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之璧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和氏之璧是谁,第1张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编辑本段]文言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有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有以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编辑本段]翻译

楚国有一个人叫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接着又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后派人前去询问,问道:“普天之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璧。

[编辑本段]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璞 ②奉 ③相 ④诸 ⑤泣 ⑥夫

2、翻译:①王以和为诳 ②子奚哭之悲也?

3、这珍贵的玉璧为什么命名为“和氏璧”?

[编辑本段]答案

1.①玉石②双手敬捧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

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

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编辑本段]启示

真理就是真理。文中楚人卞和虽一时蒙冤受屈,但他坚持“奉而献之”而不改其忠诚,终使沉冤大白于天下。

一方面,卞和也应该自己剖开岩石,露出玉石。有才能的人应该毛遂自荐,韬光隐晦在一定情况下不仅不受人重视,极有可能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管理者武王厉王为什么没有得到美玉?因为没有了解到和氏璧的本质,所以管理者要知人要善用,要有伯乐的识人眼光。

[编辑本段]和氏璧相关故事-完璧归赵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现在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现在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壁,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现在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蔺相如当了臣相。

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编辑本段]和氏璧相关故事-将相和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争辩并威胁他要把璧摔了,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将相和》已经选入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

[编辑本段]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

关于是否属实:

《三国志》裴松之注曰:

“徐璆字孟玉,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征当还,为袁术所劫。术僭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终不为屈。术死后,璆得术玺,致之汉朝,拜韂尉太常;公(曹操)为丞相,以位让璆焉。”这一点后汉书也有记载。只不过都没有说明是不是和氏璧。有待考证。但是徐璆竟然因为归还了这块玉玺,导致曹操竟然想要将丞相的位置让给他,可见这块玉壁非同寻常。而之前的关东诸侯中,仅有孙坚一人打进洛阳,吓得董卓卷铺盖就走。而后来孙坚身死,其子孙策投靠了袁术,后来不知道用是么作抵押竟然让袁术借给他兵力,虽然没有准确的说是和氏璧,但是就在孙策出征江东后的不久,袁术不管手下人的阻挠而称帝,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袁术起了野心?大概就是这块玉玺吧!——精灵语《三国考论文部》

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编辑本段]和氏璧是什么玉

一、变彩拉长石。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于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二、绿松石。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宝石专家李强和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三、独山玉。1988年《南都学坛》正式提出了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的观点,时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李劲松、著名宝玉石专家江富建教授均认同这一观点。独山玉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外表极易风化成璞。独山玉玉料以色带产出,即一块独玉正面看是一层白玉,侧面看可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和“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对应。据考证。献璧者卞和也是南阳镇平人,原因有四:其一,南阳是楚重镇,镇平当时是楚邑,卞和是楚人,有居镇平的可能;其二,卞和是识玉者,当时镇平玉人多,识玉者多。其三,镇平历史上也曾有“骑帝山上多金山下多玉”的记载,春秋时镇平所用玉料,多属独山玉、蓝田玉、绿松石等。其中,蓝田玉和绿松石都与楚山、荆山较远,唯独山玉与楚山、荆山较近,卞和所得的玉有可能独山玉或是镇平所产的某种玉。其四,卞和姓卞,玉为和氏璧,镇平县至今仍有卞庄、和营两自然村,其村民自称与卞和有亲缘关系。

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节目《独玉春秋》,指出“和氏壁被加工成了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秦王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编辑本段]和氏璧今何在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镇)。

“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并不能证明就是蓝田玉,1988年《南都学坛》正式提出了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的观点,仔细看独山玉的特别,也较符合色绿如蓝之类的描述。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和氏璧是什么颜色?和氏璧是什么材质的玉?和氏壁的材质是新疆蓝色和田玉璞玉。

和氏璧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材质的玉?是新疆蓝色和田玉璞玉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初不为人知,后由文王常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传世之宝。

原文: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有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有以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石也,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民曰“和氏璧”。

全文翻译:

楚国有一个叫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奉献给楚厉土,历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壁。

这个和氏璧被“得宝”的过程来看,这块宝玉藏的实在是太“深”了,真的很难让人识别:首先,是“凤凰栖于石上”才引起了卞和的注意,如果不是卞和心细,没有那么细心的人,它是不会被发现的;其次,之前两任楚王找人鉴别都没能看出来是宝玉,鉴定的人至少应该算是个“专家级”的人物了吧,也就是说这个宝玉实在不太好认;第三,和氏璧最终显现出它的光彩夺目也是在“凿开雕琢”以后,如果不给它这次加工机会,宝玉还是会被埋没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到底是什么材质的玉,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于是,"和氏璧是什么玉"的说法出现了很多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法一:和氏璧是独山玉。和氏璧产于湖北襄阳,而河南南阳独山玉的产地与卞和所在的湖北襄阳最近,所以独山玉的可能性较大。然而独山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被开采利用,至卞和所处的春秋时期已普遍流传,楚国的玉石鉴定高手们没理由不识独山玉。

说法二:和氏璧是和田玉。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外面是石头,美玉藏中间,璞玉在和田玉中有多种,有的外皮很厚,是糖色和石头,称石包玉。这种"石包玉"就是美玉被包在石头中,正符合和氏璧"玉璞"的特点。加之蔺相如提到和氏璧"有瑕",这瑕就专指玉。那个时代的玉德说多次提到和田玉的"瑕"问题。因此,和氏璧有可能是和田玉。

