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金的历史 我要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1收藏

安东金的历史 我要家谱,第1张

新安东金氏(朝鲜语:�2�1 �2�7�9�4 �8�1�2�5)是朝鲜半岛的一个本贯,与旧安东金氏亦有血源关系。新安东金氏在朝鲜王朝后期权倾朝野,家族内曾有三位女性成为王后(哲仁王后、纯元王后、孝显王后),并有多人曾出任领议政。根据1985年的人口统计,新安东金氏在韩国的宗亲大约有二万人左右。新安东金氏是新罗王朝的直系后人。他们的始祖是敬哀王的孙子金宣平(�8�1�1�3�5�0)与旧安东金氏是同宗。新安东金氏只有三个系派,分别是:1�3�1�4�7�5�1 2�3�9�2�1�5�1 3�2�9�5�1 著名人物·金大孝 ·金尚宪 (�8�1�1�8�6�5):金尚容弟,生父是金克孝,左议政,是金大孝的过继儿子。官场上的新安东金氏大多数都是他的后人。另外,壮洞金氏(�3�2�9�4�8�1�2�5)亦沿自这一脉。 ·金光灿 ·金寿增 ·金昌肃 ·金寿恒 ·金昌集 ·金好谦 ·金峻行:生父是金济谦 ·金履信 ·金文淳 ·金济谦 ·金克孝 (�8�1�8�0�6�5):敦宁府都正。 ·金尚容 (�8�1�1�8�3�0):金克孝长子,右议政。 ·金尚宽 (�8�1�1�8�7�1):金克孝三子。 ·金光爀 (�8�1�7�8�6�8) ·金寿兴 (�8�1�2�1�6�4) 金兰淳 金达淳 金大根 金汶根 金炳乔 金炳国 金炳冀 金炳德 金炳始 金炳�1�5 金炳弼 金炳学 金辅根 金洙根 金逌根 金应根 金履乔 金履度 金履载 金履阳 金左根 金祖根 金学淳 金弘根 金兴根 金羲淳·金祖淳:朝鲜纯祖时期权臣。 纯元王后: ·金达淳 (�8�1�9�7�2�5) ·金文淳 (�8�1�0�1�2�5) ·金羲淳 (�8�1�6�1�2�5) ·(�8�1�3�9�8�3) ·金教根 (�8�1�7�1�8�3) ·金炳学、金炳冀、金炳国、金炳始 ·金祖根(�8�1�3�5�8�3):朝鲜宪宗时的将军 ·金佐镇 (�8�1�3�3�3�5):朝鲜将军及独立运动家。 ·金斗汉 (�8�1�9�3�6�3):金佐镇的儿子,韩国国会议员。 ·金乙东:金斗汉的女儿、韩国演员,曾主演麻婆岛,宋一国的母亲。 领议政:·金左根(�8�1�3�3�8�3)、金兴根(�8�1�6�4�8�3)、金炳学(�8�1�1�0�6�0)、金炳国(�8�1�1�0�7�0)、金炳始(�8�1�1�0�2�7)等。 判书:·金洙根 (�8�1�2�1�8�3)、金辅根 (�8�1�1�5�8�3)、金炳冀 (�8�1�1�0�8�5)、金炳�1�5 (�8�1�1�0�3�5)、金炳德 (�8�1�1�0�9�2)、金炳地 (�8�1�1�0�3�1)、金炳乔 (�8�1�1�0�7�1)

  亲族

  父亲:木下弥右卫门

  母亲:大政所

  正室:高台院(有一段期间称北政所,本名则有おね、ねね、祢、宁、宁子等写法)

  侧室:南殿

  侧室:淀殿(茶茶,浅井长政长女)

  侧室:德子(川副正俊女)

  侧室:南之局(山名丰国女)

  侧室:松之丸殿(龙子,京极高吉女)

  侧室:加贺殿(摩阿,前田利家三女)

  侧室:甲斐姬(成田氏长女)

  侧室:三之丸殿(织田信长女)

  侧室:三条殿(虎,蒲生贤秀女)

  侧室:姬路殿(织田信包女)

  侧室:广泽局(名护屋经胜女)

  侧室:月桂院(嶋子,足利赖纯女)

  侧室:安乐院(阿种之方,香之前,地侍女)

  侧室:法鲜尼(宇喜多秀家母)

  姐:瑞龙院(三好吉房室)

  妹:旭姬

  弟:丰臣秀长

  甥:丰臣秀次

  甥:丰臣秀胜

  长子:羽柴秀胜(石松丸)(早夭)

  次子:丰臣鹤松(早夭)

  三子:丰臣秀赖

  义弟:浅野长政

  [编辑] 养子

  羽柴秀胜(织田信长四子)

  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嫡子)

  丰臣秀次(秀吉之姊瑞龙院与三好吉房之长子)

  丰臣秀胜(秀吉之姊瑞龙院与三好吉房之子,丰臣秀次之亲弟;女儿丰臣完子之后世诞下昭和天皇—裕仁)

  结城秀康(德川家康次子)

  小早川秀秋(秀吉正室高台院之甥)

  智仁亲王(诚仁亲王第六皇子)

  伊达秀宗(伊达政宗庶长子)

  [编辑] 养女

  豪姫(前田利家女,宇喜多秀家正室)

  加贺殿(前田利家四女,丰臣秀吉侧室)

  菊姫(前田利家庶女,早逝)

