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战争频频,为何能够享国400多年?解密沙俄扩张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沙俄战争频频,为何能够享国400多年?解密沙俄扩张史,第1张

从某些意义上来讲,这个沙俄的历史其实就是400多年沙俄扩张不止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奋斗的历史。正式由于不断的进行改革,沙俄才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征战,进行扩张,才有了后来的广袤疆域,成为了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成为了第一资源大国。然了,正是沙俄顺应时代的改革,才使其生机频现,生生不息400余年。

1、沙俄起元于伊凡三世,他的功绩不仅仅是俄国独立成国,更重要的是为沙俄后人立起了罗马帝国继承人的旗帜。所以,伊凡三世是当之无愧的沙俄开创新纪元的奠基大帝。

应该说,自从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的末代公主,莫斯科大公国的面貌就焕颜一新了。因为如此,莫斯科大公国在法律上就是拜占庭的合法继承人,在名义上是罗斯诸城邦的首都,而伊凡三世自然也从大公而变成各个城邦统一起来的国君,罗斯诸城邦应名正言顺地并入莫斯科版图。

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公主索菲娅后,莫斯科大公国不仅皈依东正,学习拜占庭帝国宗教、风俗、政治制度,还把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国徽作为俄罗斯的国徽,从此双头鹰也成为俄罗斯的一个象征。

1480年,俄罗斯独立成国,伊凡三世自称全俄罗斯大公,而罗马帝国继承人的这面旗帜,逐渐成为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俄罗斯民族特别是贵族们倍感自豪与荣耀,成为俄国一代代人征战不止、扩张不息的理由和精神支柱。也是之后400多年沙俄的统治者为此不断改革,而让俄国生生不息400多年的动力源。

这应该算得上沙俄奠基开元的变革。

2、到了1533年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去世时,俄国的领土面积比之前增加65倍还多,达到了280万平方公里,成为全欧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可悲的是,这些土地大部分被封建王公、领主掌控,而且他们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军队,形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他们之间互有争斗、掠夺,有的甚至还敢跟俄国中央政府叫板。

忍了十几年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成为第一个加冕为沙皇的俄国君主,他早就对此深恶痛绝,上位伊始就下了杀手。

颁布《伊凡雷帝法典》,建设完善土地税等税收制度,削弱封建王公、领主各项特权,保护了中小贵族利益。建立全国性衙门、地方性衙门和专业性衙门,分解各地封建领主的统治权,巩固了封建农奴制和中央地方统治机构的权力。

实行以战功为基础,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军事评价体系,剥夺封建领主在军队中的特权。建立起服役者拥有土地、拥有土地者必须服役的管理制度,把占有土地的权力和服兵役的义务拴在一起,增强军人主人意识,优化军队结构,增加了军队规模。完善保证沙皇命令的畅通无阻的军事指挥体系建设。如此削弱了王公、领主的特权,权力向沙皇集中,沙俄军力大增。

这样,伊凡四世围绕强化沙俄中央集权、打击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增强国力军力的一系列改革,缓解了沙俄国内矛盾,君主专制从以前的纸上谈兵到伊凡四世得到了具体的落实,沙俄不断发展壮大。

期间,当然少不了攻城掠地,占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整个伏尔加河流域,西伯利亚汗国,打开了通往亚洲的大门。但是,在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中,却遇到了波兰和瑞典顽强抵抗,只获得了涅瓦河口附近的一小片地区。

3、由于伊凡四世的接班人死后,留里克王朝断绝了子嗣,于是由伊凡四世皇后的侄孙米哈伊尔一世继任新沙皇,从此沙俄步入了罗曼诺夫王朝时代。这时的沙俄东正教势力崛起,开始干涉国政。而在科学技术、军事体系等方面已陈旧落后,明显被西欧国家落下。就在这时彼得大帝登上了历史舞台。

