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牟氏庄园背后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牟氏庄园背后的历史,第1张

1、作品《牟氏家园》中的牟氏,他们的后代怎么样了?2、牟氏庄园的姜振国有子孙后人吗3、栖霞牟氏庄园及后人在文革时期的境遇如何?4、牟氏庄园的后人为什么没继承家产5、牟家后人扩建园内其他院落是怎样的?6、谁知道土改后的牟氏庄园情况作品《牟氏家园》中的牟氏,他们的后代怎么样了?

《牟氏庄园》牟氏还有后代。

栖霞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高营建的住宅,位于 山东烟台。它是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

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所庄园的主人牟氏家族,祖籍湖北公安县。其始祖牟敬祖于明初出仕途栖霞,择定古镇都村居住。其后裔仰仗其势,广敛钱财,至清末民初,牟氏家族的家业进入鼎盛时期,土地达6万亩,山岚12万亩,年收入330多万公斤,一度成为富甲胶东,名扬齐鲁的大地主。

富则造屋,此乃农家一大嗜好。牟氏家族财大气粗。于是,将大量的钱财用于营建庄园上。

扩展资料: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到1935年才形成至今规模。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万堂楼厢480多间。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

庄园建筑鳞次栉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斓的“虎皮墙”,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制钱莲花图”、“莲生贵子”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三大怪”建筑更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烟囱立在山墙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个小小楼阁,凌空耸立,别具特色。

-栖霞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的姜振国有子孙后人吗

姜振国,曾用名姜海涛,1923年10月29日出生,法库县柏家沟镇龙家村人。1933年2月至1940年12月,先后在龙家村小学、柏家沟小学读书。1941年2月至1944年学校读书。1945年2月至8月,在奉天农业大学兽医系学习。1946年5月至10月,在东北大学补习班学习。1946年11月至1948年6月,在东北大学畜牧系学习。

栖霞牟氏庄园及后人在文革时期的境遇如何?

牟氏庄园在解放前就已经迁到台湾去了,所以文革时期没有他们的事,庄园保存的很好没有遭到破坏,现在已成旅游景点,几年前听说庄园的后人想要斥巨资收购牟氏庄园但是没有了下文。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

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它拥有房产5500多间,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牟氏庄园规模恢弘,古朴壮观,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扩展资料:

相传牟氏家族十几世多为官,后看透仕途坎坷,罢官耕读,为后世子孙树起耕读世业之家风。十四世牟墨林(1789—1870,外号牟二黑)贩粮囤积,在“岁大欠,人相食”的灾荒年代中以粮换田,迅速爆发为拥有四万多亩土地的大地主,是牟氏家族发迹的奠基人。

鼎盛时期,牟氏家族拥有六万亩土地、十二万亩山峦、五千五百多间房产,年地租三百三十多万公斤粮食,筑建了比山西乔家大院还要大的院落。历史就象九曲黄河,不停地流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饱受灾民、土匪、官府的创伤,一直勉强支撑着,历经六百年,终于在建国后的运动中香消玉殒

它更造就了难以计数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飘逝而烟消云散,只有这黑漆而森然的大院,还贮立在连绵起伏的大地上,无声无息地向人们述说着它的存在

参考资料:

-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的后人为什么没继承家产

牟氏庄园的后人早在解放前就搬到了香港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所以在文革期间没有任何关于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他们的信息。

庄园保存完好,没有损坏。现在已成为旅游胜地。几年前,据说别墅的后人要斥巨资竞购牟氏庄园,一直没有后续。

牟氏庄园,又名牟尔黑庄园,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杜村。住在哪里。整个山庄建筑结构严谨,紧固牢固,雄伟庄严。是华南地区最大、最完整、最典型的封建地主山庄。

牟氏庄园被众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别墅活化石”、“传统建筑瑰宝”、“六百年繁荣之地”宏伟的规模和深厚的内涵。 198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汲取了华南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杰出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民间小紫禁城”的牟氏庄园,系统地阐释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发展和失败。是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拥有房产5500余套,土地6万亩,山地12万亩,馆舍建筑480余间,占地2万多平方米。牟氏庄园气势恢宏,古朴雄伟,是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

牟家后人扩建园内其他院落是怎样的?

