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张海杏等姓汪
一、汪氏姓氏的起源
汪氏祖上本姓姬,应是周文王的后裔。汪鲁父亲叫姬黑肱,公元前573年,姬黑肱妻姒氏夜梦白兔,虹复其身,居期生子,手上有字曰“汪”,因该地当时属鲁国,取名汪鲁叫姬汪鲁。
汪鲁的出身地是现河南太康县西面,嵩山东面,颍水流域的一村落,晋时该地是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汪鲁长大后有功于鲁,被封为上大夫,卒葬河南阳城山南的颍川城南三十八里伏龙山下(共有十五祖合葬其中)。后人以其尊贵称他为颍川候,并以他手上的汪字为姓,这样汪鲁就成为汪氏一世祖。
,汪氏望出应是颍川而不是百家姓中写的汪氏望出平阳(现山西临汾市)。在“汪氏通宗世谱”中的“平阳辨、颍川辨、平阳后辨、汪茫辨”诸文中分析了这一谬误根由。特别是宋代大家歙县人罗愿在“平阳后辨”中指出了产生这一谬误的原因。他在文中指出,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国界多变动,犬牙交错,相互伸入可达千余里。考之古代有两平阳,望出平阳者有十五姓,为鲁平阳(在曲阜北面)者有三姓:衡、饶、汪;为晋平阳者有八姓,还有四姓不知何平阳。后来晋平阳比鲁平阳出名,又加上从汪氏一世到宋代过去了一千多年,宋人就误把汪姓归为晋平阳了。
二、汪姓的发展概况
汪氏的发展大概有下面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人物介绍如下:
1、汪氏一世到三十世。这一阶段主要在北方发展,这时人口增加不快,在“通宗世谱”中辑录的唐初汪华主修的谱中,当时,北地共有七支派三十九户,这大概与北方中原地区多战乱有关。这一段的汪氏子孙绝大部分在政府中为官,小的也是个县令。
2、三十一世文和公感到北方多战乱,在平黄巾起义时打过江南,攻下会稽令后被孙策上表汉献帝册封为淮安候,任会稽令。攻下歙、黟后(当时歙、黟属会稽邑)成立新郡叫新都,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就家于始新,其次子超公仍住会稽。文和公卒葬邵石山(今淳安小金山)并建有墓祠。之后几世任职地和住所多有变动。
3、三十六世道献公任歙县令(又一说任黟县令)就家于歙,卒葬歙东七里吴清山(现吴三铺吴山)建有墓祠,合葬的还有三十三世澈公夫妇等五人。墓祠已遭破坏,现改建为吴山铺小学。墓前练江(上游为绩溪扬之水)从北向南偏西流过。从三十六世以后汪氏基本以歙州基地发展,所以道献公被称为新安始祖。
举公字鹏远,宋孝武大明间为军司马,又一说南齐明帝为军司马(相当于兵部尚书,或大将军手下主管军政要务的军官),人称司马公,也有人称司马齐人的,一场大病后勇退不仕,于乡间乐善好施,后举家迁绩溪登源洞汪村,九十八岁卒。司马公墓有两处,一处在登源洞汪村,汪华的“忠烈庙”后,墓前有“司马公祠”,“司马公祠”目前尚在。另一处在登源岭前白杨坑,土名叫高车村、石榴村附近,墓道两边有石人石马,现已无存。叔举公之后汪氏在登源洞有较快增长,四十四世及其子女都是在这儿出生长大的。
汪华之后汪氏人口急速增长,成为汪氏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唐初由于汪氏政治上的地位加上人口急速地增加,唐开元五年丁已族望敕中汪氏被封为十大柱姓之一(同时还封了十六大木梁姓)。
三、汪华其人其墓
汪华原名汪世华,因避题李世明的世字改名为汪华。其祖父勋明陈武帝时为会稽令,后历任两朝,陈元帝时因功被封戴国公。父僧莹于陈文帝天嘉元年袭封戴国公,为海阳令。汪华出生于陈至德四年正月十七日(公元586年)。汪华青少年时代就好习武,以勇侠著,其叔父常教以兵法。故汪华成年后具有统帅兵马作战能力。
隋末大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汪华顺应民意揭竿而起,很快聚集十多万众,并占领歙、杭、宣、睦、婺、饶六州,自称吴王,从此六州人民免受了很多战乱之苦。唐王逐渐统一中原后,汪华于唐武德四年九月归顺唐王。因保卫六州有功,唐高祖于武德四年封汪华越国公,食邑三千户。后在长安任典宿卫二十余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伐辽时被诏为九宫留守(房玄龄为正)。
