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辽宁卢姓家谱,及起名时所泛的字
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C2%AC&rs2=0&myselectvalue=1&word=%C2%AC&submit=%B0%D9%B6%C8%CB%D1%CB%F7&tb=on
“天下卢氏是一家”。每遇同姓,分外亲切。可有时遇一位同姓 ,他(她)却说:我姓草头“芦”,你姓虎头“卢”,你我不是一 家人。闻之不禁愕然。于是开始留意此问题,经调查考证,确信虎 头“卢”与草头“芦”本来是一家人。依据有三: 一、虎头“卢”乃中华大姓之一。考古今历史书籍、人物传记、方 志图录,凡涉及中国历代人物者,卢氏人物辈出,灿若繁星;而“ 芦”氏人物则颇为鲜见。例如,1980年版《辞海》中所列卢氏人物 辞条多达30人,而“芦”氏人物辞条则一个也没有。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姓氏都有名传天下的本家名人,即使比较少见的姓氏,通常 也有几位传世名人。草头“芦”之所以较少本家知名人物,说明古代以“芦”为姓者不多。据河北保定卢铭宗亲《关于卢姓的一些资料(辑录)兼及当今范阳卢氏的人数问题》一文:“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后人中有的以‘卢蒲’为姓,并有芦蒲就魁、芦蒲癸等著名人物参与齐国朝政,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由于他们的姓氏也写作‘蒲’,后来复姓改写为单姓时,就分别成为芦姓或卢姓。”齐桓公之后,出自这一支派的芦姓人在血缘关系上与卢氏是一脉相传的。因此,这些芦姓人和我们虎头卢是一家。
二、“卢”与“芦”在古代汉语中是同义词。从甲骨钟鼎到石鼓碑版,大篆小篆中的“卢”与“芦”是同一个字。据1980年版《辞海》“芦山县”辞条说:今四川省有芦山县,隋置卢山县,元改泸山县,明改芦山县。可见古代汉语中“卢”、“芦”、“泸”是通用的。该书“芦沟桥”辞条解释:“芦沟桥,一称卢沟桥。”金时称卢沟河,架桥其上,故名:清康熙年代改称永定河。闻名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当时和
后来许多报刊、史书写作“芦沟桥事变”。其实,卢沟桥的“卢” 字是虎头“卢”,这有至今还在卢沟桥头矗立的清乾隆皇帝亲笔书 写“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石碑为证。虎头“卢”在古代汉语中主要被用于姓氏。草头“芦”在古代汉语中只作“芦苇”解。1992年版《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芦”只有两个解释,一为“芦苇”,二 为“芦菔”,即萝卜。
三、草头“芦”系由虎头“卢”衍变而来,在近现代才常见诸姓氏。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使用的文字是繁体字。问题就出在这里:一些姓卢的人,在书写自己的姓名时,往往图简便省事,把繁体字的“卢”简写成草头“芦”。有些不姓卢的人,也习惯于把虎头“卢”写作草头“芦”。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
实行文字改革,开始使用简化字。繁体字“卢”被简化成简体“卢”字,一些人仍习惯于用草头“芦”,久之成自然,本来姓虎头“卢”,竟改成姓草头“芦”了。还有一种情况:一些负责户籍管理的人员,在办理户籍登记时,听说某人姓卢,就写成草头“芦”,于是将错就错,虎头“卢”被笔误成草头“芦”了。卢氏族人多有这样的遭遇:每当我们外出办理住宿登记,或到医院就诊,服务人 员和医生在写你的姓名时,往往习惯于将“卢”写作“芦”即使是卢氏族人,也习惯于这样写,于是就以讹传讹,人为地创造出“
一家两姓来。”例如,范阳卢氏先祖卢植公故里例如,范阳卢氏先祖卢植公故里——今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场村,由于人们的笔误经常被写作“芦家场村”,村中有些卢氏宗亲在书写自己的姓名和村名时也用草头“芦”。范阳卢氏联谊会会长卢振国宗亲的公子,就因为户籍人员的笔误,至今还姓草头“芦”。祖籍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庄乡,有卢氏一大家,本是同姓同族,历代 先祖都都姓虎头“卢”,可到现代却有虎头“卢”和草头“芦”两个写法。家父的同胞弟弟、妹妹均年近七旬,平时仍习惯于写繁体字,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他们在写信、签名时总写作草头“芦”;以致我叔父的女儿也随之姓草头“芦”,而家父和我却姓虎头“卢”。这说明,虎头“卢”和草头“芦”实实在在是一家人。
汉族卢与少数民族卢是一家人 辽中卢牧之每遇同姓卢者,即引为同宗同族,相识甚欢而结为同好宗亲。
也偶有不认亲者,称其为满族或其他少数民族,虽姓卢而与我这汉族卢不是一家人。其实满族卢或其他少数民族卢是一家人,这并非牵强附会,而是不争的事实。有人也许会问:既然是两个民族,即使同姓,怎么可能是一家人呢?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齐国高氏家族始末
高傒,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自号白兔,谥号敬仲,通称高子,世为齐国上卿(春秋时期诸候的上卿是周天子任命,负有守国重任,有点类似今天的中央特派员)。他不仅地位显赫,在朝中德高望重,(《史记·姜太公世家》)“傒与国氏,实为内主而且握有实权,平时管理着国都临淄的5个士乡(当时齐都临淄分为21乡,桓公领11个乡,高傒和另一位齐国上卿国子各领5乡),战时统领着齐国三分之一的军队。三军中有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
