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古村占地面积365亩,全村一族一姓,博罗县首个广东古村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惠州古村占地面积365亩,全村一族一姓,博罗县首个广东古村落,第1张

旅行途中用相机刻录时光、行摄乡土、看古村镇,平凡的生活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黄杨军与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建筑是浸润着岭南文化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流派,是华夏建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在众多的岭南建筑中,古村落不得不说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古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特定 历史 中形成并保存至今的传统乡村聚居地。岭南古村落蕴含的 历史 文化信息丰富深邃,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其表现形态多姿多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南粤大地。

旭日古村具有典型客家宗族聚居特色的岭南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境内,距离博罗县城仅23公里。旭日村占地面积365亩,由蔚园、东园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一族一姓,皆姓陈。由于陈氏先祖为南迁的客家人,所以古村形成了典型的客家宗族聚居的特色。

旭日村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都是砖瓦房结构,是明清时期的岭南古村落建筑群,较全面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风貌及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2012年,旭日村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客家地区) ,系博罗县首个广东省古村落。

每个古村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一栋栋古老的建筑,一块块斑驳的砖瓦,都是经过数百年岁月风雨的洗礼,承载了无数厚重的 历史 文化,它们无一不向人们诉说着那些古老而传奇的故事。

惠州旭日古村占地面积365亩,全村一族一姓,博罗县首个广东古村落。拍植物、拍农村、拍老屋、拍古建筑古村镇这些我们身边亲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清朝人物

中文名:陈金江

别名:陈屐四

国籍:中国

主要成就:领导1802年天地会博罗洋景起义

陈金江

陈金江,原名陈屐四,字席四,号烂屐四,曾领导1802年天地会博罗洋景起义和1854年洪兵三水范湖起义。在他的带领下,洪兵起义军的足迹遍及粤、桂、湘42个市县,特别是在位于粤西北的清远山区,有过长期的活动。1857年8月,起义军攻克肇庆市怀集县,称“南兴王”,建立“大洪国(也有称太洪国)”政权。在起义军失败后,陈金江带领天地会会众,秘密活动在粤西北两广边周继续抗清与传播天地会。

洪兵起义震惊两广

陈金江出生于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洋景村,生于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青少年时立志要拯救天下劳苦大众,为穷人杀出一条路来。

1863年8月,出于不利局面,陈金江秘密撤出亲自创建的信宜大洪国。同年9月,陈金江将兵权交由同村一同起义的李福佑指挥,年逾八旬的陈金江回到了连州龙潭家中以陈兴财名隐居起来,于第二年病故在家中,享寿83岁,葬于小北江西岸的龙潭镇。

陈金江事迹

公元1786年,林爽文在台湾、福建领导的天地会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战火燃烧到粤中地区。性格刚强的陈金江,斗志昂扬,很快与胞弟陈屐五、张锦秀等人,于1801年成立以“顺天行道、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

在惠州、博罗等地,队伍迅速壮大,不久就吸收3000多名会员,到1802年农历七月已发展成2万多人的组织,陈金江被推为首领。

1802年7月,年仅21岁的陈金江带领会众在家乡洋景起义。知府伊秉绶率兵三百到洋景进剿,被陈金江指挥的起义军迎头痛击大败而逃,溃不成军。起义军乘胜出击,攻打龙门、博罗和惠州府。惠州知府坐立不安,速报清庭。清政府急令两广总督罗吉庆、提督孙全谋,以同年农历八月中秋节,率五千清军进行围剿,起义军以高梁寨山筑起的石寨、炮楼作掩护,后面以象头山天然屏障作后盾,并以左右战壕作防线抗击清军,苦战数月,终因孤立无援,寡不敌众,阵亡3000多人,被迫撤出洋景。

起义军刚进入罗浮山与增城、龙门交界处,与清军又拉开战幕,在遭遇战中,起义军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经三次血战义军再受重创。陈金江等首领,率义军分路杀出重围,按原计划继续向北转移。

陈金江堂叔、当年主修族谱的陈士敦写道:“嘉庆七年壬戍中秋,红巾倡乱,扰攘地方,席四为首及大兵剿破。斯时也,死者十之七八,生者十之二三……景况惨不忍睹”。陈金江原有67个堂兄弟的庞大家族也随之消失,幸存无几。

起义军杀出清军重重包围后,众战将化整为零,几经周折,又战略性转移地抵达到粤北山区的清远、英德、阳山、连州等地,再分流一支到广西怀集、贺县。此后几十年时间里,会众活动走入低谷,处境也非常恶劣。

