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家族奋斗史
要说朱河的外出打工史,我想应该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外公那边,我二姨父就是那时出去的,带着一丝决绝和破釜沉舟出去的。我二姨家是典型的农村家庭,包括我整个家族都是,曾经的不起眼的所谓的辉煌都已随风而逝,留下的是艰难的和琐碎的生活。二姨家置了台脱粒机(把谷子从梗上剥离下来),那天出了点故障,要拿到镇上去修(我家离镇上不远,在迎接那边,我外公在棋盘那边),二姨父卖了机器,找我爸拿了两百块钱就只身前往珠海。那一年是九二年,我表妹2岁,她哥3岁。
其中酸楚恐怕只有我姨父知道,站稳脚跟后(进了珠海一家重型机械厂),虽然苦了点,但无疑比在农村手头要宽裕了很多,接下来的1,2年里,我妈那边的几兄弟姊妹基本都出去了(我外公2子5女)只有我妈和3姨在家,我表弟表妹中最大的不过5,6岁。我舅舅那边的叔伯们就不算在里面了。
听我2个舅舅曾说过,那会刚到珠海,到处都是荒地和工地,没有地方睡就在别人厂房上睡过,我舅舅经常感慨,说我们这些小字辈们可能永远不会体会到那种艰苦了。也是,作为一个基本没读过多少书,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一乡下农民,到现在基本过上小康生活,有的只是那股闯劲和农民那特有的坚韧。
97,98年重型厂倒闭,我舅舅们都出来了,拿到一笔不多不少的安置费,大约1万上下,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在我二姨父打下一个据点后,到98后基本大家都能扎下脚跟了。
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姨、舅他们就开始了各自不同的奋斗轨道。
二姨父进了一家物业公司当了保安,到现在当了物业主任,二姨就在物业上做点小事,日子很安逸和轻松,周日周末就到我妈他们那打打牌,聊聊天什么的。二姨一副成功人士模样,到现在我都一直觉得在我母亲那边兄弟姊妹中,只有二姨父形象气质俱佳,可惜缺点闯劲和冒险精神,不过还好,现在想镇上置房和在我那块盖房犹豫中。应该说我二姨父人前脾气比较温和,比较喜欢安逸的生活,也乐于助人,人缘相当不错。
我大舅(我妈行二,大舅老三,二舅老五)二舅和二姨都曾开过发廊,不过不怎么成功,就散伙了,大舅和二舅一个木匠出身,一个瓦匠出生,所以后来一起去搞起了装潢,不过后来也就是01还是02年我二舅置了车开始跑起了运输,我二舅是个火爆脾气,也是个急性子,拿个驾照也没正儿八经学过,直接拿钱就买了个驾照,期间也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车祸,把我外公和外婆经常担忧的不行,好在我舅还算精明,起步的时候车险什么的就叫的全,倒没有把自己给折去 ,03年和我大舅一起在朱河开发区买了套房,户口也从棋盘迁了出来,房产不错,面积也大,一楼3间门面,房子有点老,由于连土地一起买下来的后可以自己扩建,我爸那是还在村里混着,帮着把手续什么的给跑下来了。
我大舅一直都在做装修,兢兢业业,积累下来手上倒是最结余,买房的时候也资助了我二舅一些。大舅妈就开了个精品店,由于入行较早,坚持时间最长,收益也不错,在我的这些亲戚中,可能就大舅一家事业做的最好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和那些大富大贵的人物相比,他们还差的很远,从一个以前上街(通常说的集市,就是买菜啊,添置物品)要一个多小时,半个月不能上街买次菜,到现在基本举家迁往镇里,置房置业到奔小康,从某个角度说,他们是成功的。世界上奇迹很少,他们用他们的辛勤和坚持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充实了自己的人生。
但其间不是没有辛酸和遗憾。比如说,很早以前他们就出去了,子女都很小,以至于我二舅、二舅妈和儿子之间关系很淡,我舅回去的时候甚至我表弟都不愿亲近他们。而且他们书都读的很一般,成绩也很烂,比我弟都差了很多,中考都不过300分,也许与我表弟小时候在他们村小底子没打好的缘故。其中最苦最累的还是我外公他们,从93,94年出去后,我5个表弟表妹们就由我外公外婆一手拉扯大,现在想想我外公外婆真是够不容易的。
啰嗦说了一大堆,即是勉励自己不要灰心不要丧气,要调整好自己好好生活,做好自己的每一天,也许将来成不了大富大贵之人,但坚持了下来也会像我舅我姨他们生活上一个台阶,不枉此生;也告诫所有的朱河人不要浮躁,不要气馁,我不相信现在的情况有90年代艰苦,我们的生活有父辈们难熬,所以大家静下心来,好好对待自己和家人,干好每一天,咱们的明天一点会是积极向上的。
在这本《奋斗的人生》中,闻邦椿还记录了祖父闻大顺(号一峰)的奋斗史,闻大顺原系家境赤贫的文盲,年轻时学习和掌握开采石矿的基本技能和技术,后来自己找矿开采,家境逐渐富裕起来,并逐年增添了一些田地,到20世纪初叶,已经成为当地的富有家庭,并盖了7间二层楼的新房子。“祖父的远大理想不只是为了积累和家产,最终目标是使子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他首先送他的长子,即我的父亲闻韶到私塾念书,后来进新河龙山小学,小学毕业后,去杭州测绘学堂学习测量技术。”“继之,祖父安排我的叔叔闻诗去念书,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几年后,我叔叔遵父愿,去法国南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至此,祖父的第二步目标也几近完成。”“当然,祖父所考虑的不只是自己家庭中的子女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他也希望家乡的年轻人都能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考虑到家中所盖新房子可为年轻人提供学习条件。遂与长子闻韶商议,在我家创办“一峰书院”,聘请当地文人毛济美先生任导师。这时家乡附近约20余名青少年都在此书院学习文化知识,后来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至此,祖父的宏伟夙愿可以说得到了全部实现。” “为什么将这本书起名叫《奋斗的人生》呢?因为它写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这本书还写了我爷爷、我父亲、我叔叔、我弟弟等的故事,我的意思是把我们家庭作为一个例子,讲述人生成功的规律。我们家大部分人都搞教育、科研,但在这本书内,我还写到了我经商的侄女,以前她先去外地经营小本生意,慢慢地增加家庭财富的积蓄,买了房子,开起了印刷工厂。接着她又办起羊毛衫工厂,家庭逐渐富裕起来,在上海买了多所房子,并专门在上海设置了经销点,实现了最初的想法和预期的奋斗目标。为什么要把她写进去,因为这也代表了一种奋斗精神。”
--------一个朴实的农民的儿子感言!!!!!!!
如何写家族奋斗史
本文2023-10-27 17:33: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