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袁绍与袁术的关系如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三国演义里袁绍与袁术的关系如何?,第1张

袁绍和袁术是亲兄弟,只不过他们两个还是有区别的,他们虽然是同一个父亲所生,但是却有不同的母亲产出。而当时在大家族里面,嫡长子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两个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争关系,从小就不和睦。为了能够继承父亲这个位置,他们两个不惜大吵大闹,最后两个人都开始分裂了,明明是有难却从来不互相求助。

要是他们能够团结在一起的话,可能就会在三国之中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可惜最后还是因为内讧了,这一切都被曹操得到了。他分个击破,终于将袁氏家族消灭,从此他们袁氏家族三公的荣光,再也不会出现了。

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袁绍和袁术是因为家族内部的分裂还是个人感情分裂呢?

袁绍袁术因为家族关系反目成仇

袁术是家里的嫡出,而袁绍是家里的庶出,所以袁绍小时候家里地位是非常低微的,那个时候袁绍虽然是比他弟弟袁术年龄大一点,但是因为宗法关系,家里的继承权都是在袁术手里,这一点让袁绍非常的痛恨。所以小时候袁绍没少遭到袁术的欺负,这个在大家族里日子是不好过的,讲究地位传承,就好像王子见了太子一样。王子怎么能够和太子相比呢?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袁绍还是能够走好运的,当年他的伯父因为没有孩子,所以选了袁绍当自己的孩子,这一方面就给了袁绍的机会。袁绍地位就突然从低处抬到了高处,从前他只是一个家族默默无闻的少年,他现在才是真正的大家族继承人,就连袁术都没有这么样的机会。袁绍就突然开心了起来,但是袁术却不这样想。好不容易能够将袁绍压下去,他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从小就娇生惯养,怎么能够和袁绍相比呢?

虽然他们两个有兄弟之情,但是最后因为这些家族关系,缠缠绕绕的总是让人搞不清楚,彼此互相的竞争最后开始分家了。反正家里的关系是特别多,他们走到哪里都能够混得非常的不错,于是就不需要互相帮助,自己创立基业自己去打拼,只要两个人没有发生战争就可以了。

兄弟俩唯一在一起的机会就是讨伐董卓

当年因为董卓的残暴,杀掉了他们袁氏家族的所有人。当时袁绍听了这件事就顿时气得快要晕死过去,幸好手底下的人抢救了出来,而袁术听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非常的生气,他们两个人一起联合起来攻打董卓。

但是他们兄弟俩还是各自做各自的,袁绍组建了联盟,和曹操他们一起去攻打董卓,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进展。而袁术派起了孙坚去攻打董卓,但是袁绍这个人比较骄傲,又喜欢怀疑别人,最后没有给孙坚粮食,让孙坚失败了。袁绍和曹操他们也没有讨到好处,要是他们联合起来的话,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这两个兄弟真的是这水火不容啊。但是还是长得非常相近的,就是彼此性格太过于倔强,不喜欢听从别人的秘密,从小在大家族里生长起来,自己觉得自己比普通人高上几百倍,娇生惯养成为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最后他们都死于曹操手里。

袁术因为从小都是家里最疼爱的对象,所以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他做了袁绍都不敢做的事情,那就是去称帝。这个顿时就成了众矢之的,当时汉献帝都还没有死,他袁术就敢当皇帝了。最后被天下所有人围攻,尤其是在曹操和吕布的围攻下,最好原数因为军里面没有蜂蜜水喝,想到自己沦落到这种地步,最后吐血而死。

当时袁术围攻着曹操,就是因为曹操是袁绍最大的同盟,结果没想到是被曹操打败。而袁绍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官渡之战之中,被他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曹操给打败了,然后袁绍也因此大病不起去世了,曹操来到他的墓前,也猫哭耗子假慈悲一番。

袁基、袁绍、袁术是三位历史上著名的袁氏家族成员,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袁氏家族最早出现在汉代,最为著名的当属北方军阀袁世凯。袁氏家族在三国时期也有很高的地位,袁术是当时的枭雄,他最初获得了半个豫州的统治权,后来想要称帝失败,最终被吕布围攻而死。

袁绍是袁术的表亲,他与刘备、曹操是并列的三大诸侯。袁绍以领袖风范和豪气干云著称于世。他通过联合其他诸侯的力量,试图推翻曹操统治。但由于自身兵力极为分散,最终失败而亡。袁绍死后,袁家家族在历史上逐渐黯淡下去。

而袁基则是袁家族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人。他是袁氏家族的后代,并且一生都没有什么作为和成就。袁基与袁绍、袁术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在姓氏和家族方面有关联。袁基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不够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绅士。

总而言之,袁基、袁绍、袁术之间的关系是袁氏家族中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历史时代和背景的差异,这种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淡化。

袁绍家族盛极而衰始末

(老玖读《三国志》之四十五)

东汉后期,汝南袁氏非常显赫,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袁术是汉末风云人物,炫耀一时。但是,如此显赫的大家族却顷刻间灰飞烟灭,值得人们深思。

今河南省淮阳县,史称陈,是袁姓血缘始祖、陈国的开国之君妫满(陈胡公)受封之地。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女婿妫满受封于陈。陈胡公封陈,才孕育了袁姓。

陈胡公裔孙宣仲涛途因功受封为大夫,以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为采邑,涛途以祖父伯爰的字为氏,形成爰氏。由于在上古时,爰、袁、辕、溒、榬、援同音通用,后来因传写不同,一姓分为六家,爰姓也作袁、辕、溒、榬、援姓,相互混用。太康可以说是袁姓得姓之地。东汉时,阳夏属陈郡。袁姓首先在陈郡形成望族,但西汉时袁氏在正史中无传,只在野史和一些碑刻上有所反映。袁政的裔孙袁生,袁生的孙子袁干西汉时被封为贵乡侯,举家迁回陈郡阳夏县(今河南)。陈郡袁氏实际指居住在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这一支,自袁滂在东汉任三公直至唐代,整整十三代都有人做高官。京兆、彭城、华阴、河东、宜春等望族均出自陈郡袁氏。如今,太康县袁姓聚居村有10多个,千人以上大村两个,县境袁姓8000余人。

今河南省商水县,史称汝阳,自阳夏别居汝阳的这支袁姓,因汝阳归属汝南郡,为汝南袁氏。东汉中期,汝南袁氏的袁安后显贵后,四世五公,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至东汉末年袁术、袁绍被曹操消灭后湮没无闻,唐朝初年,袁绍之后袁恕己出任宰相。据《元和姓纂》等载,襄阳袁氏、乐陵东光袁氏、淮南袁氏等出自汝南袁氏。袁老乡袁姓。据商水县袁老乡田家楼村的《袁氏家谱》载:袁安是袁氏家族的长辈。现在,袁老乡及其附近的袁姓人,都是袁安的后裔。

东汉时期,从陈郡分出的汝南袁氏在史籍上大放异彩,成为东汉著姓,这支袁姓的开基祖为从阳夏别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的袁安。

