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晋朝的司马家族,现在的后人为何感觉的很少?
姓氏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定天下以后,分封百家诸侯,这百家诸侯家族,繁衍生息,渐渐以自己家族封地的名称为姓,就渐渐形成了“百家姓”。
当然,百家姓里面的“百家”是一个虚指,不是指实数100,是很多的意思,全中国的姓氏,有好几千个呢。
随着几千年的时间发展下来,有的姓氏人口很多,有的姓氏人口则很少。人口繁衍较少的,有各种原因。而人口繁衍较多的,则大多只有一个原因——祖上建立了朝代,使得族群人口大爆炸。
比如现在一些大姓,刘姓、赵姓、李姓、朱姓等等,他们姓氏的先人分别建立过汉朝、宋朝、唐朝、明朝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朝代。
在这些朝代里面,姓氏宗族依靠王朝的力量获得了蓬勃发展,因而族群有了优势。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司马氏。
历史上,司马氏也曾建立过朝代,就是晋朝,而且还传承了154年(公元266年——公元420年),但是现在全国范围内,姓司马的人却特别少,司马氏现在已经妥妥地“沦落”为了一个小众姓氏,这是为什么呢?
晋朝全盛时期疆域
司马这个姓氏源于官名,相传在古帝少昊时期就设置有司马一职,司马氏就是当初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
司马氏最早源于河南一带,到了两汉时期,司马氏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尤其以河南、陕西为多,到了三国时期,司马氏虽然在全国算不上大姓,但人口也不少,河内郡更是因为司马懿的出现,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郡望。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司马更是成为了晋朝的国姓,司马氏人口数量大增,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发展法,司马这个姓氏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像张、刘那样的大姓。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为何后面是另一番结局呢?原因就是司马氏建立的朝代生不逢时。
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超级大混乱的时代,晋朝建立才几十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紧接着就是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战火不断。
少数的司马族人逃出了洛阳来到江南地区建立了东晋,其余的司马氏因为大都分布在河南、陕西一带,因此受到北方五胡的屠杀,使得北方的司马氏损失殆尽。
五胡乱华
晋朝灭亡之后,司马氏更是生存艰难,晋朝篡汉自立,得国太易,晋朝统治者也根本不懂民间疾苦,只懂得自己奢侈享受,所以晋朝这个朝代根本不受老百姓待见。
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依然战乱频仍,面对生存压力,有许多司马氏纷纷改姓,如今有许多马姓、同姓、冯姓等等姓氏就是由司马这个姓氏改来的。
历史上,司马氏也出过不少人才,比如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等等,但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司马姓氏的发展,并不是那么蓬勃。
到今天,姓司马的人已经比较少了,“司马氏”这个创造过历史辉煌的姓氏,现在成了一个小众姓氏。
东晋有十位皇帝:
晋明帝司马绍(298-325) 322年即位,在位3年
晋成帝司马衍(321-342) 325年即位,在位18年
晋康帝司马岳(322-344) 342年即位,在位3年
晋穆帝司马聃(343-361)344年即位,在位17年
晋哀帝司马丕(341-365) 361年即位,在位5年
晋废帝司马奕(342-386) (365-371)年在位,在位5年
晋简文帝司马昱(320-372) 371年即位,在位1年
晋孝武帝司马曜(352-396) 372年即位,在位25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418) 396年即位,在位23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421) (418-420)年在位,在位2年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公元420年,刘裕篡夺帝位,取代东晋。
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司马改马姓,不仅改自己的姓氏,把先辈的姓氏也改了。单姓马复姓司马比如,司马迁不称司马迁,改称“马迁”,司马相如改称“马相如”。至今阅读古籍,时时还能看到当初司马改姓的痕迹。
改姓大多聚集在山东、辽宁一带 此外,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为得姓始祖。由于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姓许多改为司姓、马姓。这种现象可能较为普遍。
可见,司马家族后裔因为各种原因改姓,恐怕这是司马家族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除此之外,西晋末年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司马家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都参与其中,相互残杀,后来又受到“五胡乱华”影响,司马家族死了很多人。东晋末年,由于司马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家族势力亦受到严重创伤。在剧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司马家族亦有大量生命死于其中。这也是司马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
不过,司马家族的衰落或许还有最深层的原因。司马家族多出历史家和政治家、军事家,但缺乏智慧圆通的人物和道德家,几乎没有哲学家,司马光可算是一个儒者,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承传,难以形成文化气候和人格气候。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发展,家族的文化气候决定家族的发展,国家的文化气候决定国家的发展。 东汉年间,司马后人担心九族有患,来到了这里,长房将马改冯,次房将“司”字加了一竖姓了“同”,而后给此地起了个名字———续村,后改为了徐村。在这里,马=冯、司=同两姓千百年来仍旧保持着互不通婚的习俗,这一禁忌直到1963年才首次被打破。
(1)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山(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并在周围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亦有人称为八姓或八村)的北方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村子人可能是藏族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逐渐融入东乡族之中,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由于晋朝司马氏皇权不断衰落,司马姓的贵族为免被迫害,很多改换他姓。东晋王朝灭亡以后,司马氏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氏有许多改为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当今司马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据有关资料介绍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思想盛行、其实玄学大兴、马图腾风行其道、人们对马的喜爱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马已不再是马、而是“成功” “速度”“效益”的代名词
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司马本是世家显族 、国中大姓、司马一词的字面意思“管马者”对马有约束 束缚之意、马成为图腾的年代、马既然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司马”就成了“大不吉利”在文化的重压下司马部分做出改姓决定以、遂“马”为姓 复姓“司马”单姓“马”改姓现在大多单姓马居住在山东辽宁一带!