尽管彼得大帝以政变上台不那么光彩,但他的励精图治、西化改革,确实使沙俄旧貌换新颜。建立直属沙皇领导的机构参政院,管理国内各项事务,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完善省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建立唯才是举的用人制度。

强制推行义务兵役制。倡导所有的自由民志愿来为国家义务服兵役。建立了数十万人组成的正规军和拥有数百艘军舰的海军,完善军队组织管理、军事训练制度。总结战争经验,建立军事院校,培养专门人才,提高军人战技术水平。

创办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与西欧各国人才交流。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禁止宗教干预政治,使得宗教成为沙皇的附庸。学习西欧先进技术,鼓励开矿建厂,提高商人地位,促进商业和外贸的发展。改革财政制度,提高关税,增加税收,保护国内产业。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给沙俄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生机活力,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占领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让欧洲各国为之震惊。

4、彼得一世死后,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也通过政变夺取了丈夫的皇位。她上位后,在加速了领土扩张的同时,又进行了以吸取西欧实践经验,接受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实行开明专制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改革中央机构,加强对陆军、海军和外交的直接管理,削弱参政院的地位。加强乌克兰、西伯利亚、波罗的海沿岸等新占领土地的管理,强制推行农奴制,加快这些地区的俄罗斯化进程。

扩大陆军人数增至50万,设步兵、骑兵等具体兵种,使陆军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的最强军队。继续扩大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规模,沙俄军队、军工产业和作战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继续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巩固贵族特权等措施。沙俄国家制度得到了优化,工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贵族特权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叶卡捷琳娜执政期间,仍是征战扩张不止,打通黑海出海口,三次瓜分波兰。沙俄的实力达到了巅峰,成为了欧洲宪兵,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封建帝国。

5、亚历山大二世是临危受命。1825年,沙俄具有民主思想的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武装起义,对沙俄统治阶级打击不小。之后又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亚历山大二世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接任沙皇,并决定进行改革的。

颁布《2月19日法令》宣告农奴人身从此自由,享有各项公民基本权利。抓后备军训练,进一步完善义务兵役制,20岁以上的男性居民,不分财产情况,均应服兵役。实施了《大学章程》、《司法条例》、《省、县自治机构条例》和《城市条例》等诸多改革法令,对于教育、司法、地方自治及城市进行了改革。

由于亚历山大二世顾及各方利益,因此他的改革并不彻底,在具体执行中农奴制并没有完全废除,但却起到发缓和国内矛盾的作用,得到各阶层的广泛好评。但从长远来看,改革却存在危机,问题就出在农民阶层地位低,君主立宪制政体难以存在,如此沙俄的稳定是暂时的。

所以,虽然在19世纪沙俄在我国北方、中亚一带占领了大片土地,但当在远东迎面与新列强日本相撞时的日俄战争失败后,沙俄继续进行了新一轮改革,但仍未能阻止沙俄衰落趋势。到了一战后期,沙俄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终灭亡,退出历史舞台。

6、追溯沙俄400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沙皇多为明君能者几乎少有昏君。这是因为沙皇是沙俄宫廷复杂斗争的胜者,不论尊卑,只论能力,也就是说能者上庸者下。这或许是沙俄历史上为什么多政变、多改革的原因。

所以,为了罗马帝国继承人的荣耀,沙皇与贵族结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沙皇不断改革,并与贵族们良性互动:贵族扶持支持他们的沙皇,沙皇保护支持自己的贵族发展。他们共同强化军事,维护农奴制,维持旧有秩序;共同侵略扩张,掠地劫财。如此落后生产方式得以维计,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期。

就这样,在罗马帝国继承人的旗帜下,沙俄一直征战扩张不止,改革使其重现生机并续命400多年。此间,虽有过衰落,但却没有衰亡,而且还形成一整套保证其续命扩张的经验做法。