三年三月(公元649年)卒于长安。死后灵柩于永徽三年(652年)由家人运回徽州葬于城北七里云岚山下,墓前建有墓祠,并在歙城乌聊山建忠烈庙,庙中供有高祖授越国公圭;皇朝榜文一;铜印之一;玉束带二等庙之镇宝。
现庙已经没有踪影,庙中之许多珍贵文物也不知流向何方。除此之外在汪华出生地登源洞建有规模宏大的“忠烈庙”,徽州地区各县都建有“忠烈庙”。凡有汪氏后裔的村落都建有宗祠与宗庙,宗庙供着汪华及其子的塑像,每年定期(一般春节期间)迎接到宗祠进行祭祀活动(宗祠中还供着族人按辈分摆放的灵位牌,对族人的最大处罚是不准其灵位牌存放在宗祠中,族人也把这看作很神圣的事,这也成了约束族人不敢做坏事的紧箍圈,这是徽州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不少非汪姓的村落也建有供着汪华及其儿子的塑像,并每年进行祭祀活动。
宋朝皇帝宋徽宗、宋孝宗、宋宁宗、宋理宗、宋恭宗不断下昭追封汪华为各种名目的王,九个儿子也不断被追封为候、公,德祜元年四月元顺帝也封汪华为昭忠广仁武烈英显王,到了明朝汪华又被追封为越国汪公之神,后人称汪华为汪公大帝。皇帝老儿们一个个地封他为王,即反映了汪华在民众中的影响之大,也折射出封建统治者都希望子民们一个个的都像汪华那样效忠于他。
2004年夏末在老乡的带引下我去寻访了云岚山汪王墓。墓全部被毁,1970—1971年间,盗墓者从一非常难以打开的石棺中抽出一未腐烂的,身穿兰色绣花丝绸衣服的女尸,该女尸头戴凤冠,左手握金,右手握银,是一年青**。该女尸应是汪华的四夫人继钱氏。据说该女尸皮肤还呈白色,有弹性。很快变成紫铜色并腐烂。这一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唐古墓,连一张影像资料都未留下。现还有两个老年男子各盖了一间小平房住在墓区。墓区又见到了三个新坟包,是开发东山营工业园区移进去的。墓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富山从墓祠西南角环绕墓区一直沿伸到墓区南口东面,西面一不知名小山又从墓祠西南角向南沿伸到墓区南口西面,两山高二十多米,富山背靠云岗山,整个墓区如同一个葫芦形,两山如同左青龙右白虎守护着汪王墓大门。墓前右面是大厅,据老乡介绍厅内富丽堂皇,两根大柱上盘着两条雕塑得十分精美的大龙;墓前左面是一个可容纳二百多人同时吃饭的餐厅;大厅往南到墓区口还有两口水塘。据老乡介绍这两口水塘是供二条龙洗澡用的。墓道两旁有石人石马。汪王墓的东北面约三里处是许国墓,也有石人石马;墓的东面约六里处是三十六世道献公的墓。站在墓区南口的塘埂上望去四面环山,中间是从歙县城到岩寺的盆地;左面是练江自北向南偏西流过;右面是富资水,与练江在县城附近会合。古时两水中帆船点点,汪王墓真是一块仙境般优美的风水宝地。
在云岚山合葬的还有汪华祖父勋明和许氏;汪华父僧莹和郑氏;汪华夫人钱氏、继钱氏、次稽氏、张氏、庞氏共10人。
四、天下汪氏出徽州
从歙县西溪支派族裔孙汪懋炎那儿看到一份收集了七十多种族谱的资料,资料的名称是“天下汪氏出徽州”。七十多种族谱只是诸多族谱中很少的一小部份。比如被称为歙县支派的慈川支派,是汪华七子的后裔,慈川在汪华墓北约三里路,成为世守祭祀汪华墓的支派,该支派从五十九世永固公之后到八十六世就向全国各地迁出十四支。其中六十一世焱公迁到歙南琴川后又分迁出十一支,有八支是迁出徽州的;七十一世宗荣公迁歙县南乡遐阜川(现叫显村)后又分迁出六支,有四支是迁浙江富阳、常山邑岩口、汾水邑等地,这些在七十多种族谱中都没有反映。去年夏天曾接一友人电话,问我有一台湾汪氏族谱是否愿看,因时间太紧未看着。这反映了汪氏人口的增多,有限的土地无法维持生计,只有外迁,且越到后来迁得越远。三十一世文和公之前北方总共只有三十九户,文和公到江南后只有在会稽与睦州(淳安一片)有少量汪氏后裔。这些早期的汪氏后裔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往各地的汪氏后裔人员之中,所以“天下汪氏出徽州”也就成为自然现象了。
