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黎氏续修宗谱新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1收藏

京兆黎氏续修宗谱新序,第1张

文 | 鹤湖风光

古人云:史、志、谱,其义一也。上下五千年,经纬百家姓,家谱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一部独树一帜、古人今人跨越时空共同书写、共同传承的家族之史记,百姓之经典。

续修家谱,功莫大焉。上溯列祖列宗昭穆一本,下启子孙后代世系万派。发扬古贤风范,传承先人美德,重申家训之谕,启迪人生之本。

岁月荏苒,人间兴替。京兆黎氏英奇公支下裔孙,世居彭泽县大桃源及瀼溪镇黎家村(旧称菊邑下洋湖,原属东流县唐丰上乡十二都),虽遭战乱兵燹,家谱仅存卷首,百年失修,但族人尊祖敬宗的情怀,无可扼制,从未失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人生哲学话题,唯有在家谱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修谱,就是人们心中的一条回家的路,家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一块圣地,是子孙万代灵魂的归依之所。一个家族如果缺少了家谱的传承,在精神世界里,无论身居何方,都算是客死他乡。失去了家谱,后人更不知道自己根由何来,将归向何处。拜读残存的谱首,想我黎氏,祖德宗功,巍巍华表。谱牒千百年传承有序,又岂会在历史长河中怅然断失呢!

食徳饮和,必蒙祖先暗祐。通过不懈努力,精勤搜访,二零二零年岁末,族人在网络上发现了一条重要信息。光绪三十四年,与我支合修宗谱的菊邑(旧东流县)同宗英义公、英茂公房,二零一六年续修家谱。因两地相去二百里之遥,跨省越山,地名更替,音讯百年未通,当地掌修大中先生,心念英奇公支派,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修谱寻亲信息。

二零二一年正月十六,新元伊始,东风解冻。英奇公房族裔冬伢、贵宝、新法、黎华、青贵一行,一路春风,驱车前往安徽省东至县英义公房住地黎家村,喜见保存完好的英奇公支下世系旧卷。川流派别当知同源,人代散殊当知同祖。瀼溪笑颜,鹤湖腾欢,两地宗亲,共话兄弟情谊,举杯相庆,欢聚一堂。

二房大中宗亲欣然受托,鼎力匡襄,利用一品谱局家谱软件编辑世系,并对艰深晦涩的古序断句标点。仅仅月余,新谱告成。从此,悠悠千古,一部浩瀚的家族史,源源本本、明明白白,走进了族人的视野。

拜读新谱,墨香盈案。本宗黎氏系自山西上党,派出江右宁都,伟绩丰功,官尊望崇。得姓有考,颛帝之孙北正黎,掌司天下土地,其后以字为姓;立国有史,黎侯佑商有功,封土潞州上党(今山西境内)建立社稷,以姓其国。泱泱黎氏,京兆名门,有惠民之政,后裔黎顼,仕梁为相;有戡乱之武,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顼的后代侨公敕封永乐侯,子孙将才翼北;有郡望之显,唐代宗大历丙午年,干公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京兆堂号,家声远播;有衍派之祖,唐敬宗宝庆二年度公官虔化令,开江南黎氏之先河;有帝师之严,清泰公懿宗咸通戊申授太子太傅,后世以地其名;有华国之文,虔州指挥史延昌之裔希声,北宋庆历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有贤良之祠,黎少师德重乡闾,光辉家乘;有聚族之裔,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己酉科江南大主考志远公,二修族谱,宁都黎氏支分派别,谱传四方。

追本溯源,侨公尊为京兆黎氏传承有序的始祖,籍在明州。度公授虔化令,自明州辟居江西宁都,尊为江南之祖。二十五世八郎官居清溪,次子七郎随子成忠官迁吉安府永丰县瑶田。三十九世元瑛公生四子,长英奇由永丰县永丰乡择居彭邑,次英义、四英茂见山青水秀,爰得乐土,卜居今东至县升金湖畔,唯三英旺留守故乡,重土不迁。从此各房开枝散叶,云仍第衍,传承有自,百世祯祥。