一是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起初,沙俄君主的权力受制于贵族、僧侣、市民等阶层组成的缙绅会议,没有什么绝对权力。这样的好处就是保证了沙俄政局的平稳和王朝的和平过渡。但是后来伊凡四世、彼得大帝、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二世,都在强化中央集权。这样就提高了沙皇的控制力,各地反叛行为、独立的运动都得到及时镇压。如此国内外势力难以从根本打破沙俄的统治,征战扩张就得到了延续。

二是不断强化专制文化

事实上,自伊凡三世打出罗马帝国继承人的旗帜,就对俄罗斯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影响,从沙皇到贵族到普通民众都以此为荣,并始终秉承这一荣耀,以此自居,以至于成为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这种文化的形成,让俄罗斯始终尊崇武力,崇尚扩张,这对于沙俄国内形势的稳定和扩张领土的巩固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三是不断强化军事实力

从沙俄的每次改革看,都把强化军力作为重中之重,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征战扩张来进行。尤其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在这方面体现更为明显。彼得大帝把军事改革当成最核心的内容,完全按作战要求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而女皇直管陆军、海军,扩大陆军数量详分兵种,建设了欧洲大陆最强陆军,同时加强海军建设,使沙俄军队、军工产业和作战水平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四是不断强化军事经济

沙俄的经济建设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其征战扩张的原则。大力发展军事装备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相关的军事工业、军事后勤业。鼓励商人开设工厂,加大对人民的税赋,以解决发展军事工业所需资金问题。在19世纪后期,沙俄的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因市场的不成熟和缺乏农业的支撑等原因,最终无法摆脱沙俄不断衰落的大势。

俄罗斯帝国(旧俄文: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俄国或帝俄,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在罗曼诺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经开始使用“沙皇”的称号,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罗斯帝国”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也许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称帝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在19世纪达到空前鼎盛,是当时的世界列强之一,自称第三罗马,但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被苏维埃俄国与苏联取代。

18世纪的沙俄是一个君主专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这个时期,沙俄进行了多次战争,包括三次瓜分波兰和两次击败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俄已经成为一个拥有2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一百多个民族的大国。

在沙俄国内,村社和农奴制是两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村社中的自由民逐渐分化,一部分人变得富有并兼并他人土地,另一部分人则失去土地并进而丧失人身自由。而农奴制在沙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尽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发展成近代资本主义强国,成为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封建残余。

总的来说,18世纪的沙俄是一个由君主专制统治、有着浓厚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复杂社会。

研究沙俄帝国中晚期军官军衔最大的收获发现了“冷兵器时代军官结构与官阶标志”套图,是所有老牌殖民主义列强军事历史保留下来少有的资料。

原作者以俄文和英文注释,两者区别较大挺较劲,老卡按俄语和中国习惯为军衔定名较好理解,如元帅就是元帅不叫5星上将,三星就是上将不叫中将等等,请欧美系的朋友谅解。

沙俄帝国海军统帅以传统的海军上将命名,海军元帅军衔出现于1857年,而陆军元帅军衔则早些,1812年战胜法国拿破仑大军以前,沙俄就有元帅职务,但统一的将帅系列军衔制度,还是始于1843年,称之1843式陆军军衔。

但总体而言,海军以上将、上校、上尉为主体的海军军阶文化,比陆军更加悠久,1803年沙俄海军就建立了早期的“将校尉”官军衔体制,尽管校官尉官相对简陋,海军上校/上尉是双肩光板,海军中校/中尉还是单肩光板肩章,但将官肩章的黑色双头鹰/将星却延续100多年,直到到沙皇倒台才终止。

19世纪的俄国是欧洲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当西欧主要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时,俄国仍是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异常强大,沙皇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是俄国地主的总头目,他既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又是全俄的主宰,具有无限的权威,全国任命必须绝对服从,并且沙皇用军队和警察等国家暴力机关来维护统治。一旦农奴发生暴动分驻各地的军队立即前往镇压,沙皇政府还实行书刊检查制度,限制人民的出版、言论自由。由此可见沙皇制度的国家机器是十分强大的。这些国家机器的使命是维护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这为沙皇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提供了条件。

