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小山峡“莫一大王”的传说是怎么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1收藏

广西河池小山峡“莫一大王”的传说是怎么样的?,第1张

《莫一大王》传说广泛流传于河池、南丹、宜山、柳城等壮族地区,《莫一大王》的故事除以传说的形式流传外,在壮族民间还曾流传着《莫一大王》史诗、戏剧或舞蹈。“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与之相应的是在一些地区有“莫一大王”庙,每年的六月有祭奠“莫一大王”的节日。由此可见,《莫一大王》在壮民族中的影响之大,也可见对《莫一大王》传说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必要。因此,该传说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有不少研究该传说的文章可见之于书刊,如覃德清的《莫一大王原型显、隐结构内涵与壮族民族文化心理》[1];覃桂清的《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2],顾乐真的《壮族师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3];杨树喆的《桂中壮族民间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内隐意蕴》[4],等等,其中一些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莫一大王》的深层意蕴,见解颇有一些独到之处;也有一些文章运用文献学的方法考证传说英雄“莫一大王”这一形象的原型,或认为莫一大王是宋代广西南丹莫氏开创人的后裔莫世忍,或认为是莫世忍之孙莫公佞,持这两种看法者都言之凿凿,为此争执得不亦乐乎。前者的文章让笔者很受启发,至于那些将传说人物历史化的考据文字笔者则实在不敢苟同。今不揣浅陋,在此也发表一点自己对传说中“莫一大王”原型的看法和浅见,以与各位大方之家相商榷。

在壮民族中有不少与《莫一大王》类似的英雄传说,如岑逊的传说、岑三爷的传说、陈宏胆的传说、简宜的传说、独齿王的传说,等等,这些传说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述英雄运用法术和魔力反抗皇权的故事,尽管有一些不同情节,但有更多相似相同的情节,因此,我以为上述传说大致可以归纳为同一个传说类型。为研究方便,现据《壮族民间故事选》[5]、《田阳县故事集》[6]、《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7],及前边列出的几篇研究《莫一大王》传说的论文中对“莫一大王”传说梗概的介绍和相关田野资料等,将这一传说类型中常见的情节单元归纳如下:

1. 英雄奇异的出生,或因风水而孕,或非人类所生,或怀孕数年才出生。

2. 英雄在京城或远离家乡的某地读书或做官。

3. 他每天晚上穿飞靴或骑神马等回来与妻子同眠。

4. 妻子怀孕,遭母亲(继母)和邻居误解,留下英雄一只靴子为证。

5. 英雄因没了靴子误了上学或上朝,他挥手或射箭使太阳下落。

6. 因太阳下落或箭射到皇宫,引起皇帝或其他人的恐慌,英雄被害。

7. 英雄接上头回家,逢人问:人头断了可还能复生?继母或孕妇等回答不能。

8. 英雄死去,托梦要妻子将自己的尸身放在坛子里,用米粥浇灌四十九日。

9. 四十八天时被母亲(继母)发现打开,或把滚粥倒入。

10坛里倒出穿盔甲小人或蜜蜂,因小人骨头软,蜜蜂翅膀不硬,皇帝躲过一难。

11埋英雄尸身处生出竹子,英雄再次托梦给妻子,每根非一百块不买。

12皇帝过此,轿杆折断要买竹子做轿杆,妻子卖一百元,母亲(继母)以九十九元卖掉。

13竹子断掉,竹子里跳出背枪的小孩,骨头太软倒在地上。

14.英雄大业终告失败。

桂北每年农历六月初二,那里的人都兴过莫一大王节,又称五谷庙节。以纪念莫一大王拯救壮族之功。

太多了,光是莫氏土司都有30代共54任,时间跨越931年(974-1905),那、地二州(现在的吾隘乡那地村、天峨六排一带)又有罗氏土司22代共29任,时间跨越553年(1374-1927)

壮 族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莫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

1、以吉祥取名

吉祥的含义广泛,包括健康、长寿、光明、幸福、美好等一切良好祝愿,因此,吉往今来,不管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人们都喜欢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吉”取名者很多,如石保吉、张惟吉、逄吉、崇吉等。除吉字外,还有“亨、通”等之类的字取名,如汉代学者王通。

但不管以什么方法取名,都必须符合其命理四柱八字用神五行,否则只会破坏命局,轻则致祸破财,重则遭殃亡命!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别格局:如从旺、从强等命局,尤其重要

  2、以长寿取名

希望长寿并不是希望永远不死,所以它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取名时常表现出这种意愿。历代以寿为名者不胜列举。如汉代的韩延寿、魏晋时的陈寿、明代的陆万龄、情代的胡永年等等。

