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的由来,发展历史?
师(Shī 师)姓源出有三: 1、以官名为姓。据《姓谱》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代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 2、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两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3、出自周代,以人名为姓,为师君的后代。周朝时,有个叫师君的名人,他的后代就用祖上名字中的“师”字为姓,也称师氏。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师姓望族出于太原、琅琊、平原一带。
师(Shī 师)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古时期,得姓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起源地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师姓还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据专家研究,师姓源出包括8个方面:
源流一——以官名为氏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师延,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专职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
源流二——以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师悝(shikui)、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官位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祭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时期,人类盲蒙恐惧于自然现象,因此有专职负责祭祀日、月、天、地、风、雨、雷、电、水、云的祭师,分别称作日师、月师、天师、地师、风师、雨师、雷师、电师、水师、云师等等,不一而足,在周王朝时期皆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源流四——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清朝以后,蒙古人姓巴克西纳尔氏、巴戈西纳儿氏,改汉姓均为师。今蒙古族、满族均有师姓。其一,源于蒙古族泰亦什氏。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泰亦什氏历经蒙古汗国、元朝、明朝,至明朝中叶以后聚集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从事游牧、农耕作业,在明朝时期即开始冠汉姓为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据蒙古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察剌陔领忽之子想昆必勒格也。想昆必勒格之子俺巴孩等,为泰亦赤兀惕氏矣。”[
其二,今彝族、苗族、傣族、黎族、侗族、土家族、土族、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源于姬姓
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师君,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师君,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侍卫统领官职称谓,这里的“师”是武装护卫之意,司职为守卫君王正宫以及相关事宜,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记载,“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左,为古代王朝武将站班的位置。近来人们在甘肃汉墓中出土一石门,左边石门的虎头下站着师氏。在师氏、师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源于国名
出自汉朝时期西域姑师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姑师国,亦称车师国,是秦、汉朝时期西域地区的古国名称,当时与楼兰国同样著名,位置在今著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其国民的民族成分与匈奴民族相近。
源流七——他姓改姓
师姓的血脉相对比较复杂,他姓因种种原因改为师姓的情况有三种:
一是金代有尚书右承相因金与尹的韵母相同,为避国讳而改姓师。金代(公元1115— 1234年)尚书右承相师安石(?——1228年),字子安,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清州镇人,为人轻财尚义,经历4任帝王。金承安(金章宗完颜景)五年(1200年)考取词赋进士,初补尚书省令史,适宣宗南迁,留平章完颜承晖守燕都。因金与尹的韵母相同,为避国讳而改姓师。[2]
二是元朝避忌改“尹”姓为“师”姓。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镇柿庄村村南分布着九座古墓,这组墓东南处有一通立石于元朝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元年(1308年)三月初六日的《师氏族谱记》石碑。《师氏族谱记》称避忌改“尹”姓为“师”姓。第二号墓出土的小瓷碗底上墨书有“尹纪”二字。
