸及,便将赖氏改为罗氏、傅氏、复氏等[1] 。

故而,至今仍有赖、罗、傅三家联宗之说。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6]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太傅,亦称师傅,简称傅,历为王朝总教之师,负责教导君王、太子、王族子弟百般学问。各公爵、伯爵诸侯国亦设有太傅之官位,为中央王朝的巨擘之一。到了三国时期的曹魏王朝,开始为各封王设置师傅一名。到晋朝时期,因为要避晋武帝司马师之名讳,去“师”,单称“傅”。到了隋朝时期,有意改晋制,单称为“师”。到了唐朝,又单称为“傅”,官秩为从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到了元朝时期,王廷之傅称“太师”,各王所属之傅称“师”。在历代太傅、师傅、傅、太师、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人数甚多于上述“正统”之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傅御,是两周时期辅佐王政之官的名称,与冢宰(太宰、宰相)地位相同。在典籍《诗·大雅》中就记载:“王命傅御,迁其私人。”[7] 在傅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亦各封王设置了丞相,由中央王朝派遣。到了汉景帝刘启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汉景帝改称其为“傅相”,以与中央王朝的宰相有别。在傅相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八大姓》记载:

⑴满族傅佳氏,满语为F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福宁额(今黑龙江虎林)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⑵满族傅锡哩氏,满语为Fuciri Hala,世居苏克特依卡伦(今新疆巩留吉尔格郎哈拉木苏克村),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⑶满族富察氏,亦称傅察氏、蒲察氏、富查拉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富尔察部,金国时期称蒲察氏部落,以部族名称为姓氏,满语为满语为Fuca Hala、Fucala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⑷满族福塔氏,亦称付哈氏,满语为Futa Hala,汉义“绳子”,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傅氏、福氏等。

⑸满族富尔库鲁氏,亦称富勒库噜氏,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傅氏;

⑹满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满语为Fulha Hala,汉义“杨树、布施”,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后有赫哲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为傅氏、富氏、杨氏、付氏等。

⑺满族郎佳氏,满语为Langgiya Hala,东汉末

中国最早的圣人-傅说 (2张)

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辽阳、吉林一带地区。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有满洲正白旗将领郎佳·升,以乾清门行走往军营协剿川、楚地区的白莲教,在镇压白莲教起义过程中骁勇善战,清嘉庆皇帝十分欣赏他,特赐号巴图鲁,擢蒙古副都统,并赐改名为傅升。在傅升(郎佳·升)的后裔子孙中,皆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⑻满族敷辰氏,满语为Fucen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两岸地区,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满族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6] 。

始祖

傅姓得姓始祖傅说,[8] 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

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傅姓的得姓始祖。[9]

人口分布

编辑

迁徙分布

傅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但在台湾省,傅氏名列第五十六位,人口总数约610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5%左右。[10]

先秦时期,傅姓悄悄地活动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狭小的地区。到了秦汉之际,傅宽跟从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历任齐相和汉丞相,傅姓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山东,加上蜀中夜郎族傅姓和西羌傅姓的汉化,傅姓在汉朝已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至西晋时,傅姓已经北上河北,南下江苏,渡长江进入浙江等地。唐朝末期傅姓随中原南下移民潮进入福建。明朝时傅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了,清初傅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傅姓大约有2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8%,排在第五十七位。傅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2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东、河北、福建、河南,这五省傅姓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山西等地。全国形成了南方赣闽、北方鲁冀豫两大傅姓聚集地区。明朝时期,傅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列为第五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傅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明朝时期,江西为傅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4%。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两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福建、湖北、河南,这四省的傅姓又集中了26%。宋元明600余年,傅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山东两块傅姓人口聚集地区,全国中心已由北向东南漂移。

