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帝国:契丹-从部落联盟走向草原帝国
初登汗位:耶律家族的兴起
在9世纪末10世纪初,契丹部落的耶律氏开始兴起,他们世代担任夷离堇(契丹部落军事首领)。906年契丹首领痕德可汗去世后,耶律阿保机掌握大权,自立为可汗,从此契丹的汗位就落到了耶律氏的家族手中,契丹帝国开始应运而生。
据辽史记载,耶律阿保机的母亲怀孕时,梦见太阳落进自己的怀中,在耶律阿保机出生时,有神光异香环绕帷帐。耶律阿保机刚生下来,就像3岁的小孩会爬行,三个月后就会行走,百日后就学会了说话。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慧过人,并且天生神力,可以拉开300斤重的弓。最初的时候耶律阿保机在契丹痕德可汗的身边做护卫官,后来他屡建战功,威望日益增强。
906年痕德可汗去世时候,指明要耶律阿保机继承汗位,但是耶律阿保机坚持不接受,后来在其他人多次的劝谏下,耶律阿保机才接受继承汗位。到耶律阿保机担任可汗的时候,契丹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降服了周围的部落,加上草原上的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的日渐衰落,契丹却日益强盛起来。此时,契丹的部落联盟已经不适应现在契丹的发展了,针对契丹的新的 社会 形势,耶律阿保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契丹由部落联盟向帝国过渡。
诸弟之乱:汗位继承制的革新
耶律阿保机登上汗位之后,第一个要改革的就是汗位的继承制度,因为契丹的可汗的选举三年就要举行一次,可汗家族的所有男性都可以出来竞争汗位。耶律阿保机登上汗位之后,一直采取拖延战术,迟迟不进行可汗的选举,这让他的弟弟们急不可耐起来。
911年农历五月,耶律阿保机的二弟耶律剌葛带头发起了第一次诸弟之乱,但是在其他人的告密下失败了,但是耶律阿保机并没有出发自己反叛的弟弟们,而是带他们登上高山,令他们宣誓效忠自己。
一年后,耶律阿保机的四个弟弟伙同自己的叔叔又开始了第二次诸弟之乱,但是依然失败了,耶律阿保机处死了耶律滑哥。但是在不到一年后,四兄弟又发动了第三次诸弟之乱,依然还是失败了,但是这次耶律阿保机还是选择原谅了弟弟们,但是将弟弟们的部下全部处死了。在平定了三次叛乱之后,耶律阿保机才正式地完成了契丹部落北部的统一。也让自己的可汗权威在部落里得到了巩固,其他的贵族阶层已经对他无法构成威胁了。耶律阿保机的整合,革新,完成了统一契丹部落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契丹部落向帝国转型的关键一步。
盐池之变:契丹八部的统一
耶律阿保机统一了自己的氏族之后,就要面临统一契丹八部的问题,在传统的部落联盟中,契丹八部的贵族阶级对汗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耶律阿保机在平定诸弟之乱后,实力有些削弱,其他的七部贵族开始发难。要求耶律阿保机立刻举行可汗的改选,耶律阿保机只能以退为进,暂时向七部妥协,交出了象征可汗权利的旗鼓和仪仗。并向七部贵族说想在其他的地方建一座城池,为汉人定居所用,七部贵族欣然同意了。
于是耶律阿保机在滦河河畔盛产食盐的地区建立了城池,将提炼的食盐卖给其他的部落,耶律阿保机提议其他的七部要向提供给他们食盐的城池,表示谢意,于是七部的贵族们带领牛羊来到耶律阿保机的城池拜访,就在所有人都到来之后,耶律阿保机带人将七部贵族全部杀死趁机迅速挥师东征,很快的打败了七部,夺回了汗位。这件事件史称盐池之变。
太祖开国:契丹帝国正式建立
在916年耶律阿保机在汉人韩延徽的建议下,废除了选举可汗的制度,正式建立契丹帝国,定国号为“大契丹国”,年号“神册”。耶律阿保机被世人称为“辽太祖”。
经略渤海:帝国扩张的开端
契丹建国后,一面进行内部改革,一面进行对外扩张。耶律阿保机在位时,主要是向东扩张,消灭了渤海国,建立东丹国。