3、以颜色取名

有用颜色、色彩等取名的,其中也含有五行之意:金--白、火--红、水--黑、木--青、土--黄,如李白、王红、张二黑等。

4、以排行辈序取名

与兄弟姐妹之子女名字联络取来考虑,家谱中排行的字辈是什么一定要连取来取名。除按“字”辈排行外,还有以古代人用的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的,其中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除了以上介绍的取名方法外,还有许多的取名方法:如以花木取名、以山河取名、以五格取名、以三才取名、以季节取名,等等。

5、以自励取名

自励取名法是命名者往往专门警戒自已在某方面的行为、走向,有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一点在革命先烈、前辈的名字中显得很突出,他们的取名形式很值得借鉴。以自励取名,能时时督促自已改掉毛病。

6、以豪放取名

以豪放取名,自古就有豪迈气概,首先表现在以社稷为已任,立志做个安邦定国的人物。如西汉的韩安国,赵广汉等。取名方法十四:以暗寓取名如今取名俗气的原因之一是太露、太显,如张伟,风英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遗,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

莫姓男孩取名的技巧

1、用身份美辞

士:旧称读书人为士人,后演变为对人的美称。以“士”字入名的如:士元、士载、士其等。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以“子”字入名的如:子义、子良、子荣等。

民:即老百姓,为自谦美辞,以“民”字入名的如:逸民、益民、泽民等。

彦:指有才学德行的人,是对男人的美称,以“ 彦”字入名的如: 彦博、彦光彦巨集等。

2、用称谓美辞

我、己、予、吾、均为第一人称代词,义皆同“我”。

以“我”字入名的如:新我、舍我、新我等。

以“己”字入名的如:正己、克己、成己等。

以“予”字入名的如:舍予、圣予、启予等 。

以“吾”字入名的如:需吾、玉吾、从吾等。

臣:臣字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老百姓;二是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是的自称,其意同“我”。以“臣”字入名的如:敬臣、德臣、良臣等。

汝:第二人称代词,义同“你”,以“汝”字入名的如:汝砺、汝璧、玉汝等。

尔:第二人称代词,义同“你”,以“尔”字入名的如:尔丰、尔重、尔蔚等。

卿:第二人称代词,是古时君对臣的爱称,后多用於夫妻间或好友间的爱称;以“卿”字入名的如:汉卿、少卿、臣卿等。

君:朋友之间的称谓,以示尊重,以“君”字入名的如:君理、君谋、竹君等。

3、用行为美辞

继:继承。以“继”字入名的如:继先、继业、继光、继文等。

承:承接、承继。以“承”字入名的如:承先、承宗、承明、廖承志等。

奉:奉献、奉命。以“ 奉”字入名的如:奉先、奉高等。

敬:尊敬、敬仰。以“ 敬”字入名的如:敬礼、敬达、敬德等。

思:思念。以“ 思”字入名的如:思危、思远、思德、思奇等。

崇:尊崇、崇高。以“ 崇”字入名的如:崇焕、崇道、崇节等。

学:学习、效法。以“ 学”字入名的如:学良、学谦、学森、学兵等。

莫姓男孩名字推荐

莫锒源 莫良源 莫礼源 莫辰源 莫巨集见

莫崇秀 莫干王 莫宜源 莫金启 莫祺逸

莫祺源 莫严词 莫义源 莫凯义 莫凯雄

莫凯望 莫思弘 莫嘉楠 莫鸿嘉 莫巨集铭

莫巨集杰 莫巨集源 莫清克 莫源清 莫源杰

莫杰榕 莫伟杰 莫伟峻 莫伟源 莫为源

莫威源 莫源源 莫远源 莫铧源 莫鹏源

莫强源 莫源强 莫冰源 莫竣滨 莫竣源

莫俊源 莫鑫俊 莫鑫源 莫星源 莫靓源

莫熄源 莫禧源 莫西源 莫豪源 莫茗源

莫翘甄 莫翘连 莫翘源 莫思源 莫梢源

莫少源 莫侵源 莫獯源 莫家源 莫榕源

莫智源 莫燃源 莫宴源 莫甄源 莫清源

莫清源 莫金源 莫骀源 莫磊源 莫浚源

莫思源 莫翘缘 莫殿杰 莫国锐 莫国俊

莫国武 莫国维 莫国铭 莫显惠 莫森然

沈阳满族莫氏如今没有对外公开过家谱,所以现在还不好说满洲老姓是什么。

猜测可能是 莫克脱氏,也可能是 费莫氏,或 莫勒氏。

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莫德惠 先生就是这个家族的。

中新社肇庆九月二十七日电 题:莫氏宗亲朝拜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

  作者黄耀辉

  今年农历八月十七是两广第一状元莫宣卿一千一百六十八周年诞辰日。

  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莫氏宗亲会代表,与广东省内各地和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的莫宣卿后裔一万多人,当天聚于莫宣卿的故乡肇庆河儿口镇锣鼓岗的莫宣卿墓前,纪念这位先祖,抄阅不久前从广西容县莫氏家谱发现的莫宣卿《家训》。