  小姫(织田信雄女,徳川秀忠正室,早逝)

  大善院(丰臣秀长女,毛利秀元室)

  淀殿(浅井长政长女,丰臣秀吉侧室)

  常高院(浅井长政次女,京极高次正室)

  督姬(于江与,浅井长政三女,徳川秀忠继室)

  宇喜多直家女(吉川广家正室)

  蜂须贺正胜女(黒田长政正室)

  近卫前子(近卫前久女,后阳成天皇女御)

  早期家臣

  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蜂须贺正胜(小六)、竹中重治(半兵卫)、神子田正治、山内一丰、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堀尾吉晴、增田长盛、大谷吉继、小西行长、中村一氏

  贱岳七本枪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胁坂安治、平野长泰、糟屋武则、片桐且元

  五奉行

  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三中老

  中村一氏、生驹亲正、堀尾吉晴

  五大老

  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接替)、宇喜多秀家。

  信长旧臣

  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长秀、蜂须贺正胜

  黄母衣众

  青木一重、伊木远胜、石尾治一、伊东长実、井上道胜、井上赖次、猪子一时、织田信高、小野木公乡、郡宗保、仙石秀久、津川亲行、津田信任、户田胜隆、友松盛保、中岛氏种、中西守之、长原云沢轩、野野村吉安、长谷川重成、蜂须贺家政、服部一忠、速水守久、尾藤知宣、舞兵库(前野忠康)、神子田正治、箕浦勘右卫门、三好房一、毛利吉成、森可政、山内一丰、分部光嘉

…………定下后十四辈的字派,即“百、世、声、传、芹、藻、香,子、孙、繁、衍、邦、家、光。”为方便传之于后人,他还续了两句诗:“满庭玉竹宏光绪,之朝宗祝永长祥。”…………

很难找到确切的~

你可以上崔氏族谱站上询问崔氏族人,

://cszp/ 崔氏族谱

崔姓来源

一、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

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

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

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

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

《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

《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

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于西羌”,追其祖先都应是以牧羊为主或以羊为图腾的部族。

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

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

《说文》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与姬姓黄帝族。

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原来十分接近,两族还有亲属关系。

《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足乔)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不断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战争的结局以炎帝族失败与黄帝族胜利而告终。

在史前时代,姜姓部族辗转四迁之地甚多。

在历史的进程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分为很多支系,变易为其他姓氏。

姜姓较主要的一支即吕氏,据《吕氏世系表》载:“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掌四岳,佐禹治水,封为吕侯,为吕姓之始。”《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吕氏出自姜姓。

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通遍)掌四岳,为诸侯伯(通霸),号太岳。

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可见,吕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

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并告诫他说:“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记帝舜教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吕之臣”(吕,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新唐书·宰相世系》:“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心吕之臣意即心腹之臣)。

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

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

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也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一。

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

《诗经·大雅·崧高》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这里的甫就是吕,《尚书·吕刑》在《礼记·表记》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证。

)

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

在申人迁至今陕西甘泉县之北的上申川时,吕人同时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即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

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云山,东流注于延河,后流入黄河。

吕人正是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

今山西乡宁县东南4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吕进入山西的落脚点。

有人考证:“吕氏旧地,疑当在是”。

这里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赐封,建立侯爵国吕国,世称吕侯。

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吕城遗址。

《元和郡县志》记载:“霍邑西南十里有吕乡。”霍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

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

西周中期,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

商周之际,吕侯支孙吕尚(据《竹书纪年·帝系名号归一图》,又称臧丈人、吕牙、吕望、吕消,后来人们又从其祖姓称他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在灭商建周的过程中建立了盖世功勋,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东夷之士”,《战国策》又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而《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史臣纂录古书及其国典籍而成的史书)则说:吕尚为“魏之汲邑(今河南卫辉)人”,西晋《太公吕望表》、东魏《太公碑记》、宋《太公舟人》诸文,均称吕望为汲入。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太公钓鱼台管理处曾为研究吕尚的籍贯,从豫南吕姓封地《西周时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到古称东海郡的山东郯城,最后来到河南卫辉。

他们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说明吕尚籍贯的史实资料,更末发现任何历史遗迹,而关于吕尚为汲人,确有多方面的论证依据。

吕尚青年时期,家境穷困,曾在朝歌 (今河南淇县)屠牛卖肉,后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南)司厨卖饭,他还在商朝做过官,因感商纣王昏残无道,辞官而去。

他曾游说诸侯,却无人欣赏,失望之余,遂隐居下来,此即《孟子》所言“太公避纣(乱),居于东海之滨”。

后来,吕尚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在西岐崇贤尚老,就千里跋涉,迁徙至今陕西。

这时的吕尚已届古稀之年,但他谙识典籍,见闻广博,胸怀治国之道,心藏用兵之术,兴世强国之心不衰。

相传,吕尚到陕西后,垂钓于渭滨,与姬昌出游狩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

姬昌听了吕尚侃侃而谈的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并高兴地对吕尚道:“我先君太公曾预言:‘当有圣人到周,周因而能兴盛,此即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姬昌尊吕尚为“太公望”,并立为掌管军事的“太师”。

吕尚辅佐西伯操练兵马,励精图治,西伯攻灭密须(今甘肃灵台西)、黎(今山西黎城)、崇(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建丰邑(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以西),多出自他的谋略。

西伯死后,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迁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