在诸多族谱中最主要的是明万历三年(1575年)间,徽州汪同文主修的“汪氏统宗世谱”共172卷。谱中内容前后呼应。在当时交通与通讯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收集、整理、分类可真是一个浩大工程。谱中子上部(即第一册)记录了大量史料。有历史上二十多位关键人物的画像;有汪氏一世、三十一世、四十四世的墓葬图;有汪氏发源地的木本水源图;有汪华的保卫六州的六州地图;有一世到四十四世人物情况介绍;墓碑记;有汪华归顺唐高祖归顺书,各皇帝的各种昭书等,可以说是徽州族文化的珍宝。我见到的是“汪氏通宗世谱”,“统”、“通”的区别大概是:“统”是明万历本,“通”是乾隆间重印本。乾隆间重印本中其子上部(即第一册)与明万历间印本完全一样,全册共二百八十面只有少数几页人物表中有变动。在我见到的卯上部“通”本中,在每页中缝中部有“××部××卷××”的编号,中缝下部有“原续××部××卷之××”。从这些页数编号中看出,“通”本只是从明万历到乾隆间汪氏人口后代的补充,整个框架没有变。可惜显村汪氏德茂堂保留的这套宗谱文化大革命时被付之一炬,当时村中一个有识之士偷着将“子上部”和“卯上部”交与一个年青的生产队长保管,这二本现在才得以重见天日。
五、寄后语
云岚山下汪王墓及周围的优美环境以及沉淀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确实给歙县古名城增添不少色彩。开发这一族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一个汪王墓的问题,乌聊山忠烈庙、登源洞忠烈庙等都是汪氏后人关注的地点。目前对我们徽州人特别是汪氏的后裔们的当务之急是把我们祖先的历史搞清,把散落民间的珍贵文化收集起来,当然这也不是靠1—2个散兵游勇所能完成的。如果外地的汪氏后裔们拿着他们研究成果,拿着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来徽州寻根问祖,而我们却一无所知,那我们真是愧对我们的祖先。
汪氏家谱
南阳汪氏(锅片汪)修普组委会
中富 汪佐 聚胜 传印 富华 中勤 从政
编辑
从政 聚胜 汪佐 运泰
校对
聚贵 聚胜 中勤 从政 成立 润明 瑞新 新立 喜党 玉平 德方
汪氏始祖----汪满
汪满源出姬姓,为春秋时鲁成公庶子,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与汪,人称汪侯,遂以为氏。
传及黑肱,生子兆祥。手握福瑞,受封颍川,食采汪地。万代始祖,首表像图,辉煌牒普。原吾汪氏,发迹轩辕,如木之源,文王造周,姬旦兴鲁,伯禽袭爵,成为鼻祖。
目录
一 序
二 汪氏家族的起源与繁衍
三 1。编辑委员会。2新野汪堤理事会成员。3。唐河祈仪汪庄理事会成员。4。唐河张店理事会成员。
四凡例。
五字派。
六族训。
七世系图。
八世系表
九史海漫步
十.后记。
序
本支《南阳汪氏》始迁祖洪,系越国公华之后(系七十三世),明洪武武年间,与长兄贤,狄兄书为避乱,自徽州(现黄山市徽州区)西出。途中,三人商议,若逃一处无异则好,若有不测,则后果不堪设想,为保一脉,一处死不如各自逃生,商定,无一为记,将随带一锅一分为三,各带一片,后人以此为记,故本支俗称“锅片汪”。
始迁祖洪墓碑载:“贤散湖广书隐陕西,洪散河南”。洪到河南省新野县汪堤后,几百年来,子孙繁衍,散居四方,无族谱以统之,造成世代不明,宗支不分,春秋交替,汪氏族人,子又生子,孙又生孙,茫无记述,途人相识,不知何门其祖何伟,其祖母何氏,姑氏和门,岂不贻笑大方。
世人皆知,族人祖孙众多,皆祖先一人遗传,由子孙向上追朔,初之为兄弟,由兄弟而上朔为一人之身,由一人分而置于途人,吾族谱已到不得不续了。
族谱续后,凡我后裔,见其谱者,宜思立身行道,以显父母而荣宗。勤奋劳作,为吾族症辉,为社会效力。
汪氏家族的起源与繁衍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起源”。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秦秋时的阳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里),繁衍于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
