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1206~1635)1635年被清太宗皇太极灭掉之后,皇室直系后裔都到了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蒙古帝国(1206~1635)1635年被清太宗皇太极灭掉之后,皇室直系后裔都到了哪里?,第1张

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左翼三万户有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哈万户(这个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卫的兀良哈,而是世代为黄金家族守护不儿罕山陵寝的部族);右翼三万户是鄂尔多斯万户、土蛮万户(蒙郭勒津)、永谢布万户。左翼三万户由达延汗直接统治,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三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这六万户除兀良哈万户以外,达延汗把其余五个万户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领有。在六万户以东的呼伦贝尔东部和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后裔的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和明廷所设的以蒙古部落为主的兀良哈(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主要掌握着察哈尔本部及所属的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克什旦(克什克腾)诸部。

1634年,林丹汗兵败,走殁于甘肃大草滩。次年,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后金的围困下率部投降。从此,蒙古的正统汗权被女真贵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没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额哲降清后,仍保留部众,被封为察哈尔札萨克旗的固伦额驸和硕亲王(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额驸,“驸马”之意),驻地在辽东义州。

额哲去世后,其弟阿布鼐袭爵。第三任札萨克和硕亲王布尔尼是阿布鼐的儿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3月,察哈尔林丹汗之孙布尔尼、罗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乱”,联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义反清失败,被科尔沁额驸沙津以箭射死,察哈尔汗裔嗣遂绝。其他各部的首领继续保持与清的臣属关系,直至民国以后。

其他喀尔喀各部、鄂尔多斯等部基本上都是以成吉思汗直系后裔为自己的领主。达延汗任命他的三儿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万户之济农。从此以后,鄂尔多斯济农均由巴图孟克达延汗的子孙担任。1649年(顺治六年),清朝实行盟旗制度以后,鄂尔多斯各旗札萨克均由巴图孟克达延汗的后代世袭。这样以来,在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越来越多,在鄂尔多斯人中蒙古贵族占一定比例。

提起成吉思汗的名字,相信他在我们心中的知名度不亚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伟人创作的《沁园春雪》里,更是直呼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在我们的印象里,成吉思汗连同他的蒙古军队,将触手伸至亚欧大陆的各个角落,征服领域最远能到达欧洲附近的波罗的海。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以二十万兵力的条件,征服了四十多个国家,统治人口高达六亿人次,在蒙古最鼎盛的时期,蒙古贵族管理者统治着将近44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一、北元诞生,蒙古各部分裂,走向衰落

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蒙古族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文明是他们的根本,早在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之际,蒙古贵族内部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大部分蒙古贵族属于守旧派,坚持认为祖宗之制不能更改,因此决定推王室阿里不哥继承汗位,消息传到正在前线指挥攻打大理的忽必烈的耳朵里,一场历时四年的内战由此拉开序幕。内战的结果就是忽必烈建立的政权同蒙古本土贵族决裂,以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独立而告终,蒙古名义上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

公元1368年,红巾军起义中成长起来的吴王朱元璋,赶走了元朝统治者元顺帝,蒙古统治者退守塞北的故地,至此北元政权诞生,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承认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因此明朝官方称其是残元,表示不承认北元和元朝之间的继承关系。

北元亡于公元1402年,朱棣宣布迁都北京的那一年,北元孛儿只斤坤帖木儿被杀,此后的数年又逐渐分裂为瓦剌和鞑靼,瓦剌前身是西蒙古,鞑靼则是实打实的成吉思汗后裔,也就是盛极一时的黄金家族后人。

二、林丹汗登位,蒙古合并虽初显端倪,但内部矛盾依旧尖锐

到了明朝末年,中原各地燃起动乱之火,眼见蒙古族有重新合并的希望,一位野心勃勃的著名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蒙古第35任大汗林丹汗,13岁即位的成吉思汗嫡系后裔。鉴于成吉思汗时代给蒙古族带来的荣耀和光芒实在太强了,百余年的时间里,蒙古人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一种情怀,希望能够再出现成吉思汗式的人物,重拾黄金家族的威望。

林丹汗继位后,面对分崩离析的蒙古部落,决定先结束混战不休的分裂局面,优先对蒙古内部进行招抚和围剿,彼时蒙古政权衰落的局势已经维持了上百年,黄金家族早已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子。

