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历史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1收藏

田家历史来源,第1张

田氏出自妫姓,其始祖为春秋初期的陈厉公陈佗之子公子完。

春秋初期,陈国的国君桓公鲍去世后,桓公鲍之弟公子佗发动政变,杀掉了侄子太子免自立为国君,是为陈厉公。陈厉公二年,陈完出生。适逢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周易筮之,得卦象为:“是为观国之光,利用賔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桓公鲍之太子免有三弟,长为公子跃,次公子林,次公子杵臼。前706年八月,三人怨恨厉公杀其父兄,就让蔡国人诱骗厉公并把他杀死。陈厉公被杀后,公子林等拥公子跃为君,是为陈利公。然利公立仅五月就去世,公子林继立,是为陈庄公。庄公林立七年卒,弟公子杵臼立,是为陈宣公。

公子完在父亲被废杀后,仍然居于陈国,成为陈国的公族卿大夫。而且他与陈宣公的太子御寇关系要好。陈宣公二十一年,陈宣公杀死太子御寇。公子完怕受到连累,就逃到了齐国。在齐国,齐桓公欲封公子完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职。由于古代陈、田同音,因此陈完亦田完。公完成为齐国田氏之祖,而且终战国之世,齐国的田氏仍然也称陈氏。对齐国田氏而言,田氏与陈氏互相通用。

齐国的田氏传到陈桓子无宇时,田氏在齐国开始强大,成为把持齐国大权的卿族之一。在齐国大夫夺取权力的斗争中,田氏先后灭掉了齐国的公族国氏、高氏、栾氏,接着又灭掉了卿族的鲍氏和阚氏,独霸了齐国政坛。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领袖田和终于得到了周王的策封,成为诸侯,基本上取代了姜姓齐国。到了齐威王时期,末代吕氏齐国的国君齐康公吕贷去世,因为无子,而领地全部并入田齐。

田齐在齐威王、齐宣王时开始强大,到了齐闵王时则达到了极盛,一度灭掉了宋国。不过随后燕、魏、秦、韩、赵五国伐齐,齐闵王为楚将淖齿所杀,齐国当时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地,基本上亡国。后来田单以即墨为根据地,大破燕军,迅速恢复齐国。齐闵王之子公子法章继位,是为齐襄王。不过从此齐国再也没恢复到了以前强盛状态。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蒙恬攻齐,齐王田建不战而降。

田氏家族最盛的时期随着田齐的灭亡而结束。不过田姓家族亦分化出其他一些姓氏。

1、孙氏,其杰出代表人物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和《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孙武的祖父田书因攻打莒国有功而被封于孙(今山东乐安),以孙为氏。

2、王氏:这一支出自齐王田建之孙田安。田安于秦汉之际被封为济北王。但不久就被同宗的田荣击败。自田安之孙开始以王为姓。这一家族在西汉末期成为第一豪门,而这一支的代表人物王莽一度灭掉汉朝建立新朝。

3、第五:汉初汉高祖刘邦为充实关中,打击原六国贵族豪强,下令原六国贵族移民关中。齐国诸田当然亦在移民之列。他们相约以移出次序作为家族姓氏,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其他姓氏逐渐消失,唯有第五之姓至今仍存。

4、车氏:亦齐国诸田。汉武帝时高祖陵丞田千秋因上书汉武帝讼太子冤而得到汉武帝的信任,被任命为丞相,封为富民侯。因为田千秋年老,上朝时往往乘小车,因此被称为“车丞相”,故而田千秋之后亦称车氏。

5、陈姓:齐国田氏与陈氏本来就互用,如陈司败,在有的文献中记作田司败,田完亦写作田完。战国时期,田氏写作陈氏,反之则不可以。因为只有田完之后才可以陈田互通,而其他陈氏则不可以。

1、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

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

3、源于姚姓与妫姓, 舜帝有虞氏后裔,此为汉族田姓的大源流。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国官吏妫完(田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

4、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许”,赋也,愿也;“田”,祭祀之田、朝拜之田、典礼之田也。

5、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桑田,是西周时期虢国之邑,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其地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有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虢地。”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

6、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7、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晋迁于新田。”周简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农历4月,晋景公姬孺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今山西侯马西北城),位于临汾盆地南沿,西南有峨嵋岭,南有绛山,均为中条山余脉。