高傒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三,首先是公元前685年,他把姜小白从莒国迎回立为新君,称为齐桓公。可以这样说,没有高傒,就没有齐桓公,就没有后来的一匡天下、九合诸候的霸业。可见高傒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齐桓公即位后,高傒与管仲、鲍叔牙、隰朋等人共修国政,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为创建春秋首霸的历史功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多次代表齐国与鲁国会盟,为当时齐鲁两国关系的融洽、和谐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72年,他与鲁庄公在防地会盟;公元前660年,他再次前往鲁国订盟。公元前659年,鲁国发生庆父之乱,高傒受桓公之命将“南阳之甲”3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嘻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高傒是高姓、卢姓、柴姓的祖先。据《广韵》载,姜太公六世孙(姜太公世家实则八世孙)齐文公的次子受封于高邑(今山东禹城或说河南省高县、山东省邹县东北一带),称为公子高,也就是高傒的爷爷。一说高傒以他爷爷的封邑高为姓,也有一说高傒是受封以其爷爷公子高之字高为姓,不过两者之说都复合中华姓氏之概况。总之,高傒是齐国高姓第一人。高傒子孙世代以高为姓,高傒因迎立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赐食邑于卢(今山东省长清西南)。据考,高傒子孙有居卢者世代以卢为姓,此正是卢氏之由来。2000年6月18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来山东寻根问祖,先去了长清,后又来临淄敬仲镇白兔丘拜谒了高傒这位卢姓先祖。柴姓的祖先是高傒的十世孙、高昭子高张之孙、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高柴。高柴之孙柴举,以祖父的名字“柴”为姓,世代相传。
高傒逝世后,葬于齐城以北二十里,齐燕大道交通要塞和淄水之滨。以示来往燕、戎之商客,也表国人之敬畏。高傒墓冢东靠淄水西临齐燕大道。南览齐城京都,北临齐北接燕地之平原,建在距齐燕大道高六七米的丘陵地带,所以从齐燕大道上看去显得高大巍峨。以高傒之号“白兔”而得名的白兔丘庄,就建立在墓冢北邻(现白兔丘庄已向西向南迁移百余米)。上世纪60年初高傒墓高约7米,东西宽约45米,南北长约40米,周围长约180米。现在墓高约5米,东西约23米,南北约25米。
高傒逝世后,其子孙世袭上卿之职,并兼守国之重任。高傒生高庄子虎(庄为谥号,虎为名),高庄子虎生高顷子(顷为谥号),高顷子生高宣子固(宣为谥号,固为名)。
高固是齐惠公、齐顷公时的上卿。齐惠公五年(公元前604年),高固娶鲁宣公女叔姬为妻;齐顷公五年(公元前594年),他代表齐国与鲁国仲孙蔑在牟娄会盟(今诸城或五莲);齐顷公七年(公元前592年),他与晏婴之父晏弱参加晋国召集的盟会,发现晋国大夫郗克有报复齐国之意,中途机智逃脱。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高固随齐顷公参加齐、晋鞍(今济南北马鞍山)之战。六月十六日,齐军与晋、鲁、卫、曹、狄联军五国在靡笄山(今济南千佛山)下遭遇。高固非常勇敢,单车冲进晋军营垒。他左冲右突,勇猛冲杀,如入无人之境。他拔起树桩,向敌人的头上扔去;还举起大石头,砸烂了好几辆敌人的兵车。最后抓了一个俘虏,绑在所缴获的车上,车后拖了一棵桑树,凯旋回营。他一进齐营,就朝齐军士兵大喊:“想要勇气的快来买呀,我的勇气还剩下很多呢!”——这就是成语“余勇可贾”的由来。高固的勇猛无畏、藐视敌人的精神的确让人敬佩,但未免有轻敌、鲁莽之嫌。最后,齐军因齐顷公、高固的轻敌,在鞍之战中被晋军击败。
高固的儿子,见于史载的是高无咎、高厚。
高无咎为齐灵公前期大夫。齐灵公六年(公元前576年),曾代表齐国参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会盟,联吴抗楚;齐灵公七年(公元前575年),曾率齐军参加晋楚鄢陵(今河南鄢陵)之战;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因遭灵公之母声孟子谗言,被灵公驱逐,七月逃奔到莒国(今山东莒县)。高无咎的儿子高弱,为报父仇,在卢地(今山东长清西南)叛齐,后于十二月又降齐。
高厚为齐灵公后期主政大夫。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国(今烟台一带),高厚与崔杼重新测量、划分了莱国的土地,并制定管理条约;齐灵公十九年(公元前563年),他做了太子光(后来的齐庄公)的傅,并与其一起参与晋国主持的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盟;齐灵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57年),齐国不服晋的霸主地位,他代表齐国出席了温地会盟,并赋诗明志,中途退归;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齐国兵分两路进攻鲁国,高厚率领一路人马,包围鲁国防邑(今山东金乡县西)。齐灵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废太子光,改立太子牙。高厚不再傅太子光,而是改傅太子牙。五月,齐灵公卒,崔杼迎立故太子光即位,是为庄公。秋,庄公使崔杼杀死高厚。
