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名作人名
用地名作人名
用地名作名字是比较常见的起名方法。所谓出生地(或祖籍地)起名法,就是指按照一个人的出生地起名的方法。
这是给人起名的又一重要方法,也是比较普遍的起名手段。这种起名方法既简单又有一定内涵,所用的地名往往是出生地。运用这种起名方法起的名字是用出生地的简称、代称以及出生地的特性,再加上配字组成的名字。
比如一个人生在辽宁,就叫朱宁;比如一个人是在北京生的,就起名京生,也有叫燕生的,因为北京也称燕京。当然,如果一个人不是这个地方出生的,但喜欢这个地方,或与这个地方有什么缘分,也可用这个地方的名字作人名。
以地、以方向起名或得名,古已有之。上古时代的神农因居住于烈士,也称烈士氏。黄帝居住于轩辕之丘,也称轩辕氏。对于伏羲居于东方,己挚居于西方,后人称为太昊、少昊,《礼》释为:元气广大,谓之昊天,以东方生养,元气盛大;西方收敛,元气便小。故东方帝,谓之太昊,西方之帝,谓之少昊。今人名姓合一,多以出生地或籍贯等取名,而古人则多属于地望称或宦地称,即姓加地名。前者,地名只能是该人的祖居或出生地,后者则指某人当官时治所的地名,通常是该人为官时间久,政绩显著或贬谪左迁,对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地方。地望称、宦地称,一般并非正式的名字,而是由别人、门生或后人称呼的,也有自称的现象,如张曲江系指唐代诗人张九龄,因他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其他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人称柳河东(唐代山西河东人,即今山西永济);北宋实行变法革新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人称王临川(江西临川人);明代政治家张居正,人称张江陵(湖北江陵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人称汤临川(江西临川人);近代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人称康南海(广东南海,即今广州人)。又如汉末孔融因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世人称其陶彭泽;还有谢宣城(南北朝诗人谢眺)、韦苏州(中唐诗人韦应物)、岑嘉州(唐边塞诗人岑参),等等。古人以地望或宦地相称,一方面表明了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伦理观念。而今人以地起名主要表明对故土的感情,反映了环境、生活的影响。
或后人称呼的,也有自称的现象,如张曲江系指唐代诗人张九龄,因他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其他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人称柳河东(唐代山西河东人,即今山西永济);北宋实行变法革新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人称王临川(江西临川人);明代政治家张居正,人称张江陵(湖北江陵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人称汤临川(江西临川人);近代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人称康南海(广东南海,即今广州人)。又如汉末孔融因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世人称其陶彭泽;还有谢宣城(南北朝诗人谢眺)、韦苏州(中唐诗人韦应物)、岑嘉州(唐边塞诗人岑参),等等。古人以地望或宦地相称,一方面表明了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伦理观念。而今人以地起名主要表明对故土的感情,反映了环境、生活的影响。
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生于江苏兴化县,可他并未用“兴化”作名字,而是从该县护城河上的一座无名木板桥那里选中了“板桥”二字为名。以出生地为名的,在近代也有许多,其中不乏著名的文人墨客、演艺明星。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名字的由来,就是借用了离家不到一里路的小驿站“白石铺”这一地名,起名白石。
众所周知,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他的姓名就是依乐山沫水(大渡河)、若水(雅砻江)两河而取。
著名作家老舍的大女儿出生在山东济南,老舍便为她起名为“舒济”(老舍本姓舒)。
天性幽默的**导演谢添就是借地名而起名字的高手。他的名字就采用了借地名起名的方法。谢添原名谢洪坤。洪坤二字拼音字母的声母分别为H、K(hongkun),这两个字母合在一起,为一个躺着的“天”字。再加上他又是天津人,故起名“谢天”。根据“天”字的谐音,他取“添”代之,故成了“谢添”。
以演反面角色而著称的**演员陈强在为儿子起名字时,采取了另一种怪诞手法。原来,他在1951年曾随中国艺术团访问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回国后,他的大儿子出世了,为了纪念在布达佩斯的成功演出,他为其长子起名“布达”。颇有预言家风采的陈强,把匈牙利首都名字后两个字留给了次子,到1954年,老二“佩斯”诞生了。
大家熟悉的著名女歌唱家关牧村生于古代著名的牧野之战发生的地方,今河南省新乡市牧野村(俗称牧村),其父母为了让她不忘生养她的地方,起名牧村。
以某地的别称或美称而命名的也有很多。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为蒙语,译为汉语的意思为青城,该市便有人以“青城”为名。以孩子的出生地简称名再加上有一定意义的字起名,效果则更佳。如我国排球女将张蓉芳的出生地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又名“蓉城”。“蓉芳”既点出了出生地,又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内涵。因为“芳”作“香”讲,也有“美好”之意。
全国有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几万个市、县、镇,各地出生的人都可以尽情地发挥想像力,以其出生地的地名或地名加某字的组合方式起名,如:江于鄂、马忆湘、郑皖松、徐赣兴、滕闽念、郝根川、包向黑、荣且吉、门驻沪、祝成翼、冯达津、章源浙、刘奇蒙、邢择晋、纪达豫、隋增穗、祁鲁望……