8、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辅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黄湜,因他提出了废削诸藩之权,引发了靖难之祸。黄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

扩展资料

田姓名人

1、田文镜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

2、田九成

(?—1397)明初陕西沔县(今勉县)人。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洪武三十年(1397)与沔县吏高福兴、僧李普治策划起义。

因人告发,李普治被捕,便率众起义,自称汉明皇帝,年号龙凤。高福兴称“弥勒佛”,王金刚奴、何妙顺等称“天王”。攻破略阳(今属陕西)等地。据川陕险要,声势颇盛。后为明征西将军耿炳文镇压。

3、田光

田光(?—前227年),战国时期燕国人,史书记其“邑之东鄙人也”(即邢台新河县西千家庄人),燕之处士。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亦称节第二十编侠。时人誉为智深而勇沈的“节侠”。为燕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并举荐了荆轲。

参考资料:

-田姓

田完公元前十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追封前代圣王——舜裔妫满陈侯史称胡公满传胡公满十世孙陈完陈宜公杀太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陈完恐祸及便逃于齐陈完谦逊礼向贤名齐桓公赏识任命其公(管理工匠官)并封于田其孙采氏称田姓尊田完田姓姓始祖

田姓源五  1.田姓自陈氏陈胡公陈满据《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陈厉公陈佗陈完陈内乱齐改称田氏说齐桓公封于田氏称田氏

  2.自黄姓所改据《明史》所载明初辅佐惠帝黄澄削藩策激怒诸侯杀其黄经避祸改田终迁居今湖北咸宁带世孙田姓

  3.自锺姓所改补充:魏征西军钟字士季钟繇助司马炎灭蜀打压邓艾准备与姜维策划谋反事情败露士兵乱箭射死仅40岁留钟繇故河南葛钟姓怕受株连繁体锺字抽田字作自姓所钟繇死葬于颍川社故今仍叫田庄

  4.自官名田即甸应商王派驻都城外农垦职官职赋田事姓卜辞记载田官朝廷管理提供谷物、龟甲其官世代承袭故官氏春秋晋田苏、宋田丙、鲁田饶、魏田、燕田光

  5.自其少数民族并州田姓源匈奴金真阿哈氏汉姓田清贵州思南府土司姓田土家族其家族字辈:祖宗庆兴应、景儒茂仁宏等西夏姓田者今苗、瑶、彝、土家、、蒙、藏、满、朝鲜族等姓

  公元前三九田完八世孙田齐康公放逐海自立君史称田代齐见田姓齐首都山东临淄发祥期跃于政坛田姓析田姓先秦期已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传田重孙齐秦所灭齐王田建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田姓始向西、北逃难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八裂称王煊赫久均纷纷垮台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强迁列发展京兆带望族田姓各族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汉代始今川、鄂、湘、黔交界带汉族些少数民族已少田姓三两晋南北朝由于社荡田姓避乱南迁说田姓已布于江游区亦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津等唐代宗田承嗣封雁门郡王落籍宋代前田姓主要北部部播迁河南田姓基始祖宋代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基祖虢州团练使田令芳际田姓始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汀滋茅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安)徙埔埔基始祖传至田文兄弟五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县)文聪、三盛移居广东惠明清际田姓已播及江南北广区域清代叶始闽粤田姓陆续迁至台湾进移居海外者今田姓全布广泛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述四省田姓约占全汉族田姓口百四十三

田姓家谱目录

代  1167全田氏族谱十七卷(民)宽六修 民元(1912)紫荆堂木刻本

  十八册 河北注:该族散居于安徽、陕西等

  1168全田姓族谱卷 民元(19l2)续修 钞本 湖北凤县办

  注:该族散居湖南、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区

  1169河北秦皇岛临榆田氏家谱六卷首卷谱馀 五卷(民)田玉修 袁绍昂编

  民十三(1924)钞本 七册 北图

  1170山西五台田氏家谱卷 清道光二十五(1845)写本 山西五台县档

  1171江苏湮水田氏宗谱十三卷(民)田弼臣纂 民六(1917)荆茂堂木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民口家边材 注:谱初修於明德元

