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江的历史故事
人有了年纪,就喜欢怀旧。我的出生地杨田周和村西南的樟树下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我的家住在厅横边,过厅前大明堂(晒谷场)和一口长满荷花的门口塘便到樟树下。樟树下是儿时我去得最多的地方。荡千秋、抓八哥、钻到樟树洞里捉迷藏,是我们百玩不厌的课目。月明星稀的夏夜,几乎夜夜都在樟树下听老人们摆龙门阵,或《春秋》或《三国》,还没上学识字,却《桃园结义三兄弟》《空城计》等历史故事听得耳熟能详了。我常常望着樟树发呆:到底是先有这大樟树,还是先有我们的村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去年应邀回村主编村志,才算找到了答案。
大树王与杨田周
被称作大树王的树,是一株古樟。它屹立于杨田周村的西南,紧邻浦兰公路,与通济湖大坝相距不远。
大树王当然是浦江县现在存活的最大一棵树,但有王之称的古樟到底有多大呢?老一辈杨田周人告诉后生:“樟树的根可生到义乌人家做门槛。”当然这是夸张,谁也没见过义乌有人家用杨田周的樟树根做门槛。然而,人们看到中日越系文化考察团来此考察却是千真万确的事。1990年,日本铃木满男、直江广治教授和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代表,邀请有关林业专家,到这里考察半月余。考察团走后,这里多了一块青石碑,古樟被命名为“大树王”,字为著名书法家周昌谷所书,碑刻称树高235米,胸径32米,冠幅面积1520平方米。古樟始植于隋义宁元年,迄今1300余年。现在树虽中空,但仍枝繁叶茂,树四周砌有石栏石阶,成了从县城到通济湖必经的游憩胜地。
昔日,大树王有大树将军之称,并被列为杨田十景的第一景。杨田周家谱载:“本村水口樟树其大无比,合邑无之,称为大树将军。”有诗云:道旁古木广垂阴,青盖森森数十寻,承宠傒光披锦绣,将军何日逐雄心。
杨田周村建于明洪武年间,濂溪公的第十二代孙周观为杨田第一始祖。
濂溪公,名周敦颐,宋朝道州人,字茂叔,初为乡宁主簿,后任知南康军,著《太极图说》《通书》,为宋理学的开山之祖,二程皆其弟子。程颢、程颐二兄弟与朱熹的学说并称程朱理学,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然,你可以不知道周敦颐,但不会不知道他的名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周观的父亲,名文玉,别号春溪渔父,善诗能画精通文艺,宋濂、郑涛、林子山都是他的文学挚友。他自绘的一幅春溪渔父图,有宋濂的题轴,诗为“数间茅屋寒烟外,疑是桃源避世人。”周氏后裔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深感先祖有晋代陶潜、唐代张志和的风范,所以,吟诗以示怀念:小隐仙源为避秦,捕鱼常爱武陵春。纵然五柳门前种,不识先生何许人。鳜鱼流水泛桃花,渡口垂杨钓艇遮。静里烟波图画写,光风霁月是吾家。
周观,从小游学前吴,娶大儒吴莱的侄女为妻,学识广博,素性恬静,讨厌城市的喧嚣,所以迁到杨田建村,便成为杨田周氏第一始祖。而且,他临终留下“不事侯王,不为爵禄所摇,高尚其志矣”的遗训,希望周氏后裔不慕名利,耕读传家。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使杨田周村历数百年之久,代代繁衍,现已发展为三百多户上千人口的浦西一大村。村西为明珠般的通济湖,村南一条白练似的浦阳江长流不息,村北北干渠潺潺而过,村东一条农民街直达浦阳城。
对于千年古樟,恐怕永远也弄不清它的根到底有多深,然而,一部杨田周氏家谱,却能带你深入到华夏传统文化的底蕴之中。
樟树娘娘
把樟树比作娘娘,是我们这一带的习俗,既为娘娘,就有人祭拜,拜毕,我们总能分到点好吃的,这也是我们常去樟树下的原因。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困难时期,长在“文革”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实情,一年到头尝不到一点油腥。我还记得有年门口塘挖塘泥,挖着挖着,一位老伯挖到一条泥鳅,他抓起来,也顾不得洗一洗,连泥带泥鳅当场生吃了,那个好吃的样子,使一排挖塘泥的人,眼巴巴地看着,不由自主地瘪瘪嘴硬是没让口水流出来。即便艰难如此,人们也没停止过祭拜樟树娘娘,可见习俗的力量何等大。隔三差五,总有老嬷嬷变戏法一样变出三片烫豆腐,三块米粉馃,三股清香,三张黄纸,放在一把米筛里,上盖兰布围裙或白纱巾,尾随我们几个小孩来到樟树下,庄严、静默、双膝跪地,低头便拜,谁也不敢喧哗,像完成一项什么神秘的仪式一样。拜毕,我们能分到一人小口米粉馃或烫豆腐,一次吃着(其实一小口烫豆腐早就下肚了,只是口留余香),不停地咂着嘴巴,轻轻问:“嬷嬷,为什么要拜樟树娘娘?”老嬷嬷横了我们一眼,说一句:“豆腐、馃都堵不住你们的嘴,小侬别问七问八!”