古人云:修谱旺族。凭吊古人,历史远去,茫然而山高水长。唯有家谱铭记祖徳宗功,激励后昆。续修家谱,是一个家族自强不息、族隆云兴的象征。百年岁月,华章维新,谁支谁脉,有条不紊,左昭右穆,焕然一新,纪事纂美,垂之久永。恭祝黎氏后裔,麟趾呈祥,螽斯衍庆,起凤腾龙,光耀门庭,蓬蓬勃勃,共建美好家园。

      公元二零二一年岁次辛丑孟春之吉

帝师就是帝王的老师,表示尊称。也是古星名。还是元朝的一种僧官名。

帝师,中国古代职务称呼,有三个意思,一是帝王的老师,例如广成子是黄帝的帝师。二是古星名。三是国家宗教的最高领袖,例如八思巴为元朝忽必烈时期的帝师。此外,封建时代皇帝敬赠智博功高德隆之臣也有称帝师的,如明朝开国谋臣刘基就被赐称帝师。

相关记载:

《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 良 足矣。”《汉书·朱云传》:“至 成帝 时,丞相故 安昌侯 张禹 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唐 李咸用 《题陈处士山居》诗:“樵童牧竖劳相问,巖穴从来出帝师。”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五世食 韩 ,并为正卿,厥生帝师,首造大 汉 。”

《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太师,太傅,太保是三公,正一品,太师地位最高,但都是虚爵,无实际职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三孤,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正二品。这些都是尊荣虚爵,表示他们是辅佐帝王和太子的最重要人物,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过问和决断国家大事的权利。帝师则是给皇帝或太子上课的老师或顾问式人物,不属于任何爵位和官职。

想知道帝师指的是太子的老师。帝师一般是指教育太子,辅佐太子登基的名臣,他们从小担任太子的师傅教学,对太子有着重要影响的人。另一方面,帝师也有皇帝的肱骨之臣的含义,特指那些皇帝十分信任的心腹谋臣。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无疑是一个极度高危的职业。

作为帝师的条件

语言能力要强,不能讲一口家乡口音,皇帝听不懂。叶向高是福建闽东地方的人,那个地方的话简直是另一个语系,很难懂。皇帝依赖他可见这个人是与时俱进的,老师授课,总想引导学生向善,并教导学生规避一些错误。让皇帝走正道,这是帝师最起码的责任。但若一上课就板着脸,训斥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学生肯定不高兴。

帝师在古代是帝王的老师,此外,封建时代皇帝敬赠智博功高德隆之臣也有称帝师的,如明朝开国谋臣刘基就被赐称帝师。元朝蒙古统治者崇奉吐蕃佛教,帝师在元廷地位极高。帝后妃主都接受灌顶(洗礼)。

帝师来去京师,百官隆重迎送。生时受大量布施、赠赏,死后赙金可达上千两黄金、上万两银和上万匹缯帛。帝师的子弟和门徒很多人被封为国师、司空、司徒、国公,这些高级僧侣也享有种种特权。

元世祖曾把乌思藏十三万户指给第一任帝师八思巴作为供养地,使之成为吐蕃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在那里,元朝皇帝的诏令和帝师的法旨并行。款氏帝师世代继承这种地位。帝师制度对巩固元朝在吐蕃地区的统治,起了很大作用。

帝师作为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其法旨也行于内地各寺院僧徒。帝师的存在使佛教在全国获得了高于其他宗教的优越地位。

师傅或导师。根据查询笔趣阁显示,主角会对万世至尊帝师怀有尊敬之情,并会遵守导和指引。帝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予主角鼓励、指导和启示,帮助主角在修炼和冒险中成长,甚至在特定情节中为主角提供关键的帮助。

京兆黎氏续修宗谱新序

文 | 鹤湖风光 古人云:史、志、谱,其义一也。上下五千年,经纬百家姓,家谱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一部独树一帜、古人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