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姓 七氏家谱 七姓起源 七姓名人 七姓的来源 七姓简介
七(柒)[柒,读音作qī(ㄑ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吴国君主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字讹为氏。
漆雕复姓是西周朝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有的以漆雕为姓氏,称漆雕氏。
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出过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这些人的后人中就以漆雕作为姓氏。后来,漆雕复姓逐渐演变成了单字姓“漆”氏,也有字讹为“柒”氏者。
按典籍《广韵·五质》中记载:“漆,俗作‘柒’。柒、梁形近之误。”因此,漆氏中有字讹为柒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字讹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嬴姓伯益传至第十六世孙非子,因善于畜牧而出名,周孝王很高兴,就封他在秦谷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赢。其曾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征讨西戎时不幸被杀。
秦仲的五个儿子征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千,再战西戎。终于获胜,恢复了被侵占的疆土。周宣王大喜,便给秦仲的五个儿子一一加官封地,封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市南部),立国为梁,称梁康伯。
春秋时期,梁康伯的后人梁伯喜欢大兴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纷纷逃亡国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国人民的名义,于公元前641年攻灭了梁国。后来其梁国子民便以国为氏,称梁氏,史称梁氏正宗,是为陕西梁氏。
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述:“‘漆’旧作‘梁’。”因此,梁氏中有字讹为柒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
今少数民族傈僳族中亦有此姓氏。
三迁徙分布:
今山西省的晋城、运城、太原、忻州,浙江省的义乌,湖北省的武昌,云南省的河口、邱北,四川省的合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平,广东省潮汕的揭西,以及湖南省等地,均有柒氏族人分布。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蔡 州:亦称蔡郡。秦朝时期把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 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时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朝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这支梁氏,其开基始祖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梁益耳。
扶风郡:汉武帝时的太初元年,设置右扶风,是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名置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一带地区。这支梁氏,出自汉时安定梁氏的分支。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其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地。这支梁氏,出自氏族梁氏。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这支梁氏,多出自于匈奴族梁氏。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2堂号:
三贤堂: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漆氏之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唐、宋、明等诸朝对他们均有封赐。为纪念漆雕氏三贤人,漆雕氏故以“三贤”作为堂号。
安定堂:梁氏人在得姓以后到东汉时期的发展中,多居住在安定(今甘肃平凉,一说甘肃泾川)在东汉的几十年中是梁姓最为风光的时候。因此,就形成了郡望安定,即现在所称的安定堂。
曹氏祠堂(俗称曹家祠堂),位于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西马社区中央,现西马社区办公区内,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洛阳明清建筑》一书内有详细记载。
关于建筑年代,《洛阳明清建筑》未能查证。
2021年3月14日,西马社区曹氏宗亲搭建脚手架,将曹氏祠堂的大梁上积年浮土清理干净,可以看到梁上有毛笔字迹。
2021年4月10日,在专业灯光配合下,经过摄像机拍照,进一步确认曹氏祠堂上梁时间为“ 中华民国六年十一建修十九黄道日巳时上梁大吉大利,泥水作曹根福三 ”。
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中华民国六年就是1917年。如此算来,曹氏祠堂建成距今已经104年,属于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建筑。
曹氏祠堂现为三间宽青砖瓦房,东西布局,坐南朝北,祠堂门口立有两根石柱分列两侧,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 左昭右穆千载长幼有序,春祀秋尝万世俎豆维新 ”。