摆在林丹汗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继续做名声大于实力的大汗一条是走老祖宗成吉思汗的道路,将蒙古族带向新的制高点

很明显林丹汗选择了第二条,重振雄风。

早期的林丹汗的确做到了前人未有的气势,他率领军队三番两次侵犯明朝边境,显示自己的军队和实力,从而获得了明朝的尊重和认可,取得了边境贸易的专享权。

此外林丹汗善用祖宗留下来的法典,维护正统汗位的合法性,理直气壮地要求蒙古诸部落前来觐见和受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蒙古的分裂形态。站在蒙古贵族的角度来看,林丹汗虽然贵为大汗,但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孩子,想要挽回黄金家族的颓势,绝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

公元1617年,林丹汗在西藏僧侣的传道和劝导下,宣布放弃佛教中的黄派理念,改信红派理念,然而在蒙古内部的传统观念里,黄派思想已然根深蒂固,林丹汗的做法在蒙古时保守派眼里是离经叛道,这无疑对林丹汗拉拢和统一蒙古各部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导读: 历史上清太宗皇太极的后宫中有五位地位较高的女子,所谓“五大福晋”,她们全部是蒙古人,全部姓博尔济吉特氏,其中还有三位是亲姑侄――孝庄,孝庄的姑姑,孝庄的姐姐。

话说这个题目,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原因之一,这里的女主角没有留下画像,原因之二更让人汗颜,关于她的资料也少得可怜!思来想去,只好把大博氏们整个地说一遍,或许能更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下皇太极后宫的氛围吧。

皇太极(1592-1643),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很早就跟着"父汗"南征北战,后来成长为"汗廷"中的四大贝勒之一,人称"四贝勒"。(努尔哈赤时代好像没封过亲王、郡王,"贝勒"就是最尊贵的了)。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1636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为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历代皇帝的后宫,不管美女多少,性质上基本都是政治婚姻。在皇太极时代,特别需要蒙古的帮助,因此他才会有那么多大博氏。

清太宗皇太极像。

为什么是"大博氏们"呢?因为,皇太极在娶老婆特别是娶重要老婆时非常专一,他一共有五位地位较高的妻子,所谓"五大福晋",她们全部是蒙古人,全部姓博尔济吉特氏,其中还有三位是亲姑侄――孝庄,孝庄的姑姑,孝庄的姐姐。对中学历史印象深刻的童鞋,大概还记得成吉思汗的姓吧――孛儿只斤,博尔济吉特就是孛儿只斤的满文译音,也就是说,这是蒙古的"皇族"姓氏。当然啦,从成吉思汗(南宋)到努尔哈赤(明末)400年时间里,"博尔济吉特"氏开枝散叶,有了无数分支,之间的尊卑程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异。不过孝庄她们家这一支,还算是比较尊贵的:话说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继承"大汗"王位的,被称为"黄金家族",而孝庄家所属的科尔沁,最早是成吉思汗封给他的弟弟哈萨尔的领地,被称为"白银家族",在蒙古内部具有相当的号召力。科尔沁隔着大兴安岭与皇太极的女真、后来的清是邻居,也是最重要的盟友,而结盟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互为婚姻,尤其是皇太极这一代。皇太极、他的儿子顺治,以及他的兄弟、子侄等等,娶博尔济吉特氏的简直太多了,反过来,皇太极也把自己的姐妹、女儿们都嫁给蒙古王公。这么层层结盟,自然是有利于这两大族群的团结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五位"大博氏"。

皇太极称帝之后,封了"五宫福晋",正宫国君福晋哲哲,是他迎娶的第一位"大博氏"(孝庄的姑姑);第二位东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孝庄的姐姐);第三位西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原来是蒙古林丹汗的大福晋);第四位东衍庆宫淑妃巴特玛・(也是林丹汗的福晋);第五位西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