这种起名法的弊病是过于单调,造成大量重名。比如生在北京的,多以“京生”为名。 、王京生……“京生”满天飞。假如能够在保留“京”字的基础上,多变出些花样来,那么就既活泼又不至于过多重名了。比方说,王怀京、赵京芳、张爱京。
在大地名统辖的范围内,人口太多,弄得不好就很容易引起重名。反过来,若能以出生地的小村、小区、小街、僻巷、小溪、小山、小桥为名,重名率则可大大降低。请看下面的例子: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于浙江义乌县丹溪镇,故以“丹溪”为名。
著名作家西戎,生于山西蒲县西坡村。抗战时期他投笔从戎,故选择出生地地名中的一个“西”字,再加上“从戎”的“戎”字而得名。
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其“独秀”二字源于他家乡的一座山名——独秀峰。
近代学者吴承仕(化名虞小白),他的化名“小白”二字是借用了他的居住地——天津小白楼这一地名。
以地名再添加某些特殊意义的字共同作名字,也是起名的一种方式。
廖沫沙(当代作家)生于长沙,故取“沙”字人名。他很钦佩郭沫若的文采,故取“沫”与“沙”字结合。这样,既有出生地,又有感 彩,不仅使名字活了起来,而且进一步降低了重名的可能性。
何长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长工”,源于他曾在长辛店做过工。这样既有地点又有“事件”,使名字所含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了。
外国地名不仅可拆开来用于起名,而且单独使用也别有异趣。下面有许多外国地名(包括国名)的译音,其首字即为某些姓氏。
请看:马尼拉、马六甲、马里、马德里……可为马姓起名提供丰富的素材。
苏丹、苏黎士、苏伊士……可为苏姓起名提供充足的参照。
其他还有:汤加、罗马、柏林、费城、贝鲁特、安卡拉、高加索、万隆、哈瓦那、海参岁、吴哥、盂加拉国、平壤、惠灵顿……可供汤、罗、柏、费等姓氏起名之参考。
在我们身边,以地名起名的比比皆是,只要选好地点,选对用字,名字当然就会响当当了。
字一般是和名字有联系的,一般是成年以后起,标志已成年,一般是士大夫或知识分子才有,平民一般没有相近的就像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甫就是美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相反的就像韩愈,字退之(愈和退是反义)还有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轼,就是车前扶手的横木,全车最高处,曹刿论战中就有登轼而望之,而瞻就是望的意思,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号一般是自己起的,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趣,也有别人起的,就像水浒传里108将的外号以上是个人见解下面是引用(一)什么是名、字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三)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_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四)别号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1.号的来历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2.“号”是怎样形成的“号”的形成有两种情况: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人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甲,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_号“雪松道人”。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谨号“竞雄”等。乙,强烈的抒情色彩,如: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丙,深刻的寓意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丁,特定名词的运用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陈亮),“兰谷先生”(白朴);称“公”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询),“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颖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黄庭坚),“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_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滤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_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_(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_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在农村,送外号的风气更盛,像“大个驴”、“二瓦罐”、“三黄菜”、“四鸽子”、“八狗子”、“红枣”、“桃奴子”。“大鸭梨”、“夹皮核桃”、“五大麻子”、“干粮”、“二胡杏”、“三棒糙”、“仙家”、“白秃”、“黄毛”、“鸭子板”、“靠不上”等这些外号非常普遍。当然还有比这俗气的,这里就不提了。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余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这种“绰号”雅而不俗。以上讲的是“别号”。(五)富爵、地望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称“官爵”: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如称“地望”: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六)少见的数字姓名在我国古代,有些人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姓名,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古书中会遇到,所以这里需要提一下,引起我们的注意。