其实,这个问题,老嬷嬷也未必真知道。1990年,中日越系民俗考察团日本学者铃木满男、直江广治来到村里,把古樟作为大树崇拜习俗的重要考察课目,一个一个找村里的老人座谈,都说只知道祭拜樟树娘娘,会保佑小孩不生病,生了病会很快痊愈,却说不出这一风俗的起源和来历。直到10多天过去,找到一个姓费的老汉,他告诉大家一个听前辈人传下来的故事,大家才算弄明白。
故事的大意是,从前有一对夫妻,家境贫寒,盼望生个儿子,儿子生了,丈夫却死了,孤儿寡母,生活雪上加霜。但是坚强的母亲硬是把儿子拉扯成人,还替他娶了媳妇。谁知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儿子变心,媳妇狠心,使母亲受尽了煎熬。有一天,儿子在田里车水,看到一只鸟儿捕虫喂小鸟的场面,他看了好一会,心有所动,想不到自己平时对待母亲还不如这荒野禽兽,决心今后改正错误,好好孝顺母亲。正在这时,他母亲替他送饭来了,他看到母亲那副劳累的样子,立刻从水车上跳下来迎接母亲。母亲见状,不解其意,还以为同往常一样赶来打她、骂她,吓得要命,同时又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此的无理,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便一头撞在樟树上死了。儿子见状,悔恨交集,但已无法挽回,便砍下樟树枝,做成板,用刀刻画了母亲的遗像供奉起来。过了几年,夫妻俩有了儿子,但从小闹病,就在母亲遗像前祭拜,求母亲保佑,孩子的病也就好了。后来邻舍隔壁的小孩头痛发烧也来人祭拜,病也好了,一传十,十传百,七村八宅的人都来到他家祭拜,他家家里挤不下了,这个儿子就在大樟树上刻下了母亲的遗像,便于大家祭拜,这样“樟树娘娘”的习俗就传开了,并流传至今。
烈火中永生
烈火中永生,好像是一本书或一部**的名字,讲的是革命先烈为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而灵魂不朽的故事。现借来作标题。一是2005年11月9日,杨田古樟确实发生了大火。二是烧了一日一夜,古樟居然没死,反而焕发了青春,获得了新生,奇哉伟哉。
这天午后4时许,在田畈干活的几位叔伯哥弟最早看见樟树顶浓烟滚滚,急急忙忙地报了警。
接警后,县消防大队的消防车警笛呼啸着赶赴现场。当时,杨田村消防队员已用灭火器扑救,但火是在树洞里烧,树又太高大,压根儿无济于事,人们急得骂天骂地却没有办法,几支水枪一齐对准古樟猛射,邻近七村八宅的义务消防队也赶来一齐扑救,但由于圆形的树冠,四面八方撑着树枝,有六七个洞口冒着浓烟,蹿着火苗,人们灭了东边这树枝的火,西边的又蹿出来了,待到西边树枝火灭了,东边的又燃起来了,来来回回地折腾,火不但没有扑灭,有的树枝已从空中烧断往下掉,非常危险。县消防大队又急调三辆水罐车,一辆抢险救援车,一辆消防登高车,义乌消防大队的消防登高车也赶来增援,采取从空中突破,让水从高处向树洞口往里罐的战术,各部门联手出击,或水喷,或泥堵,或棉塞,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灭火。
然而,8个小时过去,滚滚浓烟依旧,树枝洞口的火苗还像魔鬼的舌头霍霍往外蹿……
这时,有人想起了我们常钻进钻出树根头的那个洞,前几年不知为什么用水泥封掉了,这会儿赶紧用铁棍钢钎撬开,火苗呼呼地往外喷,浇水后,一个小个子消防队员脸戴防毒面具钻了进去,用水枪扑灭洞里的明火。这招见效了,火扑灭了。
却因为大樟树年事已高,树干都空了,风从空中的树干里穿过,一点点火星都会重燃大火,虽然明火已灭,但树洞内仍然浓烟滚滚,为了彻底扑灭,消防队员蹬上空中继续往下灌水,直到次日午后1时,总算火灭烟消。
据县林业专家估计,这次火灾可能是自燃,联想到小时候,十几个小伙伴躲进洞里捉迷藏,树壁像珊湖石一样凹凸不平,也许千百年来,古樟曾经也自燃过吧?自燃又能自灭,灭后又能新生,生生不息,万古长青,这就是大树王的精神。
1806河北卢龙任氏族谱三卷 (清)任保合纂 清咸丰六年(1856)钞本 河北卢龙县地名办 胶卷复制清咸丰六年(1856)钞本 河北卢龙县文 1807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分支 集族谱八卷 (清)任承烈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铅印本 八册 历史所 注:任钦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 1808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後分支 辑族谱八卷 (民国)任承铸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任钦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 1809江苏如皋任氏大宗谱续修如皋支系十二卷 (清)任大时等辑 任为霖等续辑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十二册 北图 吉林大学 1810江苏无锡梁溪任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任鸿声等修 民国十年(1921)乐安堂活字本 二十二册 美国 1811江苏宜兴荆溪任氏家乘十二卷 (清)任道镕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一本堂木刻本 三十二册 河北大学 注: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 18i2江苏宜兴任氏家谱十六卷 (民国)任承弼编 民国十六年(1927)一本堂刊本 三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此为十三修。 1813江苏宜兴任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任葆仁 张大龄等六修 民国五年(19l6)诒谷堂木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1814浙江萧山任氏家乘十六卷 (清)任以治等重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永思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有钞补) 18i5浙江萧山任氏家乘二十卷 (清)任丙炎 任兰陔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4)永恩堂木活字本 北图 美国 1816浙江萧山埭湖任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任荣光等四修 清光绪六年(1880)永恩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817浙江馀姚姚江任氏宗谱十二卷 (清)任开诚 仟德增重修 清光给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作《东山任氏宗谱》。 1818浙江鄞县古堇任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任良球 张永睦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敦伦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天一阁 1819浙江鄞县鄞南梅阳任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任尚修菜 任孝镛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报本堂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820浙江嘉兴任氏宗谱九卷首三卷 (民国)任松年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排印本 十二册 浙江图 1821浙江海盐任氏家谱五卷首一卷宗支全图三卷 (清)任昌运等纂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刊本 十册 上海图 1822浙江绍兴越城任氏家谱不分卷 (清)任元运编 清嘉庆元年(1796)序 清光绪七年(1881)重 修 钞本 台湾 日本(有後人增钞)美国(有後人 增钞) 1823浙江鄞县剡东乐安任氏宗谱五卷 (民国)任永谟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浙江鄞县图(存卷1一3) 浙江嵊县中爱 乡马鞍桥 1824浙江鄞县剡东方山任氏宗谱□□卷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图(存卷4、5) 1825浙江浦江浦阳任氏宗谱□□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刊本 浙江浦江县档(存卷7) 1826浙江黄 璜山任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任尚歧等修 