清光绪年间,牟氏家族人丁剧增,4个大院落远不能满足牟家人的居住,于是,牟墨林的6个孙子便各立门户,在面积达20000平方米的庄园范围内,大兴土木,互竞豪华,营建成了后来的“东忠来”和“师古堂”等建筑。

这些建筑群建成后,牟氏庄园便形成了一个坐北朝南,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48米,院墙长达800余米,以清代古建筑群为主的,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庄园。

整个庄园的建筑,是按照我国古代建筑规制布局的。此建筑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封闭型的特点,反映了父严子孝、男尊女卑的等级关系。

老爷居住楼阁,大厅供奉祖先,平房用于妻妾,裙房用于佣人。账房、碾磨房、棺寿房和酿酒房多安排在裙厢,造成了内庭等级森严的特有气氛。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除拥有三组六院480间厅堂楼房外,周围还有附属房屋11处331间和佃户住房437间。

这三组六院是东组三院、西南组二院、西北组一院。东组三院是“日新堂”、“西忠来”、“东忠来”,三院并排,东西宽652米,南北长982米。

“东忠来”居东,为四孙牟宗彝所居;“日新堂”居西,为长孙牟宗植所居;“西忠来”居中,为三孙牟宗夔所居。

西南组二院是“南忠来”和“师古堂”东西并列,东西宽552米、南北长592米。“南忠来”居西,为五孙牟宗榘所居;“师古堂”居东,为六孙牟宗梅所居。

西北组一院是“宝善堂”,独成一组,占地为东西宽372米,南北长64米,为孙子牟宗朴所居。

其中,“东忠来”为六进院落布局,共有房屋87间。由南向北,依次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和北群房、东群厢。整座院落是牟氏庄园中的晚期建筑,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组建筑。

这座院落的錾墙石均由水磨对缝。用料非常考究,做工非常精细,堪称一绝。

据考证,牟氏庄园的石砌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好的。两块石头之间没有任何黏合剂,打磨不平的地方用铜钱作垫。

据说,当年庄园主人发给工匠一定数量的铜钱,磨不平石墙就把铜钱垫上,如果磨平了,铜钱就归自己所有。所以,工匠们为了留下铜钱,就将錾墙磨得非常平整。

同时,牟氏庄园的青砖、灰瓦皆由豆汁浸泡,可以防风化。不褪色,因而整个庄园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侵蚀,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古朴风貌。

东忠来的主体建筑客厅,是牟宗彝宴客、议事的场所。在客厅的大门上,有副楹联:

庭有余香榭草郑兰燕桂树;

室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此对联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这院子里种植的是绘画名家手下的名贵花木,家里收藏的是唐诗晋字等稀世墨宝。

客厅内部陈列分为三部分:东一间是主人牟宗彝看书、写字和帮人撰写诉状的地方;西一间是供客人临时休息的地方;中间是主人宴客的地方。

整座大厅的建筑用料,非常讲究,主梁都是采用直径80厘米以上的圆木,檩条规格一致,排列均匀,给人以高大宽阔、坚固挺拔之感。房屋内部房坡采用方砖做笆,方砖上面铺有一层柞木炭,这样既能吸水防潮,又能减轻屋面的重量。

中堂上方挂有一块彩匾,上面写着:“犹望公安”,这是告诫后人,记住他们的祖籍是湖北省公安县,后世人要永怀故土,铭记公安。

在此匾额下,有一副画像,上面画的是牟氏第十世祖,牟墨林的高祖父牟国珑。

在画像下面,还有一份诏令,是清廷敕赠牟国珑父母,赠其父为文林郎,其母为孺人。

在中堂的东边墙上,还有一副诏令是清廷敕赠给牟昌裕祖父祖母的。牟昌裕是牟墨林的本族兄长,进士出身,曾任清朝江南道、河道道、云南道的监察御史、九省军门总漕部堂。

任职期间,敢向朝廷说真话,讲实情,曾建议朝廷取消不许关东地区向外卖粮的禁令,还废止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文。他的陈奏往往切中时弊,史书上说他“能言别人所不能言”。

为此,乾隆和嘉庆两朝都很重用他,让他在全国各地稳稳当当的做官,一直到62岁病死在官位上。《山东通志》和《山东历史人物》都将他列为名臣。

这副诏令在形式与牟国珑的那幅有很大的差别,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用于五品以上官员,称“五彩“。而牟国珑的那副用于级别较低的官员,通体只有一种颜色,称“素面”。

