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骨、看相、寻找遗传密码……何以追溯人类祖先家谱?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栗静舒(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你的家里,是否有一本泛黄的家谱?里面记载的许多名字虽然陌生,但其承载的个体与你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普通人的家谱往前追溯三五辈,就往往让后人感到复杂难辨。那些古人类学家,纵跨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尺度,横览扑朔迷离的亲缘关系,仅凭一些散落的残骸断骨,又如何编写人类祖先的"家谱"?
化石保存至今,往往被复杂的埋藏过程改造得支离破碎,所以研究者获取到的多是零星的人骨片段,诸如几颗牙齿(中学 历史 教科书开篇提到的元谋人,实际上就是根据两颗牙齿而命名的),胳膊或者大腿骨,脚趾头,手指头……对于化石的观察、种属与部位鉴定、测量与比较,是研究人类遗骸的第一步。
据说,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有个习惯,常常在兜里揣几块人类化石,反复地摸索与感受,以增进对古人类骨骼的了解。虽然现在的学者不再被允许将化石揣到兜里,但是识骨寻踪的基本功训练绝不可免。如果连人和动物化石都傻傻分不清,是大腿还是胳膊的问题也没弄明白,那么何谈下一步的研究。
当然,如果足够幸运地发掘出完整的遗骸,那么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第一步了。可惜天公不作美,这种送分题出现的概率很低,不论是我们所知的北京猿人化石,还是人类的"老祖母"——南方古猿露西的化石,都是古人类学家们在长期野外调查与发掘中,找到碎片才拼出来的相对完整的遗骸。
有时候,仅仅找到头骨,也足以让古人类学家们欢呼雀跃,因为 头骨蕴含着其他部位难以比拟的丰富信息。 看面相就能找到很多信息:比如面相是像现代人类还是更像猿类,头骨是否浑圆,脑容量有多大,牙齿是否原始,等等。而高分辨率工业CT技术、3D复原、几何形态量化各个微小解剖部位等手段,使得古人类学者从头骨中获得了更多的形态数据。之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就能绘制出人类祖先的系统发育树。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绘制出的家谱,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局限性。万一有些古人类,只是长得显老呢?
2015年,一个古人类研究团队宣布,在南非找到了当地最早的古人类——纳莱迪人(Homo naledi),因为纳莱迪人具有许多原始古人类特征,比如较小的脑容量与南方古猿的相当,研究者推测这些古人类的生活年代距今约300万年。
两年后,综合光释光、古地磁、铀系等多种测年法得出的年代数据,却让大家大吃一惊,距今300万年的纳莱迪人实际上只有约30万年的年龄(距今约335万至236万年)——纳莱迪人并不是南方古猿的竞争对手,而是尼安德特人的邻居。由此可见,仅仅根据面相判断发现的头骨是原始还是现代,是无法真正得知其所处的演化位置的。毕竟,长得显老,也不是纳莱迪人的错啊!
再比如在3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一些原始人类的头骨和早期现代人头骨的解剖学特征有一定的关联,可以说同时具备"原始"与"现代"的特征,而古人类学家也很难真正找到令人信服的、可以统一区分的标准。不仅如此,实际上在人类演化的各个阶段,比如处于直立人至智人阶段大多数古人类化石,都难以根据其骨骼形态特征而判断谁古老、谁年轻。
所以说,再高级的摸骨、看相,也是远不够的。
如上文所言,测年结果改变了纳莱迪人的演化位置,也正是因为年代不清楚的原因,导致学术界对很多标本的重要性都存有疑问。古人类学家高星曾说过, "年代的准确性,对研究不同地区的古人类间的演化过程、时序和迁移路线等方面,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获取年代数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古人类研究中,能够获取到的年代一般分为 "绝对年代" 和 "相对年代" , 绝对年代一般指直接在化石上测得的年代。 但考虑到古人类化石的稀有性,很少会有学者慷慨地拿出标本让年代学家打洞磨粉(取样)。虽然舍不得人骨"套"不到信服的数据,但是目前大多数学者们仍会选择更为保守的"相对年代"。
相对年代的测定,包括对化石出土的层位,和化石一起出土的哺乳动物、文化遗物,化石中填充的沉积物等进行测年。 正是因为用来测年的对象不同,往往会出现一个遗址、多个年代数据结果。同时,由于测年技术的不断改进,很多古老的遗址,也常常出现出时而老、时而新的年代数据。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于1921年,算是最早发现于我国的古人类遗址,但直至今日,仍然不断地有新的年代数据刷新之前的记录。2009年《自然》杂志就曾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一个新的年代数据(距今约77万年,在此之前一般认为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0万年),将北京猿人置于"一个更冷的新年代",对北京猿人的耐寒能力提出了挑战。
同样在1921年,非洲首次出现了古人类的踪迹。一群矿工在赞比亚布罗肯山发现了一个原始的颅骨,后来被命名为卡布韦人。古人类学家根据其头骨以及后来发现的人类骨骼,将其归入海德堡人。而学术界认为,海德堡人可能是欧洲尼安德特人与非洲现代人最后的共同祖先。
近日,《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公布了最新的年代数据。不同于"变老"20万年的北京猿人,卡布韦人"年轻"了20万年(距今约324-274万年,在此之前一般认为距今约50万年)。
