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家谱“汝、宾、锡、玉、子”是哪一支?后面是什么?
贺姓得姓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从一开始就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贺纯有孙名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之孙贺邵任中书令,邵之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由于仕宦周迁等原因,贺姓开始在江浙一带缓慢迁徙。会稽贺姓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兵连祸接,各民族不断大举南迁,使得南方的贺姓家族分布更广。出自鲜卑的贺姓,也很快繁衍壮大,后与从江南北上的贺姓不断地融合发展,逐渐在北方形成两大郡望,即河南郡、广平郡。唐朝时,贺修的十二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今江苏徐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孙贺知章任唐玄宗秘书监,可见此期世居会稽之贺姓已呈大批北上之势。宋代词人贺铸为贺知章之后,生于今河南汲县,晚年退居苏、常。唐宋之际,贺姓已分布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此期又形成山阴(隋时贺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时贺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时易州刺史贺惟忠之族所在)、陈留(宋时右千牛卫大将军贺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时中散大夫贺应诚之族所在)、济南(宋时秉议郎贺适中之族所在)、齐州(宋时光禄卿贺志诚之族所在)、密州(宋时贺宽之族所在)等郡望。明初,贺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明清以后,贺姓遍及全国各地,并有远播海外者。如今,贺姓分布甚广,尤以湖南、山西两省为多。目前贺姓人口列全国第九十七位。由于不知道你的出生的,无法查询,建议你直接在中华万家姓或http://www10000xingcn/x070/2008files/20090216144546284html查询
系出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黑肱(即公子黑肱)之后。(见《偃师姓氏源流》)。因为楚国公族出自黄帝之后,所以此支黑姓也是黄帝后裔。此支黑氏也是汉族。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等省。
以上两支为汉族黑氏,均出于轩辕黄帝之裔。 源于突厥族,出自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创立汗国,创立者是出身于黄姓突厥部的鸟质勒、娑葛父子。鸟质勒是欧洲人种,他们在接受唐朝册封后,独力击败东突厥,光复了碎叶。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娑葛殉难,突骑施汗国曾一度出现极大混乱。突厥的另外两个部,车鼻师部和处木昆部,都是黑氏氏族,蒙古人种,其中的黠戛斯部落中再分为赤、黑两氏,赤氏(赤发蓝瞳)为正统嫡传,黑氏(黑发黑瞳)则多被认为是前汉朝大将李陵的后裔。
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出身于黑氏突厥部的苏禄自立可汗,唐朝政府加速了结好苏禄可汗的各项政治步骤,包括招收以黑氏突厥部为核心的苏禄汗国学子入唐学习,加强两国商品交换与贸易等。
在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李隆基诏见了在唐学习的苏禄汗国学子,予以嘉勉,并按其部族原称谓,赐其为汉姓黑氏。该批学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皇赐姓为姓氏,称黑氏,是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
后该支黑氏在南北朝时期曾出一达官贵人,因为人处世刚直不阿而得罪了权贵,获罪灭九族。有正直友人见怜,从中帮忙,其二幼子得以逃脱,为避难遂改姓为“默氏”。这二子为保留血脉,一留北方,一去南方。留北方者即在今河北省新乐县生息,去南方者据称在湖南地区繁衍。该支黑氏分支默氏,其姓氏读音作mèi(ㄇㄟˋ),不可读作mò(ㄇㄛˋ)。 源于回族,出自回族黑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黑氏,据著名民族史学者金吉堂所著的《伊斯兰教民族说》一书中称:“也黑迭儿(修建元的领监宫殿)之后裔姓黑。”实际上,在元朝时期,出任丹阳县达香花赤的黑的儿,清朝时期任象山协副将的黑鸣凤、任山西大同守备的黑永德,都是不同祖源的黑氏回民,他们都不是也黑迭儿的后裔。另外,据重修于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的《沈阳黑氏家谱》记载:“吾族之源,乃唐贞观时西征吾国,至西域,未及攻斗,乃两国议和,互相各换士卒三千为质。吾祖原系西域一头目,及至面君(明太祖朱元璋),蒙授职亲军指挥。祖原名黑资哩,故赐黑为姓。”还有,据对今安徽、山东、宁夏、北京、河南等地区朱氏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赐朱氏。因回族读“朱”音避讳,遂改为“黑”,因此朱氏回民皆称作黑氏,实际上就是朱氏,亦称“国姓回回爷”。