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1.姓是数字的,如: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二直: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宫中任中尉。三月八:在元代任云南行省右丞。五梁:安南人,在三国蜀汉任谏议大夫。七希贤:施州卫人,明代正德年间任永春县训导。八通:在明代正德年间任礼部主事。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十华:宋代乾兴年间进士。2.名是数字的,如:秦七:秦少游黄八:黄庭坚柳八:柳宗元元九:元镇崔九:崔兴宗李十一:李构直张十二:张贾李十二:李白韩十八:韩愈李二十:李绅白二十二:白居易3.姓、名都是数字,如: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八·十六:乾隆年间封的将军。九·十:嘉庆时做广西提督。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喜欢这样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民间尚不算在其中。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
在中国古代,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
一为姓是数字的,如: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
二为名是数字的,如上文中提到的秦少游秦七,黄庭坚黄八,李白李十二等;三为姓、名都是数字的,如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等。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已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是热衷于数字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名字即数字,有时候会很有意思。倘若碰上一些均取数字姓名的人,说起来如同绕口令。比如:如齐千五同齐万四打齐万念五、魏四六告高四八杨百三偷牛事、杨五六欠钱十九钱六十九贯。仅仅是听这一堆名字估计就晕了,再要判断什么是非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古时,是些什么人在以数字作名字呢?不识字、没有文化的乡下百姓占多数,还有的人虽已有较雅之名,但因为祖辈一直有数字姓氏沿用,随习俗也便有了数字之名。百姓用数字取名,简单易行,不必求助于他人。虽无多的意义,但简单好记,而且还可以明了其排行,一举两得。如兄弟两人之间,一看便可知王七要比王六小,王七是弟王六为兄。女子也不例外,也会用到数字姓氏。例如唐宋时,女子一般不取名,而是论排行,叫作“某某娘”。于是,在杜甫的《观以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的“孙大娘”,韩愈在《祭周氏二十娘子文》里有“周氏二十娘子”,唐小说中有黄四娘、荆十三娘等。但大户人家的**,或者有文化内涵的女知识分子,当时却是有名有姓的,如蜀中薛涛、唐中宗昭容上官婉儿等等。数字取名的习俗一直保持到晚清,现今仍有极少数人在用,比如“周一飞”等。
1《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2《再下第》唐·孟郊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3《华下》唐·司空图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
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
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4《塞下曲》唐·张祜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5《下第夜吟》唐·戴衢扰扰东西南北情,何人于此悟浮生。
还缘无月春风夜,暂得独闻流水声。6《竹下残雪》唐·丘为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7《题树下禅师》唐·于鹄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
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8《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0《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2《七步诗》魏晋·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3《饮酒 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基本释义: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等级低的:~级。~品。
~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都同意。详细释义:〈名〉(指事。
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同本义〈动〉下来 落下;降下组词:足下 坐下 乡下 下去 低下 下午 下手 水下 下巴 在下 躺下 下级 趴下 下棋。
2关于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言绝句 》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
3关于汉字的古诗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4形容“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1《汉字五千年》
静静的沉睡,
不是等待,
只是守护,
在黄泥中,在土垅里,
用那斑驳损毁的身躯,
捍卫文明千年的足迹,
用抽象的符号,
刻写心灵曾经的荣誉,
纵是只有斑斑印记,
但毁灭的只是过去,
文明的火种将被传递,
当后人轻轻捧,
那霉黑的竹简,龟裂的甲骨,
发干的石板和锈烂的鼎器,
祖先用消失的手指着我们的额头说:
“看着我们,不要忘记!”
