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西北回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清末西北回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1、客观实力,清朝正在进行洋务运动,办了一批现代化军事工业,部队装备水平提升。回民部队武器不利,训练不足
2、将领指挥,左宗棠经验丰富,决心坚定
3、政策方面,清朝采取刚柔并济、剿抚结合,分化了回民部队;而白彦虎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导致汉族的激烈抵抗
清末西北回民起义简介
清末回族大起义是清代同治年间从1862年至1873年在中国陕西、甘肃爆发的一次反对汉族欺压和清政府的残暴统治的事件。它维持十多年,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
同治以前,关中地区频繁发生的摩擦和冲突,大都以程序化的处理结果收尾,和日常邻里纠纷以及诉及官府的普通的刑名狱讼没有多大区别,官民视为固然者久矣。即使在面对那些不断发生的械斗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时,各方面的态度仍是如此。当时的人们,无论回民还是汉人,无论官绅还是士民,可能谁也不会想到,民间的各种不满、焦躁以及歇斯底里的冲动恰恰就是在这种司空见惯频繁发生的小冲突中,在民众的不经意中,日积月累,逐渐聚集成一股可怕的力量。
同治元年初,回、汉间在华州圣山10因购买竹竿发生械斗,此事旧史视为同治回变之开端。据陕西巡抚瑛荣奏称:“此次汉回起衅由于华州境内回民购买竹杆,汉民增价居奇,互相争闹,遂致伤毙回民,当时经人劝散,不意是夜汉民暗赴回村烧毁房屋,于是回民纠众报复,汉民齐团相斗,渭南大荔一带,闻风而起。”11圣山砍竹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及事件的后续发展,错综复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此前频繁发生的冲突摩擦相似的事件,是如何一步步脱离原有的发展轨道,逐渐走向激化的。
械斗发生之后,逃归渭南的回勇首先采取的是“赴州控诉”,即试图通过官方的渠道来讨回公道,但结果显然并不令人满意。事发地华州知州濮尧以回民越界砍竹,其错在先为由,“将砍竹者痛惩之”。随后,受害回勇又诉至户籍所在地的渭南县府,孰料渭南“邑令曹士鹤不准理,反以荷校辱之,由是回情怨沸”[3](P216)。至此,回民企图通过官府来解决问题的尝试彻底失败.此后,汉民李发元、回民马利出而议和,乡村内部业已形成的解决类似冲突的机制开始运作。不意正在双方沟通之时,渭南团长张映兰及州属团长白祥生等人借口缉拿回民间谍,又诛杀回民17人,此事令回民“恶感愈深,而沿渭各村回族纷纷挈家北渡矣”。事情发展至此,虽仍没有完全脱离之前回、汉冲突摩擦处理的一般轨道。但和以往相比,一些导致或标明事态逐渐恶化的苗头或表象开始出现了。
第一,谣言开始产生,并快速渗透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民间的恐慌情绪亦随之产生,并逐渐漫延开来。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载,受害回勇向华州官府鸣冤报屈,知州濮尧曾公开堂谕“向后回伤汉民一以十抵,汉伤回民十以一抵”。人清以来,低层诉讼中,向来地方官偏袒汉民,抑压回民,确是事实,但华州为回民聚居之区,其数量庞大,人口众多,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作为华州知州的濮尧不会不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在处理涉回讼诉时,其中的轻重缓急、利弊得失,至少应该有所拿捏。因此,当堂谕称等此类狂悖不羁之词,似乎过于夸张,其中演义的成分颇多。李启讷《忧愤疾书》记载:“渭南回民在华州斫买竹杆,汉人打伤回人,而官长不为伸理,且为汉人作主,有‘打死回民,不必经官’之谣。当此之时,回民亦俯首帖耳,不为少动。”[13]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刘、李两人虽然对圣山砍竹同一事件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导致事态走向恶化的谣言产生了,“向后回伤汉民一以十抵,汉伤回民十以一抵”与“打死回民,不必经官”的谣言如出一辙。
第二,汉人乡团开始编织借口,肆意缉杀回人。乡村社会中,佛教今生来世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敬畏鬼神和生死。因此,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除必须要符合既有的律文制度之外,还要有一系列格式化的程序。乡团开始随意取人性命,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谣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乡团的行为则直接导致了事态的恶化。李启讷指出“团练之设,名曰弭乱。推原其由,善良者畏事,绝不与闻;刁猾者喜事,争先恐后。迨至充为团练头目,吓诈乡邻,借端索求。又有无赖游子,每日支得口粮,百十为群,抢劫成风,此风一炽,天下多事矣。如今关中回、汉相杀,虽属回民滋事,实由汉人有以激之也”。乡团恶习,由此可见一斑。乡团的这一举动使事态的发展开始偏离了原来解决冲突和摩擦的正常轨道,双方试图通过和谈协商解决问题的途径被切断,彼此之间对立和互不信任的情绪逐渐加剧,事态开始滑人恶化的深渊。乡团随意掳杀回民的情况表明,地方官府已经无法完全禁止或约束这种非法行为,乡村原有的运行体系和统治秩序已经开始趋于崩溃。
接下来的数日间,事态的发展一波三折.四月十八日黎明,“闻有枪声,顷刻间各团响应,集白泉铺者近万人,搜回谍诛之”。四月二十一日,太平军至堠子镇12,双方停战和议。一闻有警,顷刻间万人云集,搜有回民,不问就里,即以间谍诛之,这表明,华州一带,原来回、汉杂错居住的格局此时可能已经荡然无存,彼此之间已经完全切割开采。太乎军人陕,则使原来简单的回、汉冲突,变成了回、乡团、官府及太平军四股力量交织在一起的局面,事情变得愈加复杂。其间有过短暂的转机,在太平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回、汉双方一度罢兵和谈。但局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对于太平军人陕,清廷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慌,多次谕令对回民“密为防范,毋令反侧”。官方的态度给了乡团一个最好的口实,回民密谋与太平军勾结,就成了乡团大规模屠杀回民的最好借口。
四月十九日,“捻匪窜至渭南赤水镇,华阴乡团亦集华州,询及回、汉斫竹打架之事,而团练中有无赖者,忽起抢劫回民之念,然难以为辞。遂言回民将作捻匪内应,必先除去内患,然后再堵贼匪。二华团众即寻至华州之秦家村。……声言‘回民造反,先行剿洗’……登时将秦家村放火烧毁,任意抢劫”13。
火烧秦家滩之后,汉人乡团恐回民之鸣于官而治其罪也,于是开始传帖灭回,上书“陕西不留回民,天意灭回,必将回民戮除净尽,回房烧毁不留。各处见传单后助粮助兵,有不从者,仍以烧房杀戮为令”[13]。据《秦难见闻记》载:“先是渭南刀匪冯元佐与本县赵姓及大荔李姓共相唱合,潜行传帖,声言奉旨洗杀回民,愚民不知从而信之。于是自潼关以西,凡往来回民非铡即杀,无得免者。”[14]郑士范《旧雨集》对此事亦有记载:“自渭南回变,有练总冯元佐者,飞布‘见回不留’之语,以故渭南回子贩土货者,道凤翔留不敢归。”回民之中亦盛传“二州县民传帖约于三日内齐发,将尽歼我族类”,并且据说在捕获的汉人身上果真搜到了类似传帖,谣言由此再起,彼此对立情绪更加严重。
飞帖灭回外,民间又有渭南县赵老五“二天平川、五天搜山”之谣。赵老五是渭南县孝义镇大财头,赵老五给他爸贺寿,请禹王三村人看戏,不料回、汉为了看戏打架,涉讼到官。赵老矗买通西安府的汉宫19人,他们在西安联盟,要“三天平川,五天搜山”,在5日之内洗尽陕西的回回,然后在金胜寺摆太平宴[2](P200)。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一百二十个汉人灭一个回回”之谣。大体是说丁忧在家的张芾密谋与渭南孝义镇赵老五屠杀陕西回回,张母曾加劝阻,张芾不听,以菜籽做比喻讲,汉多回少乙一百二十个汉人杀一个回回,怕啥14!谣言四起,正是灾难来临之前普通民众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紧张空气面前心灵极度恐慌和扭曲的表现。
从圣山砍竹以来的整个事件发展进程中,秦家滩及其附近回民都与此没有任何牵涉,乡团借口回民造反,先行剿洗,屠杀无辜回民,此事成为整个事件的转折点。自此以后,牵涉其中者,不问是非,仅断汉、回,两个族群被完全割裂开来,并站到彼此的对立面上,贪欲、恐慌的情绪伴随着歇斯底里式破坏的快感,与漫天的谣言交织在一起,迅速蔓延开来。民谚有“事由先赶秦家起,火烧秦川八百里”[2](P420)。狡黠之徒摩拳擦掌,挥刀相向,而善良小民则夜不更衣,几成惊弓之鸟,随时准备引颈就戮。如当时周板的秦家、湾湾的洪家、车村的吴家,三家人恶得很,外人很难惹他。俗语有“宁挨官家一刀,不与三家人结交”为证,三家人既然好事难惹,所以事态就一天一天扩大了。各村汉户旧有宿仇者亦趁机相报,如龙泉村的王、赵二户素有怨隙,相互杀伤[2](P37)。局势完全失控,谣言所到之处,屠杀随即开始。