在俄国对待农奴制问题上俄国一直存在两种道路,一条是农民和革命主义者为主的主张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另一条是以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地主也对沙皇专制制度不满,鼓吹走改良的道路。这样俄国资产阶级便产生了分裂,无法集中力量来反抗沙皇专制政府。在五、六十年代革命民主主义者进行了大量的革命鼓动活动,“1858年有86次暴动,1859年有90次,1860年有108次,这些暴动表现在以反抗整个农奴制度为目标,而不和以前一样单为反抗个别的地主,各地农民都拒绝履行‘强迫劳动’及支付‘免役税’并对派往镇压的官吏和军队进行抵抗”[4]这使得俄国出现了革命的形势,但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且由于沙皇还拥有着强大的军队和警察等国家暴力机关能有效的镇压农民起义,于是革命形势没有演变为农民战争。这让沙皇政府能够自上而下进行有利于地主的改革,从而能缓解矛盾进而瓦解了可能进一步发展的革命形势。早在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就第一次提出了要废除农奴制,他说“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相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诸位会同意我的意见的,因而自上而下解决要比自下而上解决好得多”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沙皇严厉控制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言论、出版自由,广大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农民多数愚昧无知,只知逆来顺受。还因为俄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于是就形成了俄国人民淳朴、忠厚、老实的民族性格,他们在沙皇的统治下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虽然对农奴制不满但不敢也不想到要推翻沙皇的统治。所以俄国在1861年改革前的封建沙皇专制统治是比较稳固的,虽然有一些农民暴动但未达到颠覆沙皇统治和割据一方的地步。

俄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东正教,而东正教又被沙皇严密控制,这样一来沙皇不仅仅是世俗的统治者而且还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是人间的主宰。这样沙皇在精神上对全体国民进行控制,这样文化程度低的广大人民对沙皇的权威便有了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对以沙皇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十分畏惧。这样对农奴制的废除便不能依靠落后的农民阶级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了。

另外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能吸收两洲的先进思想文化,但由于其中心在欧洲所以受欧洲文化影响较深。且在彼得一世后俄国主要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化,于是资本主义的文明也渗透进俄国,当时较落后的俄国就不可避免的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在几个世纪里俄罗斯都在接受西欧的先进文化,因此当沙皇设立秘密委员会研究农民问题时因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认为解放农奴是合理的。

而且在俄国传统历史上,“无论是16世纪50年代的伊凡四世时期,还是18世纪的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的途径达到振兴和挽救封建王朝的目的,这以成为俄国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既定方针和传统。”[17]所以当俄国统治阶级发现农奴制已无利可图,并且农民暴动愈演愈烈开始威胁其统治时整个同志阶级都不约而同想到对农奴制进行有利于地主改革,从而消除革命的危机,来巩固统治和维护利益。

http://baikebaiducom/view/2403htm#9

沙俄

俄国

俄国的历史、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学概况

东欧平原的地理和气候,民族和部族。从波罗的海到君士坦丁堡的商路。斯拉夫人的三个分支与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生活:多部族杂居与多神教信仰。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和东正教。俄语的若干特点。

一、历史分期问题

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大动乱时期(1598-1613);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苏维埃时期(1917-1991);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伊戈尔(912-945);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弗拉基米尔(978-1015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瓦西里二世(1425-1462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

莫斯科时期(1480-1703):沙皇俄国

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在位),费多尔(1676-1682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1703-1917):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

女皇安娜(1730-1740)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的开明专制。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

保罗一世(1796-1801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1917-1924);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924-1953);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953-1964);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64-1982);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1982-1984);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1984-1985);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85-1991)。联盟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改革: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厅·叶利钦(1990-1999)弗拉基米尔·普京(2000以后)

二、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Eastern Orthodoxy)