直到1844年2月,洪秀全、冯云山在英德的大湾、浛洸,阳山、连州、连南、连山一带传播拜上帝教。洪秀全氏的到来,鼓舞了洪兵首领陈金江。1851年1月,洪秀全领导广西金田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势如破竹乘胜北上,为牵制打击广东清军,洪秀全派员回广东与陈金江联系,要天地会配合起义。

1854年,广东天地会在全省范围内发动了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洪兵起义。

农民起义领袖南兴王陈金江

陈金江史海遗踪

历史上的“南兴王”族谱上的“罪人”

屐四,字席四、号烂屐四,出自家璘之孙,世庄之四子。清嘉庆七年(1802)壬戍中秋,红巾倡乱,扰攘地方,席四为首及大兵剿破。田园千余亩概行入官,宅舍数围尽作丘墟,府县两试馆均被拆卖,祖宗百年之基业一旦消亡。斯时也死者十之七八、生者十之二三。天地虽宽何处为容身之所,余众宗亲散于四方。席四造孽灭族祖宗之罪人也。

———摘自博罗县柏塘洋景《陈氏族谱》

在惠州,有很多值得朋友去的免费景点?接下来就为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吧!想在假期游玩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精彩的地方!来看看吧!

1、惠州西湖(无门票)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五湖、六桥、十四景著称。其山川秀美,蜿蜒曲折,浮洲遍地,青山如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在葱郁的树木间若隐若现,景区自然风光秀丽。它有“朱罗西安子”的美誉,有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环城西路

2、丰渚园(无门票)

朱峰花园位于广东惠州西湖平湖西北角。三面环水,北靠36米宽的鳄鱼湖路面向菱湖。朱峰园林是广东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园林。通过挖掘西湖的历史文化景观,园林创造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诗意的岭南古典园林。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鳄鱼路

3、红花湖(无门票)

洪花湖,惠州西湖的活水之源,是近年来惠州市民远郊游山玩水的好去处。最著名的是全长18公里的红花湖环城绿道。其中,最有趣的是:骑着自行车绕着红花湖的绿道,欣赏红花湖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上排

4、高榜山(无门票)

高邦,别称惠州“白云山”,是惠城区的绿肺。高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有美丽的红花湖,北有壮丽的徽州风光。是市民登山、郊游、健身、观光的首选。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上排

5、惠州市博物馆(无门票)

惠州博物馆新馆为长方体,有“历史的印记”的象征意义。因此,它也被昵称为“历史的封印”亭。总面积23000平方米,共6层,1-4层为展厅。建成后,博物馆将拥有10万件藏品和10个专门展厅。

地址:惠州市江北区民乐园西路3号

6、丰湖书院(无门票)

“胡风书院”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一直是惠州的最高学府,是惠州西湖的一处风景名胜。清代著名学者宋湘的著名对联是该书院的最好写照。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西湖胡风湖

7、朝京门(无门票)

潮荆门被称为‘徽州天地堑’。历史上因七座坚固的城楼而被兵家誉为东江要塞的徽州古城,80多年前因战乱等原因被彻底摧毁。2006年,按照明代徽州北门原貌恢复重建的朝天门城楼,再次矗立在东江上。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环城西路

8、合江楼(无门票)

合江塔位于徽州府东北部,东江与西枝江交汇处。它与广州的镇海楼、肇庆的阅江楼并列为广东六大名楼。2008年在东东新桥桥头东江与西枝江交汇处改建,高4877米。是清朝的官式,九层双檐金字塔屋顶造型。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桥东

9、巽寮湾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

xnlio湾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最佳休闲小镇。它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惠州市惠东县南部,大亚湾东岸任平半岛中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7。它的特点是美丽的岩石和清澈的水。

地址:惠州市惠东县巽寮

10、磨子石公园(无门票)

墨子石公园又称奇石海岸线,是巽寮独有的地方。这是一条很美的海岸线,在长沙湾和高排湾交界处的沙滩上。是巽寮浅海石林景观的典型代表。

地址:巽寮湾

地址:惠州市惠东县巽寮湾

11、天后宫岭南民俗文化街(无门票)

双月湾因其鸟瞰像两个新月而得名双月湾。位于惠东平海镇。双月湾分为两湾,左湾平坦如镜,右湾波涛汹涌。海滩绵延20公里,气势磅礴。海滩大约200米宽。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舒缓,离岸200米,人还能站在海里,一绝。

地址: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

12、双月湾(无门票)

平海古城,惠东县平山东南53公里,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l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徽州南部海防军事维稳和航运进出口的咽喉。

地址: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

13、平海古城(无门票)

邦山古寺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是一座古代二层院落的庭院式布局,硬山顶、斗穿、抬梁混合结构,建筑面积330平方米。

地址: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

14、平海榜山古寺(无门票)