三是宋朝时陕西省清涧县“杨”姓易姓为师。据《延安府志》、《绥德县志》、《清涧县志》记载:“安,原为杨氏,乃汉代关西夫子杨震之后裔,做官至陕北后定居清涧。据传安,原为北宋之老师官,群众尊称杨老师,或简称老师。宋室南迁,金朝统治华北,杨氏另一支随宋室南度,后安之次子,伟在金朝官至武功大夫、富延十一将。追赠杨安时,虑其金宋两朝关系,恐有牵连本族另一支,因有老师之尊称而易姓为师,清涧师族自此而始发,繁衍昌盛。”明洪武年间,清涧县师姓重建家谱时,考得师安墓内之墓志仍记为杨安。北门河对面旧有“关中师帅”之石牌楼,即师伟之官志;金朝追封师安为忠训郎后改为昭毅郎。其三子佺承信郎,孙六人有四孙正、雄、民、旌,均授于宣节郎、太尉、校尉等职,均因师伟之军功官职而封。《清涧县志》、《师氏族谱》中均载明官职朝代等。据,《渭南县志》载:“弘农杨氏震,为官清白,以‘四知’著名,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后裔除居弘农外,散居种多,有居琅琊者(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有居丹阳者(今陕西宜川一代),居丹阳后裔因官至武功大夫而徙居富延一带而易姓矣”。《清涧县志》、《师氏族谱》记载,“清涧师氏是一巨族,人口兴旺,繁衍昌盛,古有‘师一千,惠八百’之称”,后逐步又迁于陕北各县,关中韩城、华阴、富平、铜川、眉县、武功及宁夏、甘肃、山西、山东等地。定居清涧者,现涉及11个乡镇30多个村;其后裔更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彪炳千秋,布及全国各地,走上各个阶层;高级官员、文坛星秀、科技人物、企业家数不胜数;出国留学、海外创业者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民族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认识真正的武大郎。
一个餐饮行业的朋友有一天告诉我,有些食客在付小额账单的时候会像武大郎一样打架。起初,我没有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仔细一问,我发现这句话的歇后语是低手。可以看出,武大郎多年来,中国人的低下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原因要感谢水浒传和金瓶梅这两部经典小说。且看他在无缝方管顺冶金两部小说中的角色:
武大郎,又名武大,原名武直,是宋武弟和潘金莲的丈夫。,并说他和他已故的妻子有一个女儿名叫迎儿。武大长相不帅,身材矮小,经常被人欺负,得了三寸丁和山谷树皮。他娶了清河县大户人家的丫鬟潘金莲后,因为妻子漂亮浪漫,而我又软弱被骚扰,就搬到阳谷县紫石街卖烧饼为生。后来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武大得到云哥消息后前去捉拿,却被西门庆一脚踢开。陷害他们的西门庆、潘金莲、王婆见武大已经知道了奸情,怕宋武回来报复,就用砒霜杀了他。
我不师知道,郓历史上的武大郎与上述完全不同。
据武陟墓庙文献记载,武大郎原名武陟,字天灵,出生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祖籍山西晋阳县,元代从山西迁居河北清河县吴家垸村。现在吴家那村还保留着它的古墓和祠堂。他个子高,按照小腿骨的长度,武大郎大概一米六七。他看起来很好,他不t卖烧饼,和金瓶梅描述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从小父母双亡,但他聪明好学,学识渊博。高三时为高中秀才,任山东省阳谷县知县。据报道,武直的老同学黄堂在孙山被点名,但不幸的是家里又发生了一场火灾。我去找武陟借钱。他在阳谷县住了一个半月,却在到达的当天见到了武陟,从此再没见过,因为武陟一直忙于政务:兴修水利。让阳谷人赶上了播种的季节。黄堂以为武陟是故意回避,一气之下回到清河县。一路上,为了发泄个人的愤怒,他在路边的树上写了很多关于武陟的坏话,还画了很多嘲讽武陟的画的形象。但是当他回到家时,他看到一栋新建的房子闪闪发光。黄堂一问妻子,才知道武陟送了钱来帮忙盖房子。我本想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告诉黄堂,但是谁知这些事恰好被施耐庵看到,并被他写成了水浒传一书,流传千古,传遍天下。所以大家只知道武大郎被矮化,被丑化。
至于武陟的妻子潘石金莲,她是清河县黄金庄村的,离吴嘉娜不到两公里。根据黄金水浒传的记载,潘石生活在宋朝晚期。因为常年洪水,这里地势较高,从未受到影响,而且土壤肥沃,市场繁荣。因此,它被称为庄。潘石金莲不是毒死丈夫的奸妇,而是著名学者袁殊。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武陟。她跟随夫妻,安居乐业,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但是经过石老先生的艺术加工,就成了大家熟知的潘金莲!石仔、吴、潘和睦恩爱,育有四子。武大郎墓碑上的铭文是最有力的证据:
1992年冬,吴家拿村吴氏宗族对武大郎古墓进行了发掘。这座坟墓有一个
吴忌讳植字,他小时候叫大郎,到了老的时候,他尊敬他的四位长辈。他的妻子潘石来自袁殊的一个贵族家庭。男祖住在金阳县,是殷武丁的后代,后来迁到清河县孔宋庄定居。父亲童年时去世,依赖母亲,衣食难助。邵聪敏,吴尚崇文人,特别喜欢诗歌和书籍;中年士子,官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正廉明,村民聚众民以伞敬。然而,这些年来,历经沧桑,荣誉和荣誉被无端诋毁,古墓被破坏被盗掘,让贤淑贤惠的女子恨其入骨,后悔不已。今修墓,改名清远,慰吴公以示后人,以作纪念。
碑文中的孔宋庄是吴家那村。不难看出,武大郎虽然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但绝不是一个沿街叫卖烧饼的平庸之辈。相反,他是一个造福一方的官员;然而,潘金莲,一个高贵贤惠的县令的妻子,却被后人描述为一个裁缝的穷女人的家庭。九岁被卖为家妓,千百年来被人唾骂为美丽的荡妇,比窦娥还要不公正!
根据1946年发掘的武陟墓的比例和经验,武陟的实际身高应该在168米以下,算不上很大的力量,但也绝不低。此外,它还可以不可忽视的是武陟墓比较大,棺材用的是珍贵的楠木。这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吗?是普通人能享受到的殡葬待遇吗?