周公姬旦,(周武王姬发之弟)为汪氏肇祖,因“周”地为其采邑,所以世人称姬旦为周公。周文王驾崩后,周公和姜太公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百废待兴,周公姬没有到曲埠就任,留相王室,辅佐武王,于是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受封,建都曲埠(今山东泰山之南)。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592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颍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氏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为周司谏,生子诵`芒,诵为司马,生子金钺`铨`锜,皆有令名]。最早见于史书的汪姓人物是第四世汪锜。《礼记`擅弓篇》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484年)齐国伐鲁,鲁与齐师战于朗,汪琦在朗之战中死去。按当时鲁国的礼仪制度规定,为国家而战死的人国家给予敛藏。汪琦当时尚未成年,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殓,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怎能不按国殓(指为国牺牲)对待呢!”于是以成年人之礼将其敛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国辅,汉献帝时破黄巾为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屡建战功,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壑县金奇,毛公甘及黔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黔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郡。治所始新。后汪文和为避乱遂举家迁往始新(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祈门等地,与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丽的丘陵盆地,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壑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壑州为徽州,辖壑县,黔县蝥源,绩溪,休宁,祈门六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至此新安郡汪氏江南祖籍。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扰,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移家于壑县。南齐时,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汪叔举四传而越国公华。
第四十四世汪华,与弟汪铁佛一道,于岁末一举定了壑州,宣州,杭州,睦州,蝥州,饶州等地动乱,甲十万兵,威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乃奉隋。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向唐朝称臣,武德四年,被唐朝调祖授予壑州刺史,封越国公,二品,总管壑州,宣州,杭州,睦州,蝥州,饶州六州诸军事。汪铁佛封开国公。越国公华,地位尊荣无比,又拥有实际的兵权,威名震天下,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若磐石。汪华生有九子,九个儿子长大以后,汪华让儿子们在壑州境内迁徙散居,各自谋生,其后裔在境内分布最广。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区域相对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迁往