奇怪,出来个"林丹汗",这又是谁呢?这一位就是被明朝打到北面去的元(史称"北元")的末代皇帝,前面说的"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北元被明朝"打"回了草原,可他们并没消停,有明一代,一直和明朝保持着一会打、一会好的关系(例子在中学历史课本中都能找到,"打"的如土木堡之战,俘虏了明朝皇帝的那次;"好"的如著名的女人三娘子的故事),"汗位"也是代代相传,传到林丹汗,正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同时。皇太极最终打败了林丹汗,"大汗"本人一命呜呼了,于是他的诸位老婆们只得带领各自的部众来投靠皇太极。虽说她们此时都是寡妇且都是孩儿妈,肯定也不是很年轻,皇太极却是来者不拒,先后娶了两个,而且封号都不低,位列五大福晋的第三和第四,比先入宫的庄妃还要靠前,其原因么,大概跟她们曾是林丹汗的老婆不无关系――这也是出身高贵的表示啊。这两位"大博氏"的故事不多,只需把排位第三的贵妃娜木钟交代一下,她和皇太极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顺治的弟弟,排行十一的博穆博果尔。这孩子长大后的传说更有名,他就是传说中董鄂妃的第一任丈夫,因为被皇帝哥哥福临抢走了董鄂妃,一气之下死了。

电视剧《孝庄秘史》剧照: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李玲玉饰)。

这位排行第三的贵妃,在电视剧《孝庄秘史》和《少年天子》中都出现过,都不是"善茬儿",在"前传"中专门挑拨海兰珠和庄妃的姐妹关系,"后传"中专门要和孝庄太后做对。其实呢,人家在嫁给皇太极之前,可是林丹汗的第一福晋,地位很高的,可惜皇太极的后宫还是科尔沁女人的天下,只能甘拜下风了。

接着说皇太极的爱情。话说封建帝王的"爱情",自然不能用我们今天什么爱情专一的标准来衡量,皇太极对他的五位"大博氏",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不过"感情"的分配并不平衡。要说专情专宠,第一女主角应该是宸妃海兰珠。当然,说她的时候必须说到她的姑姑和妹妹。

皇太极对她还是很敬爱的,所谓"相敬如宾"就是这意思吧――大多数"皇后"的生存状态。

电视剧《孝庄秘史》剧照:正宫大福晋哲哲(邬倩倩饰)。

正宫哲哲是在16岁的时候由天命汗努尔哈赤做主嫁给当时的四贝勒皇太极的,他并不是皇太极的第一个妻子,但是嫁过来之后就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而且,当时科尔沁送亲过来,努尔哈赤还命皇太极出首都赫图阿拉郊迎三百里,可见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重视和蒙古的关系了。可是哲哲嫁过来一直没有生儿子,连生了三个女儿,于是12年后,科尔沁把哲哲的亲侄女,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嫁了过来。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很多年,也连生了三个女儿,仍然没有生儿子。这一次,科尔沁又送来了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

电视剧《孝庄秘史》剧照:海兰珠(何赛飞饰)

海兰珠,蒙古语又名哈日珠拉,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了,虽然在史书上找不到记载,不过根据哲哲16岁、布木布泰13岁出嫁来推测,海兰珠之前很可能已经嫁过人了。不过,这并不妨碍皇太极对她产生"爱情"。或许是二十几岁的 更成熟、更有魅力吧,海兰珠一出现,不管是她的姑姑、妹妹还是后宫的其她女人就都失宠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感情很深,有三件事可以证明:

一是她在五大福晋中的排名,虽然她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比妹妹庄妃晚得多,而且后来皇太极又娶了林丹汗的两位福晋(按说,这两位的出身比海兰珠还要高),她却排名第二,仅次于正宫。她住处的名字也很能说明问题――"关雎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老学究认为"关雎"象征后妃之德,更多人还是把"关雎"理解成轻怜蜜爱的意思,而除了此宫之外,什么"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都是一本正经的吉利话,可见皇太极对这位关雎宫主人的爱意不同寻常了。

二是她生育的皇八子,皇太极异常喜爱,为此发布大赦诏书,看来皇太极是很想把皇位传给这孩子的。可惜这孩子出生刚半岁多,尚未命名就夭折了。

历史上,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后裔被人称为“黄金家族”,他们曾建立了幅员辽阔、影响深远的大蒙古帝国,即便是在蒙古帝国解体以及蒙元王朝灭亡后,“黄金家族”在漠南蒙古各部落中却也还有着极高的名望与殊荣,虽说是不能像从前一样行使着绝对的统治权和领导权,但依旧享有“共主”的声望与地位。

然而,到了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第35任蒙古大汗——林丹汗在位时期,其与其统领下的漠南蒙古诸部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离心离德状态,进而使得曾经这些一直“依附”于他的蒙古部落纷纷倒戈,转而投向了新兴的后金政权。

