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的16个皇帝都要找张三丰?
张三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简直就是活神仙的代名词。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对他顶礼膜拜,推崇备至。
那么,历史上的张三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明朝皇帝都要寻找他呢?
一、张三丰究竟出生在哪里?关于张三丰的出生地,一直是众说纷纭,除了《明史》说他是辽东懿州人外,民间还流传各种说法,有的说他是陕西宝鸡的,有的说他是浙江平阳的。最近又发现了新证据,说张三丰出生在福建邵武市和平镇,那里发现了张三丰的家谱。从家谱上可以看出,张三丰原名张子冲。其祖上是在南宋年间,才迁到此地的。当地的张氏家族后人证实,到现在已历经34代了。除了张氏家谱外,在当地还流传着很多和张三丰有关的传说。
据说张三丰修炼的地方名叫武阳峰,他经常在山顶一处光秃秃的巨石上练功。还因为炼丹,周围数十米都寸草不生。武阳峰上,有一处道观名叫翠云庵,就是当年张三丰的道场,现在依然香火鼎盛。专家们在大殿的石柱基础上,还发现了“至正戊戌季秋月立”。说明这个道场,确实建于元末。武阳峰的半山腰有一片茶场,出产的茶叶和着铜板咀嚼,能轻易软化铜板,并将它碎成几片。传说,这是因为张三丰对这片茶场施用了法术,具有特殊功能。
二、历史上张三丰的真实形象是什么?《明史》中对张三丰的形象有着这样的描述:“身材颀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张三丰常年只穿一件道袍,身披一件蓑衣,头戴一个斗笠。寒来暑往,从未改变。他头发凌乱,胡须硬如钢针,不修边幅,因此人称“张邋遢”。张三丰饭量奇大,一顿能食升斗。也可以数日或数月不进食,仍然和平常没有任何区别。他记忆力惊人,经书都能过目不忘,生性幽默诙谐。
三、为什么明代帝王要苦苦寻觅张三丰?张三丰是太极拳法创始人,也是武当内家拳法的创立者。他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打斗中,得到启发,“师法自然”,创造出了武当内家拳。《明史》称张三丰为武当技击家,他曾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地杀贼上百名。张三丰除了武功高强外,还懂得养生之法,在练习内家拳时辅之以吐纳、导引等养生术,能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张三丰还擅长炼制各种丹药。
在练功的同时服食丹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张三丰身轻如燕,他登山时如履平地,能从数丈高的地方一跃而下,毫发无损。在寒冷的时节,张三丰仅着一件单衣,就能在雪地中呼呼大睡。道观外有数棵参天古树,张三丰常常半夜在树下休憩,而“猛兽不噬,鸷鸟不搏”。最让人称奇的是,张三丰曾死而复活。
《明史》载,张三丰在宝鸡金台观修炼时,曾“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也就是说,他先是预言自己将会死去,然后坐在道观大殿上气息全无。等到他的弟子杨轨山准备将他入殓时,张三丰居然又突然苏醒了。正是由于张三丰声名远播,既武功高强,又懂得养生长寿之术,引起了明朝皇帝的浓厚兴趣。都希望找到张三丰,传授长寿之道,让自己的皇权永固,由此掀起了明廷朝野苦寻张三丰的浪潮。
四、明代帝王找到张三丰了吗?朱元璋曾两次下诏寻找张三丰,但都无功而返,根本找不到张三丰的蛛丝马迹。后来朱棣即位后,也对张三丰十分感兴趣,曾数次遣人寻找张三丰,都没能如愿。于是,朱棣派出大臣胡广专职寻找张三丰,并下了死命令,如果找不到张三丰,你就提头来见。这个胡广踏遍了武当的山山水水,还是空手而回。胡广寻思,总得给朱棣一个答复吧。于是只好撒谎说,张三丰羽化成仙,得道飞升了。朱棣便在武当山广建道观,希望能讨好张三丰,传授自己成仙之道。
据说为此耗费巨大,前后共修建了数十座道观和庵堂。从朱元璋开始,到朱棣时期,明朝两代帝王前后苦寻张三丰近30年。从《皇明恩命世录》等史籍中,还能找到两位帝王多条寻找张三丰的诏书和敕令,可见此事不假。此后,明朝后世皇帝对张三丰越发痴迷,明英宗赐张三丰“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则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至于之后的明朝皇帝是否还在继续寻找张三丰,就不得而知了。五、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张三丰在史书上生卒年不详,据福建邵武市和平镇的家谱记载,他生于1264年,但因在20岁左右就离开了出生地,云游四海,因此,族谱上并没有他去世的确切记载。综合众多史料,张三丰很有可能死于1458年前后,也就是说,张三丰去世时接近200岁。不过,古时候的人,能活到这个年龄,似乎可信度并不高。(
参考资料: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明朝那些事》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历史和人生一样,往往充满了遗憾。在昏暗的灯光下,在宁静的时光中,我似乎看到你孤单而又瘦削的身影一步步走来。张居正,回首相望你的人生片段,让我感受你的灵魂。
翻开大明王朝的历史,你所带来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你以少年天才的身份进入官场。你亲眼目睹了官场上为权力争夺的腐败现象。由此你逐渐变得更加睿智,冷静。终于在残酷的斗争中不但保全了自己,而且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梦想。你当上了内阁首辅,但你并不为之雀跃欣喜。因为你眼前的王朝,只是一副被掏干挖尽的皮囊。朝政的腐败、百姓的流离失所、国库的空虚,让你有了救国的决心。于是你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改革大业。错综复杂的政治舞台上,面对守旧派的重重阻挠,你力挽狂澜,不惜一切代价的让国家有一番新正之气。最终也因你的改革,让国家本衰竭的命运一度出现中兴之气。
教育。面对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你不仅在情感上充当了他的父亲,更重要的是你担当了他的老师。你一生呕心沥血的两件事:一是改革,二就是对小皇帝的教育。你用你的肩膀,为十岁的他撑起了一片天,一个国家。可你又怎能想到,你为他成长所培育的大树。在他心里,却留下阵阵阴影……
抉择。当改革轰轰烈烈的施展开来,当国家好不容易走上正轨时,有一个巨大的磨难走向了你。你的父亲去世了,那一刻,你泪流满面。很难想象,为了朝政与抱负,你十九年从未回家看过父亲。更多的愧疚,思念,只有在你心里更显凄凉。而更大的磨难,是你要放弃朝堂,回乡为父守孝。在梦想和道德中,你面临抉择。改革大计还未完全实施,你又怎能离开?在满朝官员的弹劾和非议中,你超越了世俗,超越了那个时代,在亲情和梦想的抉择之中,你毅然向着梦想前进。
破灭。在你任宰相的第十年,你倒在了病榻之上。而你亲手教育的学生万历皇帝,却暴风雨般,毁了你毕生改革的希望。他对你进行打击报复,让你的家人流离失所。你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两件事啊,最终却成为了矛盾体啊!历史带来了阵阵荒凉……
身后名。《明朝那些事》里这么评价你“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对于我来说,你是一位孤独的英雄,你的卓越成就是无人能比拟的。但同时,你也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对整个大明王朝,你的改革减慢了王朝的灭亡。当你离去,当你的改革被废除,当清太祖努尔哈赤打来时,人们不禁惶恐,不禁痛哭流涕,可世间再无张居正!就像《风雨张居正》里面所说“有的人死了,但你还活着。”你用你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纵使时光飞逝,可对于历史来说,你永远不会消逝。你的一身正气,你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决心,永远沉淀在了历史中。你是大明王朝最醒目的标志。你与历史共前进。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2这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在神秘的明朝,从朱元璋、朱棣……到朱厚照、朱厚熜……他们都在为权力斗争,与蒙古兵战斗。而想赢得战争,大臣、将领是不可缺少的。从常遇春、徐达、刘基……到杨一清、王守仁、李东阳……他们有的诡计多端,有的身强力壮。不管结局如何,他们都已在历史上划下了重要的一笔。