耶律阿保机让自己的儿子耶律突欲担任东丹王,东丹国作为契丹的一个属国,每年要向契丹上供,契丹帝国对外开战,东丹国需履行提供兵源和物资的义务。
完颜是一个姓,是满族姓氏。不过现在应该没有了。
请看:
[完颜]
拼音---Wanyan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乳名啜里只,不过通常后世人都管他叫耶律阿保机,为契丹部人,创建契丹王朝。耶律阿保机他还是辽国的开国君主,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他在位二十年,当皇帝当了十一年,耶律德光改国号辽之后,尊耶律阿保机为辽太祖。
公元872年,耶律阿保机在迭剌部霞濑益石烈耶律弥里出生,其家族拥有世选本部夷离堇的特权,高祖耶律耨里思、曾祖耶律萨剌德、祖耶律匀德实、父耶律撒剌的世为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夷里堇,是当地有名的显赫贵族。
可能光说耶律家族的权利和头衔,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怎么个显贵法。说明白点,耶律家族的地位仅次于联盟的首领,是联盟最高的军事首领,掌握整个联盟的军权。毛主席有句话说的好,枪杆子里出天下。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也许在政治上耶律家族还不是一把手,但是势力也是一等一的。
耶律家族权势这么大,说没有点野心,不想上位当一把手,那还真不可能。耶律阿保机出生的时间也是最凶险的时候,当时整个契丹的贵族阶层都在为联盟的首领之位而打的不可开交。
耶律阿保机的长辈们,虽然掌管有联盟的兵权,但也不代表他就一定能上位。相反,因为他最有可能当选联盟,反而惹得其他贵族联合起来对付他。耶律家族在这次政权变动之中,可以说十分的艰辛。
在这个期间,耶律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在此次争斗中被暗杀,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为了保命,只能选择逃离出去。那个时候耶律阿保机还年幼,于是被留了下来,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害怕年幼的阿保机被敌人残害,于是将他躲在别处的大帐中,不让他见外人。
尽管生活艰辛,聪明过人的阿保机最终还是长成了材。智谋无双,身体魁梧健壮,胸怀大志,武功高强,《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
当时是阿保机的伯父释鲁掌权,对阿保机信任喜爱,阿保机得以组建侍卫亲军,并且凭借这股势力迅速崛起。后来他的伯父被暗杀了,耶律阿保机继承了他伯父的于越。凭借他伯父留下的这股势力,耶律阿保机迅速征服周边部落豪强,并且成功当选了可汗之位。
当时契丹内部的可汗之位,实行推选制,每过三年就要改选一次。耶律阿保机坐上可汗之位后,凭借自己的势力和威望,在任满之后继续坐在可汗的宝座上。他的目标是建立像中原皇帝那样的世袭制和终身制,所以在公元207年耶律阿保机废传统选汗制,在心腹支持下,燔柴告天,即皇帝位,上尊号天皇帝。
耶律阿保机想的不错,但是别人不同意啊!当先不同意的就是他的内部的兄弟们。按照当时的规矩,部落首领的位置落到新家族后,其家族的成年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位可汗。如今耶律阿保机想要独占高位,于是诸位兄弟就联合起来反抗。兄弟反叛一共发生了三次,都被耶律阿保机强势镇压。
内部镇压好了之后,就开始消除外在的不满之声。面对契丹其余七部的反对,耶律阿保机选择以智谋取胜。他假装交出了旗鼓,消除七部的不满,然后以“盐池”诱惑七部首领前来聚会。等到诸位首领都聚集在一起之后,将所有首领全部杀害。耶律阿保机以这样的方式统一了契丹其余七部,然后保证了自己权利的至高无上和世袭终身制。