居于城关之回民最先遭到屠杀,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关之处回民人口大都较少,力量比较弱小。另外,城关地带围墙四隔,回民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及至六月初旬,清廷派胜保领兵人陕,关中又有“调集官军,先洗回匪,后洗汉人”之谣。故汉人乡团,纷纷散去,然至此事已不可为矣。
和。 咸丰七年(1857年)江淮间南边从安庆到庐州(今合肥)大片土地为太平天国所据;北边怀远、凤阳、定远等县捻军声势大振。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加强淮南重要据点定远城的防卫,安徽巡抚翁同书率兵守戍定远,钦差大臣胜保亦驻察定城(后不久离去)。九年五月,捻军首领张乐行等联合太平军进兵定远,和定远捻军围攻县城。翁同书见农民军来势迅猛,引兵离开定城,东去池河。县令周佩廉等率城内官兵凭城固守,农民军昼夜急攻不下。翁同书见状又回兵定远,农民军吃紧。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纵天福王吴汝孝率兵来援,大举攻城。翁同书被迫撤离西去,退驻炉桥。留部下卢文熊数百兵扼守城外东北角,城内则由吉单圣守东门,候补助丞梁增泰守南门,甸湖营都司恩庆守西门,于是展开了激烈的攻守定城之战。持续二十多天,起义军累攻不克,此时,东方太平军从皖东火速驰援定远,六月十二日夜,守军卢文熊部突围西逃。十七日夜,农民军炸毁城墙攻进城内,与官兵进行巷战。农民军人多势勇莫敌,官军节节败退,农民军刀砍矛刺,死者无数,一些官兵越城跃下者,皆断胫折骨。18日,起义军占领县城。
七月四日,接替胜保的清军首领袁甲三移师攻定远,和翁同书军队以及寿州、凤台、凤阳等地团练联合围城数匝,英王陈玉成率大军由金陵(今南京)来援,连破官兵,官兵副将高升平、俞长白令、刘大用、陆广山等被擒斩,定城解围。十一年十二月,宫詹袁保恒、总兵张得胜,率兵会合县西乡练总兵吴开会等,再围攻定城,城破农民军退去。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的时候,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处于上升阶段 。鸦片战争战败后,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加之外国侵略 势力所造成的灾难,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清政府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联合和依靠汉族地主阶级一起维护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 。镇压1851年爆发的天平天国运动是晚清联合和依靠汉族力量的开始 。为了挽救败势,即位不久的咸丰帝先后任命林则徐、李星沅为钦差 大臣,赴广西镇压太平军,“同时,又先后任命徐广缙、陆建瀛、向荣等人为督办军务的钦差 大臣,连同林、李两人,咸丰即位的前四年中共有五个汉族官僚享此殊荣,与同时期的旗员钦差 大臣(纳尔经额、琦善、胜保、托明阿、和春)人数恰好相同 。这自然更是清代空前未有的事 。”⑤咸丰帝已经认识到,要稳定大清基业,应付“内忧外患”,必须像镇压白莲教起义一样依靠地方汉族地主武装 。满洲 贵族中的一些要员也公开主张重用汉臣 。大学士、军机 大臣文庆就曾谏道:“欲办天下事,当重用汉人 。彼皆从田间来,知民疾苦,熟谙情伪 。岂若吾辈未出国门一步,懵然于大计者乎”⑥于是,清廷谕令各地广办地方团练,与清政府一同镇压太平天国 。曾国藩的湘军(1853
年)、李鸿章的淮军(1861年)便应运而生,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 势力在几年内迅速发展起来 。1861年11月“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继续重用汉人 。她任命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与道光朝甚至与政变前相比,汉族 势力开始急剧膨胀,“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集团已经在督抚中人数占据了多数,为总督者除曾、骆外,尚有刘长佑(直隶)、左宗棠(闽浙)和毛鸿宾(两广),共5人 。李鸿章、唐训方、阎敬铭、曾国荃、沈葆桢、严树森、恽世临、郭嵩焘、刘蓉等人,也分别出任江苏、安徽、山东、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省巡抚 。”⑦如果连同其他汉人,汉人出任督抚的人数就更高,以至于“(同治)三年五月,总督只有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 。”⑧从满汉关系来说,由于湘淮军将帅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原有高度集权的权力模式开始受到地方汉族 势力的挑战,反映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它透露出满汉 势力此消彼长的历史信息 。
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冲击下几乎垮台 。为了迎合列强的需要,安抚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调和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的矛盾,达到“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的目的,从1901年起,陆续推行“新政” 。鉴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推动的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地方督抚对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立宪派要求变更政体,实行君主立宪主张的支持,迫使清政府在1906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清末的君主立宪之争,始终贯穿着满汉 势力的争斗 。以慈禧为首的清朝中央政府,企图通过推行新政削弱地方督抚的 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满洲 贵族的统治地位;地方督抚则打算通过立宪增强地方的权力,拓展自己的 势力 。这样满汉地主官僚的关系更加紧张,明争暗斗进入了炽热化阶段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相继死去,宣统帝即位,由其父载沣监国摄政 。在内外压力下,“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日(1911年5月8日),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 大臣以及各部 大臣的‘上谕’:总理 大臣庆亲王奕匡力(宗室)、协理 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大学士那桐(满)、外务 大臣梁敦彦(汉)、民政 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 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学务 大臣唐景崇(汉)、陆军 大臣荫昌(满)、海军 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司法 大臣绍昌(觉罗)、农工商 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邮传 大臣盛宣怀(汉)、理藩 大臣寿耆(宗室) 。”○11内阁总理、协理和各部 大臣13人当中,满族 贵族9人,汉族官僚仅4人;而9个满族 贵族中,皇族又占7个 。如与过去各部尚书满汉各半的规定相比,汉族反而大大减少 。所以,当时人们把这个所谓“责任内阁”,称之为“皇族内阁” 。清廷的“预备立宪”闹剧,不仅没有达到抵制革命、巩固其专制统治的目的,反而更加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增加了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怨恨和汉族官僚的离心 。对清政府彻底失望的立宪派人士,纷纷到革命派方面寻找出路 。曾经为“改良”还是“革命”激烈论战的资产阶级中上层和下层,终于走到了一起,清王朝彻底孤立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清政府被迫启用汉族官僚,袁世凯凭借其嫡系北洋军,取得了内阁总理 大臣的实权,在南北妥协之后,2月12日,宣统帝不得不宣布退位 。