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宗亲是哪些人?
曹氏宗亲,大体来说,至少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曹操的嫡系子孙组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也就是曹魏的宗室。曹操是独子,但曹操的儿子不少,光史传记载的就有二十多个,最小的曹操死的时候才只有三岁,是由曹丕抚养长大的。
另一种,就是曹操的同宗,主要是曹氏和夏侯氏。夏侯氏包括夏侯渊、夏侯惇、夏侯玄、夏侯尚等,曹氏包括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爽等。这个圈子相对来说,可以算是曹魏的外围宗亲。
曹操时期,在各个主要战区掌握兵权的,都是曹氏、夏侯氏的外围宗亲。比如曹仁在荆州,曹休在合肥,夏侯渊在长安。曹操后期,随着自己的儿子们开始长大,曹操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儿子掌握军权。比如安排曹彰率军北征,在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出征汉中,即将撤回的时候,征召曹彰到长安前线,就是有意将关中的军权交给曹彰来掌握。
关中对曹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人口远不及关东地区,但在军事上差不多相当于半个曹魏,至少是三分之一,所以史传上说司马懿出镇关中,是“分陕之任”。
但是,曹操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安排,就去世了,曹丕继位。因为曹操晚期发生过储位之争,也导致了曹魏阵营内部的分裂。曹操死后,曹彰回去奔丧,又问曹丕“先王玺绶何在”,有意争夺继承权。这两件事都导致曹丕对自己的兄弟失去信任,不愿意给他们过多的实权。
所以,从曹丕开始,随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一代人逐渐老去,曹丕用来接替他们掌握军权的事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而没有继续沿着曹操晚期的思路继续走,有自己的兄弟来掌握军权。
而对他自己的亲兄弟们,曹丕不但不给一实权,反而不断打击,乃至相当于将他们软禁起来。为此,曹植在曹丕时期曾多次上书表示反对,希望能够相信自己的亲兄弟们,众建藩辅,夹辅王室,但曹丕始终不为所动。
到魏明帝曹叡时期,情况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司马懿开始由文入武,出镇方面,东抗孙权,西拒诸葛,北灭公孙,都是司马懿领兵完成的。司马懿在军队的势力开始逐步扩大。而且,一些曹操时期的曹魏元老功臣,也就是司马懿原来在曹操时期的丞相府同事们,也都开始独挡方面。
与此同时,明帝继续延续曹丕打压宗室的政策,加强对宗室的控制,但在战区最高长官的人选上,杂用一些曹氏、夏侯氏外围宗亲,比如曹真和曹休,在明帝时期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还有夏侯玄,曾担任中领军,也就是负责宫廷和皇帝警卫的部队的长官。曹真死后,曹爽也受到了重用。
曹丕临死时,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包括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但到明帝临死时,当初的四位辅政大臣中,只有司马懿尚在人间。明帝对司马懿并不完全信任,也意识到长期打压宗室,带来的结果是大权旁落,王室显得孤掌难鸣,容易出现权臣。
所以,明帝制定的第一套托孤大臣名单中有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而没有司马懿。由于长期实际上处于被软禁状态,并不参与实际的政治运作,在朝廷也缺乏有力的支持者,燕王曹宇没有敢接受这个安排。明帝最后仍然安排有外围宗亲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司马懿在政变中推翻曹爽独揽朝政的时候,曹魏的宗室本身因为长期被软禁,没有什么能力进行有效的反抗。而曹氏、夏侯氏外围宗亲集团中,曹爽就是领袖,惟曹爽马首是瞻。
曹爽政治经验的缺乏导致了全盘失败,之后,本在关中担任征西将军、掌握方面军权的夏侯玄也被司马懿一纸诏书召入朝廷,夏侯氏唯一富于军事经验的夏侯霸仓皇投奔蜀汉,曹氏、夏侯氏的政治势力也因此被司马懿一举消灭。
在这之后,忠于曹魏的一些元老重臣还曾经发动过一些反对司马氏的行动,比如淮南三叛,第一叛的王凌就是司马懿在曹操丞相府的老同事,在司马懿临终前不就,以为司马懿当时已经无力率军出征,试图反叛,拥立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结果刚一起兵,司马懿力疾而起,亲赴前线,扑灭了叛乱。
之后,又以楚王曹彪被叛乱利用为借口,将曹魏宗室全部集中到京城洛阳来,以便于监管。这时候,司马氏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局势,军权也基本上都由司马氏亲信掌握,曹氏宗室也就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有人也说曹操是“夏侯氏”之子。