贾南风诛杀杨骏为起点,开始了最为复杂,难记的“八王之乱”。其实,我私心一直不很赞同历史上用“八王之乱”这个名词。理由是:
一是,大凡我们设计出一个名词,或者抽象出一个概念,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记忆。而“八王之乱”这个名词的出现,却适得其反。把长达16年的历史,用这八个王的混战一下子概括,不仅不如我们一点一点地记述起来便于记忆,反而,当我们想起这个名词的时候,使得对那段历史理不出一个清晰的线索。
二是,个人以为,过去的历史学家之所以想出了这个名词,是因为,在《晋书》的第59卷把元康以后在历史上较为活跃的8个王编成了一卷。其实,就这一长达16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是一个八王之乱就可以涵盖得了的,其间发生了诸多事件。在记述历史的时候,我想,倒不如不用这个名词,而是根据历史不同时段发生的具体事件,设计相应的名词,这样,才方便我们的记忆。比如:诛杀杨骏,诛杀司马玮等。另外,在我看来,左右这段历史的主导人物涉及到晋王朝的宗室,而这就牵扯到庞大的司马氏家族。要想真正理清楚其间的人物关系,首先要对司马氏家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我尝试着先把西晋时期这个庞大的司马氏家族逐一列出,对于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先简单提醒;对于没有什么事迹的人物一笔带过的方法,试图让大家有一个较为完整并且较为清晰的了解。
我们知道司马懿有八个兄弟,司马懿是老二。
大哥司马朗—司马遗—司马洪(过继,原为司马望之子)—司马混—司马滔
—司马望(过继,原为司马孚之子)—司马威(司马洪之子,直接继承自己的爷爷)
老大司马朗这一支,没什么特别要说的事情,只是司马望的孙子司马威,小字阿皮,在赵王司马伦谋逆的时候,还有点小事。
老二司马懿,我们过去说过,他一共有9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司马肜、司马伦。
—司马师—司马攸(过继,原司马昭之子)—司马蕤(过继给辽东王司马定国)
—司马冏——子司马超、冰、英后均没于石勒。
—司马赞(过继给广汉殇王司马广德,6岁死)
—司马寔(过继给广汉殇王司马广德)
—司马昭,一共有6个儿子,司马炎、司马攸、司马兆、司马定国、司马广德、司马鉴、司马机、司马永祚、司马延祚,但是,其他的除了早死,就是无名,只有司马炎、司马攸兄弟两人比较知名,其他的不说也罢。
—司马炎,我们也曾经说过,一共又有26个男孩子,不过只有司马衷(晋惠帝)、司马柬、司马玮、司马乂、司马允、司马晏、司马遐、司马颖、司马炽(晋怀帝)等9个较为著名。
—而司马衷一个儿子,就是谢淑妃给他生的太子司马遹。
—司马柬没有儿子,以弟弟司马允的儿子司马郁为子,后来,和自己的亲爸司马允一起被杀。
—司马玮儿子司马范,后被石勒所杀。
—司马乂儿子司马硕,后没于刘聪。
—司马允三个儿子均被司马伦所杀,后以司马冏子司马超为子,司马冏败后,司马超被幽金墉城,又以司马晏子司马祥为子,后为刘聪所杀。
—司马晏虽然是司马炎儿子中最蠢的,但是却有四个儿子:大的不知道叫啥,和司马晏一起在洛阳被攻陷的时候被杀;另外三个司马祥、司马邺(就是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晋愍帝)、司马固。
—司马遐四子:司马覃、司马籥(音:月)、司马铨、司马端。
—司马颖儿子:司马普、司马廓,均与其父一起被杀。
—司马炽无子。
—司马干,儿子司马永。
—司马亮,五子:长子司马粹(早死)、次子司马矩(贾后杀司马亮的时候,与亮一起被杀)、司马羕、司马宗、司马熙。
—司马矩儿子司马祐。
—司马羕,在爸爸司马亮被杀的时候,才8岁,和裴楷一起逃到王浑家,一夜八次换地方,逃避了被杀,后南渡长江。
—司马宗,后南渡江。
—司马熙,后没于石勒。
—司马伷,四子:司马觐(早死)、司马澹、司马繇、司马漼。
—司马觐儿子司马睿,即晋元帝:东晋的第一个皇帝。
—司马澹、司马繇我们很快就要说到。司马澹儿子司马禧,司马禧儿子司马喆,被石勒所杀。
—司马繇,无子。
—司马漼子司马融。
—司马京,早死,无子,以司马昭子司马机为后。
—司马骏,有10个儿子,其中只有司马畅,司马歆。
—司马畅,在刘聪攻陷洛阳以后,不知道下落。
—司马歆,无子,以司马畅的儿子司马邵为子,永嘉末年,没于石勒。
—司马肜,无子,以哥哥司马伷儿子司马澹的儿子司马禧为子,与父亲司马澹、自己的儿子司马喆一起没于石勒。
—司马伦,与儿子一起被司马肜所杀。
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和他哥哥司马懿一样是个高产父亲,和司马懿一样有9个儿子,精力旺盛的男人一般事业都有成?
司马孚的9个儿子,分别为司马邕、司马望、司马辅、司马翼、司马晃、司马瑰、司马珪、司马衡、司马景。
司马姓氏的现在(2023年8月)28万人左右。