朱元璋取胜靠的是与众不同的想法。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因为成功往往把握在少数人手中。朱棣取胜靠的是雄心勃勃。如果我们一直满足于现在的生活,那我们永远不会更进一步。朱祁镇能夺回皇位依靠他的交流。我们也要勇敢地与别人沟通,伶俐的嘴舌有时比刀枪箭更有用,就像苏轼写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朱祐樘能让国家繁荣富强,靠的是他的慧眼识珠和宽容。让我们积极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掘身边的人才,别人会感谢你,我们自己也会受益终生。宽容,往往宽容是打动别人最好的方法。苏格拉底是宽容的,他悟出了“道”,并为国家发展立下了大功。
让我们学会阅读,学会找出隐藏其中的道理。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3读书,特别是读好书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还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增加个人文化素养。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我在读书方面一直比较偏向于政治历史方面,这或许和我的专业有关。但我们现在所出版的历史书中,专业性过强,对很多读者缺乏吸引力。我也一直都觉得历史书就应该是这样的,直到我看到明月大侠(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明月同志,不这样不足以表达我对明月同志的敬仰之心)的《明朝的那些事》,我才发现历史书原来可以这样写,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解读!
我一直以来都有读书的习惯,跟大部分人读书的方式不同,我读书喜欢一气呵成!明月大侠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最早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听说不错。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在网上进行了阅读,一看就非常喜欢,后来还想方设法了实体书作为收场,并热心的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讲的许多事情也给与我很多启示和启发,现陆续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这次先说说对《明朝的那些事》的总体看法!
第一,写史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客观,不能捎带作者个人感情。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才够公正。我想很多人看史书的时候都是本着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作者作品的好坏的。但是在这本书上,这个标准完全不适用了。明月大侠不但在写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以分析和评述,那些模糊的历史人物仿佛是他活脱脱象地捏出来了,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得好像要从纸上跳出来。没办法说这么写是好还是坏,是专业还是业余,起码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看过那些一本正经的史书,你可能几乎什么都记不下来,而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那些人物是可以让你过目不忘了。历史上的人本来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只是因为被生硬地记录在那些只字片语的文献中,他们失去了色彩,变得苍白,而明月大侠的一支妙笔却给了他们再一次的生命,这不是艺术再创造,而是还原,是精彩的历史还原。
感动一:说的不做,做的不说
这是一段很小的故事,却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四个人:胡广、王艮、解缙、李贯。他们是建文帝的臣子,科举前三名、知名才子,其中王艮因为长得不好,硬从状元被罢到榜眼。在朱棣攻入京城前夕,他们在一个人的家里密谋,讨论今后的去向问题。
三人表现如下: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谈话结束后的表现: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史书曰“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他从容自杀。前三位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王艮这样的人应该也有,但绝对是少数。文天祥应该也算一个,或许他们可能是迂腐的,不识时务的,不随机应变的,可是,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人,才存在气节这个东西,才变得值得歌颂。
感动二:朱元璋的确不是一个好人,但却是一个坦荡的人。
朱元璋是一个不加掩饰的人,他做了皇帝以后在修家谱的时候没有像中国古代其他封建皇帝那样给自己找一个显赫的祖先和家世,而是直白的说“朕本淮右布衣”。瞧瞧,多坦白呀!“我就是淮右的一个农民”,这种坦白实在让人佩服!而唐王朝的李渊父子做了皇帝一修家谱,原本胡汉混血的李氏家族就成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后裔,可这样的家谱别是“蒙”后人,连当时的人都欺骗不了!从这点来说,朱元璋同志的确是一个坦荡的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4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由当年明月写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 》一提到历史人们肯定会觉得历史十分枯燥乏味,语言都是死死板板的,但作者却以风趣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明朝的点点滴滴,比如:“……如果你有幸拿到两张铁劵,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劵的人80%以上都会有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劵。此外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这以幽默的形式让我们知道朱元璋当时灭臣之多。
我十分敬佩朱元璋。他从贫困农民家出生从小就是农民但瘟疫让他的父母去世在走 投无路下并没自暴自弃而去当了和尚又过几年他在朋友的耸勇下当了叛军紧接着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了元师拥有千军万马他不断努力终于打败了他最大的敌人。最终坐上了王的宝座。
当时我读到这里,不禁想:朱元璋一个地位卑微的农民最后当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他都是靠什么?是靠他努力!