九龙峰位于惠东县平山镇东14公里处。传说有九只蜻蜓盘踞在惠东的山脊上。后来,人们把这九座龙形山脊称为“九龙峰”,特别是龙峰的祠堂。

地址:惠东县多祝镇

15、九龙峰(无门票)

广东玉景峰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城郊型森林公园,山高林密,水秀石奇,峡幽树茂,空气清新。“御景峰梅园”有3000多亩梅花,居全国之首。每年元旦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梅花,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欣赏它们的美丽,闻一闻它们的芳香,拍一拍它们的美景。

地址:惠东县梁华镇梁华林场

16、御景峰国家森林公园/梁化梅园(无门票)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博罗县境内,距惠州市区18公里,靠近北回归线,是北回归线上难得的绿洲。

地址:博罗县泰美镇

17、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门票)

礼佛寺位于博罗县北门外李志远村观音山。寺内古树参天,殿宇雄伟。佛教文化,尤其是礼佛文化,博大精深。礼乐寺建于盛唐,尤其是明代。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人们在宗教崇拜旅游,并了解和理解宗教文化。

地址:博罗县北门外李志远村观音山

18、礼佛禅寺(无门票)

龙华旭日古村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美丽乡村。主要由陈百万故居、保存完好的陈氏宗祠4座、明清建筑600余座组成。

地址:博罗县龙华镇北

19、龙华旭日古村落(无门票)

观音阁杨村500多亩油菜花,每年3月初就会开花,赏花期会持续到4月底,届时杨村将是一片金色的花海。(惠河高速走杨村出口左转。当您到达观音卫镇时,请注意到达王勇农场时右手边的油菜花基地标志。跟着路标走就行了。)

地址:博罗县观音阁镇杨村

20、观音阁油菜花基地(无门票)

马鞍山位于观音阁镇南坑村。整座山呈马鞍形,风景秀丽,景色奇特,神话传说众多。

地址:博罗观音阁镇南坑村

21、观音阁马鞍山(无门票)

叶挺将军纪念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秋长周田村。整个公园占地300亩。由叶挺故居、云腾学校、武术训练室、于颖楼等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的叶挺纪念馆、叶挺铜像广场、牌楼门楼、池塘、果园等组成。

地址: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

22、叶挺将军纪念园(无门票)

林冲石居是惠阳最大的客家围屋。整个围合房屋为长方形立体房屋,宽128米,深108米,总面积13972平方米。在围屋大门上方的林冲石居牌匾下,有一幅对联:“南洋绵石泽,粤东邵家”。

地址:惠阳区镇龙镇大山下村

23、崇林世居(无门票)

碧角大厦,位于s

24、叶亚来故居(无门票)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清泉寺位于夏勇以北2公里处。因古寺后墙两角附近有两股清泉,分别沿墙两侧留下,故名清泉寺,是大亚湾“夏勇小八景”之一。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地址:大亚湾霞涌北侧

25、阿公顶(无门票)

大亚湾绿道全长596km,南接深圳,东至惠东。它是惠州建设的第四批绿道之一(惠州的红花湖、博罗、惠阳、大亚湾),包括41公里省级绿道和186公里市级绿道。

地址:大亚湾澳头小桂湾花岗岩

26、清泉寺(无门票)

黄金海岸位于大亚湾夏勇,濒临南海,海岸宽阔,地理位置优越,与香港隔海相望。

地址:大亚湾夏勇

27、大亚湾绿道

风景秀丽的步道湾距澳头15公里,与惠东巽寮湾隔海相望。这是2010年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帆板比赛的比赛场地。

地址:大亚湾霞涌小江湾

根据我的了解,湘潭歇马陈家属陈氏是指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歇马镇陈家村的陈氏家族。这个家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

这个家族有很多分支,但最知名的应该是陈氏家族的“歇马派”。这个派别的祖先是陈腾飞,他在清朝末年在歇马镇开办了一家银号。后来,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也从事银行业,并且成为了当地的富豪和名流。这个家族的成员也曾经参与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陈氏家族的族谱曾经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家族族谱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对于陈氏家族的哪支是湘潭歇马陈家属陈氏,由于缺乏更具体的信息,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如果您是想了解家谱或者寻找自己的家族渊源,可以尝试寻找当地的家谱协会或者家族组织,通过他们来了解更多信息。如果您是想学习湖南省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

百家姓福建连江陈姓来源

史书记载是在连江县浦口镇中麻村

陈姓原本聚居于中原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口逐渐由黄河流域向南方拓展繁衍。

早在1800多年前的汉代,陈氏族人已进入福建。

清乾隆《泉州府志方外陈寨本传》记载:陈寨,汉时人,“善禁咒,为人治病多愈”。

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记载:“……汉梅福炼丹于建安响山。

其徒陈先生者,每窃食之。

福怒,拔剑逐先生。

先生逃入响山洞”。

可见,在汉代,福建境内已有陈氏族人活动的足迹。

西晋末年(311)的永嘉之乱,匈奴等游牧民族攻下洛阳,掳走晋怀帝,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