袁干的8世孙袁良精通《易经》,在西汉明帝时被举为明经博士,任太子舍人,后在东汉初年任武成县令。袁良的后代在东汉初年开始显露锋芒,其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袁姓家族人才辈出,有的高官厚禄,在朝廷飞黄腾达;有的以道德文章,显名于世。袁良的孙子袁安,把汝南袁氏领上青云之梯。

先来谈一下袁安其人。

袁安(?——92年),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幼承家学,为人深沉庄重,为乡里人敬重。任县功曹(相当于县令的总务长)时,奉命拜访州从事(一州长官刺史的幕僚),从事就让袁安捎一封信给县令。袁安婉拒道:“如果你信中涉及公事,就让邮驿传递。如果纯属私事,让我捎递多有不便。”州从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让他捎信了。后来,袁安被郡太守(一郡行政长官)举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各郡每年举孝、察廉各一人,后合称孝廉),由此踏上仕途。出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为袁安赢得治世能臣美名的是他任楚郡太守时,妥善处理楚王刘英“谋逆案”,替数百人洗清不白之冤。

楚王刘英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当刘庄为太子时,刘英便倾心归附。刘庄当皇帝(汉明帝,史称显宗)后,多次赏赐刘英钱财。刘英好行侠仗义,结交四海宾至如归朋,后来又好黄老之学,对佛教尤其喜爱。汉明帝开始时并未禁止。永平十三年(70年),有官员上表,披露楚王英与为非作歹之徒相勾结,并与方士(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此指佛教徒)造作符瑞(又叫符命、符录、图谶,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治乱兴衰),又擅自设置官职,实属大逆不道,请加刑诛。汉明帝废黜楚王刘英王位,削除楚国为楚郡,另以五百封户之租税收入供其生活,并将其迁出楚郡。刘英到外地不久,便自杀了。明帝深恨诸侯王与官吏、方士等勾结,为杀鸡给猴看,他穷治楚王谋逆案。上之所好,下必尚焉,见明帝关注此案,官员们卖力地审讯,滥用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上自刘英在京师中的三亲六眷以及与他交往过的诸侯官吏,下至地方上的头面人物,都被卷入此案,受株连而死者千余人,逮捕入狱者达数千人。袁安出任楚郡太守后,就处理这个棘手的案件,他经过缜密调查,发现好多人是被迫自诬有罪,实际上与案件毫无关联。他决定把这个情况上奏朝廷,为蒙冤的人澄清事实,还他们以清白。当时楚郡府吏坚决不同意他这样做,提醒他: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偏袒谋反者,要与谋反者同样处罚。袁安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的调查与实情不符的话,做为太守理所当然要承担责任,绝对不连累你们。”他根据实情,向朝廷递交了与原来截然不同的调查结论,主张给大多数蒙冤的人平扫昭雪,以平息民怨。汉明帝看后,也觉得楚王案打击面过大,牵连的人太多,就同意袁安的调查结论,一次释放四百余家,这些重见天日的人都称颂袁安明断。

由于袁安处事公允,一年后升任河南尹(管理首都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到任后为政严明,从不轻易捕人治罪。常常说:“方今欲入仕途之士,其最高理想为位至宰相,其次则盼望成为任州牧郡守。在圣明之世,堵塞他们仕进之路,这是我做府尹的不愿做的事。”他又知人善任,奖掖士人,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章帝建初八年(83年),已任十年河南尹的袁安转任太仆(汉代九卿之一,掌皇室的舆马和马政);元和三年(86年)升任司空(西汉末年将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主管监察、司法等,为三公之一);章和元年(87年)升任司徒(东汉时将丞相改称司徒,为三公之一,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以辅弼天子、助理万机为职)。

章帝英年早逝,年仅10岁的太子刘肇即位,这就是汉和帝,由章帝皇后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之兄窦宪法执政,形成外戚专权局面,袁安虽有宰相之名,而无其实。但他不愿备位朝廷,遇到事关国之在事时,他必上书谏争。窦宪为了猎取功名,决意出兵北击匈奴。袁安与太尉(秦汉时全军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都在朝堂上进谏,认为匈奴已长期不进犯汉朝边塞,此时无故劳师远征,师出无名,耗资巨大,断非国家之福。他们又多次联名上书窦太后,坚决不同意出兵。但是这些奏章都如石沉大海,这时宋由动摇了,九卿们也不再上书反对出兵。只有袁安与任隗仍然坚持,他们为说服窦宪,阻止出兵,在朝堂上与主张出兵者激烈争执多次,陈述现今应保境安民,不轻启战端。但窦太后却丝毫听不进去,众人都为袁安捏了把汗,但他却很坦然。在窦太后裁定出兵后,袁安禁不住扼腕长叹。后来窦宪又准备立匈奴降将为单于(匈奴最高首领),袁安又据理力争,但骄横的窦宪根本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结果窦宪所立单于叛汉,掳掠沿边诸郡,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窦氏专权,横行不法,窦宪弟、卫尉(统领皇帝警卫部队)窦笃、执金吾(皇帝护卫官)窦景擅自下令沿边诸郡,征调善于骑马射箭的大力士到窦府中服务,上谷、渔阳、雁门等郡分别派人送来了猛士。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朝臣门惮于窦氏权势,不敢揭发,唯独袁安上表弹劾窦笃、窦景,但在窦太后的包庇纵容下,此事不了了之。窦氏兄弟越发嚣张,在各州郡到处安插自己的死党,结党营私,袁安与任隗上书条奏地方大员们的不支行为,因此而免职的达四十余人,而这些人都是窦氏余党,遭到窦氏忌恨。只不过,这两人为人正直,满朝钦敬,窦氏集团还不敢公然对他们下手。正是由于袁安刚直不阿,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汉和帝及朝中大臣多依恃他与窦氏外戚势力作斗争。袁安有职无权,其多次进谏,正确的意见都得不到采纳,他深知这是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所致,可他又无力回天,每到朝堂上,与公卿们谈论国事,总是感慨万千。永元四年(92年),袁安抑郁而逝。

几个月后,汉和帝诛灭窦氏外戚集团,亲理朝政。他有感于袁安的忠义,亲政后下令对袁安后人予以褒封,因此袁安子孙多历显位。

《后汉书·袁安传》上说,袁安父亲去世时,母亲让他去寻找适合的墓地,路上遇见三个书生,他们问袁安到哪里去。袁安将事情原由对他们说了一遍。其中一位书生用手一指道:“将你父亲安葬此处,可世代做高官”。袁安对此话将信将疑,正要再问时,三书生忽然不见了踪影。袁安恍然大悟:这是神仙来指引自己啊,他就把父亲葬在此处。由于其父占有好的墓穴,因此连续好几代都兴旺发达。这大慨是汝南袁氏显贵后,人们的附会之语,不足为凭。