只要我们努力向着梦想前进就能让梦想展翅高飞,在这一个寒假里让我认识了一个朝代明朝。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封建社会,宫闱斗争激烈,朝代演变是历史的规律。明朝兴衰。发生了种种事情。从这本书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这部书是石悦写的明朝“通史”。这书讲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当时的十七帝王王公权贵还有小人物的争权夺位的斗争进行了全方面的展示,充分的体现出了当时政治场面。
第一部中写的是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命运,他的生活贫穷困苦,没有任何的依靠,但他一路招兵买马,领导着一群起义军历尽了千辛万苦,在战月当中一次次的从死神的手中挣脱,掩埋战友的尸体后依然继续战斗,一直坚持着,最后推翻了元朝——蒙古铁骑的时代。
朱元璋驾崩后孙子朱允继承皇位。接着朱允的四叔朱棣又起义,用武力推翻了朱允,朱允在位仅仅——四年。
第二部它讲到郑和七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南安等,后来永乐帝朱棣于北伐蒙古归来的路途上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了动荡时期。大官王振把持朝政胡
作非为而导致了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但又幸亏忠臣于谦奋力救回了明朝帝国,但随即又有两位皇帝争夺王位的“夺门之变”后都被害身亡了。
读了这本书以后,首先我认识到了封建社会。他们为了争夺皇位可以六亲不认,不择手段,兄弟父子之间可以自相残杀,但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忠臣义士。其次我感觉到我们需要很好的熟读史书了解历史,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知道历朝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
第79集:内阁制度
这里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最高权力的中心,皇帝的诏旨从这里发出,通达全国。在明朝,诏旨的起草,大多数不是在故宫的太和殿,而是在它旁边的一个幽静之所,即使现在,游人也很少光顾此处,这就是文渊阁。文渊阁既是国家藏书之所,更是内阁学士议政的正本之地,明朝末年,内阁大学士黄景昉在《管阁旧事》中写道,文渊阁为禁中深严之地,门榜圣旨,闲杂莫敢窥者,跟随班从至阁门止,惟一二书写仆得从入,各给牌为验。正是在文渊阁这个戒备森严的中枢之地,萌发了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内阁制度。
宰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的时间,在唐朝,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之间的君臣和谐,被后世称为美谈。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也采用宰相制度,他仿照元朝旧制立中书省,并先后任命了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等人为中书省丞相,中书省丞相是位高权重的正一品高官,总览天下政务,宰相的存在,能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使皇帝能分出精力运筹内政外交的重大方针问题。但是,朱元璋意识到,宰相作为百官的首领,权力太大,如果任用不当,会对皇权造成巨大的威胁。
张宪博:在历朝历代都有,常常有丞相宰相擅政的这种情况发生,特别是元代,元代的宰相丞相,他的权力是非常大,叫威服下移。所以朱元璋也接受元代灭亡的这种教训。
宰相制在明朝初年持续了12年,按照朱元璋的设计,中央主要设置了三个机构,即中书省、御史台和大都督府,分别掌管行政、监察与军事。御史台最初设立时,由汤和担任御史大夫,而主要负责御史台工作的,则是御史中丞刘基。这里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刘基故里,经历500多年的沧桑,这些建筑已经变得比较残破。但是,这些匾额彰显着刘基在明朝的地位,然而,即便是为明太祖立下赫赫功绩的开国功臣刘基,也不能限制中书省的权力。这其中,也有体制的原因,也有人事的原因。
商传:这个御史台的权力,它虽然没有中书省那么大,但是,它和中书省是互相制约的,因为它可以监督中书省的行动,监督中书省的所有的官员,包括朝廷的所有官员,都在他的监督之下,因此刘基在当时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这个中书省的权力的作用。
中书省权力过大,也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他借着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生病的机会,顺势卸去了他的宰相职位,改命汪广洋,胡惟庸资历稍轻的人出任中书省丞相。从公元1376年起,朱元璋也开始对中书省总揽天下政务的格局进行调整,他裁格了中书省的平章政事与参知政事,只留左右丞相与左右丞,同时又撤销了总管地方政府的行中书省,将其权利一分为三,及分别主管行政、监察与军事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这其实已经预示着中央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会进行,性格狐疑的朱元璋尤其担心自己会被手下的官员们蒙蔽。
商传:朱元璋为什么要建通政使司,对吧,他为什么要求通政使司的人可以拿着这个外面、下面所有的反应的人民来信,所有的东西拿着打包,直接送皇帝面前,皇帝当的大家打开,所有的人都得紧张啊,我打开不定是说谁的呢,一问你怎么回事,官员很害怕。现在呢他怕这个事,他提出来了,皇上你不要这么看,太累了,我们把这些东西都给你分类吧,你要看哪类的,我们把哪类的给你,皇上一想这很好啊,一点都不好。
为了保证下情上达,朱元璋在洪武十年设立通政使司,命令凡在外官员向皇帝奏事,皆经由通政使司传上。但是,宰相的权力却在急速的扩张,胡惟庸自洪武六年(1373)至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负责,中书省事务达八年之久,权力极度膨胀,掌握着生杀大权。像刘基那样曾经得罪胡惟庸的高级官员,也难免遭胡惟庸的毒手,刘基受诏回到南京,因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待御医去刘基家,没想到胡惟庸就利用这次机会,用慢性毒药毒死了刘基。胡惟庸还刻意结纳一些有罪而遭惩罚的勋臣,密相往来,贪赃枉法。公元1380年正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转眼间成为阶下囚,随即被处死,一同被处死的还有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这一案件直接引发的明朝制度的巨大变革。开国皇帝朱元璋顺势废除中书省及中书省丞相,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宰相的名称可以被废除,但国家行政中枢的职能不能,也不可能废除,于是新的制度正在酝酿。
商传:为什么胡惟庸后来要被杀,他把这个淮西的人,功臣们全串到一起,什么事,你给我办事,我给你办事,大家互相串着办事儿,不需要皇帝,什么事儿都能办,这个就出问题了,所以呢,一个事是中书省的权力过大。另外一个,就是胡惟庸他在弄权这个方面,又犯了最大的忌讳。
张宪博:我不是说所有的事都要经过皇帝的,中书省有权发布政令,这个呢我们可以称之为二级决策,那么,这样一级决策就使国家很多事情都归到这个中书省来做,那么现在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之后呢嗯,这一级决策就不存在了,所有的事情要由皇帝一个人来做。
旧的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的专权也达到了极限,朱元璋也铁了心以后不再任命宰相,他甚至下发这样的圣旨,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现在,所有的决策权集中于皇帝,皇帝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新的制度还未建立,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麻烦,朱元璋处理政事的难度成倍的增加。据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八天之内,内外诸司的奏疏共有1660道,涉及的事情达到3391件,平均计算,朱元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要处理的政事还在急速的增加,即便是勤政无比的朱元璋也感到了困难。