东正教信仰的确立

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978-1015在位)娶拜占廷(东罗马)皇族公主安娜为妃,988年接受东正教,史称“罗斯受洗”。

1037年设立罗斯(基辅)都主教,1037-1448年,基辅主教均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任命;1448年,自行召开主教会议,选举梁赞主教、俄罗斯人约纳担任都主教。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俄罗斯教会的权力逐步加强,莫斯科成为“第三罗马”。1589年俄罗斯成为宗主教区(牧首区),取得了与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平等的地位。

教权依附于皇权,教权和沙皇的世俗权力二位一体,形成“权力交响曲”,但合奏到彼得大帝为止。1650年建立修道院衙门,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控制。

莫斯科宗主教(牧首)尼康(1652——1667在职)的宗教改革,企图加强教会权力,使它高于皇权。遭到传统派和沙皇权力的反对,导致教会分裂:正统派(尼康)和旧礼教派(分裂派)。1667年,宗教会议罢黜了尼康,确立了“沙皇权力高于牧首和一切主教”,但作为妥协,撤消了修道院衙门,承认教会有自主的经济行政、司法权。

1701年,恢复设立修道院衙门,教会财产国有化。

1721年,彼得“诏书”和《宗教章程》决定按新教原则设立宗教委员会(主教公会),以取代牧首制。宗教委员会成员由皇帝任命。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进一步强化了对教会的控制。同时,东正教会成为沙皇专制制度的支柱之一。

尼古拉一世(1825-1855)时期,提出“正教、专制、民族精神”三位一体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70%的国民信仰东正教。

苏维埃时期东正教的衰落与苏联解体后的正教复兴。1918年宣布“政教分离”。1923年废除牧首制。1943年恢复牧首制。

基督教(东正教)信仰使俄罗斯人充满了基督教精神理想的救世主义和极端主义。地狱与天堂之间没有炼狱。俄语中的христианин-крестьянин“基督徒—农民”。

俄罗斯东正教的特色

①坚持一成不变的教义正统性。没有经过大的宗教改革。俄罗斯教会礼拜时使用教会斯拉夫语。1820年出版俄文版《新约》,1876年出版《圣经》俄文版全本。古代没有产生重要的宗教哲学家。

②浓厚的苦修主义和神秘主义。“圣愚”问题。他们的圣徒不是宗教思想家,而是苦行僧和“圣愚”。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皇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把来自西伯利亚的农夫拉斯普京当作“先知”,把他奉为座上宾,事事听他指点,不久之后就步这位癫僧的后尘消逝于虚无,还随身携带着自己的宝座和整个俄罗斯帝国。

③圣像崇拜。843年宗教会议确认圣像崇拜合法。1493年建造的莫斯科克里木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圣像是东正教特色的圣像崇拜。

④教权依附于王权。例如,1395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给莫斯科大公瓦西里的信中说:“这个神圣的皇帝在教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和其他统治者及别的地区的管辖者不一样,因为是他从一开始就在所有人居住的地区建立和巩固了真正的宗教……对基督徒来说,拥有一个教会而不拥有一个皇帝是不可能的。教会和皇帝具有伟大的统一性,同在一个伟大的共同体之中;他们不可能被相互分割开来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实上苏联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苏联的诞生得从沙皇俄国的崩溃说起:长期以来沙皇俄国饱受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尽管拥有辽阔的疆域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但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1697年荷兰的赞丹港迎来了一支俄国使团,在这支使团中有一个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下士,令荷兰人颇为不解的是整支使团上上下下无不对这位下士礼敬有加,多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位下士其实就是当时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在俄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风潮。与此同时西方的思想文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俄国:如果我们今天去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么我们还能从中发现不少法语单词。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俄国的贵族子弟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并开始了对俄国现状的思考。拿破仑战争后期俄军一路反攻到巴黎,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实地亲身接触到西方文明的俄军官兵们开始日益滋生出对专制制度的质疑。