袁安子袁敞,曾任将军、大夫、侍中(皇帝侍从官)、太守、太仆、光禄勋(掌领皇帝宿卫从侍之官),官至司空。袁安的孙子袁汤,汉桓帝时为司空,受封安国亭侯,累迁至司徒、太尉,死后被追谥为康侯。袁汤子袁逢,曾参与拥立汉灵帝,汉灵帝时任司空,朝廷追谥为宣文侯。袁逢弟袁隗,先于袁逢任三公,献帝时,又任太傅(朝廷设置的最高荣誉官职)。自袁安始,四代中有五人先后担任三公的职务,因此,汝南袁氏常常自诩“四世五公”。

此外,汝南袁氏家族有多人担任太守九卿之类职务,如袁安子袁京,任侍中、蜀郡太守;袁京子袁彭,历任广汉、南阳太守,光禄勋;袁逢子袁基任太仆;袁敞子袁盱任光禄勋;袁彭子袁贺任彭城相(相当于郡守);袁遗,袁绍堂兄,曾任山阳太守、扬州刺史。

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袁绍、袁术落败后,汝南袁氏辉煌不再。但从汝南袁氏分出的多支袁氏,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隋唐时期重振家声,名闻天下。

汝南袁氏不仅是海内大族,还是天下大儒学家。袁安的祖父袁良曾于西汉末年曾向孟喜学《易经》,从此《孟氏易》成为袁氏的家学,袁氏子弟都得诵习《易经》。袁安年少时就习《孟氏易》;袁京“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袁京子袁彭,少传家学;袁彭弟袁汤,“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袁敞,“少传《易经》教授”。由于袁氏世传家学,又有多人出仕高官,成为既是豪门又是著儒的大族,有好多人投上门来向袁氏学《易经》,成为著录弟子。这些人中,真正受业钻研学问的廖廖无几,其多数是看到袁氏族大势众,通过行贿或相关人员游说,买个名义,以便获得庇护免役或荐举做官的机会,他们成为袁氏的“门生”、“义故”。东汉时期,公府以至州牧、刺史、郡守,他们的幕僚椽属,多由自己挑选人才,征辟作用,被征辟的人一经应征,便成为公府或郡国的幕僚椽属,渐渐地和他的长官结成一种私恩关系,幕僚椽属对其长官,往往私为君臣。被郡国保荐的孝廉、秀才,即使其后任官朝廷,但对过去保荐的郡国守相,皆称“故吏”。东汉末年,袁绍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夺得冀州刺史之位,是由于当时的刺史韩馥认为自己是袁氏的故吏,甘愿让位。袁氏任郡国守、相者多人,征辟的椽属、幕僚,保荐的孝廉、秀才不计其数,许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或者是部下,所以势力特别大。因此人们又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

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曾称雄天下。袁绍字本初,是东汉末年青年领袖,与袁术为异母兄弟,曾任中军校尉、渤海太守,封邟乡侯,后自封为冀州牧,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汉献帝任命他为太尉、大将军,封邺侯,兼督冀、青、幽、并四州。袁绍兵精粮足,谋士众多,在汉末诸雄中势力最为强大。袁术曾任后将军,后占据南阳、淮南,建安二年(197年)在淮南称帝,自号“仲家”。

盛极必衰,物之常理。在汉末政局动荡之中,各种势力分化组合,汝南袁氏迭受打击以至覆灭。黄巾军起事时,袁贺之孙袁秘与汝南郡守赵谦率众击之,兵败后死于阵前,与一同死难的其他六位府吏被誉为“七贤”。董卓杀袁隗、袁基等,可谓袁氏第二劫难。而汝南袁氏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曹操殄灭袁术、袁绍。

汝南袁氏这样一个“世布恩德,天下受其惠”、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为何不堪一击?这要从它自身找原因。早在黄巾起义前,袁彭之孙袁闳就预测本家族要遭祸乱。他见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袁氏一族却日趋富贵,依仗先祖的恩庇代代做高官,居善位,他有深深的危机感,曾感叹地对其兄弟们说:“我们先祖积累下的福祚,后代不能以德行守持,却竟相骄奢*逸,与乱世争雄,这是危亡之兆啊。”他不应征出仕,当汉桓帝延熹末年,宦官迫害士人的“党锢之祸”即将发生时,袁闳即自筑土室,与外界隔绝。果然,二十多年后,这个家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袁闳弟袁忠曾任沛相,当天下大乱时,知袁氏家族必逃不过此劫,遂弃官寓居会稽郡上虞县(今属浙江),后又南迁交趾(今越南北部)。

袁安担任三公之职,一心一意为国尽忠,而其子孙担任高官,则违背其祖上为官清正、为人正直的一贯作风,与恶势力勾结。《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称:“袁成字文开,壮健有力,贵戚豪强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言无不从。”当时京师洛阳曾有一句谚语:“事不谐,问文开。”而梁冀是东汉的权臣,祸乱朝廷二十余年。袁氏还与宦官相勾结,当时中常侍袁郝,是袁隗的本家,袁逢、袁隗与袁郝互为党援。袁氏自尊贵后,已成为骄奢*逸的家族。袁术妄自尊大,不体恤部属。他称帝后,后宫妃嫔众多,侈华已极,而随从们却饥寒交迫。当他据守南阳时,南阳是东汉皇室龙兴之地,人口有数十万之众,经济发达,本可据此有所作为。而他却放任部属钞掠百姓,搞得民怨沸腾,只得弃南阳而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袁氏虽然在当时声望很高,但并没有赢得多少民心。尤其是当汉献帝被权臣挟持,四处流浪向各州郡之时,世受国恩的袁氏却不发一兵一卒支援。袁绍自认为汉献帝是董卓所立,又不愿受天子的约束,就没有听取沮授建议迎立献帝。等曹操迎立汉献帝于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四方,袁绍这才醒悟。上表请献帝移镇自己控制的地盘内,这无疑与虎谋皮。袁绍、袁术占有地盘后,两人竟做起皇帝梦来。虽然袁绍惮于众人反对,而没有付诸行动,袁术却公然戴上皇冠,穿上了黄袍,无疑招致众人的反对。袁术败亡之际,还要归帝位于袁绍,顽固地认为,汉朝当亡,强者争雄,袁氏受命当有天下,这是符录、祥瑞所证明了的。可见他们骨子里只有袁氏家族利益,丝毫无拯民于水火之中的打算。从表面上看,袁绍、袁术在军事上是败于曹操,实际是他们不体恤部下、不尊重民众利益,一贯自高自大而造成的,他们败在民心上、败在自己手中。

一个显赫的家族就在这样在东汉末年沸沸扬扬的政坛上消失了,其兴盛衰亡之过程令人无限深思。袁术败亡后,他的妻妾、子女又投奔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平定江南,击败刘勋后,袁术的妻妾、子孙被孙策收留。后来,袁术的女儿成为吴大帝孙权的宫妃,袁术的儿子袁曜成为吴国郎中,袁曜的女儿又嫁给孙权的儿子孙奋。襄阳袁氏就是袁术的直系后代繁衍而成。袁绍中子袁熙的后代徙居东光(今属河北)唐代曾有人出任宰相。