张宪博:如果一天可以,两天,三天时间长了,他就受不了了,那么这样的话呢,朱元璋还是没有办法,因为决策权归他了,他实际上呢,撤掉丞相,他等于代行了丞相的职责,所以呢对于皇帝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必须有辅臣。
这是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一个难题,他试图设立一种稳固皇权的新制度,既能很好地控制朝政,又能高效地处理政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朱元璋开始设置四辅官,他从民间征召了几位老儒,让他们每月按旬轮值,辅导自己行政。四辅官地位很高,是正三品高官,然而,朱元璋没有给他们多少权力,因为他们只是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老儒,秉性醇厚,没做过什么官,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势力,这些都让朱元璋非常放心。可是,两年后,四辅官因为没能发挥作用,被朱元璋废除。
张宪博:因为他找不着那么多人,他只设了春官和夏官,然后呢,秋官和东官暂缺,由别的人哪来代替,找了七八个人,但是四辅官这些人呢,因为他没有这个执政的经验,也没有处理日常政务的经验,他们起自于田间,淳朴无他能,这样的话不适合朱元璋的这种辅政要求。
四辅官的实验失败,使朱元璋意识到,好的辅臣还需要从新的途径选拔,他不仅鼓励各地推荐人才,而且迅速恢复科举取士制度,从全国选拔人才,并让翰林院儒臣承担顾问职能。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从翰林院中选择儒臣为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咨询,朱元璋时期的殿阁大学士,对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只是随时等候皇帝的咨询,而并没有权力去阅读诸司的章奏,然而,从翰林院遴选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的做法,为后来内阁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形制上的基础。
张宪博:明朝只有个别一两个重要的中央机构,它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一个是通政司,,再一个就是内阁,特别是内阁,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他要摸索内阁的权力定位,它的职能,这些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朱元璋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文,而他的四儿子朱棣并不乐意,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手握重兵,对北平一带的军队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以清君撤的名义起兵,最终率大军攻下南京,夺取皇位,就在朱棣骑马进入南京时,一名文官突然挡住了他的去路,朱棣正要发怒,那位文官却提醒说,殿下准备先谒陵,还是准备先即位。朱棣一愣,马上醒悟,他立即调转马头,先去拜谒孝陵。孝陵坐落于现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陵墓。
张宪博:因为他是篡位,本来不应该他当皇帝,那么你已经出了问题了,所以呢他必须得先去谒陵,才能表现出他的忠孝,因为朱元璋说过,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呢那就完了,你怎么当皇帝。
朱棣向父亲朱元璋一样勤政,将朝政大权紧紧抓在自己手里,宰相制度制度同样被他摈弃,但朱元璋选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的做法,在他统治时期却以内阁的形势继承了。朱棣即位不到一月,即命解缙,黄淮,胡广,杨士奇,金幼孜,胡俨,杨荣等七人入翰林院,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其中杨荣就是那位提醒朱棣谒陵的文官,他成为第一批内阁学士中的重要成员,后来一直很受朱棣器重。内阁学士的职责主要有两项,一起为皇帝起草诏令,一是与皇帝商议机务,他们成为皇帝最核心的智囊团,在朝政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随时要接受皇帝的咨询,一天晚上,有奏报说宁夏被围,朱棣连夜召见内阁学士,恰好只有内阁杨荣值班。朱棣把奏章给杨荣看,杨荣看后说,宁夏城防坚固,士兵都英勇善战,这封奏报是十天多前的,现在估计已经解围了。到半夜,果然又得到宁夏已经解围的奏报。
商传:到了朱棣做皇帝的时候,明成祖他仍然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他就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一个是他父亲选的中级官员,五品以下的官员,一个是他的侄子,选那些真正能干事的官员,干练又不是那种窝囊的人,那么这两个结合起来,什么人最合适呢,那就是那些年轻的低品级的官员,就是后来的翰林院为主的官员,以他们为主体,就形成了一个秘书班子,这个秘书班子到皇宫里来办公,这才叫内阁。
第一批内阁学士中,最有名的当属解缙与杨士奇,但他们最终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这是江西省吉水县博物馆珍藏展出的《解文毅公集》,这些刻在烧制的青砖上的文字,是解缙当年写的奏疏和颂言文。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的《解缙墨迹卷》,收录了解缙近万字的墨迹,包括了楷书、行书、草书,以及解缙对书法的见解。解缙博学多才,是明初一位诗、文、书法皆精绝的奇才。因为起草《登基诏》草旨,解缙从此受到明成祖的信任,入籍文渊阁,成了朱棣的首席顾问,解缙还奉朱棣之命,参与重修《太祖实录》,又负责编纂《文献大成》,即后来的《永乐大典》。如今解缙手扶这两部书的雕像,黯然屹立在家乡江西省吉水县的中心公园。然而,因为卷入太子与汉王之间的嫡位之争,解缙被谪到广西,不久又谪到交趾,公元1410年,他从交趾回南京,晋见了正在南京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被人指为私谒太子,投入锦衣卫大牢,几年后被埋于雪中,活活冻死。
商传:也许死对于解缙来说是最好的归宿,因为他是不能够适应这样一个君主专制政体的,在这样一个专制政体下,让自己适合它,改造自己,让自己变为一个适应的人,他做不到。
解缙墓地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搬迁,如今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城,解缙的后人也经历了被流放的悲惨命运,在解氏的家谱中还记录了这样一段历史。
解洤:解缙的家人还在辽东啊,当时因为是流放,从吉水走路走到辽宁省,很远啊,我们那个家族全部迁徙到那边去受苦,这边是流放之地,朱高炽就这样说,解爱卿家人还在那边,先把他家人放回原籍,发放家产,现在就回来了,现在在辽东还有我们解家的人在那边,因为有些人是回不来了,太远了。
在距离江西省吉水县100多公里的泰和县,是明代的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的墓地,杨士奇的命运比解缙要好得多,杨士奇在朱棣面前,举止恭谨,应对得体,深为朱棣信任。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后,特命杨士奇出任东宫属官,辅佐太子。公元1409年,朱棣巡守北京,命杨士奇等人辅佐皇太子在南京监国,当时朱棣十分警惕藩王们的举动。又一次远在北京的朱棣写信给朱高炽说,周王心不可测,你应该加意防慎,这道敕书你可以给蹇义,金忠,黄淮,杨士奇四人看,不要再泄露给其他人,如此绝密的敕书,给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看之外,还可以给两位内阁学士黄淮、杨士奇看,反映内阁学士确确实实在参预机务。
张宪博:朱棣基本将明代的内阁制度完备了,因为他整合了他以前两代这个辅政的这种资源,所以呢基本就完备了内阁制度。
