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现代文学家的原名和笔名及其笔名的来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请教现代文学家的原名和笔名及其笔名的来历,第1张

作家的笔名和原名

中国有许多文学家在发表作品时,不用自己的原名而用笔名。之所以用笔名,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作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写作,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条件下,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免遭敌人的迫害,只能用笔名发表文章;有的作家发表文章用笔名是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或者向往;有的作家喜欢用自己书斋名作笔名;还有的作家发表文章取自己原名的谐音,等等。由于这些作家的文章长期以笔名相冠。久而久之,广大读者只能记住他们的笔名而不知道他们的原名。

■笔名“鲁迅”的来历

在用“鲁迅”这一名字之前,我们的伟大作家曾有过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等名字。

“阿张”为祖父周福清所取。鲁迅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即以此为名。

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鲁迅上学时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于是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为“豫亭”,再改“豫才”。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

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

(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

(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但这是否是鲁迅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了。

■笔名“艾青”的来历

艾青原名蒋海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此后,这名字一直沿用下来了。

参考资料:

http://artheuteducn/wenhua/wenhua_displayaspid=449

■笔名“巴金”的来历

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家》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内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他们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细腻独到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鼓舞知识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光明幸福,至今仍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原名李晓棠,字芾甘。他们辈分是“尧”字辈,巴金的大哥名尧杖,三哥名尧林。《诗经》中《国风·召南》有《甘棠》3首,共3章,每章句首均叠用“蔽芾甘棠”一句,巴金原名的末一字“棠”和字“芾甘”盖出于此。“芾甘”和“李芾甘”是巴金早年发表文章和译作的笔名,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认为是他的原名。

1927年,他在法国旅居时,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的一个叫巴恩波。不久,听说巴恩波在项热投水自杀,他虽然不熟识这个朋友,但深感痛苦。后来取定的笔名“巴金”的“巴”字即用这个自杀的朋友之姓。至于笔名中的“金”字则是他的一个安徽籍朋友想到的。当时,他正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不久,这部书的英译本还摊在桌上,那个朋友听说他要找一个容易记住的字作为笔名的名(姓“巴”已有),就开玩笑地说出了“金”字。他采纳了朋友的意见,从此,以一个少有的姓和一个常见的字合成的“巴金”这个笔名诞生了。

1928年8月,他首次在长篇小说《灭亡》上署用笔名“巴金”,并把小说寄给正在上海开明书店门市部当经理的朋友索非。索非接到这部书稿立即转送叶圣陶先生,因当时郑振铎出国去了,叶圣陶正代理着编辑《小说月报》。叶圣陶读了《灭亡》以后,觉得非常好,就把它发表了。于是,“巴金”的名字在文坛上开始不断地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笔名“老舍”的来历

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把“舒”字拆成“舍”、“予”两字,取名“舒舍予”,后来干脆叫起“老舍”来。之所以这样,是习惯于北方的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王、老马”等。另外,又有舍己为人、奋发励志、“舍我其谁”之意。

■笔名“冰心”的来历

冰心以笔名发表作品以来,获得无数荣誉,连她本人的真名谢婉莹也被其笔名的风头盖过。究竟“冰心”笔名的来历是怎样?

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据冰心表示,“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笔名“曹禺”的来历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附一:作家笔名来历

1鲁迅(周树人)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巴金(李尧棠)

巴金在法国留学时,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3曹禺(万家宝)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4冰心(谢婉莹)

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5高尔基(阿列克赛·彼什希柯夫)

“高尔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哪他又为何取这个名字呢?原来他从小父母双亡,读了两年书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间苦难,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所以取了“高尔基”这个笔名。

6张恨水(张心远)

“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7朱自清(朱自华)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8戴望舒(戴朝宗)

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9老舍(舒庆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0金庸(查良镛)

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11刘白羽(刘玉瓒)

“白羽”的笔名出自唐代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描述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李广射虎的传说,“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诗中的“白羽”不是柔软的鹅毛,而是箭镞之羽,这个笔名寄寓了作家以历史名将为楷模,征战疆场,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后来,刘白羽还用“石棱中”为笔名发表杂文,也源出于此。