综上所述,晚清七十多年的历史中,满汉关系经历了满汉矛盾缓和、汉族地主 势力急剧上升、满汉博弈、满洲 贵族最后反扑及失败四个阶段 。为应付“内忧外患”,使很大一部分原属中央政府的权力转入督抚之手,形成清朝政权内轻外重的局面,渐显“督抚专政”之势 。“这种局面,咸、同后,日益加甚,到光绪末年,朝迁一兵、一卒、一饷、一糈,都不得不仰求于督、抚 。而为督、抚者,都各专其兵,各私其财,唯知自固疆圉,而不知有国家,故康有为至以当时十八行省,比于十八小国 。”○12究其变化原因,晚清满汉矛盾的上升主要是与汉族 势力的迅速崛起分不开的 。汉满洲 贵族感到统治权力受到了挑战,而汉族 势力的上升,又是清朝国力的下降无法应付“内忧外患”,被迫启用汉族地主武装的结果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清政府中央政权的衰弱和地方主义的膨胀,同时清政府没能处理好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最终为清政府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在分析晚清满汉 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时,也要看到满汉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 。乾隆朝以后,以及晚清初期满汉矛盾日益走向缓和就是例证 。晚清后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受满汉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背景影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满”口号,但是不久,就认识到了其缺陷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在劳动人民中满汉已经融合的现实,革命派纠正了其狭隘的“反满”思想的错误认识,认为革命的目的不是什么“种族复仇”,而是推翻清政府,去其专制,“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13清朝灭亡后,没有发生民族仇杀,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晚清满汉满矛盾的上升特别是满洲 贵族和汉族上层地主阶级及随后兴起的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可以说,只是满汉民族融合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折而已 。
ren二声的我有个同学叫任海静
1、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
2、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相传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十国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
3、由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4、出自风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认为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为风姓之国,故址在今山东济宁一带,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5、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6、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播迁 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任姓来源虽众,但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其来源考证,有两个不同的记载:一是《通志•氏族略》记载: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二是《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之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便以国为氏。也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有伏羲氏的后裔,也有黄帝的后裔。
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等境。同时,还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东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乐安”为其堂号,其后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
战国时魏国(都今山西夏县)。
据《史记•南越列传》载,秦始皇时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有南海尉任嚣,所以秦代已有任氏徙居今广东。
至汉时,任姓已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南方则居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可见,任姓在汉之前即已南迁。汉时有世居沛地(今江苏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孙迁陕西渭南。
三国以后,任氏分布更为广泛,如西晋任旭为章安人(今浙江临海),东晋任延皓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军阀混战,夷族入侵,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任姓族人为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至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迁入福建。
唐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东的任姓又兴旺起来。
南宋末期赵姓末代皇帝四处逃亡,元蒙古骑兵南下,使任姓逃难于我国南方各地。南宋有绍兴进士任文荐,为闽县人(今福建福州市),这说明至迟在宋代已有任氏迁闽。
元末明初,旱涝蝗疫肆虐,农民起义军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锐减,任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
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
如今,任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为多,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三、郡望 任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
1、乐安郡: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清县高苑镇西北)。三国魏改为郡,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南朝移治千乘(今山东广饶),隋初废。
2、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春县。
堂号有“水薤”、“九真”、“玉知”、“叙伦”、“吏部”等。
四、历史名人略传 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孔子七十七贤弟子之一,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三月,殁于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为当阳侯。
任鄙(生卒年不详):任不齐五世孙,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时代。著名勇士。《史记》有秦人谚语记载:“力则任鄙,智则樗里。”任鄙当时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嚣(前-前208):任不齐七世孙,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进兵岭南失利后,任嚣、赵佗率军再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前208年病逝。