民国十二年(1924)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1827安徽旌德任氏宗谱六卷 (清)任有馀 任全松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叙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828安徽旌德任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任起煃纂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安徽博 1829安徽怀宁渌水任氏宗谱十三卷 (清)任鹳峰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庆源堂木活字本 十三册 美国 1830福建闽候君山任氏族谱不分卷 (清)任朝宁重修 清雍止五年(1727)写本 福建师大 1831福建闽侯君山任氏支谱不分卷 (清)任正沛等续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832山东东昌东郡任氏族谱五卷 (清)任春佑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登瀛阁刻本 一册 北图 人民大学 美国 1833河南叶县任氏家谱不分卷 (清)孝思堂重修 清咸丰十年(1860)钞本 河南叶县档 1834湖北新洲任氏宗谱二十卷首四卷 (民国)任嗣黄 任万东续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 注:仟开恒、任开第等创修於清乾隆六十年。 1835湖北新洲任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任嗣黄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冯铺乡 1836湖北谷城任氏族谱三卷 (民国)任联芳撰 民国二十一年(1932)铜字本 湖北谷城县图 1837湖南宁乡沩宁任氏家谱四卷。 (清)任龙文修 任孟元纂 搜来的,也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开郡学,聘为五经师。次年,应征至应天(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修起居注。常侍朱元璋左右,以备顾问,明洪武二年(1369),任《元史》总裁官,书成,升翰林学士。四年,调任国子司业,次年升赞善大夫。太祖征召四方儒士,择少年俊异者入宫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师。六年升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十年,致仕归里。
宋濂勤奋好学,著作甚丰。系明代“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潜溪集》、《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等。后人将其诗文合辑成《宋学士全集》75卷。文章不仅风行国内,当时在高丽、安南、日本等国亦广为流传。
如今有两部宋濂后裔宗谱《长陵宋氏宗谱》(今兰溪市横溪镇宋宅、大斯等村宋濂孙宋怿、曾孙宋信后裔)和《潜溪宋氏宗谱》(横溪镇下溪前村宋濂孙宋恺后裔),写成《宋濂后裔祖籍考》在《浙江日报》、《古今谈》和《兰溪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又发现了一部宋濂孙宋愠后裔宗谱《京兆宋氏宗谱》(兰溪),这破解了宋濂孙宋愠的下落不明的千古之谜,此对于研究宋濂生平以及浙东学派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该宗谱为清宋永坛等纂修,清道光19年(1839)木活字本,1册,存卷1-5。
宋濂后裔祖籍考
宋濂始祖为宋宪,唐时自京兆迁吴兴,继迁婺州乌伤(义乌),而金华,而浦阳。始迁祖愠,明洪武间自浦阳避居兰溪,家于城南15里横山乡聚凤岩。明名臣宋濂出于是祖。卷一凡例、家规等,录有明方孝儒撰《潜溪先生祭文》,卷二像赞,余卷载世系、世谱等。该宗谱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从宋濂后裔故乡兰溪宋宅传来消息,他们将联合所有的宋濂后裔和有关部门修葺“宋氏家庙”,筹建宋濂纪念馆,相信这一部宋濂孙宋愠后裔宗谱《京兆宋氏宗谱》的发现,对此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最近出版的《浙江家谱总目》共收五部宋濂后裔的家谱。
其提要分别如下:
一、[兰溪]浦阳长陵宋氏宗谱:十六卷/宋安成编纂—1945年三近堂木活字本—16册—书名据书名页题—12修本 始祖:伯成,宋代自严州府城(今建德市梅城镇)公村村迁居浦江县邑城(今浦阳镇)。始迁祖:信,明建文年间(1369~1402)自浦江县邑城迁居本邑长陵村宋宅自然村(今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本谱始修於清顺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录至第七十九世,排行字为文。本支派排行字自四十一世起:亚庆芳昌万福俊殷富道安泽连玭清洪庸荣乾杰仁圣祯祥瑞雍熙福寿隆慈和积善厚忠孝显文宗。卷一:源流、谱序、图像、年表;卷二:传赞、议约;卷三、四:世系图;卷五~十五:行传;卷十六:坟图、助约。珍贵史料:议约、助约。收藏单位: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宋其信、宋来今
二、[金华]金华上目宋氏宗谱:□□卷—1927年木活字本—6册—存卷一~六—书名据卷端题 始祖:宪,字秉彜,唐武德年间(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陕西西安市)迁居浙江吴兴府城(今湖州市)。始迁祖:恺,行传,宋代自浦江县迁居金华县(今金华市金东区)芝麻山头村(今属赤松乡)。世系修录至第二十四世,排行字为信。本支派排行字自六世起:传曾寿庆瑞华昂惟荣祥皋嘉彬美仁义礼智信。卷一:墓图;卷二:世系图;卷三~六:行第。
三、[兰溪]潜溪宋氏宗谱:四卷/宋学炳等编纂—1923年同乐堂木刻本—4册—书名据书名页题—10修本 始祖:宪,字秉彜,唐武德年间(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陕西西安市)迁居浙江吴兴府城(今湖州市)。始迁祖:瓒,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浦江县感德乡孝门桥村(今属郑宅镇)上寿罗山自然村迁居本邑通化乡樟树潭村(今兰溪市横溪镇下溪前村)。本谱始修於明代。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二世,排行字为常。本支派排行字自十八世起:恺悌纯怀允恭克让系厚熙伦纪纲常。卷一:谱序、谱记、像赞、行状;卷二:世系图、宅图、祀产、议约;卷三:行传引、行传;卷四:行传。
珍贵史料:议约。 收藏单位:兰溪市横溪镇下溪前村宋永剑
四、浦江宋氏宗谱:十四卷—1945年木活字本—14册—书名据封签题—10修本 始迁祖:子啜,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自浦江县通化乡长陵村宋宅自然村(今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迁居本邑觉寺村(今前吴乡宋宅村)。本谱始修於清顺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一世,排行字为寅。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七世起:子文大国登家承祖德元士绍其贤寅恭怀辅佐希遇乐良田。卷一:家宝、谱序、祖像、墓志铭、谱例;卷二:像赞、传略;卷三:像赞、传略、寿序、诗文;卷四:祭仪、祭约、助银、田产、墓图、坟图;卷五、六:世系图;卷六~十四:行传。
五、[松阳]朱竹京兆郡宋氏宗谱:二卷—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1册—存卷二—3修本 始祖:韬,濂第三子(笔者按:此处估计记载有错误,其可能是宋濂的后裔),明永乐年间(1403~1424)自浦江县迁居松阳县宋村村(今三都乡呈回村)。始迁祖:回一,明正统年间(1436~1449)自松阳县宋村村迁居本邑朱竹村(今属三都乡下田村)。本谱始修於清咸丰六年(1856)。世系修录至第十八世,排行字为正。本支派排行字:回记成俱二(显)叶道子恒文万士有运显(礼)嘉承正起元道德仁礼智。卷二:世系。 收藏单位:松阳县板桥畲族乡大毛科村宋华发
其作品《送东阳马生序》被收入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①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②客家黄氏(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
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浦阳江的历史故事
本文2023-10-27 09:06: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