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三国代表人和,地利的蜀吴为什么输给代表天时的魏国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三国代表人和,地利的蜀吴为什么输给代表天时的魏国呢?,第1张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首先,天时、地利、人和分别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以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这句出自孟子的话,本身是一种军事上的理论,而跟为政者关联性较强的,应当是最后一项——人和。
天时与地利都是自然的产物,非人力所能左右之。唯独最后一项人和,是与领导者息息相关的。领导者的行为决定了一个军队的士兵们,乃至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否团结一致,并承认领导者的领导地位。所以孟子这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要强调人心所向的重要性,属于“仁政”的老生常谈了。
所以您的问题中所说,魏国代表“天时”,这句话是不太正确的。这里的“天时”不是指“拥有时运”。
至于蜀吴,的确是拥有地利。但,正如孟子所说,“地利不如人和”,很不巧,魏国正是拥有“强大”的人和。
的确,从仁政角度来说,蜀国是当时三国之中最开明的国度,也是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同时它还打出了“兴复汉室”的口号,可谓是占据了道德高地。按理来说,它的“人和”应当比魏国要强。
不过,对于现实我们是不能单纯从“道德”、“仁政”这些虚无的东西上来“纸上谈兵”。对于百姓来说,管你皇帝姓刘姓曹,只要能丰衣足食,就是好皇帝。魏国虽然是谋权篡位的政权,但不能否定曹魏政权在当时是很开明同时也很受拥戴的。况且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希望能有一个太平的天下——当然那些想趁乱称王的人除外,但可惜到三国时期,政权基本已经稳定,新的势力已经难以兴起。于是这时候,最有能力统一神州大地的政权,自然是最受拥戴的。那答案明确——曹魏政权的支持度当然是最高的。从这一点看,魏国是充分享有“人和”的优势。
另外一点,魏国还拥有的“人和”优势,就是人才多。曹操的“任人唯才”政策为曹魏政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毫无疑问,在当时魏国的人才数量以及素质都是远远凌驾于另外两国之上的。而高素质的人才,往往是割据政权间较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以,魏国在“人和”方面,是远远比拥有地利条件的蜀国和吴国占据优势的。
魏国一统天下,早已是大势所趋。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来个咸鱼翻身。因为刘备面对的,并非有勇无谋的项羽,而是奸雄曹操!
只可惜,曹魏政权的后继者都没能及曹操十分之一,导致最后政权落入了司马氏之手。当真是个遗憾。恐怕曹操在九泉之下,也无法安息吧。

假如我的回答解决了您的问题,请采纳并给个好评哟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三国代表人和,地利的蜀吴为什么输给代表天时的魏国呢?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首先,天时、地利、人和分别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以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