12琼瑶(陈喆)

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首甜美的爱情诗,笔名正是琼瑶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附二:十一位名作家的笔名由来

一、鲁迅好友许寿裳曾于1920年底,当面向鲁迅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鲁迅的答复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二、1927年8月,茅盾遭蒋介石政府通缉,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在完成《幻灭》的写作后,署名“矛盾”投寄《小说月报》。取“矛盾”这个名字,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代理《小说月报》编务的叶圣陶先生觉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烦,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头。

三、“巴金”这一笔名和无政府主义毫无关系。巴老曾在《谈〈灭亡〉》一文中,介绍过这一笔名的来历:“巴”来之于一个叫“巴恩波”的同学,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杀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帮忙取的。巴老当时想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这位同学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

四、“曹禺”是由万家宝的“万”字分解而来的。“万”的繁体字是“”,上面是“艹”,下面是“禺”。因“艹”字不像个姓,作家便按照谐音选了个“曹”字。

五、“徐志摩”这一名字,是由他父亲取的。原来诗人在“抓周”时,家里来了一个志恢和尚,在诗人头上抚摩一圈,然后说:“此儿将来必成大器。”这话正合徐父的心意,于是便让儿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过头顶。

六、取“秦牧”为名,意在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推翻“秦”即国民党政权,建设田园牧歌式的和平生活。

七、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当时他们曾和鲁迅通信,并分别用了“萧红”和“萧军”作笔名。两个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革命的向往。

八、张恨水自1914年起便用这一笔名,取自李后主的诗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有勉励自己抓紧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

九、1930年高仕自美回国,国家满目疮痍,他为此痛心疾首。改名高士其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高士其”后来成了他的正式用名。

十、杨沫自小喜爱茉莉花,她曾跟三妹白杨商量,两人按排行分别取名杨君茉、杨君莉。后据谐音写成“杨君默”,又舍“君”字写成“杨默”。但她总觉得“默”字和自己的爽朗性格不合,再据谐音改为“杨沫”,意思是愿做革命海洋中的细细飞沫。

十一、严文井是湖北人,普通话里前鼻音的“锦”和后鼻音的“井”,用他的家乡话读起来没有分别,“严文锦”常被读成“严文井”,他的一批文友索性删繁就简写成“严文井”。后来他本人也接受了这个带有家乡色彩的名字。

我的母亲·老舍

作者:老舍 阅读来源:作家出版社 点击数:719 更新时间:2005-12-22

我的母亲

作者:老舍

老舍(1899—1966),北京人,作家。有长篇小说《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土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之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肉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投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到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像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家谱的范本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右侧的24各项。右侧的这24种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任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放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有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从为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族谱是怎样写的

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擡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

族谱怎么写

第1项:谱名

第2项:谱序

第3项:谱例

第4项:谱论

第5项:恩荣录

第6项:像赞、遗像

第7项:姓氏源流

第8项:族规家法

第9项:祠堂

第10项:五服图

第11项:世系

第12项:传记

第13项:谱系本记

第14项:族产

第15项:契据文约

第16项:坟茔第17项:名迹录

第18项:任宦记

第19项:年谱

第20项:艺文

第21项:字辈谱

第22项:领谱字号

第23项:续后篇

第24项:捐修人名

家族族谱是怎么回事呢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家里的家谱怎么写 父母家里的亲人怎么称呼?