也就是说,以卡布韦人为代表的这一支海德堡人,曾与智人祖先、纳莱迪人、尼安德特人等,同时出现在非洲南部?那祖先这一假说,岂不不攻自破?卡布韦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基因检测,可谓当今家喻户晓的亲子鉴定黑 科技 。 如果说近二十年来,是哪项研究彻底改写了许多古人类演化故事,非古DNA研究莫属。David Reich在《人类起源的故事》中,甚至将古DNA研究视作继碳十四测年之后的第二次考古学科学革命。似乎只要能提取到DNA信息,很多关于亲缘关系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根据基因研究,学术界提出"非洲多地区起源说(African multiregionalism)",即在40万年—1万年间,由于气候原因,非洲大陆被分割成不同的生态区域,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种群的人常常处于半隔离状态独立演化,并产生基因变异;但是隔一段时间,这些人群就会在交界点上发生基因交流,频繁的基因交流最终产生现代人类。2020年年初,有研究团队在现代西非人基因组中,发现平均有66%到7%的古老基因来自一种"幽灵"古人类群体,这个群体可能就是当初人群基因交流的证据。
而在关于卡布韦人的研究文章中,研究者也不免猜测,和智人祖先、尼安德特人、纳莱迪人等古老人群生活在同时代的卡布韦人,也许就属于这样的"幽灵人群"。
不过, 古DNA信息极容易被降解,如果降解到一定程度,再先进的DNA测序手段也无法检测。 距今约700—900万年左右,人与猿就走到了揖别的岔路口,但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DNA证据,也不超过40万年。
2019年,《自然》发表一篇题为《DNA,请挪步:轮到古蛋白登场揭示人类史了》的报道,似乎带给了学术界新的希望。
同样保存了遗传密码的古蛋白质,似乎比古DNA更加稳定,能够保存的时间更久,留下来的概率也更大。古生物学家们甚至在距今13亿年前的始孔子鸟羽毛化石中,发现了保存至今的角蛋白。难怪有些乐观的学者们认为,未来,古蛋白质组学有希望解锁整棵人类演化树。
从利用古蛋白在骨骼碎片中寻找人类骨骼、鉴定人类遗骸性别,到仅仅凭借蛋白质序列,就鉴定出夏河丹尼索瓦人,再到从距今180万年格鲁尼亚的德马尼西人遗骸中提取到古蛋白序列,看起来,古蛋白质研究确实势不可挡。
2020年4月,《自然》再次发表了参与夏河丹尼索瓦人鉴定工作的Frido Welker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此次被研究的先驱人(Homo antecesso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到达欧洲西部人科成员。根据曾经对骨骼、牙齿形态的研究,研究者认为先驱人既与尼安德特人有相似点,同时具有部分早期现代人的特征,这导致无法判断先驱人与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早期现代人的关系。
而在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但在牙齿中提取到了古蛋白组信息,并且将蛋白质序列与来自格鲁吉亚的直立人、现代人的同类蛋白质进行比较,进而将先驱人放置到人类演化树上相应的位置,即先驱人是后来中晚更新世的古人类——包括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沃人——的一个关系亲密的姐妹谱系。
但是不置可否的是, 古蛋白研究和测年技术、古DNA研究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对标本的破坏性。 同时,蛋白种类繁多,序列及其结构较DNA也更为复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困难重重。例如,蛋白质不能够像核酸序列一样扩增,故检测灵敏度有限,对样本中蛋白含量要求较高。此外,对于降解较为严重的样本,很难得到完整的肽段信息用于测序。
不过,我们也看到,化石本身并不具有智慧,只有靠着一代代学者对这些牙齿和碎骨进行多学科分析、多角度 探索 ,我们距离人类祖先图谱的完成、距离人类演化的真相才能越来越近吧。
参考文献:
1 Wu X J, Crevecoeur I, Liu W, et al Temporal labyrinths of eastern Eurasian Pleistocene huma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111(29): 10509-10513
2 Berger L R, Hawks J, Dirks P H G M, et al Homo naledi and Pleistocene hominin evolution in subequatorial Africa[J] Elife, 2017, 6: e24234
3 Shen G, Gao X, Gao B, et al Age of Zhoukoudian Homo erectus determined with 26 Al/10 Be burial dating[J] Nature, 2009, 458(7235): 198-200
4 Grün R, Pike A, McDermott F, et al Dating the skull from Broken Hill, Zambia, and its position in human evolution[J] Nature, 2020: 1-4
5 Reich D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 Ancient DNA a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human pas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6 Henn B M, Steele T E, Weaver T D Clarifying distinct models of modern human origins in Africa[J]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2018, 53: 148-156
7 Durvasula A, Sankararaman S Recovering signals of ghost archaic introgression in African populations[J] Science advances, 2020, 6(7): eaax5097
8 Warren M Move over, DNA: ancient proteins are starting to reveal humanity's history[J] Nature, 2019, 570(7762): 433