这其中,除了后金政权的两位大汗,即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对于漠南蒙古诸部的不断打压和极力拉拢外,林丹汗堪称“自毁长城”式的内政、宗教、军事以及外交策略,更是将其持续性的陷入被孤立的状态,以至于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古帝国在他的手上走向了最终的覆亡之路,就连林丹汗本人也在不断地“西迁”中客死青海打草滩,而他也因为他的“志大才疏”,彻底沦为了历史的笑柄。

错误的宗教政策,让林丹汗陷入到了极大的被动之中。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布延彻辰汗去世,年仅13岁的林丹汗以长孙身份继承汗位,成为蒙古帝国第35任大汗,然而,此时他能够统御的,也仅仅是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而已。

当时的漠北喀尔喀蒙古诸部,完全不承认林丹汗的“蒙古大汗”身份,而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更是与林丹汗处于敌视状态,即便是名义上尊其为“共主”的漠南蒙古诸部,如科尔沁、喀喇沁、内喀尔喀五部等,由于长时间相对独立自主的发展也是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所以林丹汗的处境可谓是相当的孤立。

可即便是如此,林丹汗依旧怀有着重现“大蒙古帝国”往日荣光的远大抱负,于是他借助明朝“万历三大征”后的恢复期,以及努尔哈赤尚未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不断扩大其在漠南蒙古诸部的影响力,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其“共主”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对于其他部落的控制力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林丹汗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失误,那就是他改“黄”为“红”的宗教政策。

自俺答汗在蒙古部落中,推行“黄教”,也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教义以来,“黄教”已经为蒙古各部落所接纳,兵器早已是深入人心。

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林丹汗不顾其他部落的反对,在西藏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的劝说下,强行改信“黄教”为信仰“红教”,也就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实际上萨迦派应该是“花教”,“红教”是藏传佛教的宁玛派)。

林丹汗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已经接受了“红教”教义,进而改信了“红教”;另一方面,则是他想要极力消除“黄教”在蒙古诸部的政治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本人的声望与地位。

可殊不知,这样擅自改换宗教信仰的行为,却招致了依旧信奉“黄教”教义的其他漠南蒙古诸部首领及其部众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在此之前,林丹汗还曾大肆推行和发展“黄教”,这样的做法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于是乎,林丹汗因为其错误的宗教政策,不仅将自己陷入到了极为不利的舆论境地,同时更是让漠南蒙古的其他部落对他是极度的不满,林丹汗的影响力以及对于其他部落的控制力开始减弱,以至于漠南蒙古诸部之间重新回到了貌合神离,一盘散沙的局面。

面对后金的蚕食,林丹汗更是昏招频现。

努尔哈赤统领了建州女真部落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且正式建立了后金政权,随即开始对林丹汗控制的漠南蒙古诸部实施分化瓦解策略。

而面对后金政权的不断蚕食,林丹汗却是在内政、军事、外交上“昏招”频现,不仅其自身的势力范围不断被打压,其曾经统领的部众更是纷纷选择离开,最终导致了林丹汗众叛亲离的境地。

首先,林丹汗对于明朝采取了贪得无厌、反复无常的态度,结果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其实当时漠南蒙古、后金政权以及大明王朝之间的关系,像极了南宋末年宋、蒙、金之间的关系,只不过这一次处在尴尬位置的是林丹汗的漠南蒙古,而占据优势地位的,却是后金政权,这无异于是历史的一种反转,而更为巧合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林丹汗也走了当年那个被他的先人的灭掉的、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的覆亡“老路”。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受到极大打击,并且就此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转为战略守势。同时,明朝还制定了“以西虏制东夷”的策略,就是积极拉拢林丹汗,共同抵抗努尔哈赤,为此明朝不仅赏钱赏粮食,还承认了林丹汗对于广宁等地的占领。

当然,起初的林丹汗还是能够坚守与明朝的约定,出兵配合对付努尔哈赤,但是经历了几次挫败后,便放弃了主动出击,准备“两不相帮,坐等渔利”。然而,即便是如此,林丹汗依旧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狮子大开口”,不断地进行勒索,据统计,整个天启年间,明朝对于林丹汗的赏赐达到了百万两白银之巨。

最终,等到天启皇帝去世,崇祯皇帝登基后,对“拿钱不干活”的林丹汗是“尽革其赏”。于是,林丹汗马上对明朝翻脸,随即进攻明朝的大同等地,迫使崇祯不得不重新恢复对他的赏赐。