该些支回族黑氏,皆属于以先祖名字首音的汉化谐音字为姓氏,称黑氏,世代相传至今。回族黑氏的姓氏读音皆作hè(ㄏㄜˋ)。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黑壤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黑壤,地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沁水县西北与翼城县接界处的乌岭脚下。在史籍《左传·宣公六年》(公元前603年)中记载:“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在黑壤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黑壤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壤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作hēi(ㄏㄟ)。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瓦刺部黑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瓦刺部中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其中不少人归附中原后而逐渐变为回族人。有学者在陕西省西安市兰田县发现的一部《黑氏回族家谱》,按其记载,兰田黑氏的祖先原为蒙古族人,后来改奉伊斯兰教而融入回族,称黑氏。清朝后期的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回民大起义爆发,后在满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下,黑氏回族的一支随白彦虎进人中亚地区,成为如今东欧独联体中的回族主流,而未出走的黑氏回族迫于周围压力,被迫反教,如今已经都成为汉族了。
该支黑氏的姓氏读音亦作hè(ㄏㄜ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姬黑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姬黑肱,就是春秋后期著名的鲁国第二十一任君主鲁成公,是鲁宣公姬馁的儿子,公元前590~前578年在位十八年。在鲁成公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行时者,称黑肱氏、或墨肱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亦称墨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据说,战国时期著名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待考),就是他的后裔子孙。
姬姓黑氏族人大多尊奉鲁成公姬黑肱为得姓始祖,其姓氏读音作mò(ㄇㄛ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邾国滥邑令曹黑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书记载:“周有黑肱,黑胎。”在史籍《春秋·昭公三十一年》里,记载了“冬,黑肱以滥来奔”。滥,是当时鲁国的附庸国邾国的一个邑地,其邑令黑肱带着滥邑投奔了鲁国。这在史籍《春秋左氏传》中有所指明:“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从此,滥成为鲁国的一个邑地(今山东滕州),脱离了邾国的管辖。在史籍《春秋谷粱传》也对此事件有所记载:“其不言邾黑肱何也?别乎邾也。其不言滥子何也,非天子所封也。来奔,内不言叛也。”很明显,曹黑肱是邾国人。当时邾国和小邾国是同时并存的两个诸侯国,二者既有关联,又不混淆。一些史学家将黑肱列为小邾国人,是错误的。曹黑肱后成为鲁国的上大夫,依然管辖滥邑。
在邾国滥邑令曹黑肱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黑肱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曹姓黑氏皆尊奉曹黑肱为得姓始祖,其姓氏读音作hēi(ㄏㄟ)。 源于国名,出自春秋时期古黑齿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黑齿,国名。在典籍《楚辞·招魂》中记载:“雕题黑齿。”春秋时期,在楚国辖下有一黑齿国,其实那是百越、僚、百濮、乌浒等古民族部落,部众以雕题、黑齿为特征,因此楚国史家称其为“黑齿国”。所谓“雕题”,就是纹身,其民族自古就有纹身的习俗;而“黑齿”,就是在族人在十六岁时凿掉上颌中间或两侧上牙门齿或犬齿,以示成年。因其张口即显示“黑洞”,俗称“黑齿”,并不是某些学者认为的将牙齿染成黑色。