家谱是族姓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记述某姓世系传承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籍,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等,人称私家史记。家谱与国史、方志,对研究历史、民俗、人口、社会、经济等具有重要价值。家谱起源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商代已有谱牒档案,官府设掌谱谍之官;史学家编修史书,也很重家乘谱牒,司马迁《史记》曾取谱牒旧闻以补史书缺略。家谱写法很多,其中不凡著名家谱。真实、科学记叙一个家族变迁、事故,可成为一部优秀专著,例如,亚历克斯·哈里的长篇小说《根》,用纪实手法,以写家史的心态,将一个黑人家庭七代、200多年的历史以时间线索展开记叙,每代人都有具体生动描述,使读者可认识到美国黑人乃至美国的一段历史,《根》曾风靡美国,并获美国历史特别奖,成为世界文学名著。郭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2007年人数居全国第16位,达1400多万人。据考证,郭姓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封邑为姓。郭姓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弟虢叔、虢仲于西虢、东虢;古代郭通虢,郭氏即虢氏。又有,山东有古郭国,战国时被齐所灭,其后人四处飘流,形成中山望族。二是以居住地为姓。郭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姓。《姓氏考略》载:夏有郭支,商有郭崇,此郭氏之始。三是其他族转姓。如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为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随母改姓郭;也有少数民族也改为郭姓的。郭姓传衍地域深广,遍及海内外,尤以山西、山东居多;郭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现代研究传承郭氏家族、郭氏文化的热情颇高,国内外建立了数十家郭氏宗亲团体、研究会、纪念馆、网站,例如,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有的经济、事业实体也以郭氏命名,例如,福建著名的郭氏集团实力雄厚,世人瞩目。郭氏家谱现存大约上百种,大部分是清末民国初年所修,明代家谱现存两部:一部是郭志高修的《凫溪郭氏宗谱》,1583年家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另一部是郭兴重修的《 >

家族族谱表格怎么写

你说的是世系表吧,用一张大纸,所有人按辈分由上而下,呈金字塔形,每个名字的旁边应有配偶的名字。夫妻之间连以横线,横线中间用竖线垂下,写他们的儿子的名字。如果是过继的,按古代谱法不写,今天修谱可以写,不过,与养父母之间可以用虚线表示,以免弄乱。另,女儿女婿在现在也应该上谱,不必拘泥古法。

家谱怎么写

家谱拼音:

[jiā pǔ]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家谱_百度汉语

[释义] 1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2有关一个种畜的父系和母系的系统记录

家谱中的家族大传怎么写

首先要写明始祖何人,何时由何地迁居到现在的地方。然后就大体说一下从始祖之后,繁衍多少世,区分昭穆支派,然后大体说一下本宗族的祖训,优良传统。最后再罗列几位家族名人,或者是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族人。结尾的时候要勉励族人向先祖学习,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就可以

长篇小说·情之初(上部)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红|袖|言|情|小|说

长篇小说

情之初

上部

小说是家谱

小说是寓言

小说是历史的沉淀

年轻人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一个

情投意合的情侣相伴

而最使年轻漂亮的女子刻骨铭心的遗憾是没有一个

令她们倾心而又信服的男子与之相爱

--作者

郭蓉在她生命的途程中已度过了二十七个春秋。大自然美妙多姿的造化,以及最初父母灵爱的撞击吻合之后,都在郭蓉的灵与肉上留下了他们最精华的部分。父亲的诚善,母亲的美慧,在郭蓉的眉眼或举手投足之间,都形成一种十分自然美丽的流淌。这是一种昭示,是一种超脱和天作之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郭蓉生活的这座小城里,在那些婚恋失意的大男大女的行列中,郭蓉的容貌仍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虽然她在自己生命最辉煌的时候,仍孑然一身,既没有父母兄妹,也没有亲戚走动。多年独居养成的习惯,使她很少与外界的闲杂人等接触,但这也是一位二十七岁的姑娘成熟的表现。她集漂亮、清高、文雅、聪颖于一身,也不知是她父母或父母的……

出版有长篇小说《兄弟如手足》,中短篇小说集《镢柄韩宝山》、《单身汉的乐趣》、《母系家谱》、《神主牌楼》,诗集《永远的三月》,散文集《爱河之源》,随笔集《叙述的乐趣》,自传体长篇《商海炼狱》,民俗文化考察研究长篇《洪荒的太息》,纪实长篇《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文化思考专著《拷问经典》等。曾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创作过电视剧多部(集)。