北方士族豪门纷纷南迁,进入长江以南,史称“衣冠南渡”。

据统计,已知陈姓入闽支系达150多个,而这么多支系迁入福建又与中国数次大的人口南迁浪潮有关。

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动乱时期,受尽动乱苦难的中原民族,成批地向远离中原的福建等地迁徙。

南北朝“侯景之乱”,中原士人纷纷入闽。

他们逃到福建来,仍心有余悸,唯怕所居不远,所藏不密,故多迁入深山穷谷,对开发福建山区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历史上几次北方移民南迁中,以唐朝南迁的人口最多,影响最大,而且大多是以河南光州固始人为主,大小支系达39支。

而在南迁过程中,有一路是经过安徽、浙江、江西进入福建,另一路是经江西南部翻越过武夷山,进入闽西汀州、宁化、建宁,然后又转到广东东部的潮州、梅县一带。

当时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大大促进了福建人口的繁殖和经济的发展。

宋元之际,民族矛质尖锐,引起全国性动乱。

特别是“靖康之耻”,金兵灭亡北宋王朝,掳走宋朝徽、钦二帝,宋室被迫南迁,建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这次中原文明的大举南迁,规模之大,超过以往各次。

宋朝末年(1278年间),南宋皇帝赵昺带了宋皇室南逃福建,掀起历史上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的浪潮。

随着赵氏皇族南迁的陈氏族人也很多,他们在元兵追逼下,分别迁入福建各地。

元朝的统治者从立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把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

对民赋役过度,囚笼高压,迫使大批汉人南迁。

明朝的建立,统治者为了加强地方管理,采取军屯制,陈氏族人因此占很大比例而定居于闽。

清代,至少有数十支陈氏迁入福建,因其历史不长,繁衍人口不多,小聚落散居于八闽大地。

总而言之: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汉人南迁的历史。

从晋至清,已知从河南入闽的陈氏有54支,其中从固始入闽有40支,从江西入闽有33支,其中义门陈大分迁有20支,从河南及北方等地入闽有18支,从浙江入闽有16支,从江苏入闽有8支,还有从陕西、安徽、贵州、湖南、山东、广东入闽各一支。

晋朝

(420-589)

◎陈润,颍川始祖陈实公第六世孙、南海郡守,晋永嘉二年(308)由光州固始县渡江南下入闽,寓居福州乌石山,为陈氏最早入闽开基始祖。

◎晋永嘉三年(309),中州板荡,陈姓入闽居汀州(今长汀一带。

◎陈玄弼,盱眙太守陈英第三子,西晋永嘉七年(313),入闽避乱,居兴化。

◎陈野,于西晋建兴四年(316)由光州固始迁新罗(今龙岩市)。

◎东晋元兴年间(402-404),因暴发农民起义,陈姓三十余人入晋安(福州)、及闽南沿海一带。

南北朝

(420-589)

◎南朝年间(420-589),陈叔达由河南迁到崇安乾溪铺(今武夷山石雄。

◎南北朝宋元嘉间(450),陈公(失名),宦游霞浦(时为温麻县),遂定居霞浦赤岸村。

◎南朝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子孙入闽为官,留居福建。

隋朝

(581-618)

◎隋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两弟领兵南据永春桃林场、肥湖,为南朝永春派之开基祖。

◎隋末,谏议大夫陈贤入闽居宁德蕉城区霍童镇凤洋。

◎南朝派陈霸始孙宜都王陈叔明(三世)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避祸入闽,徙居兴化军仙游县。

唐朝

(618-907)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闽南蛮獠啸乱,祖籍河东、世居固始的陈政奉朝廷命,率3600名兵将镇泉潮间平“蛮獠啸乱”。

先居仙游县枫亭陈庐园八年,后屯兵云宵。

陈政逝世后,年仅二十一岁的陈元光随祖母入闽,继任父职,经九年浴血征战,平定了闽粤边境,至垂拱二年(686)设置漳州郡,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被尊称“开漳圣王”,子孙在闽南及省内外繁衍。

◎唐神龙元年(705),光禄大夫陈福显迁入霞浦赤岸(时为陈溪县)陈家沃定居。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陈忠原藉京兆府万县都乡胄桂里(今陕西长安),在唐朝做官,赠鄂国公。