中原的,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壑州徙河间。”这说明隋初有一支迁至北方。宋元年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辗转迁徙,少数迁徙至湖北,湖南地区。主要聚居地有: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有汪姓族人迁入。明清时期,汪姓族人继续向外发展,居住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江苏,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省都有了汪姓人的足迹。特别是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迁徙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但现存于各地的汪姓家谱中窥见这个历史时期汪族人迁徙繁衍情况。
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都会很快就在当地出人头地,使得汪氏日后成了安徽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负有声望的大,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带,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人口众多。
汪氏字派
云 忠 呈 祥 瑞 恩 泽 培 德 惠 岚 桂 增 金 玉 松 梅 耀 辉 理 伦 铭 浩 华 修 善 道 业 升
鹏 举 达 世 昌 琰 钧 葆 通
注:
(八十九)十七世为云字派
(九十 )十八世为忠字派
(九十一)十九世为呈字派
(九十二)二十世为祥字派
(九十三)二十一世为瑞字派
(九十四)二十二世为恩字派
以下依次顺延。
族训
立志创业 修身养性
夫之志,当存高远。不论能力大小,必以事业为重,做事要有决心,恒心,耐心,对人要有诚心,热心,爱心。当惜时如金,勿蹉跎岁月。富贵不损其志,贫贱不移其节。常存礼仪廉耻之心;勿为酒色财气所累。远离赌场,毒品,**音像;勿交奸邪,盗骗,凶恶之徒。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尊,自信,自律,自重。
忠字仁爱 勤俭治家
人之品德,贵在忠孝节义。时时学习技能,立志报效国家;常常饮水思源,诚心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爱护妇幼;善待自己,善待自然;努力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创业,兴家之准则。贫穷时尤需艰苦奋斗,富贵后仍葆勤俭美德。事业成于忧患,败于安乐。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族人务必长存忧患意识,不断开拓进取,方可永世繁衍。
诚信待人 谦和处世
处世待人,以不欺为要,忠诚守信。乃人际交往之根本;理解,宽容,是健康心理之表现。肯吃亏,常吃亏,才能得到他人尊重;你谦让,我谦让,方可迎来社会祥和。坚持正义,爱憎分明。民族英雄齐仰之;民族败类共讨之。豁达大度,不计私怨。内部矛盾,以和为贵,捐弃嫌,惜其事。方正坦诚做人,圆和谦恭处世。
培德育才 教子有方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应根据儿童生长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家庭及学校,父母亦老师,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处处垂范。学孟母三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效岳母刺字,教孩子自幼树立报国之志。不求金玉贵,但愿儿孙孝。对孩子要培德育才,寓教于乐,时时鼓励,循循诱导,勿宠之,勿纵之,勿吓之,勿弃之,勿以物质诱惑之,勿以暴力迫之。教子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沟通无限,理解万岁。培养节俭品德,历练吃苦精神。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力求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毅力的有用人才。