耶律阿保机不仅仅满足于当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于是他效仿汉制,建立王国,自称为帝。并且效仿汉王朝,汉族的政治模式,建立新的制度。除此之外,他还四处征战,扩张势力。后来在攻打渤海国回师的途中,因病去世于扶余城,终年55岁,谥号升天皇帝,庙号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东北辽河上游,寒风呼啸。一个白马少年沿河而行,在木叶山下,邂逅了一位骑着青牛的美丽少女。他们彼此爱慕,结为夫妇,生下8个儿子。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成为木叶山的8个部落。
唐朝贞观二年,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携牛羊马匹,到长安朝觐。李世民按照赏赐外臣的礼节,赐给他一套鼓乐仪仗,呼之为“契丹”。从此,这个偏远的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王朝的控制范围。
“安史之乱”葬送了盛唐,中原陷入五代十国的战乱中。契丹却不再是俯首称臣的小政权了,它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等到赵匡胤重新统一中原时,才惊觉北方大地尽在契丹脚下――这就是日后成为北宋王朝“头号大患”的辽国。
一切,还要从辽国的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说起。
一封信能灭国
契丹八部中,“耶律”是“迭刺”部的首领姓氏。公元872年,阿保机出生在一个“酋长世家”。
但他一出生,就面临血腥的权力争夺――祖父被暗杀了。仓促中,父亲决定家人分开逃亡,避免一网就擒。襁褓中的阿保机,交给了祖母。最危险的一次,大队骑兵追踪而至,惊恐的祖母急中生智,把阿保机藏到另一个帐篷里,才侥幸躲过一劫。
提心吊胆的逃亡中,耶律家族等来了转机,阿保机的伯父释鲁被族人拥戴为决狱官,不久重获“酋长”大权。伯父把年幼的阿保机接到身边抚养。阿保机长成了草原上的翩翩少年,能挽300斤的大弓,也能决断大事。
从阿保机身上,伯父看到了重振耶律家族的希望,他有意识地让阿保机参与政务。奉伯父之命,阿保机完成了两件大事――娶妻、出征。公元892年,20岁的耶律阿保机,迎娶了14岁的述律平,这是富有的萧氏家族小女儿。从此,开启了辽国的一个政治传统:统治者世世代代和萧家联姻。
述律平为阿保机的出征带来了充裕的后勤补给。公元906年,曾让契丹宣誓归附的大唐,到了覆亡的边缘。阿保机决定出兵,目标是唐和契丹之间的部落――奚。
阿保机给奚的酋长写了一封信,下笔恳切:“你我言语相通,实一国也”;接着,又谎称契丹先辈是 所杀,博取奚人的同情。揉完了胸口,最后打上一拳,“我受命于天,抚下以德”,如果不服,将“兵连祸结”。
一封信连哄带吓,等契丹大军杀到,奚人已无心恋战。阿保机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声望大振。伯父顺势让他接替了迭刺部的首领之位。
窥视幽云十六州
“迭刺”在契丹八部中,并不是贵族部落。契丹可汗,三年一选,由“大贺”、“遥辇”两部轮流出任。阿保机不甘心。他抓住了契丹人痛恨懦夫的心理,大肆宣传当时的可汗对中原军阀软弱让步,终于逼死了可汗。
公元907年,“世选大会”提前召开。放眼草原,论名望、论财力、论军功,已无人能出阿保机之右。但是,耶律阿保机打破了惯例,他没有就任可汗,他直接称帝。
皇帝阿保机,迅速卷入五代十国的乱世中。
唐朝覆灭后,和契丹接壤的中原军阀,一个是李克用在幽州建立的后唐,另一个是割据定州的刘仁恭。稍远一点,还有朱温建立的后梁。三家明争暗斗,又对契丹的辽阔草原垂涎三尺。
而阿保机看中了幽州。
他的军事眼光和政治眼光非常准确,幽州正是今日的北京。以幽州为中心,有16个州连成一片,扼守长城。这是拱卫长安、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整个中原就会无险可守;铁骑南下,将是一马平川。