2《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3《汉字歌》
汉字神呀汉字棒,横竖撇捺皆是好。
一字多音都称奇,汉字形象生动妙。
盖世无双传文明,顿挫抑扬是瑰宝。
奇特魅力人人爱,凤舞龙翔真自豪。
4《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5《赞汉字》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6《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7《七绝》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8《汉语为桥》
东方有中国,汉语万年长,
文字载信息,文明得传扬,
南下交趾国,东传飞扶桑,
北上古高丽,七渡大西洋。
遗泽遍四海,功绩及八方,
汉字铸史篇,世代承辉煌。
文化得绵延,开来复继往,
巍巍大中华,当代更富强。
北京开盛会,汉语架桥梁,
联络全世界,交流与合作。
生活更美好,世界共辉煌。
5描写汉字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原发布者:李鹏亚
描写中国汉字的优美语句1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精灵,她演绎出了许多文学经典,她为我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对我来说,她的魅力越来越大。2哦,汉语,我们的母亲的声音和呼吸!你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你可以变战争为和平。是你,使我们可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你使我们能够浅吟低唱,喁喁私语!是你帮我们表达了爱心,是你助我们伸张了正义……3汉语,请翻开你的家谱,你会知道,是秦始皇形同伦、书同文,在秦国的大一统中你孕育而生,历经汉唐,宋元、明清你茁壮成长,五四运动后,你终于出落成风华绝代的女子,身上流淌着华夏的血,藏着民族的魂。4从未闻见过有比他更优美的语言,似一阵微风轻轻抚过金**的麦田;从未聆听过有比他更动人的旋律,如一场细雨悄悄的洒过嫩绿的草原。它,我们的母语——汉语,有多少人真正的在品尝她的甘甜??5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构建我们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更是我们名著精神的精髓,民族的灵魂。6汉语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浩渺的汉宫秋月,汉语是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是字非字的仙风道骨。汉语是历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层层过滤的精华。7汉语之美,是夜空中那一片冰月。当它被古人创造之时起,它便命中注定要伴随着这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8汉语的字是美的,汉语的音是美的,汉语的灵魂是美的,汉语的一切都是美的。9世界上最具有艺术性和表现性的语言之一。上至仓颉造字,下经历朝
6形容字的诗句有哪些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7有关“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1、《石鼓歌 》 唐·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2、《草书歌行》 唐·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3、《上清宝鼎诗》唐· 李白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
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仑。 醉着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4、《雨晴过石塘留宿赠大中供奉》宋· 黄庭坚 长虹垂地若篆字,晴岫插天如画屏。 耕夫荷助解襏襫,渔父晒网投笭箵。
子期闻笛正怀旧,车胤当窗方聚萤。 独卧萧斋已无月,夜深犹听读书声。
5、《题静庐写秃松小品》近· 老舍 作图如作字,笔笔走龙蛇。 霜苔墨数点,老干鳞皆花。
风雪一千载,岁岁无奇葩。 春来枝自绿,鸟雀歌朝霞。
落笔何朴拙,以见我生涯。 那堪为蜂蝶,肆意逐繁华。
6、《赞汉字》 现·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1、汉字(Chinese character),也称中文,是与汉语相对应的文字,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现代汉字的字体是经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汉魏隶书体-楷体-宋体演变而来的。
2、书法展示:。
8有关汉字的古诗,要整首的
上清宝鼎诗
朝代:唐 作者:李白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
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仑。
醉着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题静庐写秃松小品
作图如作字,
笔笔走龙蛇。
霜苔墨数点,
老干鳞皆花。
风雪一千载,
岁岁无奇葩。
春来枝自绿,
鸟雀歌朝霞。
落笔何朴拙,
以见我生涯。
那堪为蜂蝶,
肆意逐繁华。
雨晴过石塘留宿赠大中供奉
长虹垂地若篆字,晴岫插天如画屏。
耕夫荷助解襏襫,渔父晒网投笭箵。
子期闻笛正怀旧,车胤当窗方聚萤。
独卧萧斋已无月,夜深犹听读书声。
抱歉,只有几句是写汉字的!