作于2010年8月24日0

在三国时期有两兄弟是十分出名的,他分别是袁绍和袁术。东汉末年,袁绍主要掌管南方,而袁术掌管北方。而袁绍和袁术两人是兄弟。在外人看来,袁家在东汉时期统领了国家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两兄弟最终都败在一个人手里,那就是曹操。让人十分奇怪的是,曹操的实力并没有这两兄弟的强,袁绍和袁术两人为什么从来不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呢?这其实跟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有关。因为袁绍和袁术两个人并不是亲兄弟,准确来说,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同父异母兄弟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摩擦和斗争,因此他们不可能视对方为兄弟,更多的是将对方视为敌人。

一、袁绍与袁术的关系

根据三国时期的史书记录,我们知道袁绍和袁术都是出生在名门,从他们的曾祖父那一代开始,袁氏家族中有不少人物位居三公。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和袁术两个人能够那么快成为统领当时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原因。因为有了袁氏这个强大家族作为后盾,自然是能够顺利拿下南方和北方。在袁氏族谱上,袁绍是庶出,而袁术是袁逢的第二个嫡子。本质上说袁绍与袁术两人仅仅是堂兄弟的关系。

二、袁绍与袁术不联合对抗曹操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不管袁绍和袁术俩人是真亲兄弟还是堂兄弟,两个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对抗曹操等诸侯的。然而在实际历史上,袁绍和袁术分别占领了南方和北方之后,并没有联合,而是相互对抗起来了。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袁绍的出生以及袁绍在家中的地位,从而造成他们兄弟之间一系列问题。另外袁术对袁绍的嫉妒以及轻视造成他们兄弟往往都是针锋相对的,根本不可能联合。

三、综合

总得来说,他们之所以不联合,主要是因为家族关系复杂。

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的功劳簿,历史是为胜利者书写的功勋章。历史是不客观的,因为成者为王侯败者为贼寇即是标准;历史是不公平的,因为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才是真相。有多少雄才大略、经天纬地的英雄一战身败名裂、沦为贼寇;又有多少酒囊饭袋、才疏德浅之辈一战飞黄腾达、功成名就。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忠君思想的熏陶,两汉之后的记史叙事十分刻板,不仅要符合政治需要、满足价值观念、还要起到教育意义。因此史书会极尽所能地突出失败者的缺陷、过错,放大胜利者的功绩、成就;本应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也变成供大众批判、反省、警示的反面教材以及颂扬、效仿、瞻仰的学习榜样,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所以,解读历史要用辩证的心里去看待,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地位去认知,要摒除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现象去分析本质,才会全面真实的还原出那些被误解多年的历史人物,正如本文的主角——袁绍。

袁绍,字本初,出生于四世三公、为天下所归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是太尉袁汤的孙子,司空袁逢的儿子,司徒袁隗的侄子,左中郎将袁成的继子。

东汉的全国最高行政长官三公几乎变成袁家的世袭职位,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州郡,名声威望堪比肩皇室,袁术甚至说:代汉者,当袁氏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袁绍本该是身世显赫、贵不可言、鹓动鸾飞?其实不然,因为他的生母只是袁家的一个奴婢或叫婢女。

古代的达官显贵是一妻多妾制,此外府中还会有许多婢女丫鬟;正妻所生为嫡子,妾侍所生为庶子,婢女丫鬟所生为家奴子。在那个注重嫡庶之别的年代,家族的一切权利、爵位、财富、土地都是嫡子继承;对子孙的教育、培养、扶持、提拔也全部优先倾注于嫡子;庶出之子若想出人头地则需自行打通任督二脉,家族的栽培力度和嫡子天差地别;而身为地位远低贱于庶子的家奴子,袁绍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袁家,袁绍名为公子实为家奴。他自幼便被嫡长子袁基、嫡次子袁术唤为家奴子,甚至在他贵为大将军、独霸四州、名动天下之时,袁术仍称其为家奴,并且联合外人与袁绍兵戎相见。可见这种歧视的根深蒂固、且毫无手足之情,可见他父亲袁逢对这种歧视并未采取制止、杜绝的措施,而是持默许、放任的态度,也可见袁绍的童年是在爹不疼、娘不贵、兄弟歧视、无依无靠中度过。

身居豪门,却又地位低贱;享受荣华,却也受尽欺辱;人丁兴旺,却是孤苦伶仃。在如此矛盾的身份转换中、在如此复杂的成长环境里,在如此谨小慎微的心态作用下;袁绍逐渐历练出忍辱负重、坚韧勇敢的枭雄特征,也造就出深谋远虑、杀伐果断的领袖气质。他不仅具备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贵族理想,还拥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寒门品质;他是汉末三国权贵、地主、农民等各阶级优势的唯一集大成者。所谓人中龙凤,不过如此。

袁绍不足二十出仕,短暂为官后以服丧为由,辞官六载。之后,仍拒绝朝廷应召,赋闲在首都洛阳结交党人、义士。正如中常侍赵忠所说: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

处在弱冠之年便辞官,拒官只有三种可能:其一,是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其二,是隐居山野的闲云野鹤;其三,是看穿天下大势,远离功名、忍辱负重、不甘做池中之物的一代雄主,而袁绍显然是第三种。党人(士大夫、太学生)为文,义士为武(侠客、武士),他广交文武便是在伺机而动;辞官为远离,拒召为等待,他淡出庙堂便是在静观其变。当时的天下尚未大乱,袁绍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见识、胆识、以及预见性,足见他的深谋远虑、远筹帷幄。

之后的事态发展也正如袁绍所期,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何进身死、诛杀宦官、董卓入京、关东联军讨董、群雄逐鹿等,东汉帝国顷刻间名存实亡。而在这些接踵而至的事件中,袁绍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黄巾起义他是镇压者,何进被杀他是推动者,诛杀宦官他是指挥者,董卓入京他是谋划者,联军讨董他是领导者;最终汉室衰微、宦官外戚同归于尽、董卓身死、袁术、韩馥、公孙瓒等诸侯成为垫脚石,而他却占据四州、统一河北、位极人臣(百官之首大将军)成为最大受益者。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把这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会发现:东汉帝国就像是被袁绍牵着手,逐步引领着的走向衰亡。常言时势造英雄,袁绍却是枭雄领时势。

东汉自和帝开始均为年幼的皇帝即位,而幼主登基必造成外戚专权,幼主亲政后夺权又必依靠宦官,长此以往宦官专权日渐猖獗。宦官大多胸无点墨、目不识丁,任由他们把持朝政势必产生政治黑暗、朝纲混乱的后果。为推翻宦官专权,前有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等文臣武将,后有杜密、李膺,及被党人寄予厚望的何进等名士外戚,前赴后继的对宦官集团发起挑战,却又无一例外的失败被杀。这种局面,直到袁绍的出现才被改变。

在得知宦官张让等人把何进诱杀在皇宫后,袁绍迅速斩杀宫外的宦官亲党;随后提兵入宫,关闭宫门,搜索宫内所有宦官,斩尽杀绝、一个不留;至此危害朝堂多年的宦官专权被袁绍彻底根除。他的方法看似简单粗暴,实则是当机立断、杀伐果断的体现;窦武、何进等人便是在迟疑、犹豫中错失多次良机而被宦官集团反杀的。