2013年6月出版书集《礼失求诸野》。

家谱是族姓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记述某姓世系传承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籍,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等,人称私家史记。家谱与国史、方志,对研究历史、民俗、人口、社会、经济等具有重要价值。家谱起源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商代已有谱牒档案,官府设掌谱谍之官;史学家编修史书,也很重家乘谱牒,司马迁《史记》曾取谱牒旧闻以补史书缺略。家谱写法很多,其中不凡著名家谱。真实、科学记叙一个家族变迁、事故,可成为一部优秀专著,例如,亚历克斯·哈里的长篇小说《根》,用纪实手法,以写家史的心态,将一个黑人家庭七代、200多年的历史以时间线索展开记叙,每代人都有具体生动描述,使读者可认识到美国黑人乃至美国的一段历史,《根》曾风靡美国,并获美国历史特别奖,成为世界文学名著。郭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2007年人数居全国第16位,达1400多万人。据考证,郭姓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封邑为姓。郭姓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弟虢叔、虢仲于西虢、东虢;古代郭通虢,郭氏即虢氏。又有,山东有古郭国,战国时被齐所灭,其后人四处飘流,形成中山望族。二是以居住地为姓。郭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姓。《姓氏考略》载:夏有郭支,商有郭崇,此郭氏之始。三是其他族转姓。如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为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随母改姓郭;也有少数民族也改为郭姓的。郭姓传衍地域深广,遍及海内外,尤以山西、山东居多;郭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现代研究传承郭氏家族、郭氏文化的热情颇高,国内外建立了数十家郭氏宗亲团体、研究会、纪念馆、网站,例如,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有的经济、事业实体也以郭氏命名,例如,福建著名的郭氏集团实力雄厚,世人瞩目。郭氏家谱现存大约上百种,大部分是清末民国初年所修,明代家谱现存两部:一部是郭志高修的《凫溪郭氏宗谱》,1583年家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另一部是郭兴重修的《<福建漳州 - 汾阳郭氏谱》,1600年抄本,现日本和美国各收藏一部。我们(沂水)现传《郭氏家谱》,上承《汾阳郭氏族谱世系表》,分为两段:上段以郭敬之为第1世,修至第16世或17世(郭伯温为第17世);下段以郭伯温第1世,修至今第16世或17世。我们主要修先祖郭伯温支脉,称为《郭伯温家谱》,并以郭敬之为第1世。据载,本家谱已修四次,本次修谱,主要遵循以下思路:创新表现方式,便于对比、查阅;添加人物事迹,增强可读性、借鉴性;吸收已往修谱成果,补充新内容、编入更详资料。也希望借助本次修谱,引导更多人关注家谱、喜爱家谱、编修家谱;通过修谱,探讨记叙家族传承、宣传郭氏家族、发扬郭氏文化、歌颂达官显贵的新途径、新方法。亲属之间的称呼。称其父亲为爷、伯、爹、叔、哥及名字等;称其母新为姆、娘、姨、娴、婶及名字等;称其祖父为公、朝,再上一辈的前面还要再加一个“太”字,即太朝、太公等。兄弟姐妹之间,称兄为哥,称弟一般叫名字或按排行称老大、老二、老三……。其余称呼与外地大同小异。非亲属之间称呼,对教学的称老师、先生。对传授技艺的人称师傅。对男性长辈称呼,在名字后面加个“翁”、“公”字。对女性长辈称呼,有老太、奶奶、外婆、姑娘等。对男性平辈的称师兄、大哥等。对女性平辈的称嫂娘、大嫂、大姐等。当有人在你的面前介绍他的亲属时,称呼又不一样了。对父亲称老子、父亲、爸爸。对母亲称姆、妈妈。对继父、继母称晚晚老子、干老子。晚母、干母等。对儿子称伢儿、细家伙、小鬼,寡妇改嫁带来的儿子称晚子、拖油瓶。对女儿称你、妮仂,或按排行称大妮、二妮等。对妻子称家里、女人、堂客。对丈夫称男人、倌客,家里。对岳父、岳母称丈人佬、丈儿,丈母。对大小姨夫称大小连襟。对妻兄弟称老婆舅。对亲家称亲家、亲家公、亲家婆、亲家母等。自己称呼自己,对不同的对象也是各有不同的。对父母自称不孝男,不肖儿。以岳父岳母自称愚婿、子婿。对教师自称学生、门生、晚生。对妻子自称拙夫、汝夫。对长辈则自称晚辈,对平辈自称卑人,或自称为愚兄愚弟。女人自称妾,对父母自称不贤女,对公婆自称不孝媳妇,对丈夫自称贱妾、汝妻,寡妇自称未亡人。4个月前