  1172江苏扬州田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田棋等重修 王耀堂编辑

  民间木字本 二十四册 四川图

  1173浙江萧山道源田宗谱六卷 (清)田廷耀等重修 清道光十七(1837)紫荆堂木

  字本 六册 浙江图 美注:名《萧山田氏家乘》

  1174浙江萧山欢潭田氏宗谱四十八卷 (清)田绳祖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1904)荆茂

  堂刊本 南浙江萧山县欢潭乡欢联村 (缺卷1)

  注谱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凡十修

  1175浙江萧山田氏宗谱卷(清)田增鑫重修

  清光绪三十(1904)守堂木字本 辽宁图

  1176浙江绍兴山阴湖塘田氏宗谱四卷 (清)田岳岳等续修

  清光绪三(1877)五丰堂木字本 本美

  注:名《湖塘田氏家乘》

  1177浙江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十卷首卷(民)张美翊纂修 民四(19l5)

  凤 堂木字本 北图 北京北京师 历史所 河北 吉林

  哈尔滨师 海图 浙江图

  注:田谊始修於明万历三十

  1178 福建宁化田氏家谱卷(清)田万先编 清雍十(1732)写本

  册台湾

  1179山东德州安德田民家谱□□卷 民二十六(1937)木刻本

  山东德州市图(存卷24)

  1180河南封田氏家谱卷 (清)田俽修 清咸丰元(1851)德蔚堂刻本

  册 北图

  注:田俽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二

  1181河南封田氏家谱卷 (清)田俽重修

  清同治九(1870)德蔚堂刻本 册 北图

  注:田俽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二

  1182河南封梁田氏家谱卷 (民)吴兰孙续修

  民十(1921)铅印本 辽宁图 美

  注:田俽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二

  1183河南睢阳卫田氏家乘二卷 (清)田志肃补修

  清光绪二(1876)补修 民七(1918)田氏石印本 河南图

  注:附《琴舫谱》卷

  1184湖北阳白沙坪田氏族谱六卷 (清)田宗达 田尊贵主修

  清光绪七(1881)木刻本

  湖北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1185湖北阳池口田氏族谱卷

  民二(1913)钞本 二册

  湖北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1186湖北阳桃山田氏族谱六卷

  木刻本 湖北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存卷6)

  1187湖南田氏重修族谱十二卷首卷卷

田裕珍纂修  清咸丰十(1860)紫荆堂木字本 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初该族散居湘乡、湘潭等

  1188湖南田氏合修族谱四十四卷首卷

  (民)田稷修 田才纂

  民四(1915)鹰门堂木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於宁乡、益阳等

  1189湖南醴陵醴西田氏五修族谱十八卷

田复书修 田泰富纂  清光绪十九(1893)字本

  湖南图(存卷1、3、5、79、1014、17)

  1190湖南醴陵田氏河六修谱二十六卷

  民二十七(1938)铅印本 湖南图(存卷2426)

  1191湖南湘乡田氏三修族谱四十卷首三卷末

  卷 清光绪三十(1904)宇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92四川遂宁田氏族谱卷

田应平 田昌琨修  清光绪十七(1891)重修本 四川遂宁县派所

  1193 田氏族谱五十卷

朗盥纂  明宣德三(1428)写本 湖南江永县档

  1194 鹰门郡田氏族谱四十卷

孙克纂  清同治十(1872)写本 湖南江永县档

  1195 田氏宗谱九卷首卷

田广湘修  清光绪三十(1905)字本 十册 北图

  1196 田氏宗谱六十卷

  清宣统三(1911)写本 湖南江永县档

  1197 田氏宗谱四卷

  由玉峰纂 安徽阜阳县档

田完公元前十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追封前代圣王——舜裔妫满陈侯史称胡公满传胡公满十世孙陈完陈宜公杀太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陈完恐祸及便逃于齐陈完谦逊礼向贤名齐桓公赏识任命其公(管理工匠官)并封于田其孙采氏称田姓尊田完田姓姓始祖

田姓源五  1.田姓自陈氏陈胡公陈满据《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陈厉公陈佗陈完陈内乱齐改称田氏说齐桓公封于田氏称田氏

  2.自黄姓所改据《明史》所载明初辅佐惠帝黄澄削藩策激怒诸侯杀其黄经避祸改田终迁居今湖北咸宁带世孙田姓

  3.自锺姓所改补充:魏征西军钟字士季钟繇助司马炎灭蜀打压邓艾准备与姜维策划谋反事情败露士兵乱箭射死仅40岁留钟繇故河南葛钟姓怕受株连繁体锺字抽田字作自姓所钟繇死葬于颍川社故今仍叫田庄