公元1424年夏,朱棣北征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在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的拥护下,太子朱高炽顺利即位,此时杨士奇与朱高炽之间已经有了20年患难与共的岁月,关系非同寻常。朱高炽即位后,擢升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不久又提升为兵部尚书,杨荣在朱棣逝世时,因为支持朱高炽即为,也得到回报,进工部尚书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金幼孜进礼部尚书,朱高炽还赐给吏部尚书蹇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四人各一枚银章,上刻绳愆纠缪字样,在直接向皇帝上密奏时使用,内阁大学士兼尚书衔,使得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这是阁权逐渐重于部权的开端。
李嬊平:每人赐了一枚银章错的,刻的是绳、愆、纠、缪,绳所谓准绳,就是标准,规矩,愆是过失,缪是错误,他赐给他们吃这些银章,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们觉得我在朝政上有什么不足,或者群臣的建议我没有听从,或者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我没有重视,那么你们可以把它写下来,用密封的形式盖上这个章,来提醒我。
明仁宗朱高炽统治时期,杨士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仁宗授内阁大学士杨士奇为少傅,秩从一品,不幸的是仁宗即为不到一年就驾崩了。但仁宗之死并不妨碍内阁实际权力的增长。这是位于北京故宫东南部的文渊阁,简洁素雅的文渊阁,早期主要用于藏书、编书,除《永乐大典》贮藏于文楼外,其它书籍均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正式入藏文渊阁,当时主持清点编目的杨士奇,曾将各书逐一打点清理,编置字号,收藏于书橱中,并据以编成《文渊阁书目》,在承载藏书、编书功能,并用作天子讲读之所的同时,文渊阁还是阁臣入直办事之所。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随着明朝政治的发展,文渊阁成了秘阁禁地。
李嬊平:文渊阁是藏书的地方,同时呢又兼作为这些大臣的值班的地方,这个制度就一直这么延续下来了,所以从记载上说,所谓文渊阁一共有十间,西五间,中间挂文渊阁匾,那么,它并没有挂内阁匾,原因也就在这,它所谓称为内阁,是因为地在宫禁,他属于地处宫禁吗,而且又经常随侍皇帝左右,所以称为内阁。
内阁学士兼顾问,最初多半是靠着与皇帝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的,但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内阁学士的顾问职责逐渐只能通过书面形式来呈现。这样,面谈为笔谈所取代,替皇帝票拟逐渐成为内阁大学士们的重要工作。
张宪博:票拟的出现要追溯到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他出现了这个议政这种形式,但是内阁议政形式,不能接近皇帝,因为顾问必须得在一起,问吗,对不对,如果都靠着票拟,这就不叫顾问了,就是处理章奏,所以有了票拟之后,内阁的顾问职能基本上消弱了。
票拟又称条旨,票旨、票本、拟票,是指内阁大学士用墨笔在小票上写下意见,再叫小票贴在奏疏之上交给皇帝,以备决策参考。在宣德朝,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等大臣也可以给皇帝票拟。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太子朱祁镇年仅九岁,朱祁镇即为后,廷臣请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张太后遵守后妃不预政事的祖宗家法,不愿意垂帘听政,命凡是交内阁议决进呈,然后施行。内阁三杨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实际上成了朝政的主宰者,而票拟也逐渐成为内阁的专职。票拟制度的出现,是内阁制度完备的标志,内阁也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中发挥越来越核心的作用。
张宪博:内阁只是对其他衙门提供来的章奏进行建议,或者哪儿不合适,建议皇帝怎么做,它没有,不能够代替六部的这些衙门来越俎代庖,然后呢,提出一些庶政的实施方案,它没有这个权利,内阁只是具有议政职能的一个机构。
这是两份明朝末年兵部尚书张凤翼上呈皇帝的奏疏的草本,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草稿经过修改成文之后,会用正楷的字体抄写,加盖公章,就成为题本,呈送皇帝批阅。在明朝,皇帝御笔的奏本或题本的原件是不出皇宫的,而由于战乱或火灾,明代奏折几乎全部被销毁,难以找寻。而当时贴在奏疏上的内阁票拟的票签,则更是无处找寻了。
高焕婷:题本送到内阁以后,就由内阁大臣,他们主要是根据题本的内容,还要依据明代的典章,史籍商讨出处理的意见,以供皇帝参考,然后他们将这些处理意见,抄写在一张小纸片上,这就是票拟,经过票拟的这张小纸片就叫票签。
从《明会典》的记载上看,内阁的职权非常多,票拟之外还有很多的职权,如知经筵,修《实录》,即主持对皇帝集皇室的教育工作,以及修国史的工作,包括主持大的典礼活动等工作。不过《明史职官制》对内阁的核心职权却概括为二十一个字,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其中票拟批答是重中之重,票拟的对象是诸司章奏,表达的是内阁对章奏的处理意见,内阁票拟如果禀受了皇帝的具体意见,便要照录旨意,作为拟旨的题本,形成所谓的丝纶簿。
高焕婷:题本上的红批,经过内阁大臣抄写,装订成册叫做丝纶簿,也就是常说的王言如丝,齐出如纶,皇帝的话刚出来的时候就很细,它的威力不是特别的大,当它发出去执行的时候,那就是齐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它就像纶。
票拟的效力虽然最终由皇帝来决定,但是当票拟成为一种制度之后,皇帝也不得不特别重视。例如嘉靖二年(公元1523)二月,刚刚即为不久,还缺乏处理政务经验的嘉靖帝朱厚熜,没有让内阁票拟,就在都察院请求差御史巡盐的奏疏上作出批答,结果出现错误,被六科封还。为此,刑科右给事中黄臣上疏说,我朝设内阁,处以文学之臣,凡百章奏,先行票拟,最后皇帝朱厚熜也只得改批如制,之外,凡是皇帝向下发放的文书。包括诏、诰、制、册文,谕、书、符、令、檄等诏旨,都由内阁起草,为此内阁被称作为作为政本之地-政府,重要性也超过六部衙门。作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内阁填补了明朝废宰相之后的权力空间,内阁大学士也常被人们称作为相。但是,内阁的形成却并不等同于相权的回归,官员们成为内阁大学士后,总是谦逊地说,自己是被命文渊阁办事的,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助手,并不能自主决断事务。明后期的首辅大学士徐阶说,阁臣之职,止是票拟。
内阁大学士要想行使某些举措,或者弹劾某位官员,并不能直接上奏,而通常需要嘱咐六部,都察院或各省官员通过奏疏的形式来发起建议,在通过自己的票拟来实现自己的意志。同时,内阁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艰难的夹缝之中,一方面他们要尽可能的为皇帝分忧,以保证他们得到皇帝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们却还要面临来自官僚集团的压力,在皇帝与文官政府就某些问题僵持不下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在其间的调和人的角色颇为尴尬。而且,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严重束缚于君主的专制权力,总之,一切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皇帝,不在内阁。
李嬊平:在最初的几年啦,因为有这个太皇太后,也就是明仁宗的皇后还在世,在她的支持下呢,就是凡是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的,都让中使,所谓中使就是皇宫中的太监,到内阁去咨议,然后得到这个内阁的答复以后,再来决定怎么裁决。
张宪博:实际上票拟出现之后,奏疏可以留中,批答可以拖延,然后呢,甚至可以反复地议,因为皇帝见不着我啊,我就是拿那个批一下就行了,而且还会出现中间的,在皇帝和内阁之间出现司礼监,代为皇帝批红的这样一个程序。