姬发继位后的第九年,在吕尚和周公的协助下,率军东征,进攻商朝,会盟孟津,当时有800多个大小不等诸侯背殷投周。

吕尚认为虽然灭亡殷商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殷纣的实力还不可轻视,建议暂缓出兵伐纣。

又过了两年,殷纣王杀比干、囚箕子之后,招致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于是周武王以吕尚为国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

周军在吕尚指挥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纣王之军如堤溃岸崩,纷纷倒戈。

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

根据吕尚的建议,周武王悬纣王首级示众,到社庙前,祀告天地,宣布伐纣战争的最后胜利。

武王灭商之后,在各国拥戴下建立了周朝,他派人封比干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散发鹿台所藏钱财和巨桥国库所积粟米赈济贫民,又派人视察传国之宝——九鼎。

接着,吕尚又带兵东征商的亲族同盟军——淮夷、徐夷、莱夷以及奄、齐、郯、薄姑等17国。

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谋士。

吕尚受封东夷族齐国故地,仍称齐国,他即是齐太公。

齐国为侯爵,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

齐国地处泰山以北,多处近海,地处僻远,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受中原影响较小,东夷人的风俗习惯更为浓厚。

齐太公在打败了东夷人莱侯的进攻,安定了封国后,对于东夷人的风俗采取了保留与因袭的态度。

齐太公没有强制性也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礼仪文化,对于东夷人的传统习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袭,只是对其君臣之礼略加简化。

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方面,重视发展经济,利用靠近大海的条件,因地制宜,在注意发展农业均同时,还注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齐民争为渔盐之利,齐文化更多地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点。

齐国很快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周武王灭商后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诵继位。

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辅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

商王纣子武庚乘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

周公率领大军东征,齐太公参与了平叛。

周成王策命齐太公对五侯九伯有征讨其罪的权利:“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到无棣,在此范围之内的五等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讨他们。”齐国从此代替天子征讨不服从者,成为东方大国。

姜太公有个儿子叫(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周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

齐丁公有个嫡子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或许出自宽厚与世无争的秉性,或许厌倦了纷争的人世,看破了红尘;或许惧怕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担当兄弟反目为仇相互残杀,骨肉相残,杀庶逐弟的罪名,姜季把父亲传给他的齐国国君的位子拱手让给了弟弟姜乙,自己甘愿要了一个名叫崔的地方为食邑,过一种田园生活,崔邑即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

其后,姜季子就在这里定居并繁衍生息,他的子孙逐渐以邑为姓,改姜姓为崔姓。

二、少数民族崔姓

据有关资料,现在彝族、 、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

唐时新罗国有人姓崔,今朝鲜半岛崔姓是该地的主要姓氏之一。

清代高丽人崔姓共分四个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

清代满洲人有姓崔的,世居辽阳。

清代满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后改为崔,如今满族仍有崔姓。

崔姓迁徒史

崔氏发源于山东省境内。

其后在汉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一直称盛于清和、博陵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两地。

其间,崔氏还繁衍到了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

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西晋至唐代,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浙江、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时被列为北方氏族之首。

唐代以后崔姓大批南迁,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

宋代时,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宋代以后,崔氏分布地更广,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

迁台及移居海外

崔姓移居台湾,多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时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在台湾设府置县,招徕东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垦殖,以开发、建设台湾的这一阶段。

现居台湾的崔姓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而去的,现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

1949年,大陆解放,崔氏一些成员随 迁移至台湾,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崔书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此外,还有一些崔氏成员在中国近代时期移居香港和澳门,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基本法协会会长崔德祺。

自明末以来,东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为谋生的需要,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

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崔氏与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朝鲜崔姓也修有家谱。

如朝鲜朔宁《崔氏世谱》,三编,总目一卷,崔鹤九编,1913年朝鲜铜活字本,4册。

该谱以崔天老为始祖,崔善甫为一世祖。

分甲乙丙三编,各编又分上下,皆世传。

末册版心刻“朔宁崔氏谱总目”,内载行状、墓志等。

崔姓家谱介绍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

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

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

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

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

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

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

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

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火+汉-氵),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

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

“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

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

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

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

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

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

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

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

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

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

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

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

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

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

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

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

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

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

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

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上海迪士尼乐园占地390公顷,如此巨大的空间面积,又兴建了大量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游乐和娱乐项目。那么除了热门的玩法和景点,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藏玩法和彩蛋呢?下面为大家详细分析一波。

1、把藏很深的米奇找出来

进迪士尼,总觉得有个米奇在暗处盯着你,就在那面墙上!是同一个窗户!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的米奇元素散落在公园各处!

在设计或建造迪士尼乐园的过程中,迪士尼的奇幻工程师会想尽办法在设计中隐藏米奇的头像,所以隐藏米奇已经成为迪士尼的一个传统,上海迪士尼也不例外。可以用手机拍照,录音。哦,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看看你有多少隐藏的米奇?

2、迪士尼传统,交换徽章

去过公园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有很多演职人员身上挂着一串挂满各种徽章的。这些可爱又超级有创意的徽章是可以交换的!