其子陈邕,中宗神龙元年(705)时进士,官太子太傅,因与李林甫不协,于唐开元廿四年(736)与父同时被谪入闽,先居福州,迁居兴化府仙游县枫亭井上,又移泉州惠安社稷坛后,复迁漳州南驿路南厢山,后封忠顺王。

生四子(三世):夷则、夷锡、夷行、夷实。

夷则为金紫光禄大夫;夷锡为谏议大夫;夷行出判河东(山西),传裔河东。

其子夷则、夷锡居嘉禾岛(厦门岛),夷实移居福州一带。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南朝陈朝宗室后裔陈环,任浙江临海县令时,与子陈伯宣举家迁往仙游。

他有六子,其中第五子伯宣遁往江西庐山圣治峰,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

为江西义门陈氏始祖。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安史之乱”前夕,时任唐御史中丞陈雍眼见唐朝多事之秋,为子孙计,同次子陈野从浙江吴兴迁南剑州沙邑固发冲(今永安贡川)定居,为永安陈姓开基始祖,子孙遍布三明、龙岩、泉州、南平、福州等地。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陈渊从河南入闽居金门岛。

◎唐乾符元年(874),陈基从河南颍川入闽为官,始居福州石井巷,后有守纩,分迁连江杉塘等地。

◎唐乾符年间(874-879),陈岩入闽,任福建观察使,遂家居建宁县开基,后裔衍析福安狮子头等地。

◎唐乾符三年(876),陈苏为避奉宗权之乱,从河南汝宁府华岳村灵潭境举家入闽,定居罗源村新丰里曹湾村(今中房镇乾澳村)。

◎唐乾符三年(876),陈谀从河南许昌府信都乡入闽居福州衣锦坊。

◎唐广明元年(880),陈孟三,居江苏徐州古丰县,居福州江南下渡。

◎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河南光州固始人陈鄙,偕兄弟数人从王审知入闽,于惠潮漳泉等处各择所居,陈鄙初居泉州,后卜居仙游东乡马鞍山前光埔村,是飞钱世系入仙之始祖。

后其子孙分迁晋江、石狮等地开基。

◎唐乾符五年(878),陈邕四世孙、唐福建路观察邕公五世孙、唐处置使陈闻偕长子陈显、次子陈勋征黄巢从固始县入闽,居福州城南石井巷,为福州陈氏之始祖。

◎唐光启元年(885),中原板荡,陈宗敬原籍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居福州上渡。

◎唐光启四年(888),河南光州固始人陈瑞珪,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

◎唐中和年间(881-884),陈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避黄巢乱,挈家入闽,卜居仙游枫亭东门。

◎唐龙纪元年(889),陈巢云从河南光州府固始辗转入闽,初居永贞镇(今罗源县)。

◎唐乾宁间(894-898),陈毯由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择闽侯大湖厚塘开基。

◎唐代,陈达(898-993)入闽创“浯阳”堂号,其弟洪铦分居后行创“浯江”堂号。

◎唐天佑间(904-907),御史中丞陈崇从河南入闽,始居福州石井巷,天佑未年迁福清玉涧肇基,为玉涧陈始祖。

◎唐天佑四年(907),陈资始先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避乱入闽,卜居长乐昌化乡云洞(即长乐紫薇峰招贤里云洞之玉溪)。

◎陈崇文,李唐上舍太学生,唐时自颍川南渡入闽定居福清玉屿(江阴)龙门。

◎陈伯伦,唐末从光州固始铁井栏随王审知兄弟入闽。

陈伯伦有兄弟三人,陈伯伦留居福州西园,二弟迁长乐,三弟迁闽清。

◎陈肇泰,唐末从王入闽,其后裔陈玉泉于明代迁福州北门,现子孙多聚居省城福州。

◎陈公,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定居宁德白鹤盐场(今漳湾镇)为盐工。

◎陈栗,唐使相,从河南入闽居福清北区漈头村,俗称“漈阳陈氏”。

◎唐末,陈四翁“十八姓从王入闽”,在同安开基,子孙分布在同安、厦门、长乐、古田等地。

◎陈高昌,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县阴德乡,随王审知入闽。

◎陈九,原籍光州固始县东涤阜福乡治平境万室村,于唐末随王审知入闽。

◎唐末,陈光入闽镇守兴化。

◎唐末,祖源不清的陈潼入闽,镇守安溪,建左都营,寓居安溪开族。

◎南院陈邕八世孙陈图,于梁开平二年(908)由光州固始入闽。

◎唐末,陈德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寓居侯官县古灵。

◎唐末,陈文真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初居兴化府莆田县(详址失考)。

◎唐末,陈嵩由河南光州入闽,卜居泉州。

◎陈杰,唐末进士,官节度使,封福国公,从固始县入闽。

◎唐末,陈姓先祖从河南固始县入闽。

◎唐末,陈盈三入闽,始居福州江南下渡。

◎陈臣,唐进士,广州太守。

唐末从浙江入闽。

◎陈略(小二公)乃陈霸先第十代孙,避乱入闽,先居建州。

五代十国

(907-960)