9 Welker F, Ramos-Madrigal J, Gutenbrunner P, et al The dental proteome of Homo antecessor[J] Nature, 2020: 1-4
10 Pan Y, Zheng W, Moyer A E, et al Molecular evidence of keratin and melanosomes in feather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bird Eoconfuciusorni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113(49): E7900-E7907
11 Chen F, Welker F, Shen C C, et al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J] Nature, 2019, 569(7756): 409-412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考古专家破案式揭秘青铜器亚长牛尊,亚长牛尊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青铜器。考古专家揭秘,用洛阳铲判断地下的土壤是否存在墓葬,辨别文物主人身份信息,当初我们的祖先为何铸造这件青铜器,面对考古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弘扬中华文明。这件文物刚刚面世,大家对其了解较少,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青铜器亚长牛尊这件文物:
一、千年文化宝藏。亚长牛尊,属于商代形象形青铜器,牛尊是商代象形青铜器中又一珍品。尊身碧绿,在牛背注口盖上,雕一立虎作为盖柄,以牛口为流,通体饰以细致的云雷纹和夔纹,雕刻精美,造型逼真,是我国古代一件美好的青铜器制作。商周前期的青铜器多为显示权力与地位的礼器及祭祀祖先与神灵的祭器,礼器中“鼎”最为尊贵,多为方形或圆形,称为“国之重器”,所以,牛尊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一个千年文化宝藏。
二、亚长牛尊是重要的祭祀用具。祭器中“尊”最为常见,主要用于祭祀时盛酒,有圆形、方形和鸟兽形等,其中鸟兽尊种类繁多,尤以牛、马、羊尊为多,这类尊通称牺尊,青铜器铭文中多把“尊彝”作为青铜器的通称,说明作为青铜时代主要祭器的牛尊,其地位仅仅次于鼎。牛尊的用途应是日常生活中的温酒器,中间之孔中的杯状容器应是盛酒器,相当于现在的酒杯,牛颈与臀部之孔用以灌注热水,盖上盖子后起保温作用,是用于祭祀的祭器。牛尊的出土说明至春秋晚期,青铜器已经不仅仅用于显示权力、地位和祭祀祖先与神灵,也用于日常生活,其功能越来越趋向生活化,即使是用以显示权力与地位也要通过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表现出来,“钟鸣鼎食”便被用来形容富贵之家进食的场面。
三、亚长牛尊还记载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春秋晚期在青铜器纹饰技术上有了用印模法制造纹饰的先进陶范技术,而更重要的是说明青铜器的纹饰艺术在弱化适应权力与祭祀需要的示象垂戒功能的同时,增强了适应平民需要,注重人们精神需求的审美功能。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形状纹饰在青铜器上的出现说明春秋晚期随着人们认识与对抗自然能力的逐渐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在逐渐减弱,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趋向和谐,反映了春秋晚期人文主义的兴起。
浙江地区有一个老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一个棺材上睡了30年,翻修自家房屋时才发现,地底下有个宋朝时的古墓。
他们在这个古墓中,发现了一个800年前的红棺,它的颜色,看起来鲜亮如初,似乎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受到太大的影响。
考古专家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忙来到当地进行调查,结果大家惊讶地发现。墓主的身份不一般,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老农姓杨,他是浙江省台州市前礁村的一个普通百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一直过着老实本分的生活,靠耕田和打工,赚取一些微薄的酬劳。
努力了几十年后,杨老汉勉强赚了一些钱,他觉得自家的房屋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如果不修缮的话,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因此,他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钱财,雇佣了几个人,让大家帮忙翻修自家的老宅。
这种事在农村并不罕见,杨老汉很容易就找到了几个颇有本事的人。大家按部就班地进行挖掘工作,结果挖出了一个红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它竟然是一口棺材。
这个发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因为棺材的颜色特别新,像是刚埋进去的一样。有人甚至因此怀疑,杨老汉家可能是出了命案。
杨老汉对这个结果也非常吃惊,赶紧解释说,他也不知道这个棺材是怎么来的,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家的院子,从来都没有动过土,这东西肯定跟他没关系。
杨老汉平日里老实巴交,在村里的口碑一直很好,所以大家很快就相信了他的说法。
既然这个红棺跟杨老汉没什么关系,那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人提议说,既然我们都不知道它是啥来历,说不定是古代的东西,可以找考古专家过来看看。
很快,这个提议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身为屋主的杨老汉,在大家的协助下,与当地政府领导取得联系,把自家房屋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政府领导对这个异常现象特别重视,立刻从别的部门找来了几个考古专家,让他们到杨老汉家里进行现场考察。