当年的金国面对蒙古的进攻,选择了向南面的南宋进攻,以“弥补”自己在北方的损失,结果最终得罪了南宋,进而被蒙宋联军在“蔡州之战”中打到灭国。如今的林丹汗,在打不过后金政权的情况下,转而向明朝发难,最终的结果是不仅让自己将要面对更多的敌人,更是对明朝这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军事力量的损失,可谓是“损人不利己”,直接导致了林丹汗自己和明朝的两败俱伤。

其次,林丹汗可以说是由于自己一再的“愚蠢”举动,亲手将漠南蒙古诸部推向了后金一方。

努尔哈赤进攻铁岭的时候,林丹汗曾派内喀尔喀五部联军支援明朝,结果被打得全军覆没,首领宰赛还被俘虏。随后,林丹汗以

“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

自居,蔑称努尔哈赤为

“水滨三万女真之主”

,并且声称要踏平女真各部。只不过林丹汗只是动动“嘴炮”,并没有付诸任何行动,反而是努尔哈赤逼迫内喀尔喀五部与其结盟,并以宰赛为人质勒索了一万头牲畜,使得林丹汗在内喀尔喀五部面前是威信全无。

之后,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努尔哈赤在对内喀尔喀五部实施打击的时候,林丹汗竟断然拒绝了内喀尔喀五部盟主卓里克图的求援,选择按兵不动、坐视不理,从而就此失去了内喀尔喀五部的支持。不仅如此,就在第二年,也就是天命九年(1624年),林丹汗还主动向科尔沁部发动进攻,彻底将科尔沁部推向了努尔哈赤的阵营之中。

可实际上,林丹汗的“昏招”还远不止此。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后,率部亲征内喀尔喀五部,卓里克图所部再度被击溃,狼狈逃窜时遇到了林丹汗的军队。然而林丹汗此行并不是要支援,相反,他此次前来就是要“趁火打劫”,于是他果断处死了卓里克图,并吞并其部众。

紧跟着,林丹汗又在当年皇太极出兵内喀尔喀五部的时候,再一次选择了“趁火打劫”。不同于皇太极的“招抚优先”的政策,林丹汗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首领、合并部落,于是内喀尔喀五部中的大部选择归顺了皇太极,也有一部分被林丹汗吸收,而内喀尔喀五部也就此土崩瓦解。

如果说努尔哈赤是在对林丹汗在漠南蒙古的同盟进行分化瓦解的话,那么其继任者皇太极则是目标对准了林丹汗统领的察哈尔部内部。

蒙古察哈尔部由浩齐特、奈曼、克什克腾、乌珠穆沁、苏尼特、敖汉、阿喇克卓特和主锡惕八个鄂托克构成。这其中的奈曼和敖汉是处于林丹汗和皇太极之间的夹缝地带,政治处境堪忧。于是,这两部的首领主动找到了皇太极,表明愿意充当后金与察哈尔蒙古之间的友好使者,促成双方的和平谈判。

皇太极表面上同意了两人的要求,但是背地里却派人在察哈尔各部落之间散播奈曼和敖汉两部已经投降后金的谣言。可林丹汗却在没有经过任何询问和调查的情况下,直接当众声称要将二人处死,并且更是直接率兵杀了过来。面对此情此景,奈曼和敖汉也只能顺势投奔了皇太极。

由此可见,与其说是这些蒙古部落自己投奔了后金政权,投降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不如说是他们硬生生的被林丹汗给亲手“赶走”,或者是亲自送给后金的。

再次,就是林丹汗选择“西迁右翼”,算是自我放弃了其统治的中心地带。

林丹汗眼见自己不敌日益强大的后金政权,于是选择了向西迁移,去进一步吞并其他弱小的部落,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当时北方战场格局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是黄金家族的嫡系后裔,同时还是著名的蒙古小王子达延汗的七世孙。而且,林丹汗一直以来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想要统一蒙古各部。而且他为此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甚至他还给自己上了一个“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的尊号,显然就是想建立成吉思汗一样的功业。后来,他给自己的尊号,甚至多到45个字,变成了“林丹呼图克图圣武成吉思大明薛禅战无不胜无比伟大恰克剌瓦尔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转金轮法王”。