1825年11月19日战胜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发疾病身亡,由于他没留下子嗣,因此皇位应由他的二弟君士坦丁继承。当时君士坦丁被任命为俄国驻波兰总督,亚历山大一世和君士坦丁的弟弟尼古拉当时就在沙俄都城彼得堡。以我们传统的思维观念而言:在专制统治下权力的诱惑足以战胜亲情——身在京城的尼古拉完全可以对外封锁消息,然后宣称兄长生前已确定自己为继承人。然而尼古拉并没这么做,而是立刻派人请身在波兰的二哥君士坦丁回京继位。

更为戏剧性的是:君士坦丁明确拒绝回京继位,原来他爱上了一名波兰的平民女子,他愿意为她放弃皇位和自己的贵族头衔留在波兰生活,于是他回复三弟尼古拉:自己将放弃皇位并请尼古拉继位。尼古拉在得到二哥的回复后并没顺势继位,而是率领京城官吏向二哥君士坦丁宣誓效忠;然而与此同时身在波兰的君士坦丁也率领自己的部属向尼古拉宣誓效忠。被视为欧洲专制堡垒的沙皇俄国竟出现了推让皇位的现象。君士坦丁和尼古拉这番兄弟情深互让皇位的大戏直接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一批在拿破仑战争中远征西欧的俄军官兵在亲眼见证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民族民主革命后怀着对俄国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不满于俄历12月14日发动起义。由于当时身在波兰的君士坦丁大力支持波兰宪法,因此被起义者视为是一个主张宪法治国的人,他们希望君士坦丁能继承皇位,然后将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度,于是他们打出了“我们要君士坦丁,我们要宪法”的口号。十二月党人起义结束了君士坦丁和尼古拉之间互让皇位的举动。

尼古拉随即宣布继承皇位并着手镇压起义,尽管起义被平息了下去,但这次起义给予俄国的专制统治最早的打击,此后俄国就进入了一段革命岁月。事实上日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种子最早就是在这一刻被播下的。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几乎成为了西方各种新思潮的交汇地:专制主义、宪政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几乎当时存在的所有思潮都能在俄国找到。沙俄在1853年7月—1855年12月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于英法联军的现实深刻刺激到了沙俄统治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之举就是这种刺激的表现形式之一。农奴制被废除之后俄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出现代役租形式和雇佣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农村萌芽。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农奴制改革之后迎来了高潮,然而与此同时整个国家仍受到诸多封建残余的束缚,当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沙皇俄国却日益走向衰落,以致于最终沦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沙皇俄国的颓废状态进一暴露无遗,战败的耻辱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恶劣使俄国国内涌现出革命风潮:1905年1月22日向沙皇请愿的民众在冬宫广场遭到枪击,迅速引发了全国范围的骚动。沙皇政府逮捕了26000人并将其中5086人判处死刑,然而严厉的镇压不仅无助于事,反而激起了人们更为强烈的抗拒心理。1914年早已千疮百孔的沙皇俄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俄国的颓势很快暴露无遗:仅在1915年俄军就损失了200万人,这甚至超过了战前俄国的常备军总数。

饱受封建残余束缚的沙俄工业化程度极低,根本无法满足战争所需的武器供应:防守里加的第5集团军的12万人中有1万人没任何武器。从1915年秋季起俄国的运输系统已因为战争而完全瘫痪,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俄国西部的产粮区被德、奥军队占领,而在后方数以千吨计的肉类却受制于交通条件而无法运出。当时光进入1917年后人们对当局越发无法忍受了:这年1月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10天的面粉储备,而肉类早已完全断货,工厂也因为缺乏燃料和电力而不得不停产。