考古专家赶来时,杨老汉的家,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好不容易挤进杨老汉家后,专家看到了那个被挖掘出来的红色棺材。
一看到这个东西,考古专家们就震惊了,他们常年跟古墓打交道,很少碰见这种保存如此完整的古代棺椁。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棺椁应该没有被盗墓贼破坏过,里面肯定放了不少珍贵的文物,但是专家并没有直接把这个红棺转移到别的地方,而是找来了一些工具,在棺材上打了一些小孔。
专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想要保护里面的文物。这个红色棺材表面上看起来完整如初,可是它的内部早就已经深入了大量的地下水。
如果不把这些东西排出来,直接搬运棺材的话,里面的积水,肯定会不断晃动,伤到里面的宝物。
事实证明,考古专家的判断并没有错,大家在红棺上打孔之后,里面确实是流出了一些浑浊的污水。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里面的水才被彻底排光。
在等待排水的过程中,考古专家也没有闲着,他们对杨老汉的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结果发现这个红色棺材的附近,还有一个古墓。
从距离来看,这两个古墓应该是一个合葬墓。可惜的是,另一个古墓中的棺椁,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有些东西已经不翼而飞了。专家判断说,这里面的东西,很有可能已经被盗墓贼偷走了。
因为年代比较久远,考古专家没有办法及时查出盗墓贼的踪迹,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对另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墓进行技术处理。
小心翼翼打开这个红色棺椁后,考古专家看到了墓主的遗体,他被一层又一层的衣物紧紧包裹着,如果直接将其拆开的话,肯定会给内部的东西造成巨大破坏。
考古专家研究古墓主要是为了保护文物,弘扬国家的传统文化,不愿意破坏墓中的东西。
为避免内部的文物出现问题,考古专家把棺椁里面的所有东西,一起送到了附近的实验室里,用精密的仪器进行剥离处理。
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考古专家分离出了很多精致的丝织品,这些东西的工艺,都非常特殊,有些技术已经失传了。他们的出现,对后人的丝织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这些丝织品之外,考古专家还在红色棺椁所在的古墓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比如水晶、铜镜,玉璧等。
其中有一块玉璧,应该是南唐开国皇帝祭天时使用的器具。这个东西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那一时期的 历史 知识空白。
从这些陪葬品来看,墓主肯定是一个颇有来历的贵族,那他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考古专家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个墓志铭,上面写着一些古代文字,简单翻译后,考古专家弄清楚了墓主的真实身份。
墓主叫赵伯澐,从血缘关系上来看,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勉强算是个皇亲国戚。
他生前虽说因为血缘关系淡薄,没有成为王侯。但是也靠着良好的出身,成为了一个地区的官员。
著名的黄岩五洞桥,就是他主持修建的桥梁。如今,这个桥梁因为价值巨大,已经成了浙江地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墓的挖掘工作结束后,杨老汉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了下来。刚得知古墓的事情时,他确实被吓了一跳。一想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古墓棺材上睡了30年,他心里都会有些发毛。
不过事已至此,再怎么后怕也没有用。考古专家把古墓的棺椁和器具带走后,杨老汉按照原本的计划,让村里人继续帮忙翻修房屋。
村里人对此事的议论,也只是持续了一段时间,就不再提起了。
《屏风》:“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众所周知在古代,屏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做装饰作用,其二则是做隔挡,因男女有别,若有异性想要进行交谈,就必须得以屏风相隔,否则会被视为有违礼制。屏风的材质各有不同,有金、玉、木、石、绢、琉璃、不锈钢等等,而今天要说到的这件宝物,则是1982年甘肃出土的17块石板屏风。
01
这个故事的起源还要从隋朝的粟特人说起。古籍中所记载的粟特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是来自于伊朗的中亚古族,这是一个非常弱小的民族,但他们的生命力却出乎意料的顽强,尽管周围的国家政权如何欺负他们,他们都没有灭绝。
▲粟特人雕塑
后来到了汉朝时期,或许是这些粟特人实在是受不了周围国家的欺压,他们便举家迁移。一开始还只是在中国的新疆、甘肃活动,但后来因为交通的发展,且丝绸之路也被开发了出来,他们便顺着这条路辗转到了我国内陆各地,在辽宁、江苏等地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考古学家也是挖出了他们的古墓,才研究出他们的活动范围。
▲专家考古现场
而这17块石屏风就出自这些粟特人的古墓之中。1982年,在甘肃省天水市,工人们正在修水利工程,却没想到一下子挖出了青砖。在文物大量出土的年代,这些工人自然意识到这下面可能有大量的文物,于是他们除了保护现场安全之外,还立刻给当地的博物馆打了电话,让他们过来查看这下面是否存在文物。
02
当考古学家赶到之后,立马对这里进行了勘测,对这座古墓也进行了清理,这一番忙活以后,他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金钗、鸡首瓶等珍贵文物,而最后就只剩下17块石屏和墓坑主人。只不过这主人和他的棺材已经腐烂了,于是专家们又把这里清理干净,将石床和屏风一起带回了博物馆。