◎梁开平二年(909),南院派陈邕四世孙陈熹从光州固始避乱入闽,初居福州大义。

◎后周显德三年(956),南院派陈邕裔陈校尉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抵永春。

◎五代后晋天福六年辛丑(941),陈钦由河南光州固始避石晋乱入闽泉州。

◎五代年间,陈启端、陈肇端兄弟自河南固始县入闽,寓居建阳。

◎泉州清源田边陈氏其先光州固始人,五代时避地入泉。

宋朝

(960-1279)

◎宋初,陈宣义,字永年,随宋太祖南迁择居福州冶城剑池居。

◎北宋初年,始迁祖陈焰由河南淮阳入闽,定居兴化府莆田县涵江。

◎北宋,陈姓官礼部侍郎,名讳失考,入闽居亲宁(今长乐)。

◎陈舍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后,卜居宁德陈山门下。

◎北宋天圣至庆历(1023-1048)间,陈胜率兵驻守浦城县八都溪头,遂开基立业。

◎陈叔明长子九传孙陈伯宣(十三世),号希夷,与马聪友善,聪官南康,携孙陈旺(十五世)从仙游至南康访之,后悦庐山之胜,于唐开元十九年(731)隐居于庐会阜圣治峰前,注《史记》行于世。

陈旺定居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社艾草坪(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轿镇义门陈村),成为江州旌表义门派始祖,特授承义郎知德安县事。

宋嘉佑七年(1062),江州义门己衍13世、3900余口。

皇上以义门聚族太盛,诏饬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吕海等官临门,奉旨(第二次)监分:以十二字、每行291人为分,拈阄别大小宗,星分基业,散处各省州府县之庄而居焉。

其中迁入福建的有:

陈宗和迁居福建侯官县开基。

陈学诚迁居福建浦城县开基。

陈显先迁居福建邵武县开基。

陈璋迁居福建泉州开基。

陈魁迁居福建汀州开基。

陈希琉迁居福建莆田县开基。

陈汝经迁居福建清流县开基。

陈彦光迁居福建同安县开基。

陈明通迁居福建南平开基。

陈彦德、陈彦相兄弟迁漳州县开基。

陈知致迁居福建长乐县开基。

陈守昌迁居福建将乐县开基。

陈延盛迁居福建建宁县开基。

陈延英迁居福建兴化开基。

陈道大迁居福建建阳县开基。

陈彦悦迁居福建长泰县开基。

陈延悦迁居福建寿宁县开基。

陈知炜迁居福建归化(明溪)县开基。

陈彦豪迁居福建上杭县开基。

陈延助迁居福建崇安(武夷山)县开基。

◎北宋元佑末年(1094),陈道官居安徽贵池,任泉州守为坂头陈氏开基始祖。

◎宋熙宁、元丰间(1069-1085),桥南陈氏原籍光州固始,陈文广迁入连江东岱镇山堂村。

◎陈葵先,世居河南,成政和县苏坑开基祖。

◎北宋末,陈舜仁从江西吉水归仁里铁吉栏村迁福州府城,然后移迁福清白屿(今江阴),定居泽阳(占泽村)。

◎北宋末年,南朝派陈叔明之裔陈邦植,肇基崇安县(武夷山)。

◎北宋徽宗时(1101-1125),中原板荡,陈汝载避地入闽迁宁德。

◎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陈高士从河南入闽,寓居福州台屿。

◎宋朝年间,陈宗七从闾山学道成,从苏州开源坊云游入闽。

◎陈康伯,南宋抗金名相,祖籍江西弋阳县南港乡。

至宋绍兴年间(1131-1162),康伯裔景仁,避地隐迹于闽。

◎南宋庆元二年(1196),陈奎从浙江龙泉西乡三堡迁入浦城管厝乡。

◎南宋初年,陈雄、陈雅兄弟从河南固始县魏林乡祥符里迁闽侯德州。

◎南宋嘉泰四年(1204),陈德光从河南光州固始转辗入闽。

◎宋端宗间(1268-1278),陈汝秀随祖父陈超由浙江宁波府入闽。

◎宋景炎丙子(1276),祖籍浙江杭州临安陈邦彦,择居石狮蚶江锦亭后辛。

◎南宋时,陈禧从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徙金陵,迁居福清东壁岛。

◎陈宜中,为南宋左丞相,世居浙江永嘉,于宋景炎元年(1276)护端宗皇帝南入闽。

◎宋季,陈伯位字有贤,由浙江金华府兰溪县虎邱来连江龙津拱头。

◎陈政泰为宋代进士,开基泉港蓝田后龙村。

◎南宋后叶,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陈成庵,游宦入闽。

◎南宋末年,陈魁字梅聪,因受贾似道陷害而出走飘泊来闽。

◎南宋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陈荣遥,入闽居石狮。

◎南宋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陈恭献,宋江亡后遁入厦门大石湖山,后移居高殿寨上。