在内阁权力上升的同时,宦官权力也在增长,内阁获得票拟权的同时,宦官24衙门中最重要的机构司礼监也获得了批红的权力。批红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按内阁票拟的意见,经皇帝审批后,用朱笔代皇帝写出。如此一来,章奏批答多半经由宦官之手,故有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的说法,这里的寺人就是指宦官。为此,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就说,内阁非但没有宰相之名,而且没有宰相之实,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正统末年,宦官王振就是因为掌管司礼监,而成为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宦官。
张宪博:王振由于这个与票拟有关系,因为票拟的问题,所以呢他在里边,就容易蒙蔽皇帝。
商传:如果内阁不拟这个票,那就什么都别谈、做不成,可是你拟了这个票,如果这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不批红,你也白拟,所以,这两个结合起来才行,那后来,那就只好是内阁和宦官就得勾结,他勾结起来,这权力就大,他要是对着,这这事儿就永远解决不了。 1966年,考古队员在南京马家山,发现了一座重要的明代墓葬,清理出100多件陶瓷、紫砂、铜、石等质地的珍贵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仪卫陶俑群,这批陶俑包括陶马与马夫俑,马吏俑,内臣俑,仆从俑,骑马甲士俑,骑马近侍俑,骑马旗仗俑,骑马吹鼓俑等,文武内臣,旗鼓乐队,前呼后拥,形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体现出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浩大声势。根据出土墓志上的记载,墓主人竟然是一个叫吴经的明朝司礼监太监。
王涛:这个墓葬时明朝中晚期的一个墓葬,那么我们都知道到明朝的时候,尤其是越往后期的时候,太监的这种权势,这种势力是越来越庞大。最著名的是魏忠贤,他整个掌控东厂。
在明朝,随着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内阁诸臣由于需要频繁与太监打交道,对于太监也越来越客气,万历初年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权倾朝野,是明朝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内阁首辅,但他也必须结交太监,因为如果没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等人的支持,张居正无法取得两宫太后的支持,也就无法坐好内阁首辅的宝座。
张宪博:总有人说明代内阁它就是丞相,或者是跟丞相差不多,实际上差的非常远,它的职能是议政而不是决策,人们在研究场它们,一开始呢就是对这个分别不是很清楚,所以总认为明代是内阁政治。
商传:有人评价叫真丞相,说他们已经像丞相一样的,那么应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它接近于丞相,但是你不要忘了,有一点它就不像丞相,它永远达不到,就是它任何事情要想完成,它通过宦官,他如果不通过,就完不成,宦官是谁,宦官就是皇帝,实际上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只不过皇帝懒,他不想好好去做这事儿,他让他自己最亲近的这个家奴,来替他来延伸他的这之手。
内阁、司礼监、东厂,锦衣卫,诸如此类的互相制约的机构在明朝并存,使皇帝对朝政的控制力达到了空前,即使嘉靖皇帝三十年修道炼丹,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牢牢地把握着最高统治权。然而,曾几何时,这种超乎寻常的制度制约,使得整个政权的内部缺乏了生机,除了控制还是控制,除了制约还是制约,没有新鲜的风吹来,朝廷成了一潭死水,自张居正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存在着萎靡拖沓的作风,大臣们被皇帝之命是从,明哲保身,一味因循守旧,进而贪婪腐败,越来越保守,显然这样的体制出现了巨大的弊端。
商传:张居正死了,明朝的内阁跨了,以后的内阁没有一个像样的人出来,全都是庸碌之辈,到了崇祯一朝,50丞相,就50个内阁,阁老的更换,那内阁已经就没有意义了,十七年换50个人,谁还有心来把这个国家的政治管一管。
这里是紫禁城,高高的红墙曾如铜墙铁壁一样,将明朝的中枢密不透风的环卫起来。文渊阁也在其内,由内阁起草的诏旨,可以传送到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文渊阁毕竟离不开紫禁城,在高墙环卫之中,内阁权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由于始终笼罩在皇权的阴影之下,内阁没能展现出新的生机,而是注定要伴随着腐朽的皇权政治一起消失于落日余晖之间。
作为地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湖广一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湖广或“湖广行省”、“湖广省”,为元朝和明朝时期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一级行政区。元朝时期的一级行政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的简称; 明朝时期的一级行政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
http://baikebaiducom/view/208952htm
从隋唐时期开始,因为科举制度的完善,普通人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就有机会步入官场。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在科举制度下,涌现出一大批状元郎。在明朝,有一个人本来没有考上状元,却因他的颜值过高,就被皇帝钦点为新科状元,这个状元的名字叫做胡广。
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的胡广跟他的同乡王敬止收拾行囊,进京赶考。经过层层选拔,主考官们觉得王敬止的成绩更优秀,就有有意让王敬止当状元。建文帝就想见见这个优秀的考生。等把众人宣到大殿之上,建文帝定睛一瞧。发现王敬止长得那叫一个难看,要是这样的人在身边做官,天天看着这么丑的人,不是影响心情么。于是建文帝就废黜了王敬止的状元之位,将他改为第二名榜眼。
那么谁来当今年的状元,建文帝觉得胡广文章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的字眼,意思就是当时的藩王势力太大了,都威胁了中央的统治,恰恰迎合了建文帝的心思。加之胡广长得也不错,就钦点胡广为今年的新科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修撰。
后来,建文帝不是他叔叔朱棣的对手,很快朱棣就打到了南京城下。在朱棣攻入南京城的前一夜,解缙、胡广、吴溥、王敬止这几位江西老乡同为建文帝的大臣,聚集在吴溥家里商量对策。解缙跟胡广两个人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势要以文人之躯与朱棣死磕到底,为建文帝尽忠,只有王敬止一个人不说话,默默流泪。
解缙跟胡广的这一番长篇大论的说辞,让吴溥的儿子觉得他们会为了建文帝杀身成仁。但是吴溥却是看到了这二人的本质,绝对会珍爱自己的生命胜过建文帝的生命。只有那个其貌不扬的王敬止才是真正的爱国之士。