▲墓中石床照片
经过检测,这石床和屏风的石质都偏松软,经这么多年的历史竟然还屹立不倒,也真是奇迹,而这17块屏风上面的壁画也是栩栩如生,就像是刚画上去一般,一眼望去,当年的富丽堂皇就被尽收眼底。不过,虽然这套屏风看上去十分珍贵。但因为这也是首次从天水市出土的屏风,专家们也很难分辨其价值,只把他们当作是一个隋朝时期的贵族墓葬。
▲屏风细部照片
且因为这个墓地已经被盗墓贼洗刷过了,剩下的文物也只是比较普通的东西,所以考古学家们也不太重视这里,发掘报告也是十年之后才公布出来。至于这些看似富丽堂皇的石屏风,则被考古学家们丢在了仓库,当作是没什么用处的废石。
03
就这样,石屏风一直在仓库里待了30年,等到它的同类从山西、陕西各大外墓地里出土之后,它才重新被考古学家拾起。2010年,他们从博物馆的仓库里立马将这些石屏风翻找出来,或许是因为在仓库的30年对它们有一些损害,因此专家们又不得不先开修复工作。
▲修复完成的屏风
等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他们便拿去给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石屏风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简单来说,这17块被遗弃在仓库30年的石头是国宝级文物。因为这套屏风代表的是北周后期至隋唐时期的贵族墓葬文化,对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研究都大有帮助。
看完这个鉴定结果,天水市的考古学家也是十分震惊:我们真是错大发了。这么珍贵的文物竟然被当作是废石放在仓库里,埋没了整整三十年,若当时能及时求助更多的人,或许在历史研究上又可以领先一大步。
结语
国宝级文物虽被忽视这么多年,但幸运的是人们还有补救的机会,在当时被修复鉴定出来,大家都还能一睹其风姿。古文物一直是我们见证历史的重要证据,每一次文物出土,都代表着一段历史的重现,不过,这些历史的再现都离不开考古学家的付出。
在我国古代,地道是一种重要的,作为攻城战术而开挖的地下建筑,即重要的防御工事。
根据考证,我国最早在军事上运用地道战的源于战国时期,比如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等。
如《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记载:
“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
这里提到的“伏道”,便是地道战术。
当然,古代挖掘的地道,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在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以及沧海桑田的作用下,如今早已渐渐崩塌、消亡,或者被尘封在地底下不为人知。
不过,话说此前河南洛阳的一位老人,在自家屋内,挖通了一条神秘的古地道,引来了众人的围观,为此而将老人“送”上了热搜。
01事情的起因经过
挖地道的这位老人,名叫贾鹏举,75岁。根据老人介绍,这条古地道在他住的窑洞内,没有被挖掘出来之前,本是被厚厚的积土砖封着,经过了他2年的挖掘,终于将其挖开,使其重见天日。
之后,贾鹏举和女儿、女婿两人,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来清理地道内部,发现其内部结构保留得比较完好,没有坍塌的迹象。
几人经过了一系列的清理之后,才对外公开这秘密。
最后,被老人挖掘出来的古地道,顺着梯子走下去之后,还可以继续前行,据说:
“能连通村里20多户人家,有二三百米长,好多人家里都有入口”。
不过,由于一些住户家里已经不住人,有些房子也已坍塌,走动的人比较少。
加之,留在村里的人,大多数是老人,上下地道不便,为此前来走动的大多是慕名而来参观的游客。
02 古地道里面都有些什么?
古地道被挖通之后,从贾鹏举家院子穿过,沿着砖砌的小门就能走进去,经过两道门之后,便能看到地道入口。
只是进入地道后,由于空间比较狭窄,高约15米、宽不足1米,只能勉强让一个成年人通过。
地道内的高度,约16m左右,最高处的地方有17m,一般成年男子需要稍稍弯腰躬身前行。
地道入口附近两旁的墙壁上,分布着相对比较小的窑洞。
根据推测,这应该是过去人们放物品的地方,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在里面住人或藏人。
古地道里面的地面,并非平坦如履,而是坡度大,起伏大,地道墙体上也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若是没有照明,行走的人,极可能会被复杂的地形结构绊倒。
(修整过的地道内安装了电灯)
根据当地的老人在小时候听过的故事推测,古地道可能是清朝时期,当时村子里面,比较富裕的家庭,因为家大业大,又遭上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而修建的一个秘密地道,以储存粮食,转移保护财产,又或者藏兵通行,避免被强盗土匪洗劫一空,起到防御的作用。
03 因为古地道而成功申报为传统村落
之后,当地的文物部门,考古专家对地道清理出来的类似于灯罩的瓦片进行研究,判断老人家里挖出的古地道,为宋金时期的古地道。
贾鹏举表示,村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各种故、传说及文化经口口相传,村子里的老人,都习惯将村子称为“寨子”。
自从将古地道清理出来之后,贾鹏举觉得自己的村子很有文化特色,周边有古寺、古庙、祠堂以及古学堂瀍阳书斋等。
(古学堂瀍阳书斋)
此外,此前村子里曾出土的一些古物,包括石斧、瓦当等器物,经考古专家研究鉴定,认为是新石器时代、东周的文物。
(村子里出土过的一些石斧、瓦当等器物)
如此种种,让贾鹏举产生了要为村子申请为传统村落的念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瀍阳书斋是为数不多的瀍阳书斋,是清朝著名的进士贾之彦创办的一所不收学费的学堂,主要是为了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为此,这所学堂还被称为“贾公义学”。
(古学堂瀍阳书斋旧址)
最终,申报成功,大阳河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之后,贾鹏举还将自家的一间屋子改成了大阳河民俗博物馆,里面放置了许多他特意收集来的古物农具、瓦当等器物,以及还有贾氏家谱等当地的特色文化内容。