但是,就算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正宗的黄金家族血统,就算林丹汗有远大的志向,把自己神化成那个样子。但最终是,他不但未能统一蒙古各部,而且还把自己搞得非常悲惨,离开辽河套,踏上西迁之路,最后在青海败亡,蒙古灭国。

败亡林丹汗的,不是大明王朝,而是后金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君王。而且林丹汗败亡以后,他的所有老婆都被皇太极等一众后金宗室收纳,他的传国玉玺,也给到了皇太极手里。皇太极因为有了传国玉玺,正式登基当了皇帝。

(林丹汗)

那么,雄才大略的林丹汗,为什么最终死得那么惨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林丹汗本身实力已经十分有限。

虽然林丹汗有远大的志向,虽然林丹汗是黄金家族的嫡传后代,虽然林丹汗手中有元朝延续下来的传国玉玺。但实际上,林丹汗当时的实力是非常微小的。

由于蒙古长期以来对北方蒙古的打击和分化瓦解,使得蒙古早就已经四分五裂,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真正在统一上有所作为的,也就是瓦剌也先,以及后来的达延汗。但是在于谦,以及明武宗的打击下,他们也都是昙花一现,最终并没有实现成功统一。

到林丹汗的时候,蒙古分裂得已经很厉害。当时整个蒙古分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部分。漠西一直是蒙古本土的敌人,当然不会听从蒙古大汗吩咐。漠北的外喀尔喀,也不承认蒙古大汗是所谓的“共主”。就算是漠南,当时也已经分成了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察哈尔五部分。林丹汗能够支配的,就是位于辽河套的察哈尔部。这个察哈尔部,也并不统一,当时分为浩齐特、克什克腾、乃蛮、敖汉、乌珠穆沁、苏尼特、阿拉克卓特、主锡惕八个部分,互相是有矛盾的。

所以,林丹汗想要统一蒙古,其阻力显然是非常大的。

(皇太极)

二、林丹汗的对外战争策略有大失误。

林丹汗当时的对外策略,是联合明朝,打击东边崛起的后金。实际上,这个策略是有大问题的。

林丹汗之所以采用这个策略,是因为林丹汗实在是太穷了。他想要统一蒙古各部,既没有兵源,也没有资金。因此,他就想从明朝的身上想办法,从明朝那里搞一些钱来。

最初,林丹汗组织军队不断在明朝边境上挑事,一是为了抄掠,二是为了和明朝做生意。不过他们遭受了不小的打击。虽然后来林丹汗实现了与明朝做生意的目标,同时,明朝为了拉拢林丹汗抗击后金,不断地给林丹汗钱。但是林丹汗既没有和明朝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同时又开罪于后金,与后金为敌。因此遭致后金不断分化瓦解蒙古各部。后金采用不断和蒙古各部联姻的方式,先是笼络内喀尔喀,后来又笼络科尔沁,致使这些漠南的蒙古各部都倒向了后金。

实际上,如果林丹汗联合后金,共同抗击明朝,林丹汗的成功率,应该会更高一些。但是林丹汗策略失误,着了后金的道。

(武力强大的后金军)

三、林丹汗内部政策有巨大问题。

林丹汗想要统一蒙古各部,除了战斗力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集中蒙古各部的信仰。也就是说,他最好就是要打成吉思汗及黄金家族这张牌。只有打这张牌,才能有共同的信仰。

但林丹汗却背道而驰。本来蒙古各部信奉的是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但是林丹汗却听从了别人的教唆,改为信奉红教(藏传佛教萨迦教)。这样一来,与大多数蒙古人的信仰就不同了。信仰不同,不发生宗教战争已经不错了,又如何把大家捏合起来呢?

后来,由于林丹汗与后金交恶,后金与漠南的内喀尔喀、科尔沁联姻、盟誓,这便使得林丹汗对这些部落发动了进攻,当然也加速了这些部落倒向后金。如果林丹汗一开始就联络后金,那么,蒙古内部就可以团结起来,内部的分化便不会加剧了。

总之,林丹汗无论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有致命的失误,再加上先天不足,最终才会遭致悲惨的结局。

一、北元诞生,蒙古各部分裂,走向衰落

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蒙古族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文明是他们的根本,早在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之际,蒙古贵族内部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大部分蒙古贵族属于守旧派,坚持认为祖宗之制不能更改,因此决定推王室阿里不哥继承汗位,消息传到正在前线指挥攻打大理的忽必烈的耳朵里,一场历时四年的内战由此拉开序幕。内战的结果就是忽必烈建立的政权同蒙古本土贵族决裂,以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独立而告终,蒙古名义上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