早在1999年,奥兰多的华特迪士尼世界就首次正式向公众介绍了徽章交换的传统。你可以收集你喜欢的迪士尼朋友的徽章,还有很多金钱买不到的徽章。你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交换它们来获得幸运。你眼明手快。看到演职人员有自己喜欢的徽章,就勇敢的上前兑换吧!如果你身上有徽章,记得在纪念品商店准备一些。

3、跟迪士尼朋友要签名

很多大朋友都知道可以和迪士尼朋友合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可以向迪士尼朋友要签名!布鲁托签名里的小脚,黛西签名里的小花,达菲骄傲地“左爪”留念,天才高飞不忘留下一顶小帽子每个朋友的签名都超级有特色!你都不知道这些小可爱在背后练签名有多可爱。所以,如果你还想收集他们的签名,记得准备一本签名簿。

字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护照

你知道米奇街是多少年建立的吗?你知道十二友园中代表十二生肖的十二个人物是谁吗?你知道冒险岛上“嗨咕咕”的意思吗?这些不为人知的迪士尼秘密,都记录在这本小小的梦想护照里!

除了迪斯尼乐园的秘密,你还可以拿着你的护照在公园的各个打卡点领取特殊的“梦幻印章”。收集所有印章后,您将获得一枚特殊的完成印章和一份神秘礼物。

4、用梦想护照打卡集章换神秘礼物

公园里到处都有很棒的薄荷糖,就像这样:

每枚纪念币的铸造需要你投入10元人民币,然后转动铸造旋转手柄和齿轮就可以得到一枚精彩的纪念币。每个主题公园都有不同的纪念币图案,把你喜欢的迪士尼朋友印在金币上,收藏起来。有一些金币收藏者甚至会在公园区域内跑来跑去,做一整套的纪念币。

控制细节

迪士尼乐园的冷知识

迪士尼乐园幻想工程师有可怕的细节,任何角落都有惊喜:

5、亲手铸金币

沿着繁忙的米奇大街的左侧走,听到了吗?似乎从金库不远处传来了台球的“叮当”声。这是皮特的台球室。也许他又在密谋什么!

6、细思极恐的“叮叮当当”声

“Paparinaud”在意大利语中是“唐老鸭”的意思。

7、唐老鸭的雪糕店为什么叫帕帕里诺?

在Parinaud的冰淇淋店里,墙上挂着一张唐老鸭的家谱,清晰地向你展示了这个“鸭子”的大家庭,所以下次你去买冰淇淋的时候,看看唐老鸭的家谱吧。

8、唐老鸭的爸爸的阿姨是谁?

是以《美食总动员》的小米为主的法式烘焙,靠近PaParinaud冰淇淋。一大波面包,松饼,甜点满足零食。烘焙工坊的装修和设计很独特。如果你有主要的细节,可以找到很多小楼梯,其实是给老鼠和小米活动用的。

9、小米大厨”里的迷你楼梯

这种迷人的气味增强了你在赛马场的真实感。

10、胡迪牛仔嘉年华的马厩味

龇牙咧嘴的小马驹是种马,而画着精致眼线,面带微笑的母马。

11、分辨胡迪牛仔嘉年华的马的性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候在公园散步会出现花瓣做成的米奇,或者米奇形状的水迹。其实这些图案都是可爱的保洁员,他们会各显神通,利用花园里的落叶、花瓣、细沙等天然道具,为大家画出一个别出心裁的米奇头像;他还将挥动巨大的画笔,勾勒出受到地面所有人喜爱的迪士尼朋友。

体验控制

12、地上出现的迷之米奇图案

——沉宝之战的隐藏结局

我还是不能告诉你这个秘密。嘻嘻,自己找吧。

13、加勒比海盗

幸运观众有机会获得海贼手里的纪念金币。

14、在凡迭戈剧院获得神秘金币

唐老鸭骑私人自行车上台!原来幻想园的“唐式太极”就要开始了,细肤之王奇奇蒂也要上这堂课。唐老鸭的太极课是其他迪士尼乐园没有的。

15、和唐老鸭一起打太极

有些**会在结尾隐藏迟来的彩蛋,公园里的七个小矮人矿车也有自己的小心机。你觉得在小矿车里感受过刺激和速度之后就差不多了吗?嘻嘻,临近尾声,小矿车会带你去一个郁郁葱葱的童话世界,萌萌的浣熊正在打水,远处的小木屋里会闪现白雪公主的身影。听说很多朋友还沉浸在激烈的摇尾巴中,错过了这一幕!

16、寻找白雪公主的身影

是能拔出来的剑。

你被命运选中,拔剑吧!就像神秘的“石中剑”藏在祭秋林的一个角落里一样,大多数来到世外桃源的探险者都会不小心错过这个秘密的打卡点。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肱二头肌的力量。传说只有被命运选中的人才能拔出这把剑!

上海迪士尼乐园拍照小贴士!

在迪士尼乐园里,到处拍照很梦幻,但是有一些拍照的祝福,拍景点的秘密,可以把照片提升的更大。现在俏咪咪告诉你:

17、传说只有被命运选中的人

加油,鸭子!