况且武大郎生活在明朝,不是潘氏家谱年的宋朝,与宋朝清河郡的宋武也没有什么关系。此时,武大郎的真面目恢复了。有学者认为,无论水浒传还是水浒传,就文学创作本身而言,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其价值和地位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出于创作或情节安排的考虑,作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这些道听途说的故事蓝图做和历史学家一样的结论性研究。所以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些原本是用来造谣中伤的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鉴于此,为了替史赎罪河北省广宗县文化馆副研究员石曾为武陟寺立武大郎、潘金莲画像,并题诗。武大郎的诗的画像是:〈捏造水浒施耐庵,吴磐是冤屈。时嘉数百年来,美国的文章和绘画一直受到批评和赞扬。世界的因缘今天终于报了,是要重塑展览世界。武馆破案,师姓欠账。_
潘金莲的字幕的肖像是:
〉于增景画了十六张吴磐的真实故事,挂在吴寺平反冤假错案,一天就倒了。然而,吴磐在酒泉并没有原谅我的祖先水浒里的龌龊勾当,于是他唆使小鬼们到处走。如今,吴攀被重塑,恢复了本来面目。为吴攀天堂里的宽恕。石正在烧香。再见。_
至此,真相似乎已经大白,而吴潘的冤情已经过去了。但我心里还是有很多疑惑。首先,根据以上信息
这位武陟生于永乐,而施耐庵生于1296-1372。原则上,武陟做官的时候,
施耐庵已经去世多年了。他怎么能写出金瓶梅年的唐璜的故事呢?还有,在学术界,水浒传
传记的真正作者是谁?是施耐庵吗?罗贯中?郭迅?这本书是在哪一年完成的?甚至施耐庵是郭迅信任?
名字?诸如此类,目前还没有定论,还是让学者来整理吧。
师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在我国北宋初年问世,流行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的蒙学教材《百家姓》中,师姓排名第369位。
宋朝时期四川为师姓第一大省
据有关学者研究,宋朝时期,师姓大约有62000人,集中于四川、河南、湖北三地。其中,四川为师姓第一大省,大约居住了师姓人口的一半以上。
明朝时期山西为师姓第一大省
自宋朝至今一千年中,师姓人口增加是呈下降态势,而帅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到了明朝时期,师姓人口急剧减少,全国不足20000人,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其中,山西为师姓第一大省,大约居住了师姓人口的35%。
当今师姓的第一大省是陕西
目前,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资料,2008年全国师姓人口28万,位居第254,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2%。师姓的第一大省为陕西,大约占全国师姓人口的25%,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南、河北、青海等省。
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
(见图)表明:在陕宁晋豫、内蒙古中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川渝北部、湖北大部、安徽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北京西部,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以上,最高可达o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6%,居住了大约64%的师姓人群。在辽宁西端、河北东北、北京东部、天津、山东中部、江苏北部、安徽中部、湖北东部、赣湘黔北段、重庆南部、四川中部,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一008%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99%,居住了大约19%的师姓人群。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
平原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师」源出
师(Shī师)姓源出有三:1、以官名为姓。据《姓谱》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代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2、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两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晋国有师旷,鲁国有师乙,郑国有师理、师触、师躅、师惠,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相传晋国乐师师旷,字子野。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善于辨音,又善于弹琴。晋平公时造了一套用来奏乐的铜钟(编钟),很多乐工听后都认为音律很准,惟独师况不以为然。他的判断,最后终于被一个叫师消的人证实。这些精于乐计的乐师们的后代,便以祖上的技艺职业为姓,遂成师姓,也称师氏。3、出自周代,以人名为姓,为师君的'后代。周朝时,有个叫师君的名人,他的后代就用祖上名字中的“师”字为姓,也称师氏。
迁徙分布
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姓谱》和《元和姓纂》二书的考证,上古夏朝,商朝,周朝,都有管理音乐的官员称“师”,如商代的师涓,周朝的师尹等等。后来,善长音乐的文人也称师,如晋国的师旷,鲁国的师乙,郑国的师理,师触,师慧等,都见于史载,他们都精通音律,善长演奏,而春秋战国时代音乐艺术兴盛一时。师姓就来源于乐官和乐师。另外,古书《周礼春官》中说,说,“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而甘肃汉墓中果真出土一石门,左边石门的虎头下站着师氏,他为王上的正宫守卫和管事。这说明师姓还有另一支起源。师姓望族出于太原、琅琊、平原一带。
堂号
授琴堂:授琴是指教弹琴,春秋时,鲁国乐师师襄善弹琴,孔子曾拜他为师学琴。帅姓和师姓同是一个起源。古代乐师负责掌管宫廷音乐。春秋时期,有一位乐师的后代姓师,名叫呙,他在晋国担任尚书的官事,但因晋国君主景公的名字中,有一个“师”字,即司马师。为了避开君主名字中的师字,师尚书就将自己的姓省去一横,改为“帅”,后遂有帅姓。见《广韵》、《通志。氏族略》。