  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现状及其问题

  作者:王鸿生

  思想者小传

  王鸿生 50年代生人,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和批评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5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次,出版有《交往者自白》、《态度的承诺》、《无神的庙宇》等著作。

  今天,我要讲的是三个问题:一、汉语叙事文学的历史。因为我们要了解长篇小说的现状,必须回到历史的脉络中去;二、近25年来长篇创作从复苏到勃兴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三、关于创造“伟大的中国小说”的若干问题。这里,首先要作个说明,“当代中国长篇小说”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海外华人或少数民族用其他语种书写的长篇,未列入本次考察范围。

  汉民族的叙事历程

  中国上古神话还显得极为简扼,几乎没有什么细节。这些对有志于重写或续写神话的当代作家来说,既留出了很大想象空间,也带来了在文化原型上溯源的困难。

  如果回到汉语文学的源头,并参照其它民族文学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汉民族的叙事历程确实有其特殊性。

  例如,与希伯莱、希腊、罗马、印度神话相比,中国上古神话资料少,不系统,人神不分且无主神。人家有唯一至上神,如耶和华、宙斯、大梵天,而我们则有“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两帝”(炎、黄),“男女”(伏羲、女娲)或“兄妹”(盘古、女娲)等。近代以降,学人皆以此为诟病,为与《圣经》等比类,亦有学者硬将某神话人物证为创世主神,却忽略了,在一个以巫术为根底、以自然崇拜为归旨的原始多神教传统中,正如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所言,实际上并不存在唯一的主神。除了主神的缺席外,中国上古神话的另一个特点是谱系乱或形不成家族谱系,这样,神话人物之间就构不成故事关系。从叙述的角度来看,中国上古神话还显得极为简扼,几乎没有什么细节。这些对有志于重写或续写神话的当代作家来说,既留出了很大想象空间,也带来了在文化原型上溯源的困难。

  再如,汉民族长期以来没有发现史诗。世界上不少民族,包括中国的藏族、维吾尔族都有其史诗。史诗可以看作“一个民族的族徽”,但汉语文学在其起源阶段却没有佩戴这个族徽。但是,我们的史传却很发达,从《左传》、《史记》、《三国志》直到历代续修的家谱、地方志,最近又要大规模地重修《清史》,可见国人修史的热情一直非常高。这种史传传统,是汉民族历史叙事特别发达的原因。但其叙事观念和文体形态,与近现代长篇小说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又如,与诗文词曲相比,现代汉语长篇小说应该说还非常年轻。先秦寓言、六朝志怪,叫小说当然比较勉强,虽然它们的白描手段很精彩。研究小说史的学者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繁盛的标志是唐五代传奇的兴起。而传奇的兴盛,按古典小说专家王先霈先生所说,则与唐皇李氏父子有胡人血统、性观念比较开放有关。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无疑是在明清,但明清四大奇书除了《西游记》之外,《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都存在争议。写了书却不敢署真名,这足以说明庙堂、正统对其的拒斥,所谓“小说家言不入诗文正宗”。再说到“五四”,我们通常讲“鲁郭茅巴老曹”,这六个人中,茅盾写了一部《子夜》,巴金有《家》、《春》、《秋》,老舍有《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而鲁迅则没有写过长篇,郭沫若、曹禺的文学成就更不在小说上。这也使晚近的研究者特别看重三、四十年代萧红、沈从文、张爱玲等人在长篇小说上的贡献。从建国到文革这“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创作量每年只有数部,其出版总量还不及现在的一年。如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以及《暴风骤雨》、《山乡巨变》、《三里湾》、《青春之歌》、《三家巷》、《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艳阳天》等风靡一时的作品,现在除了专业研究者,其人气已今不如昔了。