上述训诫,我辈族人宜慎思之,行之
世系总图
七十三世 七十四世 七十五世 七十六世 七十七世 七十八世 七十九世
始迁祖 二世祖 三世祖 四世祖 五世祖 六世祖 七世祖
一风
兴龙
淇 付龙
宝山
见龙 宗佛 有兰
起龙
海 应龙
跃龙
寅 云 胜龙 有秫
济 成龙 宗训 有才
继俊洪
洪
连 洧
滨
为什么说天下汪姓出徽州(转)
一、汪氏姓氏的起源
汪氏祖上本姓姬,应是周文王的后裔。汪鲁父亲叫姬黑肱,公元前573年,姬黑肱妻姒氏夜梦白兔,虹复其身,居期生子,手上有字曰“汪”,因该地当时属鲁国,取名汪鲁叫姬汪鲁。
汪鲁的出身地是现河南太康县西面,嵩山东面,颍水流域的一村落,晋时该地是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汪鲁长大后有功于鲁,被封为上大夫,卒葬河南阳城山南的颍川城南三十八里伏龙山下(共有十五祖合葬其中)。后人以其尊贵称他为颍川候,并以他手上的汪字为姓,这样汪鲁就成为汪氏一世祖。
,汪氏望出应是颍川而不是百家姓中写的汪氏望出平阳(现山西临汾市)。在“汪氏通宗世谱”中的“平阳辨、颍川辨、平阳后辨、汪茫辨”诸文中分析了这一谬误根由。特别是宋代大家歙县人罗愿在“平阳后辨”中指出了产生这一谬误的原因。他在文中指出,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国界多变动,犬牙交错,相互伸入可达千余里。考之古代有两平阳,望出平阳者有十五姓,为鲁平阳(在曲阜北面)者有三姓:衡、饶、汪;为晋平阳者有八姓,还有四姓不知何平阳。后来晋平阳比鲁平阳出名,又加上从汪氏一世到宋代过去了一千多年,宋人就误把汪姓归为晋平阳了。
二、汪姓的发展概况
汪氏的发展大概有下面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人物介绍如下:
1、汪氏一世到三十世。这一阶段主要在北方发展,这时人口增加不快,在“通宗世谱”中辑录的唐初汪华主修的谱中,当时,北地共有七支派三十九户,这大概与北方中原地区多战乱有关。这一段的汪氏子孙绝大部分在政府中为官,小的也是个县令。
2、三十一世文和公感到北方多战乱,在平黄巾起义时打过江南,攻下会稽令后被孙策上表汉献帝册封为淮安候,任会稽令。攻下歙、黟后(当时歙、黟属会稽邑)成立新郡叫新都,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就家于始新,其次子超公仍住会稽。文和公卒葬邵石山(今淳安小金山)并建有墓祠。之后几世任职地和住所多有变动。
3、三十六世道献公任歙县令(又一说任黟县令)就家于歙,卒葬歙东七里吴清山(现吴三铺吴山)建有墓祠,合葬的还有三十三世澈公夫妇等五人。墓祠已遭破坏,现改建为吴山铺小学。墓前练江(上游为绩溪扬之水)从北向南偏西流过。从三十六世以后汪氏基本以歙州基地发展,所以道献公被称为新安始祖。
举公字鹏远,宋孝武大明间为军司马,又一说南齐明帝为军司马(相当于兵部尚书,或大将军手下主管军政要务的军官),人称司马公,也有人称司马齐人的,一场大病后勇退不仕,于乡间乐善好施,后举家迁绩溪登源洞汪村,九十八岁卒。司马公墓有两处,一处在登源洞汪村,汪华的“忠烈庙”后,墓前有“司马公祠”,“司马公祠”目前尚在。另一处在登源岭前白杨坑,土名叫高车村、石榴村附近,墓道两边有石人石马,现已无存。叔举公之后汪氏在登源洞有较快增长,四十四世及其子女都是在这儿出生长大的。
汪华之后汪氏人口急速增长,成为汪氏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唐初由于汪氏政治上的地位加上人口急速地增加,唐开元五年丁已族望敕中汪氏被封为十大柱姓之一(同时还封了十六大木梁姓)。
三、汪华其人其墓