景姓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尚义、景县,山东平度、昌乐、平邑,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湖北老河口,广西田林,云南泸水、陇川,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僳僳族、阿昌族有此姓。战国时楚有景差;汉代有景毅,蜀郡人,建宁中为侍御史;明代有景芳,定陶人,临漳令。
一、姓氏源流
景(Jǐ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入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之一,与炎帝齐名。炎、黄二帝相传是同母异父兄弟。黄帝原姓公孙,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一带的轩辕之丘,就改姓姬,号轩辕氏。以后因封国在有熊,又号有熊氏。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4500年以前,活动的地域大体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带。
炎帝,相传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即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生长在姜水附近。姜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东面,是渭河的支流。又传说炎帝陵在今陕西宝鸡,湖南酃县等地。
相传炎帝末年,道德衰败,社会混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南方几个黎族的首领蚩尤带兵北进,一直攻到河北涿鹿的原野之上。黄帝率领部队与蚩尤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将蚩尤军队包围起来,全部消灭,并活捉了蚩尤,在涿鹿把蚩尤杀掉了。
以后又经过了多次征战,黄帝在阪泉之野(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七旗村)打败了炎帝,使炎帝势力退避到南方。从此,天下安定,黄帝被中原各部落尊推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又与炎帝部落合并,统称华夏族,即中华民族的前身,于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黄帝活了110岁,死后葬在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的华人前往黄帝陵,祭祀自己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共有4个妃子,一共生有25个儿子,而得姓的儿子只有14人。他的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发明了养蚕缫丝、制作衣服。所以,嫘祖后来又被祀为“先蚕” (蚕神)。她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一个是昌意。其中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之孙生老童,老童生有两个儿子黎和吴回,都担任祝融这种火官之神,历史上又称祝融氏。吴回生陆终,陆终之后的季连(芈姓)一支,楚国诸姓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在其发展中芈姓形成了庞大的姓氏团体,约略有二百余种,楚公族三大姓之一的景姓就包括在内。
相传,炎帝教民农耕,被尊为神农氏。《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炎帝初都陈,又徙鲁。鲁地的齐国乃炎帝姜姓之后裔的所在地。相传春秋时,齐景公之后乃以景为氏。
2、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国,也与公族有关。周敬王时,齐国国君杵臼去世,谥号为景,世称齐景公。他的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为姓,也姓景。
周代贵族,生前封爵位,死后有谥号。谥号是一种社会地位与精神荣誉的象征,故贵族的谥号也成为其后裔之姓氏。春秋周敬王时,齐国君主杵臼去世,谥号为“景”,史称齐景公,其支子即以谥号之“景”为氏,景丑、景春,为其后裔。
3、出自改姓、冒姓。
改姓。因某种特殊原因,不得不更改。常见的有帝王赐姓,避讳改姓,避祸改姓,复音姓氏单音化等等。还有一些少见的改姓现象,即单音姓氏复音化,以及避耻改姓、避嘲改姓等等。此外,在姓氏发展史上,因音讹与省文也是常见的两种改姓现象。明代忠烈之士景清,本耿姓,后改姓景。景清的改姓,到底应属于何因,至今仍未找到有关文献,有待进一步考证。
冒姓。是改姓的一种,系因被人收养,或因母改嫁,或为赘婿等等,而改取他人之姓。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本姓夏侯氏,因其父为曹腾收养,遂冒姓为曹。
旁族别支
景氏的主要渊源有二,一是黄帝一支,楚国,芈姓的后裔;一是炎帝一支,姜姓,齐景公的后裔。与其同源的姓氏主要有:
昭氏,芈姓,楚公族也,以族为氏。《楚辞》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
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
能氏,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
鬻氏,芈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后也。
班氏,芈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为虎所乳,谓虎有斑纹,因以为氏。
翠氏,芈姓,楚将景翠之后。
苗氏,源出于芈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
成氏,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君的儿子字成虎,他的后世子孙取其“成”字为姓,亦称成氏。
建氏,芈姓,楚太子建之后。
屈氏,芈姓,楚公族也。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任楚国莫敖,被封在屈邑。