18、迪士尼小镇巨型唐老鸭

ps:迪士尼小镇也是一个“宝藏小镇”,随便拍随便好看。

怎样才能让那些纷乱的气球配合你的摄影展?放一百个心,专业演职人员会挥舞手中的气球,把你围在身后。

19、米奇的气球墙

拼图墙,红黑墙和彩虹墙,墙对墙,一面墙比一面墙更妖娆。

20、玩具总动员园区的玩具盒欢宴广场

OMG,老姑娘的心要醒了,拍拍拍。

21、幻想曲旋转木马

作为必拍的标志性城堡,每个人都在那里是必然的。要想避免其他游客的侵扰,要么是拍照同伴耐心、快速、准确、无情的拍照技巧,要么就是你来错峰玩。就好像整个城堡都被你从里到外承包了一样。

22、奇幻童话城堡

奇幻童话城堡里隐藏着许多美丽的公主元素。在城堡的中心,圆形大厅的周围装饰着栩栩如生的“四季公主马赛克壁画”。请一定要进去欣赏。

23、城堡中的马赛克壁画

终于有机会跟随兔子老师去爱丽丝梦游仙境,红心皇后的王座,神秘的岔路口,疯帽子里的下午茶,以城堡为背景的天梯。如果你进来了,不要这么快出去。

24、爱丽丝梦游仙境

见面就上前要合影!和迪士尼可爱的小家伙们合影,不用考虑什么姿势或者拍照技巧,因为童心就是最好的滤镜!

25、与迪士尼朋友合照点

在米奇街,除了牵着迪士尼朋友左拥右抱拍个照,这条街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拐进一条巷子,也没有山洞。从甜心糖果店拐进花丛,你可以看到高飞车库,和牙科诊所每个小店都有不同的风格,明亮的颜色,和许多有趣而独特的橱窗。如果全程拍照,你会是整条街最美的老鼠还是熊?

26、米奇大街

假装在外国系列照片从这里流出。在宝藏湾著名的巴博萨烧烤附近,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巷,充满了海盗水手的生活气息,——晾晒的衣服,歪歪扭扭的海盗招牌等等。

27、宝藏湾海盗村庄的无名小巷

没错,入乡随俗打扮一下,摆出最迪士尼的样子就行了!所以入场后可以去最近的米奇街上的M街购物廊或者甜心糖果。还有各种“打扮神器”,发带、帽子、衣服、包包你们好可爱啊!我都要!

家乘铺谍

郭氏家族所修族谱现保存在世的大约有上百种,其中大部分是清末民国初年所修,明代修的族谱现存有两种:一是《凫溪郭氏宗谱》,明代人郭志高纂修,明万历十一年(“83年)家刻本,现收藏在我国国家图书馆;另一部是《<福建漳州>汾阳郭氏谱》,明代人郭兴重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抄本,现日本和美国各收藏一部。

家谱名称列表

天津郭氏家谱四卷首一卷(清)郭采轩等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四册美国

山西太谷郭氏家谱不分卷(清)郭在朝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序写本五册日本美国

黑龙江黑水郭氏家乘八卷(民国)郭克兴辑民国十四年(1925)-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北图(又一部三卷)首都图(世系录二集)历博(存世德录)考古所(存世系录)人民大学(存世系录)中央民院(六卷)南京大学(存世德录初集)日本(存乡土录)美国(四卷)注:为旗籍郭博勒氏的简称。

江苏泰县泰邑郭氏七修族谱四卷(民国)凌德玺纂辑郭明成主修民国十七年(1928)凌庆斋七凤堂活字本四册历史所注:清道光十五年郭之兴始修。

江苏如皋郭氏宗谱十卷卷首二卷(民国)郭全富主修郭雍男纂辑民国九年(1920)懿德堂活字本十六册北图

江苏镇江润东郭氏家乘八卷(清)郭正台纂修清同治十年(1871)诒政堂活字本八册历史所注:明崇祯三年郭汉始修,此为六修。

江苏镇江京江郭氏家乘八卷(清)郭开溎修清宣统三年(1911)续古堂活字本北图历史所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宁图吉林大学江苏镇江市博日本美国

江苏丹阳郭氏宗谱□□卷木刻本江苏丹阳县珥陵乡志办(存一卷)

江苏扬中郭氏家谱□□卷民国间木刻本七册江苏扬中市(0523-5109836想了解此家谱,谢谢!)

江苏江阴明威郭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清)郭洪祥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仁德堂刊本四册美国

浙江杭州郭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间钞本二册湖北图注:书名本拟定,记事至清光绪七年。

浙江萧山郭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郭元鉴郭熊重修民国二十年(1931)敬爱堂活字本十二册河北大学浙江图杭州大学

浙江桐庐汾阳郭氏宗谱□□卷民国间木活字本浙江桐庐县档(存卷2-5、7)

浙江宁波县郭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庆湘郭谦益纂楫清宣统二年(1910)木刻本六册河北大学

浙江鄞县鄞东韩岭郭氏宗谱二卷(民国)王怀忠郭士篑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一册天一阁

浙江兰溪汾阳郡郭氏宗谱九卷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刻本浙江兰溪县 乡会桥

浙江兰溪灵湖郭氏宗谱二十五卷(民国)郭光卿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浙江金华市文管浙江兰溪县灵洞乡不源

浙江兰溪汾阳叶院郭氏宗谱十三卷木刻本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浙江兰溪郭氏宗谱二十四卷木刻本浙江兰溪县板桥乡下郭村

浙江东阳汾阳郭氏家谱二卷(民国)郭小弟纂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浙江东阳六石乡方回村注:谱始修于宋庆元年间。

浙江常山郭氏宗谱二卷(清)韩旭思重修清道光十年(1830)木刻本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沙帽山村注:始修于清康熙十七年(1638)黄世南。

浙江临海更楼郭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同治十一年(1872)序刻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7-10)

浙江临海台临康谷郭氏宗谱□□卷(清)李廷铨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序刻本浙江临海县康谷乡西岙材(存二卷)注:谱首修于宋淳熙六年郭葵。