公元1368年,红巾军起义中成长起来的吴王朱元璋,赶走了元朝统治者元顺帝,蒙古统治者退守塞北的故地,至此北元政权诞生,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承认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因此明朝官方称其是残元,表示不承认北元和元朝之间的继承关系。

北元亡于公元1402年,朱棣宣布迁都北京的那一年,北元孛儿只斤坤帖木儿被杀,此后的数年又逐渐分裂为瓦剌和鞑靼,瓦剌前身是西蒙古,鞑靼则是实打实的成吉思汗后裔,也就是盛极一时的黄金家族后人。

二、林丹汗登位,蒙古合并虽初显端倪,但内部矛盾依旧尖锐

到了明朝末年,中原各地燃起动乱之火,眼见蒙古族有重新合并的希望,一位野心勃勃的著名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蒙古第35任大汗林丹汗,13岁即位的成吉思汗嫡系后裔。鉴于成吉思汗时代给蒙古族带来的荣耀和光芒实在太强了,百余年的时间里,蒙古人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一种情怀,希望能够再出现成吉思汗式的人物,重拾黄金家族的威望。

林丹汗继位后,面对分崩离析的蒙古部落,决定先结束混战不休的分裂局面,优先对蒙古内部进行招抚和围剿,彼时蒙古政权衰落的局势已经维持了上百年,黄金家族早已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子。

摆在林丹汗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继续做名声大于实力的大汗一条是走老祖宗成吉思汗的道路,将蒙古族带向新的制高点

很明显林丹汗选择了第二条,重振雄风。

早期的林丹汗的确做到了前人未有的气势,他率领军队三番两次侵犯明朝边境,显示自己的军队和实力,从而获得了明朝的尊重和认可,取得了边境贸易的专享权。

此外林丹汗善用祖宗留下来的法典,维护正统汗位的合法性,理直气壮地要求蒙古诸部落前来觐见和受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蒙古的分裂形态。站在蒙古贵族的角度来看,林丹汗虽然贵为大汗,但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孩子,想要挽回黄金家族的颓势,绝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

公元1617年,林丹汗在西藏僧侣的传道和劝导下,宣布放弃佛教中的黄派理念,改信红派理念,然而在蒙古内部的传统观念里,黄派思想已然根深蒂固,林丹汗的做法在蒙古时保守派眼里是离经叛道,这无疑对林丹汗拉拢和统一蒙古各部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三、为缓解蒙古颓势,开始转移矛盾,对后金下手

内因不稳定的情况下,林丹汗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外部,其中就包括逐渐发展壮大的后金政权,这个使用通古斯语言体系的民族,顶着女真族的外衣,仿佛是一个不得不除的隐患。最让林丹汗恼怒的就是后金统治者努尔哈赤,长期以来一直在挑拨蒙古内部的关系,半利诱半要挟地同蒙古内部联姻通婚,以此获得蒙古部落的支持,一同对抗实力强大的明朝。

敏感的林丹汗意识到这是一个从中获利的好机会,自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以后,后金和明朝形成势不两立、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后金采取的战略是联蒙抗明,林丹汗则偏偏要反着来,他采取的是联明抗金的策略。一方面林丹汗可以从明朝获得好处,另一方面又能打压努尔哈赤的新兴势力,恰好是个两全其美的计策。

对于明朝而言,林丹汗的蒙古军队可以作为得力的帮手,况且早在林丹汗之前,辽东经略杨镐就出了“制东夷,款西虏”的战术防备。本来林丹汗和努尔哈赤之间素无恩怨,可是一山不容二虎,林丹汗既想要明朝的赏银,又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走上了和后金交恶的道路。

公元1619年的农历十月,林丹汗派遣使者向后金领袖努尔哈赤递交国书,信上的内容无不让后金众臣群情激愤,林丹汗在信中以成吉思汗自居,蔑称努尔哈赤是“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言辞中多有不屑和狂傲的语气。

要知道努尔哈赤比林丹汗大上三十多岁,政治头脑和军事经验都要比林丹汗丰富,因此在第二年努尔哈赤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封信,一把扯开林丹汗的遮羞布,讽刺元朝被明朝灭亡后黄金家族的艰难处境,紧接着笔锋一转,表示希望林丹汗能够加入反明阵营,一来洗刷元亡的屈辱,二来可以扩大势力和地盘。