在这座客厅后面,是东忠来的四进院落牟宗彝住宅大楼。此院落是牟宗彝投入了千亩土地的卖金,选用大连洋式楼房样,聘用莱阳县瓦工名师、黄县著名的木工师傅,历时3年建成。

大楼檐枋涂有紫红色油漆,配以白绿相间彩绘斗拱,暖中透冷的色调被檐下阴影相衬,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房檐的深度,给人以威严感。

屋脊上分别建有想象中的辟邪神兽,形态各异,以资震慑。大楼怀抱东西厢,正门与屏门相望。屏门,左右连接垣墙,构成典型的四合院。屏门位于厅后楼前,精雕细刻,油漆彩绘,与客厅大楼前后呼应,气势庄严。

在大楼下层,是牟宗彝的起居宝,用于陪妻妾进餐、就寝、检点账目和教育子女。上层是他的专用书房,用于读书看报、拟写诉状、养神休憩,同时上层也是他仿古崇古、精神享乐的地方。

昔日他曾在上层藏有十几箱古书和大量名人字画。珍品虽多已失散,但也有保留下的部分书籍,和牟氏家族的书画以及名人的墨迹。

由于此大楼后来多住着牟家的儿子,所以此大楼又被称为“少爷楼”。在东忠来院落,除了客厅和少爷楼,旁边的厢房还有碾磨房、农具展和粮仓账房等。

除此之外,牟氏庄园不仅有精美的布局,而且还有庄园建筑三大怪,这里所说的“三大怪”,是牟氏庄园修建时出现的与众不同的景象,建筑风格的怪异之处更是耐人寻味,一直被人们所追寻和探索。

首先是“穿堂门儿一线开”。在每个大院的客厅、堂屋都有前后门,而且全在一条线上,这便突破了栖霞地区“房门不得前后开”的风水学上的老规矩。

其次是“烧炕火洞在室外”。牟氏庄园在建寝室的同时,在窗外墙角下的适当位置留一个方形的石砌炕洞口,让佣人在室外按时烧炕取暖。

这一独特的取暖设计方式,在北方民居中比较罕见。不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烧炕容易发生的煤气中毒的情况发生。

最后是“烟囱立在山墙外”。在我国南北方的房舍建筑,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其烟囱的位置一般是设计在屋脊檐坡上。

然而牟氏庄园却将庄内的近百个烟囱竖立在山墙外面,顶端有遮雨帽,远看宛如托在云雾中的一座小塔,小巧玲珑,别具一格。

这种设计的作用是天冷取暖烧火坑,木柴燃烧散发热量不大,为充分利用热,把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或草的热度保留于炕内。可以让房屋的保暖性能更好一些。

由此可见,牟氏庄园的整个建筑和布局,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

牟氏庄园院门

谁知道土改后的牟氏庄园情况

土改后地就分给了老百姓,其实就是把他家当地主一样,该审判的审判,家里的东西该分的分,该没收的没收,***嘛,就是谁有钱,谁倒霉,建国以前有能耐的人都该杀的杀,该判的判,谁穷谁就光荣。1986年国家把它保护起来成了国家级保护文物。

栖霞牟氏庄园 景点具体介绍

烟台著名的牟氏庄园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居于“胶东屋脊”栖霞市境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牟氏庄园,都是值得人们驻足一品的胜迹。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随着牟氏家族的繁衍和家业的发展而逐渐扩建。

至1935年基本建成,总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

整个建筑共有6个大院,房屋480余间,各院疏密相间,布局井然。

园内主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连同屏门、东西两厢组成四合院。

各院四至六进不等,四合院重重叠叠。

其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所刻浮雕图案栩栩如生。

无处不在的细节,让规模宏大的牟氏庄园韵味十足。

比如,庄园6个大院大门台阶都是7层,寓意步步登高,样样齐全;门槛极高,门框特大,其中西忠来大门楣下框镶嵌着四个标有琴棋书画图案的大门——这在中国农村极为罕见;门楼的“脊”和“哨”都装饰有特制的“龙头凤尾”和各种形态的小兽,显示出主人的豪华富有;与大门楼相连的南群房外墙加工极为精致平整,墙面上均镶有雕刻着石鼻钮的拴马石环,表明当年这里是人来熙往,骡马欢腾;而东忠来一进院的石毯上拼砌的制钱图案,说明当年匠人设计的精巧堪称一绝。