潘氏,芈姓,周代楚国王族的后代。
尚氏,姜姓,齐太公之后也。
桓氏,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
查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
荆氏,源出于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
庄氏,春秋时楚国君旅,死后谥号为“庄”,他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姓。
熊氏,商末鬻熊之后,楚国公族以芈为姓,国君以能为氏。
4、少数民族中的景姓
满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
满族称姓氏为“哈拉”,称家族为“穆昆”。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家族分支与“随任驻防”,调往别处。原来的穆昆又分化出数个新穆昆。他们的得姓途径和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居住地为氏,以部落名称为氏,还有帝王赐姓,沿用女真族旧姓,因分居、迁徙改姓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有满姓汉化,即指满族使用汉族姓。其中的随名姓之说,从这里可以寻找到满族中景姓的得因。随名姓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父祖名字中的一字作为子孙的姓氏,这与先秦汉族“以王父之字(或名)为氏”是一样的;再一个是以本人名字的第一字为姓。由于满姓译成汉文长达好几字,称呼起来不方便,因此往往称名不称姓(族姓),因而在长期的习俗中造成了以本名第一个字为姓的做法(当然他还有自己的族姓)。《清稗类钞》也云:“满蒙两族之姓氏,不著于世,辄以其名之第一字,相呼为姓。流俗不察,遂以为其祖父子孙不同姓矣。”
满族中的景氏名人还为数不少,景固勒岱、景安、景廉、景星、景善等,将在以后章节中予以介绍。
朝鲜族 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州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国朝鲜族的近一百多个姓氏中,景姓也占有一定比例。
中国朝鲜族人的祖辈是从朝鲜迁移过来的。17世纪末开始零星迁徙,到19世纪 60年代中叶以后,当时由于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再加上1869年其北部遭受大饥荒,使得大批朝鲜灾民陆续迁入我国延边地区定居下来。
阿昌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专区的腾冲、龙陵等县,其中约90%的人口聚居在陇川县的户撒区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区。阿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汉族文献中对阿昌族先民的记载始见于唐代,“阿昌”这一族称是在元代开始确定的。据史书记载,阿昌族的先民早在 13世纪就已居住在今保山、腾冲、梁河一带。从明代起,大批内地汉族移进阿昌族地区,对阿昌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户撒、腊撒地区,至今仍有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和墓碑,具有汉族文化的特点。阿昌族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风俗习惯、宗教、姓名等方面都受到汉族的影响。
阿昌族取名一般取褒义,寄寓美好的愿望。同一辈分的兄弟姐妹,名字中的一字多取相同的,或有某种关联的字,这点与汉族有共同之处,从名字上即可看出是否属同辈。
傣族,傣族人原本无姓,后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而陆续得姓。有的是因为傣汉通婚,傣族姑娘嫁给汉人,生了孩子用父亲的姓;有的是学校老师为了便于称呼而给定的姓;更有趣的是“生随师姓”,解放后,学校里出现了老师姓什么,全班同学都姓什么的现象。
二、迁徙分布
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汉室鼎盛时期,景氏宗人从楚地外徙,流居关中,落户陕地(河南省陕县)。至晋朝,族氏支分,足迹印于陕西、福建、江苏、湖北等地。云阳景氏的始迁之祖为景继彰,进士及第,官授常州武进令,时在隋唐战乱之际。其五世祖审公世居庆州(陕西省)、真宁(甘肃省庆阳)一带。景继彰赴任江南,偕谏、谆二子同抵衙署(武进)。继彰病故后,其景谏、景谆二子迫于路途遥远,无法就道返归故里,于唐景龙三年(709年)卜居于丹阳的折柳镇唐兴里。后人因村中有丹井五口,叩击之,则分别发出“宫、商、角、徵、羽”旋律,其声清脆可辨,铿锵入耳,遂易村名为嘉(佳)井。由此,景谏、景谆兄弟俩被尊奉为丹阳景姓始祖。景氏定居丹阳以来,历时达1000余年,按宗支细分为贵一至贵七。其贵七又分派12支,并有墙、玄,有望等宗支,以大宗统领小支,小支依附大宗,出现了枝繁叶茂的局面。景氏居住在行宫的景家渡,横塘的大景甲、景巷,蒋墅、折柳、窦庄景家村、云阳的景甲村,亦有分布在司徒村、徐巷、界沟、万亩塘、新庙头、张家村、段庄、大上埄、南寺前、长安桥、白塔里、盛墅桥、三里铺、冷家村、东庄铺、卜弋桥、戴庄、留庄、邮塘、柘塘、管庄、梅庄、望仙桥、丁义河、南渚、符城等地。(余略)
三、历史名人
景 阳:战国时楚将。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恐惧,乃罢兵,燕国得解围。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
景 丹:栎阳(今陕西省临潼)人,名列汉光武中兴时云台“二十将”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学问好。也很有谋略,曾为交武帝击破王郎等,又与吴汉等人大败五校于栎阳,战功彪炳,被封为栎阳侯。据说,在封侯的时候,光武帝曾对他说了一句:“富贵为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见光武帝的器重。
景 焕: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县县令。早年专事书画,与翰林欧阳炯学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们一道骑马游玩来到应天寺。在右侧壁面上画上一天王与左侧天王像相对。渤海在一旁,,观看画作之逸势,写成一篇歌行以记此事。后来擅草书的僧人梦龟又来到此寺,人们请他在廊壁上题字。书画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闻讯前来观看,寺中拥挤不堪,一时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称此为“应天三绝”。著有《野人寒语》、《牧竖闲谈》等。