汪华原名汪世华,因避题李世明的世字改名为汪华。其祖父勋明陈武帝时为会稽令,后历任两朝,陈元帝时因功被封戴国公。父僧莹于陈文帝天嘉元年袭封戴国公,为海阳令。汪华出生于陈至德四年正月十七日(公元586年)。汪华青少年时代就好习武,以勇侠著,其叔父常教以兵法。故汪华成年后具有统帅兵马作战能力。
隋末大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汪华顺应民意揭竿而起,很快聚集十多万众,并占领歙、杭、宣、睦、婺、饶六州,自称吴王,从此六州人民免受了很多战乱之苦。唐王逐渐统一中原后,汪华于唐武德四年九月归顺唐王。因保卫六州有功,唐高祖于武德四年封汪华越国公,食邑三千户。后在长安任典宿卫二十余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伐辽时被诏为九宫留守(房玄龄为正)。
三年三月(公元649年)卒于长安。死后灵柩于永徽三年(652年)由家人运回徽州葬于城北七里云岚山下,墓前建有墓祠,并在歙城乌聊山建忠烈庙,庙中供有高祖授越国公圭;皇朝榜文一;铜印之一;玉束带二等庙之镇宝。
现庙已经没有踪影,庙中之许多珍贵文物也不知流向何方。除此之外在汪华出生地登源洞建有规模宏大的“忠烈庙”,徽州地区各县都建有“忠烈庙”。凡有汪氏后裔的村落都建有宗祠与宗庙,宗庙供着汪华及其子的塑像,每年定期(一般春节期间)迎接到宗祠进行祭祀活动(宗祠中还供着族人按辈分摆放的灵位牌,对族人的最大处罚是不准其灵位牌存放在宗祠中,族人也把这看作很神圣的事,这也成了约束族人不敢做坏事的紧箍圈,这是徽州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不少非汪姓的村落也建有供着汪华及其儿子的塑像,并每年进行祭祀活动。
宋朝皇帝宋徽宗、宋孝宗、宋宁宗、宋理宗、宋恭宗不断下昭追封汪华为各种名目的王,九个儿子也不断被追封为候、公,德祜元年四月元顺帝也封汪华为昭忠广仁武烈英显王,到了明朝汪华又被追封为越国汪公之神,后人称汪华为汪公大帝。皇帝老儿们一个个地封他为王,即反映了汪华在民众中的影响之大,也折射出封建统治者都希望子民们一个个的都像汪华那样效忠于他。
2004年夏末在老乡的带引下我去寻访了云岚山汪王墓。墓全部被毁,1970—1971年间,盗墓者从一非常难以打开的石棺中抽出一未腐烂的,身穿兰色绣花丝绸衣服的女尸,该女尸头戴凤冠,左手握金,右手握银,是一年青**。该女尸应是汪华的四夫人继钱氏。据说该女尸皮肤还呈白色,有弹性。很快变成紫铜色并腐烂。这一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唐古墓,连一张影像资料都未留下。现还有两个老年男子各盖了一间小平房住在墓区。墓区又见到了三个新坟包,是开发东山营工业园区移进去的。墓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富山从墓祠西南角环绕墓区一直沿伸到墓区南口东面,西面一不知名小山又从墓祠西南角向南沿伸到墓区南口西面,两山高二十多米,富山背靠云岗山,整个墓区如同一个葫芦形,两山如同左青龙右白虎守护着汪王墓大门。墓前右面是大厅,据老乡介绍厅内富丽堂皇,两根大柱上盘着两条雕塑得十分精美的大龙;墓前左面是一个可容纳二百多人同时吃饭的餐厅;大厅往南到墓区口还有两口水塘。据老乡介绍这两口水塘是供二条龙洗澡用的。墓道两旁有石人石马。汪王墓的东北面约三里处是许国墓,也有石人石马;墓的东面约六里处是三十六世道献公的墓。站在墓区南口的塘埂上望去四面环山,中间是从歙县城到岩寺的盆地;左面是练江自北向南偏西流过;右面是富资水,与练江在县城附近会合。古时两水中帆船点点,汪王墓真是一块仙境般优美的风水宝地。
在云岚山合葬的还有汪华祖父勋明和许氏;汪华父僧莹和郑氏;汪华夫人钱氏、继钱氏、次稽氏、张氏、庞氏共10人。
四、天下汪氏出徽州