浙江临海更楼郭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郭晓峰纂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1、4、5、7-9)注:明万历九年郭达泉首修。

淅江临海台临康谷郭氏宗谱五卷(民国)陈韵裳吕调纂民国四年(1915)天台阵孟焚梓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康谷乡西忝村(存卷1-3)注:谱首修于宋淳熙六年郭葵。

浙江仙居乐安郭氏宗谱□□卷(清)郭帘青纂清光绪十四年(1888)序刻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7、10、12、17、22、27、28)

浙江仙居乐安郭氏宗谱(民国)郭寿祺纂民国七年(1918)序刻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16、24、28、32)注:宋嘉定三年郭磊卿首纂《郭氏家史》。

浙江仙居乐安郭氏宗谱四十卷(民国)郭华等纂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6、7、13、17-39)注:宋嘉定三年郭磊卿首纂《郭氏家史》。

安徽合肥郭氏宗谱八卷(民国)郭能盛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汾阳堂活字本十六册美国

安徽续溪县南开享叙堂宗谱十卷(清)许文源等重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活字本十册北图

安徽宿松郭氏宗谱十三卷卷首二卷(民国)郭氏族人修民国四年(1915)忠孝堂活字本十四册北图

安徽毫县郭氏宗谱十卷(民国)郭鸿诒郭文彻等纂民国十五年(1926)由义堂活字本八册北图历史所注:清光绪末郭玉珍始修。

福建福州郭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清)郭柏苍等六修泯同治十三年(1874)序光绪三十一年(1905)刊本八册;日本美国

福建福州闽中郭氏支谱大略不分卷(清)郭柏苍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福州郭氏刊本《郭氏丛刻》第一册首都图北京师大福建图福建师大

福建福州郭氏支谱十卷(清)郭杰昌等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五册福建图

福建福州郭氏支谱十卷(清)郭兆昌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八册福建图(二部)

福建福州郭氏支谱十卷首一卷(民国)郭兆昌郭则寿重修民国九年(1920)第九次重修本福建师大注:谱首修于明隆庆六年郭大韶。

福建甫田魏塘郭氏族谱不分卷附世庆堂家志清末手写本五册历史所注:清初郭绍荣始修。

福建莆田郭氏世谱志不分卷清人编旧钞本福建师大

福建莆田郭氏家谱不分卷(民国)郭嗣蕃编民国九年(1920)修钞本福建师大

福建泉州郭氏族谱不分卷(明)郭萌等修(清)郭肇汾续修据泉州郭氏钞本传钞一册福建图福建师大注:郭萌始修于明正统元年。

福建惠安汾阳奇山二房郭氏族谱(清)郭天合纂修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修约民国元年(1912)重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家谱二卷(清)郭章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二册台湾

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家谱□□卷(民国)郭章等修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美国(存卷首、卷2上、卷5-7、9、12、16)

福建南靖郭氏族谱及地契清道光十五年(1835)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漳州澎湖郭氏流传派家谱(清)郭朝勋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漳州汾阳郭氏谱一卷(明)郭兴重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钞本一册日本美国

江西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偌等纂修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江西图(三部皆不全)

江西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卷(清)郭士杰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7、10、11、14)

江西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卷(清)郭士杰撰民国三年(1914)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10、11、20)

江西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卷(民国)郭安澜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12、13、21)

山东历城郭氏族谱不分卷(清)郭绍庭序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本一册美国

山东潍坊郭氏族谱八卷(清)郭见龙等重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辽宁图注:记事至清嘉庆十九年。郭一琪首修于康熙二十六年。

山东潍坊郭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阮容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辽宁图注:记事到清同治十年。清康熙二十六年郭一琪首修。

山东滩坊郭氏族谱不分卷郭苗由修。刊本十册科图

河南开封大粱郭氏世谱□□卷民国石印本南开大学(存世系一册)

河南新乡郭氏族谱十二卷(民国)郭荃阶郭庆云续修民国四年(1915)刻本河南大学(不全)

湖北新洲郭氏宗谱首四卷(民国)郭子秀郭席珍等续修民国十六年(1927)刻本湖北新洲县辛冲镇四岗村注:清光绪十五年郭可第郭平衡等创修。

湖北新洲郭氏宗谱(民国)郭云汉续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凤凰乡郑家围村

湖北新洲郭氏宗谱四十卷首十四卷(民国)郭启爱郭可裕等四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湖北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注:清道光四年郭春亭创修。

湖北新渊郭氏宗谱四卷首二卷(民国)郭存瑜郭宗林等创修民国二十三年(193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竹园村

湖北浠水汾阳郭氏宗谱□□卷清光绪八年(1882)木刻本湖北浠水县博(存卷1、2)

湖北浠水薪水郭公家乘摘录不分卷民国桐凤楼钞本一册湖北图

湖南郭氏族谱□□卷首三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印本湖南图(存卷首中)注:该族散居沅江、益阳、汉寿等地。

湖南湘潭中湘金霞山河头郭氏七修族谱不分卷清光绪间活字本湖南图(存七册)

湖南湘潭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九修族谱〔汶祖房道支〕〔分兴仁、兴让两支〕点颔堂编印〔兴仁分下有共四卷,四至七卷,十八派至二十三派〕〔兴让分下有两卷,八至九卷,十一派至二十三派〕