任延(生卒年不详):字长孙,宛城(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吏。十二岁时,熟读《春秋》、《易经》等,有“任圣童”之称。汉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二十三岁时任九真(今越南河内以南一些地区)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五年之后,粮食丰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为名。《后汉书》载《任延善政》:显宗拜颍川太守。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任敖(前?-前179):秦代沛县人,西汉开国名臣。初为沛县狱吏,素与刘邦相善。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葬于广阿县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间隆平县知县袁文涣曾吊以诗曰:
广阿城外夕阳愁,太息茫茫土一天。
古墓寒烟分野色,残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业光青史,十载勋名起汉刘。
丰沛当年成往事,萧萧叶落老松揪。
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占地12亩。该墓系土封墓葬,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该墓墓顶有树木数株,并立有隆尧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汉代筒瓦和卷云纹瓦当。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乡贤汉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该碑现已搬迁到隆尧县文物保管所保存。现在,任敖墓基本完好,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安(生卒年不详):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回信《报任安书》。关于此信的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任光(公元?-29):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为乡啬夫、郡县吏。后归降绿林农民起义军。随刘秀参加昆阳之战,击破王寻、王邑等新莽军。后任信都太守,坚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刘秀。被刘秀任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谏阻刘秀加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军。不久,助刘秀攻克邯郸,讨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食邑万户。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卒。
任尚(公元-118):东汉将领。初为西域戊己校尉,代班超为都护。安帝时,任征西校尉,率军镇压羌人起义,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大败。后又任中郎将、护羌校尉,与邓遵(邓太后弟)、马贤等镇压汉羌联合起义,杀起义军首领杜季贡和零昌。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和邓遵争功,被邓太后所杀。
任峻(公元-204):字伯达,河南中牟(今属河南)人。东汉末天下大乱,他劝中牟令杨原代理河南尹,被任为主簿。不久归附曹操,任骑都尉,娶操从妹为妻。操每出征,常留守,供应后勤。曾任典农中郎将,主持许下屯田,获得成功,保证了军粮供应。魏文帝时谥成侯。
任棠(生卒年不详):字季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东汉著名学者。有学问,不做官,修居教书,有气节,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广行仁政,故有“任棠水”之佳话。《后汉书•庞参传》载:“庞参拜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赞其事:“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任询(公元1133-1204):字君谟,号龙岩,又号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金代著名书画家。父贵,有才,善画,喜谈兵,宣、政间游江、浙。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评者谓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然王庭筠独以其才具许之。登正隆二年(公元1157)进士第。历益都都勾判官,北京盐使。年六十四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年七十卒。
任昉(公元460 -508):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朝。16岁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他与萧衍都是“竟陵八友”中人,并相友善。永元三年(公元501),萧衍进军建康,任昉为记室。次年,萧衍代齐立梁,禅让文告即出自任昉手笔。入梁,拜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为义兴(今宜兴)太守,召为御史中丞、秘书监。又出为新安太守,逝世于任所。追赠太常,谥号敬子。任昉是南朝的散文大家,以擅长表、奏、书、启等实用文体知名于时,与诗坛圣手沈约齐名,史称“任笔沈诗”。其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隋书•经籍志》有《任昉集》34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任彦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又《文章缘起》及《述异记》二书,旧均题为任昉作。”事见(《南史•任昉传》)。
任雅相(生卒年不详):唐高宗时宰相,在位时间不长,曾为坝江道行军总管、燕然都护等。唐显庆四年(公元659)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安乐县公,两年后卒于军中。
任伯雨(公元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十《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敦、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公元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现存《春秋绛圣新传》。
任得敬(公元-1170):西夏臣。原为宋西安州(宁夏海原西)通判。西夏破西安州,遂降。献女于崇宗乾顺。累擢静州都统军。仁宗仁孝嗣位,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哆讹领导党项部族起义,他率兵抗御镇压有功,授翔庆军都统军。天盛间任国相,封楚王,专擅国政,仁宗不能制。乾祐元年(公元1170)迫使仁宗分西南路及录州、啰庞岭地与他,自立其国,因金拒绝册封,转而通宋求助,谋泄,被仁宗诛戮。
任仁发(公元1255-1327):元画家、水利家。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人。元灭南宋后,为宣尉掾,授青龙镇水陆巡官。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升海道副千户,改海船上千户,转漕直沽。大德七年(公元1303),授都水监丞,后升都水少监,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善画人物,尤长画马,常与赵孟俯并提,传世作品有《张杲见明皇》、《二骏图》等。撰有《浙西水利议答录》。
任环(公元1519-1558):字应乾,长治(今属山西)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苏州同知、按察佥事、右参政。以能干出名。御倭寇,与士卒同寝食,所得全分给士卒。军事紧急。终夜露宿,或数日不餐。曾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贼平,乞许守丧期满。逾二年卒。赠光禄卿。著有《山海漫谈》。