伴随着宦官专权的烟消云散,董卓带着西凉铁骑浩浩荡荡的杀入洛阳;他先收编了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的部将,又吞并了吕布等人的并州军,一时兵多将广、权倾朝野。在其执政期间,擅行废立皇帝、毒杀太后、冤杀官员、*乱后宫、纵兵掠民、偷盗皇陵、焚烧宫殿等,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全国各州郡纷纷起兵,在袁绍的号召下组成讨董联盟,并被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

这个联军盟主,可不是无关痛痒的荣誉职位,而是要推举出具备军事能力、领导能力、号召力的全军统帅、群雄领袖。而袁术、孔伷、韩馥、刘岱、张邈、桥瑁、鲍信等群雄都是名满天下的宗室贵族、名士人杰;却甘心屈居袁绍之下,应其号召,共举他为盟主。这再次证明了袁绍的能力、威望冠绝于当世,无可争议。

很多史料都在低估此次联盟讨董的意义,以及刻意忽略袁绍的价值、而突出曹魏与东吴的奠基人曹操、孙坚的勇猛和功劳。

首先,在联军的威慑下,董卓火烧洛阳、慌乱出逃、迁都长安,杀害废帝、屠戮忠良;这一顿乌烟瘴气的操作使得人心思变、军心动摇,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吕布、李肃等部将便反叛董卓将其斩杀。联军虽没有在军事上歼灭董卓,却间接促使董卓身死族灭;这基本实现了袁绍等人的既定目标。

其次,董卓军中精锐多为西凉铁骑,不易强攻、急攻,应缓缓图之。所以,联军分别驻扎于河内、酸枣、鲁阳、颍川、邺城等地,在洛阳以东对董卓形成扇形包围圈,蓄势待发。这正是《孙子兵法》之策:围而不攻,可在史料记载中却变为:袁绍惧怕董卓,不敢进兵。惧怕董卓,却召董卓入京,袁绍是痴傻?惧怕董卓,又在洛阳当面训斥董卓,他梦游呢?惧怕董卓,又怎么敢讨伐董卓?董卓又为何慌乱出逃?一个讨伐,一个逃跑,袁绍和董卓究竟是谁怕谁?简直矛盾重重、不忍直视。

此外,曹操立功心切,不听袁绍的部署率几千兵马深入董卓腹地,在与其部下徐荣交战后惨败而归。孤军深入、分兵作战这都是兵家大忌;并且就算获胜,也仅是一场小规模战斗,对整个战局无任何意义,反而容易打草惊蛇、暴露实力。可见,此时曹操的军事能力、战略思维和袁绍还有极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江东猛虎孙坚到是战的酣畅淋漓,他败牛辅、退吕布、斩华雄、一路攻杀入洛阳;尽管没有伤敌筋骨,却也是断敌一指。不过,孙坚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攻洛阳被徐荣包围全军覆灭,战襄阳中黄祖埋伏兵败身亡,都是输在谋略不足。他和其子孙策均属于骁勇善战、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式猛将,这种先天不足的格局注定难以成为运筹帷幄、总览全局的枭雄。

董卓集团从败退至败亡,对大厦将倾的东汉王朝来说于事无补,却一步步满足了各地枭雄的政治需要,东汉天下也正式进入了诸侯割据的时代。

袁绍以弹丸之地渤海郡、士卒不足万人起事,定下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争夺天下之策。此策比鲁肃的榻上策早十年,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十八年,并且还提到雇佣兵这个超前兵种;而这样出色的战略眼光却来自军事才华、政治智慧、个人威望具佳的袁绍;他的综合能力之强,叹为观止。人们常说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袁绍与之相比,逊色乎?

第一步,取冀州。袁绍定的南据黄河,北守燕、代所指的便是冀州之地。当时冀州牧为韩馥,袁绍只是冀州九郡之一的渤海郡太守,相当于现在以一个沧州市的资源、力量怎能攻占河北省?答案是:能,方案是:利用袁绍的名声、威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袁绍先依谋士逢纪之计,挑拨幽州公孙瓒出兵攻打冀州,同时派说客荀谌面见韩馥。荀谌与韩馥私交甚好,在几句寒暄后便直奔主题:将军你宽厚仁爱、礼贤下士,比袁绍如何?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比袁绍如何?广施恩德、天下信服比袁绍如何?韩馥连连摇头道:我都不如。荀谌又说:公孙瓒率燕、代之众,兵锋锐利、不可抵挡。袁绍乃一时英杰,不会久居将军之下,此时他与公孙瓒联合,将军危在旦夕也。韩馥慌忙询问:该如何是好?荀谌徐徐道来:将军和袁绍是旧交,不如相让冀州。袁绍得到冀州,必厚待将军,公孙瓒也不敢与他抗争,敌军自退。而将军即可获得让贤美名,又可享受安稳富贵。韩馥深以为然,派儿子快马加鞭将冀州印绶送交袁绍。冀州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兵源充足、钱粮满仓;袁绍有冀州为根基,东征西讨再而无后顾之忧。

第二步,取青、并二州。青州在冀州以东,是黄巾余众的聚集地;并州在冀州以西,被张燕的黑山军占领;幽州在冀州以北,有公孙瓒盘踞。沮授献策:兴军东讨,可定青州黄巾;还讨黑山,可灭并州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平公孙瓒。袁绍听后大悦,此策正如他愿!稍事整顿,袁绍率军出征,大举围剿黄巾、黑山军。经过朝歌等地的几场激战,彻底歼灭了于毒、刘石、郭大贤等多支部队;并沿途追击、扫荡四散逃跑的余孽,对乱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青、并二州再无大规模悍匪。

之后,袁绍派长子袁谭进驻青州,派外甥高干进驻并州。袁谭武功赫赫,以劣势兵力驱田楷、逐孔融将青州收入囊中;高干才志弘邈,内修生产、外和匈奴治理并州政绩卓越。自此,袁绍统一河北只差幽州一隅。

第三步,取幽州。幽州之主公孙瓒,骁勇善战,且不乏谋略,以强盛的军威对周边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实施碾压式的杀伐,威震边疆;其统领的白马义从更是汉末中国第一劲旅,兵锋精锐、横扫河北;如果不是遇到雄才大略的袁绍,他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可惜却壮志未酬、城破身亡。而袁绍对公孙瓒的歼灭,是在一场场真枪实弹的拉锯战中完成的。

初平三年,袁绍统领鞠义等将与公孙瓒交战于界桥,以寡敌众,大破之;斩杀公孙瓒大将严纲,至其精锐白马义从伤亡惨重。同年,公孙瓒联合袁术、陶谦组成联军,倾三州之兵再战袁绍;袁绍则联合曹操与之对战,以寡敌众,大破之,斩敌数万。不久,公孙瓒又派兵至龙凑进攻袁绍,又被袁绍以少胜多,大败而归。初平四年,公孙瓒杀害德高望重的宗室刘虞,刘虞旧部鲜于辅联合乌桓起兵替主报仇;袁绍趁势派大将鞠义与鲜于辅合兵一处,大举进攻幽州,并在鲍丘重创公孙瓒主力。公孙瓒元气大伤、退入易京,深挖沟、高筑墙、造铁门,只求自保,再无争霸之志。