曹氏祠堂内,有一通石碑,是后来新立的,上书“思源堂”三个大字,下面刻有曹姓家谱。右侧有文字显示:“据历史记载,曹姓系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吾族宗祠原大殿祖碑刻记,自马村一世祖讳统繁衍21世(高字辈)”。
按照一代人20年推算,曹姓家族在西马村生活至少400多年了。
据统计,截止2020年12月31日,西马社区总人口2713人,总户数634户。其中曹氏600人左右,96户,曹氏占总人口22%,占总户数152%,新增男44人,女40人。
曹姓人家在西马村生活,多以农耕为主,耕读传家。其中曹士靖曹士海等是当地有名的竹匠。
曹姓人家也有不少人参军、上学,外出工作,在北京、广东、青海、洛阳市区等安居。
其中,曹铁争,男,1971年7月中学高级职称,中共党员,职务教研员。现为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循化县书协副主席。
曹社松,1965年1月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河南省委党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文博副研究员,历任龙门石窟管理局管理科副科长、白园书记、主任,现任龙门园区巡察办主任。 主要合作出版了《偃师碑志选粹》、《洛阳明清碑志》(偃师卷)、《香山居士白居易事佛故事》等书籍,发表论文《龙门古阳洞杨大眼龛雕凿年代考察》等10余篇。
无论身居何处,西马村曹姓人都热爱祖国,心系家乡,曹氏祠堂已经成为他们的寻根圣地。
姓氏起源不详。
"効"与“效”为一姓。“效”为误写。问题出在1958年文字改革后“效”与“効”通用(词典上“效”字后加括号“効”),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身份证制度,由于当时计算机文字输入条件的限制,一些地方的户籍部门为图简便,有些是効姓人自己为图简便,在制作身份证或平时书写时时将姓氏“効”变通为“效”,于是出现一个姓氏两种写法的问题。作为姓氏,正写应当为“効”,効姓后人应该切记,以免讹传。
効氏族人的分布,已知聚集地,有河南舞阳、禹州、巩义、开封;甘肃定西和陕西泾阳等地。舞阳有“効集”,禹州有“効家巷”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宁远、李家堡都有“効家川”。散居人口分布区域较为广泛,除中国大陆一些地区和城市外,在台湾、国外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亦有効氏移民定居生存。
有关情况:
一、除了“効”,还有“校”与“较”。作为姓氏符号,“校”比“効”常见。校姓人主要聚集地,已知有河南中牟(东漳村、韩寺大洪、兴隆岗、城关镇东关、姚家校庄)、南阳,河北栾城县(北长村)、鹿泉市永壁村和江苏(兴化市陈堡乡校家庄)有“校”姓(南阳、江苏兴化读音hao)。其中河南中牟达5000多人口。关于“校”姓,在辞典和有关史料中可以找到根据,如:校,姓也。周礼,校人之后,以官为氏。见姓谱。按唐有校杰,为士曹。校人:①马官之长,周礼,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马之政”;②主池治之小吏也。孟子,万章:“子产,使校人畜之池”。周礼,夏官,校人。姓,唐有校杰。校人,周代官名。①马官的头目。周礼,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马之政”。②管理池沼的小官。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注:“校人,主池沼之小吏也。”校(姓谱)周礼校人之后,(路史)周公族之后有校氏。(校正)掌管牧马的官。左传,成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校人。官名。以官为氏。但关于“効”为姓氏,至今未见任何文字记述。根据考证,“较”与“校”应出一源,于清朝时期统归为“校”。其根据,一是方志有相关引证,中牟清朝县志有关校姓人记载乾隆20年(1755年)前全部为“较”姓,而在此后(乾隆27年、[公元1762年])“较”皆改为“校”,同时期坐落在县城北东的“较家岗”改成“校家岗”、县东南的“较庄”改成“校庄”。 此外根据辞源,较量同(校量),兢胜。校本作“较”。
二、河南校姓人士有关校氏族源为蒙古族且系成吉思汗子孙的考证应当关注。近年河南校氏家族问祖探源比较活跃,一些有识人士(如校永泉先生等)的研究引经据典,很有深度。据有关探考,中牟的“校”姓先祖元朝时是元藩属国的人,封地在洪洞,家族兴旺,元亡后逃难,丢了“册谍”,以“封号”改姓为“校”和“较”,其中一支逃难到河北栾城(校),一支逃难到河南中牟(较),分别定居,繁衍至今。其根据是在河南省中牟县东漳村南二里“校秀书”墓碑铭文(由此将校氏祖先追溯至孛儿只斤氏(蒙古黄金贵族)、成吉思汗)。校秀书,清朝乾隆时人,《中牟县志》有传;立碑人其侄孙、痒生校逢庚,碑文是:“不朽皇清国子监太学生抡庵校公讳秀书 应赠孺人韩氏○○○ 右边铭文:○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庠邑庠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碑文中有“藩服”和“食邑”的字样,元史专家解释:藩服”就是“藩属”,一般是指诸王(或属国);“食邑”就是封地。相关历史背景是:洪洞县元初属平阳路(后改晋宁路),1236年,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把平阳路分给其兄、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时已故)之子拔都家族为分地,后来拔都又把这块大分地再细分给各支子孙。拔都及其后裔在今俄罗斯立国(史称钦察汗国或金帐汗国),但仍享受分地的部分赋税(五户丝和包银),并且可以派自己的下属到分地担任达鲁花赤,可能也有某一支王族中的某人来到分地,并定居。而根据《郑州晚报》的报道,中牟校氏的传说之一:木交王为元朝末年的镇京总兵。受命边疆平叛后因拒不回京,龙颜大怒,派兵擒拿。木交王为保存后代,让3个儿子分别到山东、河北、河南隐匿,去山东的姓“较”,去河北的姓“效”(効),去河南的姓“校”,而当地知悉方志的人也认为他们是“百分之二百”的蒙古人,其迁徙和一个叫“木交王”的蒙古族高官有关。 以上说法,也有引证:一是物证。中牟东漳东村的校全胜藏有前几年在校姓先人聚居的校岗挖出的石狮等物,人物的形象异于中原汉人,还有一个应为系在高大马匹脖颈上的硕大“铜铃”;还有人见过从校岗出土的重达百多斤的“样刀”和“大铁弓”,这都容易与蒙古人联系起来。二是“人证”:记者采访时,“校姓人问记者是否发现他们很多人都是连鬓胡,眼珠浅黄,而且性格温良,这是长期隐姓埋名不惹是非沿袭下来的”。“另外校文学副台长(注:校文学:中牟广播电台副台长)还说,蒙古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一个整块,中牟校姓的人也是,而汉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相连的两块。这个说法在随行采访的几个人身上得到了印证”。三是民俗。一个是中牟校姓人不看《元王失江山》的戏,因为该戏讲的是蒙古人失去大好江山的事,校姓人觉得是个耻辱,不让后代看;另一个是校姓人不杀“鞑子”,民间流行“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游戏,中牟的校姓人从来不玩。 [1]