人口统计

当代傅姓的人口已达610万,

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0万增到610万,增长了约15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湖北、山东等五省,这五省傅姓又集中了28%。傅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9%。全国形成了南川湘皖赣浙、北豫鄂鲁冀两块傅姓大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傅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西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民流。傅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湖南、鄂皖赣大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苏南端、上海、重庆、四川大部、贵州北部、粤桂北端、陕西南端、山东北部、河北东部、天津、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黑龙江东部,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8%以上,上述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4%,居住了大约53%的傅姓人群。在四川西部和南部、贵州南部、云南北端、桂粤闽中部、江西南端、安徽北部、豫鲁苏大部、河北西部、北京、陕西南部、甘肃南带、辽宁西部、吉林大部、黑龙江中部、内蒙古中部、新疆西北,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6%一o48%之I司,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07%,居住了大约31%的傅姓人群。[11]

传统文化

编辑

郡望堂号

郡望

北地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汉移治马陵(今甘肃庆阳),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地入羌胡。

清河郡:汉高祖刘邦置郡,刘邦五年(公元202年)建,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堂号

清河堂:以望立堂。

兴商堂:商朝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付(傅)岩找到了一位做泥瓦匠的奴隶,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人们将他请到朝廷,他后来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宗祠楹联

傅姓宗祠通用联

筑墙世祖远;清河道脉长。——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傅氏宗祠“清河堂”通用堂联。

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商代高宗时贤相傅说。下联典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傅山撰傅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1607年-1684年)自题联。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著述颇多。 学士科举列榜首;巾帼鼎甲第一名。

四言通用联

尊儒尚学,崇俭抑奢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

河南世泽,贤隐家声

——全联典指商·傅说,贤而隐,武丁举以为相,国大治。

二邑称圣,三德兼优

——上联典指南朝齐人傅琰,字季珪,宋时,历任武康、山阴县令,都有能干的名声,二县人称他为“傅圣”。

盐梅世第,岩野家声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上联“岩野”,典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Yuè 音悦)事典(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1·得姓始祖》介绍)。“盐梅”,指咸盐和酸梅,为调味之品,用以喻整治国政。典出《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此为殷高宗命傅说为相之辞。后来诗文中常以“盐梅”指宰相或职权相当于宰相的人。

紫光绘像,玉尺谐姻

——上联典指清·傅恒,乾隆时定两金川,征缅甸,封一等忠勇公,图形紫光阁。下联典指宋·傅自得,童时赋《玉界尺》,李邴叹为奇才,以女妻之。

宋代博士,殷商圣人

——上联典指宋代律博士傅霖,《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有《刑统赋》二卷。下联典指商代宰相傅说的事典。

五言通用联

版筑家声远,清河世泽长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

金玉家声远,盐梅世泽长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

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

——上联典指商代高宗时贤相傅说。下联典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

筑墙世祖远,清河道脉长

——此联为傅氏宗祠“清河堂”通用堂联。

六言通用联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1607-1684)自题联。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著述颇多。

七言通用联

版筑家声传万古,云台事业耀千秋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上联“岩野经纶”、“版筑”,典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Yuè 音悦)事典(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1·得姓始祖》介绍)。下联典指东汉时傅俊,佐光武帝中兴有功。“云台事业”,指刘秀修功臣阁、绘功臣像,阁名“云台”,傅俊画像得列其中。

岩野经纶光国史,云台事业耀家声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

学士科举列榜首,巾帼鼎甲第一名

——上联典指清代密书院大学士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顺治间进士第一。为官以清勤著。学者称星岩先生。有《贞固斋诗集》。下联典指清代太平天国恩赏丞相傅善祥(?-1856),金陵(今南京市)人。

老杜遗风诗作楫,大明赤子赋名山

——此联为赋咏明末清初山西名士傅山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赫赫阴功,泽庇百年装元后;煌煌诰命,同称三代宰相家

横批:一品三世

——此联为山东省聊城清代状元傅以渐祖宅相府联。

浩浩阴功,千年笃祐状元后;煌煌诰命,三代同称宰相家

横批:皇恩宠锡

——此联为山东省聊城傅家坟(清代状元傅以渐祖茔)牌坊联。

积累溯前徽,博学能文,早树兰台品望;绳承期后裔,敦诗说礼,无惭玉尺风流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

溯祖宗渊源,商朝相、汉朝将、宋代侍郎,自昔家声丕振;追孙支蕃衍,始迁闽、继迁粤、分居江右,如今世泽流芳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