说法三:和氏璧是拉长石。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和氏璧为拉长石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根据唐末道士杜光庭的记述"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符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且杜光庭曾随唐僖宗入蜀避乱,亲眼见过传国玉玺,其描述应该可信。但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有较厚的皮壳,拉长石却未曾见到似有皮壳的形态出现过。

说法四:和氏璧是绿松石。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

说法五:和氏璧是蓝田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介绍,蓝田自古出美玉,战国时期著名的"和氏璧"据研究就是蓝田玉。中国人5000多年前已开始出现较成熟的玉艺术品,但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玉器一直十分稀少,蓝田新街遗址发现的玉器相关的文物如毛坯、成品、废品与废料等系统性地出土,在早期玉器史上尚属首次。

那么真正的和氏璧是什么颜色、什么材料?方言和田玉结合现有的知识面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方言和田玉认为和氏壁的材质是新疆蓝色和田玉璞玉,以下三点就足以说明问题:

    一、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意思是:今天您陛下得到昆仑山的宝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可见当时昆仑山的宝玉价值已经从珍宝上升为神器,为王者尊。昆山之玉又称和田玉,昆仑之巅就是和田玉的源头。这里充分说明了和氏壁是出产自昆仑山无任何一点疑问,因此和氏壁一定是高品质的特色和田玉。

    二、卞和得到的是一块玉璞,玉璞就是石包玉,从成矿的理论可以知道,它是在软玉矿藏的远端石窝中生成的上好和田玉,非常稀少。“玉石之路”有6000多年的历史,由昆仑山向中原(特别是楚国)驮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是否经过荆山之麓也无从查考。但有一点,那就是从我国玉文化的特点和事实来看,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上等玉璧,无一不是和田玉,没有蓝田玉和拉长石,更没有钻石。

    春秋战国时期王者用玉均为和田玉,楚国也应该不会例外。卞和懂玉,他可能根据玉璞的重量和石包玉的特点,断定得到的是一块少见的上等好玉,这才献给楚王。卞和两次献玉未能得到认可的原因就是因为玉色不是白玉,看看文献上对玉玺所描述的颜色:《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的颜色是蓝色的,也正是因为不是白玉所以皇帝身边的玉工不认可,但卞和知道蓝色的和田玉比白玉更加的珍贵,高品质纯正的蓝色调和田玉本身就相当的罕见,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献玉给皇帝。

    三、秦昭王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可见和氏壁只能是体现出王者尊的神器才能有如此大的价值,而当时和田玉已经从珍宝上升为神器,如果是块最好的白玉,就算品质再高,因为数量相对还是较多的,秦昭王也不会下这么大的血本来换,可见和氏璧拥有是极为罕见的颜色。《韩非子》:“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五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墨子和韩非子对和氏璧的认识,前者认为是珍宝中的珍宝,各国都想得到;后者说和氏璧不饰以五采,韩非子的意思是和氏璧是单色的,如果按照这种解释去理解韩非子“五采”,我们会认为和氏璧没有“五采”颜色,就是说没有青,黄,赤,白,黑,这五种色,哪”和氏璧“该是什么颜色的玉呢?。 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这都说明和氏壁是蓝色无疑。

    四、据史料记载,宋太祖陈桥兵变后仅获了得两方后周印玺,并未得到传国玉玺。直到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在河南获得一方“色绿如兰,温润而泽”的玉印。经当时地翰林学士蔡京及其他十三位官员鉴定,此玉为失踪已久的传国玺。靖康之变后,此玺又为金国所得。元朝时也有传国玺出现。据《元史》记载,至元三十一31年(公元1294年)正月,已故太师木华黎之孙拾得家见人手持一块玉石求售,玉石光彩夺目,呈青绿色,方圆四寸,上刻八奇古篆文,后经监察御史杨恒等人鉴定,竟是秦以后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后来,这枚玉玺随着北退的元顺帝流落到了漠北,再一次不知所踪。

    和氏璧从卞和献宝到始皇制作玉玺,以至后来神秘失踪,至今已有2600余年。和氏璧随着历史的波涛而沉浮。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物证,也正是方言和田玉持有的一块646公斤蓝色调和田玉的显身,彻底解开了和氏壁材质这一千古谜团。此块罕见的蓝色和田玉大籽是方言和田玉器公司珍藏的新疆玉龙河和田玉籽料,经过仔细地研究后开了三个窗发现内部玉肉色为湖蓝色,三个窗口有二个窗口的玉质细腻近无结构,有一个窗口玉质略松,经分析,近有十公斤玉质略松,其余五十公斤玉质细腻浑厚。这块罕见的和田玉蓝色籽料颜色相当纯正的蓝,不似现在市场上较容易见到的偏蓝色的青玉籽料,重量646公斤(尺寸:476366246mm),璞皮完美,玉质细腻温润,颜色湖蓝,油度硬度细度润度上乘。尤其可贵的是此块蓝色调大籽不但品质高,而且完整的皮沁色中有一面还形成了一副意境画面,极似一条腾飞的黄龙,极稀少罕见,也昭示出我国国运昌盛。

和氏之璧是谁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