耶律阿保机掀开了夺取幽州的序幕。而在阿保机之后,其子耶律德光终于得到了被割让的幽州。收复“幽云十六州”,一直是两宋王朝的主题和心尖上的刺痛。
早在攻奚之前,阿保机已两次南下,亲征幽州,均大败而归。阿保机深深感到,契丹还没有强大到能吞噬中原群豪。公元908年,他和李克用缔结兄弟之盟。墨迹未干,又和李克用的死敌、后梁朱温结盟。三方角逐、双重结盟,这为契丹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将近1000年后,在欧洲大陆上,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也上演了类似的手腕。
“幽云十六州”的许多汉族百姓,为逃避无休无止的兵祸,反而逃亡到相对安定的契丹。这正中阿保机下怀。契丹有大量荒地, 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技术,又进一步充实了粮草储备和税收。
更重要的是, 的到来,让耶律阿保机从“治部落”走向了“治国”。
契丹的“一国两制”
韩延徽,是契丹的功臣。
最初,韩延徽是定州军阀刘仁恭的幕僚,受命出使契丹。谈判一边进行,刘仁恭一边在边界滋事,阿保机一怒之下,扣押了韩延徽。韩延徽面不改色,三言两语,令阿保机惊讶于他的机敏。
自此,韩延徽成了阿保机的左右手。阿保机对他的信任,是罕见的。韩延徽的母亲病危,他招呼也不打,连夜跑回了幽州老家。换了别的皇帝,就算不按“投敌罪”论处,也会疑心重重。可阿保机没有,他耐心地等韩延徽回来,一如既往地委之重任。眼看契丹皇帝善待汉官,许多 文官相继归附。
在和韩延徽的交流中,阿保机意识到了中原的先进在乎制度。
公元916年,阿保机在西楼之地,祭起了青牛白马旗,告示先祖:大契丹国成立。立国之后,就是创制。阿保机发现,国境越来越大,可西部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韦,不习惯耕种;投奔的 ,又不可能去牧马。怎么办呢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 “以汉制待 ”,几乎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一个皇权,两套官制,并行不悖。
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阿保机会到四个不同的地方居住,称之为“四时捺钵”。表面上,这是“游牧”之意,实际上,已是巡察制度。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还想到了一件事:每逢和中原各国交涉时,唯独契丹没有国书,十分尴尬,为什么不创造自己的文字呢他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
妻子的政变
契丹国步入了正轨,阿保机也是半百之年。他还剩一丝不安:谁来继承皇位
政治婚姻往往造就怨偶,但阿保机和述律平却是一对难得的恩爱夫妻。述律平很有政治才干,重用韩延徽,就是她力主阿保机做的决定。唯独立储问题,夫妻俩严重分歧。
阿保机曾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采薪。长子耶律倍,只选干燥的柴禾,捆好再背回来;次子耶律德光,不管干的湿的,抱回来再说;幼子耶律李胡,又怕冷又怕苦,胡乱捡一些,嫌累又扔了大半。阿保机对述律平说:“你看,大儿巧,二儿诚,小儿子则连谈都不必谈了。”
诚和巧,又该选谁呢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在阿保机的心里扎了根。这个念头触怒了契丹贵族。契丹人游牧为生,风霜雪雨随时来袭,可以依靠的只有身边手足。兄终弟及,才是契丹人的正统。你想让嫡长子世袭是吧好,那我们就反对嫡长子。理由是,耶律倍虽有才,却无军功。
但让阿保机真正头疼的是,述律平不喜欢汉化很深的长子,她喜欢热衷武力的耶律德光。阿保机不想自己家里也弄出一个“玄武门”来,926年,他夺下渤海国,改名丹东,封长子为丹东王。让嫡长子继位的态度,至此已非常坚决。