如今,许多人慕名而去参加古地道,而早已年过半百的贾鹏举,依旧热情地招呼游客们,主动地为他们讲解村子的历史文化。且游客们参加寨子村落,古地道皆不收费。
贾鹏举希望,能够将大阳河村的文化传承发扬光大,弘扬出去。而博物馆墙上悬挂的那张牌匾,写着的“历史见证,文化传承”八个大字,实际就是贾鹏举的心声写照。
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关注我,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识。
2021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3月31日揭晓。无论是最终上榜的10个项目,还是止步于终评的10个项目,都是2021年度全国1700余个考古项目的代表。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中国样本抹掉“莫维斯线”
该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该遗址最重大的发现是数量丰富、形态规整、技术成熟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产品。
阿舍利技术是早期人类智慧技能发展到一种高峰的标志。20世纪40年代“莫维斯线”假说,认为在旧石器时代,该线以西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阿舍利手斧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位于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本次皮洛遗址发现的阿舍利组合,为“莫维斯线”论战画下了休止符。
专家点评:赵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
这个遗址的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在旧石器时代遗址里,是极为罕见的大型遗址。皮洛遗址海拔3700多米,目前发现的手斧已距今13万年,这意味着13万年甚至更早以前,中国人类已经可以征服高海拔、高寒等极端环境。新的发现突破了“莫维斯线”,为研究早期大范围人类的迁徙、技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出土的扭头跪坐铜人像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皮洛遗址出土的阿舍利技术体系组合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郑家湖墓地出土的漆器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的金器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岗上遗址南区墓地出土的典型玉器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璜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中慕容智墓石志盖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明中都遗址宫殿基址出土的螭首 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独山玉制造的“工业园区”
该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
考古人员发掘出土了若干“前坊后居”式大型建筑遗址、“坊居合一”式中型建筑遗址。这个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墙体存留高,内部设施齐全。特别是最大的、编号为F1的“前坊后居式”7单元大型连间长房,面积超过150平方米,极为罕见。
从遗址中出土与制玉相关的工具、原材料几千件。一件磨石墩上甚至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堪称绝品。石器质地主要是独山石,以农具和兵器为主。玉材主要为独山玉。
在黄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玉器、石器加工制作的相关资料。南阳有独山玉,玉产自独山,这就是人类最早利用、开发优质石质材料的案例。这里制作出来的东西流传范围不断拓展,这里就变成了经济中心、制造业中心等。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第一次发现大汶口晚期的城
该遗址位于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漷河两岸,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主,也有部分东周、汉代遗存。
考古发现了巨大的城址: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50米,面积达40万平方米,城墙宽10 22米,壕沟宽10 60米,最深处28米。这是海岱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墓葬分布集中,有明显成列排布规律。墓葬等级差异巨大,主要表现在体量、葬具结构及随葬品等方面,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三联棺、器物箱等葬具结构均是目前最早的发现。
专家点评:陈星灿(中国 社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
这是第一次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城,而且还是一个巨型的城。遗址上的墓葬之间规划有序,大墓可以在10平方米左右,大墓的随葬品100多件,这是非常罕见的,表明这个 社会 高度分化。这个遗址之所以重要,因为对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尤其实证黄河下游地区中华文明起源五千年 历史 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郊,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流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祭祀区考古发掘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实施内容之一。从2020年3月启动发掘至今,共计发掘面积1202平方米,发现“祭祀坑”6座、灰坑78座、灰沟55条、柱洞341个、房址4座、墓葬2座,初步摸清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布局。