高厚的儿子,见于史载的是高止。高止,字子容,齐庄公、景公时期的大夫。因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公元前544年)秋,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燕(今河北省易县)。高止之子高竖,因父难占据高氏封地卢(今山东济南长清西南)发动叛乱。闾丘婴率齐军平叛。高竖说:“如果让高氏有人继承祖业,他就交出卢地”。齐国于是另立了高傒的玄孙、高顷子之孙高偃(高酀)。高竖逃亡到晋国,晋国在绵地建城安置了他。
高偃(谥号为‘武’,即高武子,又名高酀),是齐景公前期的大夫,参与了送燕国国君回国的活动。齐景公九年(公元前539年),燕国发生内乱,燕国国君奔齐;齐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36年),高偃出使晋国,请求联合讨伐燕国,送燕君回国。晋、齐一起讨伐燕国,结果齐景公娶燕姬,受赂而还;齐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30年),高偃率领齐军将燕君送到燕国的阳邑(或唐邑,今河北省唐县)。
高发,是齐景公中期的大夫,疑为高偃之子。他主要的功绩是伐莒。齐景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25年)秋,因莒国不服从齐国号令,高发率齐军伐莒,莒共公庚舆逃入纪鄣(今江苏赣榆县北)。七月,高发的部将、孙武的祖父田书攻入纪鄣有功,后被齐景公赐姓孙。
高张(谥号为‘昭’,即高昭子),高偃之子,齐景公后期主政大夫。主要事迹有:一、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来齐,高张接纳他做了自已的家臣;二、齐景公三十五年(公元前513年),他出使晋国,探望奔晋的鲁昭公;三、齐景公三十九年(公元前509年)春,晋国率领各诸候国为周敬王增筑成周城墙,高张率齐军前去筑城墙,结果迟到;四、齐景公四十六年(公元前502年)夏,高张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国西部边境;五、齐景公五十八年(公元前490年)秋,齐景公死,高张、国夏共立太子荼为国君,即晏孺子。公元前489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入公宫,高张为了救护国君被田乞杀害(一说奔鲁)。据说,高张的封地是柴邑(今山东泰安新泰楼德镇柴城村),,其有一孙以祖父的封地为名,即孔子弟子高柴。高柴之孙柴举,又以其祖父名为姓,始有柴姓。
高无邳,高昭子高张之子,齐简公、齐平公时期大夫。齐简公元年(公元前484年)春,为报复鲁国助吴伐齐,高无邳与国书一起率齐军讨伐鲁国,一直打到鲁都曲阜郊外,后被孔子弟子冉求率左军使用长矛在曲阜南门外稷曲击退。
五月,鲁、吴联军反攻齐国,与齐军主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展开决战。当时高无邳率上军参战,初战被吴右军展如击败。后来因吴军突然鸣金,齐军误认为敌人收兵,斗志松懈(齐军与吴军的作战习惯正好相反,齐军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而吴军是鸣金进攻,击鼓退军);再加上吴王夫差率领后备队——中军投入战斗,因而齐军大败。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齐左相田常杀死了齐简公,执掌了齐国大权。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夏五月,高无邳为逃避迫害,奔北燕(今河北省易县),后又返回齐国。齐平公九年(公元前472年),高无邳曾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因田氏势力做大,高无邳可能又逃奔到北燕。
春秋末战国初年,田氏代姜,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完全丧失。高氏纷纷出走齐地,迁居到南越、楚国、鲁国、赵国等地。著名人物有晋国大夫高共、楚威王的宰相南海(今广州)人高固、孟子弟子高叟等。
高止的九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后来徙居到今沛县一带;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修县(今河北景县)。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至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初居河北文安县,后迁徙到京兆,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另外,高句丽高氏(今朝鲜韩国高氏的祖先)、北海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后裔。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高氏分支辽东高氏在北朝时曾建立了北齐政权,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辽东高氏后裔高欢(496—547年),曾为北魏、东魏权臣。公元550年,其子高洋建立了取代东魏的北齐政权,国号齐,建都邺。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公元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