  4.自官名田即甸应商王派驻都城外农垦职官职赋田事姓卜辞记载田官朝廷管理提供谷物、龟甲其官世代承袭故官氏春秋晋田苏、宋田丙、鲁田饶、魏田、燕田光

  5.自其少数民族并州田姓源匈奴金真阿哈氏汉姓田清贵州思南府土司姓田土家族其家族字辈:祖宗庆兴应、景儒茂仁宏等西夏姓田者今苗、瑶、彝、土家、、蒙、藏、满、朝鲜族等姓

  公元前三九田完八世孙田齐康公放逐海自立君史称田代齐见田姓齐首都山东临淄发祥期跃于政坛田姓析田姓先秦期已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传田重孙齐秦所灭齐王田建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田姓始向西、北逃难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八裂称王煊赫久均纷纷垮台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强迁列发展京兆带望族田姓各族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汉代始今川、鄂、湘、黔交界带汉族些少数民族已少田姓三两晋南北朝由于社荡田姓避乱南迁说田姓已布于江游区亦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津等唐代宗田承嗣封雁门郡王落籍宋代前田姓主要北部部播迁河南田姓基始祖宋代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基祖虢州团练使田令芳际田姓始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汀滋茅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安)徙埔埔基始祖传至田文兄弟五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县)文聪、三盛移居广东惠明清际田姓已播及江南北广区域清代叶始闽粤田姓陆续迁至台湾进移居海外者今田姓全布广泛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述四省田姓约占全汉族田姓口百四十三

田姓家谱目录

代  1167全田氏族谱十七卷(民)宽六修 民元(1912)紫荆堂木刻本

  十八册 河北注:该族散居于安徽、陕西等

  1168全田姓族谱卷 民元(19l2)续修 钞本 湖北凤县办

  注:该族散居湖南、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区

  1169河北秦皇岛临榆田氏家谱六卷首卷谱馀 五卷(民)田玉修 袁绍昂编

  民十三(1924)钞本 七册 北图

  1170山西五台田氏家谱卷 清道光二十五(1845)写本 山西五台县档

  1171江苏湮水田氏宗谱十三卷(民)田弼臣纂 民六(1917)荆茂堂木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民口家边材 注:谱初修於明德元

  1172江苏扬州田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田棋等重修 王耀堂编辑

  民间木字本 二十四册 四川图

  1173浙江萧山道源田宗谱六卷 (清)田廷耀等重修 清道光十七(1837)紫荆堂木

  字本 六册 浙江图 美注:名《萧山田氏家乘》

  1174浙江萧山欢潭田氏宗谱四十八卷 (清)田绳祖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1904)荆茂

  堂刊本 南浙江萧山县欢潭乡欢联村 (缺卷1)

  注谱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凡十修

  1175浙江萧山田氏宗谱卷(清)田增鑫重修

  清光绪三十(1904)守堂木字本 辽宁图

  1176浙江绍兴山阴湖塘田氏宗谱四卷 (清)田岳岳等续修

  清光绪三(1877)五丰堂木字本 本美

  注:名《湖塘田氏家乘》

  1177浙江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十卷首卷(民)张美翊纂修 民四(19l5)

  凤 堂木字本 北图 北京北京师 历史所 河北 吉林

  哈尔滨师 海图 浙江图

  注:田谊始修於明万历三十

  1178 福建宁化田氏家谱卷(清)田万先编 清雍十(1732)写本

  册台湾

  1179山东德州安德田民家谱□□卷 民二十六(1937)木刻本

  山东德州市图(存卷24)

  1180河南封田氏家谱卷 (清)田俽修 清咸丰元(1851)德蔚堂刻本

  册 北图

  注:田俽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二

  1181河南封田氏家谱卷 (清)田俽重修

  清同治九(1870)德蔚堂刻本 册 北图

  注:田俽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二

  1182河南封梁田氏家谱卷 (民)吴兰孙续修

  民十(1921)铅印本 辽宁图 美

  注:田俽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二

  1183河南睢阳卫田氏家乘二卷 (清)田志肃补修

  清光绪二(1876)补修 民七(1918)田氏石印本 河南图

  注:附《琴舫谱》卷

  1184湖北阳白沙坪田氏族谱六卷 (清)田宗达 田尊贵主修

  清光绪七(1881)木刻本

  湖北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1185湖北阳池口田氏族谱卷

  民二(1913)钞本 二册

  湖北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1186湖北阳桃山田氏族谱六卷

  木刻本 湖北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存卷6)