6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12000余件(近完整器超过2300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50余根,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的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的若干新器物,如顶尊跪坐铜人像、铜圆口方尊、玉琮、丝织品、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进一步夯实了这一认识。
专家点评:陈星灿(中国 社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
新发现的前所未见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深化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场景和祭祀体系研究。通过实物,尤其这次6个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再一次具体而微地实证了巴蜀文明、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
活化大一统进程中重要节点的 历史 场景
该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楚王城城址的东南郊,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本次考古清理了一批难得的秦文化饱水墓葬,极大地丰富了秦墓资料的完整性。收获了战国晚期的木觚全文约700字,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中华第一长文觚”,字体是典型的秦隶,形制罕见;觚文不见于传世记载,为今人提供了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还发现了罕见的葬具木板画,年代为战国末至秦代和秦汉之际,题材均为首见,填补了这一时期中国墓葬绘画的材质与类型的 历史 空白。
专家点评:王巍(中国 社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郑家湖墓地的AB区是楚人的,C区是秦人占领这个区域之后的墓葬。这些材料展示了秦文化与楚文化逐渐融合、统一于汉文化并汇入中华文明的 历史 过程,为研究战国晚期至汉初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华文明从多元一体到大一统的 历史 进程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典型个案。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这里才是汉文帝的霸陵
该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000米。经过多次勘探,最终确认该墓为“亚”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地面无封土,墓室边长73米,四周环绕110多座外藏坑,外围以“石围界”和门阙形成陵园。它与其西侧的窦皇后陵外围还探出了一周更大范围的夯墙遗址,形成了围合二者的大陵园。在大陵园内,还发现有两处23座外藏坑和4处建筑遗址。外藏坑中还清理出“车府”“器府”“中司空印”“南葆司空”“北葆司空”等明器铜印。
考古资料表明,江村大墓及其周边的遗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陵区,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等形制要素相近,平面布局相似,整体规模相当,并有显而易见的发展演变轨迹。结合文献记载,可以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通过这次考古发掘,否定了霸陵在凤凰嘴或者汉文帝挖山成墓的说法。通过江村大墓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到,双重陵园、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帝陵布局等,都是模仿生前的活动、居住场景,这个理念是后来中国历代皇帝陵墓的一大特点。此外,发现的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器是先秦两汉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神秘王族的归宿地
该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
考古发掘了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该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内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其中如胡床、六曲屏风、列戟屋模型、成套武备等,皆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首次或罕见的发现。该墓出土的墓志首次提及武威南山区“大可汗陵”的存在,墓志左侧面还刻有两行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合成的文字,初步判断为吐谷浑本民族文字。而编号为“马场滩M2”墓出土的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冯翊郡太夫人党氏墓志》,有关吐谷浑蓬子氏的记载,对研究吐谷浑史、唐代军事建制,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唐蕃战争、延州阁门府及“安塞军”的来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吐谷浑喜王慕容智的墓,随葬器物非常丰富。尤其是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让我们知道了唐代纺织技术的高超。这个地区处于唐王朝管辖西域的交通要道上,对于研究唐与丝绸之路沿线各个部族、民族的关系、交通史、工艺美术史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一手资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唐王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关系的形成。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唐代西域戍边的记忆