  状元祠内,锣鼓声声,鞭炮阵阵,乡亲们杀鸡宰鸭,款待来自远方的亲人。

       十七岁中状元

  唐朝文宗大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农历八月十七,岭南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莫宣卿诞生在肇庆麒麟山下一条僻静的小山村。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父亲莫让仁,博学能文,是岭南八大才子之一;母亲梁氏,生性贤淑。据记载,莫宣卿为遗腹子,因家境困难,母亲怕孩子孤苦无依,便带着他改嫁开建县(今封开县南丰镇)的莫及芝。三岁时莫宣卿开始随叔父生活,他天性迥异,闻言即悟,过目成诵。五岁赋诗,被称为神童,十二岁时举茂才(即秀才)。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八五一年),年仅十七岁的莫宣卿以《兴国论》一文考取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成为两广状元第一人。莫宣卿初留京入翰林,掌管秘书著作,起草机要诏诰。唐懿宗为成全其孝道,封他为浙江省台州别驾(刺史副职)。正当他回乡迎母赴任时,不幸病卒故里。据考,享年仅三十四岁。

      冒险谏诤为民解忧

  据《莫宣卿传奇》资料记载和民间流传,大中十一年起,岭南连续三年失收,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莫宣卿多次向宣宗面陈灾情,请求圣上减租减税,以解民困。

  此时,宣宗正被宦官与朝官之间的争斗搅得是非难分,加上年老体衰,故任何谏诤都听不进。当莫宣卿知道宣宗想吃南方土特产后,便巧妙地将家乡山上生长的薯茛(一种染料用的野生植物根块,味苦不能吃)和大薯混煮给皇帝吃。皇帝分不清薯茛和大薯,将薯茛吃到嘴里,苦不堪言。莫宣卿乘机启奏,力陈岭南贫穷,百姓就是靠吃这东西过日子,现在又不幸连年天灾,数百万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后皇帝准奏,岭南免除征粮三年。

        状元后人才子多

  莫宣卿虽英年早逝,但其原配夫人白氏在唐宣宗大中八、十、十二年分别为他生下了长子莫齐、次子莫楚和三子莫晋。莫晋曾任怀州刺史。莫宣卿的后代繁衍兴旺。

  据统计,目前,侨居国外的莫宣卿后裔约在七万三千人以上。莫氏后裔莫宗尧、莫宗舜、莫天佑在宋朝年间分别高中进士,莫天佑殿试名列三甲。莫休符当过唐融州刺史,著有《桂林风土记》等较早的地方志著作。

  据考证,莫宣卿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最年轻的状元。作为岭南的第一个状元,他在广东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莫宣卿之后,当地曾出过七个进士。

  一九七七年中国内地恢复高考至今,仅有一百一十多户人家的河儿口镇西村(乡民均为莫宣卿后裔),已出了五十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清华学子和留学国外的学生。

  如今,莫宣卿的故居已被开辟为旅游景区,其位于景色秀丽的龙山省级名胜区正中。当地还准备在莫宣卿墓建造一个具有唐代风格的状元公园,以供世人瞻仰拜谒。

1,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原始人都是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大事件。

东北的鄂伦春人,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依旧还在马鬃绳上打结来记事,从打结的数量来分辨家族有多少代人,每个结代表一代,他们把这样表示世代的结绳,悬放放在房梁上,以示崇敬之意。

2,口述家谱

我国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口述家谱的习惯,普通家庭的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先辈的世系,最多的甚至能背出九十多代。比比结绳更为古老

3,竹柬家谱

将家谱写在竹简上,传承下来。现在也有人把家谱做成竹简的姓氏来保存。

4,布帛家谱

将家谱写在布上传承下去。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家谱记录方式。

5,甲骨家谱

即将家谱刻在龟壳或动物骨头上的家谱。源自于殷商的甲骨文,如“儿氏”的甲骨,便记载了一个家族的11代,共14个家族人物,它是极具代表性的甲骨家谱,也算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家谱了。

6,青铜家谱

是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也称作金文家谱。在已发现的商代末年青铜器中,有几个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

7,石碑家谱

是刻在石碑上的族谱。早在汉初,这种家谱的形式就很普遍了。在中华民国的早期,广西南丹县的壕塘村建立了“莫氏哨目族谱”,共有412个字,记载了莫氏家族的世系和起源。与甲骨文、铜文家谱相比,石碑家谱更为成熟。

8,书本家谱

就是常见的印刷成书籍的家谱。这是我国目前最主流的家谱形式,种类数量有几千种之多。

壮族大概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广泛沿用汉姓。而族谱以及碑刻所记载都是假的。

例如:

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广西河池小山峡“莫一大王”的传说是怎么样的?

《莫一大王》传说广泛流传于河池、南丹、宜山、柳城等壮族地区,《莫一大王》的故事除以传说的形式流传外,在壮族民间还曾流传着《莫一大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