业著商朝,派衍清河,想当年作霖雨,盐梅伟绩煌煌光谱牒;功崇汉代,流□梓里,到今日看旅楹,刻角簪缨奕奕焕宗堂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

左江右湖兼领庐阜,荻花枫叶且官浔阳

——此联为清代康有为游九江时赠傅道尹联。

读说命数篇,作楫调羹形适肖;缅官声三德,品金题玉泽悠长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

(傅氏宗祠楹联参考资料)[12]

傅氏的重要宗祠

建筑名称:傅氏宗祠

始建年代:清代

所在地址:聊城市城区闸口西、东关大街路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

知名后裔: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为傅以渐七世孙。

傅氏宗祠

建筑名称:傅氏宗祠[14]

始建年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所在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黄务街道

望采纳

家谱记载祖籍直隶省(唐山市)乐亭傅家庄。1756年左右来海城市毛祁镇傅家沟落户的始祖是傅义高

派:高曾朝轮从 文安太振昌 广殿忠兴玉 德隆荣起祥

宜州市

派:军作彩云象有英芳贞兆祥嘉盛龙成吉庆……文章

宜州市

儒太宗泉一永天 仁松万亿长大居 兴创成业功深远 忠信宽恭发达连 惠敏道德昌期政 家学修维开世传

爷爷傅善彩,堂弟傅盛光,傅诚(成)去了新加坡,七几年还托人带礼物回来给我父辈。

××

派:宏旗士民君心万 永佐朝庭世代昌

以前从四川搬迁到广西

派:大万国天世荣成

从湖南逃到广西河池。

派:仕启荣昌显耀宗功(发)永远世泽万民

考据:其中“功”派:是民国时期更改为“发”派

桂林市永福县永安乡

派:万惟天道久 永代显荣昌 文秀从宗启 登庭庆有光

××

派:怀民君万国 子元腾朝光

派:启德礼义宾润广尚正思显相时贵举必京开宏亮怀明君万国子元朝廷光立志仁义中修行向圣贤定居卿相位永有一家隆

始祖傅启苍,元末~明初大约 元顺帝至正年间即1341年~明太祖洪武1368(戊申)年江西西南某()地迁入。堂号:清河堂。

我们中国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谱,又名家乘。家谱中记载着祖宗的来源,有许多追溯到周代,因为周代的子孙分封各国,以地方为姓;有的还远溯到轩辕,以证明自己的确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各宗族修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说到字辈,是修家谱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谱,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年。在修谱的时候,就要决定排出新的字辈。以蔡家的字辈为例是“世泰家声启,运隆教泽长”十个字。在1944年修谱的时候,就另外决定了新的十个字,作为后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儿子则名“泰”来,孙子名“家”珍,曾孙名“声”传,玄孙名“启”伟。由名字上一看,就辈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辈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启字辈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启伟、启仕、启优、启侠、妹妹用启侬、启仪、启仙等等。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在家谱中,可以看到祖宗的来源,我是河南人,我们傅姓怎么由平陆一带到南阳来的?然后历代祖先,有谁到那里去了,都有记录。

宗法社会的组织,就有这样严密,对于个人的名、字、号、谥法、事业、行状,等于一篇小传,在家谱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家谱族系表的线都是红的,如果中间看见一条蓝线,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因为红线是代表血统;如果是蓝线,就是表示没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过继来承宗祧的;如果没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过继来延接香烟的,则加双姓,一般是本姓血统最近的过继(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双祧的,如兄弟两人,哥哥无子,弟弟也只有一个孩子,那么这个独子,就同时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给他娶一个太太外,伯父也给他娶一个太太,称为长房媳妇。(当然,弟兄排第几,就是几房)。那么长房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孙子,本房媳妇生的孩子,为生父的孙子。如果没有叔伯兄弟,就从叔伯祖的后代同辈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过继承祧,要经过族长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过继来的第一代要加双姓。如张家由李家外甥过继而来,在家谱中的蓝线下就写张李某某。