但他低估了妻子的手腕。927年,阿保机暴病而亡,留下遗诏让皇弟寅底石辅助耶律倍。一辈子夫妻情深的述律平,公然否认丈夫遗诏,联合旧贵族,截杀寅底石,改立耶律德光为帝。
面对母亲和弟弟的背叛,耶律倍悲愤出走幽州,只留下一首传世诗作: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注:耶律倍携带全部收藏书籍渡海投奔后唐。)
一世英雄的阿保机,带领他的族人从辽河走向了广大的北方。但面对此诗,他是否也只能泪洒辽河了
耶律羽之
耶律羽之(891―942),小字兀里,字寅底石。“幼勤事业,长负才能。儒释庄老之文,尽穷旨趣;书算射御之艺,无不该通。”渤海平,以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主东丹,设左、右大相,左、右次相辅佐。左大相为皇弟迭刺,右大相为原渤海老相,左次相为渤海司徒大素贤,羽之为右次相(中台右平章)。
在耶律德光与耶律倍兄弟互相猜忌,渤海旧臣仍怀二心而左大相迭刺受命不逾月而卒的情况下,羽之实际上就成为东丹国的主要任事者,故墓志称其“虽居四辅之末班,独承一人之顾命”。天显二年,以克敌制胜和招抚边城有功,升左相,加太傅,判盐铁,封东平郡开国公。羽之“莅事勤恪,威信并行”,“庶事咸熙”。此后,受人皇王耶律倍之命,秉承耶律德光旨意,上表请迁渤海人至辽东等事,都由耶律羽之完成。人皇王耶律倍逃往中原后,耶律羽之迁中台省左相,“镇抚国人,一切如故”,成为东丹封地名副其实的管理者。会同元年,改南京为东京,羽之改官东京宰相。他“身为家宰,手执国钧,于辅政之余,养民之暇,留心佛法,耽味儒书,入箫寺则涤荡六尘,退庙堂则讨论五典。而又为政尚于激浊,举士不滥抡材”,为朝中正臣,国之良相。五年(942)卒,享年52 岁,谥文惠公。
耶律楚材1190年出生在辽国,是金国宰相耶律履的第三个儿子。耶律楚材一出生耶律履就说到我六十岁才生这个儿子以后一定能成大器并且还会被其他国家重用,因此给他取名字叫做楚材。,这也确定耶律楚材后半生的命运。
耶律家族其实本来就是辽太祖的嫡系子孙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耶律楚材在十二岁的时候进入了显州书院十三岁饱读诗书年级轻轻的就已经满腹诗论,才华横溢早就已经被世人所熟知。这个时候听闻他的才干于在漠北召见他对他称赞有加,第二年的时候耶律楚材就跟随大军元整成为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成吉思汗有两个非常重用的人,一个是耶律楚材另一个就是丘处机,这两个人是对成吉思有着不少的影响。丘处机崇尚道教耶律楚材擅长儒学和佛教,二人相互配合劝阻成吉思汗不要嗜杀要尊重生命敬仰天地,由于二人时时刻刻对成吉思汗的劝解使得成吉思汗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元史》中有过记载成吉思汗曾经在死前对大臣们说过他这一生再也不杀掠了,一个月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在同年同月去世了。丘处机一生过得十分的短暂对于元朝的影响也不长,但是耶律楚材这时才三十七岁正值壮年。成吉思汗死后他的三儿子登基他更是重用耶律楚材,在三年后就被任命为中书令。
耶律楚材在担任中书令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重视农耕改变了蒙古族政权从游牧专为耕地,让华夏的农业文明能够继续的延续。重用汉族大臣让他们负责征收赋税,也正是这样使得元朝有了大量的财富收入,同时严禁高利贷,禁止屠杀推崇儒学恢复科举。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其实也是一个三国时代,除了南宋,还有西夏和辽。那么作为辽国的创始人契丹的后裔,耶律家族在如今却找不到相应的姓氏,不过根据历史记载,他们只是改名换姓藏匿了起来并不是被灭族了。除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导致他们必须如此这么做。