◎陈煜(素轩),宋末兵燹,辗转至同安县。

◎陈千户,名失考,原籍河南,衍阳头察阳。

元朝

(1271-1368)

◎陈以祥,系贵州省分水县宜德梁村人,元至元元年(1335)迁入龙海榜山镇梧浦村小郭坑社。

◎陈汝荣于元朝时入闽居泉州同安从顺里五都黄山前马巷大蓬洲定居。

◎元朝年间,陈若朴从浙江龙泉二十七都入闽,寓居松溪县大黄沙开族。

◎元朝中叶,陈氏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奉旨入闽,迁泉州鲤城区。

◎元朝年间,四川梓州唐初大诗人陈子昂后裔定居泰宁城关。

◎元末明初,河南人陈万峰任从事郎,入闽定居泉州下岭万石,繁衍至今。

◎元至正十三年(1353),陈氏始祖由河南固始县入闽,居泉港区。

◎元末,陈锡从南京铁井栏入闽,居福清渔溪岸兜开族。

◎元末年间,陈友谅兵败,其族人为避祸来迁金门,初居后浦,后移埔后,分支洋山。

◎元末明初,陈和从江西省饶州府安仁县入德化三班儒坑肇基。

明朝

(1368-1644)

◎明洪武元年(1368),陈友二由南畿金陵(南京)大湖县大平乡宋家埠,定居永福白云。

◎明洪武五年(1372),陈华国任湖广荆州都指挥使,入闽肇迁连江丹阳新洋村。

◎明洪武十三年(1383),陈华卿由浙江奉命迁闽清四都龙溪境(今三溪村)定居。

◎明洪武二十年(1387),陈清由江西抚州府宜黄县随父拨军入德化奎斗屯田肇基。

◎明洪武二十年(1387),陈真德由温陵徙同安之东溪,尔后其父景高、祖父、子菊芳亦迁祖东溪。

◎明洪武年间,陈景春祖籍河南颍川,至南京铁井栏转徙来闽,始居福清星桥,尊为启基一世祖。

◎明洪武年间,原系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人陈秀福,迁入闽移居晋江县十九都港塘乡定居。

◎明朝洪武初年,陈学祖永乐二年(1404入泉州府永春县十二都大龙阁屯种,是为开基始祖。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陈保原迁居泉州城东埭头。

◎惠安琅玕陈氏始祖陈安东,明初因避乱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定居于惠安南方四十里的埯头村。

◎明永乐二年(1404),陈满郎由江西金溪奉戍边屯田,迁永泰庆山村开基。

◎明永乐二年(1404),陈亚支由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前村镇迁永泰盘谷墘头下洋尾。

◎明永乐十九年(1412),祖籍浙江湖州长兴县至德乡的陈亚伴,到罗源县定居。

◎明永乐年间(1403-1424),陈审亭由河南避祸迁长乐二难乡嵩平里四都。

◎陈奎,山东衮州金乡县人,于明正统六年(1441)分居武平县中山新城。

◎明成化至弘治年间(1465-1504),陈诚、陈信兄弟二人经商迁罗源城关司前街。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南朝派武宁王陈叔武之后陈文惠,迁政和县。

◎明弘治年间(1488-1505),陈公(佚名)由固始县入闽,居连江县管头东边村。

◎明弘治十八年(1505),陈及从湖南长沙迁入福清县,再迁居南靖。

◎嘉靖十九年(1546),陈旺从广东省梅州长乐玉田镇琅屿村。

◎陈尧五、尧十于明嘉靖庚子(1561)从江西迁居周宁贡川。

◎明末,陈幽遁由河南迁入南靖县。

◎明末,陈维屏之父明末随军由常州主管征札事,定居莆田。

清朝

(1644-1911)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陈波恩自江苏武进来泉做官而定居泉州长埕,今分四房祧。

◎清朝中叶,陈淑信从江西抚州广昌县城东乡迁居浦城官路乡平西科头堡。

◎清代,陈昆山从江西南丰迁居沙县城区。

◎清代,陈直宾赐进士出身,由广东惠州莲坑迁仙游,为莲坑始祖。

◎清光绪年间,陈氏先祖从江西广丰县廿二都迁往浦城县忠信排珊村。

此外,除已知时间及入闽祖外,尚有诸多始迁闽者不知时间,如龙海沧溪陈姓始祖元泰,由河南固始迁往莆田阔口社,再迁广东惠州,又从惠州迁漳州万松关下凤山沧溪开基。

还有南安的陈一郎,谱载“不知何时自颍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卜居武荣诗山霞宅”。