湖南湘潭郭氏五修族谱二十二卷(民国)郭孝成纂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汾阳堂排印本广东中山图(缺卷15上)注:清乾隆三十四年郭速衢首撰。

湖南湘潭上湘石屋街郭氏三修族谱十卷首二卷(民国)郭葆鹤郭良礼等纂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十一册河北大学

湖南湘乡郭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郭然卓纂(序)清道光四年(1824)文美堂刻本湖南图(存卷l)

湖南湘乡油榨铺郭氏读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再中郭春阐修郭德享郭年延续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二

湖南湘阴郭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嵩焘编清咸丰七年(1857)刻本辽宁大连市图(存5卷)上海图美国(缺3卷)注:清道光三年郭世俘、郭谆世创修。

湖南永兴长乐郭氏六修族谱不分卷(清)郭大聪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世德堂活字本六册历史所

湖南麻阳郭氏族谱十三卷首二卷(民国)郭元勋郭昌明总纂民国五年(1916)刻本历史所

湖南沅江郭氏续修支谱十二卷清光绪三年(1877)张善哉活字本湖南图

湖南沅江沅邑汾阳郭氏四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清)郭达全郭端午纂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汾阳堂活字本湖南图

广东番禺郭氏族谱不分卷(清)郭富谦重编清光绪五年(1879)钞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番禺郭氏怀江房谱不分卷(民国)郭成辉郭全带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潮州郭氏宗谱不分卷民国十六年(1927)潮州梁永昌印本一册广东汕头市档

广东中山香山郭氏族谱不分卷(民国)郭凤辉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一册

北图上海图注:封面、书签题《中山良都竹秀园郭氏家谱》

广东中山郭氏宗谱十六卷(民国)郭月朋郭梓南等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广东中山市档

广东中山郭氏宗谱十六卷(民国)郭尚媛监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治本堂刊本十六册美国

广东南海郭氏族谱不分卷(清)郭杖蒲编清宣统元年(1910)钞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大埔郭氏族谱二卷(民国)郭惠南等修民国十八年(1929)刊本一册美国

四川泸县丁市霸郭氏族谱不分卷(民国)郭锡文修民国十七年(1928)泸县郭氏石印本二册南京大学

四川安岳郭氏族谱三卷(民国)郭祖彤续修民国间木活字本二册四川图注:郭文锦首修于清乾隆年间。

四川资阳郭氏家谱三编四卷(民国)郭希振续纂民国二年(1913)修民国十一年(1922)资阳郭氏家祠石印本四册四川重庆市图

四川隆昌郭氏族谱不分卷(清)郭光壎等续修清宣统二年(1910)排印本四册南开大学四川图注:始修于康熙五十六年,此为四修。

台湾澎湖郭氏流传派家谱不分卷(清)郭朝勋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钞本一册美国

凫溪郭休宗谱不分卷(明)郭志高纂修明万历十一年(1583)家刻本一册北图

五谷溪郭氏族谱序(清)郭文良郭文玺等修清道光十四年(1834)钞本一册台湾

郭氏族谱十卷首一册末三册(清)郭培由纂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十四册北图

郭氏族谱十卷首一册末三册(民国)郭励孚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十四册北图

雉水郭氏宗谱二十三卷(清)郭先培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汾阳堂活字本二十册北图

郭氏族谱一卷(清)郭通磐纂修稿本山东图

汾阳郭氏八修宗谱十二卷(民国)郭衷棠等主修郭衷儒等纂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崇本堂刻本十册湖北图

郭氏族谱四卷(民国)郭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排印本四册四川图

郭氏副使祠宗谱不分卷(民国)郭彤纂修民国石印本一册四川图

郭子仪家谱不分卷石印本四册上海图

郭氏宗谱□□卷油印本江苏丰县博(存一卷)

江苏扬中市新坝镇原郭家埭郭氏家谱郭顺智纂修(2002年)铅印本一册

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霞浦一带,谱系分正谱、副谱(草谱)。副谱可以查阅,而正谱修好后,要入箱上锁,将开锁的钥匙丢入祖祠神龛,以示此谱交祖先收存,以后禁开锁。若遇副谱丢失,有事要查谱时,要先做“牲福”,祭请祖先同意,方可开锁。

旧时一些宗族修谱,每逢初一、十五日要祭祀祖宗。族谱告成后,还要造灵厝、做功德,请和尚法师观灯;观灯时造3座大灵厝(纸糊房子),供已超度的神魂居住,另设一些黑龛,供无子孙后代及未超度的神魂居住。福建省连城一带宗族,每年正月要拜“代图”(即写在布上的族谱)。行仪时,本族男丁都要到场,先是“新丁上图”(即新添男丁的名字入谱),上图之家要给执笔者一个红包,并烧香燃炮,用三牲祭祖。若逢大祭,要用整头猪羊置于下厅的支架上;继而是鸣锣击鼓放鞭炮;最后会餐,座位严格按辈份排列。族人围坐喝酒谈心,气氛很好。连城人把正月“拜代图”的宗族聚会称为“闹花灯”。

冈[冈,读音作gāng(ㄍㄤ)]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盘古氏,出自盘古氏后裔汤氏之孙史仓氏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王圻在《续文献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中记载,盘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间衍生姓氏如下:

自大騩氏至无怀氏等十九氏衍生姓氏有:

单姓:隗氏、嵬氏、饶氏、挠氏、刹氏、豗氏、傀氏、浑氏、沌氏、屯氏、吉氏、仓氏、史氏、侯氏、冈氏、柏氏、大氏、栗氏、陆氏。厘氏、骊氏、赫氏、葛氏、权氏、尊氏、墫氏、祝氏、融氏、昊氏、巢氏、阴氏、零氏、怀氏。

复姓:大隗氏、大嵬氏、史仓氏、鬼騩氏、夷门氏、仓颉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黄氏、大庭氏、赫胥氏、尊卢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朱襄氏、无怀氏

共有五十二个分衍姓氏。据史籍《姓纂》和《姓苑》记载,史仓氏之后被封在冈邑(今湖北黄冈),即有冈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秦、汉两朝向倭奴国迁徙的汉族人,属于夷化改姓再汉化为氏。

1秦始皇嬴姓后裔:

秦、汉之际,嬴政的后代有相当一部分逃亡到倭奴国(今日本),后逐渐融入大和民族,分衍的姓氏有:

单姓:秦氏、宗氏、寺氏、原氏。

复姓:太秦氏、惟宗氏、朝原氏、大蔵氏、河胜氏、桜田氏、高尾氏、时原氏、秦原氏、広幡氏、物集氏、三林氏、井手氏、川辺氏、中家氏、小宅氏、井手氏、长田氏、巨知氏、长冈氏、奈良氏、大滝氏、山村氏。

共有二十七个分衍的日本姓氏。在唐朝初期,有长冈氏族人有返回中国留学者,留居后汉化己姓,开始时称长冈氏,后有人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重新融入汉民族。

2西汉帝王刘氏后裔:

刘氏最早到达日本是在两汉时期。当时,中国与日本有使节往来,到东汉初期,日本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朝光武皇帝刘秀就曾赐给日本天皇“汉倭奴国王”的金印。从该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日本。

其中就有汉高祖刘邦的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其后分衍有日本姓氏丰冈连氏。

在唐朝中期,有丰冈连氏族人返回中国留学、经商者,留居后汉化己姓,开始时称丰冈连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连氏,重新融入汉民族。

3东汉帝王刘氏后裔: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王(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玄孙。

阿知王之后分衍姓氏有:

单姓:下氏、桧前氏、谷氏。

复姓:桑原氏、若江氏、田辺氏、豊冈氏、八戸氏、高安氏、高道氏、春井氏、河内氏。

共有十二个分衍的日本姓氏。在唐朝中期,有豊冈氏族人返回中国留学者,留居定陶(今山东定陶)一带后汉化己姓,开始时称豊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重新融入汉民族。

4百济国王的后裔:

百济国(公元前18~公元660年),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朝鲜民族的三国。为马韩人中的百济部落所建。

公元一世纪末,百济国兴起于朝鲜半岛西南部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逐渐征服马韩其他部落,在公元四世纪占领带方郡,成为半岛西南部强国,与新罗国、高句丽国鼎足而立。后在与高句丽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因而都城一再南移,到公元474年移到熊津,公元538年移到泗沘。公元五、六世纪后,又受到新罗国攻击,国势更弱。公元660年,百济国被唐朝与新罗国的联军灭亡。

灭亡后,百济国王丰璋逃亡高句丽国,其后裔分散到倭奴国(今日本)、渤海国,分衍姓氏有:

单姓:和氏、船氏、津氏、冈氏、原氏、林氏。

复姓:三善氏、多々良氏、百済氏、葛井氏、菅野氏、宫原氏、石野氏、大丘氏、沙田氏、中科氏、広津氏、不破氏、春野氏、高野氏、真野氏、刑部氏、冈屋氏、広井氏、河内氏、锦部氏、冈原氏、古市氏、六人部氏。

共有二十九个分衍的日本姓氏。在唐朝后期、五代十国时期,有冈氏、冈屋氏、冈原氏族人返回中国余杭一带留学、经商者,留居后汉化己姓,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逐渐融入汉民族。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冈氏,取自原朝鲜族姓氏,世居易州、望京一带地区。实际上,此支冈氏,源出原百济国冈氏,后融入女真族,成为满族先民中的一支。

二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所灭。

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置济阴国,汉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改为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东汉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改为济阴郡,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余杭郡:本来是秦朝的会稽郡所管辖的余杭县。东汉的时候又隶属于吴郡。南朝陈国在此设置钱溏郡,隋朝的时候改名为余杭郡。其时辖地均在今浙江省境内杭山一带,有余杭山,地近太湖。

三 名人

冈毅民:(公元1935~今),满族;北京人。著名冶金材料专家、企业家。

冈毅民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就职于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现任北京科冶钢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任全国浓硝用钢协作组和尿素用钢协调组组长,高级工程师。

冈毅民在我国率先提出并开展奥氏体不锈钢非敏化态晶间腐蚀的研究;针对其三种腐蚀介质研制出高硅型、高纯级和尿素级三个系列不锈钢;其中“耐浓硝酸腐蚀用C2、C4、C6L新钢种”、“尿素新材料阀门研制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高温浓硝设备用C8钢等新材料六项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主要著述有《浓硝酸用钢专集》,主编有《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两篇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等。

安东金的历史 我要家谱

新安东金氏(朝鲜语:�2�1 �2�7�9�4 �8�1�2�5)是朝鲜半岛的一个本贯,与旧安东金氏亦有血源关系。新安东金氏在朝鲜王朝后期权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