但争霸是一条不归路,踏上此路便非胜即负,岂能自保!建安三年,袁绍亲自指挥大军围攻易京城,公孙瓒外求援军企图里应外合攻打袁绍,却被袁绍将计就计予以痛击;内求城高墙厚、坚守壁垒足以抵御袁绍,却被袁军深挖地道、墙倒城塌。公孙瓒自知无望生还,引火自焚于城楼之上。袁绍自此占据幽州,统一河北,独占半壁江山。

在统一河北的过程中,袁绍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剿灭青、并乱军,他面对兵力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各个击破,接连打出漂亮的歼灭战。攻伐公孙瓒,在界桥等地的多次交锋,都是以寡敌众、出奇制胜。围攻易京,他则是沉着冷静、稳扎稳打,上演了教科书式的攻坚战。再结合之前取冀州时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联军讨董时的围而不攻之计,他的军事能力不仅是出色,而且很全面,这和史书记载中的那个懦弱无能、多谋少断的袁绍吻合吗?

在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后,袁绍的下一步战略目标即是南向争夺天下,他驾驶的滚滚战车也瞄准了兖州的曹操;而随即而来的官渡之战也将成为他人生的绝唱。

官渡之战前,袁绍斩杀鞠义,夺沮授兵权,疏远田丰;这些被史料评价为善杀忠良,妒贤嫉能,简直荒唐可笑。袁绍取冀州时以高官厚禄拉拢鞠义,以管仲、范蠡比拟沮授;田丰因性格耿直被韩馥嫌弃,而袁绍却宽厚仁爱对他提拔重用。这怎么看都应该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才对吧;何况袁绍身为主公,却对手下妒贤嫉能?这合乎情理吗?这符合他吞并四州、雄才大略的作风吗?所以,他必定是有一个重要、却又不能明示的动机,比如:消灭冀州帮。

冀州为天下第一州,地大物博、人才鼎盛,袁绍占领冀州土地的同时,也收复了大批冀州的人才。以鞠义、沮授、田丰、审配、张郃等为首的冀州降将,开始在袁绍势力中大面积任职,并占有极高的军事权和话语权;而这些位高权重的老乡们又很容易不自觉的形成某种派系,从而互相庇护、举荐;比如,官渡之战、裹挟天子等事上沮授和田丰的意见永远是高度统一,这对一方势力来讲是很危险的。而对忧患的敏感意识是成为枭雄的基础,袁绍又怎会任由这种势头发展。攘外必先安内,在大战前夕整顿冀州帮实在是当务之急。

官渡之战时,袁绍集团内部有两种声音。沮授、田丰主张:河北之地兵多粮足,而曹操缺兵少粮,应该打持久战;慢慢蚕食对方,三五年可以获胜,速战速决容易被对方出奇制胜。郭图、审配主张:我军人力、物力、土地纵深都有压倒性优势,应当速战速决、以绝后患;时间久、战线长的持久战,反而留给弱势一方喘息的机会。

坦白说,这两种主张都有可取之处。那些说沮授、田丰神机妙算,郭图、审配祸国殃民的腐儒,纯粹是马后炮!沮授、田丰的计策固然可行,郭图、审配的担忧就没有道理?第一,曹操并非缺兵,而是缺少精兵,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此时已经归降曹操,只是磨合未久、训练不精曹操不敢妄用,持久战刚好可以为曹操争取历练军队的时间,之后这支青州军成为曹操打天下的主力便是佐证。第二,曹操当时缺粮,不是永远缺粮,假以时日他挥师吞并荆州还缺粮吗?然后西进益州、南下江东又会如何?这些并非天方夜谭,青州军助曹操平定北方时攻城掠地,简直势如破竹;并且占领荆州、江东等地曹操要比袁绍更有地理优势。

最终,袁绍选择了郭图、审配的速战速决之策。其实这在局面错综复杂、时势瞬息万变的东汉末年是机智的选择。趁你虚弱要你命,为什么要给你休息、疗养的时间?夜长梦多!建安五年,袁绍征发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数倍于曹操的兵力,挥师南下发动了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的初期至中期,袁绍一直在牢牢地掌控着主动权。曹军虽在白马、延津两战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但在双方对峙、交锋中本方损失的兵力也有十之二三;伤亡比例甚至要大于袁军,这对于兵力本就处于劣势的曹军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不久,袁绍指挥的大军与曹操率领的精锐在官渡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对战,袁绍大破曹操,曹军损失惨重退入营地,坚守不出。袁绍率军重重包围曹营,筑壁楼、堆土山、挖地道,俨然进入了当初围攻公孙瓒的节奏。而曹营的坚固程度及粮草储备远不如公孙瓒的易京,眼看着即将营破粮断,曹军内部纷纷谋划投降袁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沮授仍在不停的对袁绍提出反对意见,袁绍则一概置之不理,而战局却是不断朝有利于袁绍的方向发展。可见,袁绍无论是战前的决策,还是战争开始后的部署都正确无误;沮授、田丰对他的劝谏最多算忠言,并非是良策。评价袁绍有才不能用,有善不能纳地史书是何目的?昭然若揭。

其实,对于袁绍志大才疏,多谋少断,儒弱无能等经不起事实推敲的负面评价,都是出于官渡之战前曹操、郭嘉、荀彧、程煜等人之口,后世史官及腐儒的注释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曹操等人是袁绍的敌对阵营,当时的袁绍大军是要灭亡曹操集团,他们对袁绍的评价又怎么会真实、客观?

历史有时像个顽皮的孩子,他充满了偶然性和戏剧性。就在曹军崩溃在即,袁绍胜利指日可待之时,许攸因家人犯法入狱,一怒之下投降了曹操。许攸只是袁绍帐下众多谋士之一,他的出走对袁军实力无丝毫损伤,但重要的是,他出卖了军机!古代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军队的生命线,许攸告之曹操,袁绍囤积粮草的地方在乌巢,并献上偷袭乌巢,火烧粮仓之计。曹操依计行事,大获成功。

在曹操火烧乌巢时,张郃请命:立刻救援乌巢,而郭图则建议:反扑曹军大营。袁绍会怎么选?自然是后者,在当时的处境下,反扑曹营绝对是一条妙计。张郃身为军人,他关心的是自己和手下将士的温饱问题,吃饱肚子他们才可以上阵杀敌,他不会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问题,所以只想抢救粮仓。而郭图作为谋士,是以主公袁绍的角度思考问题,消息从乌巢传到官渡,再从官渡发兵救援乌巢,时间根本来不及;乌巢粮仓已失是既成事实,救与不救于事无补。而反扑曹营却是一场只可能赢不可能输的赌博,胜则重创曹军,败也无关紧要;无论胜败,失去军粮的袁军都需立刻退回黄河北岸,此次征讨在战略上已经败了。