1月22日彼得格勒15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到了2月份全国范围内的罢工者达到70万人。首都彼得格勒的形势已然失控:到处都是罢工、示威、暴动,沙皇下令严厉镇压,然而军队已不听从他的命令。3月12日早晨禁卫军沃伦团教导队拒绝执行镇压暴动的命令并掉转枪口打死了队长,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当天有6万首都驻军造反,沙皇政府的大臣被造反的军队逮捕。根据俄国历法:这时是二月份,因此后世称这一事件为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由皇太子或皇弟继位的设想也以失败告终,历时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终结。格奥尔基·李沃夫公爵成立了新政府,立宪民主党***保尔·米留可夫出任外交部长,社会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出任司法部长,由此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罢工和武装起义过程中彼得格勒工人建立了新的政权机关—苏维埃,由此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格局。从1917年3月到11月之间这段时期是两个政权的斗争时期。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人民最关心的和平与土地这两大问题。李沃夫公爵和他的部长们坚持认为:重新分配土地这样的重大议题必须等到立宪会议召开后才能决定,同时临时政府也拒绝宣布退出世界大战。临时政府以俄国对盟友负有军事义务为由要求人民忍耐,这样一来俄国农民仍没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同时俄国还必须继续在战争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相比之下苏维埃政权则要求立刻实现和平、立即重新分配土地。

很显然后者的宣传在政治上更能争取人心。10月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已在苏维埃政权中取得领导地位。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由沙皇政权和临时政府的残部组成的白军势力随后与新生的苏俄政权展开了长达近五年的内战。内战爆发之初的形势对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是极为不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势力遍及全国。

白军势力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而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白军的活动还得到了协约国集团的支持: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1919年10月到1920年1月间协约国完全封锁了苏俄的海岸。这时苏维埃政权不得不面对白军势力征战于内,协约国为白军势力提供支援于外的内外腹背受敌的局面。

当时声势浩大的白军在国内对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苏维埃红军要面对东、南、北等方向四条战线的70万白军。这时伏尔加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乌克兰、高加索、中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大约3/4的国土都被白军或外国干涉军所控制。煤炭、钢铁、石油等主要工业由白军所掌控,与此同时白军势力还占据着南俄罗斯草原的产粮区。到了1920年红军在继白军和协约国干涉军之后不得不又面对一个新的敌人,因为就在这年波兰对苏俄宣战了。

尽管苏维埃政权在这时所面临的形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当恶劣,然而苏维埃政权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打仗是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只有高效调动各种战略资源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白军势力看起来声势浩大,然而他们并不是一支统一的力量:白军中有支持沙皇政府的保皇党人,有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社会革命党人,有哥萨克军官,甚至还有土匪流寇。尽管这些势力在反对苏维埃政权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可在其他方面就完全没什么共同利益了。

所以由始至终白军势力从未真正结成过同党。为各路白军提供支持的外国干涉军也是各怀心思,所以根本不可能团结协调行动。相比之下苏维埃政权方面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度了各种资源用于支援前线。尽管白军一度控制了全俄3/4的土地,然而西伯利亚、中亚等地本就是昔日沙俄帝国中的边缘地区,至于核心区域(尤其是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这两个核心城市)始终掌握在苏维埃政权手中。不管白军占了多大的地盘,可铁路交通一直被苏维埃政权所掌控。

由于苏维埃政权掌握了铁路交通这一优势,所以红军在军队和后勤物资的调运补给方面、部队的战术配合方面都显得更为从容。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就是让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白军方面天天嚷嚷着要推翻布尔什维克党,然而却没能就如何治理国家拿出明确的方案:有的白军势力主张恢复沙皇政府,有的白军势力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府,还有些没特定政治意图的白军势力只想着占山为王。有着明确纲领的苏维埃政权通过满足民众在和平与土地方面的诉求赢得了工人、农民等底层群众的支持。

到1920年底苏维埃政权已基本战胜了所有主要敌人。西伯利亚地区的日本干涉军赖到1922年10月25日终于还是撤走了。过去沙皇俄国在向乌克兰、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等地扩张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在与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的战争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等地的苏维埃政权并肩作战。内战胜利后苏俄政权就需要协调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苏维埃政权的关系。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巴不得俄国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分割成一个个民族国家。作为革命导师列宁针对于此写了《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等文章。列宁在这些文章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民族理念:原沙俄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可以实行自治,但应当联合形成统一的苏维埃大家庭。列宁希望用这种方式改变沙俄时代民族关系紧张的状态。