牟氏庄园在建筑上的奇迹数不胜数,其中不得不提的有独一无二的“三大怪”:一怪“穿堂门儿一线开”——即每个大院的客厅、堂屋都有前后门,而且全在一条线上,这便突破了栖霞农村“房门不得前后开”的老规矩;二怪“炕洞设在寝室外”——在中国北方,睡热炕多在炕前设洞口,为的是随时加草木燃料,但牟氏家族却别出心裁,让洞口设在寝室外,这样一来可以保持室内清洁,二是当仆人加燃料时不影响屋内主人的休息,三则可以防止室内火灾,可谓一举数得;三怪“烟囱立在山墙外”——纵观中国南北建筑,烟囱大都立于屋脊或檐坡上,但牟家总计近百个烟囱,却都用精致的石条托起,高高地从外墙伸出,且全以小方砖砌成,独立于墙体之外,如同小小楼阁,让人称奇。

精致而实用的细节,使牟氏庄园迥别于普通的中国北方民居,再融进了牟氏家族由南而北接近600年的兴衰家史,就使得这座庞大的私人家宅成了一座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文庄园。

中国最大的地主庄园)

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

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到1935年终于形成至今规模。

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万堂楼厢480多间。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

庄园建筑鳞次栉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澜的“虎皮墙”,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制钱莲花图”、“莲生贵子”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三大怪”建筑更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烟囱立在山墙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个小小楼阁,凌空耸立,别具特色。

文化链接:

·牟二黑子家族与牟氏庄园>>

·南来的风景――栖霞牟氏庄园随笔>>

·牟氏庄园演绎600年庄园民俗>>

地 址:栖霞市霞光路庄园南街6号

门 票:3000元

开放时间:7:30—18:00

路线参考:栖霞市内乘6路车可达

家风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到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在山东省“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弘扬齐鲁优良家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中,齐聚济南的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家风的作用。

曲阜孔氏 孔令绍后人分居各处仍和睦相处

治理一个大家庭,必须让每个家庭成员有所遵循,既要有硬性规定的严格要求,又要有家庭文化的软性影响。我的高祖就拟定了一套家规,其内容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自我检点,不扯滥务;居身简朴,辛勤劳杵;一丝一缕,恒念力物;粗茶淡饭,慎近酒酤;恪守信义,邻里互助;苦读诗书,繁我孔族。

多年来,我们的家规和家风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家族后人虽已分居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却仍一往情深,和睦相处。

受家风的影响,我截取几点简要一谈:再苦也要读书;饿死不贪不义之财;以平常心对人对事;老实忠厚也要有阳刚之气。

邹城孟氏 孟淑勤家风就是金科玉律

家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孟子说过,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氏家族的家训家风集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正心诚意、怀仁举义、积德扬善、尽孝为悌、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这也是孟氏族人信奉的金科玉律。

孟子之后,孟氏先贤名人辈出、彪炳史册。西魏孟信,名如其人,不卖病牛的故事成为古今以诚信示人的典型代表;明朝末年孟子第六十代嫡孙孟承光抗击闻香教,被俘之后威武不屈,以身殉国。

嘉祥曾氏 曾令霞忠义仁爱为曾子后人传承

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儒学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德行孝是曾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历代曾氏族人恪守祖训,立身修德,忠孝传家,爱国爱民,继承和弘扬曾子思想。

修身是曾子重要的思想,自我反省是建立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的,他还强调“慎独”,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曾子的修身思想,在曾子家族中体现在重视家教上。此外,忠义、仁爱也为曾子后人所传承。

琅邪王氏 王军宝“信德孝悌让”家训遵守至今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王览孝友恭恪,名声仅次于王祥。

王祥死前遗言:“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后世子孙以“信、德、孝、悌、让”当做琅邪王氏家训,遵守至今。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亲题“孝悌格天”匾额,并改南仁里为孝友村。使吏部给予王览以奉祀生待遇,此后,琅邪王氏发祥地临沂孝友村,王氏三人世代有奉祀生待遇:王祥、王览、王羲之。