至于张郃、高览的投降,以及官渡大营内士卒的溃逃,那并非是袁绍统治力、驾驭力不足。军队失去军粮,军心必然涣散,军心涣散必然投降或逃跑;养尊处优的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兵荒马乱时粮食对于军队的意义。

很多人觉得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胜负的转折点,其实袁绍的病故,才是曹操能成功的关键。

一,官渡之战,只是曹操打赢了保卫战,暂时延缓了袁绍对其的吞并而已,大局未变。虽收获张郃、高览等降军,但远不足以弥补曹军的伤亡。更何况曹军最缺的是粮草,战乱对经济、生产的破坏使之雪上加霜。

二,官渡之战,是袁绍远离自己本土在曹操地盘上进行的侵略战争。曹操的统治区域遭受到严重破坏,袁绍的四州之地却依然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在某种意义上讲,曹操集团的损失程度甚至要大于袁绍集团。

三,袁绍的河北四州人口众多、兵源充足,并州、冀州更是天下粮仓。官渡损失的几万兵马及若干粮草,根本不能动摇袁绍的整体实力;更何况,官渡之战时袁绍并非倾巢而出,而是抽调了部分兵马渡河;对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生死大战,在袁绍眼里只是一场局部战争。

四,袁绍虽败,但在曹操面前仍然是庞然大物,整体实力并没有此消彼长。有众多的人口、源源不断的粮食以及富裕的经济为基础,袁绍定会再次发动战争机器,南下灭曹;而曹操的军备物资在官渡之战后期便已经是强弩之末,此时绝无可能再支撑一场战争,唯有一败。但之后袁绍病故,两子互相残杀,只能说天意助曹。

五,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被演义渲染出来的概念。现实是,对外他挟天子却不能令诸侯,诸侯反而会以清君侧的名义随时讨伐他,成为众矢之的;对内他稍有闪失,天子及身边那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便会以诛汉贼名义,杀他夺权;在这样的政治环境里,曹操怎会长久?而袁绍在河北则是广施仁政,人心所向,他去世后百姓争相哭泣、巷间市里充满悲伤;得人心者得天下,袁绍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袁绍不死,曹操必败。这不是一个假设,而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我们不去臆测袁绍灭亡曹操后,收荆州、吞益州、迫降汉中、挥师江东,一统天下;但曹氏将退出历史舞台却是必然的,之后又怎么会的曹魏篡汉、司马懿夺权、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南北朝对峙?泱泱华夏将免受多少战乱之苦。

可惜,天不假人,徒呼奈何。

袁(Yuán)姓源出:

得姓始祖:袁涛涂。以妫为姓的后裔,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胡公满,妫满其孙靖伯庚,靖伯庚第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爰”为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爰”和“袁”在古时通用,爰氏亦为袁氏。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辕、溒、榬、援”等字,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涛涂的后代世居阳夏,秦末年,传至辕颇裔孙辕告又避难徙居河洛之间,告少子名政,以袁为氏,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这样袁涛涂就成为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从上文所述,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辕告徙居河洛之间 ,而袁政因把辕改为袁,因而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西汉初年,袁政十一世孙袁爰,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阴一支,袁绍次子袁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子孙散逃于襄阳;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晋室南迁,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另外还有许多袁姓人聚居在江西袁州宜春郡,形成当地大族,袁州也因袁姓聚族而居得名。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而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而且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这一时期,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宋末,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近代史上,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望出项城,其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侨居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布海内外。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袁姓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四

至于字辈,各地差别很大,不知楼主是哪里人,先将部分地区字辈张贴如下:

安徽萧县袁氏字辈:“道开永玉常兴隆吉庆昌年庆忠振启传世孝述功”。

肥西四合乡袁氏字辈:“传家忠孝增贤至”。

肥东古城镇大袁村袁氏字辈:“帮家之光立修圣德长发次强红中”。

肥东八斗镇花张乡南袁村袁氏字辈:“兆佩开圣有余正家邦”。

肥东梁元稹袁氏字辈:“贤良长玉贵经学”。

合肥肥东、江苏句容袁氏字辈:“家宏从义广增先习性长荣光开大发世代泽忠良”。

定远袁氏字辈:“齐胜开宝□有余正家邦”。

肥西新仓镇袁氏字辈:“水玉光希加良日心依谱序定从先传家中孝遵前志永兆荣名立大贤经国谟猷重绳武兴宗事业贵延年万流同汇归于海五岳相连峻极天”。

寿县双桥镇梨树村袁家郢袁氏字辈:“家传同绪礼绍武庆宣”。

至德(东至)袁氏字辈:“太旺红绍武卫伟国华昌”。

安庆宿松袁氏字辈:“传家民舜诗书维先文章华国卧雪家声远仁奉世泽长”。

池州市贵池区晏溏镇袁氏字辈:“加谟必达正学为良”。

六安马头镇河西袁家湾袁氏字辈:“登新有传家义德宝”。

福安袁氏字辈:“魁廷元思正家干毓玉荣昌”。

广西

贵港平南六陈镇袁氏字辈:“书中有金玉才石”。

灵山文利镇南城村委何屋垌村袁氏字辈:“正扬光中成作定世”。

都安县河东堂袁氏字辈:“中正绍锦”。

荔浦县双江镇龙坪村妙光岭屯袁氏字辈:“角其志斗玉山上必定荣华兴发祥成世文明开金运善良亿万照书香”。

马山袁氏字辈:“志九耀三焕世克家启文绍武卫伟国华”。

云南

敦睦堂袁氏字辈:

西支:“伦彝久着道法可居永丕先型统绪安如”;

长房:“叙秩有庸典谟至言敦务宗本忠敬常存”;

东支:“寅协盛宪祥延昌明述善家范印勋崇”。

昭通袁氏字辈:“会彦祥锺继启龙金枝登厚玉君洪文学志崇先正德克勤本业自光宗仕子傅家存孝友明延大道永思聪”。

昭通昭阳袁氏字辈:“永皇国正天世启大明安开文章”。

楚雄东华镇新柳、梅花袁氏字辈:“成育(易)德(尚)开光(发)必绍怀永昌传述承先策宽宏庆祖祥”。 答案补充 贵州

黔西袁氏字辈:“安国登得发师朝中正华时玉文明代成恩大起家”。

兴义、黔西南布袁氏字辈:“朝登思文安开基尔本端传家承孝友志国绍清官”。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袁氏字辈:“崇登明希世国正保应昌孝忠先树德文礼耀争光”。