在人类学的立场看起来,好像红线或蓝线没有多大关系,“民胞物与”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谁的儿子都是一样;可是站在宗族血统的立场,就绝不敢以开放的思想来做。还有的人声明不是外甥,是“路边妻”生的孩子。所谓“路边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风俗,租一个妇人来,生下孩子以后,将孩子交给男方,各走各的路,没有夫妻关系。可是怎样去证明呢?“路边妻”等于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个妇人同时是张、王、刘、李几家的太太,女权很高。所以“路边妻”的孩子,碰到几家修谱时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无法证明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丈夫的。但无论是红线或蓝线,有一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对于没有后代的,一定想办法把他的宗祧继承下去,香火延续起来,这是中国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谱,依照老规矩,仅有两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长的家里。如果为了法律问题或者宗族上其它什么问题,要查家谱的时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负责人到齐了,才可以打开这个藏家谱的箱子。我当年在家里修家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当时回去修家谱,有所变革,不像以前那样有半张书桌宽大的正副两本,而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四开本,同时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钱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资流传。所捐的钱,绝对超过预订的价格,甚至有的超过十倍以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孝道,为宗族尽力。领家谱时,非常隆重恭敬,视为一种光荣,除了用古典鼓乐,到祠堂中恭领,如迎神一样,而且当天还要设宴,邀请诸亲友,因为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来道贺。领回的家谱放在“谱箱”里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边,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如果是几家合领的家谱,就由合领的几家轮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为期,对这件事是非常严肃庄重的。

家谱不但是为个人,而是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会观念而存在;它更高的价值,在于其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在历史这方面,寻查个人的史料,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传记,就是从他家乡中的家谱里,找出很多真实的资料与记载,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重要。换言之,家谱家乘,就是它这个宗法社会的一个小的历史。我们常说,大家都是黄帝子孙,就是各家循家谱研究,追溯到最后,黄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发展下来,就表现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民族观念。

更新于 2018-04-27

来自作品集姓氏普籍

  我手上有全国不少傅氏字辈表,并未查到“开安传家”这个字派表。

四川省:①珙县沐滩傅家坝,傅姓一脉字辈56字:汉绍仁和启玉堂,天开文运生栋梁,祖宗功德贤裔继,华国衣冠盛世扬,忠厚传家源自远,诗书裕后代其昌,联科及第登金榜,孝子纯孙近君王。

邻水县柑子傅姓一脉字辈30字:宣振文玉启,有大上良士,诗礼传家策,经纶华国团,公候伯宰相,世德永蕃开。

湖南省:①石首县傅姓一脉字辈:清孙汝,启系嗣,山世水,以善承天引,际铭文如上,志在传家惟孝教,谋仁定国乃贤良,齐治均平宗圣学,贤宏光大永贻昌,修德明义继祖远,绍先裕后祚丕长。

②石首市锈林镇傅姓一脉字辈:江西石头老派14字:者令嗣君,文光的高,雨之玉,祖光节。续谱派14字:志在传家惟孝友,谋仁定国乃贤良。

湖北省:①房县红塔乡傅姓一脉字辈48字:坤运钰作明,绍万有贵长,仁义传家远,道德子士昌。朝忠同举,德佩祖芳,自卫相善,纪成本良,从尚中道,健全头达,四启定昌。

河南省:商城傅姓一脉字辈12字:修其先德,世守义方,前程远大,忠厚传家。

江西省:德安县邹桥乡源口傅村傅姓一脉字辈60字:宣自曰安中,肇夫一大宗,国元启允应,文良汝正崇,懋思维绍述,善学立登荣,行义达经济,观光献治功,忠孝传家宝,诗书起云龙,朝廷方有道,万永昌降。

山东省:烟台山前傅姓一脉字辈25字:坤培维世德,文章继祖业,鸿才裕国光,积普承先志,诗礼传家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高淳县一带傅姓一脉字辈12字:中行乃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家史是记载家族世系兴衰的史著,包括家传、家谱等,也是家庭的历史,你可以“采访”一下你爷爷奶奶,然后再记录下来,就像古代史官一样秉笔直书,家史和国史一样,一定要真实。

  可以写一下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你家的生活变化,希望能帮助你!