任大椿(公元1738-1789):清经学家。字幼植、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工文辞。曾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博搜材料,综合精考,考释古代名物,著《弁服释例》、《深衣释例》、《释缯》、《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
任熊(公元1823 -1857、一谓公元1820-1856):清代画家。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早年在宁波(今浙江宁波)为姚燮所称许。后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往来于上海(今上海)卖画。他擅画人物,工画花鸟、山水,师法陈洪绶。笔法圆劲,形象夸张。画有《任渭长四种》,为晚清木刻画之精品,《大梅山房诗意图册》120幅,是其代表作。史上与任熏、任颐合称“三任”,又加其子任预(公元1853-1901),合称“四任”。
任武(公元-1863):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军领袖。回族。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团练大臣张带强迫回民抽拔壮勇,又在华州(今华县)虐杀回民。他率回民杀张芾,起兵攻克华州、大荔、高陵,围攻西安,号称十八营,占领渭河流域,屡败清军胜保和多隆阿,后多隆阿攻破渭南、大荔一带回民村庄,英勇战死。(一说1864年他率余部退往陕甘交界的董志原,后不详)。
任化邦(公元-1867):清末捻军将领。小名柱,安徽蒙城人。早年参加捻军。1857年与太平军联合,转战江淮之间,封为鲁王,1864年4月,偕张宗禹等率捻军转战于豫南等地,与太平军赖文光会师,整顿队伍,尊赖文光为领袖。他率骑兵入山东,在曹州(今菏泽)歼灭僧格林沁军。后又入湖北,在安陆(今京山)尹隆河之战大败湘军和淮军。1867年11月19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被叛徒潘贵升从背后袭击,遇害牺牲。
任熏(公元1835-1893):清代画家。任熊之弟,字阜长,又字舜琴,工人物、山水,尤擅花鸟。
任颐(公元1840-1896):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父任鹤声,善画并长于写照。年轻时从文学画,后得著名画家任熊赏识,为其弟子,并得任熊介绍,又拜著名画家任薰为师。中年后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所作之画师承明清画家陈洪绶、华喦,复受朱耷影响,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独到之处。偶作雕塑小像,也颇生动。其画风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与任熊、任薰合称“三任”。代表作品《观刀图》、《九老图》、《苏武牧羊图》等。
任弼时(公元1904 -1950):原名二南,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1920年,加入毛泽东、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在“八七”会议上被选入政治局,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和后来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在延安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45年,中共“七大”后,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次日,即10月26日晚,研究战局,思考对策,长时积劳,病情恶化,次日去世。叶剑英在追悼他时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可见其精神在党内影响至深。
任光(公元1900-1941):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浙江嵊县(今嵊州)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皖南事变中牺牲。作品有**歌曲“渔光曲”、“大地行军曲”、“月光光”和抗战歌曲“打回老家去”等,还有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等。
任天知(生卒年不详):近代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剧作家、演员。名文毅,或称任调梅,艺名天知。籍贯、生卒年月不详。武昌起义前曾在上海创办职业新剧团体“进化团”。所编演之剧本大都以反对专政、帝政和封建势力为其主要题材。计有《共和万岁》、《黄金赤血》等。他擅长在演出中作政治演说,为中国早期话剧创始人之一。
任政(公元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常务理事。著有《楷书基础知识》、《兰斋唐诗宋词行书帖》、《任政行书千家诗帖》等。
任建新(公元一九二五年八月至?):山西汾城(今襄汾)人。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肄业。一九四八年六月加入中国***。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任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秘书。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四年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央法制委员会秘书。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九年任国务院法制局秘书。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六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科长、处长。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一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五七干校”劳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一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处长、法律部部长。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八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一九九七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零零三年三月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九九八年四月后兼任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名誉主任。并曾任中国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官协会会长、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执委兼亚洲地区主席,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世界法律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版权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一九九四年十一月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金质奖章,以表彰其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领域作出的贡献。一九九七年获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成就奖。
五、各地现存任氏族谱目录1806河北卢龙任氏族谱三卷(清)任保合纂、清咸丰六年(1856)钞本、河北卢龙县地名办、胶卷复制清咸丰六年(1856)钞本、河北卢龙县文
1807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分支、集族谱八卷、(清)任承烈纂修、清光绪九年(1883)铅印本、八册、历史所、注:任钦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
