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族谱怎么选择纸张以避免虫蛀和发霉
在古代,家谱在编修时,通常会采用宣纸印刷来保证家谱的保存年限,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保存方式。家谱的保存,一般有二大要素:完整、安全。在不少情况下为了重视对原本的保护,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把家谱来制作一个副本。其实大多数族谱经历几代的风风雨雨,存储下来的不是有残缺的,就是纸张发黄、字迹看不清的。族谱的编修,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般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拟定编写体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流程。所以,在修族谱前应该怎么存储才能更好的传承给后代呢?
首先修谱用纸要多讲究
在以前修族谱用纸一般选用宣纸。宣纸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还有轻和薄的特点,也正因为其薄的特点,不能双面印刷字迹,在做装订的时候采用蝴蝶装订,看上去及有古韵。宣纸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遇水后,墨迹不褪不变。这也是宣纸深受人们最为难舍的优点,当然,这个遇水不褪色是指短时间遇水后立即干燥是没有问题,比如宣纸作品湿水后,可用电熨斗熨平,对纸质无影响。
存放
存放要避免日光直射。日光中紫外线会造成纸张发黄变脆。而书架可放置卫生球、樟脑丸等对人体无害的防虫药物。其此外做好防潮防高温。高温高湿会造成纸张的老化,潮湿还能造成图书的霉烂和起虫,族谱要放在干燥通风处。而樟木盒一般具有防潮防虫的作用,族谱放入其中,长时间不会虫蛀,有助于族谱的保存。
扫描成电子族谱
不管是宣纸还是樟木盒,就是比较昂贵的材质,对于编修成族谱会废比较大的成本。而作为现代人来说,手机电脑不离身,更有利于电子族谱的保存。
龙游皮纸制作技艺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流传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及周边地区,所用原料以本地特有的山桠皮、雁皮等为主,并杂以稻草、龙须草等辅料,主辅料配比严格,操作工序繁复。纸质全凭艺人肉眼观察和手工经验把握,是活态化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龙游皮纸发展已有1400余年历史,其纯手工制作的皮纸产品细腻柔韧,有“书画之宝”的美称,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赞其“龙游佳制艺称殊”“南朝官纸女儿肤”。2009年,龙游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2010年浙江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被列为浙江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011年,龙游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12年,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万爱珠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
龙游传统手工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造纸业兴盛不衰,并具有深厚的手工造纸制作技艺与传统,是浙江省重要的纸产地之一。龙游地处金衢盆地,气候湿润,日照充足,衢江、灵山江、芝溪纵贯全县,南部山区有丰富的山桠皮、雁皮植被,为龙游皮纸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早在唐代就生产“藤纸”、“竹纸”等,其中手工抄造竹纸类“元书纸”被列为贡品,用于书写诏敕、经书。明代学者、浙江右参政陆容的《菽园杂志》中说“浙之衢州,民以抄纸为业,每岁官纸之供”。龙游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有着独特的地域性,据《新唐书》、《龙游县志》记载,龙游溪口素有“浙西纸乡”之称。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杀青》有专章记载造竹纸法,龙游竹造纸与上述所记略有不同,技术更为先进,已不需火煮这一工序,完全采用石灰腌烂竹料,再加捣舂成竹浆。明万历《龙游县志·卷四·物产》载,龙游“多烧纸,纸胜于别县”,可见龙游烧纸在明代已很有名气。清代龙游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又有很大发展,皮纸产品有30多个品种,据民国《龙游县志·卷二四·丛载》记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南乡曾发生纸槽工人罢工之事,“滋事势汹汹”,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龙游造纸业已具一定规模。民国年间,龙游所产的纸以薄匀、白净、挺韧而声名远播。1916年省政府在溪口设立改良手工造纸传习坊。据《龙游商帮研究》记载,1929年龙游有纸槽317条,槽工1802人,1940年增至350条。如灵山乡步坑源村就有9家11条纸槽,年产达8000担。民国初产纸30万担200万元,主要有黄笺、白笺、南屏纸。1934年《浙江建设月刊》载,龙游竹浆纸输出17万件90余万元。《浙江年鉴·工业》统计,1939年,龙游产南屏纸20万担,花笺15万担,手工新闻纸5000令,值1027万元,占龙游输出产品总值一半多,成为龙游县的主要产业。