  大致说来,“十七年”长篇写作这段文学实践历史,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独特。在这一时期,集体伦理、劳动美学、英雄叙事成了最基本的文学追求。如何重新理解“十七年文学”,正日益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不乏种种冲突的解释。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作家用现代汉语书写长篇小说,满打满算也还不到一百年。

  长篇创作从复苏到勃兴

  由于没有神话谱系,也没有史诗传统,而中短篇小说这类体量较小的叙事文体又无力承载如此广阔、沉重和复杂的经验,汉民族的“史诗情结”就投射在了长篇小说上面。

  新时期以来,汉语叙事文学经历了“小-中-大”这样一个发展轨迹。文革结束后,一开始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小说如《伤痕》、《班主任》、《我爱那一片绿叶》等,统统都是短篇小说;到了“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阶段,比较活跃的文体则是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20世纪80年代前期,长篇创作开始复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人啊人》、《芙蓉镇》、《冬天里的春天》等作品曾轰动一时,但它们大多在文体上显得比较滞后,艺术水准也不是很高。’85文学新潮时期的重要作品如《棋王》、《绿化树》、《北方的河》、《红高粱》、《小鲍庄》、《爸爸爸》、《三寸金莲》、《橡皮人》、《你别无选择》等,几乎都是中篇小说。可以说,从长篇小说的复苏到勃兴,中间大概走了十年时间,我们记忆中的一大批著名长篇,像《在细雨中呼喊》、《白鹿原》、《丰乳肥臀》、《九月寓言》、《羊的门》、《无风之树》、《长恨歌》、《心灵史》、《务虚笔记》、《马桥词典》、《尘埃落定》等,都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由此可见,步出了文革的休克期,中国叙事小说是从短篇、中篇、长篇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而这一轨迹与几代作家自身的文体历练过程也大致相吻合。

  有资料显示,从1993年开始,长篇小说出版数量激增,从最初每年300部,发展到每年500部、700部,到2000年达到了1000部;近4年来,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基本在800部左右,这就是说,平均每天有2部长篇小说面世。现在,很多出版社都在抢长篇,以致中短篇小说结集已很难出版。那么,为什么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会这么兴盛呢?我想有三个原因是不可回避的:第一,国家意志的倡导和文化政策的放宽。第二,图书的市场化使各种出版人介入了长篇小说的生产和发行。现在,除了单行本和作为长篇小说发表重镇的大型文学期刊,许多刊物还办了一年四季都有的长篇小说增刊或选刊,在文学类读物中,长篇小说忽然成了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产品;第三,应缘于民族和个人经验的特殊、复杂与漫长。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所经历的痛苦、磨难和裂变,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有时候,接触一些外国学者,他们非常羡慕我们,觉得中国经验实在是人文社科研究的一大富矿。按照西方当代思想家齐泽克的说法:20世纪是一个极端的年代,表现为伟大的解放计划和连绵不绝的灾难。而我们就同时具备了这双重经验。由于没有神话谱系,也没有史诗传统,而中短篇小说这类体量较小的叙事文体又无力承载如此广阔、沉重和复杂的经验,汉民族的“史诗情结”就投射在了长篇小说上面。我想,这应该是1993年以后长篇小说一下子繁荣的最为内在的原因。

  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长篇小说,释放了汉语大容量叙事的潜能,对中国文学的未来走向及其可能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根据我的有限阅读和思考,有以下意义特别值得人们去关注。

  1、对历史的探索。一段时间以来,对民族或家族历史图像的重新描绘,已形成一个热潮。从古代、近代到民国,从皇帝、宰相、商贾、革命党人到平民,都有作家直接或间接地予以新叙述。像《我的帝王生涯》、《张居正》、《白银谷》、《银城故事》、《人面桃花》、《笨花》、《花腔》、《圣天门口》、《生死疲劳》、《抒情年华》、《生逢1966》等都在个人与历史之关系的书写上作出了新的探索。这意味着,作家们在探索了历史图像的同时也探索了意义世界的图像。