还有零星入闽陈氏,如江西铁官村陈氏迁居将乐县黄潭西溪(今上峰村西溪自然村)、西湖等村。

江西铁板桥陈氏迁居将乐高唐镇邓坊等村。

福建陈氏入闽支系繁多,不管你的祖宗是从何时何地入闽,但源头只有一个--河南淮阳、颍川。

千百年来,福建陈氏分播浙、赣、粤及祖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至蜀、渝,东至台湾岛,遍布祖国各地。

明清以后,还远播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福建陈氏,一个有着430多万大家族中,脉络盘根错节、支系纵横交错。

虽入闽有先后,血缘有亲疏,宗派有大小,但都是舜帝血脉,满公世胄,颍川衍派,一脉相承。

千百年来,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义气同流,仁风滂沛,万殊同归,千枝共荣,成为中华陈氏的主要枝干,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陈氏草堂出自宋代苏轼的著作《东坡志林》之卷四

原文

    慈湖陈氏草堂,瀑流出两山间,落于堂后,如悬布崩雪,如风中絮,如羣鹤舞。参寥子问主人乞此地养老,主人许之。东坡居士投名作供养主,龙邱子欲作库头。参寥不纳,云:待汝一口吸尽此水,令汝作。

 译文

慈湖陈氏草堂,瀑布从两山之间,落在后堂,如悬挂布崩溃雪,就像风中絮,像群鹤舞。参寥子问主人请求这土地养老,主人答应了。东坡居士报名作供养主,龙邱子想做库头,参寥子不接受,说:“等你一口饮尽此水,你现在再做。“

背景

此文是苏轼小品中的精粹。

慈湖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苏轼绍圣元年(1094)南迁过此,两位朋友参寥和龙丘子送他,同游陈氏草堂。

赏析

全文对草堂的形制、布局、环境、变迁、人事……一律不涉笔墨,仅仅抓住“落于堂后”的瀑流进行刻画。“如悬布崩雪”,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有形有色又有声,颇为壮观。但这只是就物象设喻,一般人也还写得出。紧接着“如风中絮”,状那瀑流泻下溅起的水花泡沫,在风中飘散开去,设喻极为新鲜。这里读者当不会去追求物象间的形似,只能从“风中絮”的情景去体味瀑流飞溅的神韵,这便进入了意象,恐怕一般人很难写得来。再接着“如群鹤舞”,简直令人瞠目叹绝!怎么能“如群鹤舞”呢读者连求神似都不能应付了,需要驰骋你的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青山碧草,绿水红花,蓝天白鹤中,中垂瀑流,该是一幅多么绚烂而恬静的境界呀! 这种进入幻象的设喻,亏得苏轼能够创造。三层联喻,由物象而意象而幻象,愈翻愈奇,这是苏轼的杀手锏,也是本文的妙处所在。

接下来文脉忽然中断,另辟途径,记朋友间的谑语。参寥是位和尚,竟愿“乞此地养老”; 苏东坡愿意留下当一名佛家主管香火饮食的“供养主”; 龙丘子也不想离开,欲作一名管理财物的“库头”。这里只是叙述,不说为什么。待最后一笔,“参寥不纳,云:‘待汝一口吸尽此水,令汝作。’”猛然掉转头来,与瀑流相呼应,全文顿时揉为一体。原来,写朋友的玩笑话,依然是为了写瀑流,只不过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果瀑流被“一口吸尽”了,陈氏草堂也就失去了它那引人着迷的丰采,谁还想久留在这里呢!

扣住瀑流主体,将旁枝末节删汰尽净,以便集中笔墨,这是本文取材方面的特色。先对瀑流作正面描绘,然后以人事作侧面烘托,有明有暗,若断实连,跌宕多姿,这是本文布局方面的特色。新奇的联喻,诙谐的笑语,景中含情,情中见景,又处处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这是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特色。不要忘记,全文只有七十七个字,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淳浓的诗情画意容纳在这么短小的篇幅里,我们不得不惊叹作者是语言的魔术师,洗练,明快,又有风趣。这实实在在是件精粹的艺术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  ,赐进士及第  ,一说赐进士出身 。嘉佑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惠州古村占地面积365亩,全村一族一姓,博罗县首个广东古村落

旅行途中用相机刻录时光、行摄乡土、看古村镇,平凡的生活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黄杨军与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岭南文化是中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