胡姓的由来 [ 录入者:南山 | 时间:2006-10-22 16:34:07 | 作者:网络资料 | 来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胡姓的由来 http://blogsinacomcn/u/4a730b36010005ww 网络查询资料,仅供读者参考 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三。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为舜帝之后裔。2、据有关资料所载,周时分封国被灭。其后国君子孙以国为姓,是为河南、安徽间胡氏。3、据《楚国先贤传》、《魏书"官氏志》、《周书"李远志》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少数民族改姓说,如楚时胡广,南北朝时纥骨氏等均改为胡姓。 得姓始祖 陈胡公。远古时代,舜当天子之前,尧将其两女嫁给舜,让其居于妫河边,从此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将自己的长女嫁与舜帝的后代妫满为妻,封于陈,建立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妫满在陈地建国为陈。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以其谥号为姓者,称为胡姓。陈胡公亦被后人尊为胡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发源于今河南淮阳,另一个发源于今安徽阜阳。此两支胡姓经过不断的繁衍与融合形成了当今胡姓遍布于天下的盛况。从先秦至两汉时期,胡姓族人历经迁移,向西进入陕西、甘肃两省,向北进入山西,向东进入山东,向南迁入湖北、江西,使胡姓得以发展繁衍。其中,迁入甘肃境内的胡姓一族,在后汉时期已成为望族。三国时期,胡姓族人高官不断,家族逐渐兴旺。其后裔胡奋由曹魏入晋,使胡姓由功勋之家演变为外戚之家,并有其分支相继在今河南新蔡繁衍,亦成为当地望族。两晋南北朝时期,胡姓原居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与其余七姓族人共同入闽,成为“入闽八姓”之一。唐宋年间,胡姓族人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今福建漳、泉二州),被奉为闽中胡姓的始祖。其五子分迁于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使胡姓族人再一次远播分散于各地,并得到巨大发展。而另一支在五代南唐时,则由醴陵德善乡迁入吉州(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苏南京),也使江西逐渐成为胡姓繁衍中心。至元明清时期,居于今河南淮阳一带的部分胡姓因避战乱入迁福建、广东等地,再次远播其它各省,从而使胡姓成为一个遍布全国且远播海外的大姓。胡姓在我国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居多,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三,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郡望堂号 胡姓在漫长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四个:1、安定郡,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时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2、新蔡郡,治所在新蔡(今河南新蔡县);3、淮阳郡,治所在陈(今河南淮阳);4、吉州,治所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堂号:“乐善”、“思贻”、“安定”、“敦本”、“敦睦”、“清润”、“春秋”、“念祖”、“继”、“思诚”、“联桂”、“寿安”、“惊庸”、“崇德”、“勋贤”、“仁德”、“敦叙”、“华桂”、“崇阳”、“华林”、“启俊”、“亲睦”、“世德”、“敬享”、“怡爱”、“新蔡”等。 宗族特征 1、胡姓族人在历史上播迁较早,曾在各地出现大量名人。2、胡姓族人编写家谱较早,且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的堂号。3、各支胡姓宗族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麦田胡氏族谱》,江西泰和胡氏一支辈份派语:“鉴彦通文,德重政大,仲福正昌,志玉庆炳,宗秀才贤,洪华荣受,增兴上国,必上醇禧,端垂永久,企汉文云。”宗支派语:“文云福祖,嗣志丹廷,永绍继续,世正善成。”寿支派语:“文云福廷,仕子清彦,世尚向秉,其三善成。”珍支派语:“文云福祖,添楚召义,廷厅敦公,明正善成。”昊支派语:“文云福俊益,思通文友冕,玉则光其贤,士民多显达,翼之学有本,安国才自超。”又民国二十五年,麦田胡氏合修宗谱,其通派辈份派语为:“德泽敷南国,鸿章锡远方,谦恭崇厚道,仁孝振纲常,治谋原笃,缵绪克隆昌,勋业怀先代,钟祥保祚长。” 名人精粹 胡广: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东汉时著名大臣,曾在安帝时举孝廉,策试后被定天下第一,曾仕汉六朝,历任司徒、太尉、太傅等职。胡奋:安定临泾人,三国时期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子,仕曹魏、西晋等朝,历任校尉、刺史、将军等职。胡太后:安定临泾人,北魏时宣武帝妃,后成为太后,信佛教,曾大肆兴建寺、塔、石窟等。胡僧: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县)人,南北朝官至梁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职。胡瑰: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五代时后唐著名画家,尤工画马,用笔清劲细密,而线条却生动有神。胡瑗: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被称为“安定先生”,北宋初的学者、教育家,曾官至太常博士。胡安国: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著名贤臣,终生忧国忧民,官至宝文阁直学士。他以自身正直无私、直言敢谏而在当时为众人所称颂。胡三省:南宋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著名的爱国史学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曾历经三十年为《资治通鉴》作注,倾注其炽热的爱国深情。胡震享:明浙江海盐人,文学家,家多藏书,一生中搜集了众多诗文资料,著有《唐音统鉴》,为清代修《全唐诗》的蓝本。胡惟庸:今安徽定远人,为明初丞相,后因结党营私被明太祖赐死,自此以后,明废除丞相,取消中书省,一切权力均归皇帝一人。胡渭:浙江德清人,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曾帮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其所著《禹贡锥指》,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参考书。胡雪岩: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时期著名商人,其在满清时期从事各种经营,并因有功于朝廷被封官,被称之为“红顶商人”。胡适:安徽绩溪人,曾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是现代著名学者,在哲学、史学上也有重大成就与影响。胡耀邦: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共党员,早年参加革命斗争,历任中国***重要职务,直至中共中央总书记,为我国的革命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不朽功勋。 请问胡姓的由来_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87931html 胡氏始祖―――胡公满胡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为帝舜之后裔,得姓始祖为胡公满。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荷泽县东北)而以姚为姓,后又因曾住在妫?河(今山西永济南,西流入黄河),后代中有以妫为姓的。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所建的陈国即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包括今安徽北部的阜阳、河南中部的郾城等地,妫满云世后谥曰胡公,称胡公满。公元前478年,陈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妫满谥号为氏,称胡氏,此为河南胡氏。二出自周时的两个胡国。一个为周初分封的姬姓小诸侯国;在今河南郾城。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楚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妫姓胡氏融合;另一为归姓国,在今安徽阜阳。公元前495年被楚灭,战国时为楚邑。春秋时被楚灭掉后,其国君子孙中有称胡氏的。三为他姓改胡姓。如西周时所立之国楚有胡广,本姓黄,后改胡姓;北魏时改代北纥骨氏为胡氏。另外在敕敕勒族等少数民族中有胡姓。胡姓郡望主要有安定郡、新蔡郡、淮阳郡、吉州等。安定郡为汉设置,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东汉时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此支胡氏,开基始祖为汉武帝时守军正丞胡建。