9与汉字有关的诗句
关于得字古诗,有一类“赋得”诗,有的是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有的是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南朝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诗。白居易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韦应物有《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宋人《对床夜语》的介绍:
原文应是: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翻译:我(苏辙,子瞻之弟)小时候随子瞻(苏轼)读书,一天都没有分离过,长大后,到各地当官,读韦应物的诗,读到“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句,心中恻然有感,于是兄弟相约早日退隐,享受闲居之乐。
扩展资料:
创作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以便用最少的字承载最多的信息量。
早期的古文多用于统治阶层占卜、祭祀、发布诰文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纸代替竹简。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 《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不要乱给别人解释
题解从孙,兄弟的孙子。唐时,常州晋陵郡有义兴县,属江南东道
。义兴宰,即义兴县令。其名不可考
(翻译就算了,难臻信达雅之境,恐贻笑耳)
释意
1茂宰旧时对县官的敬称。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
》:“雄图怅若兹,茂宰深遐睠。” 唐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爵位·知县
》:“茂宰:《山堂肆考》:‘ 汉 卓茂 为 密 令有声,故用以比宰邑
者。’”
2天枝皇族后裔。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公名 有则 ,系
玄元 之英蕤,茂列圣之天枝。生于公族,贵而秀出。” 清 顾炎武 《
感事》诗:“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
3操刀比喻做官任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
使割也。” 唐 李白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序》:“君自 潞州 铜鞮
尉调补 武昌 令……兼操刀 永兴 ,二邑同化。”
4蠖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
>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 河 北 胶 东之纸。
”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
5退食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
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
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这里指,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
息。
6琴堂《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
下堂而 单父 治。”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 唐 韦应物 《送唐明
府赴溧水》诗:“到此安甿俗,琴堂又宴然。”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
》第三折:“恁时节乘肥马,衣轻裘,居馆阁,坐琴堂。” 清 金人瑞
《吴邑黄明府新婚》诗:“琴堂政毕吏人稀,此夜三星入紫微。”
7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总角辩惠,摛藻清艳”,被乡
里称为“奇童”,长大以后更是高步一时。美姿仪,《晋书》本传载,
“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
而归。”与夏侯湛友善,常出门同车共行,京城谓之“连璧”。曾出为
河阳令,故曰『河阳富奇藻』
8陶潜曾为彭泽令
9元恶大恶之人;首恶。《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
友!” 孔 传:“大恶之人犹为人所大恶,况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
!”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
黎。”《明史·张璁传》:“元恶寒心,羣奸侧目。” 炉魂 《对于张
之洞死后之湖南人》:“ 张之洞 老悍自用……余毒所及,厥成大创,