1808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后分支、辑族谱八卷、(民国)任承铸主修、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十二册、历史所、注:任钦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
1809江苏如皋任氏大宗谱续修如皋支系十二卷、(清)任大时等辑、任为霖等续辑、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十二册、北图、吉林大学
1810江苏无锡梁溪任氏宗谱二十卷、(民国)任鸿声等修、民国十年(1921)乐安堂活字本、二十二册、美国
1811江苏宜兴荆溪任氏家乘十二卷、(清)任道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一本堂木刻本、三十二册、河北大学、注: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
1812江苏宜兴任氏家谱十六卷、(民国)任承弼编、民国十六年(1927)一本堂刊本、三十六册、南开大学、注: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此为十三修
1813江苏宜兴任氏宗谱十六卷、(民国)任葆仁、张大龄等六修、民国五年(19l6)诒谷堂木活字本、北图、日本、美国
1814浙江 萧山任氏家乘十六卷、(清)任以治等重修、清嘉庆十二年(1807)永思堂木活字本、十六册、日本、美国(有钞补)
1815浙江萧山任氏家乘二十卷、(清)任丙炎、任兰陔等修、清同治十二年(1874)永恩堂木活字本、北图、美国
1816浙江萧山埭湖任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任荣光等四修、清光绪六年(1880)永恩堂木活字本、四册、美国
1817浙江馀姚姚江任氏宗谱十二卷、(清)任开诚、任德增重修、清光给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十二册、河北大学、注:版心作《东山任氏宗谱》
1818浙江鄞县古堇任氏宗谱十六卷、(民国)任良球、张永睦纂修、民国十四年(1925)敦伦堂木活字本、十六册天一阁
1819浙江鄞县鄞南梅阳任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任尚修菜、任孝镛纂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报本堂木活字本、八册、天一阁
1820浙江嘉兴任氏宗谱九卷首三卷、(民国)任松年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排印本、十二册、浙江图
1821浙江海盐任氏家谱五卷首一卷宗支全图三卷、(清)任昌运等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刊本、十册、上海图
1822浙江绍兴越城任氏家谱不分卷、(清)任元运编、清嘉庆元年(1796)序、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钞本、台湾、日本(有後人增钞)美国(有後人增钞)
1823浙江鄞县剡东乐安任氏宗谱五卷、(民国)任永谟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浙江鄞县图(存卷1一3)、浙江嵊县中爱、乡马鞍桥
1824浙江鄞县剡东方山任氏宗谱□□卷、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浙江嵊县图(存卷4、5)
1825浙江浦江浦阳任氏宗谱□□卷、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刊本、浙江浦江县档(存卷7)
1826浙江黄山璜山任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任尚歧等修、民国十二年(1924)活字本、十二册、历史所
1827安徽旌德任氏宗谱六卷、(清)任有馀、任全松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叙伦堂木刻本、六册、河北大学
1828安徽旌德任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任起纂、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二十二册、安徽博
1829安徽怀宁 怀宁渌水任氏宗谱十三卷、(清)任鹳峰等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庆源堂木活字本、十三册、美国
1830福建闽候君山任氏族谱不分卷、(清)任朝宁重修、清雍止五年(1727)写本、福建师大
1831福建闽侯君山任氏支谱不分卷、(清)任正沛等续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四册、日本、美国
1832山东东昌东郡任氏族谱五卷、(清)任春等修、清同治六年(1867)登瀛阁刻本、一册、北图、人民大学、美国
1833河南叶县任氏家谱不分卷、(清)孝思堂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钞本、河南叶县档
1834湖北新洲任氏宗谱二十卷首四卷、(民国)任嗣黄、任万东续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注:任开恒、任开第等创修於清乾隆六十年
1835湖北新洲任氏宗谱十八卷、(民国)任嗣黄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冯铺乡
1836湖北谷城任氏族谱三卷、(民国)任联芳撰、民国二十一年(1932)铜字本、湖北谷城县图
1837湖南宁乡沩宁任氏家谱四卷、(清)任龙文修、任孟元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
1838湖南湘阴任氏三修族谱□□卷、清嘉庆二十五年(1845)乐安堂刻本、湖南图(存一册)
1839湖南湘阴任氏族谱□□卷、(清)任月盛修、任正官纂、清光绪八年(1882)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上)
1840湖南湘阴任氏家谱九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任际盛修、任世鼎纂、民国七年(1918)乐安堂活字本、二十四册、湖南图
1841湖南常德任氏族谱□□卷首一卷、(民国)任月樵纂、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卷1)
1842四川剑阁任氏族谱一卷、(民国)周绍文撰、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四川剑阁县张王乡
1843四川宣汉任氏宗谱六卷、(清)任有瑞编订、清同治四年(1865)木刻本、四川宣汉县档(缺卷1、4、5)
1844贵州 任氏宗谱一卷、清光绪间钞本、一册、四川图
1845安徽徽州任氏家谱、清乾隆间刻本、安徽徽州地区博(存一卷)
1846江苏海门东洲任氏宗谱不分卷、清光绪阅木活字本、一册、杭州大学
1847浙江兰溪高演任氏宗谱□□卷、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本、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二卷)
1848四川仪陇四川仪陇任氏尚斌、尚文兄弟两支族谱《任氏宗谱》修订增补本、一册(1999年)
1849重庆璧山重庆璧山任氏族谱清咸丰十一年(1861)刻本一卷、重修增补本、一册(1994)、重庆璧山县丹凤任家村、来凤虾子石
1850河南洛阳孟津任氏族谱民国二十九年(1940)刻本、若干卷、重修增补本一套(1999)、重刊本(公元二零零六)、四册分装、西霞院
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寻根溯源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 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苗贲皇的苗邑,据考就在今河南济源的西部,现在该地还有一处地名“苗亭”,据说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遗址。苗姓最初的发源地,当然也该在个地方。三家分晋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战国后期,秦国穷兵黩武,中原是其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苗姓祖居地济源也深受战火侵扰,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后经繁衍发展,昌盛为苗姓上党郡望和济阴郡望。