  1187湖南田氏重修族谱十二卷首卷卷

田裕珍纂修  清咸丰十(1860)紫荆堂木字本 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初该族散居湘乡、湘潭等

  1188湖南田氏合修族谱四十四卷首卷

  (民)田稷修 田才纂

  民四(1915)鹰门堂木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於宁乡、益阳等

  1189湖南醴陵醴西田氏五修族谱十八卷

田复书修 田泰富纂  清光绪十九(1893)字本

  湖南图(存卷1、3、5、79、1014、17)

  1190湖南醴陵田氏河六修谱二十六卷

  民二十七(1938)铅印本 湖南图(存卷2426)

  1191湖南湘乡田氏三修族谱四十卷首三卷末

  卷 清光绪三十(1904)宇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92四川遂宁田氏族谱卷

田应平 田昌琨修  清光绪十七(1891)重修本 四川遂宁县派所

  1193 田氏族谱五十卷

朗盥纂  明宣德三(1428)写本 湖南江永县档

  1194 鹰门郡田氏族谱四十卷

孙克纂  清同治十(1872)写本 湖南江永县档

  1195 田氏宗谱九卷首卷

田广湘修  清光绪三十(1905)字本 十册 北图

  1196 田氏宗谱六十卷

  清宣统三(1911)写本 湖南江永县档

  1197 田氏宗谱四卷

  由玉峰纂 安徽阜阳县档

(二)田姓与其它姓

田与陈本一家 田横王留大名

《姓纂》说:“妫姓,舜后,陈厉公子完,字敬仲,仕齐,或号田氏,至田和篡齐为诸侯,九代至王健为秦所灭,建弟假及田,儋子市,儋从弟荣,弟横,弟子广羽,时并裂地称王,北平。”《通志氏族略》曰:“田氏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奔齐,逐匿其氏为田。陈、田,声近故也。”《姓氏考略》:“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田陈相近,故可互称,望出北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由上面的四项记载,当年田氏之分自陈氏的情形,便已一目了然了。原来,当初从陈国出奔到齐国的公子完,起初还是以陈为氏的,后来,却由食邑于田,以及田、陈二声的相近等因素,才改换了自己家族的姓氏,使得这个著名的姓氏开始出现。这样推算起来,田氏的历史至少也在2500年以上。

田姓人还可以把自己跟上古圣君虞舜的渊源关系,追溯得一清二楚。依照《姓纂》的考证,周朝初年被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是虞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孙,春秋时代奔齐的田姓始祖公子完,是胡公满的第十代孙,而头一个以田为姓的,却是公子完的第七代孙。由此可知,田姓的始祖应该是虞舜的第五十四代后裔,真是脉络分明。不过,后来的田氏却也跟大多数的著名姓氏一样,并非“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根据《列卿录》的记载,明朝初年辅佐惠帝废削诸藩之权,结果却引起靖难之祸的大臣黄子澄,在他被燕王磔死之后,他的儿子为了避祸,曾经改名换姓为田终,使得田氏增加了一支新的血脉,阵容更加的庞大。历史上,田姓的知名人士不少。田横和他五百壮士的事迹,更是壮烈感人。田横是齐国的公族,是齐王田荣的弟弟。田荣死后,田横代领其众,击项羽,收复齐地,并且迎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任相国。后来,田广被汉将韩信所掳,他就自立为齐王,并于刘邦取得天下之后率领从属五百余人逃亡入海岛,然后,就谱成了下面一段记载于《史记》的可歌可泣壮烈史诗:“高祖召之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乃与二客诣洛阳,未至三十里,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遂自杀。高祖以王礼葬横,拜二客为都尉,二客皆自刎。居海岛中之五百余人,闻横死,亦皆自杀。”