新蔡郡,晋惠帝分汝阴置郡,治所在新蔡,相当今河南新蔡、息县、淮滨、安徽临泉等县地。北齐改为广宁郡。此支胡氏为安定胡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晋尚书左仆射胡奋。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置淮阳国、惠帝后改为郡。辖地相当于今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地。吉州为隋开皇十年置州,唐治所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市)。相当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城及安福、永新等县地。胡姓堂号有“安定”等。胡姓最初主要发源地以今河南淮阳一带和今安徽阜阳一带为中心,汉代时开始向西迁入陕西、甘肃,向北迁入山西,向东迁入山东,后南迁入湖北、江西。其中,迁去甘肃省境内的胡建一族,后汉时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成为后世各地胡氏衍生的主要来源。隋初,胡氏在安定一带繁衍发展形成望族。其后裔胡奋在曹魏入晋以后,他的独女被选为晋武帝贵人,使其家族更加显盛,后来在今河南新蔡繁衍,成为当地一望族。五代南唐时,胡氏一支曲醴陵(今湖南省东部)德善乡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苏南京),其后裔以江西为中心,向西向南不断迁徙发展,进入湖北、湖南等省。西晋末年迁入福建。后胡氏由福建迁入广东等地。 胡姓的由来(雅虎知识堂)分类:剑胆琴心 http://xuewutottibokeecom/viewdiary11110487html 胡姓:以谥为氏 胡姓为当今中国第13大姓,占总人口的131%。 关于胡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的两种说法均与陈地有关:一是以陈胡公谥号为氏;二是以国为氏,春秋有胡国,子爵,其地在陈国附近,是附庸于陈国的一个小国。 古代姓氏学著作认为,以谥为氏是胡姓的主要源头。唐代林宝《元和姓纂》上说:"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氏,系出妫姓。"林宝所依据的是出于汉代的《世本》一书,《世本》中对胡姓来源的解释是:"周武王封虞满于陈,谥胡公,因氏"。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妫满为什么得了一个"胡公"的谥号?或者说,"胡"字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美好意义? 关于妫满谥号"胡公"的由来,我们从周代的谥法中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逸周书·谥法解》云:"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胡,即是年老高寿的意思。也就是说,妫满年高寿长,人乐其寿,故以其寿而谥之曰"胡"。 但是,是谁最先以胡为姓的?遍查古代姓氏书籍,难以考究。广州市胡海先生为调查全国安定《胡氏族谱》,从1991年8月到1996年9月,自费踏 13省,遍寻资料,历千辛万苦,从民间浩翰的家谱史料中,做出结论,认为陈国最后一个国君陈胡公20世孙陈闵公亡国后,他的两个儿子逃往阳武户牖避难,其中陈衍,生子二:长子名琏、次子名玙。琏以国为氏,姓陈;玙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玙生澄,于是有胡氏一系。此为一说。但从胡公妫满到其21世孙玙,其间相距六百余年,若以胡公谥号为氏,当在胡公孙辈三、四代之间,不一定会延续到21世。有的胡氏族谱上说,胡氏始于陈胡公长子申公犀侯。胡公有二子,长子名犀侯,为申公,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次子名皋羊,继兄即位,为相公。此又为一说。 对胡氏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胡子国,以国为氏。春秋时有两个胡子国,一为姬姓胡国,在今河南郾城一带,与郑国相邻,与陈国不远。一为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一带,与陈国相邻,这个胡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小国,而是陈国的一个附庸国。《左传》载,"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这里的胡国和沈国,都是附庸于陈国的子国。陈国后期国力衰弱,自顾不遐,胡国先为吴国所掠,后亡于楚国。归姓胡国亡国后,后人分为两支,一为胡姓,一为归姓。 关于胡公的这两个来源,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颍州汝阳西三里胡城是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来源,但最早的姓氏书籍、早在汉代的《世本》认为胡姓源于陈胡公,且大多数胡姓族谱均记为源于陈胡公,所以我们还是取胡姓以胡公谥号为氏,与陈姓同源之说。 胡氏家谱源流甚早,现有确切文字可查的是宋代修的族谱。朱熹有《胡氏族谱序》存于世,《序》云: 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后胡公于陈,子孙以谥为姓,历汉文恭公,以迄晋关内侯质为立谱之鼻妫 啻 迨溃 屑湫蛘涯拢 鹗杵荩 蛄魉菰矗 杀敬镏Γ 髌滓源 覆煌 疽病: 献铀锛檀四茏哉裼谑保 蛩蛊字 糜猓 梢皇兰扒�蚴溃 闪恳病br>胡姓的郡望在唐代以前,主要在安定、新蔡两地,其中安定声望最高。安定郡在今宁夏固原。安定成为胡姓著名的郡望是在两晋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西汉时胡建始居安定。胡建曾任安定太守,"出门名户,占系陈国",即为陈国胡公满的后裔。东汉时,太尉胡广为安定人。三国时,魏荆州刺史胡质为安定人,其子胡威为青州刺史、平春侯,又迁居淮南。安定胡氏历经两晋,世代官宦,权倾朝野,由此安定胡氏名闻天下,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庞大的一支。 南朝时,刘宋名将胡藩居江西华林(今江西奉新县西南),胡藩有60多个儿子,经数十年繁衍,成为当地大族,胡藩为华林胡氏始祖。自胡藩历24世,传至唐代胡魁,历任饶州判官、侍御史等职,胡魁有5个儿子,分居5处,蔚为华林五宗,华林胡氏走向兴盛。 华林五宗中,胡魁长子胡珰之后,宋代有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兄弟,一门进士,盛极一时。胡珰后裔后来有迁到湖南、湖北、云南及江西其他地方的。迁至湖南的有一支居于浏阳中和乡,这里为罗霄山余脉,有一小山岭,名叫"西岭",西岭山脚下有一村子,自明末以来就有胡姓人居住,经400年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有名的"西岭胡氏"。到当代,西岭胡氏则有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据其族谱记载,西岭胡氏源于华林胡氏,族谱从陈胡公妫满起,至胡耀邦,已是第 130余代了。 胡氏家族的另一支在安徽徽州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创造的文化成为徽州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宋代,著名学者汪藻就曾这样说过:"大江之东以郡名者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多士,绩溪为最。绩溪之氏以族名者无虑百余,而学传子孙胡氏为最。" 绩溪是徽州的六县之一,今为安徽绩溪县。"绩溪胡氏"以其独特的文化而著称于世,为当地闻姓望族。绩溪胡氏著名的家族有三支,即"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尚书胡氏",人称"绩溪三胡"。 "明经胡氏"系由李姓改为胡姓者,是近代名人胡适和胡光墉(即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家族。 "金紫胡氏",其始祖为宋代名臣、学者胡舜陟(1083—1143),他因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故后人把"金紫"作为其家族的称
为什么明朝的16个皇帝都要找张三丰?
本文2023-10-27 17:21: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