  2、一些被压抑的声音开始浮出历史地表。尤其是对个人无意识、性、身体等隐秘领域直接的、集中的表述,是现代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景象。比如《一个人的战争》、《糖》、《我和你》、《后悔录》等,把女性或男性的成长史与其非常内在的性意识、性遭遇方面的困境结合在一起,作了相当具体的呈现。这些过去被极端边缘化的声音,已从“窃窃私语”变成了可公开谈论的东西。

  3、文化宽容和“我”的复活。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一个重要面向就是个性解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很快就式微并被迫中断了。可以说,个体存在的真实性及其限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期被遮蔽、阉割,“我”的细微的内在经验被民族的、国家的、革命的大叙事所覆盖,真实的个人常处于匿名状态。而这种情况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中已完全倒转过来,当然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4、人的某种集体无意识得到了深刻的揭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中心是权力恐惧。这一权力恐惧的历史是如此漫长,像《羊的门》、《檀香刑》这样一些长篇之所以会引起强烈关注,就因为它们尖锐地触到了权力的深处。

  5、对长篇小说叙述范式的探索有了很大进展。仅以乡土叙事为例,从鲁迅式的“国民性批判”、沈从文式的“乡土恋歌”到《古船》、《白鹿原》式的“文化秘史”,现当代文学对乡土中国的不同想象已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叙述范式。但这些书写传统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像近几年出现的《受活》、《秦腔》又提供了“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反史诗的史诗性写作”等新范式。

  6、母语书写的广阔能量得到了释放。现代汉语的历史非常短,用它来写长篇小说的历史就更短,其叙事潜力究竟怎么样,必须在长篇写作的实践中受到检验。事实证明,现代汉语有丰沛而深厚的质地,它的艺术表现力是无限的。五四时期曾有激进主义者号召废除汉字,他们认为,中国文化的落后就落后在汉字上面。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幼稚可笑的想法。说来很奇怪,我们读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读卡夫卡或普鲁斯特,觉得他们的小说写得那么好,但我们读的不正是汉语译本吗?因此,激活和释放母语的力量,一定是有责任心的中国作家的抱负。

  “伟大的中国小说”何以可能

  当整体性的世界图像裂解了之后,经典意义上的长篇小说还能不能成立?也许,世界越是零散化,文学就越是要与这样一种零散化的趋势进行抗争,并还给人类一个完整的世界。

  但是,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困境和危机。比如,现在有个新概念叫“小长篇”,其篇幅大约在12万字左右,非常适合快餐式阅读,70年代后出生的作家写“小长篇”的热情似乎特别高。当然,注水式的拉长或动漫式的简化,都会对长篇小说这种文体造成伤害。再比如,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女作家百分之八十写离婚,男作家百分之八十写偷情”,题材越来越狭窄、单一,经验越来越同类化、平面化,以致人们感到读一部就相当于读了十部。这说明,一种新的压抑机制正在形成,像农民工这样一个极为庞大的底层群体的存在,几乎还没有在长篇小说中得到真正的书写,他们的身影只是偶尔在灯红酒绿的街市上掠过。值得关切的是,这些年我们已生产出那么多部长篇小说,但能够流传的人物形象却极少,可见当代作家塑造人物的能力正急剧退化。

  自美国华人作家哈金近年提出“伟大的中国小说”这一话题后,《当代作家评论》、《上海文学》和一些网站都连续组织了专栏讨论,也有作家、批评家提出并阐述了“捍卫长篇小说尊严”的主张。那么,到底什么叫长篇小说?我们为什么需要长篇小说?汉语长篇的可能性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一部长篇小说是好的或杰出的,其参照标准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但这里只想就目前长篇创作的症状、困境及主要缺失谈点个人看法。我的思路集中于两个词:世界、语言。

请教现代文学家的原名和笔名及其笔名的来历

作家的笔名和原名中国有许多文学家在发表作品时,不用自己的原名而用笔名。之所以用笔名,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作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