东海徐氏 徐学林续修家谱,好家风影响后代

徐氏最大的特点,一是民族观念、氏族意识比较强,非常团结有凝聚力。世界徐氏宗亲会总会现已成立近半个世纪,各省、市、县现在都有徐氏宗亲分会。

二是家庭文化的传承,用好的家规家训、好的家风教育影响后人。徐氏是大家族,根据所居住区域、郡望有总番号、分番号,各支系都有家谱,谱中都有家规、家训等内容。通过家谱的续修,将家族文化好的家风影响到后代。

齐州房氏 房道国名人辈出得益于独特家风

房彦谦,唐朝名相房玄龄之父。贯通经义,长于吏治,颇有政绩,被隋文帝誉为“天下第一能吏”。房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

纵观北朝隋唐时期的房姓历史,文武兼备,名人辈出,既得益于齐鲁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与其独特的优良家风相关。概言之:“文武兼修,爱国敬业”。文臣以房彦谦、房玄龄为代表,武将有唐初大将房仁裕等。

菏泽晁氏 晁岱明孝义之士满载于家谱中

晁姓一族,不但孝义之士满载于我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

宋代晁氏诗书传家,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人才辈出,文献相承。晁氏家族历数百年而家声不坠,与晁氏文化传承与文献相续密切相关。晁氏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创修家谱,千年的家族历史绵延不断,以之为载体,家族忠贞尚文的精神也一路延续至今。

临朐冯氏 冯玉红修身济世内化到精神

临朐冯氏自明代中叶起,形成了一个受到历代评论家赞许的文学世家。

冯裕开拓的青州诗坛以抒发性情为宗旨。自冯裕始,冯氏数代习染理学,躬行实践的品格和修身济世的思想已经积淀为一种家族“集体无意识”,内化到冯氏的精神世界。冯氏成员的立身行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在朝则遇事敢言,持正不阿;在乡则立德行善,赈济贫乏。家学的影响使冯氏带有浓厚的理学气息。

在理学的熏染下,临朐冯氏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在家族内部,家学与家风互为表里:精英人物传承家学,一般子弟亦不坠家风。

新城王氏 王毓棠400年长盛因秉承门风

新城王氏近400年长盛不衰、代不乏人,究其根源来自秉承门风、传承家训、身体力行和严明的家教。

王重光曾制定家训,突出“道义读书”四字箴言。王之垣着的《炳烛编》、《摄生编》字字珠玑,《历仕录》句句箴言,作为家训。

王渔洋,秉承家学门风。身为高官,平易近人。而对自己与家人生活上节衣缩食,公事之外,布衣粗履,毫不夸矜,对子女后代则身体力行并严加管教。在康熙三十六年,三子王启汸被任命为唐山县令后总不放心,专门写《手镜》五十条戒律,嘱托其为官之道,务必按其遵照执行,今天看来也不失为做官规范。

聊城杨氏 杨清润下传八代辈号就是家训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四百余种,22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为中国历史上官私藏书的典范。杨氏藏书始于“海源阁”第一代主人杨以增之父杨兆煜。

杨氏先人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起名写下“以邵彝训,清白传家”,八字既是下传八代的辈号,更是传承家训。杨氏家人不仅取名体现了先人的思想,在行动上都做到了为官清廉,厚德忠孝。

诸城王氏 王金铃志承笔耕,不敢半日偷闲

王氏族风家风,相融不二。代接薪传,累世不泯。其特点为,重教擅学,端悫忠懿,蕴深博远,喜文好史。故尔,人育标望之才,吏有命代之士,赫然于世者众。

时至近现代,相州王氏中的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包括迁至台湾的王意坚等,是现代山东文学史上必不可少的录志****,其现象不能不说与族风家教有关。

本人作为相州王氏的后人,亦受族风家教影响和熏陶。先范若炬,祖训如令,遂约身以效,志承笔耕,不敢半日偷闲。

莱阳宋氏 宋彦仁人志士容不下一丝尘埃

宋氏家族明朝末年的兴盛,科举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科举的成功,又以经学与文学的成功为基础。

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中,我们家族的表现又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家族。崇祯十五年,面对异族的侵略,家族先人宋应亨、宋玫、宋瓘等率众守城而卒,用自己的行动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悲壮的英雄之歌。

这或许就是我们家族的魅力所在,诗人那独特的傲骨与浪漫思想的交融,使我们家族仁人志士容不下一丝尘埃,即使隐居,甚至败落也不低头弯腰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凸显。