(三)当前田姓的其本情况

田姓是我国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1�7�1�7�1�7十八,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九。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支。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武王灭商后,为便于国家的治理而追封上古圣王的后裔,妫姓中的妫满因此被封为陈侯,其所在的陈,大致位于今天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就是今天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妫满史称胡公满、陈胡公。其后裔以陈为姓。春秋时,陈历公之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此事在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入《通志�6�1民族略�6�1以国为氏》、《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

田姓自得姓后,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除了田姓人自身的繁衍外,其他各姓和各族人出于各种原因的加入也促进了田姓的发展。如《金史》记载女真族的呵不哈姓改为田姓;宋宁宗朝官拜左丞相留正裔去掉留字上的卯,以田为姓;还有一支田姓是明初大臣黄子澄的后裔;湘西的一支土家族田姓有较为清晰的脉络,清朝江苏无锡人顾彩《容美纪游》中称容美当时的司主叫田舜年。有学者根据资料推算这支田姓诞生于元朝;台湾原住民中也有许多田姓人,其中一支比较特殊,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一位纹面老人叫田贵实,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户籍人员进行姓名登记时,告诉户政人员喜欢种田,因此就被登记为田姓,并因为人多、钱多、土地多而被登记为“田三多”。

此外,许多其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田姓,如汉朝并州的田姓出自匈奴,宋朝的西夏人中有田姓,明朝时赐元人察察田姓,清朝时,满族姓氏“罕楚哈氏”和“田佳氏”改为田姓,在白族、藏族、高丽、佤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田姓。现在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县自称“蒙豆”的苗族中有田姓,居住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白马路白马乡白马人中有田姓,著名歌星田震是瑶族人。回族中也有田姓。_

除了其他的姓氏的人加入到田姓中来的情况外,田姓中的人也时常加入到其他的姓氏中,这是田姓发展的又一个方面。据史料记载,田姓人曾融入如下姓氏中:薛姓、孙姓、车姓、陆姓、王姓、母姓、法姓、文姓、纥干氏、陈姓等。

田姓得姓之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迁徙播迁至全国及世界其他国家。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据舜重华世系[仅供参考]A[计26代]据池阳《陈氏宗谱》B[计43代]据《永济旅游网-舜裔姓说》,在此之前的传承关系有以下两种说法:

A、1黄帝—2昌意—3颛顼—4虞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矫牛—9瞽叟—10虞舜—11商均—12虞夏—13仲华—14太玄—15叔容—16隐翼—17端明—18景旭定—19勾较—20禹纳—21灵冠—22德懿—23感亨—24余念—25平仲—26越52世虞阏父—27胡公满

B、 1黄帝—2昌意—3颛顼—4虞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矫牛—9瞽叟—10舜(姚重华)—11商均—12夷伯—13强馀—14颉—15思—16友—17龙—18寿胖—19叔仪—20康仲—21祖妫—22发(谥思公)—23妫方—24振—25维—26寿固—27敖—28元捷—29偃—30姑益—31公允—32蔺—33顼叔—34野—35无—36胜—37叔正—38献子—39亚寿—40原寿—41梦延—42瘀遏父—43妫满(胡公满),在B中中又有将“友—龙”作为同一人的。

春秋时,陈桓公的弟弟陈佗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侯。太子免的三个弟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佗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三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厉公跃、陈庄公林和陈宣公杵臼。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厉公跃的儿子叫陈完(为妫满的第?代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采地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传承关系是:

胡公满—皋羊(申公)—突(孝公)—围戎(慎公)—宁(幽公)—孝(厘公)—灵(武公)—燮(平公)—圉(文公)—鲍(桓公)—跃(厉公)—陈完(后改名田完,即田敬仲)。

田姓在延续过程中,田书之子孙占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其传承关系是:

田敬仲(陈完)——田稚——田昏——田文子——田桓子(无宇)——田书——孙占。

田姓由陈姓分出。值得一提的是,田氏代齐历8君184年后被秦所灭,其子孙纷纷改姓。齐王田建的三子轸,后来在楚国为相,封为颖川侯,复改为陈姓。也有改姓王的

┌田升—田安(济北王)—(王义)(王氏)—王莽

┌齐王(田建)—│

│ └田桓—改王氏

├法氏

│ ┌田嘉建(不食而死)

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段)—│

│ └田修建(落难后改姓王)

├田间

└田角

2、出自黄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黄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多在北京附近。