从歙县西溪支派族裔孙汪懋炎那儿看到一份收集了七十多种族谱的资料,资料的名称是“天下汪氏出徽州”。七十多种族谱只是诸多族谱中很少的一小部份。比如被称为歙县支派的慈川支派,是汪华七子的后裔,慈川在汪华墓北约三里路,成为世守祭祀汪华墓的支派,该支派从五十九世永固公之后到八十六世就向全国各地迁出十四支。其中六十一世焱公迁到歙南琴川后又分迁出十一支,有八支是迁出徽州的;七十一世宗荣公迁歙县南乡遐阜川(现叫显村)后又分迁出六支,有四支是迁浙江富阳、常山邑岩口、汾水邑等地,这些在七十多种族谱中都没有反映。去年夏天曾接一友人电话,问我有一台湾汪氏族谱是否愿看,因时间太紧未看着。这反映了汪氏人口的增多,有限的土地无法维持生计,只有外迁,且越到后来迁得越远。三十一世文和公之前北方总共只有三十九户,文和公到江南后只有在会稽与睦州(淳安一片)有少量汪氏后裔。这些早期的汪氏后裔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往各地的汪氏后裔人员之中,所以“天下汪氏出徽州”也就成为自然现象了。
在诸多族谱中最主要的是明万历三年(1575年)间,徽州汪同文主修的“汪氏统宗世谱”共172卷。谱中内容前后呼应。在当时交通与通讯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收集、整理、分类可真是一个浩大工程。谱中子上部(即第一册)记录了大量史料。有历史上二十多位关键人物的画像;有汪氏一世、三十一世、四十四世的墓葬图;有汪氏发源地的木本水源图;有汪华的保卫六州的六州地图;有一世到四十四世人物情况介绍;墓碑记;有汪华归顺唐高祖归顺书,各皇帝的各种昭书等,可以说是徽州族文化的珍宝。我见到的是“汪氏通宗世谱”,“统”、“通”的区别大概是:“统”是明万历本,“通”是乾隆间重印本。乾隆间重印本中其子上部(即第一册)与明万历间印本完全一样,全册共二百八十面只有少数几页人物表中有变动。在我见到的卯上部“通”本中,在每页中缝中部有“××部××卷××”的编号,中缝下部有“原续××部××卷之××”。从这些页数编号中看出,“通”本只是从明万历到乾隆间汪氏人口后代的补充,整个框架没有变。可惜显村汪氏德茂堂保留的这套宗谱文化大革命时被付之一炬,当时村中一个有识之士偷着将“子上部”和“卯上部”交与一个年青的生产队长保管,这二本现在才得以重见天日。
五、寄后语
云岚山下汪王墓及周围的优美环境以及沉淀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确实给歙县古名城增添不少色彩。开发这一族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一个汪王墓的问题,乌聊山忠烈庙、登源洞忠烈庙等都是汪氏后人关注的地点。目前对我们徽州人特别是汪氏的后裔们的当务之急是把我们祖先的历史搞清,把散落民间的珍贵文化收集起来,当然这也不是靠1—2个散兵游勇所能完成的。如果外地的汪氏后裔们拿着他们研究成果,拿着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来徽州寻根问祖,而我们却一无所知,那我们真是愧对我们的祖先。
141
安金藏
阿倍仲麻吕
岑长倩
崔光远
崔日用
柴绍
程咬金
陈叔达
陈敬瑄
陈玄礼
崔铉
D
戴至德
杜佑
杜悰
狄仁杰
独孤卿云
窦抗
豆卢仁业
豆卢建
戴胄
杜如晦
杜鸿渐
杜黄裳
段志玄
F
封言道
房玄龄
房遗直
辅公祏
冯盎
封德彝
G
郭元振
郭子和
郭暧
高士廉
高履行
H
何弘敬
皇甫无逸
贺兰敏之
黄君汉
侯君集
韩休
韩滉
J
姜皎
姜简
K
孔纬
L
刘玄意
刘弘基
L 续
刘从谏
刘总
李世勣
李令问
李伯瑶
李抱玉
李敬业
李湛 (赵国公)
李谨行
李逢吉
李靖
梁守谦
陆扆
骆奉先
李嗣业
刘政会
刘文静
李德裕
李绅
M
苗晋卿
马存亮
N
牛仙客
P
裴居道
裴寂
Q
仇士良
泉献诚
泉男生
屈突通
秦琼
S
苏定方
蘇頲
蘇良嗣
T
唐俭
田令孜
田弘正
W
武士彠
武懿宗
武承嗣
汪华
温大雅
王仁皎
王君廓
王承元
韦昭度
韦见素
韦温 (宰相)
韦陟
W 续
王缙
魏徵
乌重胤
魏元忠
X
徐彦若
萧遘
萧锐 (唐朝)
萧俛
萧瑀
萧华 (唐朝)
薛平
薛怀义
薛稷
Y
严武 (唐朝)
于志宁
宇文士及
尉迟宝琳
杨复恭
苑君璋
姚崇
尉迟恭
Z
张仁愿
张允伸
张公谨
张献诚
张士贵
祝钦明
赵彦昭
长孙无忌
长孙顺德
张亮 (唐朝)
张说
乞
乞乞仲象
刘
刘仁愿
屈
屈突诠
废
王仁祐
执
执失思力
拓
拓跋守寂
李
李德謇
李思恭
王
王君愕
突
突地稽
豆
豆卢怀让
赠
敬君弘
阿
阿史那社尔
隋
隋恭帝
韩
韩弘
为什么说张海杏等姓汪
本文2023-10-27 02:18: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