博山赵氏 赵扞东尊孝道讲仁义是共同精神

从我们家族人才辈出来看,赵氏家族存在着共同的家族精神。

我把它归纳为:第一,遵从孝道。这次续谱,我寻访了一百多个支系,所到之处,无不听到孝贤精神。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第二,讲求仁义。大家普遍认为,我们族人在做事与为人方面,非常注重言行,言必信,行必果,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坑害别人。这是我们的为人做事之道。

第三,崇尚教育。各地族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教育子女要做好人,做善事,努力学习,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聊城傅氏 傅尚甲“和、清、勤”就是傅氏家风

自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之后,傅氏家族仕宦辈出、享誉齐鲁、名满东昌,成为鲁西一带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近代,傅氏家族除了博古通今、学贯中外的傅斯年这位着名大学者外,还出现了傅乐成、傅乐焕、傅乐淑三位历史学家。

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傅氏家风的话,那就是“和”、“清”、“勤”。和,即和睦,和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团结四邻。清,即清廉,清白,居官清廉,清白做人,注重名节。勤,为官勤政爱民,做人勤奋进取。

德州田氏 田西娄即使才分有限,也不能不读书

田氏主要有以下家训:

读书明志,以礼自守,崇文尚学,尊法守礼:子孙才分有限,然不可不使读书。

勤俭朴素: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勿奢华,稍存盈余。

孝悌:和睦勤俭者家必隆,垂戾骄奢家必败;无暇之玉可为国宝,孝悌之子可为家瑞。

慎交友:交游太广不止无益,往往多生是非;不孝不悌不可与为友。

栖霞牟氏 牟日宝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牟氏庄园门前,长年都维持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吃白食”人群,因为庄园一日三餐都会供应饭食。每逢大灾,口耳相传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但牟家对于上门的灾民几乎全面赈济,对于本地贫户,也会以工代赈,尽量给他们饭吃。

安丘曹氏 曹生成家族教育重视个人品德

曹氏家族具有重教尚文的教育传统,家族教育既以科举出仕做官为目的,也非常重视家族成员个人品德素质的教育,从而使家族逐渐形成孝悌节义的良好家风。

安丘曹氏家风,从初期的勤俭持家,到“有余力则学文”,在吸取优秀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逐渐形成。这里面更多的是来自家族成员的言传身教,以家训族规规范家族成员行为,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家族教育。(齐鲁晚报 朱洪蕾刘春亮)

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去了台湾。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到1935年才形成至今规模。栖霞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高营建的住宅,位于山东烟台。它是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24年基本建成。庄园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硬山、坡顶、砖木石结构,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房屋480多间。

俯视整个庄国,布局为三组六院,各组一至三院不等,均呈四合院结构,房舍多是雕梁画栋,各院四至六进相间,皆以中门相贯,侧有甬道相通。主宅仪门居中,配以左右两厢。

整个庄园四合院重重叠叠,井然有序,房舍疏密有致,鳞次栉比,浑然一体,做工精良造型朴实,既呈现出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特色,又展示了牟氏家族的豪华。

牟氏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霞光三路北首),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牟昌有后代。

栖霞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高营建的住宅,位于山东烟台。它是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

牟氏后人在解放前就已经迁到台湾去了。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岑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岑牟,就是岑鍪,原指是仪仗队中鼓角士身着的甲胄。鼓角士,就如同今日的军乐队,身着岑牟后,甲胄鲜明,威风凛凛,好不神气,因此也就俗称其为“岑牟”。这在史籍《通史志》中有记载:“岑牟,鼓角士胄也。鍪,通作牟。”

在岑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俗称为姓氏者,称岑牟氏,后省文简改分衍为岑氏、牟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根牟国,属于以国名家氏合姓为氏。在史籍《东莱先贤传》中,记载有曹牟氏,其代表人物即南北朝时期的平昌人、兖州刺史曹牟君卿。春秋时期,鲁国的邻边有一根牟国,传说为颛顼的后裔,是姬姓曹氏小国,子爵,境不过五十里方圆,国都在根牟(今山东沂南东南部)。周定王姬瑜七年(鲁宣公姬馁九年,公元前600年),根牟国被鲁宣公发兵吞灭。