三、効姓人与校姓人的关系。根据舞阳効志军提供情况,当地効氏传说:効氏为蒙古“交力王”之后,因被奸党陷害,满门受祸,隐名逃奔,遂老大取“効”姓,老二取“校”姓,老三取“较”姓,三字均不离交,含有标志寓意,便于后人认同归宗。这个说法与中牟校氏的传说之一较为接近。2006年元月,河南舞阳与河北校氏人士汇聚郑州,经“共同发掘”,认为开封、巩义、河北、郑州的校和甘肃定西、河南舞阳、禹州等地的効是同宗,考证有可能是蒙古人,疑似成吉思汗的后人[2]。而校永泉也提供了河南中牟的‘校’姓传说,认为“‘校’‘较’‘効’三姓同宗同祖。河南省舞阳的‘効’姓,虽然过去不曾有过联系,但他们也有着同样的传说,我相信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虽然目前尚没有文字证据”。
四、另一方面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蒙古民族中兴至问鼎中原是在十三世纪。而有史料表明早在隋唐时期中原已出现効氏。如:2007年6 月13日在効氏网页留言发现以题为“石破天惊”提示了“张君妻効姬墓志”。经查,首题为《唐故洛阳县淳俗乡君効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有“ 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二月六日葬”、“河南洛阳出土, 张钫旧藏,现藏河南新安铁门镇千唐志斋博物馆”。这个资料在北大图书馆可以搜到,原件在新安县铁门镇“唐千志斋博物馆”。其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得知早在唐朝时期効氏人即在中原生活,由“効姬夫人”的存在,应当联想到欧阳询《皇甫诞贴》中的“効长丘”,说明“効长丘”显然应为人名;进而由此推论効氏在中原的生存年代可以追溯于隋朝,即公元618年以前,这个事实,与“効氏渊源于蒙古人说”存在矛盾。
基于以上情况,探问効氏渊源,有三条路径:一是或许源自古籍、辞源记载,由“校”而来,这与蒙古民族没有关系。但是“効”究竟如何由“校”演变而来,目前既未发现有关记述,连说法也没有。二是或许就是中牟校永泉、舞阳効志军考证及先人传说,効氏的原始姓亦是孛儿只斤氏(蒙古黄金贵族),有一条从成吉思汗——术赤——拔都的脉络;三是根据唐朝“効姬夫人”这一事实往前探究。
据隋唐已经在中原出现効氏的史实,应当推定効氏根在中原,而且历史较为久远。由于时间关系,相对而言,这是根据“効姬墓志铭”应当得出的推论(河南舞阳効氏家谱记载:効氏远祖应在山西文水和陕西三原)。
五、不能不关注的问题是:1、无论河南効姓,或是河南、河北校姓,均有几乎一致的“祖上兄弟三人、避祸分手、字不离交”的传说,而甘肃定西効氏也有类同传说以及“祖先从三原迁徙而来”的说法,这些说法彼此可以呼应、印证,似不能断然认为是“巧合”,从姓氏的形成看,为“避祸”而改变原有姓氏、出现新的姓氏的情况也是存在的;2、定西効氏祖上传下来有敬“家神”的习俗,而“家神”据说也是“鞑子”、起于元朝,与蒙古人有关,家神的有关名号也较为特殊,彼此是偶合还是存在某种关联,也有待于探究。3、中牟校氏向记者提示的其族人有关人种特征如“连鬓胡、眼珠欠黄、小姆脚趾盖是整块”以及性格特征等,在定西効氏族人中是否亦有所体现?
中国人的姓氏虽然繁多,但在姓氏学的角度大部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好多常见姓氏都从古代“祝融八姓”演变而来,一般都有说法,但是“効”作为姓,不仅很少,而且依古姓演绎而追根溯源,不能排除从另外的途径探究;同时历史上中国北方汉族并不纯粹,而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若干民族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确实又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演化过程,这是问题的复杂性所在。关于効氏渊源的探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关问题的认识,需要继续探索,需要实证,需要时间和新的发现,如一时无法澄清,就只能存疑了。但是存疑并不妨碍我们要做的事情,存疑本身就具有认识价值,是认识的进展,时到达目的地的必由之路。
江都郡:即广陵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平阳郡:亦称临汾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大狐氏的郡望为①即今山西临汾。
洛 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乐安郡:东汉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高苑镇),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博兴市高青县、桓台县、广饶县、寿光县等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改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东博兴)。南北朝时期移治到千乘(今山东广饶),隋朝初期废郡改东安县(今浙江富春)。 江都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乐安堂:以望立堂。
七姓 七氏家谱 七姓起源 七姓名人 七姓的来源 七姓简介
本文2023-10-26 22:49: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