二、迁徙分布 田氏最初发源地是今山东省境。自秦国吞并齐国后,田姓最初是向西、北之地迁播。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灭掉。为了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属陕西),田氏贵族也就不得不迁入此地。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相当今河北、天津一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今属河北)、范阳(今属河北)、颖川(今属河南)、汝阴(今属安徽)、并州(今属山西)、易州(今属河北)、汾州(今属山西)、衮州(今属山东)等地。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繁衍于今福建、广东等地。据有关资料所载,田希圣为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4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2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丁;芝英迁广东兴宁。田滋茅子松岗,于宋末迁广东海阳,后徙达埔,为大埔开基始祖。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总之,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清初湖广填四川此次移民运动中,原居于湖广麻城孝感里的田玉美一脉族人迁居至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州金子沱田家河坝居住,后人遍布今重庆合川市境内以及四川、重庆等地。此脉入川立字辈:玉长儒泽世 多学宗有光 道崇尚守政 兴民可安良 家广仁必重 廷治姚应祥 维先常云显 永远定含芳。

三、郡望堂号 堂号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郡望 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 雁门郡:战国始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此支田氏,为西汉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北宋右谏大夫田瑜。 四、历史名人 田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 文:战国时,齐国大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 田 横: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 田 何:今文易学的开创者,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 田 单:战国时人。最早采用火攻战术的大将,曾采用火攻战术击败燕军、收复70多城。 田 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这是我转来的,不是原创的,怕您不熟悉网,如果您知道百度吧,可以到 田氏吧、昌乐吧、田氏家谱网看看,收获会多些的:

山东昌乐 田氏族谱

十八世;世 作 乐 尔 十九世;源 本 善 名 之 二十世 道 来 恒 保 守二十一世;以 敬 清 怀 思 二十二世;仁 开 志欣 芳 二十三世 ;克 承 有 法 式 二十四世;公 伯 选 秀 生 二十五世;祥 洪 盛 英 齐二十六世;万 瑞 茂 隆 绍 二十七世;洵 在 廷 庆 滋 二十八世;章 久 臣 兴 中二十九世;家 国 礼 全 时三十世;建 大 崋 伟 业 三十一世;昌 星 振 义 起 三十二世;坤 寰 普 雨 润三十三世 福 广 民 安 喜 三十四世;宗 文 学 和 令 三十五世;沛 泽 兆 吉 三十六世满 豊 登 同 泰 三十七世;汇 良 俊 君 立 三十八世;才 冠 鲁 彦 耀三十九世浩 洲 永 存 纪 以上 按照田氏家乘三支以后田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尽量按照家谱起名,以振兴我们田氏家族, 由二十一世 敬潭 炒写;;

山东应该是田姓发源了,当时周分封天下,姜子牙分在齐国,是姜姓和吕姓祖先,后来一个舜的后代因杀人逃到齐国改名换姓叫田完,后来姓田的成为一个大的家族,并且还是一个大商人,那时候还没有歧视商人这一说,商人地位还是很高的,姓田的就通过低息或者无息放债,结果是当时周天子欠他钱,齐国很多老百姓受他恩惠,然后姓田的人气很高,取代了姜姓为齐国国君,也没什么人反对。然后田姓就大大的开始开枝散叶。

据现青岛市胶南市王台镇田家窑田氏族谱记载,田家窑田氏始祖田七公原籍山东青州昌乐县田家老庄。 据田家村田氏族谱记载,先祖田福贵、田布化兄弟两人(可能是田家窑第三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现青岛胶南市王台镇田家窑迁居青岛。兄福贵居现青岛市李沧区瓮窑头,弟布化居现青岛市市南区田家村。

我们的辈分是:

从第十世开始,达翁村辈分是: 万启玉兆修 ,公平祥祯瑞,克昌延先泽,

崇本明伦业 ,敦宗睦祖德 。

田家村辈分是: 万启中立修 ,公平祥祯瑞,克昌延先泽,

崇本明伦业 ,敦宗睦祖德 。

我是第十八世“祯”字辈

祝您吉祥如意!

田家历史来源

田氏出自妫姓,其始祖为春秋初期的陈厉公陈佗之子公子完。春秋初期,陈国的国君桓公鲍去世后,桓公鲍之弟公子佗发动政变,杀掉了侄子太子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