隋代,渤海高氏经过北齐的发展,在北方成为继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后少有的几个望姓大族。唐朝,渤海高氏进一步发展,文有五位高氏子孙高俭(字士廉,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唐开国功臣,太宗时为相)、高季辅、高璩、高郢、高智周做了宰相,武有高开道、高崇文、高霞寓、高骈等名将。后来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氏成员四处离散,渤海高氏解体。
五代时期,渤海高氏后裔高季兴创建了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北宋以后,渤海高氏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高琼玄孙高公纪之子高世则是北宋末天下兵马大元帅,曾护卫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今天浙江高姓大多为其后裔。后来这支高姓的一部又迁至福建,南宋时,高拂为岳飞女婿;福建高姓后裔又有迁居粤东、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家和地区。此外,据民间族谱湘、鄂、川、赣、皖、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卢姓姓氏来源: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5、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更多卢姓相关的知识可以上百姓通谱看看。
1、广东潮州字辈:
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2、福建福州市郊卢滨洲村字辈:
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
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
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
3、福建顺昌榜山卢氏字辈:
甲辛生金,玉贤成德。均齐方正,安富尊荣,
文章礼乐,爵鼎冠裳,功丰绩伟,祚永泽长。
4、江西修水卢氏字辈:
崇儒重道从先进,盛德鸿才作大方,忠厚传家昌世绪,文章华国启贤良,二协懿亲为令嗣,恩培吉士佐中邦,谷贻早幸前谟永,祥发同瞻福祚长。
5、江西铜鼓县卢氏字辈:
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6、浙江灵山卢氏字辈:
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
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
7、河南商丘卢氏字辈:
文友新田,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仲肃恭懿,宣慈惠和,民庆贞祥,久卫太平。
8、江苏南京卢氏字辈:乾正仕有益,春后发大枝。
扩展资料: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4、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卢姓。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后望于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后望于陕西省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参考资料来源-卢氏家谱
4支。根据查询涝坡卢氏家谱相关信息得知,涝坡卢氏家谱共4支。民国二十五年出版的《重修莒志》,印证了《卢氏族谱》的记载真实可靠:若涝坡一支,一世为永忠,后分四支,分居城里后营、南关、城东西庄、淮河、鸡山、廓落坡、莫家屹,日照县山旺、梁山口、寺后等处,今传至十八世。卢,是临沂市莒南县东部的大姓,涝坡、坪上等乡镇,都有不少卢姓人聚居的村庄。
族谱又称宗谱、家乘、祖谱、公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历史发展和族事活动情况的档案材料。
修谱
古人重视修族谱,认为“自古氏族立谱,以时修辑,而垂示后裔”。一般而言,修谱的目的在于“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族谱编修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一般为30年一修。宋明以后,各地卢氏族人,因为人口发展繁衍,以及社会动乱等原因,造成了分离迁徙。因此,他们都十分注意编撰自己家族、房派的历史,叙明源流,载述祖宗懿德业绩,勾划传衍脉系等。卢氏家谱、族谱,现存最早有修于宋代者。明清时期,因迁徙流转之事甚多,故家谱、族谱的编修、记述也特多、特详,为今人了解卢氏发展变迁提供很大方便。而家(族)谱中,最有价值首推序言,特选载部分以供参考。
族谱的内容
族谱内容主要包括序言(缕述渊源,记述迁徙传衍情况等)、世系、辈序、田产、族规、墓苑、祠庙、祀典、著名族人事迹以及户口情况等等,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内容在于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统绪。
卢氏族谱在记述相传世系和迁徙传衍情况中,内容较为翔实;介绍先祖业绩与风范,一般比较客观,有的还补充或订正了历史事实(如卢琰之后“九支卢”)。宗族有识之士认为,修谱“藉使族人皆能效法基祖之力行,鉴前事之得失,而因时通变,精诚团结,互爱互助”,“不讳短缺,不尚文饰,诚足以警惕族人”。
求辽宁卢姓家谱,及起名时所泛的字
本文2023-10-27 20:41: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