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国师苗䜣,刘秀时代的父城(今河南宝丰)长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汉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东汉时东阿侯苗光,史书称其保全了封邑,则表示苗光子孙落籍于今山东东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激烈动荡,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样,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过长江,进入江东。其中一支苗姓辗转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后经繁衍,形成了苗姓历史上的第三大郡望——东阳郡。当然,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苗姓主要还是昌盛于上党、济阴二郡,如苗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晋卿便是上党壶关人。唐代中后期,有陕西之苗姓为避国都附近纷扰不断的战乱,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之际,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为主源,散布之地更广,尤其在宋赵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于今山西长治一带的苗姓依旧名人不断,竞现于史。明初,山西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苗姓已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方,并有渡海赴台者。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冀鲁豫地之苗姓入迁东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约占全国汉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
郡望堂号
苗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上党郡,秦时所置,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今山西长子西;2、济阴郡,汉为定陶国,后置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3、东阳郡,三国吴所置,治所在长山(今浙江金华),南朝陈改称金华。 堂号:“东阳”、“上党”等。
宗族特征 1、苗姓是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亦盛于北。2、苗姓虽不算大族,但其名人却不绝于史书,尤其是唐宋以后,苗姓名人就更多了。
名人精粹
苗海潮:下邳(今江苏邳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六一三年聚众起义,不久并入杜伏威部,抗击隋军于江淮一带。后降唐。
苗晋卿: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唐代大臣。进士出身。玄宗逃亡入蜀后,被肃宗拜为左相。唐军还师国都后,封为韩国公。代宗时,吐蕃曾占领京都,其被胁迫而闭口不言。其子苗丕,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郎中,官终河南少尹。
苗蕃、苗忄音、苗恪:潞州壶关人,唐代大臣。父子三人均为进士出身。父苗蕃累官至太原府参军。苗忄音娶宰相牛僧孺之女,官至户部郎中。苗恪历官洛阳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苗训: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宋初大臣。善天文占候术,曾于营中预言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初,累官至检校工部尚书。
苗贵妃:开封人,宋仁宗妃。以容德入侍仁宗,封仁寿郡君,拜才人、昭容,进德妃。因善待儿时的英宗,英宗即位后,诏拜贵妃。
苗授: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北宋将领。以荫补官,在攻打羌、西夏等战役中,屡立战功,累迁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后以保康节度使知潞州。其子苗履亦为宋将,累官至天武都指挥使。
苗傅:上党人,南宋将领。累官至统制官。后与刘正彦发动叛乱,逼高宗让位于太子,被勤王之师击败,并被俘杀。
苗再成:南宋官吏。累官至真州知府。文天祥败走真州时,被其请入城中,共商抗元大计。后死守孤城,城陷,不屈而死。
苗道润:金朝大臣。因河北屡遭蒙古军蹂躏,他结寨自保,被推为义军队长。金授以同知节度使事,后升任中都(今北京)经略使。因与其他节度使发生内讧,而被袭杀。
苗衷:凤阳府定远(今属安徽)人,明代大臣。永乐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有《史阁纪闻》、《归回录》、《雪窝稿》。
苗朝阳:山西河曲人,明代官吏。万历五年进士。历任新蔡、杞县知县,以廉能称。升兵科给事中,官至太仆少卿。
苗国综:清汉军镶白旗人。雍正二年武状元,授头等侍卫。官至天津镇总兵。苗夔: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清代经学家。道光十一年优贡生。授徒穷乡,后主讲翼经书院。治《毛诗》,尤精声韵之学。有《说文声读表》、《毛诗韵订》等。
苗沛霖:安徽寿州人,清朝地主团练头目。秀才出身。初办团练,以抗捻军与太平军。后因势孤,先入捻军,后附太平军,被封为奏王。一八六二年,诱执陈玉成献于胜保。次年又起兵反清,为僧格林沁部击败,旋为英王旧部所杀。
苗 雄 :原名苗勋,男,五十三岁,汉族,河南省舞阳县人,大专。现任伊犁地区秦剧团高级美术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戏剧家协会会员、伊犁自治州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伊犁州影视家协会会员。新疆伊犁金泉永寿国际艺术馆馆长等职务。一九六六年参加工作,曾在伊犁自治州戏剧团、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工团、影剧院工作。于一九八0年调伊犁地区秦剧团工作。在几十年的艺术专业中,以美术创作为主、诗词、歌词、戏剧创作为副。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0年全国**复兴时期、**宣传画创作和大型**宣传画绘画中,当时在全疆、全自治州**宣传画评比中荣获最高水平。在油画创作中,技巧和水平也是杰出的。其作品反映了新疆伊犁的时代精神。绘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代表作品有(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油画创作、“伊犁金秋”规格6×3平方米巨幅油画、作品内容反映了伊犁在工农业、畜牧、林业、交通、水利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八日,省委第一书记视察巩留县,为该县创作大型油画,规格6×3平方米、“巩留卡西”受到专家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及好评。构图开阔平稳、生动大方、形神兼备、刻化细维。这是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贯主张和观念。 近期在报纸上发表过的“不喝白酒醉三天”另外在迎接香港回归前出版三部书都收集苗雄同志的部分作品。“20世纪末歌词精选”、“20世纪末爱情诗精选”、“伊犁戏剧影视小品”都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印刷出版。在工艺美术作品中,有三绝已达到国家超级水平。
苗德仁:1958年5月生,山东烟台人,大学文化,经济师,任职于泉州市工商局丰泽分局。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泉州市邮协学术委员、市职工邮协理事、市职工集邮研究会成员等。主集中外邮票邮品、粮票;兼集民国及新中国纸币、古钱币、 像章、纪念币、文革实物、门券、烟标、书报刊(侧重试、创刊)、磁卡等。藏品颇丰。1991年,参加北京集邮函授学习竞赛获第二名。