在亡国后的根牟国王族子孙中,有以国姓加国名为姓氏者,称曹牟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曹氏、牟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于东夷族,出自商贾时期鲜牟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鲜牟,是上古东夷民族中的一个古国,传说为祝融的后裔。在西周初期,有东夷民族建立的鲜牟国,当时的鲜牟国在山东半岛之南,其国东面临海,莒国在北,鲁国在西,三个诸侯国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三足猗立之势。

在周成王姬诵七年(公元前1096年待考),周成王开始亲政,他在宗周的岐阳(今陕西宝鸡岐山南部)召集诸侯们会盟,以树立自己亲政之威。当时楚国、鲜牟国也都参与了会盟会议。由于鲜牟国人是火正祝融之后,就负责职守庭燎祭神的火堆。但是,周成王认为楚国和鲜牟国皆属于蛮夷小国,无法与帝王世系的亲叔子侄之后、列侯们相比,因此拒绝与他们结盟。这在典籍《国语·晋语》中有记载:“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鲜牟国后为己姓莒国所灭,具体被灭的时间在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春秋初期,莒国从计地(今山东潍坊青州)迁莒地(今山东日照莒县),国势渐强,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持续发动战争,吞并了一些小诸侯国,鲜牟国当为此际遭到灭顶之灾。

在鲜牟国灭亡之后,有王族子孙以及国民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鲜牟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鲜氏、牟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杞国牟娄、根牟之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牟娄、根牟,是春秋时期杞国的两个邑地,先后被莒国夺占。在史籍《春秋·隐公四年》中记载:“莒人伐杞,取牟娄。”又在《左传·宣公九年》中记载:“莒取根牟。”牟娄,在今山东潍水上游,而根牟在今山东沭河上游,殷商时期属于古牟国,西周时期则为杞国之地。周桓王姬林元年(杞武公三十二年,公元前719年),莒敖穆公执政的莒国出兵占据了牟娄之地,之后的周定王姬瑜七年(莒渠丘公己朱九年,杞桓公姒姑容三十七年,公元前600年)又吞并了根牟。

失去国邑的杞国国民,遂以原先的居邑名称为姓氏,称牟娄氏、根牟氏,如六国时贤者根牟子,著书七篇。牟娄氏、根牟氏后又省文简改为单姓牟氏、娄氏、根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马弥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地方叫邬(今山西介休),在周敬王姬丐六年(晋顷公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秋季,晋顷公派大夫司马弥牟去治理邬邑。

在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一部分人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马氏;一部分人以先祖任官地名为姓氏,称邬氏;还有一部分庶支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弥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牟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灵公之孙子南弥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子南弥牟,字子之,又名木,是卫灵公姬元(公元前534~前493年在位)的幼子公子郢的儿子。公子郢,字子南,他在周敬王姬丐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拥立侄子姬辄(太子蒯聩之子)为国君,是为卫出公。公子郢的儿子弥牟后来以父亲之字为姓氏,称子南氏,因称子南弥牟。子南弥牟作为公孙,一直担任卫国的将军,在卫悼公姬黔执政时期(公元前455~前450年)还担任了国相。子南弥牟逝世后,得谥号为“文”,在史籍《大戴礼记》中记录了他和孔子的贤弟子子贡的一段著名对话,被后世称之为“卫将军文子”。他的孙子,就是卫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称“候”的卫平侯姬郢(子南劲,公元前332~前283年在位),其后任君主自降为“君”,即卫怀君。

在子南弥牟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弥牟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弥氏、牟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毛忽来氏,亦称牟乎来氏,源出蒙古扎剌亦尔部首领木华黎的后裔子孙,即木华黎的蒙语读音。

扎剌亦尔·木华黎,公元1170~1223年,奴隶出身,蒙古民族的伟大英雄。他为人沉毅多智略,又骁勇善战,在辅佐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战功卓著,被誉称为孛儿只斤·铁木真属下“四骏”开国元勋之一。孛儿只斤·铁木真被众人推立为成吉思汗后,敕封扎剌亦尔·木华黎为左万户,并赐誓券金印,后来还是攻灭金国的蒙古大军的最高统帅,爵至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逝世后赐谥“忠武”。扎剌亦尔·木华黎的后裔子孙皆以其名字为姓氏,称毛忽来氏,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原境包括今伊克昭盟的大部地区,明朝成化年间改称“鄂尔多斯”。