清代沐尘乡、庙下乡、罗家乡等地,主要生产藤纸、皮纸、元书纸等,有较为久远和系统的传承谱系。新中国成立后,龙游县溪口区于1949年成立造纸工会,刘氏纸槽成为溪口区沐尘乡二村分会,毛元福任分会主任。1950年溪口区沐尘乡二村分会加入沐尘造纸社(后发展为龙游县宣纸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造纸迅速发展,民间纸槽锐减,龙游皮纸制作也在这时急速转向低迷,原有数十家手工造纸企业与作坊,都先后改手工造纸为机械制造或者直接关闭人,只剩下偏远山区的一些小造纸工场还在使用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浙江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创始人万爱珠,始终坚持手工制作龙游皮纸,一直守护着皮纸制作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并积极传承与发展。
二
龙游皮纸制作技艺完整地继承了龙游传统造纸作坊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技术工艺与历代传承者的丰富经验。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皮料制作和成品制成二个流程30多道工序,依靠古生产器具、古工艺流程、传统配制、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制造而成。皮料制作流程有砍条、蒸料、剥皮、刮皮、踏洗、摊晒、蒸煮、揉洗、挤压、摊晒、洗涤、打料、选皮、洗涤、晾干、袋料、榨料等工序。其中洗涤和摊晒过程可根据皮料的实际情况重复进行,目的是将山桠皮、雁皮中的果胶、木素、色素等杂质清理干净,提高纸张质量。成品制成流程有榨料、皮料下槽、划槽、加汁、搅拌、捞纸、榨纸、焙纸、检纸、切纸、包装入库等工序。
上述两大流程可分解为五个过程,依次为原料预处理、原料再处理、制浆、捞纸和纸的后处理。整个皮纸制作过程需要烍山刀、刮皮刀、漂洗池、铡刀、钉耙、胶圹、蒸锅、纸帘、帘床、槽角、帘床档等50余种专用工具。
龙游皮纸的制作耗时漫长、制料精细、工序繁复、技与艺通。从原料采伐到原料纤化(皮料制作)、纸张成型、产品包装的整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上好的原料是树龄2 至3年的山桠皮,若想造出好纸,就需要耐心等待山桠皮生长。皮料制作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部分工序对温度和湿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仅蒸料一项,就需要2至3天,晒皮如果遇上雨晦阴天,则要耗费更多时间。纸张成型也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尤其是晒纸,旧时没有烘焙设备,只能依靠日晒,旷日持久。制料精细,在原料选择、蒸煮打料等过程中要综合把握各种因素,尽量不损伤原料,避免形成残次产品。山桠皮采来后,要经过细致的挑选,上等枝条较粗,皮上有光泽,且无过多疤痕。蒸料的时候对火候有严格的要求,如果火大,把皮料蒸得过熟,就会伤害皮料,导致所造纸张缺乏拉力且光泽不足,火太小亦不能达到要求。在龙游皮纸制作的工艺流程中,每一道工序都由造纸师傅手工操作,其中有些非常微妙的细节,全靠造纸师傅的观察和体会,需要制作者有较高的悟性、娴熟的技术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如原料加工大都采用日晒、雨淋、露炼等方法,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指标与参数,只能凭眼观和手感进行判断。再如在捞纸过程中,帘床入池的深浅、打起的浪花大小和纸浆入帘的多少等等,也只能凭借造纸师傅的经验来把握。造纸师傅的手感和手法、眼光和体悟直接影响到皮纸成品的质量和效果。
龙游皮纸成品种类丰富,主要有画仙纸、笺纸、国色纸、特种纸等30多个品种。龙游皮纸除适用于书画外还在书籍装帧、包装、装潢等方面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生产的皮纸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及欧美各地,其中“寿”牌书画纸曾获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中国文房四宝“十大名纸”等称号。
三
龙游皮纸的制作不仅延续了龙游造纸业的发展与传承,也是中国传统造纸术的一条发展轨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龙游县非常重视龙游皮纸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广泛开展收集、整理、保护流散的传统工艺流程、原料配方和造纸器具。2004年成立龙游皮纸制作技艺保护组,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传承和研发。保护老艺人,实行技艺或传承补贴奖励制度,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传承作用,培养新一代的龙游皮纸制作人才。保护生态环境,在龙南山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15万亩,确保皮纸生产原料的供给。开展全国手工造纸技艺交流活动。2016年底,龙游县出版《龙游皮纸制作技艺》。龙游县档案馆开展非遗资料征集、收藏活动,将龙游皮纸制作技艺的相关文字、、视频等收集入馆,永久保存。2017年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建成龙游皮纸非遗展示馆,展示古代造纸工场、传统生产工具、手工造纸技艺及皮纸的人文历史,供参观学习和亲身体验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信息来源:《浙江档案》杂志2018年第8期)
编修族谱怎么选择纸张以避免虫蛀和发霉
本文2023-10-27 19:45: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