该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无人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国内遗址考古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以及首次发现的唐代汉文木简实物标本。文书所记录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交通、 社会 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如文学作品《游仙窟》为国内现存最早且唯一实物标本。各类文书包罗万象,可谓是一座全面反映唐代边防生活、边疆治理的档案馆。
专家点评:闫亚林(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
该遗址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遗址进行的主动考古发掘,系统全面揭露了遗址的全貌。出土的文书所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许多内容均为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考古发掘成果实证了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也是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物教材。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宫城
明中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家乡凤阳兴建的都城。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因史料记载不详而一直成谜,通过2015年至2021年的发掘,已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通过揭露夯土台基及其内部磉墩,厘清了宫城内前朝区宫殿基址及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主殿前后殿加穿堂的结构,与宋元时期宫殿建筑形制较为接近,后殿西侧附属建筑组合则与北京故宫内同位置的建筑组合十分相似。
专家点评:闫亚林(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
通过2021年度的考古发掘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中都体现了对宋元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以及它对明代南北两京工程规划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考古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明中都遗址的认识和研究,对研究我国古代都城规划、营建思想等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从普通居住点到政治中心的演变过程
该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该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明晰了鸡叫城聚落群的演变过程。在距今八九千年的彭头山文化时是普通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环壕聚落,然后发展为城壕聚落及聚落集群,一直延续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肖家屋脊文化时期,显示出极强的内在凝聚力。
考古人员发现的编号为F63的木建筑,建于距今四五千年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由主体建筑和外围廊道组成,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是建在若干立柱上,类似于杆栏式建筑。这是中国考古百年的首次发现。
鸡叫城遗址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演变过程:这个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更早阶段开始,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当地就有人,一步一步发展到巨大的城市中心,周围还有大大小小的遗址,变成了区域的 社会 , 社会 程度是不是进入文明,这都值得深入讨论。
我的看法:
一是寻根。在那动荡战乱的年代,许多人流离失所,与家人失去联系。现在可借修订家谱的机会,与家乡父老乡亲取得联系。
二是排序。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姓氏的班字有各自为政的趋向,现代的孩子起名更是随意的很,似乎一个好名字就真的能带来好运气,于是重名的人多起来。修订家谱起到排序作用,防止乱了辈分。
摸骨、看相、寻找遗传密码……何以追溯人类祖先家谱?
本文2023-10-26 23:31: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