司马(Sī Mǎ)是一个在中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姓氏,它源自于古代的姬姓,属于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司马姓源自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姬姓,而姬姓可追溯至中国的传说和神话时代。根据传说,姬姓始祖是黄帝的后裔,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姬姓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支系,其中之一就是司马氏。司马姓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司马姓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马迁,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被尊称为史家之冠。司马迁撰写了《史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姓在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姓多与官职、军事和学术相关联。司马氏多居于高官显贵之位,许多司马氏成为朝廷重臣、名将或著名学者。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的活动使得司马姓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姓氏。
司马氏族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氏族文化。司马氏族有自己的族谱和家训,强调家族的团结、传承和荣誉。家族中的成员通常会举行祭祖活动,维护家族纪律和传统。司马氏族也经常进行族谱修缮和家族联谊活动,以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司马姓在中国仍然相对较为常见。根据中国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司马姓在中国姓氏排名中大致处于前100位之内。司马姓在中国各地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在河南、山东、陕西、四川等省份人口较多。
司马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司马迁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司马姓在古代社会的地位较高,与官职、军事和学术有关。司马氏族建立了自己的氏族文化和家族联系,至今仍然在中国保持着一定的人口基数和影响力。
姓氏介绍
姓氏是一种表示血缘关系和家族归属的命名系统。它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常见的命名方式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它代表了一个人所属的家族、血缘和文化传承。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历史时期。在人口数量较少的时代,人们使用父系或母系的血缘关系来命名后代,以区分不同的家族和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命名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姓氏系统。
姓氏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代表着一个家族或家系的特征。姓氏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所不同,例如中国的姓氏通常是单姓,而韩国的姓氏通常是两个字。姓氏还有时代和地域的特点,反映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姓氏起源于对家族和血缘关系的认同。通过共享相同的姓氏,人们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和血缘关系,形成一个家族群体。姓氏连接了不同代际之间的亲属关系,维系着家族传承和血脉延续。姓氏也有助于构建个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特定姓氏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高贵、权威或重要的象征。姓氏还可以使个人与家族、地域或社区建立紧密的联系,强调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主要有:司马懿:三国时曹魏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权臣;司马师:三国时曹魏权臣,司马懿长子;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司马炎:司马昭之子,西晋开国皇帝等。另有西汉的司马迁等家族……
创立晋朝的司马家族,现在的后人为何感觉的很少?
本文2023-10-27 06:46: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5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