苗华经:高级会计师。男,汉族,1939年1月出生。 党员。毕业于威海职工业余学校。现任职于威海市纺织工业集团总公司。主要业绩:财务工作任职期间,积极推广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推行量、本、利分析法,获市级一等奖。发表了《试论目标成本与经济责任制》等论文。1979年以来,参与了6个大中型纺织企业改建,扩建项目的投资评估,效益测算等工作。1986年被 威海市委、市 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并晋升一级工资,1990年,被国家财政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并奖励晋升一级工资,1991年山东省财政厅、人事局授予“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任投资开发公司经理期间于1995年根据市 的规化,开发筹建威海大世界,建筑面积18800m2,总投资3900万元,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于1996年底竣工并投入营运。容纳千余户个体经营者及下岗职工,成为威海市第二商业大区,第一个大型室内规范化的批发、零售市场。
苗吉文:生于1956年5月,甘肃庄浪县人。历任 铁道兵10师50团卫生队、铁道兵司令部门诊部卫生员, 烟台疗养院医师、 总后医高专医疗专业学员、全军第二届疗养康复医学班副队长, 烟台疗养院理疗科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主治医师。现任中华名医协会沈阳联络处主任、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中国针灸学会手疗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他从事理疗康复、推拿、老年保健工作20余年,近10年潜心研究物理疗法、自然疗法、传统医学手法治疗脊椎疾病及腰腿痛。整筋整脊手法对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基础上有独特的创新。主创手法有定位旋颈、双龙探海、空谷振颤、固肩旋髋、阴阳旋转等复合手法。特点为单人复合式复位法,无痛苦、无损伤、不用西药、见效快、复发率低,使位移的解剖结构纠正、髓核回纳或与神经根改变位置关系,减轻水肿及炎症,解除疼痛。经3000多例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治愈率89%,急性发病者复位一次成功率86%。该技术1994年被友谊出版社编入《华夏求医指南》、《烟台日报》、《中国体育报》等6家报刊及烟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多次报道。烟台广播电台特邀主持专家节目,媒介和患者誉为“华夏第一圣手”,赠送锦旗、匾额数十面,铁道兵司令部和总后管理局分别各记三等功1次,嘉奖13次。主要著作和论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推拿妙法荟萃》任副主编。《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0例疗效分析》被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威海国际自然疗能手法研究会分别授予“有医教研突出贡献奖”和“继承与弘扬传统医学应用非药物疗法医病业绩突出贡献奖”并获一等优秀论文证书。该论文应西欧五国邀请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98中医治疗慢性疑难病症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表演并获论文证书。《定位旋颈法治疗根型颈椎病疗效分听》参加“98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香港中医骨伤学会第二次联合学术会”交流,表演并获联合学术会论文证书。《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体会》1997年参加“全国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康复学术会”并获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证书。《CO2激光扩束治疗神经性皮炎》1996年参加“大连国际激光应用学术会”并被编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光动力学与激光医学》英文版论文集并获证书。《CO2激光治疗痔疮133例》刊于《康复与疗养》杂志。传略载入《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医人才大全》。
苗世修:男,汉族。1937年生,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巡视员,高级统计师。河南民权人。1963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1971年加入中国 。历任国家统计局科员,国家计委统计组干部,国家统计局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副司长兼农调总队副总队长,办公室副主任。1994年起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巡视员。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统计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的我国粮食产供销预测、监测综合研究课题和参加完成的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研究课题分别获1993年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三等奖,还曾获1985年、1988年、1992年全国优秀统计分析报告三等奖。主编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计》、《常用统计指标与术语》等,参编有《中国农业的光辉成就》、《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等。在《统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期刊上发表经济论文数十篇。
苗体君:1969年3月生,河南鹿邑县人,广东湛江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教师。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党史学会会员等等。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双学位班。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主要论文,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1998年内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就有三篇:《试析陈独秀的北伐观》、K4《中国现代史》1998年第1期;《 与国共合作》。K4《中国现代史》1998年第6期;《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CI《教育学》1998年第10期。数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新华文摘》等转摘索引,此外如:《(实践论)、(矛盾论)与“一国两制”的形成》,发表于《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陈独秀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认识的正确性新探》、发表于《安微史学》1999年第2期,《鲍罗廷与北伐战争》,发表于《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实践论)、(矛盾论)对“一国两制”的哲学导向》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光明日报》、《半月谈内部版》、《社会科学战线》、《广东社会科学》、《大众心理学》、《心理世界》、《党史纵横》、《扬州太学学报》、《上海交大学报》、《广西党史》、《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成人教育》等等均发表过文章。并二十余次参加内外学术研讨会,论文有数篇被编入公开出版的论文集。论文获各类奖励二十四次。本人在工作上获得过县劳动模范、优秀班主任等等。
苗发: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初为乐平令,授兵部员外郎,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但诗篇传世颇少。
首先骑兵并没有两万,也就七八千。清军打的只是防守战,拿骑兵队对敌方的火器部队正面冲阵无疑是败笔,除却双方的装备差距,战术指挥太差了,
清军投入总兵力五六万,最后伤亡1000多人,部队战斗意志可想而知
清末西北回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本文2023-10-26 23:50: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