天厌其驱,罚其元恶,卖国老贼,遂入黄垆。”
10疲人潘岳《西征赋》有“牧疲人于西夏”句
11恬鳞《解尚书表》:洪波振壑,川无恬鳞。『元恶昔滔天,疲人
散幽草。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此联指上元中宋州刺史刘展举兵为
乱事。
12会稽耻见《春秋繁露》越王事
13亚相李公重之以能政,中丞李公免罢以移官此为太白原注。御史
大夫谓之『亚相』其人不可考。
14桑林《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
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5害马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庄子·徐无鬼》
16化洽教化普沾。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功成化洽
,景命有倾。帝乃震恸,执书以泣。” 唐 刘商 《金井歌》:“文明化
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精。”指使教化普沾。《三国志·魏志·苏则
传》:“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
也。”
17严光濑《水经注》严光濑,严子陵之所居也
还有不解之处,可再互相探讨。另,可参看《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
华书局1977》
、储 始祖:神农子孙,姜尚后人储子,齐国田姓帝族。历史名人;唐臣、文学家储光羲;明臣储懋、储可求;清诗人储国钧;清地理学家储大文等。 姓氏源流:储(Chǔ)姓源出有二: 1、源自上古有储国,国人以地名为氏。相传上古时有储国,储国人的后代以国号地名“储”为姓,称储氏,世氏相传。 2、源出以祖(王父)名字为氏。据《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字储子,曾与孟子相交。储子的后代很昌盛,其支孙以祖字“储”为氏,可证储氏家族最早的渊源是在齐、鲁一带,是今天储姓的来源。又,春秋时期齐国有储君,后代以王父名“储”为姓。 得姓始祖:储太伯。根据历来姓氏学者考证,我国的储氏是齐国和孟子结交的储子的子孙。关于这段源流,《姓氏考略》和《千家姓查源》上也有记载。储姓家族历史悠久,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已出名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晋以后称盛于江南各地,尤其是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境地,储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储氏后人尊储太伯为储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储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海陵储氏支谱》记载:考储氏,肇始于周,作相于齐,彪炳史册世人而知之。由此可见,储姓起源于周朝。泰州《储氏家谱》记载的储氏第一世,是唐代的文羲公,居住在毗陵(今常州市),至今已1200多年。元朝末年,储氏家族从宜兴迁往泰州。据家谱记载,元末动乱,储氏十九世宁七公卸官归隐,和兄弟宁八公共同商议迁往海陵。来到海陵后,他们发现这地方有着丰厚的鱼盐之利,就决定在水乡溱潼镇建宅居住,这就有了后来的溱潼水云楼。现在的溱潼,还有储家垛、储家沟等地名,有200多储氏后裔在这里生活。后来,宁八公转而迁徙上海;宁七公一个名叫劝的次子,从溱潼迁到泰州;还有一个分支,则迁往如皋坎上(包括海安、南通等地)。世代繁衍,如今,有230多储氏后裔生活在泰州市区。到了1945年,储氏第三十七世子尔侗、尔巽因为修铁路迁至台湾。1988年,由于子女全部在美国任职,尔侗又由台湾迁往美国,客居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这是储氏家族迁居美国的第一代。从家谱中能看出储氏先人迁徙的足迹,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不断繁衍家族的血脉涌动。宁海储氏渊源,笔者最近带着宁海《储氏大宗祠谱》,到上海图书馆与国内储氏主要宗谱——江苏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核对,证实宁海储氏系唐代著名诗人、监察御史储光羲后裔。据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记载,储光羲有“江南储氏始祖”之称。后裔在延陵(丹阳)繁衍到宋代12世时,因兵戈扰攘,11支后裔中除1支留居外,其余均迁居宜兴、常州、扬州、池州、泰州、云南、贵州等地。尤以宜兴储氏最为发达,先后出过30名进士。宁海储氏以丹阳籍台州刺史储尹之为始祖。宁海储氏自储尹之始,至今已900余年,族人近万人。著名人士有五世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储国秀,曾任江阴知事,作《宁海县赋》;30世储建国创办杭州中国钱币博物馆,为著名钱币收藏家等。储姓为阜阳最久的世族之一。明朝弘治年
用地名作人名
本文2023-10-27 13:53: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