黑齿国后被楚国所吞占,其民被称以黑齿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在彝族、土家族中,其姓氏读音作hēi(ㄏㄟ)。 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古百济国附庸黑齿国,属于以国名为氏。百济国,是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国,与新罗国、高句丽国三足鼎立。黑齿国,是百济国的附属国,亦或属邦部落,古称黑齿夷。夷,在中国上古时代称东方部落(夷越部落)为东夷,由于战争的缘故东夷分裂出“莱夷、九夷和淮夷”三个国。后“九夷”又分出“徐夷”。东夷之前称高辛氏国和黑齿国。东夷部落君王(首领)出现过的姓氏有“岳”、“皋陶”、“冯夷(即冰夷,死后称河伯)”、“后羿”和“越(无余)”,其中的后羿功德最大神话和传说最多。黑齿国人以国名为姓氏,称黑齿氏。朝鲜半岛历史上各势力原来一直使用汉字,自明正统十一年(李朝世宗荘献大王李祹六年,公元1446年)起,李氏朝鲜世宗荘献大王李祹开始创建高丽文,黑齿氏的高丽文为“검정이빨”。唐朝初期,有原黑齿国人、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之归附唐王朝,后因军功勋巨而被封为燕国公。黑齿·常之冤死于武则天的酷吏政策下。
在黑齿·常之的后裔子孙中,皆以祖上为荣,遂用“黑齿”为姓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黑氏、齿氏者,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作hēi(ㄏㄟ)。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黑赫穆氏,满语为Heihemu Hala,世居黑龙江地区。黑赫穆氏的后裔在清末民初时期,改为汉字单姓黑氏、赫氏等。
⑵满族赫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亦称何舍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和金旧部“纥石烈”,以部为姓,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今吉林东丰小四平镇一带)、塔散堡(今辽宁锦县塔山)、长白山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黑氏、何氏、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佟氏、普氏、桂氏、艾氏、定氏、布氏、崇氏等。
⑶满族扎特黑氏,亦称查特黑氏,满语为Jatehei Hala,世居额穆赫索罗(今吉林敦化蛟河境内额穆镇),所冠汉姓中有黑氏、查氏等。
满族黑氏的姓氏读音皆作hè(ㄏㄜˋ)。
峄城贺氏宗嗣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峄阳贺氏宗亲现在手中的族谱,极有可能是1992年6月下旬修订而成的族谱。其实越是古老的族谱,“含金量”越高,但是“失传度”也会越高。
1992年版的《峄阳贺氏族谱》,作为一套丛书,它必然要由名人来作序受贺泰的委托,他欣然为《贺氏世谱》作序。《峄阳贺氏族谱》和《贺氏世谱》一脉相承,同属一“序”,只不过在时空的界限上,竟然是一段浩瀚了500余年的历史长河罢了。
家谱字辈排法十六字是:用十六字的诗或对联等来传承家族字辈。
字辈都是祖辈定下来,一代代传承的,每个姓氏可能都有点不一样。比如贺龙元帅家族的字辈,贺氏宗族即“大廷良土,文学兴邦,光宗耀祖,世代永昌”十六字排辈。
渠县天星镇中心村傅姓一脉:“齐声学海,景星庆云,腾治光浑,万代兴隆”十六字排辈。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其它姓氏字辈
1、山东日照丁氏
他们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修丁氏家乘时,从第十三代开始将字辈定为:“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来照,相宅河北,天启开科,崇祯任职,乡贤名宦,德言事功,显扬令绪,繁育兴隆,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这套字辈以四言的形式,叙述了日照丁氏的来历、迁徙、发展以及对子孙后世的祝福与期望。
2、山东蓬莱井湾周家
山东蓬莱井湾周家周氏辈分,自十六世开始由前清秀才瀛泉拟定“敬绍成勋,林田自云可乐;广启善道,本宗永得其昌”。
-字辈
贺氏家谱“汝、宾、锡、玉、子”是哪一支?后面是什么?
本文2023-10-27 18:46: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