景延广:字航川(892-947),五代后晋陕州人。高祖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出帝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契丹数以责晋。延广对契丹使者说:“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其后契丹入寇,延广闭壁不肯出,寻出为河南尹,北骑奄至,延广顾其家,未能引决,被执。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自杀,以身殉国。终年55岁。
景廷宾:号尚卿(1861-1902),清末农民起义领袖,直隶广宗(今属河北省)东苕村人。义和团失败后,他领导家乡的农民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附近人民纷起响应。在巨鹿县厦头寺自称“龙团大元帅”,竖起“官逼民反”,“扫清灭洋”大旗。义军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编列为营,最初不过两三千人。4月间进驻广宗县件只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四万人。起义失败后被俘牺牲。
景幼南:初名炎昭,改名昌极,字幼南。江苏泰州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著有《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道德哲学新论》、《名理新探》。译有《柏拉图对话集选篇》、《温楷斯德文学评论之原理》等。
此外,景姓名人还有:战国时楚有将军景翠、景阳,秦末陈胜起义立新楚君后裔驹为楚王,东汉有经学家景鸾,五代后晋有马步军都指挥景延广。后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临漳令景芳,清代有书法家、学者景星杓……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晋阳郡:秦置晋阳县,赵国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原郡,属太原郡辖,现在山西太原市。西汉初年曾经在此设置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归属冀州,分置恒山、西河二郡。
2、堂号(缺)
五、景姓宗祠通用对联
〖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春秋;
望出晋阳。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景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碑留寒语;
绩著云台。
上联典指北宋人景焕,著《野人寒语》。乾德年间,朝中立郡国戒石碑,刻有《野人寒语》中的句子:“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下联典指东汉栎阳人景丹,字孙卿,少年时到长安游学,王莽时曾举四科,他以言语科任固德侯相。刘秀任他为偏将军,打败王郎部将,建武年间封栎阳侯,图像画于云台阁。
-----------------------------------------------------------------
〖景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汉室将军府第;
明代御史人家。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栎阳侯景丹,字孙卿,栎阳人。王莽时举四科,为固德侯相。汉兴武时拜为偏将军。下联典指明代洪武进士景清,授编修,改御史。建文初历官御史大夫。燕师人。清约方孝孺等同殉国。
清朝书画能手;
战国辞赋名家。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书画家景梁曾,字秋田,钱塘人。号东梅老人,工书画,花卉、书法均学南田。下联典指战国时楚国辞赋家景差,后于屈原,与宋玉同时。《史记》说他“好辞而以赋见称。”
-----------------------------------------------------------------
〖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扫清灭洋,号称龙团元帅;
磨剑迎战,擢使马步军都。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末直隶(今河北省)农民军领袖景廷宾,直隶广宗(今属河北省)人。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义和团失败后,他领导广宗人民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902年3月,竖“扫清灭洋”旗帜,称龙团大元帅。直、鲁、豫三省边界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十六万人。5月袁世凯所部清军及六千名德、日、法侵略军作战,失败 被俘,7月在威县牺牲。下联典指五代时后晋将领景延广,字航川,陕州(治今河北陕县)人。高祖时累官马部军都指挥使。后任相职,反对契丹称“臣”,并告契丹:“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指契丹主)若要战则早来!”
光动星文,万古无双大节;
石遗郡邑,千秋不贰箴言。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景清事典。下联典指北宋·景焕事典。
无瓦全,宁玉碎,香留姓氏;
作诗解,编易说,功在经书。
——佚名撰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人景皓事典。下联典指东汉经学家景鸾,字汉伯,梓潼人。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遂明经术,著作有五十余万言。
============================================================
六、景姓典故、趣事
〖景监的引荐之功〗
景监乃春秋战国时人,《史记》云:“监、景姓,楚之族也。”