明朝中叶以后,毛忽来氏族部落多以先祖名字的谐音分别改姓为牟氏、何氏、李氏等。蒙古族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不断发生摩擦,牟子国夹在大国之间深受其害,被迫不断向东北方向迁徙。至周灵王姬泄心五年(齐灵公姜环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在东击灭莱国(今山东龙口一带)、今烟台地区皆入齐国势力范围以后,齐国掉头西扩,不断攻击鲁国北鄙(北部边境地区),齐、鲁之间持续爆发了一系列的“城之战”、“防之战”、“崔杼攻鲁”等战争。为了攻击鲁国并抗击与鲁国联盟的吴国,齐灵公在周灵王十四~二十四年期间(公元前558~前548年),将已经向东北迁至营丘边缘地带(今山东淄博临淄)的牟子国再东迁至今山东省烟台市的牟平区、福山区一带,史籍《路史》中记载为“牟逼近临淄,乃迁于东海。”然而到春秋末期,牟子国仍然被齐国吞灭,之后称牟子国被灭时的国都为“牟平”。亡国之后的子孙后代,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牟氏,史称牟氏正宗。后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的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牟辛,在史籍《后汉·牟融传》中记载的东汉时期的重臣、经学家、北海安丘人牟长,都是牟子国的王族后裔。显然,在宾牟贾的后裔子孙中,肯定沿袭先祖的姓氏,称宾牟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宾氏、牟氏,世代相传至今,但宾牟氏复姓反而消失了。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牟氏族人大多尊祝融、陆终为得姓始祖。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清朝时期,由山东栖霞牟东美携夫人王氏始迁关外,居于今大连市金州区。牟东美落户大连市金州区后,是否回到原籍抄写家谱,牟东美是否还有同胞兄弟,均已无据可查,故牟东美逝世后,该支宗族即以之谓第一世祖。

第一世:牟东美,妻王氏

第二世:牟思海,妻曲包氏;牟思玉,妻刘氏;牟思荣,妻赵氏

第三世:牟协,妻于氏;牟韶,妻张逄氏;牟觔,妻孙氏;牟勣,妻张氏;牟勲,妻李氏;牟胜;牟劼

第四世:牟朝柱,妻滕氏;牟朝槟,妻王氏;牟朝相,妻张氏

第五世:牟仁,妻于都氏;牟义,妻孙氏;牟兴,妻刘氏;牟发,妻刘崔氏;牟恒,妻杨氏;牟荣,妻范氏;牟礼,妻梁氏

第六世:牟德禄,妻夏氏;牟德兴,妻张氏;牟德龙,妻张氏;牟德奎,妻张氏;牟德祯,妻侯氏;牟德元,妻闫吴氏;牟德章,妻王氏

第七世:牟乾,妻张氏;牟坤,妻刘氏;牟温;牟彬,妻刘国氏

第八世:牟廷思,妻刘氏

第九世:牟云镐,妻周氏;牟云升,妻梁氏;牟云路,妻赵氏;牟云祥,妻李唐氏

第十世:牟维藩,妻于蔡氏;牟维玉,妻蔡氏;牟维有,妻孙氏

第十一世:牟喜平,妻李氏

第十二世:牟存志,妻王氏;牟存厚,妻杨氏

第十三世:牟瑞芳,妻王氏;牟瑞忱,妻王氏;牟瑞章,妻魏氏;牟瑞和,妻冷氏;牟瑞环,妻宁氏

第十四世:牟玉勋,妻李氏;牟玉涛,妻姜氏

第十五世:牟大鹏、牟赟鹏 相传张献忠屠川,然后湖广填四川,湖北桃源牟姓4兄弟入四川,然而四兄弟迁徙战火之中,为了防止走失后后代不能相认,所以兄弟四人把镜子一块,碎为四块,各执其一,四块镜子背后依次有风·雷·云·雨,四个字,以后找到安身之所,各一手持镜子上的字开头,形成字辈,执雷字的人来到合江,所以合江牟姓以“雷尚可学应”开头

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牟氏庄园背后的历史

1、作品《牟氏家园》中的牟氏,他们的后代怎么样了?2、牟氏庄园的姜振国有子孙后人吗3、栖霞牟氏庄园及后人在文革时期的境遇如何?4、牟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