贵定袁氏字辈:“功洪正佩服先贤永光明”。

赤水袁氏字辈:“文兴开玉礼安胜绍志明腾仁义系德忠朝师正华时玉维荣道”。

六枝袁氏字辈:“启文士在学兴发开”。

金沙袁氏字辈:“万金子德开席正大光明龙生贵定府兴安国太平”。

遵义深溪镇袁氏字辈:“师世登正应洪鸣治国中传家福有道忠诚发达长”。

辽宁

沈阳袁氏字辈:“家生启忠”。

大石桥周家大金袁氏字辈:“勇福家景世季长青”。

辽阳、鞍山袁氏字辈:“德成文宏世廷凤守太和景庆志光正广恒集福多”。

旅顺口北海镇袁家沟袁氏字辈:“世国常守振安邦永顺兴殿庭君贵显书传万代清”。

鞍山袁氏字辈:“宝雨先仁旭唯其克世行”。

舒兰法特镇焦家村袁氏字辈:“永士振绍武卫伟国华昌”。 答案补充 黑龙江

哈尔滨道里区袁氏字辈:“伦序有永典”。

台湾桃园中历德庆堂袁氏字辈:“源业公敦裕嘉修嗣弈芳明伦华国庆康燕进年长”。

台湾袁氏字辈:“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元业功敦裕嘉修嗣奕芳明伦华国器康衍晋年长”。

香港袁氏字辈:“应子启贵发富荣华万永安平福禄国仕正维文朝庭锦光鸿”。

海南三亚袁氏字辈:“名宜超肇卫伟国华”。

互助东和乡袁家庄村袁氏字辈:“廷泰字家长中生有德峻成仁守善大寿文章建国民安永发”。

加拿大袁氏字辈:“修德明道尊贤尚能芳传奕叶永世隆昌裔荣福厚家声远振本立邦宁国运长兴”。

越南河内袁氏字辈:“忠良承庆”。

袁氏字辈十八户歌:

旧班派:“光细进政俊忠松仁念公二五友贵应必仲允任仁礼知信章华国”;

新班一:“叙伦辉祖泽积善致和祥代启英才裔诗书锡福长”;

新班二:“高平肇先绪新化庆繁祉雍睦笃宗新忠孝肃纲纪”;

统班派:“洋晚道然与金孙志潮丙户及袁成朋成气成兼显户克铭志器递克斌朋继洪孙并岳户忠良志通添庆临”。

袁氏一支字辈:“启正大有祥光世照苗”。

袁氏一支字辈:“必仲允有任仁义礼智信文章华国珍家世愈昌盛”。

袁绍和袁术都是袁逢的儿子,属于同父异母,在这一时期,袁绍是庶子,不被重视,然而他被过继给伯父袁成之后,一切就变了。

袁成本人也是袁家嫡子,过继后的袁绍,继承袁成一脉的香火,宗法制上与嫡子无异。他可以继承袁成的一切资源,包括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要是有爵位,也能继承,这就不能说是庶子了,袁氏一族也会培养袁绍,给予必要的重视,毕竟是嫡脉。

对于古代人来说,继承香火是一件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大事,族谱上过继后的儿子,就是正式的儿子,拥有继承权,法理上认可的。所以史书介绍袁绍和袁术的关系,都说是堂兄弟,而不是亲兄弟,过继子嗣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如刘备的子嗣,如果没有刘禅出生,那么被过继给刘备养子的刘封,也是有皇位继承权的,所以有了刘禅后,刘备会赐死刘封。

再如周世宗柴荣,他也是作为郭威的养子而继承皇位的,不会引起争议。

同理对于当时人来说,不会把过继后袁绍当做庶子来看,曹操之父过继后,身上也是曹氏印记,得曹氏相助,法理上他就是曹家人。

还有,袁家这个四世三公,闻名天下的大家族,不会有人真以为到这一代,只有袁绍袁术了吧,不可能的,很多真正的庶子都被忽略了,那才是真的地位低下。抛开血统地位来说,能在一个时代里脱颖而出的人,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个人能力,袁绍本身的能力就不差,且明显比袁术要高出很多。

对于一个世家贵子来说,可以稳稳当当的由家族扶持进入朝堂,继而发展个人事业,袁术就是这么走的。

而袁绍就没有这么做,他拒绝朝廷辟召,在服丧期间,暗中结交大批党人,早早的就投入到了反宦官的斗争中去,于家族之外建立了政治资源。

黄巾之乱后,他及时的加入正在崛起的大将军府,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并顺利的成为核心人物。

在后来的铲除“十常侍”行动中,可以说袁绍是统筹了大将军府的势力,诸多布置扑灭了宦官集团,这一手可以说很漂亮,如果不是出了董卓这个意外,可以想象袁绍的声望必定如日中天。

即使因为董卓这个意外有了岔子,袁绍的所作所为,也已经得到大批党人及一批杰出人物的认可。

道义上,有铲除奸佞的名声;能力上,事实上铲除了宦官;人际圈,都是声望俱佳的才俊,再加上拒绝董卓废帝而“被迫”逃亡,这些事情会让袁绍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他的声望多是通过行为措施建立的,而非主要依靠家族之威。

反观此时的袁术,官位倒是不低,但除了在“倒宦行动”中帮了点忙,也没有能和袁绍相比的作为,能力上的差距就可见了。

但凡能称为一流人才的,都不会没有自己的主见,二袁的差距是可以分析判断的,袁绍身份上也不必袁术差到哪去,相比于展现的能力,完全可以忽略,人才们也会自行判断。

血统论也不是唯一指标,袁术的亲哥哥袁基才是嫡长子,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官至太仆,董卓灭袁氏一族时才被杀,也不见其很大的名声,所以说与个人奋斗还是有很大关系。

乱世重英豪,虽然袁绍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人,但在诸侯之中,袁绍的能力和威望都属上乘,能入冀州,破公孙,拥四州之地,的确是在汉末留下了很重的印记,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在血缘关系上,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是袁绍的弟弟;在法律意义上,袁绍是袁术的堂哥,因为袁绍被过继给了袁术的伯父司空袁成。在家庭关系上,袁术是嫡出,而袁绍是庶出。所以袁术看不起袁绍。

汉末时分,天下大乱,实力最强者莫过于这两兄弟。如果他们联手,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别说孙权、刘备,即便是曹操都难以出头之日,三国的局面也难以形成。不过,这哥俩不但没有走到一块,反而之间爆发了多年战争。

袁术袁绍对立的原因

盟主推选时,大家公推袁绍,袁术就很不满。论官阶自己比袁绍高,论血统自己又比袁绍正,所以想当然认为袁绍不能当上,必然盟主之位是自己的。可是没想到诸侯压根就不给袁术面子,把袁绍给扶正了,所以袁术由此开始对袁绍横竖看不顺眼。

后来,在政治上,两人出现了分歧。同时,袁绍为了断绝后顾之忧,与袁术对立的曹操结盟,同时,出于战略考虑,也没有理袁术。袁术孤立无援,恼羞成怒,再加上兵败曹操,导致袁术把火全部撒在袁绍身上。在占据寿春后,立刻与公孙瓒结盟,拉袁绍的敌人公孙瓒跟自己干。袁绍得知消息后,就火了,联合刘表和曹操整袁术。于是袁术袁绍对立了。

扩展资料: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

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杀害何进,袁术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胁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

:袁术

三国演义里袁绍与袁术的关系如何?

袁绍和袁术是亲兄弟,只不过他们两个还是有区别的,他们虽然是同一个父亲所生,但是却有不同的母亲产出。而当时在大家族里面,嫡长子观念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