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六位:武宣卞皇后,就是卞氏。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刘夫人,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後亦为曹操之爱妾,不久病亡,生有曹昂、曹铄二子。
环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冲、曹据、曹宇三子。杜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林、曹衮二子。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琁、曹峻二子。尹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矩一子。王昭仪,曹操之妾,生有曹干一子。
孙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李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乘、曹整、曹京三子。周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均一子。刘姬,曹操之妾,生有曹棘一子。宋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徽一子。
曹操简介: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在《三国志》中,曾提及曹操乃是西汉开国功臣,也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曹参的后代。不过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曹操的祖父曹腾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也是曹参之后,只不过曹操的父亲曹嵩并非曹腾所生,毕竟曹腾是一个宦官,膝下并无子嗣,而曹嵩只不过是曹腾抱养过来继承爵位的人选罢了。在吴地的《曹瞒传》与郭颁的《魏晋世语》中,称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是夏侯氏之子,是夏侯惇的叔父,因此曹操与夏侯惇乃是从父兄弟的关系。而在《三国志·夏侯惇传》写得很明确,夏侯惇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那曹操究竟是曹参之后,还是与夏侯惇一样是夏侯婴之后呢?
事实上,若仅从史料记载来看,并不能得出曹操是谁的后代,毕竟在《三国志》的描述中,曹操的父亲曹嵩虽然与曹腾之间是养父子的关系,能继承曹腾的爵位,但曹嵩毕竟是养子,因此我们对曹操“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只不过根据宗法制度来说,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只要存在收养关系,在宗法上,曹嵩就是曹家延续香火的嫡子。因此即便曹嵩是抱养来的孩子,其出身无从考证,但在《三国志》中,依旧称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因此若以血缘来分,曹操并非曹参之后。
有人认为,既然曹嵩并非曹家之后,曹腾为何要大费周章的将曹嵩收为养子呢?要知道曹腾一脉并非毫无子嗣,比如东汉颍川太守曹褒之子,也就是曹仁与曹纯的父亲曹炽乃是曹腾的侄子,甚至曹洪的父亲也可以是曹腾的后备,但曹腾在得势之后,却并没有让这些人继承他的爵位,而是抱来了一个毫无关联的孩子,这似乎不合情理。
但事实上,曹腾入宫后做的是官宦,因此他被曹家鄙夷了,在曹腾手握大权后,或许对曹家多有记恨,自然就没有收养曹氏的其他子嗣作为他的养子了。而根据复旦大学宣城通过对现代曹姓人群进行DNA分析,发现曹操家族的基因也与夏侯氏的基因不符合,因此曹操其实也不是夏侯氏的子嗣,曹操与夏侯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与夏侯渊倒是互为连襟,但也没有血缘关系。
《三国志》中称曹操是曹参之后,主要还是认定曹操在宗法上是曹家的子嗣,而不是认同曹操在血缘上是曹参的后代。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曹嵩是曹操父亲。《三国志·武帝纪》中说曹操是曹嵩之子,而其父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
曹嵩,字巨高,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是曹操的父亲。《三国志》记载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有一说认为他本姓夏侯,且为夏侯敦之叔父,在被曹腾收养后改姓曹。后曹嵩被他的孙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太皇帝。
曹操宗亲是哪些人?
本文2023-10-27 02:53: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