国内战争结束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出于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目的而提出了联合问题。1922年8月联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提出各苏维埃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方案。这一方案遭到了格鲁吉亚***的反对,最终列宁建议各苏维埃共和国按平等自愿原则一起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1922年10月中央全会根据列宁的建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新方案。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这时的苏联只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四个加盟共和国。1924年苏联在中亚地区按民族进行划界,1925年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加入苏联,至此苏联一共有六个加盟共和国、十五个自治共和国和十六个自治州。1929年10月16日隶属于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成为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5日正式加入苏联。

1936年苏联再次对中亚地区的领土按民族属性进行划界,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由自治共和国升级成为加盟共和国。苏联在中亚的民族划界工作也对高加索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最终作为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南高加索联邦被拆分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个加盟共和国。至此苏联一共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个加盟共和国。

1918年11月18日波兰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造成的局势趁机宣布独立并占据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地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与波兰的战争后与周围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由此正式承认这些原属沙皇俄国的地区的独立。苏波战争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丧失了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波罗的海西部沿岸及芬兰以东的大片土地的主权。芬兰独立后仍有相当一部分芬兰族人生活在苏联境内。

1923年到1940年期间芬兰族聚居的卡累利阿地区成立有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这时的卡累利阿并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是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大约半个月后苏联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名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地区。到了这年10月苏联又以芬兰国界距离列宁格勒过近为由提出领土置换,然而遭到了芬兰方面的拒绝,苏芬战争随即爆发。

尽管苏联红军在芬兰陷于苦战之中,然而芬兰方面担心战争长期化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破坏,最终双方于1940年3月12日媾和:芬兰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连同维普里城、维普里湾、拉多加湖西北岸、马尔卡日尔维以东领土、雷巴奇和斯来特尼半岛的一部分以及芬兰湾中的一些岛屿割让给苏联。1940年3月31日苏联将从芬兰得到的领土划归卡累利阿,同时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正式升级成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由此正式升级成为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政府分别照会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要求三国改组政府实行大选和让苏联红军自由通行,随即30万苏联红军进入三国境内扶植起亲苏政权,随后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同年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两地移交给苏联。比萨拉比亚最早是在1805-1812年的第七次俄土战争后被当时的沙皇俄国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夺取的。这块土地在历史上曾是属于罗马尼亚的。

然而沙俄占领比萨拉比亚时罗马尼亚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于是沙俄以解放斯拉夫同胞的名义占领了这一地区。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后也只能面对比萨拉比亚已被俄国占领这一既成事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利用俄国国内的混乱局面收复了比萨拉比亚,十月革命后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对此拒绝承认。苏联方面认为:比萨拉比亚是1918年罗马尼亚利用俄国战后的虚弱状态强行夺取的,现在苏联的战后虚弱已成为过去式。

北布科维纳则是作为罗马尼亚对其在比萨拉比亚22年统治期间给苏联造成损失的赔偿。6月30日苏联出兵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8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而比萨拉比亚则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后更名为摩尔多瓦)。至此苏联已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7月16日卡累利阿的加盟共和国地位被取消,重新成为俄罗斯联邦之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此后直到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数量始终保持为15个。苏联解体后这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成为独立成为主权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从一开始就没加入由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如今这三国均已加入北约和欧盟。2005年8月土库曼斯坦宣布退出独联体。2009年8月18日格鲁吉亚退出独联体。2014年3月乌克兰因克里米亚问题启动退出程序。

沙俄战争频频,为何能够享国400多年?解密沙俄扩张史

从某些意义上来讲,这个沙俄的历史其实就是400多年沙俄扩张不止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奋斗的历史。正式由于不断的进行改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