  1 指史家一姓父子先后著述之史书。 《隋书·许善心传》:“望都亭而长恸,迁别馆而悬壶,家史旧书,在后焚荡。今只有六十卷在,又并缺落失次。” 2 记载家族世系兴衰的史著,包括家传、家谱等、盛行于六朝。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若 扬雄 《家谍》、 殷敬 《世传》、 孙氏 《谱记》、 陆宗 《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 3 指一个家庭的历史。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在会上,小猪倌倒着苦水,说起大伙也都知道的他的家史。”中华傅氏族谱历史悠久,文化内函十分丰富,这对于海内外傅氏寻根归宗和弘扬中华傅氏文化,增强傅氏凝聚力、向心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与特殊价值。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傅氏传人无一不把自己的姓氏(家族血缘的标志)与族谱(一家一族之史)视为命根,而成为寻根认祖的神圣证物。

  傅姓和其他姓氏一样,有着悠久的修谱传统。最早的傅氏族谱修于何时,因资料湮灭已难于考究。但是,目前上海图书馆已收藏编修时间最早的傅氏族谱是明宣德三年(1428)的湖北沔阳(今仙桃)的《傅氏族谱》(木刻本),至今近600年的历史了。1948年元月,由傅作义、傅瑞华提供赞助,傅汝霖题写书名,印发了全国性质的《傅氏源流世系汇集》(甲集)。目前,此谱书社会存量稀少。

  近年来,海内外各地编修了不少《傅氏族谱》,其中:傅氏名人支系、区域广泛、望族之地和内容丰富的族谱有:由山西省原平市长梁沟镇傅珍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原总参谋长傅全有支系的《傅氏族谱》于1989年秋印发;由台湾省台北市傅宝琳任总编编修的辽宁省海城市温香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支系的《辽南傅氏宗谱》(一卷)于2000年9月印发;由台湾省桃园县杨梅镇傅任垣主编的涉及江西吉安、福建武荣、广东镇平、台湾高雄、美浓、台中、苗栗、桃园、杨梅等地的《傅氏宗谱全本》(精装两卷计1579页)于1997年春印发;由江西省信丰县傅芳远主修涉及两省14个县市(江西省:龙南县、崇义县、信丰县、全南县、大余县、会昌县;广东省:南雄市、始兴县),完成时间最短(仅8个月)、花费最大(2334万元)、谱书页数最多(计5153页)、谱书最重(2584公斤)的《傅氏七修族谱》(16 开本,13大卷)于1998年9月印发;由闽西傅氏族谱编写组傅瑞主编的中华傅氏通谱第一卷《清河郡闽西傅氏族谱》于2004年秋在福建闽西印发;近几年由四川简阳糖厂厂长傅纯佩负责主持主编或参与编修的《傅氏族谱》(7卷)先后在简阳 (全市傅姓人口4万人左右,是四川傅姓人口大市)印发,且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深受族人好评。

  目前,海内外官家图书馆收藏中国《傅氏族谱》共193种1550册(其中:上海图书馆100种95册),日本、美国10种102册,若加上民间保存的《傅氏族谱》估计总数可达1000种8000册左右。目前,各地民间个人收藏《傅氏族谱》600多册,其中:四川渠县傅昌志400多册;福建上杭傅恩林100多册;湖南长沙何光岳 30多册。这些族谱已成为研究傅氏起源、迁徙分布、寻根问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傅氏族谱》征集资料和编修方式:

  1、征集资料。⑴傅姓来源:何时(朝代、年号、年份)从何地(省、县、市、区、乡、镇、村、小地名)迁来;始迁祖的名字、号、生卒年月、简历、配偶情况;迁入原因和当时概况;迁入定居地点,先写旧地名,再括注今定居地的简要描述;始迁祖的祖上世系;承传的排行字辈情况。⑵傅姓发展变迁:始迁祖的后代分支、分房情况;在本地的迁移、繁衍情况;向外地以至向港澳台及海外迁移情况;家族的重大事件(如族谱编修、“清明会”、祭祖活动、宗亲联谊等)和重大变化情况。⑶傅姓现状:到目前为止,共繁衍了多少代(最高代和最低代);族人居住分布情况;大约户数,人口数量情况;经济文化状况;其它有必要叙述的情况。⑷傅姓名人情况:内容含姓名、性别、生卒年月、文化程度、民族、出生或居住地点,职务职称、工作生产单位,对家族对社会所作的主要贡献。⑸傅姓庙宇、祠堂、陵墓情况:内容含名称、地点、建于何时、建筑经过、资金来源、规模如何、历次整修情况、是否毁损、现状如何、每年祭祀活动情况;主持人基本情况。⑹傅姓族谱情况:从初修开始,历届修谱情况(时间、地点、组织机构、主持人、主编人、经费来源等):族谱保存情况;新谱续修情况;族谱名称、主要内容、版本格式、页码、发行范围、印刷册数、价位等情况;族谱续修主持人(或主编人)和旧谱保管人员的通讯联络(邮编、地址、姓名、电话号码)情况。

  2、编修方式(只介绍“两统”新编式):

  所谓“两统”,就是统一谱头内容、统一正文格式。

  “统一谱头内容”:所谓“谱头”,就是指家谱的上篇(或上卷、上册)部分,使用统一的傅姓文、图资料。一是内页部分主要有始祖图像、全国(或本地区)傅姓人口分布示意图、傅姓宗亲题词、谱序(自序、客序)、谱例、谱论等;二是正文家族概述部分,主要有傅姓历史来源、傅姓郡望堂号、傅姓播衍迁徙、傅姓历代名人、傅姓家史族谱、傅姓文化遗迹、傅姓宗亲联谊等。

  “统一正文格式”:就是指家谱正文部分统一格式和内容。一是家族源流:主要叙述各个支系的迁徙踪迹、繁衍分布;二是家族世系:主要记录各个支系图、世系谱等;三是家族文化:主要记载字辈派语、家法族规、族谱编修、人物纪略、人物简介、人物名录、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四是家族人物:收录人物传记、人物纪略、人物简介、人物名录等;五是家族旧谱:历届修谱概述、旧谱影印等。此外,附录部分要有编修家谱的公开信、编委会成员简介、捐资赞助名册、修谱始末、家谱发行名册、家谱赠送名册、族人代表通讯录、家族出生人口情况登记表、家族娶嫁人员情况登记表、家族死亡人口情况登记表等。

  “两统”新编式,可采取以下“四法”进行编修:⑴区域编修法:以行政区域进行编修家谱。如:《重庆市垫江县傅氏族谱》等。 ⑵支系编修法:以族系、房系进行编修。如:《渠县青龙乡傅家沟支系谱》等。⑶名人编修法:以某地、某支系的某个有代表性的傅姓名人进行编修。如:《傅斯年家谱》、《傅雷家世》等。⑷字辈编修法:以同一字辈进行编修。如:《梁平县湖广镇川傅氏家谱》等。⑸堂号编修法:以某个堂号进行编修,同时又即总体大通谱的卷本。如:北京华夏傅氏文化研究所主导编修的《闽西清河堂傅氏家谱》等。

不是,付、傅二姓在古代实为二姓,并不同源。

付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家谱文献《赖氏族谱》的记载,春秋末期,赖国(今日河南息县包信镇)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与付阳国(复阳国)一起被楚国所灭,赖国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国人恐为当时的楚灵王芈围所害,为避祸及,便将赖氏改为罗氏、付氏、复氏等。

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三位,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

扩展资料

傅姓名人:

1,傅介子(?-前65年),西汉北地(今甘肃庆阳)人,北地傅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

2,傅毅(47年-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著有《舞赋》等作品。

3,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东汉将领,曾平定黄巾之乱,官至汉阳太守,死后追谥壮节侯。

—付姓

—傅姓

  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1]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0多万,增长了约20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1]

  关于傅姓的起源,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傅姓历史坏人

傅姓 编辑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1] 从明朝至今600...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