一、被元朝蒙古征服作为契丹,必须改名换姓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在元朝蒙古金戈铁马之下征服后,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辽国已经不是耶律家族的天下而是蒙古族的天下了,蒙古族把一切人种性别姓氏进行了等级划分,其实所以在性别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姓氏。因此,战争的原因是耶律家族改变姓氏的重要原因。
二、融合进别的民族其实辽国在创始之初就没有一个很强的民族意识,他们更向往的是自由以及强悍的民风。所以说在他们眼里融合进别的民族并不是一种失去民族性的表现,只不过是能够将自己种族延续下去的另外一种途径而已。所以尽管耶律这个姓氏在历史上是消失了,但是其他的姓氏里面也融合进了耶律的血统。
三、现存的耶律姓氏如今耶律姓氏是在中华大地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这得益于我们历史记录的完整性,以及我们现在科学的先进。比如在阜新市叶氏家族的族谱上,记载着就是他们耶律家族的后代,只不过耶和叶发音相似,就取了叶姓。我们利用现代科学进行少数民族的采血分析以及和一些耶律人的遗体进行比对,也得出了如今在四川蒙古一带一些莽姓,阿姓等等都是耶律性的后裔。最后,尽管契丹族的耶律是在北方草原上消失了,但是他们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罢了。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无法确定具体的书名。但您描述的故事情节听起来很像是金庸先生所著的《天龙八部》。
在《天龙八部》中,辽国是主要的反派势力之一,而耶律家族则是辽国的皇族。故事中的女主角阿紫是耶律家族的一员,但因为一些复杂的恩怨关系,她被杨家收养,并爱上了杨家的儿子杨过。不过,阿紫真正的身份后来被揭露,她与耶律家族的关系也逐渐浮出水面。
如果您所说的故事与《天龙八部》的情节相符,那么您可能需要重新确认一下主角的姓名和情节细节,或者确认一下您所提到的杨家几郎的正确姓名。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找到正确的答案。
属于契丹族。目前已经没有姓耶律的人了,元代末期,契丹民族就从史籍中突然消失得不见踪影。耶律氏,辽朝国姓,汉化姓氏为耶律。源于契丹族鲜卑分支宇文部支,出自唐朝末年契丹迭剌部耶律家族,属于以家族名称为氏。
扩展资料
契丹族的风俗习惯:
一、柴册仪
在契丹社会早期,首领是由八部大人共同推荐的,每三年一换代。选择“雄勇有谋”的人为大人,领导契丹人的生产、生活,其后由定期更代转而蝉联,到耶律阿保机时用武力废除了这种选举方法,自立为大人。
二、射柳祈雨
契丹地近大漠,位处半干旱草原地带,雨水的多少,直接关系农牧业生产的丰歉。由于祈雨求年事关重大,故也列为国家典礼仪程之列,称为射柳仪,又名瑟瑟仪。
三、再生礼
再生礼又称复诞礼,最初应是契丹人庆祝始生的一种风俗,因其当时已经用十二生肖纪年,每十二年生肖轮回一次,到了属于自己出生生肖这一年“本命年”,要举行仪式纪念自己的始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这一活动以后演化成为宫廷中具有政治意义的礼仪活动。
四、射鬼箭
契丹人信仰鬼魂,认为鬼魂能保护或害人们的现实生活。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将一个人先绑上,然后用乱箭射死,矢集如猬,称之“射鬼箭”。契丹人主要是在战争前或战争后施行射鬼箭,以免鬼魂缠身,以除不详。
参考资料:
消逝的帝国:契丹-从部落联盟走向草原帝国
本文2023-10-26 21:23:2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7557.html