秦国秦孝公即位时,秦国的地位还相当低,诸侯大国都看不起它。秦孝公对此现状十分不安,决心奋发图强,使国家强大起来。下令求贤纳士,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有好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大官,并赏给土地。诏令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魏国有个青年,得知此消息后匆匆来到秦国,这个人就是商鞅。
商鞅到秦国后,向秦孝公宠臣景监讲述了自己的变法之道,很得景监信任,于是景监极力推荐。
秦孝公求贤若渴,听到景监大力推荐,立即召见了商鞅,可商鞅却大谈五帝兴起的道理,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商鞅讲完后,秦孝公才睁开眼睛,对商鞅讲的根本没兴趣。
商鞅离开后,秦孝公很是恼火,对景监大发脾气,说:“你推荐的是一个迂腐呆滞之徒。”景监心里也不好受,就在这时,商鞅再次央求景监引荐他,景监只好答应。
过了五天,秦孝公再次召见商鞅,对商鞅还抱着一线希望。这次商鞅却讲述了一大套三王之道。秦孝公越听越不合口味,虽耐着性子听完了,但又生了一肚子气。秦孝公抱怨景监,景监更恼火。
商鞅第三次要求见孝公,景监虽有顾虑,但为了国家的前途,还是照办了。这次商鞅讲述了五霸兴起的历史,向孝公鼓吹富国强兵之术,说明变法革新的重要性。这次讲的称霸之道,秦孝公越听越有兴趣,两人谈了几天,孝公不知疲倦,反而精神抖擞,兴致勃勃,遂以商鞅之道变法改革。
秦国通过这次变法,使原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西戎”之国,逐渐发展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为日后秦统一全国作了政治上的准备。商鞅的功绩之大自不可没,但景监的引荐之功也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景鲤出使秦国〗
景鲤乃楚怀王时的相国,有谋略,善辞令,是位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
楚王曾派景鲤出使秦国,有人对秦王说:“景鲤是楚王最喜爱的大臣,把他拘禁起来,用他换取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答应了,那么我们将没用军队却得到了土地;如果楚王不答应,我们就杀掉景鲤,再与才能不如景鲤的人打交道,这可是一举两得的计谋。”秦王于是拘禁了景鲤。
景鲤对秦王说:“我预见到大王的权势将被天下人所轻贱,并且土地也不可能得到。我刚要出使的时候,听说齐魏两国都准备割让土地侍奉秦王。为什么能这样呢就因为秦国楚国是兄弟之邦。如今大王拘禁我,这是向天下诸侯昭示秦国失去了楚国的邦交,齐魏又怎能尊重孤立无援的国家。当楚国知道秦国处在孤立中,不但不会送来土地,而且还要在外边结交诸侯来图谋秦国,那么秦的天下就必然危险了。”秦王听了景鲤的这番话,赶忙释放了景鲤,并视之为座上客。
景鲤再次出使秦国。景鲤跟秦王、魏王在边境一带讨论联合的问题。楚王对景鲤擅自同秦国讨论联合之事感到很生气。有人对楚王说:“魏国请求不和楚国联合而只同秦国联合,因此景鲤才和我们一起讨论联合的问题。至于周王室对于你们和秦魏联合那是很高兴的,而齐国却产生了错觉,所以他们没有同你们联合起来。”楚王听了这番话,也意识到自己错怪了景鲤。
景鲤还受令出使过韩国,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对国家的忠心,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受到楚王的嘉奖。
-------------------------------------------------------
七、景姓家谱介绍
谱牒学与姓氏学密切相联,互为影响、补充。如果说姓氏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姓氏的来历和发展演变,那么,谱牒学则是研究“一家一姓之史”。所谓“谱”,即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如家谱、年谱。所谓“牒”,系指古代的书板,如玉踩、金牒,特指谱牒。谱牒学中的“谱牒”,即家谱与玉牒之总称。家谱俗称族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皇族的家谱称作玉谱。总之,谱牒是一个家庭或宗族的世,系表谱。
据《史记》记载,不但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代(夏、商、周)上古“中国”地区的华夏族古帝是源出黄帝同根同宗的本家,而且周边地区古代其他民族也出自黄帝一系。如《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瑞高阳。”高阳(黄帝之孙)生称(即伯服),称生卷章(即老童),卷章生重黎、吴回,吴回在帝喾时主管火政,号祝融氏。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参胡、彭祖、郐人、曹姓、季连等六子,分衍出己、董、彭、秃、坛、曹、斟、芈八姓(祝融八姓)。其中,第六子季连(芈姓)的后裔鬻熊为楚国的开山鼻祖。
景氏源自芈姓和姜姓,是一个较为古老的姓氏。它也承继中华民族传统,有自己的家族文化,修家谱也包括在内。但因天灾人祸,目前仅看到的是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和河北大学图书馆的:浙江“余姚周行景氏宗谱”,共六卷,景怀燕传辑,民国28年,念祖堂木刻本六册。还有清光绪二十三年吉林四平景姓一支景文玺修的《景氏族谱》。
-------------------------------------------------------
景姓字辈
辈份字行,又称班辈,字派。它是同一血缘姓氏秩序的标志,同时也起着严格与其他堂、房、支系相区别的作用。此项工作一般要由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制订。多见四言骈文、五言骈文,此习俗至今仍有流传。
浙江《余姚周行景氏宗谱》的辈份字行:
大瑞之传,咸阡忠艮。枚卜功臣,作善降祥。
敷求哲人,明徵定保。家用平康,奉先思孝。
谋及乃心,敦德允元。践修厥猷,齐圣广渊。
训其成式,嗣守遗绪。垂裕后昆,彝伦攸叙。
从十三世起换次轮名,不得紊乱。排行十六句,共六十四字十六条,由本族人腥仙公所编次。
清光绪二十三年景文玺修《景氏族谱》,吉林四平景姓一支辈份字行为:
逢瑞增时胜,元良宁先道。
河南邓州十林镇景氏字辈是:
云兴自天,泽润生成,实和年丰,永乐康平
师(Shī 师)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古时期,得姓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起源地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师姓还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据专家研究,师姓源出包括8个方面:
源流一——以官名为氏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师延,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专职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
源流二——以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师悝(shikui)、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官位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祭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时期,人类盲蒙恐惧于自然现象,因此有专职负责祭祀日、月、天、地、风、雨、雷、电、水、云的祭师,分别称作日师、月师、天师、地师、风师、雨师、雷师、电师、水师、云师等等,不一而足,在周王朝时期皆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源流四——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清朝以后,蒙古人姓巴克西纳尔氏、巴戈西纳儿氏,改汉姓均为师。今蒙古族、满族均有师姓。其一,源于蒙古族泰亦什氏。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泰亦什氏历经蒙古汗国、元朝、明朝,至明朝中叶以后聚集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从事游牧、农耕作业,在明朝时期即开始冠汉姓为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据蒙古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察剌陔领忽之子想昆必勒格也。想昆必勒格之子俺巴孩等,为泰亦赤兀惕氏矣。”[1]
其二,今彝族、苗族、傣族、黎族、侗族、土家族、土族、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源于姬姓
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师君,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师君,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侍卫统领官职称谓,这里的“师”是武装护卫之意,司职为守卫君王正宫以及相关事宜,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记载,“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左,为古代王朝武将站班的位置。近来人们在甘肃汉墓中出土一石门,左边石门的虎头下站着师氏。在师氏、师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源于国名
出自汉朝时期西域姑师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姑师国,亦称车师国,是秦、汉朝时期西域地区的古国名称,当时与楼兰国同样著名,位置在今著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其国民的民族成分与匈奴民族相近。
源流七——他姓改姓
师姓的血脉相对比较复杂,他姓因种种原因改为师姓的情况有三种:
一是金代有尚书右承相因金与尹的韵母相同,为避国讳而改姓师。金代(公元1115— 1234年)尚书右承相师安石(?——1228年),字子安,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清州镇人,为人轻财尚义,经历4任帝王。金承安(金章宗完颜景)五年(1200年)考取词赋进士,初补尚书省令史,适宣宗南迁,留平章完颜承晖守燕都。因金与尹的韵母相同,为避国讳而改姓师。[2]
二是元朝避忌改“尹”姓为“师”姓。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镇柿庄村村南分布着九座古墓,这组墓东南处有一通立石于元朝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元年(1308年)三月初六日的《师氏族谱记》石碑。《师氏族谱记》称避忌改“尹”姓为“师”姓。第二号墓出土的小瓷碗底上墨书有“尹纪”二字。
三是宋朝时陕西省清涧县“杨”姓易姓为师。据《延安府志》、《绥德县志》、《清涧县志》记载:“安,原为杨氏,乃汉代关西夫子杨震之后裔,做官至陕北后定居清涧。据传安,原为北宋之老师官,群众尊称杨老师,或简称老师。宋室南迁,金朝统治华北,杨氏另一支随宋室南度,后安之次子,伟在金朝官至武功大夫、富延十一将。追赠杨安时,虑其金宋两朝关系,恐有牵连本族另一支,因有老师之尊称而易姓为师,清涧师族自此而始发,繁衍昌盛。”明洪武年间,清涧县师姓重建家谱时,考得师安墓内之墓志仍记为杨安。北门河对面旧有“关中师帅”之石牌楼,即师伟之官志;金朝追封师安为忠训郎后改为昭毅郎。其三子佺承信郎,孙六人有四孙正、雄、民、旌,均授于宣节郎、太尉、校尉等职,均因师伟之军功官职而封。《清涧县志》、《师氏族谱》中均载明官职朝代等。据,《渭南县志》载:“弘农杨氏震,为官清白,以‘四知’著名,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后裔除居弘农外,散居种多,有居琅琊者(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有居丹阳者(今陕西宜川一代),居丹阳后裔因官至武功大夫而徙居富延一带而易姓矣”。《清涧县志》、《师氏族谱》记载,“清涧师氏是一巨族,人口兴旺,繁衍昌盛,古有‘师一千,惠八百’之称”,后逐步又迁于陕北各县,关中韩城、华阴、富平、铜川、眉县、武功及宁夏、甘肃、山西、山东等地。定居清涧者,现涉及11个乡镇30多个村;其后裔更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彪炳千秋,布及全国各地,走上各个阶层;高级官员、文坛星秀、科技人物、企业家数不胜数;出国留学、海外创业者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民族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师姓的由来,发展历史?
本文2023-10-26 22:09: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