年轻气盛的林丹汗看到这封信后,下令扣押努尔哈赤的使者,却被别有用心的内喀尔喀传谣,让努尔哈赤误以为林丹汗斩杀了努尔哈赤的使者,由此努尔哈赤也不留情面地诛杀了林丹汗的使者,自此林丹汗代表的察哈尔部正式和后金决裂。

按理说,数十万人数的蒙古军队要比数万人数的后金军队更有优势,而且蒙古是以游牧文明为根本基础,整体素质要高于以渔猎文明为基础的后金,但蒙古的内部矛盾实在太尖锐了,并且蒙古在明朝上百年的打击和分化下,连对濒临灭亡的明朝都构不成威胁。

唯一比较有实力的林丹汗,也只是在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里挣扎,口口声声喊着蒙古大汗的林丹汗,实际上只得到了漠南蒙古的承认,像内喀尔喀、科尔沁等部落,压根不承认林丹汗的大汗地位。

四、林丹汗失去蒙古封建主的支持,反观后金又出雄主,恩法并用

1626年,内喀尔喀部领袖卓里克图在后金军队的猛烈攻势下遁逃,不幸的是在西拉木伦河流域遇到了林丹汗,欣喜若狂的林丹汗先是以蒙古大汗的名义谴责卓里克图对黄金家族的不忠,进而讽刺内喀尔喀在明朝和后金之间首鼠两端、反复无常,借机侵占了内喀尔喀的残余势力。

如果将蒙古各部比喻一个蛋糕,林丹汗分的蛋糕只是一小部分,很多都是顺手牵羊得来的,不仅让蒙古各部不服,而且还降低了林丹汗的威望,后金反倒没招来太多仇恨。1626年,后金迎来第二位雄主皇太极,他上台后制定了三项策略:

第一点是征服朝鲜,第二点是征服漠南蒙古,第三点则是重用汉族降臣,削弱明朝军队的实力。

皇太极采用的策略同样是分化蒙古部落,拉拢部分蒙古部落,攻打不肯归附的其他部落,漠北、漠西蒙古均不承认漠南大汗林丹汗,这也是后金能够日益强大的条件之一,倘若林丹汗得到了蒙古各部的认可,对于后金来说,等于又冒出一个实力强悍的竞争对手。

蒙古各部没有投降同根同宗的林丹汗,而是倒戈后金这样的异族,一来离不开努尔哈赤父子的人格魅力和政治影响,后金敞开怀抱接纳蒙古部落,反观林丹汗则是一昧的征讨和掠夺。

最关键的一点,后金多次通过战争从明朝那里获得持续性的供给和资源,而身处漠南的林丹汗却只对着贫瘠苦寒的漠北、漠西等地四处征战,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少,自身内部资源不断消耗,势力一直在被迫消耗。

五、两头不讨好,雄心壮志现实扼杀,林丹汗与理想渐行渐远

后金政权选择直接和明朝撕破脸,林丹汗则是大肆要赏银,两者都引起明朝的反感,林丹汗夺得的利益只会更少。公元1627年,林丹汗选择踏上西迁的道路,关于林丹汗西迁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林丹汗在漠南实行的政策闹得众叛亲离,也有人认为林丹汗想趁着蒙古诸部衰弱颓败之际,兼并漠西、漠北。

尽管西迁后的林丹汗取得了一些规模性的胜利,但数不胜数的战争令林丹汗和蒙古本族越来越远,另一边的皇太极对蒙古部落招抚为主,并效仿满清的八旗制度,将蒙古分散的部落组成一支强有力的蒙古八旗。满清统治者和蒙古贵族女子联姻,成功将林丹汗打入孤家寡人的艰难处境,公元1634年的秋季,原本打算从红黄派入手组建“反黄联盟”的林丹汗,因病在青海一带的草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次年,林丹汗的继承者额哲在后金军队的团团包围下,率领漠南蒙古投降,自此满清和蒙古的关系日益紧密,林丹汗这位曾叱咤蒙古的大汗,消失在历史岁月里。

蒙古帝国(1206~1635)1635年被清太宗皇太极灭掉之后,皇室直系后裔都到了哪里?

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左翼三万户有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